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任正非谈专利许可: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收费不是最终目的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2-4-7 08:35
作者: 穿裤衩的狗     标题: 任正非谈专利许可: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收费不是最终目的

C114讯 4月7日早间消息(蒋均牧)心声社区4月6日发表了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签发的《专利许可业务汇报》会议纪要。针对专利收费,任正非提出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求速胜,也不怕败。

他认为,专利收费不能为了收费而收费;也不能要得太低。要得低了,就遏制了整个社会的创新,形成华为的事实垄断,也不符合法律要求的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他还谈到,收费不是最终目的,最主要的是通过沟通和谈判,理清华为与使用华为专利者双方的关系。

此次会议于3月16日召开,明确了四个要点。一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价值观,树立公司的创新者形象,同时也利于公司的可持续、有质量地发展。二是要“向导指路”、 “高僧开光”,分享读专利的心得体会,启迪年青人快速突破。三是要与时俱进地制定知识产权策略,服务公司的商业成功;积极探索技术秘密许可模式和产业推广机制。四是要敢于突破、坚定走事实标准的道路;知识产权体系要有战略思维,系统性地保护好自身研究创新成果。

对任何企业来说,创新和专利的积累都没有捷径。早在1995年,华为就开始申请第一件中国专利,1999年申请第一件美国专利,2008年首次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PCT专利申请排名第一。同时,这家公司一贯主张通过缴费以合法的方式换取别人的技术进行使用,或者依靠自身的专利储备进行专利互换,坚持不投机、不存侥幸心理。

目前,华为已是全球最大的专利权人之一。截至2021年底,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4.5万余族(超过11万件),90%以上专利为发明专利。华为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欧洲专利局2021年度专利授权量均排名第一,在美国专利商标局2021年度专利授权量位居第五。

在这背后,显然离不开持续且压强式的创新投入。在华为,有过半员工从事研究与开发工作;其2021年研发投入再创新高,达到1427亿元人民币,占全年收入的22.4%,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8450亿元人民币。

在第三方专业机构发布的5G、WiFi6、H.266/VVC等标准的专利价值评估报告中,华为居于行业领先地位。2021年,华为与智能手机、网联车、IoT、智能家庭等领域的多家领先厂商签订收费专利许可协议。

去年3月,华为预计2019~2021三年的知识产权收入在12亿至13亿美元之间,并公布了对5G多模手机的收费标准——对遵循5G标准的单台手机专利许可费上限为2.5美元,并提供适用于手机售价的合理百分比费率。

以下为《专利许可业务汇报》会议纪要全文:

《专利许可业务汇报》会议纪要

2022年3月16日,知识产权部向任总进行了专利许可业务汇报,形成会议要点如下:

一、专利制度的本质是激励创新,促进技术公开并被业界公平广泛的使用,从而推动产业繁荣和社会进步;我们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价值观,树立公司的创新者形象,同时也利于公司的可持续、有质量地发展。

我们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价值观,第一,要持续保护好研究创新成果,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构建高价值专利包;第二,继续发挥专利保护公司全球业务安全的作用;第三,通过合理收费奠定华为创新者形象;第四,通过构建合作伙伴,精选专利池、专利运营公司开展合作。

以前我们知识产权是为了自我防卫,是为了保证自己的业务安全而努力。通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在5G、WiFi 6和音视频编解码、光传输、光智能等几大领域已经形成了高价值专利包,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我们要构建合理的价格基准,让产业界公平合理地使用我们的专利技术,在获得适当的研发回报的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在国际社会奠定创新者形象;我们使用了别人的专利,也要合理付费,这样就在全世界建立起了有利于创新的知识产权价值观和土壤。

专利收费不能为了收费而收费;也不能要得太低,要得低了,就遏制了整个社会的创新,没人愿意再投入研发了,会形成我们的事实垄断,也不符合法律要求的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投入研发的人,都期望收入比投入要多一点,投入研发必然有很多失败,失败的费用也要包含在成本里,这样大家才会愿意持续投入深度研发,形成正循环。同时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求速胜,也不怕败,收多收少都是成功的。但收费不是最终目的,最主要的是我们通过沟通和谈判,理清双方的关系。在谈判过程中,逐渐锻造出一支善于沟通和谈判的队伍。当有一天我们走到世界领先的位置时,就可以来合理分配价值链了,那个时候你们这些“高僧”的价值就体现了。

二、“向导指路” “高僧开光”,分享读专利的心得体会,启迪年青人快速突破。

要多读专利、公开心得,引领我们的研发人员,从中找到窍门。我们不是要侵犯别人的专利,而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理论在世界上是开放的,技术创新是基于开放共享,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交易)的基础上才能发展起来。我们要基于可获得的许可及基于专利规则来做出世界上最好的产品来,不要不理解人家已有的创新而埋头苦干,也不要绕路产生更多的消耗。

我们的年青人很聪明,但对整体的路标还不是特别清晰;而你们已经“面壁十年”,读了很多别人的专利,还有我们自己的专利,肯定会有一些感悟。可以在“黄大年茶思屋”平台、心声社区上通过小视频、直播等方式发表你们的感悟,给年轻人指出一个路标,这不就是“高僧开光”了嘛!他们往上一冲,就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了。你们更重要的是要把“巨人肩膀”在哪里,是什么样子,告诉年青人,让他们早一点突破。一些讲解得好、点击率高的视频和直播,也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发个奖牌。奖牌的多少是否可以作为你们“高僧”评级的参考标准之一,可以进一步探讨。

三、要与时俱进的制定知识产权策略,服务公司的商业成功;积极探索技术秘密许可模式和产业推广机制

我们是以产品营收为主的公司,在知识产权策略上与业界很多产品公司是有共同点的;大家有相互专利交叉许可的基础,使用彼此的专利技术,能为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和客户,从而繁荣了整个产业链。在这个过程中,也积累了专利许可、诉讼和交易的经验。以前我们讲知识产权,主要是指专利,并且是以标准相关的专利为主。现在,有些研究创新成果并不适合通过专利公开,更适合采用技术秘密的形式进行保护,如材料配方、内部核心算法、制程工艺等。我们要与时俱进的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探索和思考技术秘密的许可模式和推广机制。特别是有些技术秘密成果,我们自己不生产和销售相关的产品,可能会被“束之高阁”,造成浪费,也不利于产业链的繁荣,最终影响我们自身的发展。我们要探索通过合适的许可模式和推广机制,授权给外部生产制造方,解决产业竞争力的问题,发挥其商业价值。

四、敢于突破、坚定走事实标准的道路;知识产权体系要有战略思维,系统性的保护好我们的研究创新成果。

我们走得快了,大家跟不上了,但也必须有一个规律互联和相通,这就是事实标准。我们正在走自己的道路,事实标准对于我们公司未来的发展有巨大的意义;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有很多战略突破,这些突破产生的研究创新成果以后是不是所有都要申请专利,或是采取技术秘密保护,知识产权专家要去想清楚,要去纵观整个世界,审时度势,那你不就是战略家了嘛?知识产权体系要有战略思维,根据业务特点,综合运用好专利保护、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保护与授权机制,系统保护好我们构建公共标准、事实标准、开源和开放生态的研究创新成果。


时间:  2022-4-7 08:56
作者: 六韬三略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2-4-7 10:29
作者: 满洲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2-4-7 10:30
作者: 客家人

本帖最后由 客家人 于 2022-4-7 10:30 编辑

  某司要当专利流氓,看齐高通,终于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时间:  2022-4-7 11:54
作者: Chianti2018

不错!专利费收取,开会没用,检验战斗力还是靠实战。

印度这国家,绝了中国设备商产品销售的户。那接下来,用印度这磨刀石,来检验一下中国设备商的知识产权费收取能力。对阿三没幻想,别客气,刀,不磨不快。
时间:  2022-4-7 12:35
作者: 满洲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2-4-7 13:42
作者: 六韬三略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2-4-7 13:43
作者: 六韬三略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2-4-7 14:06
作者: 满洲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2-4-7 14:09
作者: lapp2020

满洲狐 发表于 2022-4-7 12:35
对你这种职业黑军,就要多收专利费,好好打击一下。

打击成功了吗?
时间:  2022-4-7 14:59
作者: SOHU2021

  OV米 来交钱了  一台2.5美金   

  OV米每年都卖1亿台来算,每家企业支付2.5亿美金  哇塞  大奶牛耶

时间:  2022-4-7 15:34
作者: Chianti2018

六韬三略 发表于 2022-04-07 13:43:43 印度难道自己造设备?

征收销往印度的棒子货和北欧货专利费。按人头容量收。

再收一轮印度运营商的专利使用费。从最作妖的Jio开始收。

开会的不干活,真正能干活的不开会。
时间:  2022-4-7 16:02
作者: 旁观世界

最后变成收国内"友商"

时间:  2022-4-7 16:22
作者: Desla的马甲

本帖最后由 Desla的马甲 于 2022-4-7 16:23 编辑
六韬三略 发表于 2022-4-7 08:56
投入研发必然有很多失败,失败的费用也要包含在成本里

研发失败,是你管理问题,不能价值识别,搞一些无 ...


基于你说的话,很显然你没有商业投资知识或经验。所有的研发投入(不管失败还是成功)都是研发成本。只是这个成本在不同公司会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只要消费者买了公司的产品,支付费用里也就包含了对应的研发失败投入。
特别是药品研发,很多失败的药品(不管是药品本身失败还是临床验证失败)成本都打在了成功药品的成本中了。
时间:  2022-4-7 16:28
作者: 六韬三略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2-4-7 16:38
作者: 六韬三略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2-4-7 16:39
作者: 六韬三略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2-4-7 16:46
作者: h68810115

六韬三略 发表于 2022-4-7 13:42
某司专利收费低,提高到E,Q的水平,没有任何异议,完全支持。

但是这个把研发失败,算到成本里面,对 ...

任总说的也就是一个原理性质的。

我原来是华为产品线财经,对产品研发投入的核算还是比较清楚的。华为研发支出都是费用化处理的(海思的核算不清楚),费用化也就意味着不会去核算专利的成本,也不会把研发费用资本化(在之后的年度摊销)。

绝大部分财务状况较好的公司,研发投入都是费用化的,但汽车行业很多都是资本化的。



时间:  2022-4-7 17:00
作者: Desla的马甲

六韬三略 发表于 2022-4-7 16:38
药品,不了解

单说这个通信研发

对于单个运营商或用户来说,确实可能会80%功能没啥用,但对于所有目标用户以及产品生命周期来看,成功的产品80%功能会被用到,而当前物理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是标准化的,即使用户没有用到,也要掏所有功能的钱买。
看起来,这确实不太合理,是个问题,软件能基于license让用户选择需要的功能来支付费用,但当前对于硬件貌似还没有更合理的办法。
时间:  2022-4-7 17:34
作者: Chianti2018

六韬三略 发表于 2022-04-07 16:28:08 这么收,不是人民公敌?

到了今天,你还幻想着和阿三哥一起入梦,Two hearts beat as one?

阿三全国上下,已经把你列为“印,贼,不相两立”了!阿三绝了你的户。

那就大纵深穿插着,网格化收专利费。阿三把你的客气当儒弱。


时间:  2022-4-7 17:36
作者: cloverforce

显然是没搞过产品的,研发本身就是存在风险的,在开发功能的时候,谁能保证你开发出来的功能客户一定满意?真要按你这个算法,微软、苹果肯定是最早倒闭的,那么多无用的功能,也没见他们便宜。这个研发成本是一定会包含在价格里面的。做的好研发成本很快就摊掉了利润就多,做的不好研发成本摊得慢利润就薄,这本身就是市场竞争的一部分。
时间:  2022-4-7 17:38
作者: Chianti2018

出师收阿三专利费,要有个响亮的旗号,帮助世界各国,清理整顿阿三国大规模系统化网络诈骗集团犯罪,规范网络持续,以这个名义收取专利费侵权,先从传输网和信令网关开始。
时间:  2022-4-7 17:44
作者: Chianti2018

收取这些大国大T的的专利费,研发成本只是个参考。要学习俄罗斯,友好国家,友好运营商,优质客户按目录价减免,意思意思。
像印度这样的绝户网,直接按500%的目录价收,而且在伦敦,香港,offshore来收。阿三会赖账,会欠款,别客气,给阿三定规矩。
时间:  2022-4-7 18:09
作者: coffee198375

鬼佬愿意为知识付费吗。。。。
时间:  2022-4-7 18:21
作者: 满洲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2-4-7 19:01
作者: rible

六韬三略 发表于 2022-4-7 08:56
投入研发必然有很多失败,失败的费用也要包含在成本里

研发失败,是你管理问题,不能价值识别,搞一些无 ...

这么无知的点评还有人点赞。所有的投入最后都会以收入的方式收回成本并获得利润。不管成功还是失败。
时间:  2022-4-7 19:02
作者: rible

六韬三略 发表于 2022-4-7 16:39
当前的通信技术,

很多是可以判断出,没有研究价值的,你非要去研究,那不是自己的管理问题

有没有价值是以最后产品、方案等能不能卖出去为标准,不是靠口头上说有没有价值确定的。
时间:  2022-4-7 19:04
作者: rible

六韬三略 发表于 2022-4-7 13:42
某司专利收费低,提高到E,Q的水平,没有任何异议,完全支持。

但是这个把研发失败,算到成本里面,对 ...

你以为其他厂家没有把失败的成本放到里面?研发过程中的试错成本,最后都会以溢价方式填补回来。
时间:  2022-4-7 19:06
作者: rible

六韬三略 发表于 2022-4-7 16:38
药品,不了解

单说这个通信研发

这是商业模式的问题。一种方式是打包收费,一种方式是按功能收费。认为按功能租合收费更低是一厢情愿罢了。
时间:  2022-4-7 20:03
作者: Desla的马甲

rible 发表于 2022-4-7 19:04
你以为其他厂家没有把失败的成本放到里面?研发过程中的试错成本,最后都会以溢价方式填补回来。

我理解他的说法是研发失败的成本应该用利润或者资本减值来填补,不应该作为产品成本。这只是从定义上对失败研发成本的处理,但实质上最后都会体现在商品价格中。
时间:  2022-4-7 20:30
作者: 六韬三略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2-4-7 20:33
作者: 六韬三略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2-4-7 20:35
作者: 六韬三略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2-4-8 10:35
作者: qyy8745     标题: 任正非最新签发文件曝光!要合理收取专利费:“不能为了收而收,也不能太低!”

4月6日,华为员工论坛心声社区公布了一则由任正非签发的《专利许可业务汇报》会议纪要。纪要中指出,华为要继续发挥专利保护公司全球业务安全的作用,并通过合理收费奠定华为创新者形象。


华为表示,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价值观,第一,要持续保护好研究创新成果,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构建高价值专利包;第二,继续发挥专利保护公司全球业务安全的作用;第三,通过合理收费奠定华为创新者形象;第四,通过构建合作伙伴,精选专利池、专利运营公司开展合作。


纪要透露,以前华为知识产权是为了自我防卫,是为了保证自己的业务安全而努力。通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在5G、WiFi 6和音视频编解码、光传输、光智能等几大领域已经形成了高价值专利包,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华为要构建合理的价格基准,让产业界公平合理地使用华为的专利技术,在获得适当的研发回报的同时,也有利于华为在国际社会奠定创新者形象;华为使用了别人的专利,也要合理付费,这样就在全世界建立起了有利于创新的知识产权价值观和土壤。


“专利收费不能为了收费而收费;也不能要得太低,要得低了,就遏制了整个社会的创新,没人愿意再投入研发了,会形成我们的事实垄断,也不符合法律要求的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纪要中表示,投入研发的人,都期望收入比投入要多一点,投入研发必然有很多失败,失败的费用也要包含在成本里,这样大家才会愿意持续投入深度研发,形成正循环。


华为还表示,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求速胜,也不怕败,收多收少都是成功的。但收费不是最终目的,最主要的是通过沟通和谈判,理清双方的关系。在谈判过程中,逐渐锻造出一支善于沟通和谈判的队伍。“当有一天我们走到世界领先的位置时,就可以来合理分配价值链了。”



时间:  2022-4-8 10:47
作者: lyywxhq1981

六韬三略 发表于 2022-4-7 16:38
药品,不了解

单说这个通信研发

电信这个市场,四大设备上又不是只有华为中兴,竞争还是可以的,可能不像手机这么充分,但总的原则是,你如果开发了80%无用的功能,那就意味着你浪费了80%的投入,为什么能竞争过别人?那就是所有设备商都这样喽,中国你就算是国家行为好了,那为什么国外私有运营商为什么买单,几大设备商合伙吗?

试错成本也是成本,并且电信设备也不像你说的这么简单,前面画好道道,大家都能永远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就好了,那就不会全球就这么几个玩家了
时间:  2022-4-8 10:59
作者: 六韬三略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2-4-8 11:33
作者: bargainking

老头说话一向自相矛盾,虚伪至极
时间:  2022-4-8 12:37
作者: 满洲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2-4-8 15:27
作者: 恶魔在世

客家人 发表于 2022-4-7 10:30
某司要当专利流氓,看齐高通,终于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米国流不流氓,最大的流氓。
时间:  2022-4-8 15:36
作者: ziyanji2007

Chianti2018 发表于 2022-4-7 11:54
不错!专利费收取,开会没用,检验战斗力还是靠实战。

印度这国家,绝了中国设备商产品销售的户。那接下来 ...

这点我强烈认可。不让上桌子玩,如果具备了掀桌子的实力,为什么不掀?
时间:  2022-4-8 15:57
作者: bargainking

满洲狐 发表于 2022-4-8 12:37
那是你自己层次低,视野狭窄,理解力差,而且还是黑菊花的急先锋,总在找茬。

你就是选择性失明
时间:  2022-4-8 16:58
作者: nbbigsky

六韬三略 发表于 2022-4-7 08:56
投入研发必然有很多失败,失败的费用也要包含在成本里

研发失败,是你管理问题,不能价值识别,搞一些无 ...

现在伪军水平都这么差了吗?远不如当年汪汪汪啊
时间:  2022-4-8 18:18
作者: wangzh3

本帖最后由 wangzh3 于 2022-4-8 18:18 编辑
六韬三略 发表于 2022-4-7 08:56
投入研发必然有很多失败,失败的费用也要包含在成本里

研发失败,是你管理问题,不能价值识别,搞一些无 ...

水军水平太差了呀
时间:  2022-4-8 20:25
作者: picture11

六韬三略 发表于 2022-4-7 08:56
投入研发必然有很多失败,失败的费用也要包含在成本里

研发失败,是你管理问题,不能价值识别,搞一些无 ...

那应该把那药企砍了,这论坛拉圾真多,尤其这种把自已装成垃圾的,深怕别人不知道,在这抖机灵
时间:  2022-4-8 23:29
作者: oooooooo

六韬三略 发表于 2022-4-7 16:39
当前的通信技术,

很多是可以判断出,没有研究价值的,你非要去研究,那不是自己的管理问题

你真牛,通信未来的研发方向就等你指路了
时间:  2022-4-9 09:45
作者: 六韬三略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2-4-9 09:45
作者: 六韬三略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2-4-9 09:48
作者: 六韬三略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2-4-9 10:17
作者: 客家人

六韬三略 发表于 2022-4-7 20:35
现在坛子里,抱怨某司License贵的,不是没有道理啊

某司的优良传统,都要丢的干干净净了

  现在菊司和26在无线这块翘上天了,license多的让人发指,但凡有点用的功能都要钱,到处都是钱。
时间:  2022-4-9 10:34
作者: 六韬三略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2-4-9 12:37
作者: scnc001

满洲狐 发表于 2022-4-7 14:06
全球各个公司,都那样计算。
你司不是吗?

这都要回啊。。。
时间:  2022-4-9 21:11
作者: oooooooo

六韬三略 发表于 2022-4-9 09:45
知道什么叫证伪吗?

证伪,可以

哦,证伪,就是事后诸葛亮嘛
时间:  2022-4-10 15:41
作者: rible

六韬三略 发表于 2022-4-7 20:30
那就是诺基亚的下场

别得意

诺基亚的失败跟这个有相关性吗?诺基亚恰恰是守旧,新方向研发投入不足,怕失败,没有走向智能手机吧?
时间:  2022-4-10 15:42
作者: rible

六韬三略 发表于 2022-4-8 10:59


最终,还是要市场选择

买家几乎就没有说卖的便宜的,最后看的是市场结果。抱怨算啥。再便宜也会有人抱怨。
时间:  2022-4-10 15:46
作者: rible

六韬三略 发表于 2022-4-7 20:33
你这么说,也可以。
某司的研发吃水线,有多高?
4G手机卖的比5G高?消费者是傻子

你这不是臆想嘛。消费者有自己的价值取舍,不是只看4G、5G这两个指标。你的意思是运营商抛弃华为啦?我还没看到这个结果。如果有数据帮忙提供一下,下次有人说国家为救华为输送利益时可以用这个作为反证。
时间:  2022-4-11 07:59
作者: 六韬三略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2-4-11 09:24
作者: oooooooo

六韬三略 发表于 2022-4-11 07:59
什么事后诸葛亮,
研究之初,就判定没有研究价值,奈何人家,利益共同体,也要绩效啊

你真牛,通信未来的研发方向就等你指路了,每个研究项目都得让你判定一下有没有研究价值
时间:  2022-4-11 09:40
作者: 六韬三略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2-4-11 09:44
作者: oooooooo

六韬三略 发表于 2022-4-11 09:40
我不知道,通信的未来,在哪个方向?

但是我知道某些研究,肯定是没有价值的。

哦,证伪,就是事后诸葛亮嘛。
时间:  2022-4-11 09:45
作者: 六韬三略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2-4-11 09:46
作者: oooooooo

六韬三略 发表于 2022-4-11 09:45
比如现在的THZ通信,用来蜂窝通信,大概率是失败的,但是你要研究THZ做感知定位,那是有前途的

现在还 ...

你真牛,通信未来的研发方向就等你指路了
时间:  2022-4-11 09:53
作者: 六韬三略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2-4-11 10:00
作者: oooooooo

六韬三略 发表于 2022-4-11 09:53
给你说多少遍了

未来的方向,我不知道在哪儿,不知道在哪儿,不知道在哪儿

问题是你举得例子也没能说明什么问题啊,比如THz,massive MIMO,你怎么证伪的?就一个大概率失败就叫证伪了?
时间:  2022-4-11 16:46
作者: cloverforce

只遵循现有体系架构去做功能当然保险,但是也大概率做不出什么特别的,想要突破就得冒风险。简单举个例子,台积电跟asml搞湿法光刻的时候,业界很多人都不看好,认为这个技术没鸟用。这个时候如果按你说的,不冒风险,遵从当时业界的看法,那就没有今天如日中天的台积电和asml了。再拿英特尔做例子,工艺开发陷入瓶颈,各种挤牙膏,你马后炮可以说他的研究没鸟用,是失败的。但是站在英特尔的角度,谁能开天眼看到他们选的技术路线最终是这个结果?所以,最终还是得市场来说话啊,如果真的有厂家能够每次都能选对技术方案,没有任何失败的开发,那么他的产品成本一定远低于业界其他厂家,价格肯定非常有优势,进而倒逼其他厂家降价。
时间:  2022-4-11 16:49
作者: oooooooo

cloverforce 发表于 2022-4-11 16:46
只遵循现有体系架构去做功能当然保险,但是也大概率做不出什么特别的,想要突破就得冒风险。简单举个例子, ...

网络上最不缺的就是嘴炮和马后炮
时间:  2022-4-11 21:20
作者: god23812

旁观世界 发表于 2022-4-7 16:02
最后变成收国内"友商"

肯定的,名义上收高通,实际成本最后还是要由国内友商承担,但是也没办法,都是方案整合
时间:  2022-4-11 21:24
作者: god23812

六韬三略 发表于 2022-4-9 10:34
以前知识产权部说,劳动者的付出,理应得到回报,那是合理的

现在,搞的,失败成本,也算到消费者头上 ...

我听说你是大专毕业的?不知道研发费用大部分是国家允许扣除的吗?建议你把颁布的法律法规改掉再说,研发费用扣除的那部分就意味着依然折算到成本
时间:  2022-4-11 22:28
作者: 123就是123


时间:  2022-4-12 08:10
作者: 六韬三略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2-4-12 08:23
作者: 六韬三略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2-4-12 08:41
作者: 张张三三

六韬三略 发表于 2022-4-7 13:42
某司专利收费低,提高到E,Q的水平,没有任何异议,完全支持。

但是这个把研发失败,算到成本里面,对 ...

你是在搞笑的吧,不管什么公司都会把研发成本分摊到每种产品,想像你这么精细操控要花的成本怕不是更高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