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中国电信研究院:加大授权放权力度,全面激发研发创新活力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2-2-11 15:23
作者: chzh4719     标题: 中国电信研究院:加大授权放权力度,全面激发研发创新活力

2022年是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就是针对改革中的痛点、难点、堵点精准发力、大力推进。“在提高企业活力效率上取得明显成效”是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的明确要求。

激发国有企业活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治理体系、混合所有制改革、薪酬激励机制、选人用人、市场化经营机制等等,其中授权经营是激发企业活力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的重要体现。

授权就是权力下放,这是推动企业成长的根本动力。企业要学会授权经营,学会放权,除了公司治理中董事会授权经理层外,笔者重点从抓大放小、划小单元、鼓励试错行为和打造自组织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做好授权经营。

01
抓大放小

抓大放小,是指在企业大的方向上、重大问题决策上由企业决策层把握,而在小的方面分散放权,这样做既能保证企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又能够充分调动企业各单位、各部门以及广大干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企业既能平稳发展,又不失活力。

任正非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文中表示自己是“甩手掌柜”,任正非说:“也许是我无能、傻,才如此放权,使各路诸侯的聪明才智大发挥,成就了华为。我那时被称作甩手掌柜,不是我甩手,而是我真不知道如何管”。正是任正非的充分放权成就了华为。通用电气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也说过:“管得少,就是管得好。”

企业领导者抓大放小、学会授权,不能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亲自抓,必须从日常事无巨细中解放出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尊重专家权威,多思考企业未来;把主要精力用在把握好企业战略方向、确定企业发展目标、选人用人和带好队伍、整合内外部资源以及企业运营管理中的重大决策上;企业领导者最重要的是知人善任,找到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去,然后放手让他们去干,要让他们有压力、有动力。

中国电信建立首席专家制度让科研人员说了算以及中国电信研究院实行重点项目经理负责制都是授权放权的直接体现,必将进一步激发科研活力。

授权放权是一门艺术。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说,要努力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这种现象的发生,要把握授权放权的度。实践中,应坚持在宏观指导下的放权,授权放权要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得到授权就必须承担责任。同时,企业领导者要做好人才的“赛马”选拔,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平台,做好授权的赋能和监督,真正使授权放权能更好地激发广大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02
划小单元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倡导的阿米巴经营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成立阿米巴组织,让阿米巴通过独立核算制实行独立运营,阿米巴经营就是一种“充分授权”的管理模式。海尔的“自主经营体”“小微企业主”、中国电信的“划小承包”、中国电信研究院成立的重点项目组等等都是阿米巴经营的生动体现,其核心就是充分授权。

划小单元对企业发展来说有两个重要价值,一是培养具有经营意识的人才。经营权下放后,各个小单元的负责人会主动树立“自己就是经营者”的意识,从而增强经营的责任感,尽可能努力提升业绩。这样由“被动”工作转变为“主动”作为的行动。毫无疑问,这有助于企业培养和锻炼一批经营人才。二是实现全员参与经营。划小单元就是让每位员工都参与到各自小单元,每个人都是CEO,都为着各自的目标而努力工作,自然在工作中享受人生的意义和成功的喜悦。

03
鼓励试错行为

美国硅谷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诞生了英特尔、思科、谷歌、特斯拉、Facebook和YouTube等许多伟大的公司和涌现出谢尔盖·布林、马克·扎克伯格、史蒂夫·乔布斯等伟大的人物,这里也是全球顶尖互联网公司的聚集地。为什么硅谷能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创新创业的圣地?关键在于硅谷拥有的多元文化、宽容失败,以及追求卓越、拒绝平庸的创新环境。

3M是一家创新能力很强的公司,每年开发数百种新产品,全球有50%的人每天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3M公司的产品,3M公司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关键在于积极倡导“只有失败,才有创新”的理念,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但决不允许重复同样的失败。3M公司致力于“尊重每一位员工的价值,并鼓励员工创新,为员工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环境及平等的发展机会”。在3M,创新人员失败后,一般情况下薪金、待遇,甚至晋升都不会受到影响,使得员工敢为创新冒险,而无后顾之忧。公司在开发隔离胶带产品时,经历多次失败。每次失败后,研发人员得到的不是打击,而是鼓励与支持。正是在公司宽容失败的文化鼓舞下,研发人员不怕失败,反复试验,最终隔离胶带成功上市,并很快成为公司的核心产品。

创新是对未知的探索,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创新是有成本的,有尝试、实验的成本,也有失败的成本。一次成功的创新往往都是以多次失败为代价的。但没有什么比害怕失败更抑制创造力。一旦冒险就受打击,一旦犯错就受到惩治,最后,谁也不会去创新,谁也不敢去创新,更别谈什么创新成果了。因此,创新需要有包容的制度、文化和环境,要给创新的员工提供关怀、保护和支持。

作为企业,能否宽容失败、尊重员工个性品格,体现一个企业是否具有长远的眼光和包容的心态。一个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企业,才是一个独具魅力、充满活力的企业,才是一个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向心力的企业,才能最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

04
打造自组织

当下,面对VUCA(变化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的外部环境,自组织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界的关注。彼得·德鲁克说过“知识工作者必须要自我管理,他们必须有自主权”。可以说打造自组织能很好地实现员工的自我管理和拥有自主权,而且实现自组织管理有利于提高组织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激发组织活力。

所谓自组织,是指特定的组织、企业、个人,以共同的目标和愿景,以共同的兴趣和利益,以共同的事业,自发聚集而组成的团队、组织的现象。

实际上,自组织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它着重强调在一定条件下,组成系统的各个元素,不需要外界的干预,便能够自发组织起来,相互协同作用,最终是系统表现出从无序到有序的运动状态。如海尔的员工创客、华为的“三人战斗小组”、百度的小团队制、韩都衣舍的“产品小组”、当前企业鼓励成立的创新创业团队以及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公司自发成立的各类“兴趣小组”,其实都是在进行自组织管理的探索。

自组织并不是无组织。自组织作为一种组织形态,有着共同的愿景、目标;自组织是一种从无序到有序,是一种平等自愿、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的“三自”组织,即自组织、自管理、自驱动;自组织内部是高度信任的授权体系;自组织权威是分布式的、多层次的,每位员工都可能成为权威;自组织是一种共创、共享、共治的组织形态,人人都是价值创造者,强调构建利益共同体,更加强调员工的共同参与。

自组织模式是企业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一种组织模式创新,企业成立自组织是授权经营的直接体现,没有授权的自组织难有作为。自组织要发展好,有利于对企业为未来布局赢得主动,有利于取得意想不到的创新成果,有利于不断激发员工创新动力。因此,面对未来,企业应鼓励成立自组织模式,以不断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

总之,授权经营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电信运营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授权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有效授权能最大程度上激发组织活力、提高企业快速市场反应能力。

当前,中国电信研究院正在全面深入推进研发改革,笔者建议,我们应坚决贯彻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落实集团公司“云改数转”的战略要求,聚焦研发重点目标和任务,以授权经营为契机,推进研发创新变革。实践中,建议以“抓大放小,分散授权”为核心,深入推进重点项目经理负责制,探索构建面向未来的自组织模式,成立科技发展委员会、决策研究委员会、成果转化委员会等委员会,充分发挥研究院专家权威作用,强化正向激励,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研发文化,进一步转变研发经营管理机制,加速推动研发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不断激发研发创新活力,推进研发创新上水平,努力为中国电信研究院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企业研究院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作者:胡世良)


时间:  2022-2-11 16:30
作者: panflygo

谢谢分亨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