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中国移动:2023年人才战略布局与人才管理机制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3-1-19 10:42
作者:
sola1217
标题:
中国移动:2023年人才战略布局与人才管理机制
昨天写了一个小文章《中国移动:2023年干部员工队伍的用人导向》,后台和微信收到很多同学们的反馈,得到了很多第一手资料和信息。今天我们继续谈谈2023年中国移动的人才战略布局和人才管理机制,即选育用留。
01
基层的诟病!
昨天一个同学后台留言:白扯,啥用人导向也没用,一个病入膏肓的人下什么针灸也不好使。XX市移动现在提拔的都是领导的关系户,关系户一年到头不来上班,年终绩效是B,天天去上班干活的是C绩效。导致现在能力强的员工也躺平不干活了。有能力的员工离职都走了。现在整个公司有活都是叽叽喳喳的往外推。
昨天一个同学的微信反馈:付老师,你如何看待市县公司的特殊人才情况,即具有很强客户关系的那些人,平时不上班不干活,但是人家就是能把项目拿下来,这是优势。但是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却要具有很多隐形的坏处,你咋看。
昨天还有一个同学和我们讨论很久:目前的中国移动甄选技术人才的模式不对劲,有的员工干部学了一大堆厂商的PPT,理论很强,好像啥都懂,领导们挺喜欢这类人的。但是没有屁的实战能力,平时可以侃侃而谈,做产品、交付支撑这些事情,屁用没有。整个一个废物点心。这些人你如何评价?
好吧,这些问题还是让中国移动各级领导们具体头疼吧,都是很实际的问题。
02
人才战略布局。
总体要求:按照集团公司人才工作会部署,加快建设适应转型发展需求、梯次合理、专业全面、规模庞大的人才队伍。
关键词之一是适应转型发展需求,这个指的是数智化转型。关键词之二是梯次合理,这个主要指的是人才雁阵,即战略领军人才、高层次专家队伍、卓越工程师、优秀青年人才。
1)战略领军人才
战略领军人才,不仅具有高深的技术能力,而且必须懂市场、懂产业、懂创新。目前看设计院数字能源、研究院人工智能、物联网芯片与操作系统这些领域都是具有战略领军人才的。
目前看首席科学家机制,是下一步的重点核心。
2)高层次的专家队伍
中国移动已经选聘出10个首席专家,第二批首席专家正在选聘。笔者的感触就是这些首席专家的会议多如牛毛,基本上把这些专家陷入文山会海中,自废了一半功力啊。
我们必须思考,这些首席专家的核心效用是什么?否则又是一堆样子货!
3)卓越工程师
卓越工程师应该是规模庞大的人才队伍体系,其是中国移动最庞大的技术队伍。之前啊,中国移动什么都外包导致技术空心化极其严重,而卓越工程师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之一,问题是激励、管理要跟上。
我们不仅仅提出模式、方法,更重要的是长期性的配套政策和管理手段。
4)优秀青年人才
中国移动真的不缺优秀青年人才,这方面河南移动做的不错,这几年在优秀青年人才方面大胆推进,总体上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
总体上,中国移动对于新时期信息服务科技创新模式下的人才战略如何布局,想的已经很清楚,问题是落地落实细化、长期化,千万不能口号式、运动化。
03
人才管理机制。
人才战略布局想清楚后,那么就要细化人才管理机制。我们更看重具体的人才管理机制,即选育用留。人才战略布局是方向,人才管理机制是支撑。
目前看,中国移动人才管理机制的总体思路是:健全具有科技创新公司特色的人才管理体系,确保人才招得来、留得住、有产出。
关键词之一是科技创新公司特色,因为中国移动已经从要素驱动模式转变为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关键词之二是招得来、留得住、有产出。具体机制包括:招聘培养、激励、约束考评、用人机制、人才评价等。
1) 招聘培养
对于人才招聘和培养,中国移动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人才是第一资源啊,你如果不按照市场模式配置,那么就会出现资源流失、资源配置失灵等多种恶果,和市场看齐是我们的第一步。
2) 激励
如果没有合适的激励,基本上就谈不上创新,因此科技创新型公司的核心基础就是激励体系、机制和模式。不要不谈激励,没有激励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必须天天把激励放在嘴上,这样的公司才是好公司。
因此制定市场化、差异化薪酬策略是关键之关键。
3) 约束考评
我们说人才管理机制的关键词之一是招得来、留得住、有产出。因此,如何评价一个人才的贡献,那么就是产出。这个产出,可以是收入、利润、市场、客户、专利、项目、客户关系等等。
现在中国移动的考评体系太复杂,软性考评科目太多,简单点吧,就是硬货,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一个公司的核心目的就是盈利,你做了好几年还是亏损,那么说明领导层肯定有问题。就像刘强东说的,别扯哪些PPT、哪些空话套话。
4) 用人机制
在用人机制上,中国移动进一步提出:探索技术总师负责制,赋予人才更大自主权。这是非常正确的措施。
现在专业公司层面,行政化、市场化领导比较多,但是技术路线谁来确定?核心架构谁来把关?产品核心技术如何攻关?最后都是不了了之,这就带来我们很多专业公司的重大隐疾,科技创新、产品研发没有人负责,没有领导拍板。
没有领导拍板的后果,大家都应该清楚吧,下面人的如果做的不好就是一堆替罪羊。问题是没有大拿把关,基本是都做不好的。
因此,探索技术总师负责制,赋予人才更大自主权势在必行啊!
时间:
2023-1-19 10:49
作者:
没事来看看
言之有物
时间:
2023-1-19 10:52
作者:
清水86
这个是社会整体风气决定的,个别公司扭转不过来。
不信你去私企,问题更严重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