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讨论]我国3G决策也许存在失误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3-12-7 18:49
作者: 东邪--冷峻散势
标题: [讨论]我国3G决策也许存在失误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王煜全 日期:2003年12月01日
观风识向,不久前召开的“3G在中国高峰会”传递出政府对待3G的最新态度:3G牌照的发放可能要再次推迟到2004年年底至2005年年初。这可能是中国3G决策的一次失误。到那时发牌,中国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商的利益虽可能得到了保障,但中国却可能把以10万亿元计的电信增值业务市场拱手让人。
四大不成熟理由难以服人
中国何时发放3G牌照的争论,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利益各方也都提出了一些牌照宜迟发的理由。但在我看来,其中的一些理由是难以服人的。这其中就包括:技术不成熟、国内需求不足、保护本国知识产权、保护民族产业等。
说技术不成熟,是因为大家没有看到,实现电信数据增值业务极大丰富的技术关节点在50K、60LK这个速度临界点上,而不应该只看纯粹的3G技术标准———静止2M、移动384K速率。类比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拨号上网速度在20K、30K的时候,互联网的内容贫乏,缺少成熟应用和市场需求。而当速度达到50K、60K这个临界点时,网络应用便迅速复杂和丰富起来。同样,当电信网络平均传输速度达到50K、60K时,就可以实现电信增值业务的极大发展和丰富。所以,在我们考虑3G技术时,是否可以把这个临界点看作3G技术实现初步成熟的节点。
而当国内看到欧洲3G市场一片萧条气象时,国内的市场需求不足论,就显得很有人缘。岂不知,我们选错了参照物,在3G增值业务发展方面,中国比照的国家应该是韩日,而非欧洲。
欧洲人更开放、更直接,更愿意面对面地交流和娱乐。而中日韩这样的亚洲国家,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传承,人们更加含蓄和内敛,但同时又有着强烈的沟通渴望。那么,在欧洲没有市场的电信增值业务,在中国就可能很有市场,这已在韩日得到了证实。两国已经形成了中国可以借鉴的3G发展模式。
那么,所谓的发展国产3G标准TDS-CDMA,以保护本国知识产权,也无从谈起。因为,TDS-CDMA已有大约70%的专利权在外国公司手里。同时,我们也不必担心将来中国采用的都是国外的制式会受制于人。因为一种制式下是垄断,两种制式下,就会是激烈的竞争。众所周知,高通给联通的牌照费是世界最低的。
实际上,最让中国3G决策者牵挂的,是中国3G民族产业的发展。的确,在目前情况下,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刚刚完成2.5代网络的升级,投资还没收回,根本不急着上3G。而中国电信、中国网通虽然急于获得移动牌照,但其进入移动领域后,采取怎样的竞争策略,也许连他们自己都还没想清楚。而设备商除了中兴、华为外,就是外国的电信巨头们了。早发牌照,他们必定又是赚得盆满钵平。而且,晚发牌照,TDS-CDMA还会有更多的发展和成熟空间。
10万亿增值服务市场不容丧失
但是,千万别忽略了中国的电信增值业务市场。1万亿是电信设备市场,2.5万亿是电信运营市场,而电信增值业务市场是10万亿。
中国的电信产业决策基本只考虑运营商和设备商的利益。处于产业链末端的电信增值服务,还尚处在决策者的视野之外。但这块业务将和传媒、娱乐、信息、家电、游戏、广电等产业融合,构成体验经济的基础。它是中国21世纪经济发展,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和方向。其重要性已大大高于电信运营本身。
体验经济是新生事物,无法设置关税等壁垒。中国如不早上3G,等国外的3G应用成熟了,很容易进入中国拿走3G应用数万亿的大市场。国际某知名咨询机构做过的一次调查发现,在全球各大都市的孩子的卧室里贴的明星照片,内容惊人地相似,这可以证明娱乐内容在全世界各国都可以轻易被接受。而美国的电影大片和韩国的宽带游戏,在中国的独霸局面就更是明证。
如果说,在过去美国大片和国外游戏进入中国还受到限制,张朝阳还可以模仿YAHOO在国内搞一个搜索引擎大赚一笔的话,将来的中国娱乐市场将完全开放。国外成熟的电信增值商用模式长驱直入,中国企业连模仿的机会都没有了。电信增值市场的丧失,其损失将远远大于早发3G给运营商和设备商带来的冲击。
而由于增值业务先入为主的特点,最初形成成熟商用模式的电信增值企业也将形成几大布局。未来世界大的品牌可能就不再是钢铁、石油、电信、汽车,而可能是电信增值服务商。日本任天堂游戏公司的产值就已经高过TOYOTA丰田汽车公司。而中国如果能先上3G,由于广阔的市场空间,必能搞出很多新的商用模式,并能输出到国外,成为娱乐经济时代的领袖。日本国际化靠的是汽车、家电,韩国是靠消费电子产品,没人能靠廉价劳动力。电信增值业务也许能成为中国继续高速发展的依靠。
所幸,10月下旬,国家首次把网络游戏纳入了国家863项目资助。这体现了中国政府观念的转变,更期盼中国电信决策层能关注到中国电信增值市场发展的迫切性,尽快调整策略,早日启动中国3G市场。
时间: 2003-12-7 18:52
作者: 东邪--冷峻散势
来自hongxiao不同观点2:
观点的依据有些偏颇
“我个人最欣赏的是中国SP不凡的自适应创新力--------”
“曾对比过国内外SP的案例,中国的并不比国外差,”
“1)中国SP的Copy能力是世界公认的,2)本地化创新则非国外能短时间比拟的。”
呵呵,对中国的SP实在有些过奖了!
中国SP之所以发展得让世界瞩目,可不是因为有了移动技术,增值服务才能迅速发展的。
要找到SP迅速发展的原因,得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1)移动增值业务与其它信息服务业务的一个最大的不同,是它的支付方式,而非其它。
移动的支付方式是中国目前在方便性和可靠性方面综合比较最好的一种支付手段。
当然,方便易用是它被绝大多数用户所接受的一个最重要原因。
而其它的支付手段:邮局汇款、网上转帐、货到付款、银行代缴等,都因手续繁琐或安全性差而大大限制了双方的交易。
2) 中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个人的信用体系,对所有的资金支付,都几乎需要用现金来交易,再加上支付渠道的贫乏,使人们很难方便地得到所需。这大为限制了个人的购买力。而移动代扣这种支付方式,因它的便利性和有尚好的信用体系,使移动增值产品比其它支付方式的产品更易被用户所接受和购买。
而美国比较完善的个人信息机制,使人们可以方便地预消费、刷卡付帐等,几乎所有的业务模式,都不会被资金支付这环节所限制。
记得当初新浪、网易做移动增值业务初期,国外股市的评论家们无一看好,因为美国当地的这类消费群体和服务商在此方面根本无多大建树。然而几个月过去了,搜虎、网易从几乎要退市(股价不足一美元),变成了股价高达四、五十美元,甚至更多。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股价暴涨几百倍,是移动增值业务让国外资本市场为中国的门户网站激动不已。
这不能不说是支付手段的单一,逼迫了国内服务商和消费者选择了一种他们最能接受的消费模式——那就是移动增值。
正因为好不容易找到了一种被用户接受的支付方式,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SP企业层次不穷的创立,也才会逼迫他们在这个领域不断挖掘、创新、殚精竭虑以求此业务的利润最大化。
至于国内的SP做得比国外的好,倒不见得。例如,韩国和日本,就靠游戏和图片在中国的移动增值服务领域里大肆搜刮。
我觉得,国家发展3G,自然可以大大地发展国内的增值服务,但国人赚钱的同时,也要考虑,3G让我们损失的是什么,付出的是什么样的代价。
时间: 2003-12-7 18:53
作者: 东邪--冷峻散势
来自东邪 不同观点1:
不十分赞同王煜全的看法,
觉得此论断为时过早。
先不论3G推迟是否适宜?
单讨论在电信增值业务上,
中国SP与时俱进,
这个SP可不太差呀。
我个人最欣赏的是
中国SP不凡的自适应创新力--------
1)中国SP的Copy能力是世界公认的,
2)本地化创新则非国外能短时间比拟的。
3G应用技术同质化,DoCoMo也好,移动梦网也好,联通在线也好,本质上是“模块产业” ,所谓模块,运营商的出发点即
统一的接入平台,
公开透明的技入技术,
差异化的应用。
从这点来讲,技术不是关键,
Content 仍然为King,
国外技术优势和经验并不应作为关键考量,
何况移动梦网和联通在线已培育了一大批
SP精英,他们在哪里?
http://www.spforum.net
http://www.sp-forum.org
SP过招,
如同其它企业竞争,
关键还是观念吧,
那就去看看当前中国SP的理念和意识吧
附:
1、世界各洲移动数据消费心理总览:
Americans are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the complexity or ease of use
Europeans care most about access costs and technology.
In Asia, where mobile data services are not a luxury but a way of life, text entry, content and data speeds are most important to respondents.
咱们亚洲的移动市场最为轻松,呵呵
2、曾对比过国内外SP的案例,
中国的并不比国外差,
国内靠的是本土化优势,
当年Frost在某项目上之所以能打败麦肯锡,
靠的是本地化。
3、以上没有讨论行业应用。
在国内或在论坛上,只有王煜全的观点一枝独秀吗?
代表中国CI最精锐的团队锐眼,不想说些什么吗?
好象论坛上的帖子很少呀...
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东邪--冷峻散势于2003-12-7 18:53:33编辑过]
时间: 2003-12-7 18:56
作者: 东邪--冷峻散势
来自东邪不同观点3:
呵呵,hongxiao兄出手了。
首先,我想澄清一点,我没有“中国SP之所以发展得让世界瞩目,是因为有了移动技术,增值服务才能迅速发展的。 ”的意思,而是赞同hongxiao兄关于“支付手段的单一,逼迫了国内服务商和消费者选择了一种他们最能接受的消费模式——那就是移动增值。”;同时我认为运营商代收费服务,是整个商业模式中最核心和最有价值的一环,是Content-->Money的直接体现。
另外,承认我之前发帖时的思维仍局限在移动梦网、互联星空、联通在线等商业模式上,认为移动梦网、互联星空、联通在线已奠定了模式的基调,收费模式应该非常清晰了。而3G的来临,国外SP的进入,估计从根本上不可能改变这一商业模式,竞争的焦点还是内容和应用而忽略新的不可预知的商用模式,呵呵
剖析王煜全这篇文章,其思维逻辑图估计是这样的吧, 其中电信增值业务用VAS代替,
详见附图。

1、“模式”的隐喻,即是可Copy的,因此觉得“国外成熟的电信增值商用模式长驱直入,中国企业连模仿的机会都没有了。”欠妥。毕竟,从物理逻辑上,所有的内容和应用都将不得不通过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与用户相连接,决定和衡量商业模式的应该是中国运营商,话事和裁判权仍掌握在运营商手中,运营商在价值链上的特殊位置决定了他能以变带变,其出发点肯定是让中国企业都应该可以参与的,而不是向某几个VAS商倾斜。当然,占先机吃涨那是可能的事。
2、内容应有日渐国际化,一处开花,世界同步;而“中国如果能先上3G,由于广阔的市场空间,必能搞出很多新的商用模式,并能输出到国外,成为娱乐经济时代的领袖。”
这好象太过奖咱们中国娱乐业了,呵呵;另外,觉得本地化的内容和应用还是很有优势的。
3、赞同文中关于“VAS市场远远大于电信设备市场和电信运营市场”的说法;
至于“国外成熟的电信增值商用模式长驱直入,中国企业连模仿的机会都没有了”,觉得有点危言耸听了,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东邪--冷峻散势于2003-12-7 18:56:28编辑过]
时间: 2003-12-7 20:19
作者: 西毒--呼啸山人
呵呵,好一篇长文...这里有耐心的朋友似乎不多.
一直非常看好内容服务,但是心得不多,不敢妄加评论.
上述有一点非常认可,中国移动联通和SP合作的成功相当重要的一点在于解决了小额支付的
问题,中国电信的"互联星空"如果在这方面不能突破的话,恐怕很难有所作为.
时间: 2003-12-8 07:43
作者: 家园客人
这个题目不错,东邪和hongxiao的发言都很精彩,版主怎么不加精呢?
时间: 2003-12-8 08:32
作者: 传说中的动物
先顶起来 一会来看 签名 :)
时间: 2003-12-8 09:52
作者: xuesong
我也来说两句希望大家指教:
比较同意我国的文化特色促使了我国电信增值服务的巨大需求,同时国内单一的支付手段促进了它的发展。
1、中国SP这两年来确实发展很快,但同时我们不能不看到它形式的单一主要基于短信别的形式几乎没有;而在内容上也并不丰富主要是一些黄段子(可能太偏颇但中移动关掉短信联盟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而实力比较大的SP也没有几家。这样我们就不能不能不担心我们增值服务提供商的竞争力,如果没有这些特殊的条件是不是他们还能生存。
2、文化是讲民族的,但文化也是没有国界的而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也发现我们文化的流失我们正在被西方文化同化。我们是不是更喜欢看美国大片,我们是不是更喜欢吃肯德鸡,我们是不是更喜欢听港台歌曲。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谈本土化我想很难(而且我想大家也不希望把黄色作为本土化)
3、电信增值服务是基于运营商的,但国内运营商合作意识之差、合作能力之差我想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我想现在国内电信增值服务市场发展缓慢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但他们现在还没醒因为他们还有高额的利融,广大的增值服务提供商还得求他们。但如果把这个当作以后平衡国外企业的手段我想过于牵强了。
4、现在国内无论是移动还是固定网络都比较成熟,用户群也是别国不可比的。因此发展不发展3G并不影响我们增值业务的开发,也不能说现在的增值业务在3G都不可用。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做的识扶持国内的增值运营商让他们发展起来实力强大起来。这样不论何时发展3G他们也有实力跟进、创造,如果就目前这种实力我想是希望不大的。
时间: 2003-12-8 14:48
作者: 传说中的动物
瞎忙了一天 坐下来看这帖
核心争论似乎是3G的推迟会丧失娱乐市场
对这个不是很了解了
不过我觉得楼上说的都有一定道理 呵呵 有些滑头:P
待我想想再说~
时间: 2003-12-11 10:23
作者: vivien
真是好帖!!!
静下心慢慢看!!
时间: 2003-12-11 14:44
作者: frozen
本身做3G难免会带有个人的观点来看待;
而不做3G的人却很难了解其中的精彩;
因为我无法做到公正,所以我没有权利误导别人!!!!!!!!!!
时间: 2003-12-14 20:39
作者: antilove
好文章
时间: 2004-1-29 15:20
作者: hzpdi_lt
个人观点:上了3G后用户的ARPU值可能不会出现大幅提升,主要还是国内消费水平限制了。
时间: 2004-1-30 09:47
作者: 南帝--hnss
楼上的角度我同意
时间: 2004-1-30 17:00
作者: ben9
我真不知道楼主想说明什么问题?应该好象就是怕3G启动晚了,业务应用市场被鬼子抢走吧?希望中国马上启动3G?呵呵!心情可以理解!
可是我个人认为业务应用与接入手段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3G只是一种比2G传输指标更高的接入手段而已吗?GPRS和1X的速率都已经达到楼主说的要求了,也就是说目前已经有一个供SP们进行开发和研究的平台了呀!现在也没有看见什么新的业务出台。还需要什么3G啊?
这不是自己车开不好就赖教练没本事吗?哈哈!
时间: 2004-2-2 16:41
作者: peter_i
【引用】SP迅速发展的原因:
1)移动增值业务与其它信息服务业务的一个最大的不同,是它的支付方式,而非其它。
移动的支付方式是中国目前在方便性和可靠性方面综合比较最好的一种支付手段。
当然,方便易用是它被绝大多数用户所接受的一个最重要原因。
非常同意这个论断。
从短时间来看(3-5年),在中国主要的移动增值业务使用群体(也许不仅仅是移动增值业务,包括其他小额支付业务使用群体)中,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的可能性相当小,这将使得手机作为小额支付手段将在短时间内仍然作为服务商和运营商收入的主要来源。
当然还存在其他小额支付方式,如IC卡,或城市通卡(有些城市已逐渐开展),但这种付费方式需要一定的终端支持,如公用信息终端,或在特定场所才能进行。仍然降低了交易便利性。
也许这才是中国SP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
时间: 2004-2-16 15:55
作者: 家园客人
It's not a good logic that stop license issueing by goverment since this or that reason, it's more a business decision that what should be chosen (3G or 4G whatever), however, China goverment wants to have domestic standard to be used so that delayed 3G licensing, it's more a political decesion than business - Why not let it being decided by operators? Hence, it's clear that politicans thought they were smarter than business man, or, on the other hand, they thought operators are too stupid to be counted on.
Than the question comes who needs 3G license, of course the vendors want it, like Ericsson and Nokia, Huawei and ZTC, Huawei and ZTC are hurt since no commercial system up and running in real situation so that they are even harder to get into other global markets.Ericsson and Nokia would not becuase without 3G, they still have 2G expension which will be another round and rounds, as well as UTstar and ZTC since the expansing of Netcom and Telcom.
Datang would benefit from delay since their 'TDS-CDMA' system 'unstablity', and, it's obviously the case that China would have a big market share of TD-SCDMA in the future, so that forign vendors can get only a small part of pie. However, to use a pure local standard will lead to a high cost and close market just like japan had expirenced in PDC before. it's not a good business idea also for ZTC and Huawei since they have to support 2 different standards which means many money and maybe big risk.
So, the conclusion is that China will have 3 standards in the 3G market at the same time, CDMA 1X EVDO/DV for Unicom, WCDMA for Mobile/netcom/telcom, TD for somewhere, how big is depending on policy of China goverment.
however, it's general customer requirement that more services can be used by wireless technology, the requirement is there and never gone. without 3G system support, it's hard to start any real new VAS test. SP can do some thing but can't have breakthough at all.
In general, it's hopeless to lead the way of 3G for China telecom industry, at most a followup role for vandors and SPs and customers.
From world market perspective, China vendors maybe miss 3G wave in first good chance which has been killed by 'smart decesion of China goverment'. by my personal point of view, this postpone decesion has nothing contribute to China Telecom industry except 'let it be'. Furthurmore, noone would take responsiblity for that except China telecom industry. however, noone of telecom leaders really care about China telecom industry, that's a tragic.
Post by Jokulfox 2004-2-16, contact me at Jokulfox@hotmail.com
时间: 2004-2-27 16:13
作者: 林一刀
已阅
时间: 2004-3-2 09:50
作者: sundayoflife
可以参考一下当初的宽带跑马圈地的情景,当时也不见什么应用,运营商纷纷下了血本,表面上看,接下来的近两年时间,宽带没有什么大发展,没有什么应用,但是实际上SP的应用往往是短短的几个月就能模仿出来的(无论是抄老外的,还是相互模仿),这一下自造就了2003年宽带的井喷。前些年的投资一方面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宽带用户,这些用户对宽带的体验给后来的用户提供了很好的广告效应。另一方面,用户,运营商,SP之间在应用,网络建设和管理上的有益探索,也为迎接宽带的高潮做了铺垫。这笔钱不但没有白花,起到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另外,3G就像告诉公路,应用就像车,我们不能因为跑的车不多,而先不建设公路,非要等到有无数的车子等在那里了才开始建公路。更何况中国的公路要按照自己的特点来建,当我们的车子主要还是夏历,赛欧的时候,我们不能照搬美国欧洲那些跑宝马奔路驰的路。我们需要从实践中摸索。
时间: 2004-3-3 23:55
作者: sjzz
国际域名60元
支持20子域名,免费泛解析
抵挡空间
ASP/CGI空间100M,100元
高档的
商务型500M 1000元
商务超强型1000M 2500元
数据郑州 http://www.idczz.net
QQ:77104635
时间: 2004-4-11 11:48
作者: lv4
枪手!上了3G能赚钱吗? 几千亿的投资,损失了不还是国家的,肥了制造商。
从国外来看运营商不应该大规模上3G,为时有点早。从国内电信网通对移动的迫切需求来看应该上,实际上在北京上海等几个城市上几个3G网络运营未尝不可(象小灵通)。但一旦
几个城市,一两个运营商用3G,以中国目前状态,会出现攀比,导致3G网络建设
规模不可控制。所以目前不上,是有道理的。
时间: 2004-4-12 21:35
作者: ybsmbb
值的我们去思考~~~~~~~~~~~~~~~~~~~~~~~~~~~~~~~~
时间: 2004-4-21 14:45
作者: 算命先生
等待可以获取最佳的国家利益。所以需要等待,就是如此简单。
时间: 2004-4-22 10:54
作者: bjpainter
想来有些奇怪,我想并不一定启动3G晚了内容市场会被抢走吧,难道现在上我们的SP就能很好地拿出相应的对策占得先机吗?
另外,从个人角度上看一下,如果现在电信和网通上了3G(移动和联通八成得先观望),请问楼里有几个会使用3G可以带给我们的所谓的“炫目的新业务”呢?新业务定价是个大问题,中国用户是很重视价格因素的,对比一下现在就有的彩信吧,张朝阳所期望的04年彩信“井喷”是不是能真正出现还得好好观望观望呢。
呵呵,总之3G的大蛋糕急不得哦,急得话真不知道运营商会死得多惨(厂商倒是可以站一边偷笑着数钱了)。。。价值链的共赢才是最最重要的。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
Powered by C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