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中兴刘鹏:中国可以直接建设HSDPA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6-3-29 14:08
作者: 马甲甲     标题: 中兴刘鹏:中国可以直接建设HSDPA

  2005年12月7日在北京京都信苑饭店举办“HSDPA发展战略咨询会”,围绕“成熟3G与HSDPA的发展战略”的主题,对HSDPA技术的成熟性、发展及制约因素、终端与业务、商用前景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新浪网作为独家网络支持媒体对此次会议进行现场直播。

  以下为对中兴通讯移动事业部副总经理刘鹏的访谈实录:




   



  刘鹏,教授级高工,3G专家组成员。1982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曾任邮电部第四研究所产业部主任及副所长,主管研发管理及产业推广。2003年加入中兴通讯,主管3G及移动产品市场。曾获得中国通信协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国家“九五”数字微波攻关项目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持人:

  大家上午好。HSDPA发展战略咨询会的新闻发布会现在开始。今天我们有幸有请了中兴通讯的副总经理刘鹏先生,还有今天我们来参加的媒体有新浪、通信世界、通信产业报等的一些记者。刘总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人,中兴大家应该非常了解,不光在CDMA2000领域,而且在WCDMA包括WiWAX领域都有非常强的优势。我们的时间非常有限。希望大家踊跃的提问。

  新浪科技:中国还没有发放3G牌照,未来中国是否可以考虑直接部署HSDPA?

  刘鹏:可以。这主要取决于运营商的市场策略,明年的话,HSDPA将全面实现商用,这在技术上没有问题。我个人认为,运营商可以先建设R4的网络,在一些热点地区引入HSDPA,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逐渐实现全网的覆盖。

  新浪科技:3G的技术发展很快,中兴在对HSDPA的后续演进技术以及其他B3G技术有没有一些跟进?

  刘鹏:我们是有跟进的。目前中兴不仅仅继续在WCDMA的B3G后续技术持续投入研发,而且也在一些相关技术如WIMAX方面,积极开展研究。目前WCDMA的后续技术LTE还没有很明确的定义,因此 HSDPA将是目前技术上最好的选择。

  新浪科技:我曾经听到过一些介绍说,如果考虑到未来升级到HSDPA的话,从R4起步会核算一点,R99的话,未来要升级的话,可能要投入很大的资金。从您的角度,或者从中兴的产品的角度来看,运营商从哪个起步比较核算?

  刘鹏:其实从用户的体验角度来说R4和R99是一样的。R4和R99最大的区别主要在于核心网的技术。R4采用了控制与承载分离的下一代网络架构。HSDPA技术主要是无线侧基站采用的技术。因此R4和R99对HSDPA来说,区别不大。但是从网络的长期演进和今后的网络融合考虑,R4则更有优势。R4也是目前比较成熟、稳定的产品。目前中兴通讯推的WCDMA V3系列产品完全基于R4的架构。在国际上应用已经超过2000万线。

  新浪科技:中兴的基站是否可以支持直接通过软件来升级?

  刘鹏:是的。中兴的基站产品基于中兴统一的硬件平台,该平台是可以和其他2个3G标准共用的。在硬件的设计上采用了非常超前的理念和技术。不但大大降低了运营商的备板备件,而且在硬件能力上为未来HSDPA技术和HSUPA技术都预留了资源,能够平滑的通过软件直接升级,无需更换硬件,这极大的保护了运营商的投资。

  新浪科技:运营商要升级到HSDPA的话,是无偿的给他们升级,还是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刘鹏:这将会结合具体和运营商的商务情况来考虑。不同的运营商采用的方式可能也不一样。一般说来,软件的升级也是要收费的,但是比更换硬件重新建设要省钱的多。

  新浪科技:从国外部署的情况来看,终端方面还是只有少数几家提供数据卡。那中兴在这方面做了什么动作?有什么计划?因为我们本身也是手机终端商。如果中国移动明年能上HSDPA的话,那终端是不是也是制约发展的一个瓶颈?

  刘鹏:HSDPA主要承载的是数据业务,更适合一些商务应用。为什么现在很多厂家做数据卡,因为将来承载的大部分的数据业务都是一些商务人士在笔记本上采用。现在也有手机,我们这次在北京展的时候,采用了高通的手机,可以直接在手机上使用HSDPA的业务,没有问题。尽管现在终端的发展还是略滞后于系统,但是可以看到现在系统技术和终端技术是同步前进的,包括中兴,虽然我们比较负责任的说明年才会推出正式的商用产品,实际上现在在外场测试以及一些内部用户上已经在使用了。基本没什么问题。而且HSDPA的手机中兴也将在明年二季度推出商用产品。我们也在考虑HSDPA手机在功能上和原来的R4的手机如何结合比较好的问题。

  新浪科技:今天北京通讯展的时候,看到一些数据卡,都是用的高通的一代芯片,近期高通已经推出了二代芯片,目前中兴是否在使用高通的二代芯片?

  刘鹏:我们在考虑产品使用何种芯片的时候除了要考虑性能,还要考虑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成本。技术上应该没有问题,主要是一个市场的问题。现在我们用的数据卡可以达到1.5M。这个已经够用了。即使在共享了以后,带宽也能达3、400K。问题是用户可以接受的成本是多少?我觉得高端的东西一定会有,但是一定会是少量的,中兴还是要把握市场大部分的需求,使大家能够用的起。

  新浪科技:我想问一下,您觉得WCDMA和WiWAX两者的关系。您觉得这两者之间,HSDPA这个技术有多长使用的时期,两者之间有什么冲突吗?

  刘鹏:实际上WiWAX主要是美国人的一个技术。WiWAX大部分的技术是4G的。现在推出了802.16D,是一种相对固定的无线接入技术,到16E才可以做到全移动式的。但它和HSDPA有不同的用途,带宽越高,一定会受到移动速度的限制。而且目前WIMAX技术还不成熟、不完善,无法替代WCDMA技术。我相信在未来两种技术应用于不同的场合,是可以互补的。

  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两种技术也代表了欧洲和美国不同的发展,欧洲人也注意到,所以欧洲人觉得WiWAX对WCDMA形成威胁了,于是推出了LTE,LTE不是技术,是long time evolution,是长期演进的意思。但是LTE在什么时候实施?目前还在讨论,并没有详细的时间。WiWAX现在在炒作,但目前在系统、终端、切换等各方面的功能还不完备,还需要一段时间成熟。我八几年的时候,就听说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初期的研究,但是现在20年以后3G才推向市场。我相信WiWAX的技术会用于一些热点地区,开始不是移动的,会采用802.16D的游牧式的热点覆盖。我觉得到2010年是不是能够商用,以什么样的形式商用?目前还很难定义。所以我认为现在谈4G还是为时过早,3G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过程。

  新浪科技:刚才您提到建网影响的时候,提到调度算法。能不能以某一个运营商为例,介绍一下这个调度算法是什么?

  刘鹏:我们对不同的运营商,会跟他来协商,用什么样的资源调度方式和功率分配方式。我今天只是讲的一个频率资源调度。可能这个将来每个运营商不同,我们会给出窗口参数。比如告诉你,中国电信和网通,初期可能更偏向于做话音业务,资源的调配会不一样的。但是调度算法是非常关键的,你能不能把他做得的非常好,然后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系统的效率。一定是各种曲线的一个平衡点,一定是取这么一个点,是最佳的一种方式。当然不同的运营商有不的配置。我们给运营商建设很多基站,都是要和运营商协商如何调整参数,直到能够满足你的运营为止。这个也是我们跟国外厂家不同的。因为很多国外厂家,设备研发都是在国外,中方的技术支持人员不知道,在中国只是做推广。而我们能做到非常贴身的服务。这也是我们国内厂家的优势。

  新浪科技:能不能介绍一下咱们中兴HSDPA在端到端解决方案这方面的情况?

  刘鹏:我们在近期的北京通讯展上展示了我们的HSDPA数据卡、基站和核心网,并演示了流媒体等高速下载业务。在海外的某个地方也在做相关的外场测试和实验,现在进展的很好的。但是也存在一些技术问题要解决,我们相信未来3G牌照发放,中兴大规模的提供端到端的商用设备没有问题。可能国外的一些厂商在设备方面做得比我们经验多一点,但是在系统的无线策略管理,降低成本方面,可能我们有更大的优势。

  新浪科技: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外场测试的情况。

  刘鹏:我今天的演讲中已经介绍了。主要是三个关键问题。第一能不能达到最高速率;第二能不能达到共享;第三能不能跟R4的网络解决好切换问题。我们在做这三方面的工作,这个工作目前难度很大,但是进展的还比较顺利。

  新浪科技:您觉得CDMA20001X-EVDO和WCDMA之间的关系?

  刘鹏:它们各有优劣势。EVDO在频谱利用效率上比HSDPA高一点。它从IS-95到EVDO是一个很平滑的演进过程,这是它的优势。它的劣势是频谱带宽只有1.25M,要实现象HSDPA那样的高速率,就必须几个载波合在一起用。这就会导致在硬件投入上的成本增加,要高一点。现在没有这样的数据,但从理论上是这样的。现在WCDMA是5M频谱带宽,系统都是按照这个设计的,我就一套,你得四套,虽然你每一套便宜,但是几套合起来呢?WiWAX和WCDMA也是这个问题。WIMAX速率可以做得很高,那你将来WCDMA的话,也采用多载波的方案,得四、五个载波,得四、五套硬件合起来做,各有优劣势。为什么中兴非常重视WCDMA呢?因为我们现在开拓国际市场,国际市场有70%以上是GSM的用户。所以这个是作为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产品。

  新浪科技:关于TD-SCDMA,前段时间有报道说,TD-SCDMA也可以实现HSDPA,请问目前得进展如何,在技术上有没有障碍?

  刘鹏:现在已经做出来,我们这次在北京演示的时候也演示了。目前在速率上和WCDMA、CDMA20001X-EVDO还存在差距。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到,欧洲人在研究WCDMA,美国人在研究CDMA2000和WiWAX,中国人在做TD,这个力量的对比,确实我们的投入跟他们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所以我们的投入应该加大,假如政府同意,运营商愿意采用,更多的厂商会来做这件事情。我总在想,如果TD的标准掌握在韩国人、欧洲人、美国人、甚至印度人手里,是一个什么发展结果,我没有答案,也不敢做这么一个答案。

  主持人:时间的原因,今天的采访就结束了,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跟刘总私下发邮件来沟通。谢谢!

时间:  2006-3-30 20:55
作者: 星河陨落

pass by

时间:  2006-3-31 10:43
作者: rogsky

我觉得也是~~~天天在这里讨论wcdma跟td!!倒不如直接上马4g呢!~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