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现场学习中国电信自研DCI BOX后的5点总结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2-8-28 17:55
作者: 通信老张
标题: 现场学习中国电信自研DCI BOX后的5点总结
本帖最后由 通信老张 于 2022-8-28 18:13 编辑
现场学习中国电信自研DCI BOX后的5点总结
老张学通信懂传输做网络,最近把自己的一些观察和思考,写成帖子发在C114后,收获了不少点赞,也收到不少攻击;甚至有私信骂我是枪手,收黑钱维护大厂利益。这个言过其实了,我不收谁一分钱,也不为谁代言人,据个人观察和公开信息,发表一些观点,纯粹是保持独立思考和对技术的热爱。最近设备开放解耦很热门,也算蹭热点,把技术话题放在阳光下讨论,越多人参与辩论,真相也就自然就能越辩越明了。
抽空去未来网络大会现场转了一圈,看的出来越办越好,新理念新技术很多,说实话,老张能听懂的越来越少了,我认为百花齐放终究是好的。巧的很,看到了中国电信展示自研的盒式波分设备及控制器,详细听了电信的专家介绍,尤其对这张片子印象深刻,回来就刷到公众号总结,也放了这页片子,就直接借用一下。
图片来自 中国电信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精彩回顾:中国电信研究院多项成果亮相第六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
要为中国电信敢说敢做,敢于在定制的网络设备上贴上中国电信的铭牌的勇气点赞。听了专家的介绍,结合自己的思考,基于这张片子提到的标准化、国产化、高可靠性、成本可控和全光底座的5个特点,谈谈我的思考和总结。
第一点思考、定制化的灰盒设备看似标准化,从根上就不能实现任意替换,也没法摆脱厂家,只是从绑在大厂家的船上,变成绑在中小规模的厂家船上了
定制化的灰盒设备,详细定义了网管接口、功能、接口和板卡大小,甚至细化到LED和颜色定义。设备的软硬件都是由不同的设备厂家设计制造的,虽然外形一样,但实际上不同厂家的实现方案是不同(背板定义、结构件),板卡都不能跨厂家兼容,即A厂家的板卡没法插到B厂家的设备上,A厂家的设备也不能和B厂家对接。定义的8槽位的插卡式设备,说可以用于城域网的组网建设,8槽位可以支持几个T,可以扩容10-20年了,使用周期非常长。那么看到的问题有:
1,无论扩容还是扩方向,实际部署的A厂家的设备,无法切换到B厂家扩容,还是依赖A厂家上扩容;
2,新的板卡和特性引入,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修复,需要对设备软件升级,这依赖原厂家开发,然后再引入新特性,并没有实现网管、设备和厂家的解耦;
除了外形看起来一样外,采购和使用模式并没有变化。现在是中国电信和大厂的大船绑在一起,未来改成和中小规模厂家的小船绑在一起,10-20年的长周期,友谊的小船翻不翻、什么时候翻就不知道。
去年招标的DCI BOX I型和今年自研的DCI BOX II型就完全不兼容。DCI BOX I型招标四个厂家据说有10多种大大小小的光电的盒子不兼容;这次DCI BOX II型自研招募招标,4个厂家有4套方案;后面如果再公开发标,还有新的供应商,新的盒子进新的板卡进来;这都还没有开始上网,就已经搞出这么多种不同的盒子。如果要想进一步标准化,必须定义到背板级的板卡兼容,势必会出现III型,在做做升级VI/V型估计也不远了。
老张之前提过,所谓“定制的”的“标准化”会带来更多新的问题,一个非常简单的场景,都贴着中国电信牌子的设备,功能也一样,外形也一样,有个设备的板卡坏了,省公司运维人员到底拿哪个厂家的板卡去站点换板呢?如何保证不拿错呢?当新I/II/ III/IV/V都出来后,每年集采都有新的厂家加入,想象一下会把那么多区县分公司搅成一锅什么样的粥。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可能是通过固定分配区域和份额以简化板卡种类,那和所谓的“标准化”和“自主掌控能力”又背道而驰了。估计中国电信的专家早有方案,只是老张是局外人看不懂而已。
第二点思考、中国电信定制的设备不太可能是国产化,也不可能提升国产化,都是中小规模的设备厂家购买国外器件做简单集成,国企这样宣称不太准确,有误导性
传输这个圈子不大,底层技术和器件技术含量高,谁能做设备,谁能做器件是清楚的,尤其是底层核心芯片、关键模块。大厂家的芯片、相干光模块、WSS、OTN芯片等都是花钱自研的,肯定不会开放出来。就算低端一点的国产化的无源器件,基本都是大厂家养起来的。在大厂家都不积极参与的情况下,连成熟的无源产业链,我估计也很难将供应链开放给中小规模厂家使用了。
都说DCI BOX便宜,中小规模厂家的利润诉求虽然不如大厂高,很少听说这些厂家会去投资上游的产业链,不是觉悟不够,而是没有资源和精力。这是老张一贯的观点,国产化的提升一定是靠大厂的规模优势去投资(不同观点的的人可以骂老张为大厂洗地、唱赞歌了!),产业链培育一定是短期亏钱、长期省钱的长线投资。中小规模厂家解决企业生存问题,已经不容易了,很少有精力和资源去做这种长期的国产化投资,可能还没有国产的东西培育成熟,产品和公司都不在了。作为运营商,中国电信更不可能有那么多资金去培育和直接投资底层的产业链,基本是有啥用啥,那就只剩大厂不用的和国外的了。
当所有都在呼吁大力发展国产化替代、推进信创化,业内对通信类的关键基础设置甚至有更高的期望的时候,国产化是个ZZ正确。我理解的国产化不仅仅是中国系统厂家做出来,而是要真看底层产业链。打几个电话的访谈,了解到自研设备的底层核心器件怎么样,推测其国产化比例非常的低。中国电信的传输专家水平是非常专业的,对产业链也有深入的研究,所以在现场讨论时,场面比较尴尬,也就不深聊了。中国电信作为央企,应该知道自己设备的国产化情况,甚至老张觉得电信希望通过自研,来提升国产化都不不太可能达成,除非电信自己下场花大钱自己投资产业链。
第三点思考、建网成本可控的愿望很美好,但基于一家运营商使用的规模和大部分国外的产业链情况,结合最近定制涨价50-100%的价格来看,难以降低建网成本
关于成本可控这个点,我详细谈过好几次,标准通信设备降成本核心是量是规模,靠国产化供应链的降成本。通过多厂家相互竞争,尤其是多拉中小规模厂家倒逼大厂家是非常有用的短期方式。经常发生的事情是小规模的厂家为了保证中标,宁愿价格大跳水,大厂家也只能跟着降价,结果中标后中小规模厂家不交付,大厂家没有利润也不愿意长期投资,在我看来这其实产业最不想看到的三输的局面。长期来看,单一运营商定制的设备,怎么都不可能比全球标准的设备有优势。这个月自研设备代工招募的结果出来了,果然涨价50-100%,超出我的预判了。
我现场问电信的专家,建网能省多少钱钱?专家预估是20%左右,看来和之前的 “DCI BOX产品简化运维操作,可降低建设成本超20%” 说法一致,我一直对这20%成本节省我都怀疑,还是那4条原因:1)运营商自己研发产品,一定有研发的成本,中国电信2022年上半年业绩称加大研发投入,上半年投入57亿元,同比增长54.8%;2)运营商自己做的设备也要交付、也要维护,也需要成本,年初新闻说电信注册9亿成立一家公司加快自主研发成果规模推广;3)多搞一套传输,各种配套、光纤、维护一张新网,维护成本;4)各种规模的供应商,在省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运营商的多花钱比节省的钱是多是少就不好说。
运营商定制通信设备的逻辑太简单了。我要是厂家,我都会这么想这么做:电信都到我家来定制设备了,这次涨不涨你都一定会要的;而且一旦你用起来了,因为板卡跨厂家不兼容,你一定要长期用我的,涨价都是我说了算,除非你新买其他供应商的盒子再新建一张网。这轮中标的四家候选人,价格最大偏差2.5%,最小偏差0.08%,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涨价,还是未开始建网就被四家绑着涨价。这也是前面对“标准化”的分析,只是换次船而不是真的上岸了,难以做到自主掌控。
搞了这么多年的网络,我老感慨是我自己把过多的注意力都放在那几台供应商的设备上,不去盘算网络、架构和运维的大账,真的有点舍本逐末、本末倒置了。
第四点思考、做出设备简单,上电跑起来也不难,高可靠性不仅是刷一层漆这么简单,规模和时间是检质量的尺码,省内维护人员和用户反馈才是最终检验标准
我问现场介绍的专家,可靠性高是指什么,是现在的设备可靠性不好吗?专家的解释是说设备涂了三防漆。我虽不懂通信设备的可靠性是怎么做的,但直观的感觉是可靠性不是靠刷漆来提升的。多年不做具体的设备工作了,靠刷漆提升设备可靠性这种方法,还是20年前华为交换机搞的把戏了。我记得有那么一阵子,因为设备老坏老故障,先是拧桶全国刷漆,后来又是器件硫化,光模块又批量失效召回,再后来又是各种太阳黑子,直到2010年左右质量问题才消停下来。如果自研设备还处于刷漆的阶段,估计还真要努力一把才能把质量做稳定。
图片来自 中国电信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精彩回顾:中国电信研究院多项成果亮相第六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
我现场看了机柜里面的自研的设备,还是我第一次看到真机,除了设备上到处都是中国电信的铭牌外,设备做工不算精致:机箱铁皮看起来比较薄,各种缝隙也很大,光纤法兰口歪歪扭扭,都是红灯亮,隔着机柜都能听到不小的风扇呼呼的噪声。可能真的是中小规模的厂家做的第一代传输产品,对比几年前在光博会上看到腾讯展出的设备都差一些。不知道为啥,看了这实物设备,我想起我的第一台车,是辆二手的捷达。
第五点思考、全光网网络基础很领先,全光底座也是个好概念,传输的网络的底子打牢了,万丈高楼才不至于建在沙丘上
去年11月韦乐平总发布《全光网2.0技术白皮书》的时候,我就第一时间下载来学习了,说实话挺感动的,韦老那么大年纪了,还能深入思考和展望,提出全光网2.0的理念,并积极推进,总让我们这些做网络不思进取的晚辈汗颜。几乎在同时,中国电信就宣布要成立了开放光网络产业论坛,我就觉得苗头可能不对了,从那时候起就一直密切关注全光网2.0和开放光网络的进展。从科技创新、自研设备、成立公司做设备卖给自己。我看到过韦老在一篇采访中也提到“与制造商和互联网应用公司相比,运营商的科技创新应该顺应改革开放以来行业发展的大势和定位,发挥自己的特长,规避自己的不足,主要聚焦在应用基础研究、网络架构和组网技术、上层管理控制软件、通用数字化平台、组网或安全必需的少量非标设备的研发,尽量少涉及标准化通用设备和同质化的互联网应用,着力发挥自己的网络优势和渠道优势,在云网融合所涉及的技术、业务和应用上坚持不懈、长期耕耘。”我一直笃信运营商做设备,那是贝尔时代,虽然辉煌,但也没落,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在对未来网络大会的展出成果总结时,中国电信研究院的公众号说“随着大带宽DC互联需求的增长与全光网2.0城域波分的建设,中国电信自研的盒式波分系列产品将持续为互联网、电商、云服务商等提供大带宽、低成本和易扩展的产品方案,同时满足省内DC中继、环形组网等需求,助力打造城域全光传输底座。”用这些设备,作为中国电信宽带用户上个网心里都不踏实;要用于承载成千上网的用户,还联接重要数据中心,我不知道中国电信的大客户,心里会不会踏实呢。
不止一个省内的朋友给我讲过,即便是DCI BOX I期中标的4个厂家里面,都有好些是不自己研发生产设备的,靠换个铭牌就中标了。就在两周前,有家真做DCIBOX II型开发的厂商给我吐槽,原以为DCI BOX II是全部公开招标,他们能挣点辛苦钱;结果做到一半,改成代工招募自研自产自销了,把最有利可图的光层先划走。结果招标出来的中标候选人中也有不自己做设备,靠换个铭牌就变成了中国电信的供应商,再贴上中国电信自己的铭牌就变成了自研的设备了。他的一句话,把老张逗乐:一顿操作猛如虎,大厂小厂都赶走!
再回到DCI BOX的创新上,说要加强云网核心能力的攻关,现场听了专家介绍,也看了网上的一些介绍;对具体的特性不太懂,但确实也没看出那个是新增功能,基本都是经常听到的成熟功能。就开头的片子介绍的特性,真没有觉得那条是需要科技攻关的关键技术。
现场专家讲的自研SDN控制器能管理多厂家,有连纤关系的3D可视功能,可真实呈现设备形态,有效降低运维难度。这个功能,早几年Nokia给公开演示见过类似的功能,后来据说Nokia自己的开源控制器做不下去了,把这个控制送给某OTT,OTT基于这控制器在做自己的控制器。我在介绍自研控制器的视频时,片子右上角还能见到很大的Nokia设备铭牌,不知道这控制器是不是也是一脉相承、传承有序的。
图片来自 中国电信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专家观点|中国电信研究院李俊杰:面向云改数转的全光网2.0演进》视频截图
最近我想明白了一件事儿,为啥国外的几个开放组织,包括OpenROADM刚开始都红红火火,后来都偃旗息鼓了,本质是他们做创新的人忽悠完了没人没钱,还得靠供应商干活做创新,供应商当然不会积极配合了,谁都不愿意革自己的命。在国内可能就不一样了,因为是鼓励国企运营商做创新,有的是预算,招兵买马,加上集团文件和政策推进省内落地,强KPI管理,很多东西都可能不一样了。
但没准儿靠这种创新方式,还真能发挥我们国企运营商的优势;但回到中国电信的自研的DCI BOX这件事情上,可能的确是老张愚笨,确实没有看出标准化、国产化、高可靠性、成本可控、全光底座、自主可控和创新等亮点。本文仅为个人参观后的个人思考,如果有用的观点,也供中国电信参考,如果有不对的,请及时指出,老张一定修正。
老张还是呼吁大家基于事实讨论,大家多讨论技术观点,不要攻击任何企业和个人。大家多带包容心,看看怎么发展吧。
附件: 电信片子-2 - 副本.png (2022-8-28 17:52, 369.82 KB) / 下载次数 1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TQzNTU2fGMyNjc1M2IzfDE3NTMwMzk1ODF8MHww
附件: 电信片子-1 - 副本.png (2022-8-28 17:53, 794.77 KB) / 下载次数 1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TQzNTU3fDFlY2NmMTc0fDE3NTMwMzk1ODF8MHww
附件: 电信片子-4 - 副本.png (2022-8-28 18:13, 403.3 KB) / 下载次数 2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TQzNTYyfGNjZTUwZGRhfDE3NTMwMzk1ODF8MHww
时间: 2022-8-28 18:38
作者: alu-007
本帖最后由 alu-007 于 2022-8-28 18:40 编辑
本质还是国内传输厂家2+1的格局,已经形成事实的垄断,议价空间不大,加上现在光模块白菜价,运营商想试试,推动DCI的发展,培育新的传输势力,有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敲打一下251、26和烽火。
加上好多互联网厂家,都自己造传输设备,或者说是定制,大幅度降低成本。电信也是看到这个趋势,所以想亲自下手。
时间: 2022-8-28 19:22
作者: mryuri
饭要一口一口吃,今年0%,明年20%
时间: 2022-8-28 20:02
作者: erlongxizhu
这不是穷折腾吗?太低估了研发成本了,有这些投入还不如跟设备厂家继续砍砍价,通过集中采购降低成本
时间: 2022-8-28 23:01
作者: NE90E
新闻吹一波,专利申请一波,科技项目评奖一波,还要啥自行车?
时间: 2022-8-28 23:31
作者: 虚拟语气
坛子的干货文章,看不懂,还是赞一个
时间: 2022-8-29 10:04
作者: 没事来看看
alu-007 发表于 2022-8-28 18:38 
本质还是国内传输厂家2+1的格局,已经形成事实的垄断,议价空间不大,加上现在光模块白菜价,运营商想试试 ...
互联网公司能做,运营商为啥不能?
时间: 2022-8-29 10:09
作者: oooooooo
没事来看看 发表于 2022-8-29 10:04 
互联网公司能做,运营商为啥不能?
互联网公司是民企,自己做想必是真能省钱,运营商自己做不知道能不能省钱,看楼主的分析是有点难
时间: 2022-8-29 10:28
作者: 通信老张
oooooooo 发表于 2022-08-29 10:09:13
互联网公司是民企,自己做想必是真能省钱,运营商自己做不知道能不能省钱,看楼主的分析是有点难
鼓励民企国企都搞创新是好事,只是国企在创新上应该更聚焦务实,瞄准真的关键技术,不应该在核心技术攻关靠流量和热点。老张的观点是应该聚焦,不应该重复造轮子,毕竟投入是国家的钱,搞的不好就是国有资本流失。
时间: 2022-8-29 10:42
作者: luwenkang1212
本帖最后由 luwenkang1212 于 2022-8-29 10:43 编辑
电信的自研的确还可以,给点时间。第一代天翼一号实在不敢恭维,但天翼一号2022已经做的还算可以了
。运营商在自研设备上做技术验证会相对更容易一些
时间: 2022-8-29 10:43
作者: 家园会员
luwenkang1212 发表于 2022-8-29 10:42 
电信的自研的确还可以,给点时间。第一代天翼一号实在不敢恭维,但天翼一号2022已经做的还算可以了
那是海信手机换的壳。。
时间: 2022-8-29 10:47
作者: luwenkang1212
家园会员 发表于 2022-8-29 10:43 
那是海信手机换的壳。。
2022已经不是了,第一代海信代工的确不大行
时间: 2022-8-29 10:55
作者: asb-nsb
华为和中兴都有支持开放网络的设备在互联网企业卖,只不过不愿意买给运营商吧了,让运营商输血给国内3大厂,三大厂怎么对待运营商呢?
时间: 2022-8-29 11:23
作者: 客家人
本帖最后由 客家人 于 2022-8-29 11:23 编辑
通信老张 发表于 2022-8-29 10:28
鼓励民企国企都搞创新是好事,只是国企在创新上应该更聚焦务实,瞄准真的关键技术,不应该在核心技术攻关 ...
你的意思是让251、26和烽火三家漫天要价?强烈支持运营商自己搞,互联网公司都能自己造或者定制,运营商也能。这本身就说明,光传输传统大厂技术优势越来越不明显。
现在运营商好多都在自研,包括5G小站,搞出来可以增加自己的议价权。
时间: 2022-8-29 11:38
作者: 六层马甲
电信需要设计机箱三维模型,,定义背板信号,,提供给第三方厂家,,
有些通用件还要推荐供应商,,甚至统一采购,,
这还只是硬件,,软件就更不用说了,,
另外,,设备放在空调机房,,不需要涂三防漆,,
对方多半是售前,,随口忽悠,,
时间: 2022-8-29 12:21
作者: OCamel
分析的很深入,同意楼主的观点
时间: 2022-8-29 13:02
作者: jamdel
国内通信设备经过多年的集采,价格已经很低了,利润空间很有限,开源节流,节流部分应该多考虑老旧技术或者设备的替换,对某类产品的解耦,可能是某些人或者某些厂家的意愿,电信应该谨慎部署
时间: 2022-8-29 13:08
作者: 小眼睛看世界
jamdel 发表于 2022-8-29 13:02 
国内通信设备经过多年的集采,价格已经很低了,利润空间很有限,开源节流,节流部分应该多考虑老旧技术或者 ...
原理有点像买电脑,刚开始大家买电脑都是买品牌的(不太懂),后来觉得自己组装的更加好用,便宜(觉得就这几个组件,不复杂),结果使用问题很多,部件的兼容性也不好,最后还是回到了买品牌机的路子,毕竟厂家的售后得到保障,用得放心了。
时间: 2022-8-29 13:10
作者: 做好事的人
小眼睛看世界 发表于 2022-8-29 13:08 
原理有点像买电脑,刚开始大家买电脑都是买品牌的(不太懂),后来觉得自己组装的更加好用,便宜(觉得就这几 ...
比喻得浅显易懂
时间: 2022-8-29 13:12
作者: woshizhuanyede
写得很深奥,点进来围观一下
时间: 2022-8-29 13:25
作者: bfworld
本帖最后由 bfworld 于 2022-8-29 14:28 编辑
客家人 发表于 2022-8-29 11:23 
你的意思是让251、26和烽火三家漫天要价?强烈支持运营商自己搞,互联网公司都能自己造或者定制,运营 ...
敢问阁下说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是如何得出的结论?
时间: 2022-8-29 13:43
作者: CTUSER
asb-nsb 发表于 2022-8-29 10:55
华为和中兴都有支持开放网络的设备在互联网企业卖,只不过不愿意买给运营商吧了,让运营商输血给国内3大厂, ...
三大运营商就是唐僧肉。
吃定了~
时间: 2022-8-29 13:58
作者: nicaia
这是啥眼神,看着法兰是歪的
时间: 2022-8-29 14:19
作者: bfworld
本帖最后由 bfworld 于 2022-8-29 14:23 编辑
最近一直头疼这个DCI BOX的事情。本人从事传输维护18年,接触波分16年,三大的设备都维护过。用得最多的华为,从最初的6100到现在的9600。 小厂家的OTN现网也有。
现在的情况是上层意志不可违背,已经明确后续本地网只允许新建DCIBOX。 所以就没什么必要讨论该上不该上, 能上不能上的问题了。
有人说光传输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好像已经没什么门槛了。 此话本人是不敢苟同的。 从现网来看,无论是设备的稳定性、功能性、网管的易用性,华为第一、中兴第二应该是没什么争议,至于老三烽火就不讨论了。网管太重要了,现在的传输网管真就只有华为的好用。我不知道上头是不是有比华为更加强大的网管研发团队。 就OTN来说,当前运营商迫切希望的是实现全业务的自动开通。 这对于数通来说易如反掌的事情, OTN则真是难如登天。 各个厂家之间的差异都不说了, 就算单一厂家的设备,不同型号的设备板卡也存在巨大的差异。 为了应对多样化的需求, OTN的业务板卡现在需要叠加N种能力, 一个端口他可以是SDH、以太网也可以是ODU, 完全就是不同的东西 。 另外一方面, 光传输网要应对各种复杂环境,其核心就是要成网成环,需要考虑物理路由的问题。而光纤物理网在实际当中并不会是想象中的美好,同路由问题,跨站衰耗问题,车挂水淹山火鼠患都会波及传输运行。 与点对点的电层网络不同的是,光层的性能是要跨站影响的。 现在仅华为在大网实现了自动开通,且成功率都不高,大量的问题需要人工干预。板卡类型越多问题必然越多,以后长期扯皮是必然的。 而且成环成网的性能,本人是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自上市之后,迫于成本压力,人力资源得不到缓解。 长达10年的空白期导致现在传输维护线要么20出头,要么40几岁了。 各个部门都喊缺人,新兴的大数据、云网各种部门成立,人员都只能从现岗位挖。这也是运营商迫切想把传输自动化的一大原因。 长远来说,自动化是趋势。 但是怎么能平衡各方利益? 让光电层解耦,提出新的统一标准,让三大自断手脚。 是你你会干? 科技企业的竞争力从来就不是开放,要不专利两个字可以扔进垃圾桶了。
传输统一网管搞了几年了,现在也就起了个头。 试图一统所有厂家接入OTN的UMS也还在摸索前进。 高层贯彻意志也不是头一回了,几年前的STN统一网管不也是愿望美好么。 本来就是路由器,实现个自动开通也算不上什么奇迹。 可随之而来的问题几乎已经无解了。 不想被厂家绑架, 到头来还不是被集中网管厂家和N个中间件厂家绑架。 厂家最开始招了几个厉害的程序猿维护网管平台,各种问题实在太多,两个核心吃不消干了两年辞职走人。 新人上手,多得很的问题排队解决, 以前问个问题一两个小时给你搞定, 现在长期根本没人理你。 不单是网管平台,涉及的资源反写系统也是一个鸟样,很难找到人处理问题。 而自动开通过程中需要涉及的服开和中间接口厂家还有好几个, 遇到问题扯皮是常态。 最关键的是现在运行起来了,整个系统深度绑定,谁也离不开谁,做得再烂你也没办法把它换掉。
现在DCIBOX各种饼画的很大,上层在执行意志, 下面只有听的份。不和谐的声音敢发么? 我不知道这些人对于后续的连锁反应是不是真有足够的应对。几年以后这些人还有几个在现在的位置上? 那时候他们又还有几人关心DCIBOX?
时间: 2022-8-29 14:27
作者: bfworld
jamdel 发表于 2022-8-29 13:02 
国内通信设备经过多年的集采,价格已经很低了,利润空间很有限,开源节流,节流部分应该多考虑老旧技术或者 ...
已经明确了后续本地网只能新建DCIBOX, 三大直接出局。
时间: 2022-8-29 14:38
作者: 客家人
bfworld 发表于 2022-8-29 14:27
已经明确了后续本地网只能新建DCIBOX, 三大直接出局。
主要还是三大屁股坐歪了,价格谈不下来。加上现在光模块白菜价,所以运营商想自己搞。
运营商想自己搞,也不是拍屁股决定的,技术上没有问题,初期运维有问题可以逐步改进。
互联网厂家自己搞dci,成本降低了90%,这对于运营商诱惑力太大了,现在一个400G光模块集采都干到几百元。
时间: 2022-8-29 14:39
作者: yuanfengding
运营商太苦了。251运营商业务的毛利率最近几年一路上升,高达>58%。确实需要平衡了。
时间: 2022-8-29 15:17
作者: barrylyn
六层马甲 发表于 2022-8-29 11:38 
电信需要设计机箱三维模型,,定义背板信号,,提供给第三方厂家,,
有些通用件还要推荐供应商,,甚至 ...
三防漆,唉,这就是国企创新
时间: 2022-8-29 15:19
作者: 客家人
本帖最后由 客家人 于 2022-8-29 15:20 编辑
yuanfengding 发表于 2022-8-29 14:39
运营商太苦了。251运营商业务的毛利率最近几年一路上升,高达>58%。确实需要平衡了。
一个400G光模块,自己买几百元,251估计要几千元吧,运营商也不平衡,既然小厂和自己研究院能搞,就让小厂上。
时间: 2022-8-29 15:58
作者: nicaia
yuanfengding 发表于 2022-8-29 14:39 
运营商太苦了。251运营商业务的毛利率最近几年一路上升,高达>58%。确实需要平衡了。
哇塞,利润率5%左右,毛利超过58%,这中间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啊,运营商全给人家打工了
时间: 2022-8-29 16:01
作者: 通信老张
六层马甲 发表于 2022-08-29 11:38:24
电信需要设计机箱三维模型,,定义背板信号,,提供给第三方厂家,,有些通用件还要推荐供应商,,甚至统一...
如果要做到跨厂家的板卡级兼容,这就是我说的可能要定义和设计新的III型、V型,这种推测比自己开发还要难。不仅自己要懂硬件设计,还需要做多厂家板卡软硬件兼容验证。我理解板卡间的设计是属于系统内的接口,比通用PC电脑的SATA总线、PCIe总线复杂太多,基本没有可操作可实现性。
时间: 2022-8-29 16:13
作者: 通信老张
客家人 发表于 2022-08-29 14:38:34
主要还是三大屁股坐歪了,价格谈不下来。加上现在光模块白菜价,所以运营商想自己搞。 运营商想自己搞,...
DCI BOX一定会带来降价,你讲的90%降价稍微思考一下都会觉得太夸张了。1、中国电信研究院自己专家说自研带来20%成本下降;
2、90%降价还能做,说明毛利率高到90%以上,老张还没有遇到过业界有这种产品。
时间: 2022-8-29 16:25
作者: 通信老张
bfworld 发表于 2022-08-29 14:19:06
最近一直头疼这个DCI BOX的事情。本人从事传输维护18年,接触波分16年,三大的设备都维护过。用...
你提到的情况比老张了解的还具体和实在,我都没有深入了解过。老张朴素的认为:
1、中国电信的专家不一定真比传输厂家懂传输,甚至都不一定比厂家更懂省内网络、需求、场景和维护;
2、三大厂长年没有解决的痛点问题,包括成本问题,研究院的专家自研能帮电信自己解决掉;
3、基于研究院这种组织结构,现在将来也不会派出研究院的高级专家,坐飞机全国飞,解决省内的具体问题;
4、通过内部管理手段,作用力有多大,省内反作用力就有多大,从业务影响,省内和集团可能会有个平衡点;
5、在通信设备研发上,我推崇韦总的观点,运营商做标准设备,玩票可以,商用很艰难。
时间: 2022-8-29 17:10
作者: 客家人
通信老张 发表于 2022-8-29 16:25
你提到的情况比老张了解的还具体和实在,我都没有深入了解过。老张朴素的认为:
1、中国电信的专家不一定 ...
那就让251 26和烽火卖DCI box嘛,为啥人家不卖给运营商,卖给互联网厂家么?还不是有私心,舍不得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时间: 2022-8-29 17:34
作者: bfworld
客家人 发表于 2022-8-29 14:38 
主要还是三大屁股坐歪了,价格谈不下来。加上现在光模块白菜价,所以运营商想自己搞。
运营商想自己 ...
好一句运维初期有问题可以逐步改进, 太轻描淡写了。
成本降低90%,这是典型的张口就来。
时间: 2022-8-29 17:39
作者: bfworld
本帖最后由 bfworld 于 2022-8-29 17:41 编辑
通信老张 发表于 2022-8-29 16:01 
如果要做到跨厂家的板卡级兼容,这就是我说的可能要定义和设计新的III型、V型,这种推测比自己开发还要难 ...
板卡级的兼容! 如果一个板卡硬件软件全部兼容,那只能是一个公司做出来的,那也只能是一种板卡。 也就是说只有一种可能性,软硬件全部由运营商自己开发, 外面纯代工。 没有可能性
时间: 2022-8-29 17:50
作者: oooooooo
建议楼主,有些人的回复没必要理会,你认真就输了
时间: 2022-8-29 17:57
作者: 通信老张
说实话,其他四个点我都不意外,毕竟像标准化成本的高低、降成本的多少、可靠性的高低、全光网先进性,都是灰度的,很难以量化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比如我相信中国电信的专家一定可以PK设备厂家,能有亮点出来。
唯独意外的是自主可控和国产化的宣传,但既然自己研发,电信传输专家在业界是顶级的,应该知道自研设备的国产化情况;老张侧面都能掌握的产业链信息,电信专家不可能不知道的。
我隐隐担心的是在给领导和集团公司讲的时候明知是A,却讲成B,误导方向。
时间: 2022-8-29 18:05
作者: 通信老张
oooooooo 发表于 2022-08-29 17:50:00
建议楼主,有些人的回复没必要理会,你认真就输了
哈哈,我没事的时候就来看看网友观点,大家互动讨论。
这个事儿本来没有啥输赢,也没有对错,老张就是一个懂点技术,愿意写点文字的吃瓜群众一枚,怎么都不会有输赢。
最终输赢的都是中国电信、参与厂家和行业之间。
时间: 2022-8-29 19:16
作者: 客家人
通信老张 发表于 2022-8-29 18:05
哈哈,我没事的时候就来看看网友观点,大家互动讨论。
这个事儿本来没有啥输赢,也没有对错,老张就是一 ...
运营商为啥要自研upf、光传输、5G小站和手机,除了自己研究院发展需要,毕竟养了不少人,需要点成果,提升自己的研发水准,提升企业的自身实力。
一个重要原因是无线、核心网和光传输已经被几个厂家高度绑定,没有议价权,所以运营商对于一些比较成熟和门槛不高的,自己下手自己干。
时间: 2022-8-29 19:45
作者: 通信老张
在观望上看到一篇《卢卡申科在工厂为什么愤怒》摘录了一段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余鹏鲲】
当地时间8月15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视察位于明斯克市的一家摩托车工厂时,媒体记录下一段有趣的对话。
卢卡申科问:“都是国产的吗?”。
“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案都是咱们自己的,然后将来自不同制造商的所有零部件组装起来......”工厂负责人闪烁其词。
“也就是说,没有东西是国产的。”卢卡申科立刻揭穿了官僚的说辞。
负责人赶紧掩饰:“但我们做的都是精细装配,工作量也很大。”
于是卢卡申科逐个询问了大灯、挡泥板、发动机和轮胎的生产国,发现都来自于中国时,卢卡申科终于出离了愤怒:“我们不能再容忍这样的进口了”。卢卡申科认为,国内制造商应该开始自己生产零部件。个别产品国产化率只有20%左右,在全球不确定性和制裁的背景下具有一定的风险。
当意识到即兴发言有可能被断章取义为针对中国后,卢卡申科立刻强调:“幸I好我们和中国人的关系很好”,“但我们仍应尽可能地国产化”。
相关报道被转发到国内后,中国的网民同样看得津津有味。的确,苏联笑话式的官僚表演、摩托车工厂竟然从中国进口挡泥板、全球化的时代一国元首呼吁国产化都充满了戏剧性。
不过一个较为亲华的国家,其领导人对进口中国零部件仍感忧虑,对有志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而言,不能不认真思考。
时间: 2022-8-29 21:44
作者: 汤汤的汤面
理性讨论,运营商也没说要全部替换成自研的设备,都是一步一步来的,创新也不是一步到位,肯定是慢慢演进优化的,老张是说了很多不足的地方,这也是事实,但总感觉就是一棒子打死的意思,没必要吧。。。
就像当时服务器X86这么强势,后面运营商不也慢慢用国产的了么,从一开始的10%,到20%,今年国产服务器占比都到25%以上了,不也用起来了么
时间: 2022-8-29 22:50
作者: nick0324
满满的都是干货,火钳流明
时间: 2022-8-29 23:52
作者: 通信老张
asb-nsb 发表于 2022-08-29 10:55:46
华为和中兴都有支持开放网络的设备在互联网企业卖,只不过不愿意买给运营商吧了,让运营商输血给国内3大厂...
你提出一个很好的话题,我找机会和四大设备商的人私下深入聊一下,看看他们的顾忌是什么,真实态度啥样的,价格肯定是一个因素,既有利益也是必然原因。
反过来,我也听省内运营商讲过电信DCI BOX一期,有个大厂中标了DCI BOX,反而不愿用DCI BOX发货,最终还是用传统波分交付的。
总之,怪像多的很,这也是老张持续关注的原因,有空真的看看有哪些厂家在真做DCI BOX,哪些厂家在摸鱼。
时间: 2022-8-29 23:57
作者: 通信老张
客家人 发表于 2022-08-29 11:23:08
你的意思是让251、26和烽火三家漫天要价?强烈支持运营商自己搞,互联网公司都能自己造或者定制,运营...
看看省内应用吧,互联网自己造就夸张了,他们水平还不如电信专家呢。
我记得我有篇帖子里面,有个网友给我回复说,互联网也有贴牌定制的,主要武汉的和的福州的两家公司。
我是鹅厂往事的粉丝,我看过他们的解释,也叫自研定制的,没说自己造。
时间: 2022-8-30 00:22
作者: 客家人
nick0324 发表于 2022-8-29 22:50
满满的都是干货,火钳流明
没啥干货,明显是为251、26和烽火说话,提倡产业集中,可是这三家现在已经事实上垄断,不会轻易释放技术红利,甚至漫天要价,运营商自己着急。既然不能从这三家吃到产业进步的技术红利,干脆自己干或者引入小厂。
本质上还是大厂的技术护城河越来越浅,已经有二线厂家追赶的差不多,就像隔壁有个帖子说江苏电信引入小厂5G小基站,戳到很多人的痛处,说要查江苏电信腐败。
时间: 2022-8-30 07:44
作者: 坂田小夫妻
通信老张 发表于 2022-8-29 23:57 
看看省内应用吧,互联网自己造就夸张了,他们水平还不如电信专家呢。
我记得我有篇帖子里面,有个网友给我 ...
互联网的传输设备DCI box是不是自己开发的,只外购光模块?
时间: 2022-8-30 08:45
作者: bfworld
客家人 发表于 2022-8-29 19:16 
运营商为啥要自研upf、光传输、5G小站和手机,除了自己研究院发展需要,毕竟养了不少人,需要点成果,提 ...
没有议价权? 说说你的根据
时间: 2022-8-30 08:51
作者: bfworld
客家人 发表于 2022-8-30 00:22 
没啥干货,明显是为251、26和烽火说话,提倡产业集中,可是这三家现在已经事实上垄断,不会轻易释放技术 ...
现在都是集采,省电信没有资格引入非集采厂家, 怎么就不能查?
时间: 2022-8-30 09:40
作者: oooooooo
bfworld 发表于 2022-8-30 08:45 
没有议价权? 说说你的根据
想当然嘛
时间: 2022-8-30 09:41
作者: oooooooo
客家人 发表于 2022-8-30 00:22 
没啥干货,明显是为251、26和烽火说话,提倡产业集中,可是这三家现在已经事实上垄断,不会轻易释放技术 ...
连26、烽火都遭了池鱼之殃了,没必要啊
时间: 2022-8-30 09:41
作者: 客家人
bfworld 发表于 2022-8-30 08:51 
现在都是集采,省电信没有资格引入非集采厂家, 怎么就不能查?
你想多了,省公司也可以招标采购的,不是任何产品都要集团招标。
时间: 2022-8-30 09:42
作者: 客家人
oooooooo 发表于 2022-8-30 09:40 
想当然嘛
那人家电信为啥还要强推DCI呢,还不是因为三大不愿意释放技术进步的红利。
时间: 2022-8-30 09:46
作者: oooooooo
客家人 发表于 2022-8-30 09:42 
那人家电信为啥还要强推DCI呢,还不是因为三大不愿意释放技术进步的红利。
你这逻辑太糙了,只是想当然,根本没有深入的分析,没有数据,没有严谨逻辑
时间: 2022-8-30 10:19
作者: nicaia
某司的908,不也是DCI-BOX么,在OTT价格都打骨折了,单100G算下来都5万以下了,运营商呢,单100G现在还20几万,这要是卖到运营商,9800还能卖出去么
时间: 2022-8-30 10:33
作者: carlzhusz
老张写的还挺好的,多写写,就是我看有几个问题:
1,“都贴着中国电信牌子的设备,功能也一样,外形也一样,有个设备的板卡坏了,省公司运维人员到底拿哪个厂家的板卡去站点换板呢?”
这问题异常容易解决,换设备,沟通的不是外观,而是型号,型号大家都不一样的。
2,“第一点思考、定制化的灰盒设备看似标准化,从根上就不能实现任意替换,也没法摆脱厂家,只是从绑在大厂家的船上,变成绑在中小规模的厂家船上了”
绑这个字老张一直很纠结,我认为对于大厂家来说,用绑没问题,对于小厂家来说,只能够的上说买,而不是绑。绑的是什么,绑的是特有功能,这些花花肠子,大厂家才比较多,小厂家能搞出来已经不容易了,还来不及塞啥特有功能吧。就是有,也可以要求去掉,小厂家的话语权弱多了。大厂家说不定把电信的整个业务部门都买通都有可能。
3,“中小规模厂家的利润诉求虽然不如大厂高,很少听说这些厂家会去投资上游的产业链,不是觉悟不够,而是没有资源和精力。这是老张一贯的观点,国产化的提升一定是靠大厂的规模优势去投资”
这我也觉得不对,大厂投资上游产业链是为了垄断,拿到好价格,他们才不是好心人,老张在大厂工作,为之吹赞歌,我不反对,屁股在那没办法,但是你这也太把商业野心讲成道德高地了,不喜欢。我们在商就言商,在技术就言技术。所以,老张所谓的第二点“第二点思考、中国电信定制的设备不太可能是国产化,也不可能提升国产化”,我是反对的,难道大厂可以扶持的上游,电信就不能扶持?电信还不如大厂?怪不得电信不敢和大厂玩,那小身板要被玩死。怪不得很多人都要华为投芯片,只有华为干啥成啥,华为就是神话。
哎,其他不说了
时间: 2022-8-30 10:42
作者: carlzhusz
nicaia 发表于 2022-8-29 15:58 
哇塞,利润率5%左右,毛利超过58%,这中间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啊,运营商全给人家打工了
中间的差距都用在研发和销售费用上了
时间: 2022-8-30 10:46
作者: todaysc
WSS, 相干技术哪个都是几十年技术积累。社会赚快钱让企业没有了动力,但是不赚快钱又会挨不下去。
能杀出血路的企业都是风毛菱角。
只希望电信能够大气一点,制定好标准,让市场自我迭代自己卷,而不要内部近亲繁殖
时间: 2022-8-30 10:47
作者: sola1217
很专业啊,难得的好帖子
时间: 2022-8-30 11:15
作者: 客家人
carlzhusz 发表于 2022-8-30 10:33 
老张写的还挺好的,多写写,就是我看有几个问题:
1,“都贴着中国电信牌子的设备,功能也一样,外形也一 ...
说的好,大厂只想垄断和漫天要价,电信也看到这点,所以扶持一下小厂,多拉几条鲶鱼。
就像5G小站,大厂1个prru 5000元,小厂1个2000元,你确定能支撑那么高的溢价么?
时间: 2022-8-30 11:24
作者: 毛小邪
asb-nsb 发表于 2022-8-29 10:55 
华为和中兴都有支持开放网络的设备在互联网企业卖,只不过不愿意买给运营商吧了,让运营商输血给国内3大厂, ...
我理解还是对建网的诉求不同,互联网企业关注的是成本,能用就行,段了网也无所谓。运营商谁敢不在乎网络的可靠性?谁家断网,谁家遭殃,最近的KDDI和Rogers就充分证明了这点
时间: 2022-8-30 11:31
作者: 通信老张
carlzhusz 发表于 2022-08-30 10:33:19
老张写的还挺好的,多写写,就是我看有几个问题:1,“都贴着中国电信牌子的设备,功能也一样,外形也一样...
你的观点很好,也给电信提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可以作为电信的参考。
1和2都是标准化,我认为这种外型一样,内瓤不一样的设计不能叫标准化,还是丁是丁卯是卯,定义个接口就说标准化了,这不准确。我认真想过,电信这种定制设计可能的问题,如何在10-20年的周期,如何在电信全国几百个地市公司,以及上千个维护班组去靠个型号区分板卡,老张觉得可能很难,想到的也只有划区域使用,即使划了区域,也会存在后续新产品和新集采,总之,我没有看到实际的操作性。我们留给电信专家自己去梳理遍历可能的新产品迭代、每年采购、维护使用场景吧!如果有电信省内地市运维一线的工程师,说说实际的情况,比我这些坐办公室的人更懂。
3、这个可能需要调研厂家投资产业链的情况,我确实没有信息和渠道,大部分都是企业自己的保密的。就电信的盒子,国产化程度如何,等电信自己分析,就中标厂家有些连盒子都舍不得投入开发,还投资产业链,我是不信的。如果中国电信愿意拿钱出来投资国产化底层的产业链当然是好事,比如砸钱搞个关键器件,比如光模块和WSS器件自然最好;但说实话,我比较悲观,就电信传输的采购量,投出去的钱估计都省不回来。就投资产业链上,我觉得大厂家比运营商有优势。这个可以有懂投资财经的同事可以分析一下电信的年报。
开饭馆可能会投资养猪场买到更好的猪肉,要我一个吃猪肉的还投资养猪场以便于吃到好猪肉,我是不会这样干的。
时间: 2022-8-30 11:34
作者: nicaia
毛小邪 发表于 2022-8-30 11:24 
我理解还是对建网的诉求不同,互联网企业关注的是成本,能用就行,段了网也无所谓。运营商谁敢不在乎网络 ...
让腾讯、阿里断网试试,看是不是比运营商断网影响大哈,微信上不去了,王者荣耀登不上了,支付宝打不开了,这那个不比运营商断某一点的网影响大
时间: 2022-8-30 11:37
作者: bfworld
本帖最后由 bfworld 于 2022-8-30 11:39 编辑
客家人 发表于 2022-8-30 09:42 
那人家电信为啥还要强推DCI呢,还不是因为三大不愿意释放技术进步的红利。
有些事情自己琢磨,不好说。
DCI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是现在这种势头,反正我心头打鼓。
时间: 2022-8-30 12:03
作者: 通信老张
今天一早收到一个运营商工作的同行提供给我的一张DCI BOX I/II型的组团合作关系图,说是他掌握的情况,和我推测的基本一致,但还不能完全实锤,等我再花点时间研究调研一下。
我都不想回复有些朋友关于大厂小厂身份的标签,老张在98-99年左右参与北京朗讯SDH二网的时候,国内大厂的传输产品还没有研发出来,连省会城市开试验局的机会都没有。
老张从AT&T bell,朗讯,北电,阿尔卡特朗讯,入门就对贝尔,对AT&T是很有感情,所以一直对AT&T的信息特别敏感和关注,也是揪着他们打的原因吧。
时间: 2022-8-30 12:32
作者: 客家人
任何一个市场,有效供应商2-3家,100%会达成某种默契,然后漫天要价。只要有4-5家以上才能行成有效的竞争格局。
现在国内无线、核心网和传输都被事实上垄断, 251毛利58%,这也是运营商所担心的,所以引入和培育新的鲶鱼,于公于私运营商都有动力。
时间: 2022-8-30 13:18
作者: carlzhusz
通信老张 发表于 2022-8-30 11:31 
你的观点很好,也给电信提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可以作为电信的参考。
1和2都是标准化,我认为这种外型一样 ...
"开饭馆可能会投资养猪场买到更好的猪肉,要我一个吃猪肉的还投资养猪场以便于吃到好猪肉,我是不会这样干的"
你这比喻好,这个完全取决于猪肉多贵,农村里自己家里养猪以前多的是,他们也吃猪肉。
电信自己下场搞这个,肯定不是上层领导脑子抽风,神经搭错。还是有原因的,除了251,26太贵,还有啥站的住的理由?为了个人理想?他们还是商业企业,只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理想,很难推动公司层面的动作的。
时间: 2022-8-30 13:53
作者: oooooooo
carlzhusz 发表于 2022-8-30 13:18 
"开饭馆可能会投资养猪场买到更好的猪肉,要我一个吃猪肉的还投资养猪场以便于吃到好猪肉,我是不会这样干 ...
会不会是为了“自研”?
时间: 2022-8-30 14:25
作者: UFO13579
搞白盒就是亲M,里面的关键器件没有一个是国产的
时间: 2022-8-30 14:29
作者: fubg230240
楼主的文章干货满满,学习~~~
时间: 2022-8-30 14:31
作者: carlzhusz
oooooooo 发表于 2022-8-30 13:53 
会不会是为了“自研”?
我感觉“自研”是结果,不是动机。
作为一个运营商,研究院不会在这样的组织机构中占据首要位置,肯定还是属于从属地位。毕竟运营商的主营业务是从用户那里划拉钱到自己口袋,而不是为了研究服务花大量钱。你说是吧?
时间: 2022-8-30 14:49
作者: oooooooo
carlzhusz 发表于 2022-8-30 14:31 
我感觉“自研”是结果,不是动机。
作为一个运营商,研究院不会在这样的组织机构中占据首要位置,肯定 ...
对民企自研不会成为动机,对国企就不好说了
时间: 2022-8-30 15:21
作者: carlzhusz
本帖最后由 carlzhusz 于 2022-8-30 15:23 编辑
oooooooo 发表于 2022-8-30 14:49 
对民企自研不会成为动机,对国企就不好说了
这个怎么说呢,以前我也这么想。但是几个思考打破了我的想法
1,如果“自研”是动机,那说明有人想要在这个公司里居功来获得利益,如果那人权力能够大到drive公司,那为何他会考虑一个非主力部门:研究所来出头?他已经权力滔天,可以直接在主力部门动手讲故事更佳。甚至也可以按老张讲的,直接投资上游产业链,搞国产化来获得更大的名利。毕竟是国企嘛,投资国产化更能获得名利。
2,AT&T也是私有企业,也搞自研。还成功了部分。国内阿里之流也自己搞,也成功了,看起来和民企还是国企的潜台词无关
3,通常大家对国企的潜台词是内部关系错综复杂,小团体多,小圈子多,不讲效率讲关系。如此的话,为何不走寻常路?原先251和26已经在做了,没必要搞新的,花的也是国家的钱嘛,我继续搞我的小圈子关系就好了。但是电信不这样,上层脑子秀逗?我觉得不像。
时间: 2022-8-30 15:52
作者: oooooooo
carlzhusz 发表于 2022-8-30 15:21 
这个怎么说呢,以前我也这么想。但是几个思考打破了我的想法
1,如果“自研”是动机,那说明有人想要在 ...
我也是瞎说,研究研究当然得研究所为主啊,投资上游产业链风险大、回报期长,而且运营商直接投资上游似乎手伸得太长了
时间: 2022-8-30 16:48
作者: carlzhusz
oooooooo 发表于 2022-8-30 15:52 
我也是瞎说,研究研究当然得研究所为主啊,投资上游产业链风险大、回报期长,而且运营商直接投资上游似乎 ...
都是坐着瞎聊
没事
时间: 2022-8-30 17:16
作者: 非法用户
carlzhusz 发表于 2022-8-30 14:31 
我感觉“自研”是结果,不是动机。
作为一个运营商,研究院不会在这样的组织机构中占据首要位置,肯定 ...
“自研”,是行动,不是目标
时间: 2022-8-30 19:01
作者: 客家人
oooooooo 发表于 2022-8-30 15:52
我也是瞎说,研究研究当然得研究所为主啊,投资上游产业链风险大、回报期长,而且运营商直接投资上游似乎 ...
中国电信云计算早期是和菊司合作,现在也自研,也做的有板有眼。
时间: 2022-8-30 22:19
作者: 通信老张
carlzhusz 发表于 2022-08-30 13:18:08
"开饭馆可能会投资养猪场买到更好的猪肉,要我一个吃猪肉的还投资养猪场以便于吃到好猪肉,我是不会这样干...
1、论养猪老张有经验的,早期农村养猪杀来自己吃,是因为家里有杂食可以喂猪,确实比从市场买猪肉省钱,甚至市场供应有限,那是贝尔时代;现在农民养猪杀来吃,是觉得自己养的更健康放心,其实价格更贵。这是2022年。
2、科技创新的大方向一定不会有问题;执行是否念歪了经,老张不知道也不评论,话题太大,我只能就技术和现象讨论技术。 但千万别低估了少部分人的力量,有时候两三个确实就可以左右方向,这是我从AT&T Labs的几个老兄学到的,如何忽悠起“全球创新趋势”的。
时间: 2022-8-30 22:36
作者: 坂田小夫妻
数据中心的开放解耦,包括白盒交换机和光传输,这个没有疑问了。有疑问的是无线的ORAN,以及城域和骨干的光网络。
时间: 2022-8-30 22:39
作者: 通信老张
今天老张得空,看了大家的回帖,我也讨论比较多,老张要澄清几点,免的讨论偏了,以为我故意带节奏:
1、我绝不是有网友说的我是“攻击”运营商(或者国企)搞设备自研,而是从我这个老古董的视角和认知来看,我确实不看好这个自研标准通信设备的方向,我没有看到优势和价值,这不等于说就一定要去买谁家大厂的设备;
2、我从热闹的开放光网络的情况来看,光鲜的表面和高大上的口号下面是僵死的开放组织(老张写过),和下面不靠谱的研发情况和招标情况(大厂参不参与无所谓,多个中小规模厂家在里面搞事情),这让老张跳出来死磕的是,参与的明白人们还故意出来带节奏,公众号、C114、各种新闻,各种给自己贴金;
3、我不求央企国企中的搞技术多有当担,但至少不能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如自主可控和国产化。
这是老张说真话的初衷。
时间: 2022-8-30 23:33
作者: 通信老张
最近IP网领域有条新闻,说中国移动设计院自研PTN/SPN CPE设备,移动设计院这次自主设计的产品,代工单位是大厂251。
老张明确说不看好,这类产品,为啥不直采,或者集采招标,要自研代工,中间有多少弯弯绕绕,等着看吧。
时间: 2022-8-31 08:25
作者: bfworld
毛小邪 发表于 2022-8-30 11:24 
我理解还是对建网的诉求不同,互联网企业关注的是成本,能用就行,段了网也无所谓。运营商谁敢不在乎网络 ...
断了都受不了。 但区别是互联网企业网络单一, 不像运营商需要承载N多业务。
时间: 2022-8-31 08:34
作者: bfworld
本帖最后由 bfworld 于 2022-8-31 08:34 编辑
客家人 发表于 2022-8-30 12:32 
任何一个市场,有效供应商2-3家,100%会达成某种默契,然后漫天要价。只要有4-5家以上才能行成有效的竞争 ...
任何一个市场经过充分有效竞争,最后都只会剩下2-3家带头大哥, 其余的基本忽略不计。
时间: 2022-8-31 09:00
作者: carlzhusz
bfworld 发表于 2022-8-31 08:34 
任何一个市场经过充分有效竞争,最后都只会剩下2-3家带头大哥, 其余的基本忽略不计。
这就是为啥华为中兴能起来,他们起来前,在欧美,是爱立信和Nokia的天下。欧美运营商就是扶持小厂家把H/Z给搞起来了。现在老美觉得不对,干掉H/Z,你看VDF,整天喊着O-RAN,就是想再搞一个小厂家的故事。
所以不要像老张想的:小厂家都该死,大厂家该活。所有的消费者,在只有两个选择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的找第三家,第四家来平衡支出。即使不是主力支出方向,但你看O-RAN喊了这么久,大厂家的设备价格估计也下来了点。
时间: 2022-8-31 09:14
作者: oooooooo
客家人 发表于 2022-8-30 19:01 
中国电信云计算早期是和菊司合作,现在也自研,也做的有板有眼。
你说有板有眼我觉得很好笑,研发可以用有板有眼来形容吗?
时间: 2022-8-31 09:36
作者: cfancfan
没事来看看 发表于 2022-8-29 10:04 
互联网公司能做,运营商为啥不能?
说的对!
时间: 2022-8-31 10:07
作者: 客家人
carlzhusz 发表于 2022-8-31 09:00
这就是为啥华为中兴能起来,他们起来前,在欧美,是爱立信和Nokia的天下。欧美运营商就是扶持小厂家把H/Z ...
中国这个市场,4-5家有效供应商符合运营商的根本利益,这也是运营商研究院自己搞upf、5G小站和光传输的初衷,大厂垄断是不会让运营商吃到技术进步的红利。
时间: 2022-8-31 15:11
作者: 我爱的家
感谢大佬,我拜读了您53天写的40篇文章,内容都很值得我学习,收益匪浅,让我对这个行业产生了新的认知。
时间: 2022-8-31 15:21
作者: 通信老张
我爱的家 发表于 2022-08-31 15:11:23
感谢大佬,我拜读了您53天写的40篇文章,内容都很值得我学习,收益匪浅,让我对这个行业产生了新的认知...
朋友你客气了,早期有不少灌水,不真独立写的也不要太多。
时间: 2022-9-1 10:45
作者: 通信老张
今天看到美国要英伟达断供中国高端GPU的消息,能不能给还有幻想的同志们一些新的刺激。
我希望中国电信的专家务实的评估国产化程度,不要吹泡泡。
时间: 2022-9-1 16:44
作者: xuqz
任重道远
时间: 2022-9-2 14:18
作者: 牧羊老蒙
DCI-BOX不是新东西,华为是国内第一厂家,只不过不给运营商供货而已,所以说抛弃大厂的说法不准确。
大厂不参与DCI-BOX,单纯的是利润问题。
时间: 2022-9-2 14:21
作者: 牧羊老蒙
bfworld 发表于 2022-8-29 14:27 
已经明确了后续本地网只能新建DCIBOX, 三大直接出局。
不太可能吧,之前有明确说法是城区新建首先采用光纤直连,不满足的情况下采用DCI-box.只是敲打三大,出局太难。
时间: 2022-9-2 15:48
作者: bfworld
牧羊老蒙 发表于 2022-09-02 14:21:40
不太可能吧,之前有明确说法是城区新建首先采用光纤直连,不满足的情况下采用DCI-box.只是敲打三大...
已经开过会了,规划指引很明确的说了本地网新建只能采用dcibox,而今年集采三大都没有参与,因此说三大直接出局
时间: 2022-9-2 15:49
作者: 客家人
bfworld 发表于 2022-9-2 15:48
已经开过会了,规划指引很明确的说了本地网新建只能采用dcibox,而今年集采三大都没有参与,因此说三大直 ...
出局了好,还不是不愿意降价,舍不得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三大不干,有人干。
时间: 2022-9-9 16:34
作者: Lightning
运营商还是好好学习研究标准,让大厂去实现。搞一堆小厂有什么好处?岂不是又回到老路上去了,拿美国芯片攒设备!跟电脑兼容机、Andriod手机一样!只剩便宜了。
运营商搞标准也不能一家搞一套,自成体系,谁也不服谁,到最后可能都变成自己玩自己,谁也不能走出国门!
时间: 2023-1-5 19:42
作者: seeseecn
写得很深刻,核心定价权还是在主要的光器件、核心芯片上,中小厂没有这个议价能力
时间: 2023-2-23 09:20
作者: hzgcookie
这东西互联网企业都干快十年了,为啥运营商就不行?省钱是硬道理!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
Powered by C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