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通信建设工程投资缩减问题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5-4-30 15:30
作者: wks9531     标题: 通信建设工程投资缩减问题

我所在的省,移动公司通信工程投资逐年减少,2023年100亿,2024年85亿,2025年65年,这个趋势会一直持续下去吗?就没有增长点了吗?比如6G,但是现在似乎一点也看不到有什么新的科技能让通信建设再此来个大跃进,感觉未来似乎新建基站、网络越来越少,大部分就是维护现有网络,设备报废更新之类的工程了。。

时间:  2025-4-30 16:12
作者: 不吹不黑

等等风口!
时间:  2025-4-30 16:56
作者: 114_starlight

再等等,
时间:  2025-5-1 08:07
作者: 小木马330

肯定会每年下降的,除非有能替代光缆的产品,就像这前电缆被光缆替代一样。我们湖北省以前一个区10几个施工队,现在就2个了,2个还有时闲的要死 剩下的就是维护人员了。
时间:  2025-5-1 14:46
作者: 杜紫藤

你的观察非常准确,也反映出当前整个电信行业(尤其是运营商主导的通信建设)面临的核心问题:通信基础设施投资进入了“存量优化”阶段,而非增量爆发。

一、投资缩减的原因分析:
5G建设高峰已过
2019–2022年是5G大规模建设期,尤其是宏站(大基站)建设密集。但从2023年起,各地5G覆盖基本完成,后续以补盲、扩容、小站部署为主,投资自然缩减。

资本回报压力增大
5G投资回报周期长、效果不如预期,尤其是toC用户对5G支付意愿低,ARPU提升有限。运营商上级母公司也更注重财务稳健和股东回报。

人口与经济结构转变
用户数趋于饱和,人口红利消退,农村用户与低价值用户比重上升,导致边际投资回报更低,建设动力不足。

省公司地位边缘化
通信集团越来越集约化(如总部统一采购、统一云资源部署、省级边缘下沉减少),省公司权限和预算空间被压缩。

二、未来还有“增长点”吗?
短期内(2025–2027)通信建设不会再现大跃进,但局部仍有结构性机会。

1. 6G:仍是远期议题
6G技术目前处于国际标准探索阶段,商用最早也是2030年前后。

即使那时来临,建设高峰恐怕也不像5G那样迅猛,更多是以“算网融合”“空间通信”形式存在,不会再是传统大规模基站铺设。

2. 边缘计算、智算中心
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促进智算中心、边缘计算节点建设,但这类建设通常集中在特定热点区域和政企项目,并不普遍,也不一定由传统移动公司主导。

3. 工业互联网+专网
面向制造业、电力、港口的5G专网、边缘节点等仍有增长空间,但:

多为定制化项目,不属于大规模建设。

收益和投入比很低,且项目往往归属政企线,工程量被细化、外包,不足以支撑整体投资回升。

4. 智慧城市/政务数字化建设
如智慧灯杆、应急通信、AI视频监控等项目可能带来一定建设量。

但同样面临“项目化、零散化”,且强依赖政府财政和地方经济。

三、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对工程岗位的影响)
趋势方向        对建设工程影响
存量网络维护优化        运维自动化、替代人力的趋势更明显
新技术边缘化        很多“新概念”项目集中在大城市、研究单位,落地缓慢
工程外包比例提高        自建减少,更多依靠代维、总包、子包
财务集约化        投资预算紧缩,工程招标竞争更激烈
设备生命周期拉长        不轻易换设备,更多是修旧利废、边用边改

四、个人建议(假设你在工程或支撑类岗位)
不要寄希望于再现4G/5G时期那种大干快上的投资浪潮。

考虑向网络运维自动化、项目管理、政企专网方案、数字化交付等方向转型。

技术储备上,可了解通信与算力融合(如云网融合、边缘计算)、新型数据中心/算力调度架构、以及**AI辅助网络优化(如自动驾驶网络)**相关知识。

总结:
是的,“工程建设投资逐年下滑”很可能是结构性、长期性趋势。未来的增长点更集中在数字化融合、智算赋能、行业场景等方向,但它们对传统通信工程团队的拉动远不如以往。因此,转型和技能结构调整,是适应这一周期性变革的核心策略。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