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请教!ATM和STM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4-1-17 14:51
作者: dellin     标题: 请教!ATM和STM

请问ATM和STM网络有什么区别?接口类型都是STM-1,有什么不同吗?
时间:  2004-1-17 17:06
作者: vincent.sh

完全两种网络
而且一般不称STM网络吧
时间:  2004-1-18 22:43
作者: tjtelejianzw

STM是什么意思啊,我看了后不知道
时间:  2004-1-19 10:14
作者: efgn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STM--: 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递模式或同步传递模式;STM-n 一般是SDH网络接口标准,是和SDH技术的精髓“同步映射”相联系的;而ATM
时间:  2004-1-19 10:17
作者: tjtelejianzw

继续啊

时间:  2004-1-19 12:20
作者: bluesword

怎么没了?我也想知道

时间:  2004-1-20 14:10
作者: 家园客人

抱歉啊~~~年底拉,在数钱呢~~等咱数完拉,再接着说啊~~不过说ATM和SDH总没数钱过瘾呀。
时间:  2004-1-24 14:22
作者: tjtelejianzw

呵呵,是了,过年继续把,等你的消息啊
时间:  2004-1-25 17:59
作者: 伤心狄云

ATM(ATM25)是异构网络的一种,同令牌环,令牌总线,以太网一样.只不过它们因为各种缺陷,所以没有能象以太网一样壮大.

SDH是同步网络中的一种.
时间:  2004-2-4 11:36
作者: tjtelejianzw

那STM呢
我知道ATM是异步转移模式
而STM和SDH 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
时间:  2004-2-9 11:47
作者: clinghb

就接口来说,STM就是我们通常说的POTS接口,他是标准的传输接口。而ATM的155M接口是以信元为单位的传输格式,这两个接口中的数据流是不一样。但早期的SDH设备可以通过透传方式把ATM的155MCHU
时间:  2004-2-10 10:29
作者: lastfisher

STM指的是同步传送模块,是SDH的帧结构找本SDH的书一看就明白了
时间:  2004-2-10 10:33
作者: lastfisher

STM-1中的STM是Synchronous Transfer Module的缩写
时间:  2009-8-8 11:14
作者: 铁路通信

转移模式(TM,Transfer Mode)用来统一描述通信网中的传输、复用和交换这3个部分,它可以分为同步转移模式(STM,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和异步转移模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两类。

1、同步转移模式

    与异步转移模式相对应,同步转移模式是指传统的电路传送模式,也就是电路交换模式(CSM,Circuit Switching Mode)+时分复用传输(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其特点是对任意特定的通话呼叫,为其分配一个固定速率的信道资源,且在整个通话期间专用。在数字模式下,通信双方的信息以周期出现的固定时隙为传输载体,故称为同步转移模式。

    在SDH中,STM是用于支持SDH中段层连接的一种信息结构,它由信息净荷、段开销(SOH)和AU指针构成,组织成一种块状的帧结构,重复周期为125μs。这种信息适宜在所选择的媒质上以与网络同步的速率串行传输。STM基本模块信号的速率为155520kbit/s,定义为STM-1。更高阶的STM-N模块信号是以该基本速率N倍的速率构成的,N=4、16、64的STM速率己作了规定,更大N值的速率待定。

STM-N信号的帧结构符合ITU-T建议G.707。

    当STM信息净荷为PDH虚容器时,这种传递方式主要用于电路交换,目前仍在N-ISDN中使用。在这种方式中,整个通信连接期间始终有一条电路被建立,并按照时分交换(TDM)原理从一个节点传递到另一个,在交换节点内部,以空间交换、时间交换或二者的组合来实现。一个连接(即一条电路)在会话期间始终使用帧中的同一时隙,如目前的电话业务在呼叫建立后通话双方占用一对固定的64kbit/s时隙。
    当STM信息净荷为ATM信元或IP包时,这种传递方式用于分组交换的物理承载层。

2、异步转移模式
    ATM技术是一种建立在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基础上,面向连接、并为支持宽带综合业务网而专门开发的新的交换技术。ATM是信息包长度固定的分组(信元)交换方式,可以看作实现信息传递复接与交换跨接的一种简捷方法。ATM支持面向连接和面向无连接的不同业务类型。

    当ATM用于支持面向连接业务时,必须先依照信元头包含的虚通道识别符(VCI)建立一个逻辑(虚)连接,用于识别属于该虚通道的每个信元,此处可以与STM中的时隙编号相类比。但是,相比之下,在ATM中连接信息占用的时间位置并不是在相同距离发生,而是与信道的瞬时可占用性和复接信元的要求有关,而STM连接则固定占用帧中的同一时隙。在ATM所承载的每个连接之间,其比特率是相互独立的,就某一个连接而言,其比特率可以固定在每秒几个比特到可用信道带宽之间的任意位置上,或者可以在信道带宽范围内有突发或连续性地变化。

    当发送端想要和接收端通信时,它通过UNI(用户-网络接口)发送一个要求建立连接的控制信号。接收端通过网络收到该控制信号并同意建立连接后,一条虚拟线路就会被建立。与STM不同的是,ATM采用异步时分复用技术,来自不同信息源的信息汇集在一个缓冲器内排队。队列中的信元逐个输出到传输线上,形成首尾相连的信息流。ATM具有以下特点:
    1)选择固定长度的短信元(cell)作为信息传输的单位,有利于综合业务传输和高速交换。信元长度为53字节,其首部为5字节。长度固定的首部可使节点的功能尽量减少,只用硬件电路即可对信元进行处理,因而缩短了信元的处理时间。
    2)能支持不同速率的各种业务。ATM技术允许终端有足够多比特时就去利用信道,从而取得灵活的带宽共享。来自各终端的数字流在链路控制器中形成完整的信元后,即按照先到先服务的原则,经统计复用器,以统一的传输速率将信元插入一个空闲时隙。链路控制器调节信息源进网的速率。不同类型的服务可以复用在一起,高速率的信源占有较多的时隙。
    3)所有信息在底层是以面向连接的方式传送的,以保持电路交换适合于传送实时性很强的业务的优点。对用户而言,ATM技术既可以工作于确定方式(承载某种业务的信元基本上周期性地出现),以支持实时性业务;也可工作于统计方式(信元不规则地出现),以支持突发性业务。
    4)由于光纤信道的误码率极低,因此不必在数据链路层进行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从而提高了信元在网络中的传送速率。
上述特性决定了ATM网络能够传送任何业务,而不管这些业务有什么样的特征(诸如比特率、质量要求、突发特性等)。网络业务应符合以下国际标准:
(1)ATM PVC/SVC业务标准
ITU-T I.121、I.211、I.361、Q.2100、Q.2110、Q.2120、Q.2130、Q.2140, Q.2931、Q.2971或ATM论坛的有关规定。
(2)电路仿真
ITU-T I.362、I.363、ATM论坛CE2.0。
(3)IP业务支持
符合IETF RFC 1577/2225、RFC 1483。

网上看到的!或许会有些启示!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