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三方网优只能指标造假?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5-11-27 14:00
作者: flygen     标题: 三方网优只能指标造假?


杨敢 通信敢言
最近看到新疆一位网优同行的留言,挺有感触的 —— 三个月从全自治区倒数做到前三,不是靠实打实的基站优化、参数调整,而是 “改指标不到一个月就上去了”,还直言 “全国没一个区域的指标是真的,不改连移动老总都干不下去”。

这话听着有点极端,但戳中了三方网优行业当下的一个核心痛点:指标造假,到底是从业者主动走歪路,还是整个行业生态逼出来的无奈选择?

640?wx_fmt=png&from=appmsg&wxfrom=13&tp=wxpic#imgIndex=0

先得说清楚,三方网优搞指标造假,从来不是 “能力不行”,而是 “现实不允许”。最直接的压力来自成本端。现在行业里的项目价格压得太狠了,低价竞标成了常态 —— 甲方运营商要控制预算,把优化服务的合同价一降再降,三方公司要赚钱,只能从成本里抠。怎么抠?最直接的就是减人、降薪。以前一个地市的优化项目可能配几十号人,现在十个人要干以前五个人的活,还得兼顾 4G 和 5G 的双重指标:接通率、切换率、掉线率,还有 VoLTE、VoNR 这些语音业务的参数,活多到一个人连轴转都干不完。

更要命的是,工资提不上来,有真技术的人留不住 —— 能干的要么转去智能驾驶、芯片外场测试,要么去做无人机射频调试,这些领域薪资比网优高不少,谁还愿意留在这吃力不讨好的岗位?剩下的要么是刚毕业的实习生,要么是被迫扛活的老员工,没精力也没能力沉下心做真优化,最后只能想 “捷径”。

比成本压力更要命的,是运营商的考核逻辑。现在的考核不看 “真实网络体验”,看 “排名”。比如一个省十个地市,考核的不是你这里用户掉话少不少、下载快不快,而是你在十个地市里排第几。这就有意思了 —— 既然是排名,就总有垫底的,不管大家的真实水平怎么样,必须分个高低。

那怎么才能不垫底?要么真把网络优化好,但前面说了,人不够、技术跟不上,没时间做;要么就动指标的心思。最常见的就是 “关测量”—— 把那些容易拉低指标的数据项关掉,比如某个区域的弱覆盖数据不统计,掉线记录不上传,指标自然就漂亮了。你关一个,我关两个,最后大家比的不是谁的优化技术强,而是谁更敢 “砍” 数据。这种情况下,没人敢不造假,三方公司不做,甲方负责人要被问责;甲方不默许,自己的排名上不去,连职位都保不住。说白了,这不是 “想不想造”,是 “不造不行”。

更可怕的是,这种造假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指标越 “漂亮”,运营商的决策层就越觉得 “网络没问题了”,接下来就是砍合同、降份额 —— 既然优化效果这么好,没必要花那么多钱在上面。三方公司拿到的预算更少,就更没办法招人、搞技术升级,只能继续压缩成本,逼员工在指标上 “下功夫”。就像同行说的 “指标越来越好,最后网优越来越少”,真实的优化能力在一点点流失,全靠虚假数据撑着。

比如有些地方,表面上 4G 接通率、5G 下载速率全是 “优秀”,但用户实际用的时候经常掉话、卡顿,投诉量没减,只是指标里没体现 —— 这种 “数据好看、体验拉胯” 的情况,最后坑的是整个行业。

可能有人会问,三方网优就不能靠真技术突围吗?难。现在行业里的低价竞争已经把 “服务价值” 拉到了谷底 —— 甲方选供应商,先看价格,再看指标承诺,谁报价低、谁承诺的指标好,就给谁项目。没人关心你是不是真能把网络调好,只关心你能不能把数据做漂亮。这种导向下,企业花精力培养人才、研发优化技术,反而不如 “精通指标造假” 来得划算。比如有技术的老网优,想做参数精细化调整,需要花一周时间测数据、找问题,但公司要的是 “三天出指标”,最后只能放弃真优化,跟着做数据。

不过话说回来,三方网优也不是 “只能” 造假,要破局,得从整个生态改起。

对运营商来说,得把考核逻辑从 “比排名” 转成 “比体验”—— 别光看自己定的那套指标,多引入第三方监测数据,比如用户实际的掉话率、下载速率,甚至用户投诉量,把 “虚指标” 和 “实体验” 绑在一起,这样才没人敢轻易造假。

对三方公司来说,也得跳出低价内卷的怪圈,多做高价值的服务,比如 5G 的行业应用优化 —— 现在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都需要定制化的网络优化,这些领域不是靠低价能拿下的,得靠真技术,也能卖出好价格,自然有底气留住人才。

说到底,三方网优行业的问题,不是 “造假” 本身,而是 “造假成了生存刚需”。要是有一天,企业不用靠降薪减人活下去,员工不用靠改指标保项目,运营商不用靠排名定成败,这个行业才能真正回到 “靠技术说话” 的正轨上。毕竟,通信行业最终要服务的是用户,不是漂亮的数据 —— 再好看的指标,抵不过用户一句 “这网真差”。






附件: 640?wx_fmt=png&from=appmsg&wxfrom=13&tp=wxpic#imgIndex=0 (2025-11-27 13:56, 7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A5MTE0fDQ5OTY0ZGM2fDE3NjQyNzIwNzB8MHww
时间:  2025-11-27 14:07
作者: 用户86

这怎么像我哥们写的?
时间:  2025-11-27 14:10
作者: 用户86

有些人就是诋毁华为,诋毁中国5g
时间:  2025-11-27 15:15
作者: 不吹不黑

用户86 发表于 2025-11-27 14:10:18 有些人就是诋毁华为,诋毁中国5g

我为啥
时间:  2025-11-27 15:35
作者: 落叶飘雪

技术人员不容易,理解理解
时间:  2025-11-27 16:05
作者: wangheu2068

说白了就是劣币驱逐良币,老老实实干活的反而吃亏。运营商压价太狠,有本事的都跑路了,剩下的人只能搞些表面功夫。
时间:  2025-11-27 16:59
作者: tianzhongshan

没人关心你是不是真能把网络调好,只关心你能不能把数据做漂亮。
时间:  2025-11-27 19:32
作者: 老YAO

就像对投诉工单有时限要求,无论问题是否解决,按时闭单是第一位。曾经接到过客服打来电话说你反映的问题已经转后台技术部门,有结果就联系你。我说可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再看问题处理流程显示“已完成”。联系客服问为什闭单?客服说问题转技术部门处理,用户认可。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