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小米面临48亿损失,印度已非中资机构投资优选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3-6-16 11:29
作者: coffee198375     标题: 小米面临48亿损失,印度已非中资机构投资优选

曾经满怀希望投身于“印度制造”洪流中的中国企业发现印度的投资环境日益恶化。



6月9日,印度执法局(Enforcement Directorate)发布文件称,该局已经向小米技术印度私人有限公司、小米印度分公司、部分高管及三家银行发出正式通知,指控其“向外国实体非法转移资金”,涉嫌违反该国《外汇管理法》(FEMA)。这次通知意味着上述冻结资金将被正式没收。



一年前,印度执法局指控小米印度公司以特许权使用费的名义向外国实体非法汇款,冻结了小米在印度近6.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8.1亿元)的资产。这是印度当局迄今为止最大数额的扣押。



小米否认有任何不当行为。“我们重申,我们在印度的经营行为遵循一切本地法律法规。”小米方面对《财经》记者表示。今年4月,小米印度公司对印度执法局扣押资产的申诉被印度法院驳回。



印度总理莫迪在2014年提出了“印度制造”倡议,希望将制造业在印度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5%提升至25%。也正是在这一年,包括小米在内的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开始进入印度市场。小米、vivo、OPPO这些中国手机品牌一度占据印度超过75%的市场份额。但在受到印度用户欢迎的同时,这些企业又感受到日渐压缩的空间及种种不确定性。



印度媒体6月13日还报道称,印度政府要求小米、OPPO、realme和vivo等智能手机制造商任命印度籍人士担任首席执行官、首席运营官、首席财务官和首席技术官等职位。政府还指示它们将合同制造工作委托给印度公司,开发有当地企业参与的制造流程,并通过当地经销商出口。



01 不再是投资理想目的地



在小米案中,印度执法局认定小米印度公司是从印度制造商那里采购,并未从三个外国实体那里得到任何服务,因此认为小米以特权使用费名义将资金汇往国外的行为违反了印度《外汇管理法》。面对指控,小米印度公司回应称,特许权使用费和账单都是合法且真实的,公司支付的特许使用权费是用于印度版本产品使用的授权技术和知识产权。



长期为中国企业赴印度投资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李钦对《财经》记者表示,小米印度公司还拥有继续上诉的权利。在他看来,本案的分歧在于,双方对税法和外汇管理法等法律的理解不同,比如企业认为是合理的税务筹划或者正常的服务贸易而将资金汇出印度,但印度政府认为是对税法的滥用和对外汇管理法的违反。



小米陷入的争议并非孤立事件,印度市场上的其他中国智能手机公司面临相似的麻烦。去年7月,OPPO被指控逃避关税439亿印度卢比(约合人民币37.6亿元)。印度收入情报局称,OPPO在进口手机零部件时错误使用了关税豁免,并在计算进口货物交易价值时未包括特许权使用费。



vivo则面临逃税221亿卢比的指控,并被冻结46.5亿卢比的资产。去年7月,印度执法局在印度全境突击搜查与vivo及其经销商相关的48处生产经营场所,称vivo在印度的销售收入被转移至海外以避税。



当时中国驻印度使馆发言人王小剑表示,中国政府一贯要求中国企业在海外合法合规经营,同时坚定支持中国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他指出,印方频繁调查中国企业的做法不仅扰乱了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损害企业商誉,更阻碍了印营商环境改善,挫伤了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各国市场主体在印投资经营的信心与意愿。



在印度中资手机企业协会秘书长杨述成看来,2015年到2019年是中资企业在印度的黄金期,此后形势急转直下,中国投资者信心遭到严重打击。尽管他仍认同印度的人口红利,但认为现在的各种案例都表明印度不再是中资理想的投资目的地。“未来五到十年,印度对中资企业的营商环境都不会改善。”杨述成对《财经》记者说。据他了解,一些中小企业已经撤离印度或者缩减在印度的产能。



杨述成指出,在印度的中资公司经常面临查税和合规调查,从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到关税,而且查税方式让人难以接受,通常是联合几个部门一起,动静很大,针对中国企业的执法也过于严苛。



除了面临越来越多的审查和调查,在印中资企业面临的另一主要挑战是签证问题。尽管印度政府没有正式宣布停止向中国申请者发放工作签证或者商务签证,但据杨述成表示,大部分申请者的资料都被退回,导致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技术人员都难以进入印度。



严潇潇的公司是最早将业务迁至印度的手机供应链企业之一,2016年跟随OPPO和vivo的步伐来到印度。过去几年,他深刻感受到印度投资环境的恶化。“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签证。”严潇潇对《财经》记者说。他的公司之前有20多个中国员工,现在仅剩他一人。



作为过去三年为数不多的获得印度工作签证的中国人,严潇潇还记得2016年的时候办理印度签证很容易,注册公司也很简单。但如今中国人很难在印度注册公司,通过印度政府审批的几乎都是苹果供应链上的公司。



02 投资获批几率



2020年,在中印边境冲突爆发后,印度收紧了中国公司在印度的投资,并加大了对中资企业的税务和合规审查。印度还以安全问题为由禁止了300多个与中国有关联的手机应用程序,包括抖音海外版TikTok和微信。



2020年4月,印度对《外商直接投资综合政策》进行修订,要求来自陆上邻国的投资必须经过印度政府审批。此前外商投资的政府审批路径仅适用于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虽然与印度陆路接壤的国家还有缅甸、不丹、尼泊尔,但是这些国家的投资者在印度并不活跃,因此这项政策的修订被普遍解读为针对中国。



自2014年起,中国成为印度外国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印度在2020年修订外国投资政策之后,中国企业在2021年对印度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下降近七成。在李钦接触的客户中,有一家中国科技企业本来已经决定去印度注册公司,但在印度出台外国投资新政之后,这家企业意识到通过审批的希望渺茫,放弃了印度市场。



2022年3月,印度政府首次公布了来自与印度陆路接壤国家投资者的获批情况。自2020年4月颁布新规以来,印度政府一共收到了347份投资申请,其中66起得到了印度政府的批准,193个申请被拒或由投资者主动撤回,剩余的为未决状态,申请获批率约为19%。在具体行业方面,获得审批数目最多的行业是服务业,其次是电子和汽车行业。



今年3月,印度财政部长尼尔马拉·西塔拉曼透露,过去一年有54份来自中国的投资申请仍在等待印度政府的审批。



“中国企业与印度企业设立合资企业或者在印度设立工厂,且属于印度欢迎的制造业或者高端服务业或者较大的投资额等得到许可的几率较高。”李钦说。



截至今年1月,一些处在苹果供应链中的中国企业获得了印度政府的投资许可。尽管它们不被允许成立独资公司,但印度政府同意它们与印度公司组成合资企业。



据印度媒体今年3月报道,印度计划为在印度合资设厂的中方投资者设定49%的股份上限。合资企业中的印度合伙人将拥有至少51%的股份,以确保他们可以控制企业的管理。寻求与中国企业建立合资企业的印度公司表示,这一上限将取决于中国公司愿意转让的技术密集程度。



但一些国际公司更倾向于各占50%的结构,他们担心49%的股权上限可能会使中国的制造商不愿意分享技术。尽管印度在2020年之后收紧了来自中国的投资,但国际和印度企业都意识到印度需要中国公司的帮助来建设相关供应链。



去年11月,印度智库国家应用经济研究委员会为印度工业联合会撰写的一份报告建议,如果印度想要在2026年3月实现3000亿美元电子制造业产值的远大目标,应放宽来自中国的投资。这份报告强调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的数据则显示,在印度智能手机生态系统中,本地采购的元器件只占了15%,而进口产品中大约五分之四都来自中国。



报道称,莫迪政府已经要求印度业界提交愿意成立合资企业的中国供应商名单。印度手机制造商Lava已经在与中国公司华勤就成立合资企业展开谈判,印度电子企业迪克森科技也在与中国手机零部件供应商讨论成立合资企业。



除了预先的投资审查,印度还在2022年修改公司法中关于董事任命与资格的条款,要求在印度公司中担任董事的人如果来自与印度接壤的国家也要得到印度政府的批准。



面对印度政府的一系列歧视性政策,中资为什么还要去印度?李钦表示,这是因为很大一部分中资企业与苹果、三星等国际性企业签署了全球供应链合同,如果无法履行将被取消资质。



此外,印度曾在2015年推出分阶段制造计划(PMP),以加征关税的方式迫使外国企业将手机、手机零部件产能转移至印度,希望在印度培育一个完整的手机制造生态系统。2018年,印度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手机生产国,如今在印度国内销售的手机绝大部分都为印度制造。



2020年,印度更进一步颁布生产挂钩激励(PLI),为14个关键行业提供财政优惠,希望吸引外国制造商并扶持本土制造业冠军。这些行业包括制药、电子/技术产品、电信和网络产品、汽车和汽车部件、无人机等。



尽管在印度投资有风险,但印度市场的中资公司也有其坚守的理由。印度市场仍然有吸引力,市场规模和人口红利都难以令人忽视。在严潇潇看来,印度已经具备了成为制造业中心的条件。除了印度本地企业发展很快,欧美日韩等外资企业也很发达。而且印度不像中国那样受到限制,可以购买各种先进设备,只是缺乏技能人才。



03 “外企坟场”



今年5月,印度媒体报道,苹果公司供应商纬创(Wistron)将撤出印度,并在一年内向印度国家公司法法庭和公司注册局申请解散其印度业务。



七年前,纬创响应苹果公司供应链多元化策略赴印度设厂,并于2017年二季度正式投产。在苹果公司的三大全球供应商中,纬创是第一家在印度组装苹果手机的供应商。纬创退出之后,印度的塔塔集团将接管其在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的工厂。



纬创离开印度的主要原因是看不到长期盈利前景。另一方面,纬创在印度的经营不止一次陷入争议。2020年12月,纬创的一家工厂发生劳资纠纷,主要生产设备和仓库被工人打砸,造成大约700万美元的损失。调查显示,为纬创提供服务的劳务公司没有按时向工人发放薪资。纬创在处理加班、节假日放假这些问题时也常与当地员工产生文化冲突。



作为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印度以其庞大的市场规模吸引了跨国企业的到来。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放弃了在印度的投资。印度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至2021年11月,有2783家在印度注册的外国公司关闭了在印度的业务,约占在印跨国公司的六分之一,撤离的公司包括法国零售巨头家乐福、美国摩托车制造商哈雷戴维森和美国汽车公司福特等。



美国福特汽车在2021年撤出印度生产线时表示,尽管它们重金投入印度市场,但公司在印度的营业亏损累计超过20亿美元,印度市场对于福特汽车的需求弱于预期。



李钦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由于外企在印度频频遭遇打压,印度被称作“外企坟场”。壳牌、诺基亚、IBM、凯恩能源、沃达丰等外资企业都曾被印度开过巨额税金罚单。他分析说,这些外资企业在印度遭受的各种调查、处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魔幻”的印度法律制度所致,而印度的法律可以用15个字来概括:高标准立法,普遍性违法,选择性执法。



在李钦看来,印度是一个复杂的市场,罢工、征地问题、三权分立下的不同立场等等使得外国企业在印度的发展充满挑战。杨述成则感叹,国际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打击是如此之大,国际关系会影响到每一家企业,出海的中资企业要充分评估投资目的地的政治环境。



时间:  2023-6-16 11:29
作者: coffee198375

阿三只适合卖货,不可盲目投资。。。。
时间:  2023-6-16 11:56
作者: Vladimir_lenin

coffee198375 发表于 2023-6-16 11:29
阿三只适合卖货,不可盲目投资。。。。

你能收到阿三的货款?
时间:  2023-6-16 12:17
作者: RICK20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3-6-16 13:33
作者: 客家人

coffee198375 发表于 2023-6-16 11:29
阿三只适合卖货,不可盲目投资。。。。

  28和26也深耕印度20多年
时间:  2023-6-16 13:51
作者: oooooooo

客家人 发表于 2023-6-16 13:33
28和26也深耕印度20多年

魔怔了
时间:  2023-6-16 14:26
作者: hy1234

oooooooo 发表于 2023-6-16 13:51
魔怔了

28,26的确深耕了很多年,不过应该都踢到铁板,所以应该都撤出好几年了。只是小米去投资的时候,为什么不找26,28谈谈。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不过雷军以为连印度总理也见他了,有印度总理背书,应该没有问题,怎么会知道这是杀猪盘。

不过这样也好,大家担心印度抢中国供应链的问题,应该是不用怕了。印度是唯一一个有可能取代中国供应链的国家,但是他现在杀鸡取卵的政策,肯定吓怕所有的投资者。其实不但小米被坑,台湾的也被坑。
时间:  2023-6-16 14:44
作者: coffee198375

客家人 发表于 2023-6-16 13:33
28和26也深耕印度20多年

2826能挣钱,没步小米后尘。。。。
时间:  2023-6-16 14:47
作者: coffee198375

oooooooo 发表于 2023-6-16 13:51
魔怔了

客总离了28就不会回复了。。。。
时间:  2023-6-16 15:17
作者: vx1

小米据说在阿三涨价了,20%,倒霉还是阿三普通消费者
时间:  2023-6-16 20:58
作者: 阿斗通

撤资
时间:  2023-6-16 21:50
作者: ziyanji2007

Vladimir_lenin 发表于 2023-6-16 11:56
你能收到阿三的货款?

先货后款。我有老乡做外贸对待阿三就是这样
时间:  2023-6-17 00:18
作者: coffee198375

hy1234 发表于 2023-6-16 14:26
28,26的确深耕了很多年,不过应该都踢到铁板,所以应该都撤出好几年了。只是小米去投资的时候,为什么不 ...

阿三想通过承接全球产业链实现工业化的机会已经没有了。。。。
时间:  2023-6-17 06:58
作者: 客家人

coffee198375 发表于 2023-6-16 14:44
2826能挣钱,没步小米后尘。。。。

  也投资了不少,我记得28在印度建了研发中心,全球服务中心,和工厂。
  都彼此彼此,也就不要五十步笑百步。
时间:  2023-6-17 12:02
作者: coffee198375

客家人 发表于 2023-6-17 06:58
也投资了不少,我记得28在印度建了研发中心,全球服务中心,和工厂。
  都彼此彼此,也就不要五十步笑 ...

哪里一样了,又没亏钱,步后尘不是说投资,是运作。。。。
时间:  2023-6-17 12:47
作者: Desla的马甲

hy1234 发表于 2023-6-16 14:26
28,26的确深耕了很多年,不过应该都踢到铁板,所以应该都撤出好几年了。只是小米去投资的时候,为什么不 ...

前段时间坛子里那个湾湾还振振有词地说印度商业环境比中国好。魔怔得厉害。不过相比20年前西方各种维度对比下,印度比中国发展更快的结论。
现在华黑们虽然嘴壳子还那么硬,但至少吹印度都含蓄很多了。
时间:  2023-6-17 12:50
作者: 通讯产品民工

印度是喜欢野蛮抢所有投资者的钱,不只是中资企业。印度主要是国家层面没有信用的。所以现代化很难的。
时间:  2023-6-17 14:18
作者: coffee198375

通讯产品民工 发表于 2023-6-17 12:50
印度是喜欢野蛮抢所有投资者的钱,不只是中资企业。印度主要是国家层面没有信用的。所以现代化很难的。

工业化都没做到,何谈现代化。。。。
时间:  2023-6-17 14:44
作者: 客家人

coffee198375 发表于 2023-6-17 12:02
哪里一样了,又没亏钱,步后尘不是说投资,是运作。。。。

  你怎么知道小米亏钱了?只是把利润吐出了一部分。28和26深耕印度20多年,都是彼此彼此而已。谁也别笑话谁。
时间:  2023-6-17 14:59
作者: 客家人

通讯产品民工 发表于 2023-6-17 12:50
印度是喜欢野蛮抢所有投资者的钱,不只是中资企业。印度主要是国家层面没有信用的。所以现代化很难的。

  总体还是赚钱的,即使赚的很少,但是可以提高出货量,摊薄研发成本。
  28和26深耕印度20多年,也是这个思路,以前2G到4G也是喊叫着不好做,不赚钱,不也坚持了20多年。5G是因为ZZ原因,做不了。
时间:  2023-6-17 23:07
作者: coffee198375

客家人 发表于 2023-6-17 14:44
你怎么知道小米亏钱了?只是把利润吐出了一部分。28和26深耕印度20多年,都是彼此彼此而已。谁也别笑话 ...

我也没说小米亏钱,况且哪里看出笑话,客总不要这么玻璃心。。。。
时间:  2023-6-19 00:45
作者: hy1234

coffee198375 发表于 2023-6-17 00:18
阿三想通过承接全球产业链实现工业化的机会已经没有了。。。。

人人都怕杀猪盘。
时间:  2023-6-19 00:46
作者: hy1234

Desla的马甲 发表于 2023-6-17 12:47
前段时间坛子里那个湾湾还振振有词地说印度商业环境比中国好。魔怔得厉害。不过相比20年前西方各种维度对 ...

他们都是1450集团,所以都有立场。
时间:  2023-6-19 09:07
作者: yinfang00150537

先养小肥羊,再杀了吃肉!!!
时间:  2023-6-23 09:36
作者: scnc001

包括西方国家在内,就这样任由阿三zf乱来?
时间:  2023-6-23 09:46
作者: 菊花之歌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3-6-23 09:53
作者: 菊花之歌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3-6-23 10:02
作者: 菊花之歌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3-6-23 11:18
作者: master123

菊花之歌 发表于 2023-6-23 10:02
印度的最大优势是大英帝国留下的法律体系,李光耀说新加坡成功的关键是英国人留下的法治制度,而不是什么所 ...

你在印度呆过多久?与印度员工共事过多久?
时间:  2023-6-23 11:59
作者: 枫叶荻花秋瑟瑟

yinfang00150537 发表于 2023-6-19 09:07
先养小肥羊,再杀了吃肉!!!

这些企业自己犯jian,为啥不在我方一侧建立工厂,只要出口产品就行了,古人云“君子不如入邦”
时间:  2023-6-23 15:03
作者: coffee198375

菊花之歌 发表于 2023-6-23 10:02
印度的最大优势是大英帝国留下的法律体系,李光耀说新加坡成功的关键是英国人留下的法治制度,而不是什么所 ...

新鲜了,还有颂扬腐国法律的,阿三也挺懵逼的,李资政的一家之言貌似也不灵光。。。。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