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释放5G全部潜力 毫米波势在必行!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2-6-30 13:36
作者: chzh4719     标题: 释放5G全部潜力 毫米波势在必行!

随着我国5G网络建设规模推进,5G网络规模覆盖逐步完善,5G正在逐渐走向下半场--应用落地正在取代基站部署成为新的主角。而在下半场,要想释放出5G全部的潜力,赋能更多垂直行业,毫米波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

5G毫米波具备频率宽带容量大,易与波束赋形结合,超低时延等多个突出优势,有利于推动工业互联网、AR/VR、云游戏、实时计算等行业的发展。同时,毫米波可以支持密集区域的部署,进行高精度定位,设备集成度高,将有利于促进基站和终端的小型化发展。

当前,毫米波已在全球实现商用,拥有成熟的产业链,能够面向消费级、企业级和工业级场景,提供高容量低时延的室内外热点覆盖。在我国,相关单位和厂商对5G毫米波试验已经持续三年有余,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这为未来毫米波在中国市场的充分应用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看,我国目前已经在5G的前半场取得成功,在5G的下半场更应乘胜追击,尽快深入地推进毫米波频谱规划,提前布局,在5G部署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为5G下一阶段的平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G发牌三周年:中国取得瞩目成就

5G时代,全球移动通信正在加速发展。数据显示,全球已有超过250家运营商已部署5G商用网络,超过280家运营商正在投资部署5G技术,全球5G连接数将在明年突破10亿,5G终端已有1275款已发布或正在设计。

2019年 6月6日,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经过三年不断发展,无论是5G网络规模,还是5G用户数量;无论是业务丰富程度,还是垂直应用落地的数量;无论是SA独立组网,还是5G专利的全球第一,中国始终在引领世界5G的发展。

据悉,目前我国已建成5G基站近160万个,成为全球首个基于独立组网模式规模建设5G网络的国家。

在5G网络建设不断突破的同时,我国5G技术话语权也加重。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全球5G专利活动报告(2022年)》显示,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全球声明的5G标准必要专利超过6.49万件。

5G的价值在于应用,为进一步推动5G应用落地,2021年7月,工信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了《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 年)》,明确了我国未来三年重点行业的5G应用发展方向,系统性提出5G融合应用发展策略。工信部在工业领域形成了《"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在医疗和教育方面,工信部与卫健委、教育部联合组织5G+智慧医疗、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

破局下半场的利器:毫米波必不可少

在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的前提下,我国即将进入5G应用的"深水区",尤其是面向B端市场的垂直行业应用的布局,这已经成为业界的普遍共识

5G走向规模化应用,必然存在诸多挑战。在由C114主办的5G"三生万物"系列之"大咖论道"线上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指出,5G技术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上行数据速率、定位、低时延等特性难于满足工业现场需求,网络切片及网络灵活适配等需要优化。

中国联通科技创新部总经理马红兵也表示,目前,XR掀起了数字洪流。业内预计,2025年全球XR连接约1亿,2030年约10亿。为了保障业务需求和提供更优的用户体验,5G网络的能力也要从现有的以500Mpbs/用户为基准向以Gpbs/用户为基准迈进。需要超大规模MIMO技术和更大带宽频谱来支撑这一极致体验的需求。

王志勤强调:"5G应用规模化的目标,不仅仅是ICT本身的繁荣和创新,更是为实现我国数字化整体发展,为千行百业提供创新动力和基石。我国必须解决上述挑战,释放5G的真正潜力,助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正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垂直行业应用对网络性能和时延更极致的要求,毫米波技术逐渐受到更多关注。一方面,毫米波频谱资源更充沛、带宽更大(400-800M甚至更大带宽资源),能够带来更大的网络容量、更高的单用户峰值速率、更好的业务体验;另一方面,5G目标以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为目标,行业应用需要极致的速率、容量和时延,这离不开毫米波技术和相关产品的助力。例如在工业领域,"5G毫米波+智慧工厂"可为工业机器人提供光纤级的带宽和时延,工业机器人无需调整网络布线,即能快速实现生产线的重新部署。

如今,全球很多国家正开展基于5G毫米波的部署。GSA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8月,全球已有超过160家运营商投资5G毫米波技术,支持5G毫米波的终端设备已达84款。GSMA则预测,在2021年发布的智能手机中支持毫米波技术的将超100种,相较于2020年有近10倍增长,支持毫米波的FWA CPEs设备也将超50种。在中国,毫米波的应用被认为独具优势,因为中国人口密度比较大,机场、地铁站或者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的场所,都是毫米波非常合适的应用场景。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5G频谱策略是因地制宜的,毫米波和Sub-6GHz并不存在"二元对立"的情况。目前,我国已经率先成功商用了Sub-6GHz频段的5G网络,5G毫米波也在IMT-2020 (5G)推进组指导下顺利开展技术试验。业界都期待毫米波带来的极致能力为5G后续发展充分赋能,惠及千行百业。

除此之外,毫米波的发展还是通信技术迈向全频段应用,包括迈向将来6G的演进不可或缺的环节。部署毫米波网络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5G网络能力、赋能更多行业应用,并为6G技术演进积累经验、培育产业。

蓄力向前:毫米波产业链日益成熟

从1G到5G,毫米波技术第一次在无线通信和3GPP得到应用。但正如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毫米波的商用的确存在不少挑战。然而,随着产业链上下游的共同推动,传统认为的一些毫米波技术瓶颈,都通过业界共同的努力,得到了突破。

我国对5G毫米波部署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势头迅猛。在政策上,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指出,将逐步构建多频段协同发展的5G网络体系,适时开展5G毫米波网络建设。未来,中国将加大对毫米波技术的投入和研发,进一步挖掘毫米波潜力,为5G谋长足发展。

与此同时,我国在5G毫米波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底,中兴通讯宣布5G毫米波基站全部功能和外场性能测试,单用户峰值速率超 8.3Gbps。现场测得高低频双连接(NR-DC)下单用户下行峰值速率超过 8.3Gbps,多用户下小区下行峰值速率超过 14.3Gbps。

相比低频和中频,高频毫米波天线射频一体设计是5G毫米波基站研究的重点之一。中信科移动正与产业各方开展合作研究并在5G毫米波基站的天线单元和阵面设计、芯片设计、一体化集成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同时,中信科移动还积极配合工信部、运营商等产业各方进行5G毫米波基站测试,为我国5G毫米波未来商用做准备。

作为建设数字中国的主力军--运营商也都在积极加码布局毫米波相关技术,在5G毫米波标准预研、关键技术测试以及赋能千行百业方面都开展了相应的工作。

更为重要的是,近来全球领先的通信企业和研究机构相继在5G毫米波领域取得新进展,这也将进一步加速我国5G毫米波商用时代的来临。据悉,去年,GSMA启动全球"毫米波5G加速器"计划。中国联通、NTT Docomo、Telstra、意大利电信、Verizon、爱立信和高通参与其中。GSMA介绍,"毫米波5G加速器"计划将使相关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分享毫米波5G最新信息/洞察、最佳实践和用例,以"教育和激励利益相关者",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强调"毫米波在解锁全部5G潜力"方面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底层芯片领域,5月11日,高通发布了最新的骁龙X70基带,已经能够实现5G毫米波独立组网连接,最高速率8.3Gbps。联发科技近日也发布旗下首款支持5G毫米波的移动平台--天玑1050。该芯片同时支持毫米波和Sub-6GHz的全频段网络,提供高速率且广覆盖的5G连接。

随着5G毫米波解决方案的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市场的日益成熟,5G毫米波将实现更加广泛的影响和效益。特别在《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推动下,中国将迎来5G在消费者和行业应用上的百花齐放和规模化的成熟发展。


时间:  2022-6-30 13:51
作者: zq060606

字太多了
时间:  2022-6-30 18:28
作者: xiaopei38

中国不可能大规模建设的,看看N79就知道了,国内的N79都没有米国毫米波多
时间:  2022-7-1 09:23
作者: blyj

搜索“26岁副教授”或者搜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张志雄”,老美渴望的毫米波技术,被国内26岁副教授突破,华为迎来新机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已经成功研发出了毫米波通讯芯片,经过实验得到数据,通讯范围可被扩大到10公里,同时在传输距离增长的情况下,在传输速率上并没有被削弱,甚至可以满足于未来6G的通讯需求。
时间:  2022-7-1 09:37
作者: lujie5000

毫米波频段覆盖能力非常有限,只能根据话务量发展需求情况,在超高话务量特定区域部署。
时间:  2022-7-1 10:50
作者: zef908

blyj 发表于 2022-7-1 09:23
搜索“26岁副教授”或者搜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张志雄”,老美渴望的毫米波技术,被国内26岁副教授突破,华 ...

理论上的,不可能实际
时间:  2022-7-1 12:24
作者: 任逍遥xp

zef908 发表于 2022-7-1 10:50
理论上的,不可能实际

频率高,容量大,传输近,这个规律要被突破了。水变油。
时间:  2022-7-1 12:49
作者: 老周部落

建不了多少,必须是人特别多、数据流量需求特别大的空旷场合才会搞。
符合这个条件的大多数是体育场,举办活动的时候开一下就足够了,其他时间不会开。
时间:  2022-7-1 12:53
作者: Gratch

支持毫米波
时间:  2022-7-1 12:54
作者: just10086

Gratch 发表于 2022-7-1 12:53
支持毫米波

给你建设几十个在全国火车站糊弄一下,就算全国覆盖了。
时间:  2022-7-1 12:57
作者: 老周部落

just10086 发表于 2022-7-1 12:54
给你建设几十个在全国火车站糊弄一下,就算全国覆盖了。

火车站、机场估计都浪费,3.5 GHz 扛不住的(对移动/GD是 4.9 GHz)最次也得是工体级别(6W 人同场地)。
时间:  2022-7-1 13:01
作者: just10086

本帖最后由 just10086 于 2022-7-1 13:01 编辑
老周部落 发表于 2022-7-1 12:57
火车站、机场估计都浪费,3.5 GHz 扛不住的(对移动/GD是 4.9 GHz)最次也得是工体级别(6W 人同场地)。


毫米波载波宽度也就400mhz,还只能做2tr。实际容量并不大,而且空口路损极大。
如果说3.5G频谱利用率是50%,毫米波频谱利用率最多10%。
时间:  2022-7-1 13:01
作者: zhshlcom

以前不是一直嘲笑美国的毫米波吗?
时间:  2022-7-1 13:02
作者: just10086

本帖最后由 just10086 于 2022-7-1 13:03 编辑
zhshlcom 发表于 2022-7-1 13:01
以前不是一直嘲笑美国的毫米波吗?


设备商卖设备到洗脑文而已。你看运营商鸟他?
时间:  2022-7-1 13:02
作者: just10086

本帖最后由 just10086 于 2022-7-1 13:06 编辑

一个2tr的毫米波数字化室分,单载波也就400Mhz,吹什么牛批呢。

4tr的200mhz大带宽数字化室分空口路损比你小比你稳定,实际体验把你毫米波按着打。
时间:  2022-7-1 13:06
作者: just10086

本帖最后由 just10086 于 2022-7-1 13:11 编辑
Gratch 发表于 2022-7-1 12:53
支持毫米波



时间:  2022-7-1 13:12
作者: just10086

老周部落 发表于 2022-7-1 12:57
火车站、机场估计都浪费,3.5 GHz 扛不住的(对移动/GD是 4.9 GHz)最次也得是工体级别(6W 人同场地)。

毫米波和sub基站的支持的连接数量一摸一样。理论上都是一百多个。实际上都是几十个就开始卡了。
时间:  2022-7-1 14:58
作者: 马云的云

老周部落 发表于 2022-7-1 12:49
建不了多少,必须是人特别多、数据流量需求特别大的空旷场合才会搞。
符合这个条件的大多数是体育场,举办 ...

别说毫米波了,移动连4.9GHz都不想用了,看样子,如果没有killer application出现的话,5G也就只会在2.6GHz和3.5GHz上规模部署了,
时间:  2022-7-1 15:29
作者: 老周部落

just10086 发表于 2022-7-1 13:12
毫米波和sub基站的支持的连接数量一摸一样。理论上都是一百多个。实际上都是几十个就开始卡了。

.......
那看来没啥场景合适的,别忘了国内 6 GHz 有可能全给 5G 用。
时间:  2022-7-1 15:30
作者: 老周部落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2-7-1 14:58
别说毫米波了,移动连4.9GHz都不想用了,看样子,如果没有killer application出现的话,5G也就只会在2.6G ...

嗯,还有 700M-900M 低频段用来承载 VoNR 业务。
时间:  2022-7-1 15:36
作者: 无糖麦片

老周部落 发表于 2022-7-1 15:29
.......
那看来没啥场景合适的,别忘了国内 6 GHz 有可能全给 5G 用。

按GSMA的说法,别的国家拿6GHz用在5G也可以,不过大概率和n79一个结局
时间:  2022-7-1 15:38
作者: 老周部落

无糖麦片 发表于 2022-7-1 15:36
按GSMA的说法,别的国家拿6GHz用在5G也可以,不过大概率和n79一个结局

是的。
主要是说有 Sub6 的地方搞 MMWAVE 没啥意义,美国玩这个是运营商多以及某些原因导致 Sub6 不够用。
时间:  2022-7-1 18:34
作者: hid101

老周部落 发表于 2022-7-1 15:29
.......
那看来没啥场景合适的,别忘了国内 6 GHz 有可能全给 5G 用。

除了浪费频谱以及阻止未来的wifi7在国内应用,没有任何作用
时间:  2022-7-1 18:47
作者: just10086

hid101 发表于 2022-7-1 18:34
除了浪费频谱以及阻止未来的wifi7在国内应用,没有任何作用

运营商也没有那个财力大范围部署6ghz。
时间:  2022-7-1 19:06
作者: eric6886886

赶紧上设备吧,设备和人力的gdp都能拉动不少了。三家运营商,现在又加个广电,重复建设好几遍了
时间:  2022-7-1 19:16
作者: wongsang

just10086 发表于 2022-7-1 12:54
给你建设几十个在全国火车站糊弄一下,就算全国覆盖了。

火车站、机场、地铁站、医院、商场
时间:  2022-7-1 21:07
作者: 老周部落

hid101 发表于 2022-7-1 18:34
除了浪费频谱以及阻止未来的wifi7在国内应用,没有任何作用

是的,这么搞就是纯属工信部恶心 WiFi 了。
时间:  2022-7-2 14:59
作者: beyondsky_cn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2-7-1 14:58
别说毫米波了,移动连4.9GHz都不想用了,看样子,如果没有killer application出现的话,5G也就只会在2.6G ...

这很正常啊,5G建设本来就是一个商业行为,5G挣到钱了,有需求,那运营商会跪求上毫米波的。如果没挣到钱,谁上谁SB
时间:  2022-7-2 23:16
作者: it1010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2-7-1 14:58
别说毫米波了,移动连4.9GHz都不想用了,看样子,如果没有killer application出现的话,5G也就只会在2.6G ...

感觉2.6GHz是个魔咒,2600单用,3G失败,全靠2G兜底;4G不行,也要靠B1 B3 B8等中低频兜底;目前5G因为有4G兜底,实际5G单用2600肯定不行。
时间:  2022-7-3 00:24
作者: 马云的云

it1010 发表于 2022-7-2 23:16
感觉2.6GHz是个魔咒,2600单用,3G失败,全靠2G兜底;4G不行,也要靠B1 B3 B8等中低频兜底;目前5G因为有 ...

有700M兜底啊,不过2600集中建站,没什么不行的。

室外站、室分站、楼间对打、小区光放,统统给用上,3500都行,别说2600。

4G当年没给FDD牌照的时候,靠B38+B39+B40,覆盖好得很。
时间:  2022-7-3 00:32
作者: 马云的云

blyj 发表于 2022-7-1 09:23
搜索“26岁副教授”或者搜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张志雄”,老美渴望的毫米波技术,被国内26岁副教授突破,华 ...

毫米波并不是不能远距离传输,毫米波的问题在于没有穿透性。

如果基站天线是可视的,10km没问题,如果中间有一颗长满叶子的树挡住基站天线,别说10km,100米都没用。而传统厘米波频段,穿透性是很强的,树叶从来都挡不住信号,Sub 1GHz更是可以穿透两堵水泥墙。

毫米波的穿透性差,靠增加功率,靠收窄波束都无法解决。只能靠绕射,这方面正在研究RIS(智能反射面),通俗地说,就是「信号镜子」,中间挡住没问题,从镜子里能看见就行,也算「可视」。
时间:  2022-7-3 00:36
作者: 马云的云

just10086 发表于 2022-7-1 12:54
给你建设几十个在全国火车站糊弄一下,就算全国覆盖了。

只覆盖这点地方的话,不值当多花一千块买支持毫米波功能的手机。
时间:  2022-7-3 00:38
作者: 马云的云

本帖最后由 马云的云 于 2022-7-3 00:38 编辑
just10086 发表于 2022-7-1 13:01
毫米波载波宽度也就400mhz,还只能做2tr。实际容量并不大,而且空口路损极大。
如果说3.5G频谱利用率是 ...

LOS(可视路径)的话路损其实不大的,特别是配合超窄波束BeamForming。

毫米波的问题在于不能穿透,一颗长满叶子的树就能挡住信号,毫米波只能穿透一层薄薄的玻璃。

时间:  2022-7-3 00:40
作者: 马云的云

just10086 发表于 2022-7-1 13:02
一个2tr的毫米波数字化室分,单载波也就400Mhz,吹什么牛批呢。

4tr的200mhz大带宽数字化室分空口路损比 ...

但Sub 6GHz最多也就200MHz了,毫米波频段轻松给每家运营商都分配800MHz频率,两两共享就是1600MHz,可用频谱数量是Sub 6GHz频段的8倍。
时间:  2022-7-3 00:42
作者: 马云的云

just10086 发表于 2022-7-1 13:12
毫米波和sub基站的支持的连接数量一摸一样。理论上都是一百多个。实际上都是几十个就开始卡了。

那是license限制的问题,不是信道容量的限制,更不是基站CPU和内存的限制。
时间:  2022-7-3 00:44
作者: 马云的云

本帖最后由 马云的云 于 2022-7-3 00:44 编辑
老周部落 发表于 2022-7-1 15:38
是的。
主要是说有 Sub6 的地方搞 MMWAVE 没啥意义,美国玩这个是运营商多以及某些原因导致 Sub6 不够用 ...

就VZW和ATT玩儿,TM就不玩,人家有600M+2.6G,跟移动差不多,要覆盖有覆盖,要容量有容量,把VZW和ATT打的屁滚尿流。
时间:  2022-7-3 00:44
作者: 马云的云

老周部落 发表于 2022-7-1 15:38
是的。
主要是说有 Sub6 的地方搞 MMWAVE 没啥意义,美国玩这个是运营商多以及某些原因导致 Sub6 不够用 ...

就VZW和ATT玩儿,TM就不玩,人家有600M+2.6G,跟移动差不多,要覆盖有覆盖,要容量有容量,把VZW和ATT打的屁滚尿流。
时间:  2022-7-3 00:45
作者: 马云的云

老周部落 发表于 2022-7-1 15:38
是的。
主要是说有 Sub6 的地方搞 MMWAVE 没啥意义,美国玩这个是运营商多以及某些原因导致 Sub6 不够用 ...

VZW也是把毫米波当WTTH玩儿,舍不得挖沟铺光缆,用毫米波代替,真是有钱没处烧。
时间:  2022-7-3 00:48
作者: 马云的云

just10086 发表于 2022-7-1 18:47
运营商也没有那个财力大范围部署6ghz。

4.5~6GHz频段其实还好,城市里部署一下其实成本不高。

关键是没必要,2.6GHz和3.5GHz利用率都差的远呢。
时间:  2022-7-3 00:49
作者: 马云的云

老周部落 发表于 2022-7-1 21:07
是的,这么搞就是纯属工信部恶心 WiFi 了。

不是说Wi-Fi 6华为的专利占比很大吗?
时间:  2022-7-3 00:50
作者: 马云的云

beyondsky_cn 发表于 2022-7-2 14:59
这很正常啊,5G建设本来就是一个商业行为,5G挣到钱了,有需求,那运营商会跪求上毫米波的。如果没挣到钱 ...

就怕不够商业,就怕为了救xx,为了拉动xx,强行要求运营商投资。
时间:  2022-7-3 05:21
作者: just10086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2-7-3 00:32
毫米波并不是不能远距离传输,毫米波的问题在于没有穿透性。

如果基站天线是可视的,10km没问题,如果 ...

无源RIS没啥用,放弃了
时间:  2022-7-3 05:23
作者: just10086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2-7-3 00:48
4.5~6GHz频段其实还好,城市里部署一下其实成本不高。

关键是没必要,2.6GHz和3.5GHz利用率都差的远呢 ...

进屋掉4g。高频使用率他太低
时间:  2022-7-3 06:38
作者: 万神劫

blyj 发表于 2022-7-1 09:23
搜索“26岁副教授”或者搜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张志雄”,老美渴望的毫米波技术,被国内26岁副教授突破,华 ...

这么屌
时间:  2022-7-3 13:57
作者: 马云的云

just10086 发表于 2022-7-3 05:21
无源RIS没啥用,放弃了

没放弃,重点改进的就是无源IRS。
时间:  2022-7-3 13:58
作者: 马云的云

just10086 发表于 2022-7-3 05:23
进屋掉4g。高频使用率他太低

这和4G初期「进屋掉3G/2G」的说法有何区别?

任何运营商,新一代网络尚未完全建成 vs 老一代网络非常完善 都可以PK一下,但结果呢?

一定是新一代网络最终kill掉老一代网络。
时间:  2022-7-3 14:09
作者: just10086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2-7-3 13:57
没放弃,重点改进的就是无源IRS。

改进的irs是有源的。
其实就是毫米波频段的信号放大器。还会干扰毫米波基站。
没那么多无中生有0本万利的好事情。
时间:  2022-7-3 14:14
作者: 马云的云

just10086 发表于 2022-7-3 14:09
改进的irs是有源的。
其实就是毫米波频段的信号放大器。还会干扰毫米波基站。
没那么多无中生有0本万利 ...

有源的成本太高,根本用不起,基本上没价值,现在重点发展无源的。
时间:  2022-7-3 17:20
作者: Yan-YY

毫米波关键看器件研发能力,用于特殊场景,如人口超密集区等。目前国内的宣传中,个人认为厂家炒作成分的多;高校研究机构等多处在学术研究成果发布阶段,距离实用还假以时日。
时间:  2022-7-4 01:08
作者: GD10000

毫米波才是真5g
时间:  2022-7-4 01:09
作者: GD10000

sub6是低频4g重耕 毫米波是独立技术
时间:  2022-7-8 00:50
作者: luckyyangboy

毫米波近二年不会被广泛应用,因为现有的5G频段已经够用了,如果对接卫星通信,这成本比较高,消费者或者企业使用数量少,军事上可以试用或者海洋上试用。
时间:  2022-7-12 13:14
作者: stone_yang999

带上波束电子扫描功能,远距离覆盖也不是不可以实现的,技术总归会进步的哈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