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华为工作试用期的感触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2-3-22 11:09
作者: qyy8745
标题: 华为工作试用期的感触
(转载)作为一名从外企转入华为存储部门的新兵,经历了5个月的风雨,也谈谈感受。
行政服务总体而言,华为成都研究所的行政服务挺不错的。进园区出示工卡,保安会对你点头;进大楼时,保安会抬手要求刷卡。他们都面带微笑,让人心里很舒服。班车服务也很到位,班车师傅态度非常好,尽可能满足你的需要。
食堂米、面、饼都提供,满足全国各地的食用习惯,每顿饭消费约25元。但是,能感觉到华为作为一家中年民企,对年轻人/海外人员习惯的不友好:
- 食堂不提供汉堡、三明治等西式快餐
- 办公室不提供冰水(仅有温水和开水两个选择)
- 办公室无冰箱,无微波炉(仅食堂提供微波炉)
- 中午必须午睡(关灯、在工位睡),工作很容易打扰到他人
导师培养政策
华为有一条规则,每个新入职的员工,无论级别多高,都会提供更高级别的员工作为他的导师。导师政策的确给予了大家最快的成长。但是,也能看到有许多新入职的员工(13~14级),分配的导师级别较低(15~16级)。在这个级别的导师,基本是项目主力,每天有干不完的活,因此他们很难参与对学生的培养和辅导。
同时,华为缺乏新员工对导师的评价体系。换句话说,导师无论对学生好与坏,对自己的绩效不产生影响,试用期员工几乎不存在向上汇报的渠道。存在有些导师对学生采取不理睬的态度(不是不想提供帮助,而是把优先级放到最低,与绩效挂钩的事情优先级永远更高)。
信任
说到信任,这可能是华为与外企最大的差别。在外企的新员工培训,讲述的更多的是归属感和员工福利;而在华为的新员工培训,主要是警告我们不能做什么,以及展示各种对违法员工起诉的文案。这种对员工的不信任深入到了骨髓,体现在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
上下班打卡
华为对研发的员工有一定优待,原则上08:30打卡,研发团队可在系统中修改为09:30打卡。这时间其实比较放松,但因为成都的华为研究所所在的区域在绕城外工业区,离多数员工的家都比较远,所以坐班车上班的同事很多。而班车以8:30到达为目标,也就是说必须7点出门才能赶上班车。打卡的目的一方面是保证你按时上班,另一方面也用于统计你的工作时长是否饱和。
但作为软件开发者,工作状态是很难评价的,可能昨晚熬夜写代码、解决问题,今天就想睡个懒觉。而这种严格的打卡制度,会让自己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被认可,依然不被公司信任。
相反在外企,他们不打卡,但团队一般会有自我约束。比如大家讨论一个时间点:每天早上09:45开个晨会,同步一下各组员的进度。有时候没赶上也就算了,但经常赶不上,自己也不好意思,自然就遵守时间了。当某个员工因为紧急问题工作到很晚,主管往往都会提醒员工注意休息,第二天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来上班。
PS:随着工作量逐渐变大,当我真正在办公室工作到凌晨一点以后,PL(SL)会告诉我,第二天早上可以晚点来,对于打卡异常,可以填写“外出公干”电子流来解决。所以这一点基本和外企类似了。
不允许在家写代码
华为不允许员工在家里从事开发工作。所有研发人员进华为,都不发笔记本电脑,仅发台式机,并通过自研软件严格检测是否有拷贝资料的嫌疑。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晚上、周末在家工作是比较常见的,有时候在公司事情没有做完,晚上会回家吃了饭再拿出笔记本继续。但这种工作方式在华为是不允许的:你在公司就好好写代码,干到睡觉前回家,到家后就安心休息。当然,这就看个人习惯了,有人的希望工作、生活互不干涉,回家就不碰电脑,这样华为就比较适合。
采用这种政策的主要原因是,华为担心研发机密泄露,对公司带来损失。公司不信任员工会为公司保守机密,因此尽可能不让员工把代码、文档等资料带出公司。
开发者的自验报告
我们这边的开发流程基本如下。
- 功能设计
- 测试对接(测试人员设计对应的测试用例)
- 功能开发
- 对新功能进行测试
当功能开发完成后,测试一般会给你一份基本的测试用例,叫门槛用例。简单的说,你自己要对开发的功能做基本的测试,免得测试人员拿到就出错,根本测不了。整个流程是非常科学合理的,如果你开发出的功能到处都存在问题,那就没有必要交给测试,浪费大家的时间。
但在这里比较特别的一点,就是你测试完以后,需要提供证明,表示你是真的验证过的。这份证明可以是图片,屏幕的文字,或者日志文件,它有个通用的名字叫自验报告。无论是新开发的功能,还是代码存在Bug进行修复,都需要贴上自验报告,否则测试不会验收。
第一次听到这个要求还是很惊讶的:作为开发者,标记问题已解决,难不成我还骗你?测试会再次验证,如果在验证时出现问题,那我的名誉就会受到影响,为了自己的声誉,肯定会尽量保证验证没问题吧。但在华为,测试人员对开发者是不信任的,不提供自验报告,测试不会验收。
人员流动
在华为,有一句话很流行,叫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个80人左右的团队,有大约15个人组成了营盘,这批人是永远不会离开华为的。一方面他们在华为的工作时间往往超过8年,级别在18级左右,年终奖、股票都相当给力,组织上对他们的情绪、状态也特别照顾;另一方面,他们的工作技能基本也锁死在华为,跳槽去别的公司,他们需要重新学习,并且很难获得相似的回报。
而剩下的约65人,则是所谓的兵。这批人来了又走,像流水一样,除非有可能进入营盘队伍,否则撑不过5~6年,之后要么转岗到华为其它岗位、要么跳槽。并且,绝大多数人在2年以内就会离开。
这就导致一个严重的问题:知识断层。
我们假设整个产品有200万行代码,这15人每人可能熟悉超过100万行代码。而剩下的65人,大多数人掌握的代码不超过10万行。这15人的主要任务已经不在写代码,而是做设计和指导剩下的65人开发。
这就导致,大多数同事对代码不熟,而工期又紧,没时间给你了解和掌握代码的细节。每天像赶鸭子上架一样把功能提交,并且要给这15个人做代码检视。这15个人又要做设计、又要代码监视、偶尔还要救火下场写代码。可以想象,我们这65个人要想找到他们问问题、了解原理有多难。
外包员工
如果说正式员工流动快,那么外包员工流动速度就更夸张了。从我来华为到现在,大约半年时间,外包员工已经走了一波了。刚来的时候,我会把这些经常联系的人收藏到各个分组里,需要他们帮忙时,可以方便联系。结果最近一看,里面大概有一半的人已经灰了,内心还是很难受的。
时间: 2022-3-22 11:13
作者: haha1990
我感觉外企的两个优势,一是工作量不会给的太大。二是你不一定要白天搞定,有的人白天要健身、接娃,下午还买咖啡啥的效率不高,就倾向于晚上夜深人静搞,当然也需要做的事情没有依赖。因为没给你太大的压力,有时候你事情做完了,想起哪里可以改进,哪里可以创新等等,兴致来了就搞。
上班和下班这个词,来了私企才有深刻体会,太形象了!上班开始干活,下班收工休息。以前是两周的任务(一个sprint)给到你,你按时保质保量搞定即可。通过一些会议约束你按时过来对进展,具体干活没太分上下班的概念…只是上班时间如果有些人对你有依赖会来找你,需要多注意邮件。
时间: 2022-3-22 11:14
作者: WFG2012
我看很多在外企互联网公司工作的人说在外企一天撑破天就工作个3,4小时,除此之外完全在玩,像养老一样,永远不会失业。
时间: 2022-3-22 11:15
作者: jian513218
华为太大了,不同部门的区别跟不同公司的区别一样大。
时间: 2022-3-22 11:16
作者: youyouran
学习了
时间: 2022-3-22 11:25
作者: 六韬三略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2-3-22 14:16
作者: 为别人打工的人
如果是你的真实感受而不是抄别人的,你太矫情了。还要冰块、西式快餐,你是哪里人?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
Powered by C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