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阚凯力:让跨国厂商回家去推广3G[转帖] [ 由c114副管02转移的帖子 ]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4-3-29 11:09
作者: 危机四伏     标题: 阚凯力:让跨国厂商回家去推广3G[转帖] [ 由c114副管02转移的帖子 ]

“开车用手机看电影要撞车,走路用手机看电视要撞树,动态视频和移动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对于3G,我问三个问题:需求在哪里?市场在哪里?钱(投资)在哪里?”在“3G与中国经济高峰论坛”上,著名电信专家、对业界热捧的3G大泼冷水。

  阚凯力表示,3G在未来生活中的应用不仅不实用,且市场需求量有限,而3G的

  关键恰恰就是应用。但对目前的国内电信用户来说,大家更为关心的是调低电信资费、手机单向收费和使用“小灵通”,而不是3G。因此,这个缺少应用的3G,其未来很可能就像美国的铱星一样,技术上空前成功,经济上空前失败。

  对于目前业界对3G的热捧,阚凯力也毫不讳言地指出“制造商最积极,因为要卖设备。尤其是外国的跨国公司在中国最积极,因为自己在本国卖不出去,所以跑到中国来了。”最后,他建议跨国厂商说:“摩托罗拉、北电网络去北美推广3G,诺基亚、爱立信到欧洲推广3G去,我们中国给你们鼓掌加油。只要你能赚钱,我们中国一定上。”

  最后,阚凯力明确表示,对于中国来说是移动、无线、宽带势在必行,而非3G。加速电信体制改革才是目前最急切的任务。
时间:  2004-3-29 11:10
作者: 危机四伏

李世鹤:3G到2005年才成熟

 首席科学家李世鹤昨天接受记者的采访时称,3G到2005年才成熟。针对日前“3G牌照发放一拖再拖是为了等待TD-SCDMA成熟”的传闻,李世鹤认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说法,李反问记者:“你认为目前3G标准哪个标准成熟了?目前连面对面间的通话都达不到,你能说3G成熟了吗?”李世鹤因为成功领导了TD-SCDMA的研发被誉为是“中
国3G之父”。
  同时,李世鹤认为“今年年底发放3G牌照”的说法“非常的离谱”,是“某些人出于商业目的的炒作。”李世鹤认为在3G尚未成熟时,3G牌照发下来根本没有用处。目前认为3G不成熟主要理由是应用模式缺乏和成熟的终端设备太少。

  8月28日开幕的“2003 TD-SCDMA国际峰会”把3G的讨论再次推向高峰。围绕着政府何时发放3G牌照,目前就出现了“年底发放牌照”、“明年第二季度发放”、“明年下半年发放”等多种传闻。不过,信息产业部刚刚否认了“年底发放3G牌照”的说法。

  但另外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认为,3G牌照的延缓发放,给TD-SCDMA迎来宝贵的完善时间。因为起步晚,和WCDMA、CDMA2000两大3G标准相比,TD-SCDMA暂时在技术上处于弱势地位。
时间:  2004-3-29 11:10
作者: 危机四伏

刘玉其:时间表未定 中国3G依然是雾里看花

在我国通信史上,大概没有一种技术能像3G那样受到如此普遍而持久的关切。尽管中国3G仍然云山雾罩,有关其进程的各种说法还是频见坊间,而随着第二轮外场测试的启动在即,中国3G更是颇有山雨欲来之势。而事实上,至今正式的时间表仍然深藏闺中,中国3G依旧给人雾里看花的感觉。

  3G是电信业发展的趋势,这是毋庸置疑的。中国对发展3G持审慎冷静的态度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3G影响深远且微妙:启动过早会带来风险;太迟又会错失良机。同时一个明晰的时间表对于3G发展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利于上游的设备厂商和运营商做好充分的网络规划、经营谋划等,也有助于其他产业链各方及早筹划,做好3G前的各种准备。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迷雾重重的中国3G进程一直给人一种蓄势待发的感觉。应该说这对吸引资本的迅速注入一度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国内外通信制造巨头们纷纷公布了各自的3G攻略,并按照自己假定的中国3G时间表不断追加相应的研发投入。但是,在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在与日俱增的资金压力面前,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仍然充满变数的3G进程。“我们都快拖不起了”,“我们已经按捺不住了”,这是他们发自心底的声音。毕竟追逐商业利益是厂商的本性,各种不确定性令他们焦虑、惶惑。

  于是,虽然厂商们继续发出愿意为3G赴汤蹈火、不遗余力的表示,但他们奔向3G的脚步却明显地慢了下来。“雷声大雨点小”,厂商们开始更多的是尽造势之能事,而非务实地去筹划。在这种情况下就不难理解为何中国3G还面临着诸多障碍,终端何以仍然严重滞后。这实际上也是国际3G发展的通病。在不久前的法国戛纳3GSM峰会上,欧洲各大移动通信运营商也纷纷指责手机厂家进展不力,致使3G服务被延误。这进一步表明3G绝非朝夕之功,是需要鼓动相关产业链做好更长期、更精到、更深入的计划与安排。

  不明晰的中国3G进程还使相关产业链发展迟缓,造成3G缺乏“杀手级”的关键应用。成熟产业链可以催生很多很好的应用服务,但一个成熟的产业服务链也是需要有投入的,要有力量来推进它的成熟。然而,在中国3G进程迷雾重重的情况下,就连产业链上游的设备制造商和终端厂商都不会全身心投入到3G中去,还谈何内容提供商、系统集成商、软件提供商会付诸努力?

  3G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深层次的。据测算,一旦中国启动3G,随之可能产生价值高达1万亿元的电信设备市场,2.5万亿元的电信运营市场,以及10万亿元的电信增值业务市场,这还不包括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有人据此认为,3G事关重大,所以中国应该慎之又慎,从长计议。其实这与制定一个3G发展的时间表并不矛盾。正是因为慎重起见,所以我们需要对3G进行全盘筹划,就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都有“五年规划”一样。

  另一种观点认为,TD-SCDMA技术尚未发展成熟,还需要时间来完善,所以不能贸然制定3G时间表。这种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鉴于2G时期之受制于人,中国极力扶持民族标准亦在情理之中,而需要考虑的是,制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表未必会置TD-SCDMA于不利地位,反而可能使TD-SCDMA化压力为动力,逆流而上,在技术应用上获得新的突破。

  作为新兴产业,3G无疑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一个不可多得的契机。我们暂且撇开“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这个战争古训,有时一场战争的成败并不取决于谁先发起,而是取决于谁在战前做了更充分的准备。当然制定一个时间表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其间有诸多因素需要仔细考量。但这些困难是必须也是值得克服的。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