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时刻准备好托底,电信装维班组长肩上的担子又重了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5-9-9 11:15
作者: 国王长了驴耳朵     标题: 时刻准备好托底,电信装维班组长肩上的担子又重了

告别“单打独斗”!装维人员有了“后盾”

“师傅,这明线沿着踢脚线走,太影响家里装修了,能不能改成暗管呀?”某天,家住某老旧小区的王阿姨看着刚装完的宽带线路,面露难色。上门的装维师傅小李也犯了难:老旧小区墙体结构复杂,暗管穿线难度远超预期,自己缺乏专业工具和经验,一时没有把握能不能满足王阿姨的诉求。

按照以往流程,他只能先进行解释,再回区局向上反馈。但那天,小李打开“智慧运维”App,点击“举手”,这是服务修复举手流程赋予他的“求助信号”。

不到5分钟,区局平台便接单响应,1小时后,经验丰富的装维班长老张被确定为处理责任人,约定次日为王阿姨上门勘察。第二天,老张带着专业穿线工具上门,仔细检查墙体走线通道,发现厨房与客厅的墙体内存在原有暗管,只是被杂物堵塞。他耐心清理管道,再用穿线器缓慢引导光纤,经过1个多小时的细致操作,原本裸露的明线终于“藏”进了墙体。

在上海,每天有上千名电信装维人员穿梭于街巷楼宇,为千万家庭搭建起数字生活的“桥梁”。过去,他们常面临这样的困境:当用户临时提出特殊诉求时,若处理不当,便可能引发用户不满。

为破解这一难题,云网运营部云网质量与调度中心牵头打造“用户不满早预警 举手支撑快协同”服务创新项目,以“举手”为信号,构建后端快速响应的支撑体系——服务修复举手流程,让装维人员不再“单打独斗”,也让用户需求得到更及时的回应。该项目明确“区局平台5分钟接单、1小时确定责任人”的响应标准,要求24小时内反馈解决方案;针对跨部门问题,建立“主任级协调”机制,确保云网、客网、客保等部门高效联动;同时规定“不得派同一师傅再次上门”,避免用户产生重复沟通的困扰。

如今,这一服务创新项目已覆盖上海电信的14个区局,成为提升装维服务质量、赢得用户信赖的关键举措之一。




时间:  2025-9-9 13:11
作者: yoghurt

这个举手功能挺实用的,装维师傅遇到问题能快速找到帮手,用户也不用反复折腾了。
时间:  2025-9-9 13:19
作者: im2828

同情。。。。。。。。。。
时间:  2025-9-9 15:35
作者: 不吹不黑

一线员工辛苦了
时间:  2025-9-9 20:33
作者: 911bbs

这服务收费吗?
如果收,那干着带劲,也避免浪费人力。如果不收,那这是在宣传学雷锋做好事的典型。
这个国外是怎么弄的?会额外收费吗?
要求所有装修人员都如此尽心尽力,实在是有些不符合实际。这老张够不够用啊?如果忙不过来,咋办?这老张的工资会从小李腰包里分一块吗?
时间:  2025-9-9 20:59
作者: 恩晴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