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求助]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6-3-19 12:11
作者: 肖丹     标题: [求助]

我是一位新手,请大家多多指教
我现在急需要有关小灵通无线网络优化方面的资料,请大家帮忙
谢谢!!!!!!!
时间:  2006-3-19 18:22
作者: 01070801

我帮你找找,,,如果找到会跟贴告诉你的。。
时间:  2006-3-19 18:25
作者: 01070801

浅谈无线网络优化--“小灵通”


    无线网络优化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网络放号前、网络运营前期和网络运营后期三个阶段。在这里我主要是谈一点在“小灵通”网络运营前期所做的网络优化方面的一些体会。

直接面对用户的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提供足够的业务容量、并能提供尽可能完善的覆盖范围和好的通话质量。站址的选择应该是该密的地方要密,该稀的地方要稀。正确设置基站的站址、设置基站的参数、正确设置每个基站的信道数量,使整个无线网络既要达到所要求的质量,同时又要建网最经济。
已经投入营运的网络都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加强网络优化、搞好运行维护是提高无线通信网络质量的关键。无线网络优化的目的:就是对投入运营的网络进行参数采集、数据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通过技术手段或参数调整,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的方法,使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同时了解网络的发展依据,为扩容提供依据。

当网络投入运营后,发现网络中存在诸如覆盖不好、话音质量差、掉话、单通、网络拥塞、切换成功率低、未开通某些新功能等问题时,就需要对网络进行优化。通过不断的网络优化工作,使得呼叫建立时间减少、掉话次数减少、通话话音质量不断改善,网络拥有较高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改善小区覆盖,降低掉话率和拥塞率、提高接通率和切换率,减少用户投诉。
小灵通网络主要包括交换传输系统和无线基站系统两大部分。其中无线部分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它对无线网络的影响很大,其性能优劣常常成为无线通信网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当然,无线网络规划阶段考虑不到的问题如无线电波传播的不确定性(障碍物的阻碍等)、基础设施(新商业区、街道、城区的重新安排)变化、取决于地点和时间的话务负荷(如运动场)、话务要求、用户对服务质量的要求的增加,都涉及到网络优化工作,都需要在优化中找出问题并解决。

网络优化过程
    网络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贯穿于网络发展全过程。只有不断提高网络的质量,才能获得“小灵通”用户的满意,吸引和发展更多的用户。 在日常网络优化过程中,可以通过NETMAN(ZXPCS系统的网络管理系统)和路测发现问题,当然最通常的还是用户的反映。在网络性能经常性的跟踪检查中,发现话统指标达不到要求、网络质量明显下降或来自用户的反映、当用户群改变或发生突发事件并对网络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时、网络扩容时应对小区信道规划及容量进行核查,并及时对网络做出优化。

进行网络优化的前提是做好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工作。数据采集包括话统数据采集和路测数据采集两部分。优化中评判网络性能的主要指标项包括网络接入性能数据、信道可用率、掉话率、接通率、拥塞率、话务量和切换成功率以及话统报告图表等,这些也是话统数据采集的重点。路测数据的采集主要通过路测设备,定性、定量、定位地测出网络无线下行的覆盖切换、质量现状等,通过对无线资源的地理化普查,确认网络现状与规划的差异,找出网络干扰、盲区地段,掉话和切换失败地段。

然后,对路测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如测试路线的地理位置信息、测试路线区域内各个基站的位置及基站间的距离等、各基站的场强分布、覆盖情况、接收信号电平和质量、邻小区状况、切换情况及Layer3(网络层)消息的解码数据等,找出问题的所在从而确定解决方案。

    网络优化的关键是进行网络分析与问题定位
    网络问题主要从网络覆盖、寻呼区设置不合理、同步系统、干扰、话务均衡、信道不足、基站故障、参数设置和切换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网络覆盖
    我们在维护过程中遇到的网络覆盖问题包括:盲区及信号覆盖不足、频繁切换、基站覆盖范围过大的影响等问题。

1、在盲区及信号覆盖不足的区域
    当手机进入此范围内,会发现无法找到适合接入的基站,如果在通话过程中就会引起掉话。通过路测可以快速发现此类区域,这类区域主要是由大型的户外广告牌、高大的建筑物阻挡或是基站的位置太远造成。
原因分析: PCS系统主要是覆盖受限系统,再加上城市的基础设施不断建设而使信号的传输受阻。因为系统使用的是微波频段,频率是1.9GHz(1900MHz-1915MHz),信号的穿透能力较差,再加上基站的发射功率较小,每个基站的覆盖范围有限,尤其是在建筑物里面,信号覆盖不足,接通率低,话音质量差,甚至发生掉话。信号覆盖不足的区域的定位:手段包括话统数据、话音质量差引起的掉话率、信号强度的分布、用户反映、路测 ( RxQual (收信质量))及CQT呼叫质量拨打测试。
解决办法:对只存在盲点的小区,可以通过调整基站的天线高度、俯仰角来避免,或者增加基站来解决。对于一些特殊地点可以选用不同发射角度的天线来改变信号的覆盖率和渗透率。如在较为密集的住宅区,盲点小而且少,增加基站不但会浪费资源,而且还会造成频率干扰,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相应基站的高度和天线的角度,让天线发射的电波主瓣方向向盲点靠拢。对基站附近的盲点,可以增大发射天线的角度,以增加渗透率而消除盲点;对出现在基站远端的盲点,可以通过减小发射天线的角度,以增加覆盖率而消除盲点。因为基站的发射功率500mW、200mW、20mW、10mW是固定的,所以能调整的就只有天线的下倾角度。在稍微大点的阴影区可以增加小基站。


    PAS系统天线的类型和基本参数 4.5dBi全向 7dBi全向 7dBi下倾 10dBi定向
垂直瓣宽 40度 16度 16度 63度
水平瓣宽 60度 360度 360度 65度
下倾角度 / / 20度 /
适用范围 覆盖5-7楼 覆盖街道及5楼以下 基站位置较高时 8楼以上及CS安装困难

    目前室内型基站有10mW,20mW;而室外型有20mW、200mW和500mW三种。
PCS系统为减少衰落,基站天线采用空间分集接收方式。
2、频繁切换
    由于网络初期覆盖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就会导致频繁切换等问题。这一般是由于手机可以接收到附近许多基站的信号,但信号的强度都不够接入(低于切换保持电平26dB)。

原因分析:此地区为微蜂窝覆盖的边缘区域,各基站的信号都比较弱,或是基站间重叠区域过大。

频繁切换问题的定位:主要通过话统数据、用户反映、路测 、无线场强测试、CQT呼叫质量拨打测试等方法,找出原因。

解决办法:在此类地区应在两边增加定向基站或中间增加小基站,或调整附近基站的位置,使该地区有一较强的信号覆盖。

几个切换参数:切换选择电平32dB,切换保持电平26dB,切换电平24dB,目标基站场强电平32dB。

如果基站的覆盖范围过大会影响网络的话务量,使该区域的阻塞率提高,同时造成覆盖范围内的同频干扰及控制信道丢失等问题。同时也可能造成切换失败和频繁切换等问题。

原因分析:当基站的覆盖范围过大时,由于信道有限,呼损率会升高,造成小区拥塞。同时,因为PCS系统在同一网络中所有基站使用相同的控制载频,加上覆盖范围边缘的信号较弱,会引入同频干扰或控制信道丢失。

问题的定位:主要是通过路测数据的分析以及用户的投诉。

解决办法:通过测试数据找出问题,调整基站的位置和天线的高度,合理使用下倾全向天线或定向天线,或是有效利用建筑物的阻断来减少同频干扰。
二、同步系统
    PCS系统是一个采用TDMA/TDD(4对信道采用时分多址/时分双工)接入方式的系统,将基站的收发时隙同步起来,可以到达减少干扰,改善覆盖质量,增加频谱利用率。如果基站不同步时,基站的下行信号会干扰其他基站的上行接收。如果基站间或相邻控制区域间不能同步,则会引发出如下问题:
1、基站控制信道丢失;
2、手机显示的场强很高,但无法进行呼入或呼出;
3、被叫接通率低;
4、手机接续时间长;
5、RPC(基站控制器)之间的切换时间长。
GPS实现空中帧同步:每四十个基站组成一个帧同步组,在指定时刻,CS转成接收模式,扫描周围的基站,从中选择同步级别高且RSSI(接收信号强度)高于16dBuV(10mW基站)或高于13dBuV(200mW基站)的站作为同步基站。在指定时刻将该CS同步,并同时将其它基站调整到与该CS同步。
同步数据的获取:可以从网管数据库中得到,也可以通过路测系统或用LF961的TIME模式下来测试基站同步情况而获取。

问题分析:有可能是找不到同步级别高的CS基站,或者是RSSI的电平值普遍较低,导致同步混乱。

解决办法:在网管数据库中同步丢失次数=ST4(正常大于20),就需要作出相应调整。路测结果表明系统的同步不是很好或检查到同步级别LEVEL3(3级)比较多时,需要考虑增加新的GPS基站。如果发现全网同步不好,则需要在晚上采取人工复位的方法使基站同步。

三、干扰问题
    首先是基站帧同步干扰问题,另外是由于多经效应、基站间的相互影响、基站控制信道的资讯无法正确解读,都会使这个基站无法被手机识别。其次网络覆盖的不均匀性可能会存在控制载频上的干扰,及基站控制信道丢失等问题。随着用户数的增加,话音信道上的同频干扰也会越来越严重。

问题分析:根据频率规划,同一网络的所用基站使用相同的控制载频,因此存在同频干扰的可能,并有可能导致部分基站发生控制信道丢失的情况。在控制载频100ms的帧周期中基站下行链路共有4×20=80个时隙,理论上可以分配给80个基站作为各自的控制时隙,但相邻时隙的干扰问题使得在同一地区可同时正常工作的基站数为40个。如果在某个基站处可接收到多于40个其它基站并高于干扰门限强度的信号时,该基站将无法找出空闲时隙而产生控制信道丢失现象。

基站允许干扰信号的参数
10mW基站:要求最低接收电平25dBuV,最大允许干扰电平6 dBuV,要求到达基站信号强度比其他高19dBuV。
200mW基站:要求最低接收电平12dBuV,最大允许干扰电平-1 dBuV,要求到达基站信号强度比其他高13dBuV。

干扰问题的定位:主要是通过路测和用户的投诉。
解决办法:对个别频率较忙的基站可以适当降低高度,有效地利用高层建筑物的阻挡或改用大下倾角的基站。如果某地存在同频干扰的站过多,可考虑减少基站或改用大下倾角的基站。

四、寻呼区的设置不合理
无线市话的寻呼区是按照RT(局端设备)来划分的,如果不合理会造成严重的影响。降低被叫接通率、切换不成功等。网络建设初期的划分方式由于用户数量的不断扩大而产生严重的问题,随着网络的发展,需要对寻呼进行重新划分。

问题分析:以城区河面为界的划分方法会因河面的反射而导致两边的用户出现经常性的切换和大量的位置更新信息影响接通率。人流密集话务高的主干道也不能进行简单的沿线划分,同样会出现经常性的切换和大量的位置更新信息影响接通率。

寻呼区的设置不合理的定位:象ZXPCS系统可以从网管的性能管理中CS话务下的CSC CS L1中按小时提取,其中的T-CH TS NUM
(业务信道的时隙数量)就是衡量寻呼区是否合理的指标。如果每小时No TCH值超过50%的寻呼区就值得关注。

解决办法:放弃以城市河面为界、以城市主干道为界的简单划分方法,在城区河面采取横向分割,城市中的分割应该调整为离主干道一定的距离。 No TCH值超过50%的寻呼区就可以考虑增加组控。

组控技术:PCS系统最多可以支持8个RP设置成为组控模式,即一个作为主RP(MASTER RP),另外7个作为从RP(SLAVE RP),即8个组控模式下的RP提供1个C-CH,31个T-CH,话务处理能力为25.773erl,假设每个用户的话务量为0.05erl,就可以承载515个用户。使得PCS系统具有解决特大话务的能力。

五、信道不足
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某些地方的信道数量出现紧张状况,产生话务溢出,直接影响业务。在话务高峰期用户经常出现无法接通、切换不成功等现象。
问题分析:基站承载话务的能力不够,信道数量太少。

信道不足定位:是通过用户投诉和例行的话务分析来找出地方所在。
解决办法:充分发挥网管功能,先将一段时间的话务按小时提取,然后将它保存为.TXT文件,用EXCEL打开并分析,看是否有经常性在忙时有话务溢出的基站。然后做相应的组控,以疏导忙时话务,或者是检查一下该区域的基站安装位置和天线的选型是否合理,进行改进,以减少用户投诉。

六、话务均衡
话务均衡是指各小区载频应得到充分利用,避免某些小区拥塞,而另一些小区基本无话务的现象。通过话务均衡可以减小拥塞率、提高接通率,减少由于话务不均引起的掉话、切换不成功、无法接通等现象,使通信质量进一步改善提高。

问题分析:话务不均衡原因主要表现在基站天线挂高、俯仰角、基站类型设置不合理,小区覆盖范围较大,导致该小区话务量较高,造成与其它基站话务量不均衡;由于地理原因,小区处于商业中心或繁华地段,手机用户多而造成该小区相对其它小区话务量高:小区参数,如允许接入最小电平等设置不合理而导致话务量不均衡;小区优先级参数设置未综合考虑。

中兴公司提供的基站类型有: CS28、CS17、CS4、CSL、CSA、CSB等。
话务均衡问题的定位:采用各种手段包括话统数据、话务量、接通率、拥塞率、掉话率、切换成功率、路测和用户反映等。

话务量解决办法:均衡话务量。
话务均衡方法1:改变定向天线的下倾角、挂高,调整相应小区参数等,改变覆盖面的大小,以达到调节话务量的目的;对临时话务量的增加,可通过临时增加信道(增加组控)或增加小基站,来改变信号覆盖范围,增加小区承载话务的能力。

话务均衡方法2:改变小区信道数是话务量调节的常用方法之一。改变基站的类型,采用信道多的基站;或采用微微蜂窝结构,降低每信道话务量。

话务均衡方法3:核查允许接入最小电平值,通过小区覆盖范围的变化间接调整话务量。但有可能造成盲区,也可能造成通话质量下降;根据现场测试情况,调整小区重选参数;调整切换偏移和滞后参数,改变切换边界和切换带来实现话务分流;启用定向重试、负荷切换。

七、基站故障和参数设置
基站设备的不稳定或模块故障、相应参数(相应的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都会导致通话问题。

问题分析:由于设备的问题使得原覆盖区域无功率覆盖,相应的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用户无法正常通话。主要是接入不成功、切换不成功、掉话等现象。

故障和设置不合理定位:主要是通过路测、网管数据分析和用户投诉,以及的基站天馈线系统的检查等。

解决办法:首先是检查基站是否正常运行。看设备是否损坏、天馈是否进水。一般处理一下接头即可,实在不行就换天馈线。其次是通过网管系统中的CSC管理程序直接查看工作状态和参数,在机房就可以对基站进行初步的分析。再就是与路测配合,调整相应参数,进行实地拨打,根据现场情况做具体调整后,都能明显降低掉话率。

结束语:PCS无线网络系统因为它所采用的频率和微蜂窝结构方式,都是受建筑物和地形影响较大的,再加上它本身信号的穿透能力较差。这就使得我们必须要有一支稳定的网络优化队伍和能够满足网络优化工作的仪器。并能随时总结优化经验,提出优化方案,为用户提供最佳的网络,才能为企业赢得效益。


时间:  2006-3-19 18:31
作者: 01070801

小灵通无线网络规划.pdf
时间:  2006-3-23 11:34
作者: 肖丹     标题: [原创][转帖]

谢谢仁慈的主
不过你有没有关于小灵通优化流程的图呀?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