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大厂裁员暗示的周期律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2-4-12 17:40
作者: syn_007     标题: 大厂裁员暗示的周期律

管理学界有一个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它认为企业、组织像任何有机体一样,存在生命周期。

这一理论在1972年,由哈佛大学的葛瑞纳教授提出,根据他的论点,企业的成长发展可以分为创业、聚合、规范化、成熟,再发展或衰退五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组织的结构、领导方式、管理体制和职工心态等都各有其特点,在每一个阶段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管理难题,导致组织发生危机。

如果套用这个理论,BAT这样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其年龄还都不到而立之年。很自然地会遭遇所有企业发展中的巩固和停滞时期,国内的大部分大厂其实还处于组织的规划化阶段,这一阶段企业的最大危机是组织过于庞大,盈利能力差的部门增多,中层管理者逐渐官僚化,像极了80年代中期的苹果公司,于是进行末位淘汰,优化部门结构便是这些企业在这一阶段的必要措施了。

可以看一下腾讯现在裁员最严重的两个事业部,CSIG(智慧产业事业群)和PC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CSIG主要是从事的是B端业务,包括腾讯云、智慧零售、教育、医疗等行业解决方案,现实是这一领域虽然都打着新零售、教育、医疗的噱头,实际业务却增长缓慢、收入有限,但员工人数都达到上千人,淘汰冗员减少成本应该在所难免。

再看PCG事业部,主要包括在线视频、新闻和技术中台。即使在2021年4月腾讯整合了腾讯视频、微视和应用宝的架构,打着内容第一的腾讯PCG事业部,长期以来靠着微信和QQ的社交数据,一直宣称坐拥十亿用户,但从市场占有率来看,腾讯旗下的视频领域产品和抖音、小红书等竞品差距未见缩小的趋势,在流量最高的短视频领域,腾讯也只能面对抖音的一骑绝尘和快手的后来居上了。而传统图文产品不仅用户群在缩小还面临着头条这样的超级对手,总体市场占有率不容乐观。显然腾讯对这个事业群的裁减是势在必行了。

还有更大的周期律


有自媒体梳理出中国互联网大厂也有一部“裁员简史”显示近三十年,中国的互联网大厂已经有4次大规模裁员记录了。2000年和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波及中国互联网企业,先后开启了两次裁员潮。当时中国互联网三巨头、腾讯、阿里和搜狐先后大规模裁员,人人网、易趣等腰部企业直接在裁员潮后的十年时间里退出了中国互联网的舞台。在那两次危机中全身而退的企业都是通过大幅度裁员瘦身和业务线战略级调整,才熬过危机。

不少人记忆犹新的上一次裁员潮是在2018年全球科技企业一股裁员潮,当时美团网、拉勾网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开始规模裁员,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也开始缩减秋招。据说2018年裁员幅度最大的是知乎,2018年12月裁员将近20%,涉及人数达300多人。

有国外媒体分析,如果再纵向观察历史,这次的裁员潮还可以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两次失业危机相提并论。1990年代初,大规模国企改制直接导致上万的工作岗位消失,百万人下岗待业,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由于出口贸易的锐减和制造业发展的乏力,大量传统行业的工人也曾面临失去工作转换职业的局面。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无论是中国经济还是互联网企业都在这几场危机后迎来了大规模的反弹,危机背后孕育着新的机遇。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本身也是一个赢者通吃的历史,大量的中小公司倒闭被收购最后退出历史舞台,互联网巨头在大鱼吃小鱼的局面下野蛮生长,也正是因为这种扩张,引发了几十万、上百万的人力需求。随着监管政策的落地和大环境的改变,资本无序扩张的时代已经过去,资本和互联网巨头也都意识到先跑马圈地再招兵买马的日子也已经过去,未来回归科技研发和服务实体或许才是互联网行业的正确道路。在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一次大规模裁员,预示着中国互联网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时间:  2022-4-12 17:56
作者: qkb_75@163.com

看来,裁员是合该如此。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