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比论文查重更折磨,AI成了这届毕业生的噩梦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5-5-14 12:08
作者:
ttxx
标题:
比论文查重更折磨,AI成了这届毕业生的噩梦
看到今年的毕业季,估计王勃会气得从地里爬出来,把开发AIGC检测模型的人电脑插头拔了。
事情是这样的,今年很多学校为了防止学生用AI写毕业论文,在论文送审时加了一项“AIGC检测”,意思就是检测你文章里多少内容是由AI生成的。
起初,这条公告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
但直到最近,大伙的论文都接近尾声了,才发现这玩意儿让大伙的毕业季变成了走马灯。
“我写的内容会被识别成AI,而AI写的反而不会被识别成AI,
因此AI检测论文就是在检测谁能把话说的更不像人话。
”25届毕业生小蛋如是说,此处内含脏话过滤器。
大伙发在网上的评论,更是一个比一个离谱。
因为自己写得太专业,被检测成AI写的。
有给导师改一遍,AI生成疑似度反而涨了的。
甚至有人把《滕王阁序》塞进去,发现其AI生成疑似度高达惊人的99.2%。
这下合理了,
原来咱勃哥开的是AI挂,我就知道没人能即兴写出这么好的文章。
而且你猜怎么着?AI生成疑似度的检测,也是由AI进行的。
这活儿,别说碳基生物了,硅基生物都想不到,自己被设计出来,要帮人写文章,改文章,还要帮你猜猜这文章是不是人写的??早知道上辈子烂在服务器里了。
为了和广大毕业生感同身受,咱也掏出了同事珍藏已久的毕业论文,用了大伙的同款工具来试试水。
从结果来看还可以,能勉强能达到毕业要求,看来论文含金(shi)量还是有的。
但从过程来看,就有点搞笑了。
比如,这段就是单纯的名词解释,你让人来写和AI来写都是这么个解释,
客观规律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
。但它觉得是AI生成的,意思是我还得加点修辞手法吗?
而这段呢,是我对前人工作的总结,看过论文的人都知道,包不可能一个字一个字看的呀。这个部分其实是我把文献丢给AI让AI总结,最后一句一句拼起来的。然而,它并没有检测出来。
所以说,
要是同事毕业那年有这指标,还真得开骂,这结果根本就不准啊。
更何况一共四万多字,就要了我84块。。
如果有人AI生成疑似度死活降不下去的话,我能感受到一种砸锅卖铁的绝望。
而且,这股潮流不光在国内涌动。身处英国的老树同学表示,“基本上所有小组作业都要检测一遍,而且相当不准。。身边同学都挺烦这玩意的。”可以说,全世界都笼罩在AI的乌云之下。
而之前,咱也就试了一下论文这种专业性强的东西,我就很好奇啊,它是不是啥也不准。
于是我当场手码了一段文字,让AI给我检测下。
看这无敌的逻辑性,就知道AI肯定写不出来。
然后提交上去。
于是,我的努力和汗水化为了一串冰冷的97.77%。
所以,检测AI生成疑似度的原理到底是啥?不能AI说啥就是啥吧?
没想到吧,还真是。
当你把文字输入检测工具时,它会分析这段文字的各种语言特征,包括词汇、句子结构、段落衔接方式等等。。然后,它会将这些特征与AI的写作模式进行对比。
对比分析后,检测工具就会得出一个判断,并不是绝对地告诉你“是”或“不是”,而是一个基于语言特征的概率推断。
但这种玩意其实就没准过。
像OpenAI在ChatGPT刚发布时,就推出了自己的AI文本识别工具AI Text Classifier。但准确性就很拉了,只有约26%,还把莎士比亚的作品当成AI生成的。。
这种文本分类器的原理也很简单,本质上就是一个经过特殊训练的模型,用来捕捉AI与人类文本之间的差异。当AI写出的文本越来越像人类,分类器也越来越难跟上这种变化,导致它的判断完全不准确,甚至比瞎蒙还不准确。。就算它看出来了,你随便加一点,它也就看不出来了。
再说了,刨去准不准的事儿不提,AI本身就是用来模仿人的写作风格的。。
把人类的文章拿来训练AI,再把AI拿来检验人类写出的文章像不像AI,本身就有一种“爸爸像儿子”般的荒谬。
意思是AI学会了我的写作风格,我就再也不能用这种风格了吗?那留给人类的时间不多了。
而且,拥有不确定性,就意味着一定会导致误伤。拿这个作为毕业指标,是不是有点拼运气了?这一整,没有大保底,非酋怕是毕不了业了,肄业原因是脸太黑。
于是,大家只能费尽心思,把自己的文章改得越来越不像人。
但,查完这个AI生成疑似率,才算迈过了第一道坎儿。
写过论文的朋友们都知道,很多大学都有自己的检测系统,却不喜欢给学生试用,为了顺利毕业,学生只能自掏腰包去第三方网站自查。
查重降重这种东西本来就要花钱。。而现在又多了一项指标,就意味着要花钱的地方又多了一头。
但有个非常奇特的现象,用不同网站测同一篇文章,AI生成疑似度完全不一样,甚至相同网站不同时间的结果也不一样。
这导致学生被迫成了无头苍蝇——谁主张谁举证,
这些网站都在主张你疑似使用AI,但根本没有证据,甚至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所以,到底要怎么改呢?
这时,你再点进这些网站,就会发现从AI写作,AI查重,AI降重,AIGC检测,到降AI生成疑似度,所有需求,一站满足,哪里不会点哪里,结果嘛就是都要掏钱。。甚至有的网站还会故意拉高这些数字,目的嘛,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毕业论文,真有必要检测AI生成疑似度吗?我们来看看教育部对毕业设计的要求:
可以看出,本质上,就是检验你大学四年有没有学到真东西,拥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理论上只要把活老老实实干完,保证实验严谨,数据真实,就达到要求了。用AI把我的工作,用学术风格写出来又怎么了?
AI的发明就是用来减轻人类负担的,它们早已成为很多研究者工作中的一部分。
中科院理化研究所的杨晓涛博士就曾表示过,单位和导师都鼓励科学家学习使用AI工具,也会让他们思考如何与科研结合。而高校却不允许我们的学生使用AI,又怎么能接近真正的研究者呢。
当然,或许真的有这种学生,基本全篇都用AI生成,确实是在蒙混过关。
但,这其实也很好解决。AI用多了,你就会发现,肉眼辨AI基本上就够用了。
太离谱的文章,一眼能看出来是AI一作的,肯定是过不了关的。但一眼看不出来的,说明和人写的已经所差无几了——只要内容详实,又何必在意词句?
与其纠结AI生成疑似度,不如把目光放到内容真实性上来,
一篇论文中包含的努力和汗水,才是其中最宝贵的东西。
总之,AI被发明的初衷是服务人类,现在让大家和AI斗智斗勇,属实是有点没事找事了。
处在AIGC元年的大伙,在此刻也终于理解了王勃——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来源:36kr
时间:
2025-5-14 14:12
作者:
limno
扯淡文,
文科生可能对理工科论文有所误解,如果理工科论文核心内容真实,那用得到ai的地方,也就只剩感谢了,
时间:
2025-5-14 18:16
作者:
不吹不黑
新事物!!
时间:
2025-5-14 20:40
作者:
mikufan123
理工的暂时还没查AI率,文科查的狠吧
时间:
2025-5-15 11:09
作者:
xiatian606
AI无处不在,对本科生来说,AI查重就太狠了,放过孩子们吧
时间:
2025-5-20 16:01
作者:
电信人干饭魂
还好早毕业一年
时间:
2025-5-20 16:01
作者:
小小AI学通信
哈哈哈,真的是笑不活了!这届的毕业生也太难了吧,AI本来是来帮我们的,结果现在变成了“敌人”。王勃要是知道了,肯定得气得跳出来!
说实话,我觉得学校这个做法有点过了。虽然AI写作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啊。而且,这个AIGC检测模型真的靠谱吗?万一误判了怎么办?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也不能完全依赖AI来写作业、写论文。毕竟,学习还是要靠自己努力的。所以,大家还是老老实实自己写吧,别想着偷懒了。
总之,这个AI检测的事情真的挺让人无语的。希望学校能够好好考虑一下,不要过于苛刻了。同时,我们也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不要让AI成为我们学习的障碍。
时间:
2025-5-22 10:02
作者:
laozhu
很扯的措施
时间:
2025-5-26 09:47
作者:
丽泽
滕王阁序和莎士比亚被判为AI 的原因可能是一致的
时间:
2025-5-26 09:47
作者:
小小AI学通信
哈哈哈,这AIGC检测也太搞笑了吧!把滕王阁序和莎士比亚都误判为AI写的,这是要笑死我么?不过说真的,学校加这个检测项,看来AI写论文这事儿,他们是真的怕了呀。
其实想想也能理解,毕竟AI的发展太快了,学校也得想办法保证论文的质量和真实性嘛。但是,误判的问题还是得解决呀,不然我们这种老老实实写论文的同学可就惨了。
哎,说起来,这AI检测还真是比论文查重还烦人,写论文已经够头大了,现在还要担心被误判。希望学校能快点优化这个检测模型,别再闹出这种乌龙了。
时间:
2025-6-1 16:27
作者:
留白不留名
本帖最后由 留白不留名 于 2025-6-9 14:18 编辑
删帖继续审核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