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原创小说连载:通信岁月,弧光传承|通信小说连载(更新至第七章)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5-6-26 14:44
作者: DThinker     标题: 原创小说连载:通信岁月,弧光传承|通信小说连载(更新至第七章)

本帖最后由 DThinker 于 2025-7-4 16:19 编辑

通信岁月:弧光传承

目录

引子:弧光引航,匠心传承

第一章:苏瑶入职,通信缘始

第二章:洪灾突袭,共赴危机

第三章:父训如光,照我前行

第四章:劳模遗物,传递力量

第五章:洪峰再临,携手坚守

第六章:神秘助力,信念同行

第七章:弧光闪耀,突破困境

第八章:井壁刻痕,情感羁绊

第九章:熔机之鸣,传承共鸣

第十章:月光洒井,旧忆新谈

第十一章:天台遗痕,岁月共探

第十二章:雨夜回溯,父教铭心

第十三章:分光故障,协作解难

第十四章:精细调试,携手共进

第十五章:手册遗字,传承共悟

第十六章:5G 新篇,基站共筑

第十七章:AI 建言,思辨共进

第十八章:终端更迭,传承新用

第十九章:视频连线,跨越共情

第二十章:机房告警,齐心应对

第二十一章:冷静决策,传统破局

第二十二章:信号流转,传统焕新

第二十三章:基站植花,展望同行

第二十四章:智慧机房,记忆与共

第二十五章:清理锈迹,情感共触

第二十六章:熔机异响,携手修复

第二十七章:匠心精修,薪火相传

第二十八章:技术迷障,共寻突破

第二十九章:灵感突现,传统引航

第三十章:实践攻坚,终破难题

第三十一章:项目推进,情感升温

第三十二章:行业展会,风采尽显

第三十三章:技术交流,思维碰撞

第三十四章:突发挑战,团队凝聚

第三十五章:多方协调,化解危机

第三十六章:项目竣工,荣耀时刻

第三十七章:行业变革,新的征程

第三十八章:情感确认,携手同行

第三十九章:技术创新,引领潮流

第四十章:传承使命,续写辉煌

后记:弧光成河,匠心永续

PS:各位友友可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幽谷乔木之心灵絮语”,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更新章节,还可以体验量身打造的播客和AI助手。




时间:  2025-6-26 15:11
作者: 家园副管06

期待后文!
时间:  2025-6-26 15:14
作者: DThinker

家园副管06 发表于 2025-6-26 15:11
期待后文!

谢谢!每日一更。

时间:  2025-6-26 15:35
作者: DThinker

本帖最后由 DThinker 于 2025-6-29 10:17 编辑

引子:弧光引航,匠心传承

铅灰色的云层在城市上空翻涌,数字浪潮如海啸般拍打着时代的堤岸。午夜三点的机房里,空调系统发出低沉的嗡鸣,林深指尖划过老旧的 MDF 配线架,铜锈在应急灯的光晕里泛着青绿色的微光。父亲 1995 年获得的劳模工牌被他用蓝布仔细包裹,放在工具包最内层,金属棱角隔着布料硌着他的掌心。

"深儿,熔接时要听弧光的声音。" 记忆中父亲的声音混着光纤熔接机的蜂鸣在耳边响起。二十年前的暴雨夜,十二岁的林深蜷缩在机房角落,看着父亲跪在积水里,用体温焐热被冻僵的纤芯,电弧在黑暗中划出的蓝紫色光芒,像极了夏夜划破云层的闪电。此刻他抚摸着配线架上 "林建国" 三个刻痕,指腹能感受到三十年前凿刻时的用力—— 那是父亲作为邮电局劳模的第一个夜班留下的印记。

玻璃窗外,5G 基站的信号灯在雨幕中明明灭灭,如同漂浮在城市上空的电子萤火虫。苏瑶抱着一摞技术手册推门而入,防静电鞋套在地板上发出沙沙声响:"林工,省公司刚发来 6G 白皮书,您看这部分关于太赫兹频段的应用..." 她的目光落在林深手中的工牌上,年轻的脸庞在荧光灯下泛着好奇的光彩。

林深将工牌小心收好,指尖蹭过配线架上新增的刻痕 —— 那是今早他用瑞士军刀刻下的 "深" 字,与父亲的名字并排相依。空调出风口送来微凉的风,卷起地上散落的光纤熔接示意图,图纸在半空翻转时,他仿佛看见两代通信人的影子在交错的光路中重叠,弧光的余温从 1995 年的光缆井一直灼烫到 2025 年的智慧机房。


第一章:苏瑶入职,通信缘始

白露节气的清晨,通信公司大院里的银杏树正抖落第一片金黄。林深抱着项目文件疾步穿过连廊,鳄鱼纹公文包的拉链上还挂着昨夜抢修时留下的光缆碎屑。当他在三楼转角低头整理松动的活页夹时,一阵混合着樱花香水味的风撞进怀里,A3 幅面的 5G 基站设计图如白鸟般四散纷飞。

"啊!" 穿鹅黄色连衣裙的女孩蹲下身时,发尾的樱桃红蝴蝶结扫过林深的手背。苏瑶的帆布包侧袋里掉出本《通信原理》,扉页用荧光笔涂鸦着天线阵列的简笔画,书脊处还贴着 "新员工培训专用" 的标签。她跪在水磨石地面上捡拾图纸,无名指上的银质尾戒在晨光中划出细碎的亮线:"对不起对不起!我是今天入职的苏瑶,负责 5G 网络优化..."

林深看着她慌乱中把图纸叠成歪斜的扇形,突然想起三年前在洪灾现场,自己也是这样蹲在齐腰深的水里整理熔接工具。他蹲下身帮她按住被风吹走的基站拓扑图,注意到女孩指甲修剪得很整齐,指腹却有常年握笔留下的薄茧:"5G 项目组在东楼三层。"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走廊里显得有些低沉,"你拿着这个去登记。" 从皮夹里抽出的临时通行证还带着体温,苏瑶接过来时,两人的指尖在证件边缘短暂相触。

电梯上升时,林深看着镜面里并排而立的倒影。身边的女孩正低头研究通行证上的部门标识,发顶的蝴蝶结随着电梯的轻微晃动轻轻颤动。他想起父亲常说的话:"通信人就像光缆里的纤芯,看似独立却始终同频共振。" 当电梯门在三楼打开,苏瑶突然转身递过颗水果糖:"林工,这个给您。我爸也是通信人,他说第一次进机房要带甜的。"

柠檬味的硬糖在口腔里化开时,林深看见苏瑶走进办公室的背影,帆布包上挂着的光纤模型钥匙扣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斑。走廊尽头的玻璃窗正透进初升的朝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两条即将交汇的通信链路,在 5G 时代的开端,悄然完成了物理层的连接。


第二章:洪灾突袭,共赴危机

梅雨季节的第七天,城市防洪警报在凌晨四点拉响。林深接到调度中心电话时,窗外的梧桐树枝正被狂风拧成麻花状,暴雨击打在空调外机上的声音如同密集的鼓点。他套上防水服时,听见隔壁宿舍传来苏瑶急促的脚步声—— 这个入职刚满三个月的女孩,竟在十分钟内就背着工具包等在楼下。

"我查过应急方案,光缆井位于防洪一级区域。" 苏瑶的刘海被雨水打湿,贴在光洁的额头上,"熔接机我做了双重防水处理,还带了三组备用电源。" 她说话时,林深注意到她工装裤口袋里露出半截红色笔记本,封面上用烫金字体写着"通信应急手册"。

抢险车在齐膝深的积水中破浪前行,车载电台里不断传来各区域光缆中断的通报。当车辆驶过解放桥时,苏瑶突然指着右侧惊呼:"林工!看那个信号塔!" 只见百米外的通信铁塔在雨中微微倾斜,塔身缠绕的光缆如断裂的血管般垂入浊流。林深猛地踩下刹车,水浪拍打车窗的瞬间,他看见女孩的指节因为紧握安全绳而泛白。

光缆井的实际情况比预想更糟:井口被倒伏的广告牌压住,污水混合着枯枝在四周翻涌。林深用液压剪剪开钢筋时,雨水顺着防水服的领口灌进后背,苏瑶举着强光手电的手却稳得像固定支架。当第七根钢筋被剪断,井下突然传来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 那是光缆被洪水冲击产生的位移。

"我下去。" 林深扣上安全绳的刹那,苏瑶突然抓住他的手腕:"让我试试井下照明系统的改造方案。" 她从背包里掏出个自制装置,将防水手电与信号发射器焊接在一起,"昨晚看您的笔记,说传统照明在浑浊水体中穿透力不足..." 她的话被突然暴涨的洪水打断,浪头打在井壁上,溅起的水花让两人瞬间成了落汤鸡。

当林深顺着梯子下到井下时,苏瑶改造的照明装置已吸附在井壁上,蓝白色的光束穿透浑水,照亮了缠绕在光缆上的塑料袋和树枝。他听见女孩在井口通过对讲机喊话,声音带着刻意压制的颤抖:"林工,3 点钟方向有明显破损!熔接机已预热至 2100℃!" 而此时的水面,正以每分钟两厘米的速度上涨。



第三章:父训如光,照我前行
井下的水温接近冰点,林深的手指在剥除光缆护套时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第一次熔接失败的提示音通过对讲机传出时,他看见水面上自己的倒影被波纹扭曲,突然想起十六岁那年,也是这样的雨夜,父亲带他去抢修被雷击断的电缆。"深儿," 记忆中父亲的声音混着雨声传来,"熔接时要像对待初生婴儿,用力轻了接不牢,重了又会伤着纤芯。"

"林工?您还好吗?"苏瑶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刺入思绪,"我检测到您那边的心率超过 120。" 林深这才发现自己正死死咬着下唇,血腥味在口腔里弥漫开来。他看着熔接机屏幕上显示的 "损耗过大",突然想起父亲工具箱里那本 1987 年版的《光缆接续手册》,扉页用钢笔写着:"通信人的字典里,没有' 放弃 ' 二字。"

水面已经漫到腰部,冰冷的水流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当他准备第二次熔接时,左手小指突然抽筋,光纤在载台上微微晃动。"别着急!" 苏瑶的声音突然变得异常清晰,"您昨天教我的应力消除法,试试先做三次光纤预加热!" 她的话像钥匙打开了记忆的抽屉—— 昨晚加班时,这个女孩拿着废光纤练习熔接,直到凌晨两点还在研究电极棒的损耗规律。

父亲的铜钳在工具袋里轻轻晃动,金属碰撞声让林深突然平静下来。他想起父亲退休那天,曾把这把铜钳放在他掌心:"当年冰灾抢修,我用它接了 132 个接头,每个损耗都在 0.03dB 以下。" 此刻他握紧铜钳,感觉父亲的体温似乎还留在冰冷的金属上。当电弧再次亮起时,他在蓝紫色的光芒中看见父亲的笑脸,那笑容与苏瑶在井口鼓励的眼神重叠在一起。


"损耗 0.02dB!" 苏瑶的欢呼声穿透对讲机,林深这才发现水面已涨到胸口。他抬头望向井口,暴雨中苏瑶的身影被手电光勾勒出金色的轮廓,像极了父亲老照片里那个在洪水里坚守三天三夜的通信兵。而此时的光缆井,正在两人的努力下,重新成为连接城市通信的生命线。

时间:  2025-6-26 15:40
作者: DThinker

DThinker 发表于 2025-6-26 15:14
谢谢!每日一更。

今日多发2章。
时间:  2025-6-26 16:42
作者: laozhu

才子呀
时间:  2025-6-26 17:03
作者: 不吹不黑

不错哦!!
时间:  2025-6-26 17:53
作者: 没事来看看

好长时间没看到这种了
时间:  2025-6-26 23:38
作者: DThinker

laozhu 发表于 2025-06-26 16:42:19 才子呀

感谢鼓励!
时间:  2025-6-26 23:38
作者: DThinker

不吹不黑 发表于 2025-06-26 17:03:05 不错哦!!

感谢鼓励!
时间:  2025-6-26 23:39
作者: DThinker

没事来看看 发表于 2025-06-26 17:53:58 好长时间没看到这种了

敬请关注,按日更新!
时间:  2025-6-27 06:18
作者: 小木马330

熔接机已预热至 2100℃  笑死我了2100度
时间:  2025-6-29 10:18
作者: DThinker

占楼,以便后续更新
时间:  2025-6-29 10:18
作者: DThinker

本帖最后由 DThinker 于 2025-6-29 10:22 编辑

第四章:劳模遗物,传递力量
铜钳的齿纹里还嵌着二十年前的光缆碎屑,林深用指甲轻轻刮擦时,突然在钳柄内侧发现父亲刻的小字:"生当如光,破暗而行"。这八个字被岁月磨得有些模糊,却在井下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清晰。苏瑶趴在井口向下望,雨水顺着她的安全帽檐成串滴落:"林工,您父亲真厉害,1998 年抗洪的资料我看过,他一个人守着基站七天没合眼。"
记忆的潮水在铜钳的凉意中翻涌。林深想起十二岁生日那天,父亲从抢修现场回来,工装裤上还沾着污泥,却变戏法似的掏出个铁皮盒,里面装着这把铜钳和枚劳模奖章。"等你长大了," 父亲摸着他的头说,"就知道通信人最珍贵的不是奖章,而是每次抢修后亮起的信号灯。" 此刻他用铜钳夹住光纤,感觉父亲的力量正通过金属传递到指尖。
熔接机的蜂鸣声突然变得急促,林深这才发现洪水又上涨了十厘米。他抬头看见苏瑶正用身体顶住摇摇欲坠的井盖,雨水顺着她的脖颈流进工装里:"支援队还有五分钟到!" 她的声音被狂风撕扯得断断续续,"再坚持一下!" 林深突然想起父亲的笔记里写过:"洪灾抢修最关键的不是技术,而是与时间赛跑的勇气。"
当最后一个接头完成熔接时,林深的右手已经冻得失去知觉。他将铜钳小心翼翼地放回防水袋,指尖划过父亲刻字的地方,突然觉得那八个字不再是冰冷的金属纹路,而是带着体温的嘱托。苏瑶在井口放下安全绳时,他看见女孩的嘴唇已经冻得发紫,却还在强装镇定:"林工,您先上来,我断后。"
爬上井口的瞬间,林深回头望向那片浑浊的水域,铜钳在工具袋里发出轻微的碰撞声。远处的通信铁塔在雨幕中重新亮起信号灯,苏瑶的笑脸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明亮:"我们做到了!" 她的话让林深想起父亲常说的那句话 ——通信人的荣耀,就藏在每次抢修成功后,城市重新亮起的万家灯火里。而此刻的铜钳,不仅是工具,更是两代通信人精神传承的信物,在洪水中传递着永不熄灭的力量。

第五章:洪峰再临,携手坚守
浑浊的洪水在光缆井外发出野兽般的咆哮,林深能听见钢筋井盖被水压顶得咔咔作响。他刚完成最后一个接头的热缩处理,突然感觉脚下的水流猛地一旋—— 上游水库泄洪的浊浪正以惊人的速度涌来,井口的水位在十秒内暴涨至胸口。冰冷的水流像无数根钢针,透过防水服的接缝扎进他的皮肉,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林工!水位涨得太快了!"苏瑶的声音透过对讲机传来,带着明显的颤抖。林深抬头望去,只能看见井口被昏黄的洪水包围,苏瑶的安全帽在水面上若隐若现。她正用消防斧死死楔住井盖边缘,防止洪水倒灌,"支援队被堵在隧道里,至少还要十五分钟!"
胸腔被水压挤得发闷,林深感觉呼吸越来越困难。他想起父亲的笔记里写过:"洪灾中最危险的不是水流,而是缺氧的密闭空间。" 左手摸索到井壁上的凸起,指甲因为用力而泛白,冰冷的石壁上似乎还残留着三十年前父亲抢修时的体温。当他低头检查熔接成果时,发现光纤在水中微微晃动,损耗值开始不稳定地跳变。
"别慌!" 苏瑶的声音突然变得异常清晰,"您看熔接机屏幕右上角,有个水下模式!" 林深这才注意到屏幕角落的蓝色图标,按下确认键的瞬间,熔接机发出一阵低沉的嗡鸣,电弧光在水中划出稳定的蓝紫色轨迹。他突然想起昨晚苏瑶拿着熔接机研究到深夜,当时她指着说明书嘀咕:"要是能防水就好了..."
洪水已经涨到下巴,林深的视线开始模糊。恍惚中,他看见父亲穿着九十年代的橘黄色救生衣,站在齐腰深的水里对他微笑。"深儿," 记忆中的声音混着水声传来,"通信人要像光缆里的纤芯,哪怕被全世界淹没,也要守住那束光。" 他猛地咬住嘴唇,用疼痛驱散眩晕,右手握紧铜钳,精准地完成最后一步操作。
"损耗 0.02dB!" 苏瑶的欢呼声穿透水面,林深感觉安全绳突然一紧。当他被拽出井口时,正好看见远处的冲锋舟冲破雨幕驶来,而苏瑶的工装裤已经被洪水泡得变了颜色,却还在对着对讲机大喊:"熔接成功!请求立即恢复供电!" 暴雨打在两人脸上,林深突然发现,苏瑶的眼睛在水花中亮晶晶的,像极了父亲老照片里那些在洪水里坚守的通信兵。


时间:  2025-6-29 10:18
作者: DThinker

本帖最后由 DThinker 于 2025-7-1 16:21 编辑

第六章:神秘助力,信念同行
冲锋舟的马达声在雨幕中由远及近,林深却瘫在泥泞里动弹不得。他看着苏瑶跪在身边检查熔接盒的防水情况,女孩的发尾还在滴着水,却小心翼翼地用防水布裹住设备,仿佛那是易碎的珍宝。当她抬头时,林深看见她额角划着道血痕,是刚才拽他出井时被井盖边缘刮伤的。
"没事吧?" 林深想伸手触碰,却发现手指还在不受控制地颤抖。苏瑶摇摇头,从急救包掏出创可贴:"比您在井下泡了四十分钟好多了。" 她的指尖触到他手腕时,林深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话:"以后遇到难处,就想想那些在光缆井里陪你淋雨的人。"
雨势渐渐变小,天边透出一丝微光。林深靠在冲锋舟的船舷上,看着苏瑶蹲在船头整理工具,帆布包上的光纤钥匙扣在水汽中折射出彩虹。他突然想起昏迷前的幻觉—— 父亲的手覆在他握铜钳的手上,那掌心的老茧和记忆中一模一样。难道真是父亲的灵魂在守护?他低头看向铜钳,发现钳柄上的刻字在雨水冲刷下格外清晰:"生当如光,破暗而行"。
"在想什么?" 苏瑶递来杯热姜汤,塑料杯的温度透过指尖传到心脏,"队长说咱们创造了纪录,洪灾中熔接损耗控制在 0.02dB,全省通报表扬呢。" 她说话时,晨光正落在她沾着泥点的脸上,睫毛上的水珠像缀着细碎的钻石。林深突然意识到,这个比他小八岁的女孩,在生死关头比他更冷静。
冲锋舟驶过被淹没的街道,通信铁塔的信号灯在水雾中明明灭灭。林深想起父亲的劳模工牌还在工具包深处,金属表面应该还残留着井下的水汽。当苏瑶指着远处重新亮起的路灯欢呼时,他突然明白,所谓的神秘助力,从来不是虚无的灵魂,而是代代相传的信念—— 那些刻在井壁上的名字,那些浸在铜钳里的汗水,还有身边这个女孩眼中不灭的光。
"苏瑶," 林深突然开口,声音因为缺水而有些沙哑,"等天晴了,我们去给光缆井刻个记号吧。" 女孩转过头,湿漉漉的刘海贴在额上,却笑得像雨后的太阳:"好啊,就刻 ' 深' 和 ' 瑶',像您父亲当年那样。"此时的冲锋舟正穿过黎明的薄雾,林深看见水面上漂浮着一片银杏叶,突然觉得,通信人的传承,就像这落叶终将汇入江海,在岁月里生生不息。

第七章:弧光闪耀,突破困境
朝阳穿透云层的刹那,林深看见光缆井周围站满了穿橙色救生衣的同事。熔接成功的消息像电流般传遍整个抢险队,当他把熔接盒递给技术总监时,发现对方的手也在微微颤抖。"太不容易了," 总监拍着他的肩膀,"三十年了,我没见过洪水里能做到 0.02dB 的。"
苏瑶蹲在井边收拾工具,晨光为她的身影镀上金边。林深注意到她总是把父亲的铜钳放在工具包最上面,用一块蓝布仔细包好。当她转身时,怀里的《通信应急手册》掉在地上,林深弯腰去捡,看见扉页贴着张泛黄的剪报——1998 年抗洪报道,照片里父亲站在光缆井旁,笑容和苏瑶此刻如出一辙。
"您父亲真了不起。"苏瑶蹲下来和他一起整理散落的光纤,"我爸也是通信兵,参加过 2008 年汶川救灾。" 她说话时,阳光透过她的指缝,在光纤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林深突然想起昨晚加班时,这个女孩对着熔接机练习了上百次,说要 "追上林工的损耗记录"。现在看来,她早已超越了自己。
技术部的同事们围过来取经,苏瑶却把林深推到前面:"是林工用了他父亲的铜钳,还有水下模式..." 她的话被林深打断:"是苏瑶改造的照明系统,还有她提醒我开水下模式。" 两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劫后余生的庆幸。当掌声响起时,林深感觉苏瑶的手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背,像光纤对接时那瞬间的微颤。
收工前,林深再次下到井里检查。阳光透过水面,在井壁上投下晃动的光斑,他父亲刻的 "深" 字被水洗得格外清晰。突然发现旁边多了道新刻痕,歪歪扭扭却用力很深—— 是个 "瑶" 字。他指尖划过刻痕,能感受到石头缝隙里残留的体温。井口传来苏瑶的声音:"林工,该走了!庆功宴都准备好了!"
爬上井口时,林深看见苏瑶手里拿着束野花,是从被淹的花坛里摘的。"送给您," 女孩把花塞进他手里,脸颊有些发红,"感谢您带我完成第一次洪灾抢修。" 野花上的水珠滴在工装上,林深突然想起父亲退休那天,也是这样被同事们围着,胸前别着大红花。而此刻的弧光,不仅照亮了光缆井,更照亮了两代通信人之间,那条名为传承的光路。


时间:  2025-6-29 10:18
作者: DThinker

本帖最后由 DThinker 于 2025-7-4 16:08 编辑

第八章:井壁刻痕,情感羁绊
暴雨后的第三天,城市渐渐恢复生机。林深带着苏瑶再次来到那口光缆井,晨光穿过新换的钢筋井盖,在井壁上投下规则的方格光影。他蹲下身,指尖划过父亲刻的 "深" 字,又移到旁边的 "瑶" 字上 —— 苏瑶昨晚偷偷刻的痕迹还带着新鲜的石屑。
"其实我爸也有个习惯,"苏瑶蹲在他身边,拿出小刷子清理刻痕周围的泥渍,"每次抢修完都会在设备上刻个记号,说这样灵魂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她说话时,阳光透过她的发隙,在井壁上投下晃动的光点。林深突然想起父亲的工具箱里,每把工具都刻着名字,连螺丝刀都不例外。
井壁的青苔在水汽中泛着微光,林深发现 "深" 字下方有行极浅的刻痕,像是岁月留下的密码。他掏出随身携带的强光手电,倾斜着照射石壁 —— 模糊的笔画渐渐清晰,是 "1995.7.21",父亲获得劳模的日子。而 "瑶" 字旁边,苏瑶用小刀刻了 "2025.6.12",正是他们共同完成抢修的日子。
"您看," 苏瑶指着两个日期中间的空白,"像不像条时间隧道?" 她的指尖在石壁上划出弧线,惊起两只躲在石缝里的潮虫。林深突然想起父亲的笔记里写过:"通信人最浪漫的事,就是在钢筋水泥里刻下时间的印记。" 此刻这两道刻痕,跨越三十年光阴,在光缆井里形成了奇妙的呼应。
收工前,林深拿出随身携带的红漆,小心翼翼地描深刻痕。苏瑶举着手电筒,影子投在井壁上,与他的影子交叠在一起。当红色的 "深" 和"瑶" 在晨光中显现时,女孩突然说:"以后每次抢修完,我们都来刻个记号吧?" 林深握着漆刷的手顿了顿,想起父亲老照片里那些刻满名字的机房墙壁,重重点头:"好,就这么定了。"
走出光缆井时,林深看见苏瑶的帆布包上多了个新挂件 —— 用废旧光纤熔接成的 "深瑶" 二字。阳光照在上面,折射出七彩的光芒,像极了他们在井下看见的弧光。而那口刻满记忆的光缆井,从此成了两代通信人情感的纽带,在城市的地下,默默见证着传承与新生的故事。

第九章:熔机之鸣,传承共鸣
周末的机房里格外安静,只有空调系统发出规律的嗡鸣。林深正在校准熔接机的电极棒,苏瑶抱着新到的 6G 技术资料推门而入,防静电鞋套在地板上发出沙沙声响。当她把资料放在操作台上时,最上面的《太赫兹通信原理》掉了下来,砸在熔接机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小心点!" 林深下意识地护住设备,却看见苏瑶吐了吐舌头:"知道啦,这台熔接机比您的铜钳还宝贝。" 她说话时,阳光透过百叶窗,在熔接机的屏幕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深突然想起第一次带苏瑶进机房时,这个女孩对着老旧的 MDF 配线架惊叹不已,说 "像看见通信史的活化石"。
熔接机预热的声音在寂静的机房里显得格外清晰,那是种介于蜂鸣和嗡鸣之间的低频振动。林深闭上眼睛,仿佛听见父亲当年在邮电局机房里调试设备的声音,又像是 2008 年汶川救灾时,应急通信车发出的轰鸣。当苏瑶把光纤递给他时,两人的指尖在载台上方短暂相触,像极了光纤对接时的物理接触。
"您听," 苏瑶突然轻声说,"这声音像不像心跳?" 她的耳朵贴在熔接机外壳上,发顶的樱桃红蝴蝶结随着动作轻轻晃动。林深也凑过去,金属外壳的凉意透过耳膜传来,那规律的振动确实像极了心脏的跳动。他想起父亲说过:"熔接机的声音,就是通信人的心跳声。"
当电弧光在熔接机内部亮起时,苏瑶的眼睛在蓝光中闪闪发亮。林深注意到她手腕上戴着串光纤手链,是用抢修时剩下的废纤编成的。"我爸说," 女孩盯着屏幕上的损耗值,声音带着一丝憧憬,"等 6G 商用了,我们就能在月球上熔接光纤了。" 林深笑了笑,想起父亲退休时说的话:"通信人要敢想,敢把星星串成光缆。"
熔接机完成工作的提示音响起时,林深看见损耗值稳定在 0.01dB。苏瑶兴奋地跳起来,却不小心撞到身后的工具车,哗啦一声,父亲的铜钳从抽屉里掉了出来。当她捡起铜钳时,突然发现钳柄内侧的刻字在灯光下格外清晰——"生当如光,破暗而行"。两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传承的力量,那是比任何先进技术都更珍贵的通信密码。

第十章:月光洒井,旧忆新谈
秋分后的夜晚,月光像水银般洒在城中村的 FTTH 井盖上。林深打着手电筒蹲在井边,苏瑶递过扳手时,指尖触到他手背上的旧茧—— 那是常年握铜钳留下的痕迹。井下传来潮湿的泥土味,混着二十年前布放的光缆特有的橡胶气息。
"您看这个!" 苏瑶突然从分光器卡槽里抽出张泛黄的纸片,月光下能看见 "中国电信小灵通缴费单" 的字样。林深接过来,看见邮戳日期是 2005 年 7 月 15 日,金额 38 元。他想起那个夏天,自己刚上初中,父亲每天下班都会用小灵通给他报平安,说"爸爸在给城市装耳朵"。
"我爸也有个小灵通,"苏瑶蹲在他身边,手电筒的光束在井壁上晃动,"绿色的,天线能拉长,他总说比大哥大方便多了。" 她说话时,月光透过井口,在她发顶镀上银边。林深突然想起 2005 年的通信展,父亲带他去看小灵通展台,指着巨大的宣传画说:"以后人人都能随时打电话。"
井下的积水倒映着月光,林深看见水中自己的影子旁,还有个模糊的少女身影。苏瑶正用手机扫描缴费单上的二维码,虽然知道不可能扫出什么,还是认真地对着光线调整角度。"那时候觉得小灵通好先进," 女孩突然感慨,"现在看,像个笨重的玩具。"
林深伸手触碰分光器的外壳,金属表面有细微的划痕,像是岁月留下的指纹。他想起父亲退休前最后一次检修小灵通基站,回来时说:"技术总会过时,但通信人的初心不会。" 此刻的月光照在缴费单上,泛黄的纸页上还能看见用户姓名——"陈建国",和父亲的名字只差一个字。
"您说," 苏瑶突然抬头,眼睛在月光下亮晶晶的,"等我们老了,现在的 5G 设备会不会也变成古董?" 林深笑了笑,想起机房里那台退役的磁石电话机,父亲曾用它接过第一个长途电话。当他把缴费单小心折好放进口袋时,突然觉得,通信人的历史,就藏在这些被时光遗忘的角落里,等着后来者去发现,去传承。
离开时,林深回头望向那口 FTTH 井,月光正落在井盖上,像给通信的过去和现在盖上一枚银色的邮戳。苏瑶的帆布包在月光下轻轻晃动,包上的光纤钥匙扣折射出细碎的光芒,仿佛无数个小灵通时代的信号,在夜空中静静闪烁。


时间:  2025-6-30 08:33
作者: DThinker

本帖最后由 DThinker 于 2025-7-4 16:16 编辑

第八章:井壁刻痕,情感羁绊
暴雨后的第三天,城市渐渐恢复生机。林深带着苏瑶再次来到那口光缆井,晨光穿过新换的钢筋井盖,在井壁上投下规则的方格光影。他蹲下身,指尖划过父亲刻的 "深" 字,又移到旁边的 "瑶" 字上 —— 苏瑶昨晚偷偷刻的痕迹还带着新鲜的石屑。
"其实我爸也有个习惯,"苏瑶蹲在他身边,拿出小刷子清理刻痕周围的泥渍,"每次抢修完都会在设备上刻个记号,说这样灵魂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她说话时,阳光透过她的发隙,在井壁上投下晃动的光点。林深突然想起父亲的工具箱里,每把工具都刻着名字,连螺丝刀都不例外。
井壁的青苔在水汽中泛着微光,林深发现 "深" 字下方有行极浅的刻痕,像是岁月留下的密码。他掏出随身携带的强光手电,倾斜着照射石壁 —— 模糊的笔画渐渐清晰,是 "1995.7.21",父亲获得劳模的日子。而 "瑶" 字旁边,苏瑶用小刀刻了 "2025.6.12",正是他们共同完成抢修的日子。
"您看," 苏瑶指着两个日期中间的空白,"像不像条时间隧道?" 她的指尖在石壁上划出弧线,惊起两只躲在石缝里的潮虫。林深突然想起父亲的笔记里写过:"通信人最浪漫的事,就是在钢筋水泥里刻下时间的印记。" 此刻这两道刻痕,跨越三十年光阴,在光缆井里形成了奇妙的呼应。
收工前,林深拿出随身携带的红漆,小心翼翼地描深刻痕。苏瑶举着手电筒,影子投在井壁上,与他的影子交叠在一起。当红色的 "深" 和"瑶" 在晨光中显现时,女孩突然说:"以后每次抢修完,我们都来刻个记号吧?" 林深握着漆刷的手顿了顿,想起父亲老照片里那些刻满名字的机房墙壁,重重点头:"好,就这么定了。"
走出光缆井时,林深看见苏瑶的帆布包上多了个新挂件 —— 用废旧光纤熔接成的 "深瑶" 二字。阳光照在上面,折射出七彩的光芒,像极了他们在井下看见的弧光。而那口刻满记忆的光缆井,从此成了两代通信人情感的纽带,在城市的地下,默默见证着传承与新生的故事。

第九章:熔机之鸣,传承共鸣
周末的机房里格外安静,只有空调系统发出规律的嗡鸣。林深正在校准熔接机的电极棒,苏瑶抱着新到的 6G 技术资料推门而入,防静电鞋套在地板上发出沙沙声响。当她把资料放在操作台上时,最上面的《太赫兹通信原理》掉了下来,砸在熔接机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小心点!" 林深下意识地护住设备,却看见苏瑶吐了吐舌头:"知道啦,这台熔接机比您的铜钳还宝贝。" 她说话时,阳光透过百叶窗,在熔接机的屏幕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深突然想起第一次带苏瑶进机房时,这个女孩对着老旧的 MDF 配线架惊叹不已,说 "像看见通信史的活化石"。
熔接机预热的声音在寂静的机房里显得格外清晰,那是种介于蜂鸣和嗡鸣之间的低频振动。林深闭上眼睛,仿佛听见父亲当年在邮电局机房里调试设备的声音,又像是 2008 年汶川救灾时,应急通信车发出的轰鸣。当苏瑶把光纤递给他时,两人的指尖在载台上方短暂相触,像极了光纤对接时的物理接触。
"您听," 苏瑶突然轻声说,"这声音像不像心跳?" 她的耳朵贴在熔接机外壳上,发顶的樱桃红蝴蝶结随着动作轻轻晃动。林深也凑过去,金属外壳的凉意透过耳膜传来,那规律的振动确实像极了心脏的跳动。他想起父亲说过:"熔接机的声音,就是通信人的心跳声。"
当电弧光在熔接机内部亮起时,苏瑶的眼睛在蓝光中闪闪发亮。林深注意到她手腕上戴着串光纤手链,是用抢修时剩下的废纤编成的。"我爸说," 女孩盯着屏幕上的损耗值,声音带着一丝憧憬,"等 6G 商用了,我们就能在月球上熔接光纤了。" 林深笑了笑,想起父亲退休时说的话:"通信人要敢想,敢把星星串成光缆。"
熔接机完成工作的提示音响起时,林深看见损耗值稳定在 0.01dB。苏瑶兴奋地跳起来,却不小心撞到身后的工具车,哗啦一声,父亲的铜钳从抽屉里掉了出来。当她捡起铜钳时,突然发现钳柄内侧的刻字在灯光下格外清晰——"生当如光,破暗而行"。两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传承的力量,那是比任何先进技术都更珍贵的通信密码。

第十章:月光洒井,旧忆新谈
秋分后的夜晚,月光像水银般洒在城中村的 FTTH 井盖上。林深打着手电筒蹲在井边,苏瑶递过扳手时,指尖触到他手背上的旧茧—— 那是常年握铜钳留下的痕迹。井下传来潮湿的泥土味,混着二十年前布放的光缆特有的橡胶气息。
"您看这个!" 苏瑶突然从分光器卡槽里抽出张泛黄的纸片,月光下能看见 "中国电信小灵通缴费单" 的字样。林深接过来,看见邮戳日期是 2005 年 7 月 15 日,金额 38 元。他想起那个夏天,自己刚上初中,父亲每天下班都会用小灵通给他报平安,说"爸爸在给城市装耳朵"。
"我爸也有个小灵通,"苏瑶蹲在他身边,手电筒的光束在井壁上晃动,"绿色的,天线能拉长,他总说比大哥大方便多了。" 她说话时,月光透过井口,在她发顶镀上银边。林深突然想起 2005 年的通信展,父亲带他去看小灵通展台,指着巨大的宣传画说:"以后人人都能随时打电话。"
井下的积水倒映着月光,林深看见水中自己的影子旁,还有个模糊的少女身影。苏瑶正用手机扫描缴费单上的二维码,虽然知道不可能扫出什么,还是认真地对着光线调整角度。"那时候觉得小灵通好先进," 女孩突然感慨,"现在看,像个笨重的玩具。"
林深伸手触碰分光器的外壳,金属表面有细微的划痕,像是岁月留下的指纹。他想起父亲退休前最后一次检修小灵通基站,回来时说:"技术总会过时,但通信人的初心不会。" 此刻的月光照在缴费单上,泛黄的纸页上还能看见用户姓名——"陈建国",和父亲的名字只差一个字。
"您说," 苏瑶突然抬头,眼睛在月光下亮晶晶的,"等我们老了,现在的 5G 设备会不会也变成古董?" 林深笑了笑,想起机房里那台退役的磁石电话机,父亲曾用它接过第一个长途电话。当他把缴费单小心折好放进口袋时,突然觉得,通信人的历史,就藏在这些被时光遗忘的角落里,等着后来者去发现,去传承。
离开时,林深回头望向那口 FTTH 井,月光正落在井盖上,像给通信的过去和现在盖上一枚银色的邮戳。苏瑶的帆布包在月光下轻轻晃动,包上的光纤钥匙扣折射出细碎的光芒,仿佛无数个小灵通时代的信号,在夜空中静静闪烁。


时间:  2025-7-1 08:27
作者: zhgmg

往事如风
时间:  2025-7-2 15:48
作者: 史诗级龙套

前排支持
时间:  2025-7-3 10:11
作者: abcd360

占个楼先支持先

时间:  2025-7-4 12:52
作者: xy9199

期待后文!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