通信人家园

标题: 炮打“客户满意度”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1-12-16 10:04
作者: 耄I     标题: 炮打“客户满意度”

本帖最后由 耄I 于 2021-12-20 10:42 编辑

       运营商这几年内卷的厉害,身在其中,总想开两炮,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客户满意度”考核指标。
       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运营商开始流行说“以客户为中心”?以前说“沟通从心开始”,这还是把自己摆在跟客户对等的位置上,大家总还是平起平坐的,“以客户为中心”,这简直是赤裸裸的跪舔,问题是:客户会买账吗?
        我看够呛。
        因为这个说法除了肉麻,本身就很可疑,你以爸妈为中心了吗?你以儿女为中心了吗?并没有吧,大家非亲非故的,你为啥要以为我为中心?换个位,你也不会相信你的保险经纪人或者物业管理处“以你为中心”的。


        最近听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某运营商的一个营销网点人员,为了完成新开户的考核指标,让一个刚刚办理了套餐升档的客户再新开一个号码。
        客户不傻,为了说服这个客户帮他“折腾”,他开出了诱人条件:可以让你家庭的2个号码每月少交套餐费,还送手机。
        运营商当然也不傻,客户办理升档套餐的时候是有升档合约的,合约期内无法降档。
        那怎么才能让这个客户多开一个号码,还少交套餐费,而且还送手机呢?


        接下来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首先,此君代客户打该运营商的投诉电话,一共投诉了6次,有2次还是升级(工信部)投诉(简直丧心病狂……),谎称“机主是老人家,且在外地,无法回本地办理业务”,要求免赔付线上取消客户原来办理的升档合约,将客户的套餐由89元降为8元。由于运营商对这类投诉非常恐惧,因此顺利得逞。
        然后,为客户新开一个99元套餐的号码,并把原来的号码作为新开号的副号,同时,将客户家庭另一个号码的套餐从139元降到8元,为客户办理和分期业务,获得分期手机一台。
        (说明一下:为了叙述简洁,直指结论,上述一系列的骚操作中我省略了其中很多相关的红包、返现等一系列复杂的营销案政策,以免造成理解上的困扰,运营商的营销案简直是一笔神仙帐……)
        总之,最终就是:客户家庭一个月实际节省了(139+89-99-8-8=)113元的套餐费,并得到手机一台。网点方面获得了运营商发展业务的酬金,完成了运营商下达的1个新开户指标和1个和分期业务指标。而运营商方面,付出了酬金,净损失了113元/月实打实的收入,收获了2个虚无的指标和6宗糟心的投诉。
        除了运营商,其他各方都表示很开心。客户满意,网点满足,运营商嘛,反正一贯都是为富不仁的形象,估计也没人同情。


        这算不算是“以客户为中心”?
        我觉得算。平心而论,假设这个客户是我爸妈,我觉得我能为他们争取到的最大利益也就差不多这样了。如果这都不算爱,还有什么好悲哀!
        可见,客户满意对运营商也并不见得就是什么好事。资费再降点,客户会更满意……


        客户满意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描述的是客户期望值与客户实际体验之间的匹配程度,其设置的初衷是为了帮助服务性行业发现问题、改进服务,客户满意度具有鲜明的主观性和层次性的特点,同样的服务或产品对不同的客户来说满意的程度千差万别,对于客户规模达到千万甚至上亿的运营商来说,追求极致的客户满意度“指标”是荒谬的、病态的。
        而事实上,客户是永远不会满意的,除非客户没有要求了,那也就意味着已经失去这个客户了。
        假设一定要在“客户满意、公司亏损”和“公司盈利、客户不满”之间做一个选择,运营商会怎么选?答案是不言自明的。说“以客户为中心”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谋财,让客户把口袋里的钱掏出来交话费、办宽带、开专线,客户骂骂咧咧掏出来的钱就不香了吗?!
        客户满意度是手段、不是目的,是过程、不是终点,把客户满意度指标提到跟收入和利润指标同等的高度和位置,这是极致的形式主义,这样的指标导向不仅背离了客户满意度的初衷,造成了公司的内卷,浪费了大量的成本资源,而且可能还带来了一系列其他方面的负面影响,比如滋长了负责客户满意度调查的第三方公司的傲慢、腐化了部分接受满意度调查的客户等等。


       最后,可能会有人拿社会责任来是说事,说运营商作为国有企业,不能只想着赚钱,还要承担社会责任云云。对于这一点,我坚定的站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的观点: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在不违反法律法规、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盈利。企业赚钱了,国家财政才有收入,国家才有资本去开展各种利国利民的项目,这才是企业尽到社会责任的正确途径和方式,而不是企业经营本身搞的一团糟,还这里捐个款,那里助个学,不务正业,沽名钓誉。
       国有企业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就应该有长子的稳重和担当。长子最大的责任是什么,是为家族挣钱,夯实经济基础,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做贡献,这才是正经事,至于三姑六婆的风言风语,听听就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不要太当真,把自己搞抑郁了,那不是你的格局!


时间:  2021-12-16 10:16
作者: oooooooo

这说的是移动吗?运营商现在的KPI考核感觉就是为了考核而考核,没有科学地设计,或者说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企业利益。
时间:  2021-12-16 11:01
作者: ax420647300

佣金还要砍
时间:  2021-12-16 12:10
作者: 五笔拼音

其社会形象已经表明他人对其满意度
时间:  2021-12-16 12:49
作者: 秋山澪

明眼人都知道 但是没伤害到他们的利益不会有人改动的
考核也是公司的一笔收入
这个月2个客户按错键 一个不是同一人  一个老人在外面耳背
障碍现象是 1欠费,2电视机故障   
关键还没有申诉渠道   这个月满意度估计低于90了 估计去了几百
我来单位不到2年  发现这类事情13年就有了  都这么多年过去了  没有任何改变
不知道收集证据离职后劳动仲裁有没有用
时间:  2021-12-16 13:01
作者: 亦非台

其实主要问题是不要人为制造身份对立,不要制造低人一等的职业特性,服务业不是服侍业。
时间:  2021-12-16 15:17
作者: wcx7774

广大运营商都让这个满意度折磨死了。有太多的垃圾用户。无理由的投诉。明明是自己的毛病。就是不讲理。所以我说这个满意度就是扯淡。就是坐在家里拍脑袋的东西。还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有的地方运营商都开始送用户话费。无休止的回访用户来提高这个东西。用户也是烦死了。
时间:  2021-12-17 08:08
作者: wlyppm

用户也是烦死了
时间:  2021-12-17 10:06
作者: rapemeist

某司不停的骚扰客户,请客户收到满意度外呼要打10分。但是不解决客户真正的问题,为了10分而10分。感觉10分就为了养个客体部
时间:  2021-12-17 10:19
作者: founderate

oooooooo 发表于 2021-12-16 10:16
这说的是移动吗?运营商现在的KPI考核感觉就是为了考核而考核,没有科学地设计,或者说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企 ...

对,运营商的中高层领导极其不接地气,制定的KPI指标除了收入利润这种基础的,其他的基本跟企业经营是脱节的,他们也控制不住中层,中层尸位素餐大搞压力传递,管理早就烂了
时间:  2021-12-17 10:50
作者: maxbird

客服满意度是个很主观的指标,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受教育水平,有时还看用户心情,想说你好就说你好,想说你不咋滴就说你不咋滴,真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公司某些人蒙着个头动不动就做电话调查,说好听是回访,说不好听你就是骚扰。真想调查,就好好调查那些转网的用户,为什么要转网?从转网用户上,找原因,找不足,反馈给公司看看有没有可以改正的地方。
时间:  2021-12-17 11:03
作者: edisonkaka

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价值观念没错吧。运营商也是服务型企业,现在又这么同质化,最大化挖掘客户需求,提供与客户需求、付出相对应服务,以收入利润评估为基础,以客户体验为中心是企业能够长期发展的方向,本来就是跪求用户选择。就像3个男生追1个女生,条件都差不多,我相信女生也肯定选为她中心的才会长期发展。非常同意楼主追求极致的客户满意度“指标”是荒谬的观点,因为现在三大都设计了将满意度全部具象为投诉、工信部投诉的客户主观指标,从大面上来说没有错,但是追求极致的指标压降到零就略显违背客观规律和荒诞了,并且缺少对异常经营风险的发现手段和惩罚机制,也就有了文中的乱象。但是事务总有两面性,有规则就会有漏洞,希望后面几年制度不断完善和跟上吧。
时间:  2021-12-17 11:12
作者: zzandss

运营商所谓的KPI考核就是一个奇葩的玩意儿
时间:  2021-12-17 13:53
作者: 小小小小小小

人均双卡就是这样来的
时间:  2021-12-17 20:04
作者: xuqz

薅运营商羊毛
时间:  2021-12-17 20:05
作者: xuqz

xuqz 发表于 2021-12-17 20:04
薅运营商羊毛

套取酬金
时间:  2021-12-18 13:39
作者: whitewolf

确实是很多人利用了这个“以客户为中心”的点,尤其是运营商的客服部门,扛着“客户满意度”的指标,生怕自己被扣钱,无底线的满足任何客户“投诉”要求。
某客户办理了包年的宽带,到期后停机,客户每个月都打电话到服务台要求开机(服务台为了安抚用户,都是先帮用户开机,然后“善意提醒”客户抽空去缴费),继续使用,使用了近一年时间,结果欠了几百元费用,客户一句话“我不知道你们包年到期以后是要收费的“,如果你们不给我免掉费用,就投诉到工X部,结果自然是“以客户为中心”免掉了。
这种例子还有很多,只要你脸皮够厚,撒泼耍赖,口气坚决且强硬的投诉,威胁要到工X部去,说实话几乎100%可以减免任何费用。
时间:  2021-12-18 14:36
作者: scnc001

客户满意度 本身没问题,有问题的是评判标准
时间:  2021-12-18 22:17
作者: nj2177908

感同身受!
时间:  2021-12-20 09:38
作者: usten

thank u
时间:  2021-12-25 23:48
作者: yn41

本帖最后由 yn41 于 2021-12-25 23:48 编辑

同感
时间:  2021-12-26 10:58
作者: gobf_yuzu

本帖最后由 gobf_yuzu 于 2021-12-26 11:10 编辑

某呼叫中心(非运营商)从业者来吐个槽,这个和楼主的不同,是个各方都不开心的例子。
本中心评价客户满意度的标准要参考“解决率”,即评价中对“您的问题是否已解决?”项的评价,然而本中心客服权限极小,基本不能解决问题,均以安抚情绪及上报反馈为主要工作。遂解决率一直偏低,然后上级领导就让一线坐席每个电话都邀约评价。告知用户评价规则针对坐席个人,这个邀评话术说完大概需要一分半钟,别说我们烦,连客户都反感,然后导致客户满意度和“解决率”进一步下降……而且因为解决率占服务系数(可以理解为直接关乎工资的绩效指标)的比重太大,导致所有人都只重视解决率,接续效率慢了不止一半,由此导致大家基础工资变少,离职率陡增,最后这个项目都到了招不来熟手的地步,只好骗实习生过来,能忽悠几个月是几个月……
所以满意度是必须要抓的(否则遇到问题就变成了大家踢皮球),但是抓的方向不对,就有大问题了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