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中国移动:一个故事、一个突破、四个瓶颈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3-7-31 10:40
作者:
chzh4719
标题:
中国移动:一个故事、一个突破、四个瓶颈
付老师 付老师讲竞聘
前言:2023年半年会,杨杰董事长重点阐述了中国移动整个体系的科技创新工作,并为下一步科技创新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和要求。实际上在新一轮科技浪潮下中国移动如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已经是至关重要的工作。今天,我们先从一个创新的小故事谈起,说说现在和未来。
01
一个创新的小故事
故事源于井冈山。
2020年我在井冈山给设计院讲了两次课,课程内容大概是战略、定位以及康波周期,实际上那段时间我对康波周期极其痴迷。
在课程提问环节,一个后排的同学问我:付老师,您认为未来推进全球经济再次繁荣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我当时这么回答:一个是新能源、一个是人工智能。
会后,这位同学专门找我,向我介绍了他们所正在做的产品和核心技术。说心里话,我当时绝对没有大导演李安的感觉:虽然我不懂,但是我极其震撼。
真的没这个感觉。
而是另外一种感觉:中国移动真的能够生出一个金蛋、乃至孵化出一个金凤凰出来,别开玩笑啦,这或是一个国际大玩笑。
因为,当时数字能源刚刚起步,双碳时代刚刚提出。
你一个小小的设计院研究所尽然要做数字能源、要做数字化时代的储能、能源转化技术,这个玩笑或许是个冷笑话。
当时真的没当回事,但是碍于面子大大鼓励了一把。
大概过了半年,这个所的负责人刘所就再次找到我,还把产品在现网上使用的数据给我详细介绍了一下,并介绍下一步将该产品放到珠峰大本营。
当时有点小震撼啊,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团队、这个产品、这个技术,以及这个领头人。
后来,5G能源柜真的放到珠峰大本营了。
我真的有点服了,按照周星星同学的话:I 服了 YOU。
源于5G能源柜这个数字能源新产品,我逐步了解了设计院、逐步了解了信息能源所,逐步了解了中国移动在数字能源、信息能源融合领域的技术储备、规划与想法。
说心里话,不得不佩服这个团队。
因为,开发设计人员真的太少了,整个所就不到60人,这个团队在数字能源领域我不敢说是最少的研发团队,但是至少是最少研发团队之一吧。
60人,3年时间,收入超10来亿,产品线已经达到5个以上。
这个成绩,绝对拿得出手。
不得不说,一个“土旮旯”的地方真的飞出了一只金凤凰。
02
一个信息服务的理论突破
2022年中国移动半年会。
会议上,杨杰董事长抛出一个至关重要的思考题:中国移动,要创建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一流企业?这个思考题必须从更大格局更广视野去思考。
对啊,中国移动虽然是特大型企业,虽然是世界500强的前30名,但是中国移动到底强在哪?未来走什么路呢?
这个思考题,真的非常切中中国移动的要害。
会议上,杨杰董事长花了很大时间篇幅详细地介绍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以及在漫长的历史中能量、信息的关键作用。实际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都是能量革命,而第三次、第四次工业革命则是信息技术革命。现在乃至未来,信息技术和能源能量将历史性的融合,共同推进人类文明进步。
最令人震撼的是,董事长提出两个关键性的结论:
结论一:未来绝大多数的服务都可以归纳为信息服务,未来绝大多数问题都可以用信息手段解决。例如人类费尽心思的蛋白质的解析已经被AlphaFOLD轻易完成。
结论二:机器智能的诞生标志着信息发展迎来第三个重大历史转折点,科技创新是信息发展的根本驱动力。
因此,对于中国移动而言,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就是2个最为重要的关键词。
抓住信息服务,就是抓住了未来的方向。
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信息发展的牛鼻子。
所以呢,中国移动要成为一家什么样的世界一流企业呢,那就非常简单了,即世界一流的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
现在未来,绝大部分的事情、服务都是信息服务(信息技术)可以解决的,因此支撑信息服务的算力将成为关键,而算力的基础芯片则更是关键之关键,而芯片、算力的支撑则是能源体系。
综上,中国移动提出两个关键点,即信息服务、科技创新;进一步中国移动提出一个信息服务的理论新观点,即F(E*I)。
03
四个关于创新的瓶颈
既然,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移动的关键点。
那么,如何在信息服务领域进行科技创新则是我们努力、再努力的方向。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一些星星之火,如设计院的数字能源、成研院的无人机、物联网的专用芯片等等。
但是,星星之火如何燎原呢?
这需要风啊,即一场吹起大火的东南风啊。
这个风,对于中国移动而言,就是全面推动科技创新的机制、体制与激励制度等。
下面谈谈我自己的几点看法。
对于科技创新,首先解决的是领军人才的问题。即你必须找到一个有思想、有胆量、有耐力的哥们,其愿意或在得罪一片人的环境下带领一支小分队劈荆斩刺。
这个领军人才不解决啊,什么创新啊,什么理想啊,基本上是扯淡,因为周围环境中一堆的又鸟和马户啊!
其次呢,激励机制得跟上。中国移动做了点事情,如特区机制,但是特区机制仅仅适用于试点,我们需要的是大风啊,普遍性的大风啊。
在中国移动这样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中,不刮点大风,很多事情是推不下去的。
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
还有呢,容错机制要跟上。什么是容错机制呢,因为科技创新这个事情啊,基本上九死一生,十个项目或可能九个半途就夭折了,千万别因为项目产品未成功而指责领导人才、项目负责人,或者绩效考核来个D,那就彻底玩球。
最后呢,速度要跟上。中国移动总体上已经形成自己的官僚体系文化,稳并快乐着。这条官僚体系文化有其20年的传统,但是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啊,强调的是速度,强调的是迭代啊。
因此呢,在信息服务、科技创新这条路上,中国移动未来的路径上,必须重点解决领军人才、激励机制、容错机制、速度等核心问题。不解决,中国移动的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只能是星星之火,无法燎原。
如果解决的好,那么就是燎原之势。
时间:
2023-7-31 11:22
作者:
马云的云
这个付亮靠啥挣钱?就靠卖嘴皮子么?
时间:
2023-7-31 11:41
作者:
小水桶
不开放的市场里搞的东西,赚钱容易。
时间:
2023-7-31 12:16
作者:
阿斗通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3-7-31 11:22
这个付亮靠啥挣钱?就靠卖嘴皮子么?
付老师主场在微博
时间:
2023-7-31 13:50
作者:
马云的云
阿斗通 发表于 2023-7-31 12:16
付老师主场在微博
哦,回头去拜访拜访。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