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说说为啥广电网络的同轴电缆发展不起来。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2-6-27 17:30
作者: 非典型胖子     标题: 说说为啥广电网络的同轴电缆发展不起来。

兄弟不才在广电网络行业从业十余载,画图、设计、维护、营销、网管,除了财务和代码开发,全都干过来了。
很多没有在广电网络干过维护的人对广电网络的同轴电缆技术很感兴趣,因为以同轴电缆的带宽,入户4个G都轻轻松松,比光纤到户都要富余,可为啥就发展不起来呢?
很简单,你们干干广电网络的同轴网维护就知道问题在哪了。

时间:  2022-6-27 17:32
作者: yz98061

问题是他的同轴跟别人的光纤比覆盖也没有太大优势
时间:  2022-6-27 17:35
作者: yz98061

GD还吃了没有自有骨干网的亏,为客户提供服务还需要向ISP采购带宽,根本就没价格优势啊。国内ICP都是ISP的客户,又不流行自己申请ASN建bgp,你无论如何都绕不过ISP卡脖子
时间:  2022-6-27 17:36
作者: yz98061

GD把最后一公里资源在南方卖给联通已经很聪明了,这是最符合双方利益的
时间:  2022-6-27 17:43
作者: king_dgz

很多入户线质量很差,看有线电视都卡,这质量跑50mbps都费劲
时间:  2022-6-27 17:48
作者: 非典型胖子

简单说说广电网络的同轴网络是由哪些东西组成的。以一个光节点带一栋120户的为例,如果是CMTS方式接入的,有一个双向光节点,一个光缆终端盒,一个电源(很多地方其实就一个插板)。如果是PON加EOC方式接入的,有一个单向光节点,一个ONU,一个EOC局端,一个光缆终端盒,三个电源。然后从此处,如果两个端口的话,会有四个-9电缆接头,然后伸到楼上的弱电井,从-9电缆接头处,以2分配器接4分配器,再接12分配器这种方式,从一个信号源,通过各种分配器和-5电缆和接头,分成120个入户的信号源,到了用户家里,还有一个带-5F头的用户终端盒,用户的电视信号再通过-5F头接到机顶盒上,还需要分一条-5线用F头接到猫上。
那么问题来了,光节点的用电就是隐患之一,如果取电的地方掉电了,那么哪怕楼上用户家里有电,那同轴系统肯定是没信号的。此外,从光节点出来的信号,是通过几个电缆信号分配器中间用电缆加接头联在一起的,到用户家里至少要经过10个电缆接头,而只有最后1个接头是连接1个用户的,其他的接头都是可能连接几个用户的分配器的。要是用户报了故障,必须从用户端的接头一个一个测起,怎么测呢?把接头从分配器上拧下来,用场强仪测这个分配器的端口。如果这一级分配器的信号整体不正常,就得去上一级测,上一级的分配带的是几个带用户的分配器,测这个分配器的时候,下一级分配器就啥信号都没有了,是的,没有报故障的用户,不但不能上网,不能点播,连电视也没信号了。
这就是我作为一个广电网络维护人员时的日常工作。我举的120户一个光节点的例子已经是很极端的了,大部分时候一个光节点都带了不止200个用户,设备箱在外墙,电缆、接头和分配器全都在外墙,测一个分配器必须得有梯子,一个用户报了宽带故障,大概率会在查故障的时候停整个小区的信号。
换了是你作为广电网络的用户,你能受的了?
时间:  2022-6-27 18:06
作者: 非典型胖子

你们没有干过维护,完全体会不到广电网络同轴电缆网络的恐怖之处。挂在外墙的光节点箱子,就在单元入电口的空开前并线取电,停电啥的就不说了,1单元没电2单元有电的情况还挺多的,2单元的用户就打电话了,我们又没停电为啥没信号呢,不能加个UPS吗?没有UPS是必须的。没有办法防尘,积灰就不说了,夏天天热,光节点倒还好,ONU和EOC局端能在60摄氏度的箱子里被热傻。到了冬天,外面箱子里零下20摄氏度的温度,又会冻傻,甚至光纤尾纤都冻脆了,不小心就把外皮给碰断了。电缆和电缆接头,分配器这些东西全都在外墙,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冬夏温差大,电缆接头处进水,生锈,缩芯涨芯都是日常故障,夏天倒还稍微好一点,到了冬天,一级一级的往上查接头,从用户端装分配器的箱子开始查,必须背着梯子,如果就在这一级出的问题,倒还好,冬天的-5线,做个头子得5分钟。要是查出来上一级带几十户的那个-9头子坏了,背着梯子步行走过去,做好一个-9头,测试完没问题,15分钟算是快的,这个过程里,这个-9头带的几个用户家里,啥信号都没有了。
这些实实在在的客观的情况,比起那些docsis3.X,MoCa3.0,homeplug2.X更能影响广电网络的同轴电缆的业务,不过这论坛里的绝大部分人,都在那算带宽,要是算带宽就能赢,广电网络岂不是早就赢麻了。
时间:  2022-6-28 10:35
作者: 老周部落

非典型胖子 发表于 2022-6-27 17:48
简单说说广电网络的同轴网络是由哪些东西组成的。以一个光节点带一栋120户的为例,如果是CMTS方式接入的,有 ...

这个还是新改的规范网络呢,二十年前很多网络走的不是集中分配。
好一点的是一层一个分支器串起来的,差的就是楼内串分机导致 A 户的电视信号可能是从 B 户串过来的,这种根本没法开展双向业务。
时间:  2022-6-28 10:37
作者: 老周部落

非典型胖子 发表于 2022-6-27 18:06
你们没有干过维护,完全体会不到广电网络同轴电缆网络的恐怖之处。挂在外墙的光节点箱子,就在单元入电口的 ...

广电赢的时候是电信刚开始搞 ADSL 甚至 ISDN 的时候,那会儿 10M 共享网络比 512K 独享体验好得多。
至于 HFC 赛 FTTH 那是想多了,美欧很多地方是光节点直接放用户家附近,光节点只带几个甚至一个用户,这有时候还裂开呢,真的想多了。
时间:  2022-6-28 12:38
作者: th103456

yz98061 发表于 2022-6-27 17:36
GD把最后一公里资源在南方卖给联通已经很聪明了,这是最符合双方利益的

广电在南方应该和联通合建共享光纤宽带,降低成本,反正用户都不多
时间:  2022-6-28 13:31
作者: lazy1234

我个人认为这不是核心原因,核心原因是广电网络的重要性随着时间流逝越来越低,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做什么都是错的。

时间:  2022-6-28 13:41
作者: whoami2004

铜网的问题就是接头太多
时间:  2022-6-28 14:01
作者: 锦瑟弦思

老周部落 发表于 2022-6-28 10:37
广电赢的时候是电信刚开始搞 ADSL 甚至 ISDN 的时候,那会儿 10M 共享网络比 512K 独享体验好得多。
至于 ...

早期有线电视(九十年代初期)信号入户确实不是集中分配,是用带分配器功能(隔离电容)的插座一家一家串联的。
时间:  2022-6-28 14:04
作者: weijun0215

广电是庶出,没办法。
时间:  2022-6-28 14:11
作者: 锦瑟弦思

我家从安装有线电视伊始就是我单独拉了根-7电缆,后来又换了根-9电缆,再添加上我自己收的卫星信号(小前端),传给十几户邻居用,相当于一个单独小网络,我没有场强仪,也用不到,完全是看图像为准,信号质量普遍在75db左右,后来改数字电视后,就废弃了。
时间:  2022-6-28 14:35
作者: 老周部落

锦瑟弦思 发表于 2022-6-28 14:01
早期有线电视(九十年代初期)信号入户确实不是集中分配,是用带分配器功能(隔离电容)的插座一家一家串 ...

是的,这种网络没法搞双向业务,只能整体重新跑线重做分配网。
而且这么老的线路老化也很严重了,即使是集中分配也得换线否则高频段衰减没法看。
时间:  2022-6-28 14:44
作者: 老周部落

锦瑟弦思 发表于 2022-6-28 14:11
我家从安装有线电视伊始就是我单独拉了根-7电缆,后来又换了根-9电缆,再添加上我自己收的卫星信号(小前端 ...

单向业务相对好说,信号可以到就行。
涉及到反向要考虑的问题多得多。
时间:  2022-6-28 14:49
作者: 虚拟语气

老周部落 发表于 2022-6-28 10:37
广电赢的时候是电信刚开始搞 ADSL 甚至 ISDN 的时候,那会儿 10M 共享网络比 512K 独享体验好得多。
至于 ...

同轴电缆都没ADSL稳定啊,还赢,怎么赢?除了速度快点,还不能人多
时间:  2022-6-28 14:53
作者: 老周部落

虚拟语气 发表于 2022-6-28 14:49
同轴电缆都没ADSL稳定啊,还赢,怎么赢?除了速度快点,还不能人多

说的是刚开始搞 ADSL 的时候......
ADSL 跑 50K ,完了 CABLE 能跑 500K ,下东西快。

后来 ADSL 速率上来了,CABLE 开始按套餐限速了,那就彻底完了。
时间:  2022-6-28 15:52
作者: it1010

老周部落 发表于 2022-6-28 10:35
这个还是新改的规范网络呢,二十年前很多网络走的不是集中分配。
好一点的是一层一个分支器串起来的,差 ...

用模拟时代思维做当然不行,即使电网也没那么落后,至少电网不是干线故障不会影响大片区
时间:  2022-6-28 15:56
作者: dyscpy

光一个反向汇聚噪声的问题就解决起来很麻烦了,技术的可扩展升级性,工程成本和人力维护成本都比DSL技术和PON技术高了不少,更不要说以前广电的终端同轴覆盖网络技术只是为了单向廉价的的需求建设的,双向业务需求还需要再进行改造,另外根本不符合对中国城市国情这种密集的用户覆盖率的要求,而对于地广人稀的用户区域覆盖,现在成本又和成熟的光纤传输根本不能比,同样广电的同轴网络供电问题一直是个头疼的问题,无论是增加UPS设备,还是双向同轴网络供电技术,都是制约广电同轴电缆宽带数据业务和双向业务发展的障碍。
时间:  2022-6-28 16:06
作者: 老周部落

it1010 发表于 2022-6-28 15:52
用模拟时代思维做当然不行,即使电网也没那么落后,至少电网不是干线故障不会影响大片区

要是全重新改的话还不如改 FTTH 呢,10G PON 也没那么贵。
时间:  2022-6-28 16:10
作者: it1010

本帖最后由 it1010 于 2022-6-28 16:11 编辑
老周部落 发表于 2022-6-28 16:06
要是全重新改的话还不如改 FTTH 呢,10G PON 也没那么贵。

历史问题,确实需要重新整改了光纤
时间:  2022-6-28 16:28
作者: wangtel_cn

那只能说明你干了十几年都没干明白。你连4个G单位是啥都没搞清楚。我们这边HFC网的网络质量是可以直接上DOCSIS 3.1的。
时间:  2022-6-28 16:31
作者: wangtel_cn

dyscpy 发表于 2022-6-28 15:56
光一个反向汇聚噪声的问题就解决起来很麻烦了,技术的可扩展升级性,工程成本和人力维护成本都比DSL技术和P ...

反向汇聚噪声的问题就解决起来是很麻烦,但是只要找到方法和工具就不难了。而且再说了哪项技术没有复杂性呢?
时间:  2022-6-28 16:43
作者: dyscpy

有些看起来比较先进的广电有线网络为了避开DSL和PON技术,也努力想办法采用了很多技术来解决以上问题,CMTS+CableModem,FTTB+交换机+以太网入户/EOC/低频WIFI调制技术/MOCA/Homeplug技术等等。多种手段并用,实际效果个人理解一般。
时间:  2022-6-28 16:51
作者: dyscpy

wangtel_cn 发表于 2022-6-28 16:31
反向汇聚噪声的问题就解决起来是很麻烦,但是只要找到方法和工具就不难了。而且再说了哪项技术没有复杂性 ...

怎么说呢,每种技术都有其特性和适用环境,实验室技术和大规模市场化商用技术是有区别的,小区域精品网络和百万/千万级人口城市广电有线网络又有不同的技术适应性,不是说谁好谁不好,谁难谁易,谁简单谁复杂,最终的技术特点总是要有做强做大的,有被淘汰的,有温吞吞的
时间:  2022-6-28 16:59
作者: 老周部落

wangtel_cn 发表于 2022-6-28 16:28
那只能说明你干了十几年都没干明白。你连4个G单位是啥都没搞清楚。我们这边HFC网的网络质量是可以直接上DOC ...

把这个网络质量改到能支持 DOCSIS 3.1 得付出多少成本?大规模改分配网再加上 DOCSIS 3.1 设备下楼头的话,新建 FTTH 替换成本更低。
反向汇聚噪声这玩意每个光节点都存在,一个接头松脱或者空置就很要命。比较奇葩的案例是一根电缆上有个豁口导致附近电动车或者电机启动导致整个光节点下面的 CM 全掉线。FTTH 比这玩意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时间:  2022-6-28 17:20
作者: yoyo105

当大家都开始升级到光纤的时候他却开始投资同轴电缆,你说怎么发展的起来,投资同轴电缆没几年又说要升级光纤了,
时间:  2022-6-28 17:29
作者: 农广仔

农村双向放大器是搞的吐血。
时间:  2022-6-28 17:30
作者: dyscpy

同意老周,高密度/超高密度用户覆盖、高速率、高稳定可靠性、高效低成本是一个成熟的大规模商用网络要求的,cable的4个G速率怎么来的,更高阶调制技术,多频道bundle技术,需要占用多少频道资源,广电同轴网络0-1Ghz才有多少个频道,还要留给模拟电视、数字电视、互动电视ipqam使用,剩下的频道资源捆到一起能和10GPON技术相比吗?还要考虑广电同轴宽带数据网络的建设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技术升级的高连续性和实现难度等等
时间:  2022-6-28 17:35
作者: 信丰寻星

太多分配器分支器,只要有信号到处破线分,信号不够又放大器,这速率能上去天都不容。
时间:  2022-6-28 17:47
作者: dyscpy

农广仔 发表于 2022-06-28 17:29:33 农村双向放大器是搞的吐血。

搞不懂广电HFC网络的演进历程,90年代初光纤到节点,2千年以后开始光纤到小区,光纤到楼头,光纤到单元,为什么就是不肯做光纤入户呢?一部分广电有线网络死抱着电缆技术不放有什么优越性和好处呢?当然全国有些优秀的广电网络不在此列。
时间:  2022-6-28 18:50
作者: 老周部落

dyscpy 发表于 2022-6-28 17:47
搞不懂广电HFC网络的演进历程,90年代初光纤到节点,2千年以后开始光纤到小区,光纤到楼头,光纤到单元, ...

主要没沉那么深,DOCSIS 技术的光机或者小 C 基本上还处于几栋楼共享一个的阶段,EoC/FTTB 之类的可能一两个单元共享一个。
EoC 或者降频 WiFi 这种被楼头设备折腾的比较惨的运营商光改的几率大,DOCSIS 这种可能没吃到大亏还比较犹豫。
时间:  2022-6-29 08:59
作者: bfworld

实际上同轴电缆就是一种淘汰的技术, 以前光纤和光器件价格昂贵的时候还能混一混, 现在光传输的成本大幅降低, 皮线光缆更是白菜价。  不说别的, 一个抗干扰、抗雷击性就秒杀同轴。  说到底,同轴是被更加先进的传输技术淘汰了。  
时间:  2022-6-29 09:41
作者: 非典型胖子

我发这个帖子虽然只是为了下载一个很不错的资料本来也没有报什么别的目的,不过看到有几位神仙不但很懂技术,还很很懂管理,还会嘲讽我干了十几年的维护啥都不懂。我觉得我得修改一下我这个帖子的立意了,广电网络的同轴电缆网发展不起来,还真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维护问题,就是有了你们这些坐在办公室看图纸觉得网络设计很合理,拿着供应商的资料算频点和带宽的高高在上的虽然接收过高等教育但是扎扎实实把广电网络从头到脚彻底干废的能人们。
很惭愧,我以前也是这样的人。
时间:  2022-6-29 10:13
作者: xh1028

dyscpy 发表于 2022-6-28 15:56
光一个反向汇聚噪声的问题就解决起来很麻烦了,技术的可扩展升级性,工程成本和人力维护成本都比DSL技术和P ...

不是反噪,反噪主要影响低端 ,如果采用高端或改进线缆质量 就不是主要问题
时间:  2022-6-29 10:31
作者: 老周部落

xh1028 发表于 2022-6-29 10:13
不是反噪,反噪主要影响低端 ,如果采用高端或改进线缆质量 就不是主要问题

不光是低端,可能 20MHz 上的干扰在网络里面产生谐波,和放大器配合一起把 40-50MHz 都干扰掉。而且不光是线缆会出问题,接头松动或者受潮都有可能引入干扰。

高段有高段的问题,老化一点的线缆高段衰减是没法看的,斜率调太高又影响信号质量。而且如果不同用户之间线缆长度差几百米对双向业务开展挑战很大,光纤差一公里都没事。
时间:  2022-6-29 11:19
作者: xh1028

哥  广电早已不在使用放大器
时间:  2022-6-29 11:21
作者: xh1028

老周部落 发表于 2022-6-29 10:31
不光是低端,可能 20MHz 上的干扰在网络里面产生谐波,和放大器配合一起把 40-50MHz 都干扰掉。而且不光是 ...

1、广电已经没有再大规模使用放大器
时间:  2022-6-29 11:40
作者: soloman1001

基于单向、共享(广播)构建的基础网络,再怎么改,也是不可能干过双向为基础的网络的
时间:  2022-6-29 12:23
作者: 老周部落

xh1028 发表于 2022-6-29 11:21
1、广电已经没有再大规模使用放大器

您当地啥组网模式?
据我所知 DOCSIS 的运营商也没完全改成光机直带用户啊,还是有不少双向放大器的。
时间:  2022-6-29 21:18
作者: whoami2004

一个月只能收10几块,十几年不动,能发展个鬼。改成按秒收费试试。。。。。。
时间:  2022-6-30 09:34
作者: nakefly123

随着大带宽业务需求增加,接入网带宽以IP化接入都能满足业务需求,接入方式不论同轴还是光纤理论上都能满足用户需求,但是现在有线网络制造商包括华为已经不像头几年那样针对同轴开发设备和产品了,比如CMTS华为未来可能不提供更新换代产品了,另外同轴网络其实就是接头工程,如果接入网质量不好会引起很大的噪声,低频回传噪声影响整个系统,DOCSIS针对有线同轴技术是可以实现大带宽业务的,之所以保留同轴电缆其实是为了直播业务质量,根PON网的IPTV相比。同轴电缆承载的视频业务质量要高于IPTV

时间:  2022-6-30 09:40
作者: nakefly123

政企项目竞争不过运营商,家客业务也就那个样子了,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接入方式,技术人员缺乏,数字化时代软件开发人员在GD体系里非常缺基本就是依赖于三方厂家开发受制于人
时间:  2023-1-8 00:31
作者: xh1028

本帖最后由 xh1028 于 2023-1-8 00:31 编辑
老周部落 发表于 2022-6-29 12:23
您当地啥组网模式?
据我所知 DOCSIS 的运营商也没完全改成光机直带用户啊,还是有不少双向放大器的。

可能回复晚了,当地西北省份光改率50%其余HFC双向采用PON+EOC模式 没有docsis
时间:  2023-1-8 00:32
作者: xh1028

本帖最后由 xh1028 于 2023-1-8 00:32 编辑

1、广电的同轴时接头工程,接头多故障多
时间:  2023-1-8 00:41
作者: 清水86

xh1028 发表于 2023-1-8 00:32
1、广电的同轴时接头工程,接头多故障多

9494
时间:  2023-1-8 07:56
作者: Gratch

本帖最后由 Gratch 于 2023-1-8 08:35 编辑
yz98061 发表于 2022-6-27 17:35
GD还吃了没有自有骨干网的亏,为客户提供服务还需要向ISP采购带宽,根本就没价格优势啊。国内ICP都是ISP的客 ...


广电有骨干网,只不过之前基本上用来传送电视信号,去年才将省际数据链路打通。
时间:  2023-1-8 08:33
作者: Gratch

nakefly123 发表于 2022-6-30 09:40
政企项目竞争不过运营商,家客业务也就那个样子了,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接入方式,技术人员缺乏,数字化时代软 ...

三家照样是外包
时间:  2023-1-8 10:22
作者: yz98061

Gratch 发表于 2023-1-8 07:56
广电有骨干网,只不过之前基本上用来传送电视信号,去年才将省际数据链路打通。

有网没用,transit还得买,不然上局域网?
时间:  2023-1-27 22:25
作者: 老周部落

xh1028 发表于 2023-1-8 00:31
可能回复晚了,当地西北省份光改率50%其余HFC双向采用PON+EOC模式 没有docsis

PON+EoC 的话因为光纤到楼甚至单元了,确实有一些地方是直接一芯 PON 一芯单向 CATV 完了用集成光收的 EoC 局端,这个正常。DOCSIS 一个光收带的用户多所以有些时候会有放大器。

不过 EoC 头疼的就是那个 EoC 局端,不知道贵地局端稳定性如何,有没有因为设备停电或者死机发愁。
时间:  2023-1-28 08:23
作者: clw9981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23619


时间:  2023-1-28 08:25
作者: clw9981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65065

目前,大 C+RFoG 的接入方式已无法满足用户对高带宽的需求,我们急需对网络进行升级。而用户由 CM 直接转化为 FTTH 会涉及入户、机顶盒终端更换、用户流失等问题,非短期内可以实现。面对这种现状,经过测试,本文发现可以基于 C-DOCSIS 对其进行升级,作为 FTTH 目标的过渡。


实现方法
利用机房现有的小 C OLT,采用PON+CCMTS 部署方案,小区 RFoG 光站 替 换 为 CCMTS 设 备( 一 体 机)。

每台 CCMTS 提供 2 路 RF混合输出,1 路 CATV 光收,1 路 PON上联,支持 60V 供电;每台 CCMTS 作为一个 MAC 域,提供 16 个下行频点(最大 8 个可用于 IPQAM),为 64 户(设计模型)提供 800Mbps 的接入能力,适用 100~500Mbps 宽带业务和 VOD 点播业务。
时间:  2023-3-4 22:00
作者: xh1028

老周部落 发表于 2023-1-27 22:25
PON+EoC 的话因为光纤到楼甚至单元了,确实有一些地方是直接一芯 PON 一芯单向 CATV 完了用集成光收的 Eo ...

有的,EOC设备一直不是很稳定。返修率也非常高
时间:  2023-3-4 22:02
作者: xh1028

老周部落 发表于 2023-1-27 22:25
PON+EoC 的话因为光纤到楼甚至单元了,确实有一些地方是直接一芯 PON 一芯单向 CATV 完了用集成光收的 Eo ...

我这是光纤到楼的,十年前的结构。网内早就没有了放大器
时间:  2023-3-4 22:06
作者: xh1028

clw9981 发表于 2023-1-28 08:25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65065

目前,大 C+RFoG 的接入方式已无法满足用 ...

HFC汇聚节点的上联带宽还是有点窄,另外不知到您那CCMTS对固话电话支持度怎么样。我们最近一并在考虑固话的支持
时间:  2023-3-4 22:31
作者: xh1028

非典型胖子 发表于 2022-6-29 09:41
我发这个帖子虽然只是为了下载一个很不错的资料本来也没有报什么别的目的,不过看到有几位神仙不但很懂技术 ...

翻看了下,您做基础运维工作应该是非常扎实的,也是苦过来的。但个人觉得如果有机会提升下自己,可能看问题的方向会广一点
时间:  2023-3-5 08:01
作者: Gratch

xh1028 发表于 2023-3-4 22:00
有的,EOC设备一直不是很稳定。返修率也非常高

厂商少,自然就无力解决技术缺陷
时间:  2023-3-17 15:42
作者: 老周部落

xh1028 发表于 2023-3-4 22:00
有的,EOC设备一直不是很稳定。返修率也非常高

是的,这就是基本上 EoC 改造的省都比较快推进 FTTH 的原因了,就是被大量的有源终端导致的各种问题坑惨了。DOCSIS 由于厂家实力强稳定性好另外设备要少于 EoC 所以相对好一些。
时间:  2023-3-17 15:48
作者: 老周部落

xh1028 发表于 2023-3-4 22:06
HFC汇聚节点的上联带宽还是有点窄,另外不知到您那CCMTS对固话电话支持度怎么样。我们最近一并在考虑固话 ...

新建小 C 的话和 FTTH 比较成本优势不大吧,现在估计户均成本差距也就几十块,稍微整改整改分配网估计和 FTTH 就差不多了,但提速潜力小 C 比 FTTH 差太多。
时间:  2023-3-17 15:52
作者: 老周部落

xh1028 发表于 2023-3-4 22:06
HFC汇聚节点的上联带宽还是有点窄,另外不知到您那CCMTS对固话电话支持度怎么样。我们最近一并在考虑固话 ...

我没做过小 C 上面跑固话,根据个人对 SIP 的了解说两句。
内网 IMS 的话小 C 延迟应该是能达标的,主要考量是抖动和丢包率,这个就得看网络质量了。可以内网弄个 3CX 或者 FreePBX 之类的 SIP 服务器,完了弄一批 CM 和 SIP 座机(实在没钱可以用 MicroSIP 软件替代)给同事,没事的时候几个同事之间用内网互相打打聊聊天就知道了,毕竟内网 IMS 也是跑 SIP 协议和 RTP 流,这个用小规模的 SIP 服务器也能模拟。
时间:  2023-3-18 08:18
作者: xh1028

老周部落 发表于 2023-3-17 15:52
我没做过小 C 上面跑固话,根据个人对 SIP 的了解说两句。
内网 IMS 的话小 C 延迟应该是能达标的,主要 ...

搞了台SIP服务器过MOCA的时候延时偏大,需要另外配置QOS,领导有点想放弃EOC承载老老实实FTTH
时间:  2023-3-18 10:30
作者: 老周部落

xh1028 发表于 2023-3-18 08:18
搞了台SIP服务器过MOCA的时候延时偏大,需要另外配置QOS,领导有点想放弃EOC承载老老实实FTTH

EoC 模式的话几乎每个楼栋都有备纤,用备纤接上 10G OLT 做 FTTH 薄覆盖呗,遇上百兆以上大带宽用户、铜缆老化宽带用户或者固话用户就给拉一条 FTTH 入户,省钱见效快。
如果后期一个楼就剩一两个 EoC 宽带用户的时候就给这一两个用户改 FTTH ,完了 EoC 就只保留光收功能,以后故障了就直接替换为单向光收。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