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中国移动:这个重磅会议,或激起巨浪不断!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3-3-21 09:35
作者:
chzh4719
标题:
中国移动:这个重磅会议,或激起巨浪不断!
付老师 付老师讲竞聘
前言:3月16日(上周四)中国移动集团召开了一次重磅会议,即产品管理会议,这个会议是产品管理委员会每年的最核心会议,也是集团最核心会议之一,老大们都参加啦,会议内容主题突出、重磅议题层出。今天,我们谈谈这个议题。
01
信息服务短板
2023年工作会议上,杨杰董事长提出,目前中国移动依然存在亟需解决的短板,其中信息服务最为核心的是:
(1)连接结构。流量、5G、千兆宽带等业务发展需加力提速,连接结构需加快优化;
(2)产品供给。高质量供给不足,战略产品竞争力不强、活跃度不高,产品运营体系化、标准化程度不够;
(3)客户服务。客户服务存在薄弱环节,家庭宽带网络质量、营销宣传、融合业务办理等还有不少明显的短板。
很明显,我们在信息服务的三个层面都存在明显的问题,概括一下。
一个是连接层面的问题,即连接结构需要优化,这是业务结构性问题,或不平衡问题。
一个是高质量产品供给问题,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尤其是竞争力不强、活跃度不高,注意一个词汇活跃度不高,这啥意思啊,即交付给用户了但是没有客户使用,大概如此。
最后一个就是连接、产品之上的服务问题,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短板。
02
中国移动是干什么的?
经常有人问付老师一个问题,中国移动到底是干什么?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问:目前中国移动不仅提供5G服务,又做云、又做OS,又做芯片,还做数字能源,那么中国移动现在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回到中国移动1.0时代、2.0时代、3.0时代这个主线上。
1.0时代,我们一般认为是2008年以前的中国移动。
这家公司,主要向市场提供语音、短信产品。
2.0时代,我们一般认为是2008-2019年,这个阶段实际上是移动互联网阶段,和第五次康波的衰退期,即移动互联网阶段完全吻合。
这家公司,主要向市场、客户提供流量产品。
3.0时代,我们一般是从2019年开始,截止到现在,这个阶段的核心使命是融合国家大局,全力做好数字经济产业战略,实现社会各个层面的数字化转型。
这家公司,主要向市场、客户提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产品或服务。
换句话说,这家公司向市场、客户提供连接、算力、能力产品或服务。
综上,中国移动到底是干什么的呢?
一句话来概括,中国移动是一家向市场、客户提供语音短信、流量、连接、算力和能力产品与服务的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
因为市场的一端是用户、一端是供给,用户在市场上看到的是自己可以使用的产品或服务,而不关心内部、后端的流程、工具与设施等。
03
基因与基因突变
基因不太容易改变,除非出现基因突变。
中国移动的基因是什么?
这是个核心问题。
从我们第三方角度看,中国移动的核心基因是销售,换句话说,中国移动是一家销售型驱动的公司,即SLG,销售驱动成长类型的大型公司。
在移动通信高速发展的2000-2008年,中国移动提供的是大规模可复制、面对所有用户的语音、短信、移动终端等产品,最最需要的客户规模,最最实现业绩的是销售和渠道。
因此,中国移动在那个时期是销售为王、渠道为王。
而在2008-2019年移动互联网时期,销售为王、渠道为王不太管用。
因为这个阶段是产品为王。
因此,我们看到移动互联网阶段,我们在业务层面、产品层面的大撤退。
但是,我们依然紧紧依靠销售、渠道抓住了客户规模。
那么,现在的中国移动问题就非常明显啦,这是一家具有销售渠道DNA基因的公司,现在需要向产品创新型公司转型,基因会突变吗?
换句话说,中国移动能够创造出产品创新这个强大基因?
04
三层皮,需要脱掉才行!
从SLG模式向PLG模式转型,中国移动总体上需要脱掉三层皮方可。
第一层皮,即全员产品意识+产品多点开花。
一家公司,从SLG向PLG转型,最开始的就是不断宣贯、宣贯、宣贯,尤其是高层领导,每次会议每个报告都要把产品放到明显的位置。
另一个层面是通过多种模式整合产品,实现不太规范但范围较为全面的产品线。
这层皮,我们看到中国移动已经完成。
第二层皮,聚焦自己的核心战略级产品。
对于产品,不是越多越好,实际上产品层面依然是2:8原则,20%的产品赚80-90%的利润,或者收入。
因此,对于中国移动而言,目前非常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核心产品活跃度不高、竞争力不强。
这个问题,隐含着很多深层次的核心问题:
1、产品规划不够,首先是这个问题,即我们集团的产品管理没有跟上。
2、核心人才梯队跟不上,没有一批高水平的系统架构师、大拿(或者是之前有,但是逐步流失)。
3、聚焦度不够,因为集团KPI考核模式没有及时调整,导致产品公司主要面对能够即时产生收入的应用型产品、项目或解决方案。
这层皮最不容易实现,因为基因、因为KPI、因为容错机制等等,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多的是政策、机制和人才体系问题。
第三层皮,从核心产品向生态系统+原创技术演变。
这层皮更难,大家看看阿里云这家公司,这家公司正在从核心产品向生态系统+原创技术演变,一方面是NPU、GPU的研发和实现,一方面是钉钉和阿里云的融合,钉钉就是一个新型的企业级微信生态。
中国移动,目前依然处于单点核心产品攻关的阶段,未来的路还很长。
05
2023年产品管理会议,意义深远!
3月16日在管理学院召开的2023年产品管理会议,真的很及时,也很重要。这次会议上不仅仅明确了产品主线、短中期目标,还有新的考核体系等等核心内容,或对未来中国移动的产品研发、创新、管理与运营都将生产深远的影响。
对于这次会议,涉及中国移动深层次的战略问题,我们不便多公开。我们谈谈产品管理的几个核心问题。
首先是考核问题。
什么是KPI考核,就是公司希望通过KPI考核下属(机构)成为一个什么样子。作为家长的我们今天给孩子报这个班,明天给孩子报那个班,实际上你已经给孩子画好像啦,希望他将来成长成什么样子。
我们最最关心的是集团关于产品、产品研发公司的KPI指标,这个指标太具有方向性了,如果偏离重心,那么核心战略级产品何时才能出现。
其次是聚焦。
中国移动目前在产品研发和管理领域一个非常突出明显的问题,就是多多益善啊,这个毛病真的太突出了,因此产品管理委员会责任重大啊。
多多益善,就是把有限的资金、人力、管理撒花椒面,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但是为了应付KPI,那么下面的花活就出来了,最后是PPT很厉害,产品还拉稀!
因此,产品管理最核心的是上层,是领导,得下狠手,下重手!
当然,领导们责任得自己先担着,否则一堆小沙丘,大水一来,什么也没有留下。
最后是真实的收入和真实的产品。
这句话,在中国移动还必须认真提一下,我们大家都很清楚我为什么这么说的原因。一旦我们重点推什么产品,然后必然就下KPI,下面的省市县公司一看KPI下来了,那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什么收入都堆到这个产品下,OK,KPI顺利而且高幅度完成。
有意思,有意义吗?
但是,我们现在就是这个样子啊!
因此,我们不要看统计上来的数据,还是需要扒开一层层,认真地看看我们真实的产品情况,真实的用户、真实的收入。
这就是老大们提出的核心战略产品竞争力不强、活跃度不够。
实际上,老大们够给面子啦,什么是活跃度不够啊,按照付老师的话,就是根本没有活跃度,就是摆在用户机房而已。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