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传统车企纷纷牵手华为:长远之计还是解“燃眉之急”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5-9-1 11:02
作者: coffee198375
标题: 传统车企纷纷牵手华为:长远之计还是解“燃眉之急”
近日,一则消息引发行业震动——一汽红旗与华为正式牵手。据多家媒体报道,一汽红旗将于2026年推出运用华为全栈解决方案的车型,其功能涵盖乾崑智驾、鸿蒙座舱、乾崑车控和乾崑车云服务等。2026年,红旗与华为的合作将率先围绕红旗9系展开。
一位接近一汽红旗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证实了上述消息。而这一进程意味着中国主要的国有汽车集团都进入华为“朋友圈”。
为何车企不约而同加入华为“智驾朋友圈”?汽车新四化产业研究者、知行韬略合伙人杨继刚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车企的优势是供应链体系成熟、整车开发经验丰富,但在“软件定义汽车”的背景下,硬件逻辑主导的组织架构很难适应快速更新的智能化需求:比如一个功能从立项到量产,往往要跨越多个部门审批周期,错失最佳迭代窗口。而华为的优势恰恰在于此。它有强大的 ICT技术积累,在芯片、算力、操作系统、通信和 AI 算法上都有深厚的底层技术储备;更重要的是,华为更擅长软件生态的构建和快速迭代,能够通过平台化模式让功能快速上线并持续优化。”
而当被问及车企与华为的合作会是长远战略,还是为解 “燃眉之急”,一位曾在造车新势力任职后转向智能座舱公司的行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更多是企业在当前市场竞争环境下审时度势的务实选择。短期内,不与华为这样的强技术方合作,很可能面临被竞争对手拉开代差、丧失市场份额的风险。但从更长远的视角看,是否自研智驾与智舱,仍取决于各家车企的战略定位与技术决心。”
车企纷纷牵手华为
对于红旗与华为的合作,业内并不意外。同属一汽集团,一汽奥迪于8月初发布的奥迪Q6L e-tron便搭载了华为乾崑智驾®技术,深度融合华为解决方案。同期发布的奥迪A5L也搭载了华为乾崑智驾®技术,打破了燃油车不能智能化的“魔咒”。
据华为车BU营销副总裁冷江涛介绍,一汽奥迪与华为的合作始于2019年。双方团队经过1000多个日夜的共同奋战。
当前,与华为就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展开合作已经成为一种行业风向。北汽、一汽、上汽、广汽、长安、东风等车企均已与华为达成合作。
北汽与华为打造的享界品牌近日推出首款旅行车享界S9T,凭借高颜值设计、智能科技和全能空间定位,预售24小时订单突破2万台,成为近期市场焦点。
北汽与华为的合作基于“智选模式”开展,在此模式下,华为主导产品的定义、设计、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核心环节,而车企则主要负责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与质量控制。基于智选模式,华为还分别与赛力斯、奇瑞、江淮、上汽合作打造了问界、智界、尊界、尚界品牌。
而与其他车厂的合作更多是基于“Huawei inside模式(HI)”,华为为车企提供全栈的智能化产品及服务,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电驱系统、通信架构等。
“ ‘HI模式’下,华为为车企提供端到端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传统车企在短时间内获得接近造车新势力的智驾体验,同时保持品牌独立。”杨继刚指出。
从观望转向积极合作
实际上,华为与车企的合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19年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成立后,不少车企持观望态度。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是未来汽车差异化的核心,是车企的品牌灵魂。
当时,车企普遍担心将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交给华为会丢失“灵魂”。而另一家传统车企因为在与华为的合作中没有议价权,内部以11∶0的投票终止了与华为已有的合作。
在业内人士看来,“灵魂论”论点反映了当时主流传统车企的普遍担忧。上述智能座舱领域人士分析:“车企最初的抵触,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传统主机厂当时正全力投入自研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技术,与华为的智驾业务客观上形成了竞争关系;另一方面,车企也担忧——像华为这样拥有顶尖技术整合能力和商业影响力的玩家入场,若核心零部件和技术生态都由其主导,长期可能会重构产业链格局,使主机厂在合作中丧失议价能力和技术定义权。”
转折来自于华为与赛力斯合作推出的问界取得现象级成功。问界品牌成立后第一款车问界M5在2022年累计卖出56855辆,市场彻底见证了华为智能驾驶和鸿蒙座舱的强大产品力。之后,华为与赛力斯合作推出的问界M7、M9也取得不错的市场反响。
“仓廪足才会知礼仪。”一位传统车企人士向记者表示,近两年,燃油车市场萎缩,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传统车企正面对来自电动化转型的挑战。“车企必须守住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也就是产品卖得好,而‘卖得好’的前提是产品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现在已有明确的数据表明,与华为合作能提升销量。那么与华为就智驾业务合作就成为车企务实的选择。”
“实际上,华为也在调整战略定位,强化其‘赋能者’的角色,缓解合作方对‘控制权’的担忧。”杨继刚指出,“这种供需关系的微妙平衡,让华为与车企从博弈走向了共赢。”
时间窗口紧迫:等不起
“在与华为的合作中,我们也与华为battle(争论)过,但是最后发现,听华为的我们就顺利,不听华为的我们就遇到挫折。”在今年5月举办的第三届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公开谈及与华为的合作。
而今年与华为开展合作的另一家传统车企掌门人则表示:“华为与我们的合作是战略性合作、全方位合作。”从抵触到战略性合作,华为与车企之间发生了什么?
“华为前期与一些主机厂的合作,让一众车企看到华为不是一个会颠覆行业的‘洪水猛兽’,这说明华为的战略部署很稳健,很科学,有效建立了与车企共赢的生态圈。”上述智能座舱领域人士指出,“最重要的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落地应用层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技术方案的先进性与性价比成为行业共识。面对关乎生存的智能化竞争,传统车企必须作出理性的选择——为产品搭载业界领先的智能驾驶技术。”
从车企自身研发来看,一些传统车企的智能软件研发之路遇阻也是转向外部合作的重要原因。有跨国车企在智能软件领域投入巨额研发费用,耗时两三年却仍与特斯拉、“蔚小理”等新能源头部玩家差距巨大。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远超全球其他地区。这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倒逼着传统车企转向外部合作,以换取至关重要的技术窗口与市场机会。
一位合资车企高层曾如此形容中国车市竞争的激烈程度:“汽车市场竞争激烈超乎想象,目前,中国市场平均每三天就有一款新车上市。”
杨继刚分析认为,2023年是行业态度转变的关键转折点:“一方面,‘新能源下半场拼智能化’成为行业共识,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下探成为新能源车的标配。缺乏先进的软件生态,就意味着在主流市场中面临边缘化风险。另一方面,华为在智能驾驶域控制器、鸿蒙座舱、激光雷达等关键领域的解决方案日趋成熟,成为行业公认除特斯拉之外,另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越来越多传统车企意识到,时间成本高于一切——与其投入巨资自研、苦苦追赶技术迭代,不如与华为合作。”
车企与华为的合作是长久之计还是为解燃眉之急?对此,上述座舱领域人士表示:“如果一个行业的关键技术环节被少数几家零部件巨头所垄断,无论对车企还是整个产业生态都未必是健康的发展方向。更理想的局面是多家整车企业与多家核心供应商彼此制衡、共同演进。”
在杨继刚看来:“从长远发展来看,众多传统车企仍将加速培育自身的软件研发、数据运营与生态构建能力,以期减少对外部技术的长期依赖,真正将智能化的核心竞争优势掌握在自己手中。”
时间: 2025-9-1 11:02
作者: coffee198375
谁用谁知道。。。。
时间: 2025-9-1 11:11
作者: 为别人打工的人
这就是傍大款,没办法的办法,但凡自己有能耐,也不需要借用人家的品牌和技术。这就是权宜之计,不是终身大事
时间: 2025-9-1 11:17
作者: 看看夕阳
客家人肯定不认可的,以前没少贬低。
时间: 2025-9-1 11:25
作者: h68810115
看看夕阳 发表于 2025-9-1 11:17 
客家人肯定不认可的,以前没少贬低。
再过几年,客总有没有可能又开始说“高价垄断”?
时间: 2025-9-1 11:39
作者: 客家人
这些都是没有理想、没有灵魂的僵尸国企,才把核心交给菊司。
有理想的小米汽车、比亚迪、理想、长城、吉利、小鹏、蔚来和零跑都选择自研,或者和地平线momenta合作。
时间: 2025-9-1 12:00
作者: SOHU2021
没用的 就问界卖的多一点 其他都不行 接下去问界也估计不行了 特斯拉Model Y, 理想i8,蔚来L9 都很能打
时间: 2025-9-1 12:35
作者: 奋斗士
从合作范围来看,国际大厂几乎以Momenta为主,
另外,还有:小鹏(大众)、小马(丰田)
附件: 大众.jpg (2025-9-1 12:28, 194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AwNDUzfGQxMWQwNmM5fDE3NTY3OTE4MTV8MHww
附件: 德国.jpg (2025-9-1 12:28, 167.02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AwNDU0fDA5Yzc1ZWE4fDE3NTY3OTE4MTV8MHww
附件: 电子电气.jpg (2025-9-1 12:28, 186.16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AwNDU1fDJjMDJkZTkyfDE3NTY3OTE4MTV8MHww
附件: 丰田.jpg (2025-9-1 12:32, 148.14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AwNDU2fGUyZjlkNzk1fDE3NTY3OTE4MTV8MHww
附件: Momenta.jpg (2025-9-1 12:34, 61.12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AwNDU3fDJiOThjMmE1fDE3NTY3OTE4MTV8MHww
时间: 2025-9-1 12:56
作者: 奋斗士
本帖最后由 奋斗士 于 2025-9-1 13:04 编辑
SOHU2021 发表于 2025-9-1 12:00 
没用的 就问界卖的多一点 其他都不行 接下去问界也估计不行了 特斯拉Model Y, 理想i8,蔚来L9 都很能打
华为系工厂各种奇葩质量问题的报道太多了,质量管理给人感觉是:又乱又不让人放心:
合格证打错,
生产日期打错,
在4S店提新车,在4S店现场发现按钮失灵,
智界S7新车就被发现批量后排座椅通风问题,而且还是设计导致的问题。。。
以智界为例,很难想象奇瑞这样的大厂会出这样的低级错误,有可能就是华为这个外行参与太多
@客家人
附件: 纯血车.jpg (2025-9-1 12:55, 407.3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AwNDU5fDkxMmM0N2FlfDE3NTY3OTE4MTV8MHww
时间: 2025-9-1 13:32
作者: 神经蛙_5171
这些落后企业通过赋能,就能改善基因?对华为来说就是爽一下还能赚钱的事情,这些企业将来好不好华为又不需要负责。
时间: 2025-9-1 13:45
作者: xyn0704
现在不和华为合作就跟不上智能化的节奏了,但合作模式选HI还是智选得看各家实力。红旗这种大厂应该更倾向保持主导权吧。
时间: 2025-9-1 14:29
作者: 客家人
本帖最后由 客家人 于 2025-9-1 14:30 编辑
h68810115 发表于 2025-9-1 11:25
再过几年,客总有没有可能又开始说“高价垄断”?
你想多了,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卷,不干到一地鸡毛是不罢休,就像储能,菊花都被卷的都不搞了,光伏逆变器,国内七八家,卷的价格一路走低,智驾和智能座舱还有好几年混战。
地平线和momenta也不是吃素的。
就像昇腾,也就能割点运营商和信创的韭菜,碰到互联网大厂也是吃瘪了。
菊花也就问界有点出货量,其他有待观察。就像智界,火了几个月就熄火,能否继续火,难说。
时间: 2025-9-1 14:52
作者: 不吹不黑
见着机会了?
时间: 2025-9-1 15:31
作者: szlanjack
这都是无奈之举,以前也挣扎反抗过,结果错失头道菜,现在就只能挤过去抢残羹剩饭了。。。
时间: 2025-9-1 17:46
作者: hwmssh
客家人 发表于 2025-9-1 11:39 
这些都是没有理想、没有灵魂的僵尸国企,才把核心交给菊司。
有理想的小米汽车、比亚迪、理想、长城 ...
比亚迪的方程豹不是用的华为的?
时间: 2025-9-1 17:55
作者: hwmssh
SOHU2021 发表于 2025-9-1 12:00 
没用的 就问界卖的多一点 其他都不行 接下去问界也估计不行了 特斯拉Model Y, 理想i8,蔚来L9 都很能打
这一周鸿蒙智行的订单是35K!不是你想象的。
时间: 2025-9-1 18:40
作者: hwmssh
客家人 发表于 2025-9-1 11:39 
这些都是没有理想、没有灵魂的僵尸国企,才把核心交给菊司。
有理想的小米汽车、比亚迪、理想、长城 ...
还有,奥迪呢?
时间: 2025-9-1 19:12
作者: SOHU2021
hwmssh 发表于 2025-9-1 17:55
这一周鸿蒙智行的订单是35K!不是你想象的。
慢慢做梦 要看乘联会上牌数据 而不是厂家自己吹嘘的小定大定数据
时间: 2025-9-1 21:19
作者: hwmssh
SOHU2021 发表于 2025-9-1 19:12 
慢慢做梦 要看乘联会上牌数据 而不是厂家自己吹嘘的小定大定数据
问界盈利没有?是谁去年讲不可能盈利?!井底之蛙。
时间: 2025-9-1 23:11
作者: 奋斗士
客家人 发表于 2025-9-1 14:29 
你想多了,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卷,不干到一地鸡毛是不罢休,就像储能,菊花都被卷的都不搞了,光伏逆 ...
找下面这些新闻案例认真研究一下:
合格证打错,
生产日期打错,
在4S店提新车,在4S店现场发现按钮失灵,
智界S7新车就被发现批量后排座椅通风问题,而且还是设计导致的问题。。。
时间: 2025-9-1 23:23
作者: h68810115
客家人 发表于 2025-9-1 14:29
你想多了,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卷,不干到一地鸡毛是不罢休,就像储能,菊花都被卷的都不搞了,光伏逆 ...
momenta目前还在吃素?
时间: 2025-9-2 08:10
作者: 客家人
奋斗士 发表于 2025-9-1 23:11
找下面这些新闻案例认真研究一下:
合格证打错,
还有预制车!
时间: 2025-9-2 08:12
作者: lingmeng447
为别人打工的人 发表于 2025-9-1 11:11 
这就是傍大款,没办法的办法,但凡自己有能耐,也不需要借用人家的品牌和技术。这就是权宜之计,不是终身大 ...
华为的智驾是灵魂
时间: 2025-9-2 08:17
作者: zzandss
过个三五年再回头看看吧
时间: 2025-9-2 08:42
作者: Vladimir_lenin
lingmeng447 发表于 2025-9-2 08:12
华为的智驾是灵魂
测试下来 也不行吧
时间: 2025-9-2 09:40
作者: 奋斗士
Vladimir_lenin 发表于 2025-9-2 08:42 
测试下来 也不行吧
花粉都在拿德国P3测试,喷懂车帝,因为P3测试网图是M9碾压特斯拉,
但是德国P3测试里,根本没有特斯拉,只有几辆国产车,
而且P3测试内容是“主观测试”,而懂车帝可以理解是专门针对极限AEB的测试
时间: 2025-9-2 10:24
作者: ThomasDuan
一辆车是否合格,首先合格证得合格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
Powered by C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