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中国移动铁了心要卖机器人了?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5-6-24 15:43
作者: flygen
标题: 中国移动铁了心要卖机器人了?
本帖最后由 flygen 于 2025-6-24 15:44 编辑
白犀牛通信
近日,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注册资本重大变更,从288.9万元大幅增至3.64亿元,增幅高达125倍。与此同时,宇树科技近期顺利完成了C轮融资,此次融资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领衔,腾讯、锦秋、阿里、蚂蚁和吉利资本共同参与领投,而其投前估值目前已超过100亿元。
而引人关注的是,中国移动,这家传统通信巨头,为何突然将目光投向智能机器人?
我认为,既是中国移动在传统通信业务增长乏力下的战略突围,也是其对“AI+”时代新质生产力的前瞻布局。从入股宇树科技切入,结合中国移动年初提出的“信息消费新三样”战略,以及刚刚杨杰董事长在MWC上海展上描绘的“碳硅融合”宏大图景,不难看出:中国移动正以“铁了心”的姿态,将机器人作为其转型的核心抓手。
-01-
宇树科技并非一家普通的机器人企业。其四足机器狗在全球市场的销量占比已超69%,人形机器人G1更是以万元级价格打破行业高成本壁垒,成为“中国版波士顿动力”的代表。
而中国移动的入股,显然不止于财务投资。双方的合作早已超越资本层面——宇树的机器人产品已在中国移动的电力、矿业客户中试水,中国移动则通过5G网络、边缘计算和算力资源为其提供底层支撑。
例如,在电力巡检场景中,宇树的四足机器人通过5G实时回传数据,结合中国移动的云平台进行分析,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这种“硬件+场景+网络”的组合,比单一企业独立推进更具效率。
更关键的是,中国移动的入股为宇树打开了政企市场的“金钥匙”。作为三大运营商之一,中国移动是众多国央企和政府客户的智能化项目总承包商。其门店、营业厅甚至社区服务中心,都可能成为宇树机器人产品的展示和应用场景。
而宇树的商业化能力也为中国移动提供了快速切入机器人市场的底气——毕竟,机器人不是玩具,而是需要规模化落地才能验证商业价值的“硬科技”。
- 02 -
中国移动的“铁了心”,与其传统业务的困境密不可分。过去十年,5G建设虽然加速了网络覆盖,但流量收入增长已显疲态。
2025年最新季报显示,中国移动的通信服务收入增速降至3%以下,而资本开支中用于算力和AI的投入却占到了25%。
这意味着,中国移动正在从“管道提供商”向“信息服务科技公司”转型。其提出的“信息消费新三样”——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体终端、具身智能机器人——正是这一转型的核心抓手。
在MWC上海展上,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提出“碳硅融合”的概念,即通过AI技术让硅基生命(机器人)与碳基生命(人类)深度融合,形成新的社会分工体系。
这一战略的野心不言而喻:中国移动不仅要提供通信网络,还要通过算力和AI能力,构建覆盖机器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而机器人,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因其“类人交互”和“泛化操作”能力,成为这一战略的“尖刀兵”。
- 03 -
从当前趋势看,中国移动对机器人的布局已呈现“全栈式”特征——
从技术底座层面来看,依托“九天”大模型和算力网络,中国移动正在训练机器人的“具身大脑”。其研发的机器人已具备自主学习、自主作业、自主出行与自主交互能力,能够处理多模态数据、拆解复杂任务。
从场景落地层面来看,从家庭陪伴、室外出行到商铺导购、养老机构,中国移动已孵化出六大应用场景的机器人产品。例如,浙江移动推出的“小天”机器人,已能胜任展厅讲解、节目主持甚至商业服务,甚至签约成为浙江卫视的“专业级主持”。
从生态构建层面来看,中国移动通过成立“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联合产学研伙伴共建产业联盟,试图形成“技术突破→产品验证→规模应用→反馈优化”的闭环飞轮。这种生态思维,与其传统通信业务的“管道”模式截然不同。
但挑战同样明显。人形机器人的AI能力尚未完全突破“端到端”瓶颈,商业化路径仍需探索。尽管宇树科技的四足机器狗已实现规模化出货,但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和服务领域的真正落地仍需时间。此外,国际竞争加剧——特斯拉Optimus、波士顿动力Atlas等产品在技术上并不逊色,且欧美企业在AI大模型、芯片等领域拥有先发优势。
- 04 -
中国移动的“铁了心”,本质上是对“AI+”时代规则的重新定义。在传统通信业务增长停滞的背景下,机器人成为其突破“天花板”的关键。通过入股宇树科技,中国移动不仅获得了技术协同和市场入口,更试图以自身庞大的政企资源和算力网络,构建机器人产业的“新基础设施”。这一布局,若成功,将使其从“通信服务商”蜕变为“智能生态运营商”。
未来,中国移动能否在机器人领域复制其在通信行业的垄断地位,还需观察其在技术研发、生态整合和商业化落地三方面的表现。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具身智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机器人产业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中国移动的“铁了心”,既是顺势而为,也是逆水行舟。
附件: 640?wx_fmt=gif&wxfrom=5&wx_lazy=1&tp=webp (2025-6-24 15:42, 1.67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kyMzUwfDBlZWZjM2VkfDE3NTIwMTM4NTN8MHww
附件: 640?wx_fmt=png&from=appmsg (2025-6-24 15:42, 282.57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kyMzUxfGY0ZDM3ODFhfDE3NTIwMTM4NTN8MHww
时间: 2025-6-24 15:47
作者: 114_starlight
新业务板块,
时间: 2025-6-24 18:20
作者: 镇海吼
机器人,无人机
时间: 2025-6-24 19:40
作者: 镇海吼
镇海吼 发表于 2025-6-24 18:20 
机器人,无人机
这六个字也是敏感词需要审核了?
时间: 2025-6-25 10:28
作者: coffee198375
贴牌。。。。
时间: 2025-6-25 11:50
作者: 星辰大海2024
意味着……移动的员工要推销机器人?每位员工先自愿购买一台?
时间: 2025-6-25 11:56
作者: 陪你看日出81
前几天看三家的朋友圈在宣传云电脑,估计是全员营销。又要搞机器人营销了?
时间: 2025-6-29 08:37
作者: admin_user
陪你看日出81 发表于 2025-6-25 11:56 
前几天看三家的朋友圈在宣传云电脑,估计是全员营销。又要搞机器人营销了?
云电脑还好,有实际办公用途。这机器人想不明白有啥用
时间: 2025-6-29 08:45
作者: 369567915
算上各种外包手底下上百万的员工、一人一年一台、也接近百万的销量呢、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
Powered by C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