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闻泰与荷兰的“安世半导体之争”可能性分析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5-10-13 11:36
作者: coffee198375
标题: 闻泰与荷兰的“安世半导体之争”可能性分析
10月12日电,闻泰科技(600745.SH)公告称,近期,公司子公司安世半导体以及安世半导体控股(合称“安世”) 收到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下达的部长令(Order)和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简称“企业法庭”)的裁决。荷兰政府要求安世及其下属所有子公司、分公司、办事处等全球30个主体对其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等不得进行任何调整,有效期为一年。[color=rgba(0, 0, 0, 0.901960784313726)]
截至目前,荷兰政府并未公开明确说明冻结安世半导体(Nexperia)资产的具体原因,但根据多方报道和市场分析,此次冻结被广泛认为与“国家安全审查”有关。
安世半导体原为荷兰飞利浦的半导体部门,2018年被中国闻泰科技收购,掌握车规级芯片等关键技术。近年来,欧洲对中国资本在高科技领域的投资日益敏感,尤其是涉及关键基础设施或战略技术的领域。当前中欧科技合作面临更严格的监管环境。荷兰政府此次行动被视为对中国企业在欧洲半导体产业链中影响力扩大的回应,反映出更广泛的“去风险”政策倾向。在资产冻结的同时,安世半导体的部分外籍高管要求中方股东闻泰科技转让股权,并暂停其委派的CEO职务。这种内部权力斗争也被外界解读为“试图重构控制权架构”,可能加剧了荷兰政府介入的紧迫性。
在荷兰政府此次冻结安世半导体资产之前,闻泰科技(中方)已对安世半导体实施了一系列深度控制与整合动作,具体包括:
1. 分阶段完成100%控股(2018–2020)
- 2018年:闻泰科技联合建广资本等财团,以114.35亿元收购安世半导体约33.66%股权,首次入局。
- 2019年:通过发行股份+现金方式,追加投资至199.25亿元,将持股比例提升至约80%。
- 2020年:继续收购剩余少数股权,最终实现对安世半导体100%控股。
2. 剥离ODM业务,全面聚焦半导体(2025年)
- 2025年3月起,闻泰科技将旗下多家ODM子公司(如昆明闻讯、黄石闻泰等)整体出售给立讯精密,交易金额达46亿元。
- 此举标志着闻泰全面退出手机代工业务,集中资源发展安世半导体为核心的半导体业务。
3. 董事会“大换血”,安世系高管上位
- 2025年7月,闻泰科技完成董事会改组,引入3名安世系高管,强化对半导体业务的直接控制。
- 同期,张学政(闻泰创始人)仍担任安世半导体CEO,并推动其在全球车规芯片市场的扩张。
4. 加速全球产能扩张
- 2025年,安世半导体以6300万英镑收购英国最大晶圆厂NWF,进一步扩大IDM(设计-制造-封测一体)能力。
- 同时,闻泰在印度、印尼等地新建制造基地,强化全球供应链布局。
在冻结发生前,闻泰已完成对安世半导体的全面收购、业务整合、治理重构与全球扩张,并将其定位为唯一核心主业。这些动作在战略上强化了中方控制力,但也加剧了与欧洲本地管理层及监管方的紧张关系,最终触发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的强制干预。
按照目前的情况看,我个人分析,可能是闻泰在整合过程中,试图将安世的核心IP部分回迁,直接导致了外方管理层的反水,并通过荷兰政府介入冻结了安世的所有资产和知识产权(IP),等同于“技术转移禁令”。
近年来,荷兰政府对中国态度呈现出“合作与防范并存、总体趋于强硬”的转换趋势,日益将中国视为“混合威胁”来源,担忧中方利用经济影响力干预其主权决策,尤其在芯片、关键基础设施等领域。
中国公司收购欧洲半导体公司后,在公司核心知识产权回迁的工作遇到很大的阻力,主要的原因是:
1、原团队抵制:欧洲员工普遍将源码视为“饭碗”,担心回迁后岗位消失,当地工会要求“代码出境=裁员补偿”;
2、法律/合同限制:收购协议往往约定“IP 注册地不变更”,部分 IP 由第三方(ARM、IMEC)交叉授权,迁出即触发终止条款;
3、工艺耦合:模拟/混合信号 IP 与欧洲晶圆厂(Infineon、X-Fab)工艺深度绑定,迁到国内代工厂需重新调参,性能可能下降 5–10%。
最新的欧盟新法案目前对安世半导体尚未产生新增、即时的“强制剥离”效力,但已把所有在荷、在德、在英的功率/化合物半导体资产纳入“可随时回溯审查”的高风险区;一旦 2025-2026 年《欧洲经济安全法案》或《芯片法案 2.0》实施细则落地,安世半导体面临被追加条件甚至再次强制出售的概率显著高于 50%。
1. 荷兰《投资审查法》(2023-06-01 生效)
- 首次把“半导体、量子、能源收集”列为敏感技术;
- 对“非欧盟买方收购≥10%股权”实行强制申报,审查期最长 6 个月;
- 政府可禁止或撤销已交割交易,追溯期 5 年。
2. 欧盟层面《芯片法案 2.0》(2025-05 修订草案)
- 把“车规/功率/化合物半导体”纳入《关键设施清单》;
- 授权成员国以“公共秩序或安全”为由,要求第三国股东减持至 <25%或设立“黄金股”;
- 对 2 μm 以下化合物工艺线,实行“产能+技术”双备案,未经委员会同意不得向境外转移 IP 或关闭产线。
眼下安世半导体仍正常运营,但新法案把它所有欧洲产线放进了“可随时拉闸”的篮子,一旦 2025-Q4~2026-Q2 欧盟实施细则落地,Hamburg 化合物线被认定为“关键设施”的概率 >60%,届时将面临要么技术备案、要么部分剥离的二选一。对闻泰而言,需提前准备“EU Trustee+双产地认证”两套对冲方案,否则二次强制出售的规模与代价将高于 NWF。
安世半导体所有欧洲资产实际上已经变成“带倒计时的高风险资产”,2026 年前若无法完成本地化治理结构改造,被迫再次出售核心产线并非小概率事件,恐怕到时闻泰将最终失去安世半导体。
闻泰安世事件也给国内半导体公司提了个醒,在收购欧洲同行的时候要留意越来越大的风险了。
回想当年,闻泰集团上演蛇吞象全力收购安世半导体,今年将其他ODM业务悉数出售,刚将核心主业集中到安世半导体业务中,就踩到大雷,感觉是命运对其开了一个大玩笑,不过游戏尚未Game over,并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博弈的层面,且看后面如何收场。
时间: 2025-10-13 11:36
作者: coffee198375
荷兰皮痒想当马前卒。。。。
时间: 2025-10-13 15:36
作者: laozhu
耍流氓很是在行
时间: 2025-10-13 16:56
作者: 不吹不黑
值得探讨一下
时间: 2025-10-13 16:59
作者: loveunix
分析的很专业
时间: 2025-10-13 18:04
作者: 狼人克星
欧洲这些强盗就是欠练
时间: 2025-10-13 18:13
作者: master123
核心技术买不来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
Powered by C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