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苹果自研基带不顺 高通确认拿下明年iPhone芯片大单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2-11-3 09:19
作者: PH值     标题: 苹果自研基带不顺 高通确认拿下明年iPhone芯片大单

高通公司将在2023年继续为“绝大多数”iPhone提供基带芯片。而在此前,高通原本预计这块生意将被苹果的自主基带芯片抢走。

高通周三在发布财报时发表评论称,该公司原计划在2023年仅为新iPhone提供大约20%的5G基带芯片,但现在预计将保持目前的供应水平。该声明证实,苹果明年的机型不会采用自己的自研基带设计。

自从2019年与高通达成和解,并同意在可预见的未来在iPhone中使用该公司的基带芯片以后,苹果开始致力于打造自己的手机基带芯片。苹果芯片开发主管在2020年告诉员工,该组件的开发正在进行中。但今年早些时候有报道称,苹果的这一努力受到了基带原型版本存在过热的阻碍,该公司最早要到2024年才会开始更换自研基带芯片。

苹果尚未置评。不过,这一利好消息并没有给高通的投资者带来多少安慰。目前,高通正在努力应对智能手机需求普遍下滑的局面,该公司发布的业绩展望远低于预期,导致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一度下跌8.4%。


时间:  2022-11-6 08:41
作者: 枫叶荻花秋瑟瑟

建议H28把手机芯片设计卖给苹果,赚个大价钱,否则过几年也浪费了
时间:  2022-11-6 09:12
作者: Desla的马甲

本帖最后由 Desla的马甲 于 2022-11-6 09:12 编辑

在某些人眼里,华为芯片设计哪有啥技术含量,随便一个公司都能搞,这苹果搞不出来,咋说?找理由还不容易:说明苹果不属于“随便一个公司”的范围。
时间:  2022-11-6 11:25
作者: 奋斗士

本帖最后由 奋斗士 于 2022-11-6 11:28 编辑
Desla的马甲 发表于 2022-11-6 09:12
在某些人眼里,华为芯片设计哪有啥技术含量,随便一个公司都能搞,这苹果搞不出来,咋说?找理由还不容易: ...


苹果是自研CPU,只是基带搞不定,个人怀疑是专利原因

能做ARM CPU的国产厂商实在太多了,
但能做基带的,
基本就是个别通信背景的厂
时间:  2022-11-6 11:28
作者: 奋斗士

本帖最后由 奋斗士 于 2022-11-6 11:29 编辑

null
时间:  2022-11-6 11:49
作者: yz98061

奋斗士 发表于 2022-11-6 11:25
苹果是自研CPU,只是基带搞不定,个人怀疑是专利原因

能做ARM CPU的国产厂商实在太多了,

能搞基带的也只有高通一家能搞出全球通用的,联发科4G+不行,三星的方案覆盖不了全球,华为的问题也和这两家差不多
时间:  2022-11-6 13:24
作者: 客家人

Desla的马甲 发表于 2022-11-6 09:12
在某些人眼里,华为芯片设计哪有啥技术含量,随便一个公司都能搞,这苹果搞不出来,咋说?找理由还不容易: ...

  何庭波说的备胎转正了么?现在还不是买高通的,人家还只卖4G芯片。
时间:  2022-11-6 13:51
作者: master123

yz98061 发表于 2022-11-6 11:49
能搞基带的也只有高通一家能搞出全球通用的,联发科4G+不行,三星的方案覆盖不了全球,华为的问题也和这两 ...

为啥不行?请给出解释。
时间:  2022-11-6 15:56
作者: yz98061

master123 发表于 2022-11-6 13:51
为啥不行?请给出解释。

你列出一款使用高通以外方案并且做到全球LTE CA组合,全球EN-DC组合,至少27个LTE频段,至少20个NR频段,LTE达到cat20 20流,NR CA带内带间组合支持齐全的产品出来啊。其他家的基带方案出口欧洲的产品,客户都反映LTE速度跑不上去,高通跑三四百的地方别的才100多,厂家也解决不了。当然其他家的产品也有一些小众的特色功能是高通不支持的,但是要一体化解决方案,目前除了高通找不到别的厂商
时间:  2022-11-6 16:15
作者: master123

yz98061 发表于 2022-11-6 15:56
你列出一款使用高通以外方案并且做到全球LTE CA组合,全球EN-DC组合,至少27个LTE频段,至少20个NR频段, ...

曾经和你聊过这个问题,这只是规格,不是性能,性能是硬功夫。规格不过是各个模块的聚合,是否需要,取决于市场需求。
至于性能我最近深有体验:M50P在小区地下停车场电梯门口信号断断续续,M40P信号一直很好。这基本上可以说明麒麟与晓龙的性能差了。
时间:  2022-11-6 19:49
作者: yz98061

master123 发表于 2022-11-6 16:15
曾经和你聊过这个问题,这只是规格,不是性能,性能是硬功夫。规格不过是各个模块的聚合,是否需要,取决 ...

客户要那种高规格的产品,别家提供不了基带,没办法啊。联发科的中频ic基本只能处理12个流,高通最新的都26个流了,客户网优测试结果比高通慢一半,人家直接不要货了。除了高通没有可以提供支持20流以上的解决方案的厂家,客户会管你性能?也就中国的低配网络会不在乎终端解决方案,只要便宜就有市场,出口产品不用高通想做高端都没有替代品
时间:  2022-11-6 19:51
作者: yz98061

本帖最后由 yz98061 于 2022-11-6 19:53 编辑
master123 发表于 2022-11-6 16:15
曾经和你聊过这个问题,这只是规格,不是性能,性能是硬功夫。规格不过是各个模块的聚合,是否需要,取决 ...


高通方案喜欢压低上行功率你不知道?你比这种场景高通应该还不如联发科信号好,再说信号和射频前端和天线性能关系更大,基带还能决定信号强弱了?你要是觉得只要加配套就能达到高通的规格,麻烦你用其他厂家的解决方案做出来再说,每家方案的基带都是要配自家中频ic的,中频ic才是导致规格受限的硬件,给你最好的射频前端,你中频ic不行还有理了?
时间:  2022-11-6 19:57
作者: yz98061

master123 发表于 2022-11-6 16:15
曾经和你聊过这个问题,这只是规格,不是性能,性能是硬功夫。规格不过是各个模块的聚合,是否需要,取决 ...

你不会不知道基带只能配指定的中频ic吧,给你最好的射频前端模块,你要是能用其他厂商的基带+中频ic做出规格和高通一样的就算你狠。要是只跟射频前端有关,高通的基带都不用分高低端了。其他厂家的方案规格和高通的SDR735中频ic差不多,厂家无法提供高规格的中频ic,配再好的前端都没用
时间:  2022-11-6 20:05
作者: yz98061

master123 发表于 2022-11-6 16:15
曾经和你聊过这个问题,这只是规格,不是性能,性能是硬功夫。规格不过是各个模块的聚合,是否需要,取决 ...

高通现在出了X62+SDR735的方案来跟其他厂家抢低端市场了,规格LTE cat19和NR 120MHz,跟别家旗舰差不多了,还有价格优势,跟别家打得有来有回的。旗舰的X65方案是性能过剩,但人家卖的就是参数。现实你不承认也没有用,其他厂家基本放弃LTE演进了,开始抢跑新5G特性,但目前也没什么大市场,eMBB解决方案在相同的规格下高通有成本优势,最高规格又没有竞争对手。这些第二梯队厂家真的还不如紫光这种把价格杀到极低的有市场,从价格上开辟第二赛道也是不错的。
时间:  2022-11-6 20:45
作者: master123

yz98061 发表于 2022-11-6 19:49
客户要那种高规格的产品,别家提供不了基带,没办法啊。联发科的中频ic基本只能处理12个流,高通最新的都 ...

我不知道你所说的流是指什么?通常定意下的最大流数是信道矩阵的最大秩数。对于基站32发天线,手机4天线接收,最大秩数不超过4。我记得手机4天线(我不熟悉终端侧),你要那么多流数有什么用?
时间:  2022-11-6 21:04
作者: master123

yz98061 发表于 2022-11-6 19:57
你不会不知道基带只能配指定的中频ic吧,给你最好的射频前端模块,你要是能用其他厂商的基带+中频ic做出规 ...

基站数字中频发射部分通常包括成型+多载波合路+CFR+BPD+QMC,收部分为载波分离+匹配。不知道你说的这个终端数字中频包含了什么?似乎是信道矩阵匹配,把各个独立流提取出来。我不清楚这是否是标准架构模式,麒麟芯片是否把这部分与传统基带合在一起?
时间:  2022-11-6 21:15
作者: yz98061

master123 发表于 2022-11-6 20:45
我不知道你所说的流是指什么?通常定意下的最大流数是信道矩阵的最大秩数。对于基站32发天线,手机4天线接 ...

一个载波最高4流,联发科和华为的中频ic最高可以处理16流,高通可以处理20流。5G中两者差距更大,在大面积部署载波聚合的市场吞吐速率有明显差异
时间:  2022-11-6 21:42
作者: Desla的马甲

客家人 发表于 2022-11-6 13:24
何庭波说的备胎转正了么?现在还不是买高通的,人家还只卖4G芯片。

你就不要再这里丢人现眼了,说的这几句闹骚话,跟主题有个屁关系。当然,你是理解不了为啥是有个屁关系。毕竟智商在哪里摆着的。
时间:  2022-11-6 21:53
作者: master123

yz98061 发表于 2022-11-6 21:15
一个载波最高4流,联发科和华为的中频ic最高可以处理16流,高通可以处理20流。5G中两者差距更大,在大面积 ...

我以为你说的流是指5G制式beamforming+mimo下的独立流数,原来是指多载波的最大路数。只要速率总和不超过接口的serdes速率,随意复制,想要多少就有多少,问题是有什么实际价值?什么情况下运营商会把资源都分配给一个用户?
时间:  2022-11-6 21:54
作者: yz98061

master123 发表于 2022-11-6 21:04
基站数字中频发射部分通常包括成型+多载波合路+CFR+BPD+QMC,收部分为载波分离+匹配。不知道你说的这个终 ...

就没见过基带和中频ic合一起的方案,都是同厂家基带和中频ic(射频收发芯片)还有电源管理芯片,然后射频前端一般是配Skyworks、Avago、Qorvo这些厂家的模组。一般是一款基带配一款中频ic,近两年高通开始在自家产品线使用统一的中频ic,通过多芯片堆叠来增强性能,减少了中频ic的产线,增强了芯片通用性
时间:  2022-11-6 23:23
作者: yz98061

本帖最后由 yz98061 于 2022-11-6 23:25 编辑
master123 发表于 2022-11-6 21:53
我以为你说的流是指5G制式beamforming+mimo下的独立流数,原来是指多载波的最大路数。只要速率总和不超过 ...


不是实际价值的问题,是产品竞争的问题,你有我无的情况下你跟客户讲100M网速和200M没区别,反正都能看4k视频了?虽然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客户不这么想,客户想的是我可以不用你不能没有,同样的价格下别人有你没有。如果是手机还能通过其他方面创造竞争力,如果是数据终端,网速可不就是最重要的指标吗?
时间:  2022-11-8 19:22
作者: master123

yz98061 发表于 2022-11-6 23:23
不是实际价值的问题,是产品竞争的问题,你有我无的情况下你跟客户讲100M网速和200M没区别,反正都能看 ...

这种不到1PPM的使用概率,纯属噱头。当自己硬功夫不行时,才玩这些东西,用来做产品推广。
时间:  2022-11-8 20:34
作者: yz98061

本帖最后由 yz98061 于 2022-11-8 20:36 编辑
master123 发表于 2022-11-8 19:22
这种不到1PPM的使用概率,纯属噱头。当自己硬功夫不行时,才玩这些东西,用来做产品推广。


实际上就是规格高的在大部分情况下网速更快,这有什么问题?当年在北京用300块钱的cpe,电信4G网络始终超不过40Mbps,后来淘了个二手netgear M1,500块钱,网速70出头
时间:  2022-11-8 20:41
作者: yz98061

本帖最后由 yz98061 于 2022-11-8 20:44 编辑
master123 发表于 2022-11-8 19:22
这种不到1PPM的使用概率,纯属噱头。当自己硬功夫不行时,才玩这些东西,用来做产品推广。


那跟客户怎么说?客户可以当场拿出竞品测速,然后比你的快不少,怎么跟客户推销产品?
你认为的概率如此低依据在哪?产品是出口,人家Gigabit LTE覆盖范围运营商官网可查,也不小了
时间:  2022-11-9 13:04
作者: master123

yz98061 发表于 2022-11-8 20:34
实际上就是规格高的在大部分情况下网速更快,这有什么问题?当年在北京用300块钱的cpe,电信4G网络始终 ...

用户终端所能达到的速率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
不知道你所说的测试当时网络有多大负荷?如果这种场景很普遍,就没必要出现5G,沃达丰更没必要在5G推出前要求华为提供定点波束产品解决热点覆盖。
时间:  2022-11-9 13:14
作者: yz98061

master123 发表于 2022-11-9 13:04
用户终端所能达到的速率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
不知道你所说的测试当时网络有多大负荷?如果这种场景很 ...

发达国家LTE基本都是4CA起跳了,5CA 4x4 MIMO都不少。网络负载我不知道多大,但是像澳大利亚大城市市中心CBD,随手测速都是三四百兆,三星高通平台手机工程模式显示5CA(频段组合3-3-7-7-28和1-3-3-7-7),而某竞品旗舰手机采用其他平台的,基本都是在2CA和3CA间跳(频段组合3-7,3-7-28,1-3-7),明显就是慢好多。这个国家的网络是属于差距比较明显的,有些差距不明显的,也有个起码20%的速度差异吧,除非你的套餐限速了。如果你认为20%的差距用户没感知,那是另一回事,销售可不能这么说
时间:  2022-11-9 13:37
作者: yz98061

本帖最后由 yz98061 于 2022-11-9 13:41 编辑
master123 发表于 2022-11-9 13:04
用户终端所能达到的速率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
不知道你所说的测试当时网络有多大负荷?如果这种场景很 ...


5G的初衷本来就不是做eMBB业务的,本来是想着做高大上的B端业务,只是现在没有B端买单才被迫沦落到做eMBB、FWA之类的。要是就上个网的话,5G和Gigabit LTE是没啥区别啊,LTE也扩展到3.5GHz频段了,无非就是4G基带最大140MHz,5G基带旗舰级基本是200MHz能力起步了,极限速率再要快点。

正是因为在5G出现前,设备商就能提供带有5G特性的4G设备,所以5G频谱利用率才没有显著提高。非要强行废掉4G,设备商完全可以说这个特性只有5G设备可以用。
时间:  2022-11-9 13:52
作者: 大唐大野虎

奋斗士 发表于 2022-11-6 11:25
苹果是自研CPU,只是基带搞不定,个人怀疑是专利原因

能做ARM CPU的国产厂商实在太多了,

嘿嘿,“个人怀疑是专利原因”

不懂装懂的傻瓜何其多


时间:  2022-11-9 13:53
作者: 大唐大野虎

yz98061 发表于 2022-11-6 21:54
就没见过基带和中频ic合一起的方案,都是同厂家基带和中频ic(射频收发芯片)还有电源管理芯片,然后射频 ...

你们这些外行,又好奇又喜欢不懂装懂,怪不得专业人士都不登陆这个论坛。

手机有屁的中频IC。手机都是零中频。吐血。


时间:  2022-11-9 14:26
作者: yz98061

大唐大野虎 发表于 2022-11-9 13:53
你们这些外行,又好奇又喜欢不懂装懂,怪不得专业人士都不登陆这个论坛。

手机有屁的中频IC。手机都是 ...

射频收发器在手机维修业里通称中频ic有什么问题?
时间:  2022-11-9 17:14
作者: master123

大唐大野虎 发表于 2022-11-9 13:53
你们这些外行,又好奇又喜欢不懂装懂,怪不得专业人士都不登陆这个论坛。

手机有屁的中频IC。手机都是 ...

这里说的中频芯片是指基带与射频的接口,包括多载波合路/分离,QMC/CFR/DPD等功能。即使你说的零中频接收除了以上的功能外,还多了接收机I/Q不正交不平衡补偿,ADC直流消除等模块。
另外你确认手机接收采用零中频?多了一个A/D
时间:  2022-11-9 20:52
作者: 大唐大野虎

master123 发表于 2022-11-9 17:14
这里说的中频芯片是指基带与射频的接口,包括多载波合路/分离,QMC/CFR/DPD等功能。即使你说的零中频接收 ...

手机搞CFR还可以理解,手机还搞DPD? 有点扯了吧?


时间:  2022-11-9 21:09
作者: master123

大唐大野虎 发表于 2022-11-9 20:52
手机搞CFR还可以理解,手机还搞DPD? 有点扯了吧?

我不了解手机,我以基站来对比。主要是告诉你:即使零中频,数字中频处理内容一点也不少。
时间:  2022-11-11 17:06
作者: 大唐大野虎

master123 发表于 2022-11-9 21:09
我不了解手机,我以基站来对比。主要是告诉你:即使零中频,数字中频处理内容一点也不少。

你说手机“这里说的中频芯片是指基带与射频的接口,包括多载波合路/分离,QMC/CFR/DPD等功能”,听起来貌似专业的很,结果别人一撮穿,转进为“我不了解手机,我以基站来对比。主要是告诉你:即使零中频,数字中频处理内容一点也不少。”

任谁认识汉字的看看,你前面说一大堆,意思只是想告诉别人手机电路有数字中频处理?笑死!

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混乱,中国的理工科毕业生要都是这水平,华为中兴早倒闭了。


时间:  2022-11-11 17:08
作者: 大唐大野虎

yz98061 发表于 2022-11-9 14:26
射频收发器在手机维修业里通称中频ic有什么问题?

不是搞维修的,不了解这样的叫法。如果是这样,你举个例子,比如维修类的书上的描述截图也行。


时间:  2022-11-11 17:19
作者: yz98061

大唐大野虎 发表于 2022-11-11 17:08
不是搞维修的,不了解这样的叫法。如果是这样,你举个例子,比如维修类的书上的描述截图也行。

RF Transceiver芯片,这再看不懂那就没得说了,这个维修人员都叫它中频ic
时间:  2022-11-11 18:48
作者: master123

大唐大野虎 发表于 2022-11-11 17:06
你说手机“这里说的中频芯片是指基带与射频的接口,包括多载波合路/分离,QMC/CFR/DPD等功能”,听起来貌 ...

“零中频=无数字中频”,小学语文学的确实不错。可惜缺少专业常识。
我只是科普给你个常识:无论手机与基站,即使零中频,也有数字中频处理,而且零中频比数字移频需要更多的数字中频模块。
至于手机有没有DPD,我确实不清楚。但既然零中频发送(按你的说法),必然需要AQM,也就需要在线QMC。既然反馈通道有了,也不差DPD补偿LUT。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你能听懂多少?
为这点事就“笑死”?太不值了。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