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华为是行业“百草枯”吗?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5-8-11 09:53
作者: 老地瓜     标题: 华为是行业“百草枯”吗?

作者 | 蓝血创作组
来源 | 蓝血研究(lanxueyanjiu)

近几年,关于华为“侵略性”与“行业边界感”的讨论,不绝于耳。坊间甚至用“百草枯”形容华为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百草枯”是除草剂,本意是无差别清理野草,在商业语境下,它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究竟,华为是“百草枯”、行业的“掠夺者”,还是中国技术生态中不可避免的“拓荒者”?我们需要辨析这个问题背后的复杂根源。

01
华为的边界觉悟为何受质疑?

华为确实展现出极大的扩张性:通信设备、芯片、操作系统、云计算、服务器、数据库、ERP、甚至电动汽车、数字能源、矿业自动化、智慧城市……几乎无处不在。相比之下,很多国际巨头——微软、甲骨文、SAP,甚至谷歌、苹果,都曾有明确的“护城河”、有分工有协作。

可华为内部是怎么思考的呢?首先,它的扩张多半是防御式或者不得已。例如,原本通讯业务做得好好的,被海外“围剿”;原本使用安卓系统,被断供之后自己开发鸿蒙;芯片设计靠ARM,被卡脖子自己搞鲲鹏、昇腾;基础软件高斯数据库、GaussDB的推出,是因为商业采购受限,“买不到、用不稳,只有自己动手”。ERP也同理,市面上SAP、Oracle价格高昂且数据风险大,国产竞品未能实现满足华为业务复杂度(比如全球化、超大规模)的诉求,于是华为云推出了自己的MetaERP。

换句话说,有些边界是被外部环境强行打破的。可这还不是全部原因——

02
隔壁种好自己的田了吗?

在数据库领域,国内一直苦于拿不出既有自主知识产权,又能满足高性能、高稳定性的产品。国产数据库厂商(达梦、人大金仓等)虽有长期积累,但技术层面与甲骨文仍有差距,商业客户选型时往往权衡性价比和保障性,导致市场占有率始终有限。再看ERP领域,金蝶、用友做了二十年,但复杂的大型企业需求、国际化业务管理软件,依然高度依赖SAP、Oracle,只能满足中小企业,且服务和研发投入远不及国际对手。云计算生态、服务器系统同样如此。

一个残酷事实是:这些业务的边界之所以被华为“侵占”,不是华为觉得好赚就去做,而是国内同行未能主动“种好自己的田”。一旦需求爆发、技术断供、环境巨变,华为这样的巨头天然有资源、有动力、有技术去补位。

03
技术生态的“真空”与华为的责任

华为做的不是“百草枯”,更像是“补天”。强者补齐短板后,往往形成压制式生态。但我们不能忽略,如果这些领域有强劲的本土公司,华为根本不会轻易涉足;举例,大中型关键行业数据库–国内没有哪个公司能抗住甲骨文的壁垒,谁能给华为和其它央企满足国际化、高性能的替代方案?ERP同理。

所以,华为的“侵略”实则是“生态的补位”。普遍意义上的行业边界感在中国很难成立:既没有成熟的商业竞争规则(例如数据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分层)、也缺乏能够分层发展的技术企业。

04
华为“补位”之后会造成什么后果?

从行业协同角度来看,华为的“包办”确实让一些创业公司失去生存空间。华为有庞大渠道、人才、研发资源,再加上体量压制,难免令人畏惧。对于中小(甚至中型)企业,非常容易陷入“被边缘化”困境。行业生态就失去了活力与多样性。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华为补齐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中国的大型企业、政府、关键工程甚至都被“卡脖子”。这是大国发展阶段不得不承受之痛,巨头承担了公共安全、国产替代责任,行业创新由巨头主导,但也失去了部分市场自由与活跃度。

05
根本之处还是隔壁种好地

技术是“勤加耕耘”的过程,不是“抄袭投机”的名词。中国科技行业的天平一直倾斜,华为的“越界”,被称为“百草枯”,但根基实际是大多数公司没有种好自己的地。还在靠“低成本”、“政采入围”、“外部资源”,而不是“持续创新”、“高质量研发”。

如果说未来要真正打破“百草枯”的格局,最根本的不是批判华为“太有能力”,而是让更多公司成长起来,补全技术生态,真正做到“多草共生”。让华为的补位变成协同,而不是一家的独角戏。

06
结  语

华为不是行业“百草枯”,而是一株生命力强悍的“常春藤”。常春藤蔓延是因为阳台空缺,而不是有意毁草。行业边界感的消失,根源在于隔壁没人种地。与其批评华为包办,不如反思为什么中国产业技术格局中,总是缺乏能与华为、与国际巨头抗衡的同行。只有“多头并进,百花齐放”,才能让中国科技生态更健康。


时间:  2025-8-11 09:58
作者: axuan

本帖最后由 axuan 于 2025-8-11 10:00 编辑

自有公论
时间:  2025-8-11 10:09
作者: 客家人

  
  我觉得是,自己做云业务,然后还想把算力卡卖给阿里和腾讯.
时间:  2025-8-11 10:11
作者: laozhu

华为的软文?
时间:  2025-8-11 10:14
作者: magnate_2008

角度不一样看法不一样,对于多数人来说可能是“百草枯”,也可能像楼主说的逼不得以
时间:  2025-8-11 10:21
作者: 为别人打工的人


时间:  2025-8-11 10:29
作者: lhxcyz

华为不断地进入新领域,主要是因为国内没有替代品。华为总能在新领域取得一席之地,主要原因是研发投入大。

不过华为已经成为科技巨无霸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出于各种因素,国家不会对华为怎么样。但等到科技自主实现之后,有些业务大概会被强制拆分独立出去。
时间:  2025-8-11 11:19
作者: 任正飞

我没有购买华为的产品,也没有从事相关行业,是不是“百草枯”,我不知道
时间:  2025-8-11 12:19
作者: 伤心小镇

华为带动了多少产业链呢?
时间:  2025-8-11 12:22
作者: 奋斗士

欧美巨头,一般是专注某个领域,

专注,才更有利于创新
时间:  2025-8-11 12:52
作者: udown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走投无路
时间:  2025-8-11 13:04
作者: telecomSW

华为扩张确实猛,但感觉更像是被逼出来的。国内其他厂商要是有华为一半的研发实力,也不至于让华为到处补位啊。
时间:  2025-8-11 13:33
作者: 114_starlight

遥遥领先,
时间:  2025-8-11 14:03
作者: Vladimir_lenin

伤心小镇 发表于 2025-8-11 12:19
华为带动了多少产业链呢?

几乎等于0...
时间:  2025-8-11 14:04
作者: hmoster

安防摄像头,光电逆变器,电视
时间:  2025-8-11 14:08
作者: lmclove2024

百草枯是这么理解的么?
行业百草枯这个词不是从国内政企业务来的嘛,我理解,是因为一旦华为进了一些项目里面,原来的盘子或者利益圈子就要被打破重建,导致之前的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被排除出去。而这些项目,跟技术和创新性无关,属于谁做都可以的。
时间:  2025-8-11 14:17
作者: dfr

洗地公关吗,没人物采访没企业数据没讲ESG企业责任。
时间:  2025-8-11 14:39
作者: oooooooo

华为应该没有独霸哪个行业的业务吧?行业“百草枯”这种说法更像是利益受损者的抱怨。华为进入的领域要么是避免卡脖子,要么是为了维护生态,纯粹为了利润的应该很少吧
时间:  2025-8-11 15:11
作者: szlanjack

杀低价,卷低价的才能称作是百草枯,华为有这个特征吗?
时间:  2025-8-11 15:48
作者: sam_eric

这个明显就是软文。人家田种的好好的比如小米的手环、联想的笔记本、蔚小理的电动车,阿里的云计算等等,基本都做出了这个行业霸主,华为为何还是进入了?
再比如“制药”、“医疗”、“基因测序”等等没有啥国内公司做得好的,几乎没人种好自家田的领域,华为怎么又不进入了?
基本经不起推敲,哈哈
时间:  2025-8-11 15:50
作者: sam_eric

lhxcyz 发表于 2025-8-11 10:29
华为不断地进入新领域,主要是因为国内没有替代品。华为总能在新领域取得一席之地,主要原因是研发投入大。 ...

怎么可能拆,你以为是美帝?看看全部控股的中石油,中石化分拆了吗?
时间:  2025-8-11 15:56
作者: 没事来看看

客家人 发表于 2025-8-11 10:09
我觉得是,自己做云业务,然后还想把算力卡卖给阿里和腾讯.

关键是不买还不行
时间:  2025-8-11 15:57
作者: 没事来看看

hmoster 发表于 2025-8-11 14:04
安防摄像头,光电逆变器,电视

安放业务 ,华为基本上放弃了吧
时间:  2025-8-11 15:58
作者: 客家人

没事来看看 发表于 2025-8-11 15:57
安放业务 ,华为基本上放弃了吧

   安防其实想做,但是打不过海康和大华,现在事实上是放弃了。
时间:  2025-8-11 16:00
作者: oooooooo

客家人 发表于 2025-8-11 15:58
安防其实想做,但是打不过海康和大华,现在事实上是放弃了。

这时候不说百草枯、黑寡妇了
时间:  2025-8-11 16:31
作者: seastar0437

sam_eric 发表于 2025-8-11 15:48
这个明显就是软文。人家田种的好好的比如小米的手环、联想的笔记本、蔚小理的电动车,阿里的云计算等等,基 ...

你确定华为没进入医疗领域?你确认上面的是霸主?
时间:  2025-8-11 16:36
作者: oooooooo

sam_eric 发表于 2025-8-11 15:48
这个明显就是软文。人家田种的好好的比如小米的手环、联想的笔记本、蔚小理的电动车,阿里的云计算等等,基 ...

你上面说的那些华为进入应该是为了维护生态,下面说的那些我觉得你可以再加上火星探测、人造太阳这些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