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没有IAB,毫米波的5G如何建设?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5-7-26 14:41
作者: litom2004     标题: 没有IAB,毫米波的5G如何建设?

为5G新生--- IAB原理及其应用
鉴于5G通信需求显著增长及应用场景日益多样化,运营商和专网市场在基站部署中一直面临部分频段相对较高,波长较短,穿透损耗较大,导致覆盖范围较小的难题;而在一些密集、复杂地形场景及偏远地区通过光纤部署到基站成本过高或无法施工;为此,3GPP在R16中引入了IAB(Integrated Access Backhaul-综合接入回传)来解决这一问题。
一、IAB定义将接入和回传融合,节省回传光纤资源,有效降低回传网络部署成本。 IAB最初于2011年3GPP在R10版中引入,但由于eNodeB密度低,实际未被采用。5G(NR)中频及以上频段覆盖范围的固有局限性,IAB标准化工作于R16阶段正式启动并于2020年完成第一阶段标准化。IAB主要特点是通过无线回传和多跳中继实现灵活密集小基站部署,提供灵活覆盖扩展能力并减少对有线传输网络的依赖。
二、IAB节点分为两种类型:IAB-donor(IAB主节点)和IAB-node(IAB节点)。其中:
图1:IAB网络图
三、IAB模块每个节点由两个模块组成,它们分别如下:
图2:IAB节点关系图
在R16中IAB仅支持固定IAB节点部署,未考虑IAB节点移动场景;固定IAB节点可以根据与父节点之间的无线回传链路信号质量,选择更合适的父节点进行接入或切换,实现网络拓扑的自适应调整。如图3 所示IAB拓扑结构目前仅支持扩展树和有向无环网络。
图3:IAB扩展树(左)和有向无环网络(右)
四、5G网络支持 IAB可以支持独立组网(SA)和非独立组网(NSA)的连接架构。具体而言如果在SA架构下采用NR-DC双连接来支持冗余回传路径,则可以在回传链路故障时提供负载均衡和快速恢复的可能性。R16中IAB功能的范围包括:

五、应用场景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几种;
图4:IAB技术主要应用场景
IAB技术实现接入回传一体化设计,大大降低了基站对有线传输网络的依赖,为5G深度覆盖以及在没有光纤的偏远地区延伸覆盖提供了新的部署方案。 通过IAB技术可实现接入和回传的无线资源频分复用、空间干扰管理以及双连接增强;进一步推动5G创新技术的成熟与落地,助力5G赋能千行百业,促进规模化、系统化的行业应用快速涌现。
另,在R18版本支持IAB节点移动,具体流程可参考:



时间:  2025-7-26 16:01
作者: litom2004

不吹不黑 发表于 2025-7-26 14:59
不能???

毫米波的5G由于波长短,其基站密度是4G的4~5倍;而中继(光纤)传输作为无线网络的基础其成本太高,部分地点无法施工,而IAB利用无线自身可以解决这一(网络建设中的)难题!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