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广电同轴宽带为何发展不起来?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2-6-26 15:00
作者: seansha     标题: 广电同轴宽带为何发展不起来?

本帖最后由 seansha 于 2022-6-26 15:12 编辑

明明家家户户都预埋同轴线,却不好好利用这个资源。
广电不使用docsis3.1是因为设备采购问题吗?
国外同轴运营商支持1.2Gbps都已经好几年了,广电却还在百兆水平。

包括MoCA在国内也是真空状态明明MoCA对于无网线覆盖的老旧家庭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国内却在拖明线或使用极不稳定的电力猫。


Docsis3.1 运营商支持2.5Gbps
MoCA2.5  最大支持3Gbps


时间:  2022-6-26 16:17
作者: 枫叶天空

材质不行,,掉线率太高
时间:  2022-6-26 17:55
作者: wongsang

成本怕是比FTTH高
时间:  2022-6-26 18:18
作者: accel

因为成本高于三家用的FTTH,接入成本还是高的,而且gd也没有自己的出口和网内资源
时间:  2022-6-26 18:49
作者: 千里骑毛驴

accel 发表于 2022-6-26 18:18
因为成本高于三家用的FTTH,接入成本还是高的,而且gd也没有自己的出口和网内资源

目前在网的用户,已经同轴了呀,哪里有什么成本
时间:  2022-6-26 21:06
作者: dewidabe

我家重庆厂电的宽带就是同轴300M  实际可以到120M
时间:  2022-6-26 21:45
作者: accel

千里骑毛驴 发表于 2022-6-26 18:49
目前在网的用户,已经同轴了呀,哪里有什么成本

同轴网开着本身就比FTTH成本高,实现同样传输带宽和质量的前提下成本高很多很多。同轴网接入设备是有源的,容量低,而且很难解决汇聚噪声和各种干扰问题,一个f头没压好就可能上网卡顿
时间:  2022-6-26 22:42
作者: linzzxx

电网上行干扰大,大C国外技术,适合老美那种,现在光纤价格干下来了,没必要坚持。
时间:  2022-6-26 23:00
作者: 石头见到布

当年深圳天威和上海有线现在都用光纤了。
时间:  2022-6-27 07:59
作者: ftjtn

湖北厂电,十几年的小区,同轴线缆,分线器一分二,一个接机顶盒,一个接cable modem,两者之间接根网线,看电视+宽带,ip地址显示是各地联通,部分网站打不开,后来宽带装了电信光纤
时间:  2022-6-27 08:03
作者: 千里骑毛驴

accel 发表于 2022-6-26 21:45
同轴网开着本身就比FTTH成本高,实现同样传输带宽和质量的前提下成本高很多很多。同轴网接入设备是有源的 ...

容量低?楼主不是说2.5G了吗
时间:  2022-6-27 11:58
作者: 老周部落

千里骑毛驴 发表于 2022-6-26 18:49
目前在网的用户,已经同轴了呀,哪里有什么成本

1. 如果您当地网络超过 20 年,基本上不重做分配网很难做到 DOCSIS 3.0 的稳定运行。重做分配网的成本现在双纤三波方案成本已经低于 HFC 网了,3.1 的提速来源于高阶调制,这玩意更吃网络基础,很多地方玩不起来。
2. 想搞 2.5Gbps 宽带对标三大的话基本上意味着需要做 32x8 方案,需要四十个频点资源的同时四十个调制器的 DOCSIS 设备成本和功耗也十分可观。何况即使是 860MHz 的网络也就一百个频点左右,剩余 60 个频点还要传标清、高清和 4K 频道,还要传广播和保留模拟频道。DOCSIS 宽带发展好或者开启互动业务的地方还得保留 IPQAM 下行以及老 DOCSIS 频点,算算都头痛。
时间:  2022-6-27 12:01
作者: 老周部落

千里骑毛驴 发表于 2022-6-27 08:03
容量低?楼主不是说2.5G了吗

2.5G 是 DOCSIS 3.0 开 32 个下行信道叠加后的峰值。实际上 EuroDOCSIS 3.0 单个信道(可以理解为 8MHz 频率)只能支持大约 50 Mbit/s 的下行或者 27 Mbit/s 的上行(美国 DOCSIS 3.0 因为 6MHz 频率的缘故下行只有 38Mbps 哦)
时间:  2022-6-27 12:19
作者: 老周部落

国外高速同轴基本上意味着光纤到园区机房,甚至光纤直接挂附近电线杆或者交接箱上,考虑到咱这个人口密度基本上意味着光纤要到单元才能跑起来,否则上不了 500M 甚至 1000M。

能把光纤拉到单元干嘛不搞到户?光改国外难以推进是私有产权改造困难(您的光纤从我家草坪过但我不允许)和人工成本过高。国内光改最大的问题是小区物业搞事情导致进不了小区(光纤到单元意味着这个问题必然绕不开)。

另外楼头设备普遍是有源设备,故障率要高于 ODN 。况且就国内广电行业的钱和设备成熟度,很多地方 GD 买回去设备之后维护人员会被楼头设备故障折腾死。
时间:  2022-6-27 12:29
作者: loweu

同轴基本是要淘汰掉的,容易老化,信号不稳,维护难。现在有线电视入户主干网基本都是光纤了,只不过部分地区入户前还是用同轴传输。现在光纤成本降低了,入户前换成光纤也很方便低廉了,同轴还要专用设备成本高,而光纤光猫已产业经发展到很成熟了
时间:  2022-6-27 13:48
作者: 老周部落

刚看到楼主说 MoCA ,这个技术是个好技术,不过可能是中国同轴电缆这块不太受重视,国内并没有相应的产品( JD 无,TB 只有代购)。
不过这个东西搞商业运营没啥戏,大规模玩在国内最优解还是 FTTH 的。
时间:  2022-6-27 14:13
作者: 取名很头疼

同轴的,室外要放一个一体机,很大,很容易被雷劈。
如果改放室内,楼道箱子绝对影响楼梯走路。而且成本太高。
还有,故障率高,不稳定。 速度有慢,最多就50M,可能设备没跟上。如果要研发100M ,1000M的,估计成本不得了。
所以放弃,反正跟着三大走,不会错。何必自己浪费时间和成本。
时间:  2022-6-27 14:56
作者: youyouran

千里骑毛驴 发表于 2022-6-26 18:49
目前在网的用户,已经同轴了呀,哪里有什么成本

光纤是主流了。武汉广电都升级了光纤宽带。
时间:  2022-6-27 14:58
作者: youyouran

取名很头疼 发表于 2022-6-27 14:13
同轴的,室外要放一个一体机,很大,很容易被雷劈。
如果改放室内,楼道箱子绝对影响楼梯走路。而且成本太 ...

同轴的带宽是有限的,以前还可以跟上进度,后来也就双向网改,再光改了,和三大运营商差不多,也有几千万用户了
时间:  2022-6-27 15:02
作者: yangsyzh

我们这华数已经在FTTH了
时间:  2022-6-27 15:06
作者: 老周部落

youyouran 发表于 2022-6-27 14:58
同轴的带宽是有限的,以前还可以跟上进度,后来也就双向网改,再光改了,和三大运营商差不多,也有几千万 ...

楼主的意思让 GD 发展 500M/1000M 的同轴宽带,按楼主这么玩还不如改光纤。
时间:  2022-6-27 15:08
作者: youyouran

老周部落 发表于 2022-6-27 15:06
楼主的意思让 GD 发展 500M/1000M 的同轴宽带,按楼主这么玩还不如改光纤。

不可能的。就跟联通以前在4G时代努力挖掘WCDMA潜力一样,毫无意义
时间:  2022-6-27 15:09
作者: yuanjin1122

我家的就是同轴。不太稳定。网速比较慢。
时间:  2022-6-27 15:23
作者: zhshlcom

这些技术基本都是欧美在发展,国内没啥产业链,中美对抗的大环境下,采用欧美的技术不太现实。
时间:  2022-6-27 15:24
作者: it1010

之前看到过一组数据,说铜线电缆每公里500斤铜,而光纤只需几斤纤维。具体不太记得,反正就是铜线成本太高。
时间:  2022-6-27 15:55
作者: scnc001

本帖最后由 scnc001 于 2022-6-27 15:56 编辑

光纤才是王道,铜轴成本太高,除了线路成本,还有设备成本
时间:  2022-6-27 15:58
作者: 老周部落

zhshlcom 发表于 2022-6-27 15:23
这些技术基本都是欧美在发展,国内没啥产业链,中美对抗的大环境下,采用欧美的技术不太现实。

要搞也能有,只是全国 GD 体系七国八制很严重,带不起来产业链,而且 FTTH 生态很成熟了。
他们搞这些是因为最后一公里入户打通成本实在太高,咱这个问题对运营商都不明显,而 GD 出面来做阻力更小了。
时间:  2022-6-27 16:01
作者: 老周部落

it1010 发表于 2022-6-27 15:24
之前看到过一组数据,说铜线电缆每公里500斤铜,而光纤只需几斤纤维。具体不太记得,反正就是铜线成本太高。 ...

这是一方面。
个人听到的版本是十年前光纤便宜但是配套的 OLT 和分光箱设备贵,现在光纤配套设备价格降下来了而铜的价格最近又起来了,所以彻底没性价比了。
时间:  2022-6-27 16:09
作者: 没事来看看

有成本更低的光,为啥还要对铜线进行再次改造呢
时间:  2022-6-27 16:10
作者: 没事来看看

石头见到布 发表于 2022-6-26 23:00
当年深圳天威和上海有线现在都用光纤了。

这个成本更低,
时间:  2022-6-27 16:11
作者: 没事来看看

accel 发表于 2022-6-26 18:18
因为成本高于三家用的FTTH,接入成本还是高的,而且gd也没有自己的出口和网内资源

以前有个说法,挣的钱还不够网间结算的

就是因为i没有 出口和网内资源
时间:  2022-6-27 16:23
作者: piview

看见有些地方广电用EPON+带模拟调制的ONU,不过PON技术更新换代太快了,广电跟不上。
时间:  2022-6-27 16:29
作者: 老周部落

piview 发表于 2022-6-27 16:23
看见有些地方广电用EPON+带模拟调制的ONU,不过PON技术更新换代太快了,广电跟不上。

北京用的就这玩意,毕竟所有光改的个人用户都是互动用户。
时间:  2022-6-27 16:31
作者: qkb_75@163.com

我家装修时埋了一根,只用了2个星期,然后就永远断掉了
时间:  2022-6-27 16:33
作者: w_kw

同轴成本更高,虽然家里预埋,但是之外的成本远高于光的,而且传输能力不如光。不管是速率还是距离
时间:  2022-6-27 16:34
作者: tonyhello

ftjtn 发表于 2022-6-27 07:59
湖北厂电,十几年的小区,同轴线缆,分线器一分二,一个接机顶盒,一个接cable modem,两者之间接根网线,看 ...

北京歌华也是这模式,但是可以自己去营业厅有一体机,880元,我就为了看着利索点特意去买的。
时间:  2022-6-27 16:37
作者: it1010

老周部落 发表于 2022-6-27 16:01
这是一方面。
个人听到的版本是十年前光纤便宜但是配套的 OLT 和分光箱设备贵,现在光纤配套设备价格降下 ...

同轴电缆弱点是要300米一个线放,电信线缆因为直接供电可能会好些。
时间:  2022-6-27 16:43
作者: it1010

scnc001 发表于 2022-6-27 15:55
光纤才是王道,铜轴成本太高,除了线路成本,还有设备成本

同轴容量也限制
时间:  2022-6-27 16:47
作者: zhshlcom

老周部落 发表于 2022-6-27 15:58
要搞也能有,只是全国 GD 体系七国八制很严重,带不起来产业链,而且 FTTH 生态很成熟了。
他们搞这些是 ...

就算没有七国八制,体量还是比三家运营商小很多,产业链还是带动不起来。再加上运营商的固有宣传,让用户觉得光纤就是先进就是快,同轴就是落后就是慢,就以现在来说,家装同轴电缆已经不是必选项了。
时间:  2022-6-27 16:48
作者: 老周部落

it1010 发表于 2022-6-27 16:37
同轴电缆弱点是要300米一个线放,电信线缆因为直接供电可能会好些。

放大器多了影响互动业务,所以如果网络要双向化那光机后面最多两级放大器。
而且双向放大器很难调,很多时候为了指标好网络不考虑放大器,光机直带用户机顶盒。

同轴也可以供电的,很多同轴放大器就是 60V 供电的,有专门的的电源插入器和过流分支分配器。
时间:  2022-6-27 17:33
作者: 石头见到布

没事来看看 发表于 2022-6-27 16:10
这个成本更低,

也许吧,老的房子,深圳天威还是同轴电缆,插很大的机顶盒,机顶盒也是个猫,有WIFI。
时间:  2022-6-27 17:37
作者: xh1028

归根到底,线路稳定差、带宽不够高。成本不如FTTH
时间:  2022-6-27 18:11
作者: it1010

老周部落 发表于 2022-6-27 16:48
放大器多了影响互动业务,所以如果网络要双向化那光机后面最多两级放大器。
而且双向放大器很难调,很多 ...

60v进入居民区弱电箱?会死人的,电话线也是呼叫振铃时才高电。
时间:  2022-6-27 18:15
作者: it1010

老周部落 发表于 2022-6-27 16:48
放大器多了影响互动业务,所以如果网络要双向化那光机后面最多两级放大器。
而且双向放大器很难调,很多 ...

同轴电缆模拟信号需要每300放大器,数字信号应该不用吧?
时间:  2022-6-27 19:30
作者: scnc001

it1010 发表于 2022-6-27 16:43
同轴容量也限制

这还用说
时间:  2022-6-27 19:38
作者: 老周部落

it1010 发表于 2022-6-27 18:11
60v进入居民区弱电箱?会死人的,电话线也是呼叫振铃时才高电。

到最后一级放大器之后肯定不会再把电插进去,单元内的普通接线盒肯定没有 60V 电压。
您要说放大器的那个箱子那就没办法了,没有 60V 同轴馈电,还有 220V 插座呢。
时间:  2022-6-27 19:44
作者: 老周部落

it1010 发表于 2022-6-27 18:15
同轴电缆模拟信号需要每300放大器,数字信号应该不用吧?

据我所知不一定准确,一般光机到用户电缆长度也就几百米,长了之后双向业务质量会受影响。
时间:  2022-6-27 19:52
作者: it1010

老周部落 发表于 2022-6-27 19:44
据我所知不一定准确,一般光机到用户电缆长度也就几百米,长了之后双向业务质量会受影响。

据说光在光纤封闭内可以数十公里
时间:  2022-6-27 20:03
作者: 192

千里骑毛驴 发表于2022-06-26 18:49:22 <p>目前在网的用户,已经同轴了呀,哪里有什么成本</p>

不稳定  线路老化
时间:  2022-6-27 20:11
作者: scnc001

it1010 发表于 2022-6-27 19:52
据说光在光纤封闭内可以数十公里

多模光纤好像就500多米,单模光纤光模块贵。
时间:  2022-6-27 20:15
作者: 老周部落

scnc001 发表于 2022-6-27 20:11
多模光纤好像就500多米,单模光纤光模块贵。

那也比 DOCSIS 这种一两百米就得接一个不比光模块儿便宜的放大器完了调试反向放大器是门技术加玄学的技术好多了。
时间:  2022-6-27 20:20
作者: it1010

scnc001 发表于 2022-6-27 20:11
多模光纤好像就500多米,单模光纤光模块贵。

那是到用户末端吧?可能为了节能将光的强度控制最低,要不然那些数十公里甚至更远的干线怎么回事?
时间:  2022-6-27 21:21
作者: 老周部落

it1010 发表于 2022-6-27 20:20
那是到用户末端吧?可能为了节能将光的强度控制最低,要不然那些数十公里甚至更远的干线怎么回事?

光纤宽带一般走的都是 PON ,实际上是单模,因为机房可能在几公里之外。PON 网络一般基础距离是 20KM 内。
多模主要是做机房内互通的,因为很多时候设备之间就几米到几十米,用 LED 替代激光源可以降低光模块的成本。
时间:  2022-6-27 21:32
作者: scnc001

it1010 发表于 2022-6-27 20:20
那是到用户末端吧?可能为了节能将光的强度控制最低,要不然那些数十公里甚至更远的干线怎么回事?

那是单模光纤。。。单模光纤的种类也多的很,有适合长途干线的,有适合城域网的
时间:  2022-6-27 21:43
作者: scnc001

老周部落 发表于 2022-6-27 20:15
那也比 DOCSIS 这种一两百米就得接一个不比光模块儿便宜的放大器完了调试反向放大器是门技术加玄学的技术 ...

就不是一个技术。。。GD还是得往通信靠拢,通信自己的传输技术都升级了多少代了啊。GD的网络就是垃圾,完全没有升级的价值,一是物理传输线路,二是相应的传输设备,都得升级或更换。花这么多成本,哪个更经济,谁都能算,而不是象本帖一样想当然,为啥不利用同轴线路发展宽带。。。20年前我们在长沙,就搞的是共缆传输,没人想过要利用同轴电缆,弊端太多,升级空间也不大,成本还不小。就跟XDSL一样,但潜力还远不如XDSL
时间:  2022-6-27 21:45
作者: 牡丹峰

这个帖子,大家心平气和讨论技术问题,没有人谩骂,好!
时间:  2022-6-27 22:13
作者: it1010

scnc001 发表于 2022-6-27 21:32
那是单模光纤。。。单模光纤的种类也多的很,有适合长途干线的,有适合城域网的

学习了
不过总觉得光在光纤封闭载体内应该几十公里不会衰减明显。
时间:  2022-6-27 22:19
作者: it1010

老周部落 发表于 2022-6-27 21:21
光纤宽带一般走的都是 PON ,实际上是单模,因为机房可能在几公里之外。PON 网络一般基础距离是 20KM 内。 ...

原来如此,学习了 就说用户接触的光纤都是用LED光源?用于远距离传输的光纤必须要激光光源是这样吗?
时间:  2022-6-28 00:01
作者: 穿江大板

石头见到布 发表于 2022-6-27 17:33
也许吧,老的房子,深圳天威还是同轴电缆,插很大的机顶盒,机顶盒也是个猫,有WIFI。

cable一体猫国内很罕见。
时间:  2022-6-28 07:57
作者: 六韬三略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2-6-28 07:59
作者: 六韬三略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2-6-28 09:13
作者: 石头见到布

穿江大板 发表于 2022-06-28 00:01:58 cable一体猫国内很罕见。

创维的。高清机顶盒
时间:  2022-6-28 09:38
作者: scnc001

it1010 发表于 2022-6-27 22:13
学习了
不过总觉得光在光纤封闭载体内应该几十公里不会衰减明显。

跟光源类型和光纤类型都有关系。不加中继器/放大器通常也就几十公里,光在传输中肯定会有损耗,能传多远跟光纤本身的材质、接头、接续损耗、弯曲半径等关系很大
时间:  2022-6-28 10:30
作者: 老周部落

it1010 发表于 2022-6-27 22:19
原来如此,学习了 就说用户接触的光纤都是用LED光源?用于远距离传输的光纤必须要激光光源是这样吗 ...

不是,PON 就是您家的光纤宽带,这个照样是单模。
用多模的场景是设备之间只有几百米的情况,用户侧一般不存在多模。
时间:  2022-6-28 10:39
作者: 老周部落

楼主可以看看 https://www.txrjy.com/thread-1239806-1-1.html 帖子,这里面说的就是老楼改造过的 EOC 网络维护的难度。
这个还算改过网络的,比这更烂的也有。
时间:  2022-6-28 11:40
作者: wangtel_cn

全球市值最高、营收最高的运营商,既不是中国电信也不是中国移动,而是美国的Comcast,人家就是玩DOCSIS的(HFC/FTTH接入),在没有移动通信业务的情况下,直接把AT&T、Verizon、Google Fiber干趴下。
全球只有中国在大规模推进基于PON技术的FTTH建设,毕竟基建狂魔嘛。
国内的基于PON接入的FTTH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全栈的技术体系,而是由PON、RADIUS、BRAS(PPPoE/IPoE)、IPTV(组播)、ITMS(TR-069)等技术标准拼凑起来的,其中很多甚至还是中国特色定制过的;而DOCSIS是从物理层定义到应用层的全栈的完整的技术标准,不限于接入网物理介质(无论是Cable同轴还是FTTH),而且是一个支持光进铜退平滑演进的技术,随着HFC光节点逐步向用户靠近最终演进到光纤入户,单个家庭可以独享4GHz以上的调制带宽(目前DOCSIS 3.1及以上都是OFDM调制了,可以算下带宽有多大)。
全球除中国以外,Cable仍然是主流的宽带接入手段,而国内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中国广电自己对这些技术玩不转。
时间:  2022-6-28 14:33
作者: 老周部落

wangtel_cn 发表于 2022-6-28 11:40
全球市值最高、营收最高的运营商,既不是中国电信也不是中国移动,而是美国的Comcast,人家就是玩DOCSIS的( ...

1. 讲拼凑就有点问题了。互联网技术就是分层解耦,每一层定义每一层的事情,这样可以分别演进。DOCSIS 想升级 IPv6 就得配套升级 DOCSIS 版本就是集中化的缺点。而且据我所知 DOCSIS 到户的方式就是 RFoG ,这玩意底层也是 PON 技术,而且 RFoG 还不如 10GPON 好。
2. 要玩的话也不是 100% 玩不转,国内很多运营商都做过双向网改甚至 DOCSIS 3.0 支持。只是把一张既有网络改造成能基于 DOCSIS 3.1 支撑 1Gbps 宽带业务的话难度很大成本很高,2022 年搞这套和新建 FTTH 方案没有成本优势的同时那么多有源设备的维护也成问题。
3. 发达国家玩这套是因为光纤入户成本对于他们来说太高,国内这个成本低那自然要利用这个优势,刻舟求剑没意义。
时间:  2022-6-28 15:29
作者: zzandss

DOCSIS和MOCA在国内已经被判定死刑了
时间:  2022-6-28 16:19
作者: wangtel_cn

老周部落 发表于 2022-6-28 14:33
1. 讲拼凑就有点问题了。互联网技术就是分层解耦,每一层定义每一层的事情,这样可以分别演进。DOCSIS 想 ...

1、解耦指的是系统平台的部署方式,而且这里讨论的不是互联网技术,不知道和这里讨论的有什么关系?运营商需要的是体系化的解决方案,你可以找一下国际上还是国内有没有完整的、体系化的基于PON技术的FTTH技术标准和相应规范(从底层到上层)。DOCSIS支持IPv6是2.0就支持了,DOCSIS 2.0是200x年的标准,如果你现在网络和终端还只支持DOCSIS 1.1,当我没说。DOCSIS目前应用的比较多的大带宽方案是
vCCAP+RemotePhy而不是RFoG,已经能够提供10Gbps以上带宽了,没必要再去建设PON的FTTH网络。
2、双向网改造成本没有你说的成本这么大(事实上国内绝大部分省网都改完了),而是需要按照技术规范与标准去优化,这方面是广电的弱项;毕竟广电没有类似三大运营商电信研究院这么强的技术实力。对于国内HFC基础网络,我们这边省网就具备开通DOCSIS 1Gbps以上带宽接入的能力的,但是“政策”不允许。
3、你说得好像国内人力成本不高一样。你去了解下北、上、广、深 IT行业的人力成本和北美IT行业的人力成本再说(苹果和Google的资深开发人员大概年薪12-15万美元)。

运营商网络最重要的是能够平滑演进(参看移动通信3GPP),而不是推倒重来。三大运营商采用PON技术的FTTH有他们的技术基因方面的原因。广电这么做才是刻舟求剑。
而且重点还是当甲方被华为、中兴、烽火等一大堆国内厂家包围时,在技术演进方向上可能也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

时间:  2022-6-28 16:52
作者: 老周部落

wangtel_cn 发表于 2022-6-28 16:19
1、解耦指的是系统平台的部署方式,而且这里讨论的不是互联网技术,不知道和这里讨论的有什么关系?运营商 ...

1. 这里我说的解耦就是分层,不同的层跑不同的协议。比如 PON 是二层协议,这个层上可以跑以太网数据,至于具体里面跑什么基于以太网的协议是运营商的自由。TCP/IP 可以,PPPoE 也可以。另外 RADIUS 是个认证计费协议,TR-069 是网关网管协议(ITMS 是个实现),IPTV 的组播走的是 IP 组播,BRAS 是个路由设备,不要混在一起说。要这么拆的话我也可以批判 HFC 网内又有 EuroDOCSIS 还有 DVB-C ,DOCSIS 里面照样是单播组播协议都有。
2. DOCSIS 承载高带宽依赖于开高阶调制,3.1 开到了最高 4096QAM ,这个级别的 QAM 光节点不下移能稳定运行么?实验室环境能跑起来不代表现网可以。既然光节点要从小区机房下移到单元,那么直接到户显然是更优的选择,楼头设备维护成本高、麻烦的道理相信您也知道。
3. 谈的是 FTTH 改造和 DOCSIS 3.1 改造的成本而不是 IT 成本。另外要讲成本的话 FTTH 体系有三大运营商乃至于全球运营商分摊,DOCSIS 这套完全就是广电体系自己玩自己的(国外 DOCSIS 确实主流。但国内不是每个省都是 DOCSIS 的,国内也可能需要一点自己的东西),成本怎么可能低。

平滑演进又不代表不能换技术,新技术能提供和旧技术一样甚至更强的服务就可以。拿 3GPP 打比方的话,4G/5G 都没有电路交换域而是通过 IMS 实现语音功能,这也叫平滑演进。另外接着玩 HFC 的话,有考虑过 8K 频道一个频道占好几个频点对广电的影响么?
时间:  2022-6-28 17:06
作者: 老周部落

wangtel_cn 发表于 2022-6-28 16:19
1、解耦指的是系统平台的部署方式,而且这里讨论的不是互联网技术,不知道和这里讨论的有什么关系?运营商 ...

另外国外 FTTH 下沉成本我不知道细节,我理解是个正比例函数,越往下沉成本越高。
但是亚洲 FTTH 改造打通机房到小区难度不大,花点钱就能挖或者租传输。小区楼道到户更好说,顺着原来运营商的线进去就行。主要难点是搞定小区物业,这个需要花费大量成本和资源,而且楼头设备协调电源也是很麻烦的事情,所以下沉到楼不如直接到户,除非能在小区外面把这事解决小区里面不大规模改。
时间:  2022-6-28 22:17
作者: yunwuya2

还是光纤方便
时间:  2022-7-5 06:28
作者: seansha

六韬三略 发表于 2022-6-28 07:59
我怀疑大量脑子进水。

都是时代淘汰的产品和服务,还在问为啥没发展。

国内认为淘汰的东西国外还是主流,并且还在稳步推进下一代10G标准。

时间:  2022-7-5 07:37
作者: 老周部落

seansha 发表于 2022-7-5 06:28
国内认为淘汰的东西国外还是主流,并且还在稳步推进下一代10G标准。

您这个理论就有意思,美欧不搞光纤到户是因为 DOCSIS 比 FTTH 更先进?

之前我看过数据,DOCSIS 3.0 -> 3.1 升级成本单户 300 美元,是 FTTH 的三分之一。
国内新建 FTTH 双纤三波单端口成本也就 300 人民币上下,如果硬要改既有网络支持 DOCSIS 3.1 配合光节点下沉的话 300 人民币真不见得够。
时间:  2022-7-5 07:39
作者: 六韬三略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2-7-5 13:34
作者: czzkx2019

光纤面条价。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