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宽带无线IP标准工作组(China Broadband Wireless IP Standard Group)成立于2001年8月,是由国内企、事业单位自愿联合组织,经信息产业部科技司批准成立的、组织开展宽带无线IP领域技术标准制定和研究活动的非营利性技术工作组织。目前,国内有多家单位如设备制造厂商、运营商、系统集成商及科研院校等参加了该工作组的工作。
三、ITU-r m.1450《Characteristics of broadband radio local area networks (RLANs)》
国际电联采用宽带无线本地局域网来统一技术名称,规定了符合要求的相关技术特性。
①BRLAN是指数据吞吐量大于10Mbit/s。
②移动性:一般支持最高达6m/s的移动速度,当然数据速率会下降。总的说来它不支持自动驾驶和更高速率的移动连接。
③应用环境:主要是室内。由于受功率限制,有效距离为1050m。因为设备通常高密度配置,需要应用一些技术,例如:无发射保持广播连接、动态信道分配、发射功率控制(有利于设备之间的频谱共享)等。
④系统结构:点对多点集中系统(所有设备通过无线接口连接到一个中心设备或AP);点对多点非中心系统;固定点对点连接(如两建筑物之间)。
⑤频谱利用:考虑到其他业务的影响。多节点必须能共用一个信道。保证无线信道的充足性。
在国际电联的标准中还对BRLAN的接入技术进行了探讨和比较,见表1。标准中还推荐采用移动VLAN技术。802.11和HIPERLAN的技术特性比较见表2。
在上述火热的发展态势之下,针对WLAN安全隐患,我国科研人员可谓卧薪尝胆,积极探索着技术成熟的安全标准规范。今年5月12日正式发布了中国境内惟一合法的无线网络技术标准WAPI(W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无线局域网鉴别和保密基础结构),并在7月有关部门举行的WLAN国家标准宣传贯彻会上做出了明确的批示。2003年11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无线局域网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的公告。2003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时发出公告。
Ann Stevenson在12月22日约请记者采访时,重申了美方对此事的立场。她表示:“美方并不反对中国拥有自己的技术标准,而是对该标准的发布方式和不太透明的程序表示不满,特别是对于必须跟政府指定的11家中国公司合作的强制性规定,我们表示不理解。”而且他们认为,中国目前公布的国家标准并没有完全解决所有问题,在一些技术细节方面还有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