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中兴牛人的文章) 我们是如何将高科技产品做成了大白菜[转帖]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6-10-28 06:02
作者: tiago
标题: (中兴牛人的文章) 我们是如何将高科技产品做成了大白菜[转帖]
我们是如何将高科技产品做成了大白菜
Jimmy CHOW
[摘要]
本文从博弈的理论来分析了中兴通讯国际市场战略方面一些值得商榷的作法和问题。分析了中兴通讯在国际市场生存博弈中的位置,提出了中兴通讯在国际市场开拓中应该从战略层面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
[正文]
有三个人,分别为H、Z、F,因为生计的原因,世代结仇,如今已是第N代了。这三个家族之间每年都在进行不断的博杀,谁也没有能完全把对方铢灭九族。这些仇杀就一代一代这样继承下来。
公元21世纪的某一天,这三个家庭的代表H、Z、F也怨烦了这无休止的争斗,决定来一次了结。于是,他们选择了在地球上的某一个地方,三个人站在了等距的位置,决定按照一定的规则来了结这世代恩怨。按照规则,总共有2个回合,第一回合,每人得到一次射击机会,射击秩序分别为Z->H->F。第一回合后,活下来的得到第二次射击机会,射击秩序还是Z->H->F。
对Z、H、F来讲,存在于这个美好的世界上继续呼吸并世代不绝的最佳结果都是成为唯一的幸存者,次佳的结果就是成为2个幸存者之一,第三位的结果就是无人死亡,而最差的结果当然是自己被别人要了命。
其实,如果不对决,客观评价三者的枪法,从统计来看,Z只有3成的命中率,H稍微好一点点,也仅有8成,而F是百步穿杨的神枪手,100%的命中率。在这种情形下,如果Z是排在第一回合,对Z而言,最佳的策略是什么呢?即Z、H、F谁有最大的概率能够活下来继续享受美好的生活?
上述问题,可以考虑以Z开始的所有可能组合,来得出结论。
Z向H开枪并一枪打死了H。
当然在祝贺Z因为神的眷顾而以30%的概率一枪结束H的同时,Z也在死亡生死薄上很隆重的签上了自己的大名。因为马上轮到F这个神枪手开枪了,同样只需要一颗子弹,就将Z送上追随H的黄泉大道上。这种情况下,F得到了最佳的结果,Z、H都得到了最差的结果。
Z在第一轮首先向F开枪,并假设也因上帝眷顾而一枪要了F的命,接下来,H应该向Z开枪了,根据概率估计,Z的幸存概率仍低于20%,而与H射击Z失手的概率相等。
如此看来,宿命的Z在这场仇杀中,就没有存活的可能。
但是,已进入21世纪的Z,应该明确的知道,其祖先也是非常聪明的。Z的祖先曾说过,“退后一步,海阔天空”。那么,在此博杀中,Z的最佳策略就是不开枪或者不向任何人(H、F)开枪而向天空开枪。这时,在第一回合中,轮到H开枪,对H而言,向F开枪而不是向Z开枪自己有更大的存活可能,如果H未打中F,F会一枪打死H,进入第二轮,这时轮到Z开枪。由于只剩下Z和F2个对手,其至少有30%的概率可以保住小命,这也是他打中F的概率。
其实上述现象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实力最强的不一定是生存能力最强的。只要存在竟争和无数的竟争对手,实力最强的可能最先消亡。而实力最弱的却能够在一定的时机找到机会获得最终的胜利。在职业生涯中,能力最优者也未必是在某一个地方最能够成就事业,同样也是因为其面临的竟争最多,在不断的反复博弈中,最终会因为其它原因败下阵来。在一个国家的竟选总统中这个现象时常出现,公认的最强者却往往错失宝座,而杀出所谓的“黑马”。
200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博弈论专家)Thomas Schelling说过:报复能力比攻击能力重要!请问如何结合上述现象来体会这一句话的含义?一个人的生存能力,其自身的本事只是一个方面,还取决于其所威胁的对象的能力及数量。这也是为什么社会的很多现象都是金字塔结构,因为所面临的威协越小,其生存能力也越强。一个没有能力威胁对手的弱者,可能因为对手之间的博杀而幸存。在上面的情形中,F是百步穿杨的神枪手,其存活的概率却最低,仅为14%!而H却有56%的获胜机会,而Z的最佳策略也仅以自己3成的命中机率来获得了41.2%的幸存概率。
我们在日常的任何事情的处理中,要考虑到对手对自己的每个行动将采取的反应,要考虑到对手也会考虑你对他的每个行动的反应来采取他的行动,在这样的互动考量中选择自己最优的特定行动,并应使该特定行动下对手的反应对对手来说也是最优的(199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纳什的“纳什均衡”的思想,即非合作博弈中的均衡)。
在国家层面,这就是更为宏大的国家博弈。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一边倒政策作为自己的战略,而逐渐后来改变为与美、苏均保持一定的距离。当中国拥有核武器时,首先宣布自己不首先使用。其实,根本原因,中国也仅是上述三方博弈中的Z的角色。而几十年过去后,苏联解体了,美国独霸全球,然而,博弈仅仅也仅仅是因为第一轮中中国的向天鸣枪进入了第二轮而已,但在第一轮的争斗几十年中,中国逐渐发展了自己,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那么,是否中国应该去代替前苏联的角色呢?这几年,中国不管在全球事务、区域战略中逐渐从Z的角色变成了H。要想在实力足够一枪要掉美国的命之前,中国只有一条路可走(如果美国注定是要寻找对手的话),那就是寻找别人来代替自己成为H。所谓在韬光养晦,并非一个自甘忍辱的策略,保持冷静与耐心,观察分析自己的竟争对手,调整自己的策略、战略,积蓄力量,厚积薄发,可能才是生存延续之道。要不,在这种国家层面的博弈中,关系着的就是民族的生存权问题,而匹夫之勇可能成就了一个所谓“民族英雄”,却牺牲掉了整个民族前途。
在Z、H、F的博弈结构中,实力最强的F却只有最小的存活概率,其关键的原因在于Z、H、F之间的相互认知结构,理性主导下的行为服从于主体对目标和手段的认知,因此,在由不同的主体使用不同战略构成的博弈中,力量的最终效果会被多主体的认知结构所扭曲。在这种扭曲的结构下,实力越强越安全成的常识成为了一种错觉和自我安慰。因此,基本教训就是要对力量的评估放在其所处的结构之中去评价。在H、F形成鹬蚌相争时,作为最弱的Z却获得了渔翁之利。其实,Z的特点在于其在所处的结构中,其有起码的实力成为独立的玩家,但在H、F的眼中,却根本显得无害。而这种结构及相互认知的结果,让Z获得了最大的生存概率。
这就是战略!英国的战略思想家利德尔.哈特说:“既然象羊一样被投入狼群,就需要象蛇一样聪明,并象鸽子一样无害。”由此可见,不对别人有害比自己更聪明在生存博弈中更为重要。聪明是因为信息完整并且本身充分理性,但在要命的事情上,每一个参与者都会用尽自己的聪明来算计对方。而在此博弈中,微妙的命运正是随着理性的脚步而至。Z的聪明之处应当在于利用自己的无害特征以恰当的方式来表现和利用(向天空开枪),而H的悲剧在于,他在F的眼中是最大的威胁(相较于Z),可是实力却不够真正的强大,并不能够真正的战胜最强者。
在电信设备的竟争市场上,ZTE无疑是一只被投入了狼群的羊。我们可以初略的看一看我们的竟争对手的水平,H宣布2005年的销售为8.2b USD,而ALCATEL大概是13.14b EURO,LUCENT最近面临被ALCATEL再次收购的命运,也有9.44b USD,CISCO有24.8b USD(2004财年止于2005年7月),还有Ericsson、Nokia等。在不同的产品领域,ZTE无疑扮演着为Z的角色,在有些领域,甚至连Z的角色资格都还未具备。那么,Z、H、F在电信设备市场的生死博弈中,Z的最佳策略是什么呢?我相信,现在不会有人再提“打狼”了。打狼在上述结构的博弈中,始终不是最佳策略,而且我们还没有喊出口号去打真正的狼。而2005年的打狼战斗中,我们获得了什么呢?利德尔.哈特的话也许告诉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网络宽带接入产品,可能是目前为此,在系统级设备上所获得的客户应该是最优质并且是我司一直想去傍上的大款(虽然也没有傍上很多,但毕竟傍上了几个)。然而,注定用“傍大款”这个词所表现出来的意思就是缺少了一个良家妇女应用的矜持与自尊,更别谈高贵了。在2005年多个重大DSL项目中,甚至是在我们公司第一次进入的市场,我们在打狼思想的指引下,把最好的产品当作了大白菜,甚至在有些区域,其价格还不如莫斯科冬天的大白菜的价格。粗略估计,这几个项目如果完全执行下去亏损近亿RMB。相关的市场人员的理由都是我们需要一个敲门砖来获得与客户接触的机会或者是竟争对手也低价策略。但如果市场是要靠敲门砖或者只有敲门砖这种市场策略的话,ZTE的生存能力也就成问题了,并会最终葬送在这些只会使敲门砖的人的手中,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没把门“炸”开,却把自己炸上了黄泉路。另外,为什么竟争对手以低价他们没有进这个圈套却ZTE进去了呢?这是竟争对手的策略还是将ZTE引入歧途?注定以“炸门”的方式来开拓市场本身就是一个“流氓行为”,最终不是一个利已的最佳策略或者战术,更别奢谈市场战略了。生存都成问题时,谈什么市场空间拓展?
究竟ZTE在竟争格局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这可能会决定我们自身的理性和判断能力。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保持一种应用的低调作风,在多个“拐弯”处以“闷声发大财”的指导思想超越了对手。但是有时候可能是这些胜利让我们忘记了自己的真实竟争力以及在未来竟争中的实力及地位定位。侯董事长的 “现金流第一,利润第二,规模第三” 财务政策和经营战略无疑是客观评价自身能力、定位后的最佳策略。现金流第一意味着什么?即活下去才是硬道理,而利润第二也就是为了发展成长,没有发展和成长,同样在这个博弈中迟早要被消灭掉,而规模也是同样在前2个前提下的成长和状大。冷战时中国的保持与美苏的等距外交,就是为了先活下去,就是为了“闷声发大财”,而现在,苏联的解体也说明了我们前几十年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往一边靠,或者自己独占一角与美苏玩,可能先死掉的不是苏联,而是中国。几年前,CISCO没有找ZTE的麻烦却去找H的知识产权的麻烦,说明什么问题?非常明显,在数据领域,ZTE根本就不是CISCO的对手,或者ZTE本身在这场博弈中于最强者是无害的,而H却是,遗憾的是,CISCO在当时也没有能力把H“一枪毙命”,只是让H失去了美国的数据市场,伤了一条腿而已。为什么CISCO会找H的麻烦,有很多版本,但其中有一点说H在美国市场上太过于高调而终被CISCO收拾。这大概再次说明,在博弈的结构中,认知不能够不考虑参与的其它角色。另外,这场博弈还未结束,生存的斗争还要继续下去,不是与CISCO,就会是与其它,宿命中是无法避免的。任正非先生说是由于无知而走上信息产业这条不归路的。我想这说法是能够体会出其中生存博弈的艰巨。
似乎,在与H的竟争中,Z、H均陷入了“囚徒困境”的两难抉择中。处于囚徒困境中的参与者在理性的情况下,只有最优的策略组合及最差的劣势策略组合这2种博弈的纳什均衡。然而,往往参与者的最终选择于群体来说却是最差的战略,即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局。而如果他们不首先想到对手,或者相互合谋串供的话,最终的结果都不可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即最短的监禁)。囚徒困境的这种纳什均衡,得到的是于所有人都不利的结局。从利已的角度来思考最后得出的决策,结果损人不利已。这就是囚徒困境中的两个囚徒的命运。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一个比较经典的例子,John F. Nash(约翰.纳什)的“纳什均衡”因此获得了1994年的诺贝尔奖。其纳什均衡与人所共知的市场自由经济推崇者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原理相反。根据亚当.斯密的理论,每个人从利已的原则出发,而最终全社会都会达到利他的效果。但从“纳什均衡”的来看,“看不见的手”存在一个悖论:从利已的原则出发,结果损人不利已。这就是2个囚徒的命运:从利已的原则出发,结果最终2人都受损,谁也没有得到好处。中国国内市场家电价格大战也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格局,竟争的结果也是一个纳什均衡,即谁也没有得到好处。不清楚Z、H的全球之战最终会是什么结果?其实都很明显的答案。
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时的一场经典的以弱博强的战役。在战争之初,形式显然是不利于刘备方的,好在有个叫诸葛的先生,提议刘备联合孙吴搞曹。而曹操80万大军,对孙权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压力。诸葛先生与周瑜同学的分析说服了孙权,使其摆脱了战与和的犹豫。孙、刘、曹三者的博弈之中,曹最强,孙次之,刘最弱。2个最弱者如何博强?博弈论认为:联合是好的利已策略。在此战役中,孙如果作壁上观的话,最终也会被曹收拾完刘备后再来解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战略)。经过诸葛及周瑜的分析,孙吴决定联合刘备搞曹。后面的战斗只能够算作战术方面的布署了,而这个联合却是战争之初的战略考量,没有这个联合,我想后面三国鼎立的历史可能就不存在了。
在赤壁之战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除了在联合后面的战术层面外,在战略上孙刘力避囚徒困境的“双输”局面,而创造了“双赢”结局。
在更多角色的博弈中,联合是一个避免囚徒困境的利已策略。在利益的博弈中,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有的就是一个企业的自身的利益和生存。如何避免囚徒困境除了能够让自己活下去外,更是为了在将来能够成为博弈角色中的实力最强者,而不是在这之前就消失掉了。
电信行业的竟合是一场永远也无法结束的戏剧,而且永远也不可能只存在一个非此既彼的二极关系。我们不谈运营商之间的超级巨大的并购。在设备供应商的全球博弈中,Ericsson 收购了Marconi是因为有钱吗? LUCENT刚收购了Riverstone也是因为比Ericsson出价高吗?ALCATEL正考虑收购LUCENT难道是因为这10年来,LUCENT就不行了吗?(如果这个合并成功,ZTE与ALCATEL在CDMA上的合作还未开花就凋谢了,在这个竟合的博弈中,ALCATEL的战略考量根本就不是H,也不是Z,而会是E,在此业界,ALCATEL拥有最全的产品线,从上火星到下大海的解决方案全有。那么下一步谁会为生存的博弈而效法ALCATEL呢?肯定会有的,格局已变,竟争对手已变,而自己不变,只有一个结果,就是消失或者逐渐失去在这个生存博弈中的份量),NORTEL是HW的强大竟争对手,但也会走在一起共拓北美市场。3COM在HW与CISCO的知识产权纠纷中,无疑是帮助了HW,然而,婚姻还未经历三年之痒就已出现了红灯。一切都不会是永远或者一成不变,变化的就是利益的分配和在博弈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ZTE在这纷纷扰扰的交换伴侣的舞蹈中,多年前就学会了与Ericsson(TD-SCDMA)、NORTEL(GoTa)、ALCATEL(CDMA)、CISCO(IP)等合作,然而,这些合作不知道基于什么原因的考量,并非太成功,同床异梦甚至还未同床,与不合作没有什么两样。毛主席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可惜,我们都达不到毛主席的境界,毛主席就是前面的那个神枪手F,但仅是在游戏规则内,而在游戏规则(扁平博弈)外的“结构博弈”,没有人能够成为毛主席的对手,这也是为什么他会感受到与天地人斗都其乐无穷的原因。如果不存在游戏规则外的结构博弈,我想毛主席可能会是最早被博弈下去的。所以,在国际市场上,与竟争对手的直接斗(仅以价格为手段),在目前的情况下是最差的策略。
中兴通讯经过20年的发展,在市场上应当保持的是理性的思考而不是匹夫之勇的。应当是有策略的分析市场、竟争对手,而不是仅仅会以低价的策略的自杀式肤浅的策略来开拓市场并且最终仅获得让自己一刀刀割肉喂狼的结果。在研发的领域,也应该有战略的规划产品而不是仅考虑眼前的利益,而这种考虑也是决定未来3年在市场博弈中的角色的基础。做市场的,应当是讲究强势的战略营销,而国代不应当仅仅象一个销售总代表或者更糟糕的只能够算是一个项目经理,这样的区域市场不会为公司带来利润,而只会带来越来越多的负担和陷阱。在最近的营销国际市场的战略目标落实会上,居然有人说看不见目标市场。而所说的却是在欧洲的3*市场,在这个3*最热闹的区域中,如此言语实在匪夷所思。战略如果唾手可得,也就不成其为战略目标了。营销如果只会低价销售的策略,那么,完全没必要雇这么多高文凭的人才,百货市场上的小商小贩都可以来推广我们的高科技产品而却能够增加我们的竟争的成本优势。
中兴通讯关于总体战略思想关于核心竟争力中有一条:洞察市场把握全局的战略决策能力和稳健务实的经营风格。什么是战略?什么是战略决策能力?什么是稳健务实?我想这些非常值得深思。侯董事长的第一、第二、第三的经营战略等都是非常好的指导性纲领,需要公司的每一位员工一字一句的体会、琢磨。但是谈到战略决策能力在面对具体的市场时,却成了我们最大的软肋。生存博弈是需要仔细的算计才能够获得生的机会。在上述生存的博弈中,规则是公平的,而结局却是自己的战略思维决定的。策略性的思维决定自己的生存前途。而没有或者不具备这种思维的素质,只能够在生存了的博弈中,成为失败者。而这种生存博弈中的失败,往往不是对手造成的,是我们自己打败了自己。
希望这篇随感不会引起太多的争论而是引起思考。如果引起不快,这说明在扁平博弈的框架下(为公司发展前提下的“言论自由”),作者忽略了事实上公司存在的结构博弈的问题。这也是生存博弈中2个博弈案例(呵呵…)。这说明作者在谈公司的生存博弈时,却忽视了自身的生存问题。
Jimmy CHOW
2006-3-29 00:07 初、终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8 6:33:49编辑过]
时间: 2006-10-28 06:59
作者: 剑魄琴心
这是我所见到的最漂亮的文章,赞叹!
时间: 2006-10-28 08:29
作者: xutjim
呵呵,在实力未达超一流时适当的隐藏自己的实力,以弱势的姿态出现,确实是竞争中保存自己的最好做法,大到国与国,小到人与人……
时间: 2006-10-28 09:39
作者: qqjzlgj
这样的人才,不出生在二战是老天的不公啊!
艾森豪威尔的位置该由你坐.
时间: 2006-10-28 10:03
作者: chj010203
写得太好了,分析深入又简明易懂,能看到这样的文章实在是荣幸啊
时间: 2006-10-28 10:36
作者: tjtxkj001
生存博弈是需要仔细的算计才能够获得生的机会
时间: 2006-10-28 10:42
作者: xybr
可惜在Z,能有这样思维的人是少之又少。市场博弈,要的不是匹夫之勇,但不幸的是在Z,这种逞匹夫之勇的人不在少数!但幸运的是,看到楼主这冷静的近乎残酷的人才。
话题又转回来,楼主这样的文章只能通过非正式渠道传送,不知道是Z的幸运或是不幸!
时间: 2006-10-28 10:50
作者: xybr
可惜在Z,能有这样思维的人是少之又少。市场博弈,要的不是匹夫之勇,但不幸的是在Z,这种逞匹夫之勇的人不在少数!但幸运的是,看到楼主这冷静的近乎残酷的人才。
话题又转回来,楼主这样的文章只能通过非正式渠道传送,不知道是Z的幸运或是不幸!
时间: 2006-10-28 11:16
作者: 2003的心情
这一看就知道是一个是怎样的”心态“,文章时间是2006-3-29 00:07 初、终稿,自己注册确是2006-10-28,许多内容黑白不分,TD明明是爱立信来求中兴,OEM中兴的基站,GOTA中兴完全拥有自主专利,有必要这么穷凶极恶攻击吗?“NORTEL是HW的强大竟争对手,但也会走在一起共拓北美市场”,明明双方已经宣布合资公司取消,三月的故事,10月份拿出来胡咬,“北电网络在最新发布的2006年第一季度财报中披露,北电和华为已经决定“不再继续”合资开发千兆“超宽带”接入产品。华为新闻发言人傅军称:“双方将暂时不考虑合资,目前正在探讨其他的合作形式。”
楼主以后作为枪手,水平还是要高点,一看智商也太低了,可叹还有人故意捧LP......
时间: 2006-10-28 11:26
作者: tiago
9楼上的,要是我写出来的也就不在这儿来完潜水了。只不过换了id来发了一下,文章只是原样照转。上面写的是3月份。
hw和nortel宣布取消至少公开已经是这个时间后面的事情了,人家在写这篇文章时至少还是这样。我给以在google上goo了一下,取消合作是6月的事情。其它的几个合作,个中详情,只有ZTE自己更清楚,我不清楚。
补充一下,这是中兴内部转发过来的邮件,真实性可考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8 11:28:53编辑过]
时间: 2006-10-28 12:32
作者: dingzhong
o ,
时间: 2006-10-28 12:53
作者: 无中生无
领导们需要的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文章,而不仅仅是一些想法和分析。从领导所处的地位和境况一些问题多半会比下属更感同身受一点,看的也跟透,但不一定能想出好的策略,所以领导更需要的是措施建议而不是意见。
时间: 2006-10-28 15:47
作者: nwpu_wolf
哈哈哈
时间: 2006-10-28 16:52
作者: 小龙男
学习
时间: 2006-10-28 17:09
作者: ayunk
有道理
时间: 2006-10-28 17:59
作者: 华为海外猛驴
今年最漂亮的文章之一,虽然言论一些有争议,但是不能不说确实很漂亮。
有个争议的问题:那个3人对射,是枪,要是刀那?你空砍一刀,别人拼着硬挨一刀,先砍倒你,忍过一刀再将另一人砍倒。。。。。。因为现在大家的实际位置不一样高,实力不一样强大。。。。。。
时间: 2006-10-28 18:01
作者: 陈少兵
哀兵必胜,zholiver同学快来这里学习一下什么才叫VISION吧,你那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小农意识思想境界急需提高.
时间: 2006-10-28 18:57
作者: 不忽悠
赫赫,文章写得还可以,但是不是Z的人写的,俺在别处见过
一个很高明的炮手
其中混淆是非的内容,Z的人就算全是傻瓜也不会那么写
时间: 2006-10-28 20:12
作者: myh721
!!!!!!!!!!!!!!
时间: 2006-10-28 21:45
作者: darkroad
精品!不能不赞!
时间: 2006-10-28 22:05
作者: zjsunyi
有点意思。
时间: 2006-10-28 22:23
作者: gcx007
有可以学习的地方!
时间: 2006-10-28 22:45
作者: 步兵
我可以写出这样的东西么?
不能!
所以还是潜水,哈
时间: 2006-10-28 23:00
作者: ALCATEL
不管是谁写的,Z和H都的确要思考一下,如果这两家中国公司这样火拼下去早晚都玩完,我看每个人中国人都没有什么好觉得光彩的,50年后还在中国人打中国人,在N,E看来,说的难听一点,就是狗咬狗,得意的是别人.
时间: 2006-10-29 00:11
作者: 太阳中微子
把博弈引入竞争,赞一个,两弱相争强者开心,双方最好差异化竞争,思想成熟一些,也许都能活得久一些
时间: 2006-10-29 22:38
作者: dadoubao
中兴在如此低价下去会自作自受!
时间: 2006-10-30 09:06
作者: solitudy
无言了!~~~
时间: 2006-10-30 12:22
作者: 通讯新人
顶后再看。
时间: 2006-10-30 18:40
作者: haolong153
好帖
时间: 2006-10-30 19:30
作者: 华为海外猛驴
以下是引用ALCATEL在2006-10-28 23:00:00的发言:
不管是谁写的,Z和H都的确要思考一下,如果这两家中国公司这样火拼下去早晚都玩完,我看每个人中国人都没有什么好觉得光彩的,50年后还在中国人打中国人,在N,E看来,说的难听一点,就是狗咬狗,得意的是别人.
价格战也是一块试金石,也可以让企业内部发掘出充分的潜力---比别人低的价格还要能保证自己不亏也是种本事。。。。。。n,e是最近几年发展不错,但你没看到3年前e还是很痛苦的,而这几年倒退的朗讯,北电,马可尼。。。。。。推出的地盘都是被e,n,asb这样的企业夺走的么?50年后如果还是2家中国企业互相打,那倒是好事--俺就怕坚持不到。。。。。。谁不打价格战?e在最近的几个标中报的设备价格都比h低,h都不怎么挣钱的价格,难道e开个更低的价格就赚了?倾销库存货是谁提的,中国企业么?好好想想吧!从来中国企业都是应战,主动进攻的都是别人,别看现在好像h,z2家在外面攻城掠地,还不是连自己的家门口都被别人占了?真在家里能吃的饱,还冒风险,吃苦跑到外面去找饭吃,国际化只是一种漂亮的说法。。。。。。
爱立信,诺基亚,阿尔卡特这3家免费送设备来争夺项目,俺都经历过,谁比谁傻呀?
时间: 2006-10-30 21:11
作者: citycat
作者实在令人佩服啊!
时间: 2006-11-1 11:17
作者: soming
华为海外猛驴兄,说的到时大实话,不过今后几年,N,E,ASB在中国的日子也不会很好过的,看看国家的的政策,和近期要清除的利益集团......
时间: 2006-11-1 11:43
作者: adolesc
抛开具体例子,对Z一些具体情况的不了解,
单看文章本身,写的很精彩,值得反复阅读,要好好看看博弈的理论
时间: 2006-11-2 09:53
作者: 站在岸上的鱼
关于这篇文章,请访问我的BLOG,刚放上去,欢迎提意见、观点,多谢
注意:在文章分类的”狗言狗语”栏中
http://blog.sina.com.cn/u/124996948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2 9:58:56编辑过]
时间: 2006-11-3 17:52
作者: ALCATEL
对华为海外猛驴说几点:
这篇文章写的挺好,写出了一个现象,也是华为领导人一直在忧虑和反思的,摆脱价格战泥潭,除了价格之外,我们还要更关注其他,如品牌,品质,综合能力的提升.
1:"比别人低的价格还要能保证自己不亏也是种本事"
//口气够大,透着那么股盲目乐观,不知道你做什么产品,又知道多少家底?你去问问余承东,王家定,丁少华,你去问问商务部,他们敢不敢说这句话?华为海外猛驴,你是华为员工,说话出发点也是希望华为好,发言跟贴似乎也经常自认为观点公正,但你的确需要好好去学一学新商务模式是什么,学一学品牌推广及综合能力.
2:"50年后如果还是2家中国企业互相打,那倒是好事--俺就怕坚持不到。"
//这正是很多看到两家中国公司困顿的以及写这篇文章的人考量,明眼人一眼都看出来了,似乎只有你在这里装作经过自己一番痛苦思索后大彻大悟的样子,甚为好笑.H和Z互相打下去,互相挖坑,打个鼻清脸肿,不死也残废,你告诉我怎么打五十年?很多投标Z就是找准了H打,甚至在某些场合宣称:Z的设备永远比华为低1/3,Z就算得不到项目,也要让H赚不到钱,这不是恶性竞争是什么?这不是悲哀的中国人打中国人,是什么,是能力吗?
3:"谁不打价格战?e在最近的几个标中报的设备价格都比h低,h都不怎么挣钱的价格,难道e开个更低的价格就赚了?倾销库存货是谁提的,中国企业么?好好想想吧!从来中国企业都是应战,主动进攻的都是别人,别看现在好像h,z2家在外面攻城掠地,还不是连自己的家门口都被别人占了?真在家里能吃的饱,还冒风险,吃苦跑到外面去找饭吃,国际化只是一种漂亮的说法。。。。。。"
//呵呵,似乎小样还知道个内情,看着挺有道理的样子,你可能听说了些最近的大标,说的是E在埃及三牌核心网报了超低价,8元美金每线,低于华为,可你知道人家代维和VAS报多少以及绝不降价吗?Z在这次投标中充分发挥了搅屎棍的作用,参与此次投标的人都说,本来没有Z参加,大家虽然还是拼价格,但是还是能少赚一点,Z一参加,真正是血本无归!而Z明说了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人家05年内部号称就是打狼年啊.华为在哪个运营商辛辛苦苦建立起了生意和品牌后,ZTE后脚就跟着去跟人说,我们也是跟华为一样也是中国通信公司,我们产品比华为好,但是我们价格更便宜.
主动进攻的都是别人说法更加搞笑,你6年前在干什么?你见过6年前E,A,N什么产品降的价格比华为低吗?还大言不惭让别人好好想想,你先想清楚了一句话里含义是好是坏再来跟我理论,毋庸否认,在新商业模式推广会议上,华为自己都承认当年是以一个行业规矩破坏者颠覆者的身份来杀出一条血路,如今华为已不同往日,要有价值链共赢的思想,不能一味以低价做武器破坏了整个通信行业生态系统,你华为价格低,但是还有比华为价格更低的ZTE,怎么活?所以现在要一定要考虑有所改变.但是估计你也没有机会参加这些会议.
4:"爱立信,诺基亚,阿尔卡特这3家免费送设备来争夺项目,俺都经历过,谁比谁傻呀?"
//如你所愿,本人承认比你傻,不过傻人在爱立信,阿尔卡特,华为,三家公司都呆过,所以世界上不只是你有辛经历过,我只记得在爱立信阿尔卡特工作时还嚷嚷,我们再不免费送设备,华为可就全送了.我从来没听说过一个家大业大日子过的很好的富翁还会主动去攻击一个民工的道理.当然民工靠着自己的勤劳,慢慢变富,威胁到了老富翁的地位.
5;最后再用你自己的一句话送给你,想要来论坛显示自己的聪明和博学,千万要在家里先下功夫学好知识,仅仅知道点欧洲历史苏联侵略过芬兰是不够的,还有100多年通信史浮沉,另外,再把眼睛察的尽量亮一点.心态低一点,坛子里有的是能人,你是华为的,又是版主不意味着你的思想境界就一定高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3 18:29:03编辑过]
时间: 2006-11-3 18:32
作者: ALCATEL
再仔细看看作者交代的行文背景和本意,仔细看贴是一种礼貌和修养.
别以为能反驳别人就显示自己高深了.ZTE有高层能这样想,实乃国之幸,通信业之幸!
1、本文背景:
在就任ZTE宽带产品线国际市场总监一个多月后,根据2005年我司国际状况及新的工作岗位的情况,对公司的产品营销方面的一些认识的总结。这篇文章是3月29号晚上完成。未作太多修改。
这篇文章后来作为对网络国际策划部国际售前同仁的经验共享,通过邮件方式转发给了相关的同事。
最近几天,有同事将此文章从ZTE南研BBS、外网的BBS等地转发给我,问是不是我的文章,我也稍有兴趣的到相应的各个BBS看了一下,发现对于此文的理解,差异非常非常大,因此,有必要作一些澄清和说明。
2、关于Z、H、F
写此文章时,Z代表ZTE、H代表Huawei、F代表Foreigner,即外国的通信企业的总称。这一映射到是在公司的南研BBS上很多同事都猜出来了。
3、关于Z、H、F的射击秩序的假设
在南研BBS以外网的BBS上,发现很多人对为什么是按照Z->H->F这个秩序的问题,以及为什么不是F先开一枪搞定一个呢?为什么会是价格战呢?等等
我为什么会有Z、H、F这个模型并且按照了Z->H->F这个开枪的顺序,是因为从2005年初,ZTE开始执行打狼年的背景下。在这三个抽象的公司中,Z基于03、04年的机会主义的成功(注意我说的是机会主义的成功!!!!),完全错误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这才出现了05年的“大跃进”(打狼年及平台前移、毫无准备或者准备不足的全面的迈向国际市场)。
而这一切都是在错误的自我估计之下。我们03、04年的机会主义的成功并不是公司战略的成功。因此,在这个模型中,出现了最弱者Z首先开枪的问题,即在“虚假的历史业绩”面前,希望能够尽快的超越对手甚至打败对手!而这个首先开枪的手段(价格战,或者打击对手的利润,还是价格战),主要是先针对H,因为在与F的相较而言,我们在价格上是有优势的。而为什么不是F首先来搞定还相对弱小的Z、H呢?这是因为在现实中,F作为市场先入者,占有比Z、H都更大的市场优势,在此基础上,不到万不得已,F不会首先来牺牲自己的利润来与Z、H打价格战。因此,这就是开枪顺序的Z->H->F的原因。而先开枪者根据分析,是最不可能活下去的。而我们05年却扮演了这个角色。
至于强者先下手收拾弱者的问题,却恰恰是在上述这个博弈模型中,分析竟争对手的状况,而作出的合作/串谋的手段来达到比剩余的竟争更强的优势。其实在我的后面都谈到了在上述形势下,一个公司或者一个国家应该怎么做的一个思想/战略问题。
总之,以什么来打狼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以Z公司的实力和所处在的博弈模型中的情况,他的主动打击对手的政策怎么都是错误的。我相信2005年成功的检验了我的这个分析,06年再也没有人提打狼的事情了,但却出现了不打狼还能够做什么的更大的问题,我的文章事实上一切答案都有了,但是能够看懂并且真正理解我的意思/思想的,实在太少。那些认为我说了一大堆、分析了一大通,却没有给领导列出个1、2、3的行动步骤。这才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是一个公司的高层领导提出这个疑问,基本上可以判定这人不懂战略、没有vision,只适合当项目经理。
从Z、H2个公司来说,我感觉,H公司更多的时候再寻找战略的规划,Z公司在为下一餐饭努力。不管H收购港湾、出售电源、H3COM等,这些调整都是在不断审视自身的竟争能力而作出的。F公司中这1、2年的不断合并、收购事件,也是说明同样的道理。
在Z、H、F的长期博弈中,不是说一定要谁一枪打死另外一个,更多的时候表现出是一种重复的动态博弈过程。每一个人都在不断分析竟争对手、环境,不断调整自己,再分析、再调整。始终使自己处于博弈群体中利益能够保证最大化。这个过程才体现出一个公司的宏观战略能力。
文章中的模型是一个非常简单具体化,主要是为了讲述我们05年以来的错误市场策略而会带来的一个后果。而实际的情况,却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博弈过程(Z/H/F的开枪只是其中一小段)。而这个过程中,可能最终死掉的不是被对手打死,而是自己因为战略的失误而从这个博弈的群体中失去分量。(这也为什么Z把H当作一个对手,而H似乎从来不把Z当回事,而把F当作对手,似乎现实总是在应验Z公司的真实处境....)
不知道你理解我的意思了不?
4、弱者的生存能力及空间
在文章中有较有详细的讨论,而这,却是目前ZTE所处的博弈对手中的真实情况。只是感觉2005、2006年来,ZTE似乎始终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份量。一些公司的策略同样还带有严重的机会主义、赌徒心态。这种状态下的公司,没有一个会能够成为百年老店。
时间: 2006-11-3 20:00
作者: 华为海外猛驴
1:新的商务模式是什么对于非领导层意义不大,对企业来说关键先维持盈利和发展,就是能坚持到以后哪个用新的模式的时期。降价就是为了不被别人从市场上挤出去
2:既然是恶性竞争那么坚持的时期就一定不长,所以俺说了恐怕坚持不到50年,这句话的原本意思你没理解。
3 什么是价格战?当双方的产品在各方面趋于一致的时候,用降价来区分它们才是价格战,5,6年前e,n的产品和h的是一样的么?融资条件是一样的么?这样的低价格算价格战?你为什么不用液晶电视的价格说那么卖crt电视的都是打价格战?服务合同价格控制的好确实是本事,但是全网免费赠送(连带1年服务)也是不打价格战?
4 俺说的谁比谁傻,不是指的个人,是说得这些西方大企业不会看着h一家拓展而不动用私下的种种并不能拿上台面的手段来阻止--你理解错意思了,你不知道这些不等于没发生过。
至于你说得5,俺既然没那么认为也就无所谓了。
至于价格战,如果压低价格获得合同后,还可以保持自己的相对利润,保证盈利,同时把自己的市场拓展开,那为什么要反对?西方公司不打价格战?俺不明白,价格战和恶性竞争是两回事。另外点一下,觉得你有误区:大家大业的富人当然不会自己出面攻击一个穷人,手段多的很,穷人的手段简单一眼就看的见,而富人就不一样了。中国人在外企不会做到区域的大领导接触的具体事情不会很深,特别是国内无限早进去---没有什么拼斗的空间,你问问你当年的现在在海外同事,国内和国外不是一回事的。。。。。。
时间: 2006-11-3 20:11
作者: 华为海外猛驴
俺不在网上公开说友商的具体是非(好像很多时候俺自己也不是很清白),但是俺是在外面实实在在和这几家企业打过交道的,对于h,z 阿卡你只看到了价格战,而对于这些企业俺看到的是更多的黑手。。。。。。价格战还是明面上的(更多的还不是成本比别人低,不然亏上2年拿什么发钱?)。
另外俺尽量说话公正,但是在h上班,网上维护h也是正常的,俺并没有因此诋毁和诽谤别的企业,为了斑竹的名声而看着所在的企业承受非合理的批评也不是俺的性格。。。。。。
时间: 2006-11-3 21:41
作者: ALCATEL
鸡同鸭讲,还在说你的价格战.你愿意坚持就坚持去吧,不同你辩论,华为以低价作为武器谁都知道,这是把双刃尖.
你认为这篇文章是在诋毁H而你要奋起回击吗?拜托,你的层面还不到考虑赢利你就别说公司不需要考虑,你不知道家底就别说价格低还不亏钱.
胡厚琨,张顺茂,任总每天苦苦思索的都是如何摆脱前有E,N压迫,后有Z追兵的态势,如何让公司无线不要继续这么贴钱下去,逐渐提高赢利.
如果高层坚持你的观点,继续低价,还和ZTE血拼价格到底,华为那算完了.
还好,你不是.
时间: 2006-11-3 23:32
作者: 站在岸上的鱼
ALCATEL、华为猛驴两位兄弟,谢谢对我的文章的评论。可以到我前面的提到的我的blog上面,我就一些疑问有个另外一个文章的说明,以及在此文后,有对另外一位同事的评论的回复。
其实,简单一点说,本文在3月份的目的就是就公司05年以来的市场的策略方面发表一下个人的意见。这个模型是当初现实的一个抽象,主要是说明在Z(也包括H)在博弈伙伴中,作为一个弱者,从战略层面(不仅市场,也包括研发、管理等)应该考虑的一些问题。事实上,我们(Z)公司品尝了战略失误的一些苦果。
价格战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或者表象而已。主要应该考虑的是弱者生存及状大的可能性问题。公司的高层领导一时心血来潮,搞错方向,对公司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想大家都知道,时间对通信公司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耽误了一时,可能就耽误了10年。要有机会,只要没死,也要10年后了...(当然,这个10年也只是说明市场的一个机会)。
也欢迎到我的blog上去,本来我的blog是为我的狗狗建的,结果,因为LP也有一个个狗狗的blog,也就没兴趣去写了。前段时间,我在公司内部邮件传递的好多文章出现在网上,我觉得应该收集到一起,因此也就放上去了。与大家共同进步。
时间: 2006-11-4 01:50
作者: 华为海外猛驴
to 阿卡:低价格是双刃剑,但是目前h拥有的有比这个还好的优势么?相应的中国目前哪个企业不是依靠低价来拓展新市场,日本企业当年不是这样发展的么?不是要把低价格当目标而是目前的手段。不是依靠价格,在当年向外发展的时候早就被西方企业顶回国了---比什么?品牌?技术?融资?高层关系?不是想依靠低价格,而是没有别的可利用的优势了,而西方公司也是一样----有一个大的无线项目(好像是04年),h没入围,最后剩下n,e,阿卡,3家都是最后提出送。。。。。这和h可是一点关系也没有。说到底:有了钱有了市场才有以后的发展才有改良和学习,价格战为的是给自己一个刚好发展的空间。。。。。。。
另外俺只是表达自己的意思,没指着说服你,这里是bbs不是一言堂,更不是思想统一大会,互相阐述自己的想法是应该的,而且你说的那几位老总心里到底怎么想的估计你一样不清楚,用大家都不清楚的说没意思。。。。。。
对一个事情有不同看法是很正常的,不要说你和俺的生活,教育程度(环境)不一样,就是在h内部一个部门之间讨论也是吵架一样,各自己有个自的出发点。你现在说的,你自己10年后看,一样想法会变。。。。。。。
另外所谓斑竹之说,俺不知道别人怎么看,俺从来没删过骂h的帖子,删的只是违章贴--广告,漏真名和谩骂。有的话也可以指出,俺看不惯一定是出来辩论而不是删,更何况俺一直认为有时候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往往是自己的对手。俺对h内部也有很多看法,但是在这里不说就是了。
时间: 2006-11-4 12:50
作者: ALCATEL
跟你说的很累知道不?你始终认为华为价格低还在赚钱,你实在是太不知道家底了.
低价格是某个阶段某个市场地位时所需要的,但不是永远是百试不爽的,如果一直承认价格低是优势,那就让ZTE称霸世界吧.除价格之外的优势真是我们现在辩论在努力寻找的.而你认为评价格优势已经足够了.你看ZTE那些个烂网络,利比亚,塔基克斯坦,不好好想着下功夫把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做好,就知道价格低,网络质量其差,行业内被人称为CTO杀手,海外市场可以说烂摊子一个,有哪个网络拿的出手的?去今年ZTE的财务年报吧,低价的路走到黑就是这个下场.
那几个老总的想法你是不清楚,拜托就别那么武断以为别人也不清楚,你对我了解多少?我只是不方便说出来,因为工作关系,我对华为现在的产品价格知道的比你多得多,别那么井底之蛙硬撑了.5年前说低价优势突破市场,抢一个是一个,好,现在是做一个少一个,价格做不好,做得越多死的越快,知道不,代表处谁让ZTE进入竞争市场,谁就掉脑袋,对ZTE的策略分析,绝对是要用技术屏蔽在第一轮技术评标之外,绝不能让ZTE进入商务评标,陷入价格恶战的泥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4 13:18:24编辑过]
时间: 2006-11-4 13:01
作者: ALCATEL
标题: 提醒
海外猛驴,不方便公开说,请去看站内短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4 13:02:23编辑过]
时间: 2006-11-4 13:21
作者: ALCATEL
于公于私,ZTE有高层呼吁不要跟H恶性拼价格战,对华为绝对是好事.海外猛驴,这点你同意吗?
时间: 2006-11-4 15:01
作者: 华为海外猛驴
回了,你看走眼了,阿卡弟兄。。。。。。
俺辞职的时候有些话可以说,你看了就知道,只是不能公开----时间不会很长了。。。。。
最后一点俺同意,但是事实上是这么做的么?俺跟z在海外打交道4年多了。。。。。。
俺辞职后可以告你名字,你有机会问问俺们地区部的z的主管和销售,俺有没有名气?
:)
俺讨论的时候是站在h的角度分析价格战的,不是在驳斥作者的论点,z不和俺打价格战俺求之不得,不过打了4年多了,也不在乎再打一段时间。。。。。。
时间: 2006-11-4 22:38
作者: guestest
呵呵,还是到了价格上面。
价格是双刃剑。毁了别人,也毁了自己。
最后看的,谁长的肉多,肉厚,最后骨头还挂着肉星的就是价格战的胜利者。
老任的话“参胜犹败”-不过好在最后还是胜了。
文章前面一些话说得还是有道理的,打仗从来都是要跳出战斗本身的。这就是将和帅的差距。
时间: 2006-11-4 23:19
作者: 陈少兵
以下是引用guestest在2006-11-4 22:38:00的发言:
呵呵,还是到了价格上面。
价格是双刃剑。毁了别人,也毁了自己。
最后看的,谁长的肉多,肉厚,最后骨头还挂着肉星的就是价格战的胜利者。
老任的话“参胜犹败”-不过好在最后还是胜了。
文章前面一些话说得还是有道理的,打仗从来都是要跳出战斗本身的。这就是将和帅的差距。
终于有思想成熟的人开始思考除了低价之外的方法了.
时间: 2006-11-5 13:56
作者: colombia
楼上的阿卡猛驴都是华H公司的吧,一个是把公司的最新的消息给透露出来,一个把公司的信息隐蔽说出来,估计两位是故意的吧。
Z公司的在国际市场上的惨败不是竞争的原因,就是因考核的原因,不恰当的考核结果,造就了他们的失误,说什么战略就是扯谈。 拿什么开枪理论来骗人,说明自己的高明。我在YL给Z公司做工程的时候,偏远的地方都有NGN实验局,我说这不是搞笑吗?但是这个考核机制造就了这样的结果。在Z公司,当搅屎棍可以拿到高额的奖金的,(觉得可笑吧,但现实就是这样的)。
爱立信对于华为的竞争优势是什么?爱立信对于华为的竞争优势就是管理服务,所以可以想想,不用脑子想想,就知道在Manager Servcie 上他肯定不降价,但是爱立信在产品上对于H没有什么太大的优势,特别是核心网上,MSC可能还不如H公司的,所以打价格战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只是E公司非常聪明,分成两块,而H公司还没有学会这个东东。
时间: 2006-11-5 21:09
作者: 华为海外猛驴
俺在网上从来不拉帮结伙。。。。。。
公司的信息也不会外传。。。。。。
也不认识这个阿卡。。。。。。
时间: 2006-11-6 17:34
作者: xdlh301
高手
时间: 2006-11-6 19:27
作者: 3iljw
谢谢楼主,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课~
时间: 2006-11-8 12:26
作者: 7717914
路过,学习一下。
时间: 2006-11-9 00:15
作者: manager
以下是引用华为海外猛驴在2006-11-5 21:09:00的发言:
俺在网上从来不拉帮结伙。。。。。。
公司的信息也不会外传。。。。。。
也不认识这个阿卡。。。。。。
这个猛驴也忒自恋了点吧?以为自己当了个斑竹,所有人都要去高攀他似的,恶心.人家楼主写文章没错,ALCATEL的跟贴评价也说的没错,生怕别人没注意到自己是斑竹,猛驴端着一副严肃的内幕知情人士的样子莫名其妙的说些文不对题的似乎高深的傻比话,明明是在讨论价格战,他猛驴就能扯到自己快辞职了,跟ZTE坚决打价格战啊,还什么拉帮结伙,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你那点能耐非得让全世界知道?你加班加多了头脑混乱老年痴呆了吧?是该从华为辞职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9 0:17:23编辑过]
时间: 2006-11-9 12:00
作者: 华为海外猛驴
俺答复的是上一楼的(48),你看不懂没关系,也不是一定要你看懂的
时间: 2006-11-10 18:19
作者: alex_qj
继续讨论吧,非常精彩。
53楼就一搅屎棍而已。
时间: 2006-11-10 20:17
作者: xutjim
咋感觉猛驴兄就跟江湖上最大的一块肉似的,大家都以欺负欺负斑竹为乐,以为混到了多大经验值似的????(是吧?53楼那位藏头露尾的兄弟)
来通讯人时间不长,发觉大家好像都有个习惯-----换ID,感觉ID就如套套一样,想用了,随便申请一个,用完了,骂完了,爽了,就扔了……,只可怜了斑竹的ID了,没得换啊,于是乎,他就成了这里最大的标靶,对猛驴兄的处境深表同情……
对阿卡老兄没什么看法,但有些做派还是令小子不佩服,就事论事,你说的有些观点偶还是比较赞同的,但某些借题发挥的东东还劝再斟酌
看完你们上面的对话,感觉这儿水还挺深的……别弄着弄着,连白垩纪的动物都出来了,呵呵,不过偶不怕,小子身无长物(下面的除外),来去由己,今天就帮斑竹说这么几句公道话,也不怕谁打击报复,呵呵……
时间: 2006-11-11 03:45
作者: cciemaple
奇怪,为什么一定是Z先开枪?
按势力顺序应该是F,H,Z
F首先肯定会射H,并一枪打死H,而此后Z只有三成可能打死F,如果Z没有打死F,那么第二轮F肯定会打死Z,这样来讲还不是F获胜?
时间: 2006-11-11 16:17
作者: 第八天
讨论归讨论,不同意别人得观点不要紧,但是千万不要动不动就往人身攻击上靠.这样不厚道
时间: 2006-11-12 14:09
作者: windfighter
强潜力贴~~~~~~~踏个脚印..................
都是牛人...............
到公开场合讨论这些问题..不容易..........
时间: 2006-11-12 14:19
作者: windfighter
~~~坛子水深~~~
鉴定完毕。
时间: 2006-11-12 15:08
作者: hellochina
看看
时间: 2006-11-16 11:26
作者: 大傻
这篇文章写得确实文笔不错,市场分析缺乏底气,很明显是对市场不熟悉的人,如果真的是让这样的人当ZTE的炮手,那ZTE算没人了。
应该提出的一件是,引用赤壁之战作为说明,真的是选错了,其实那只是一场战役,就象我们日常的一个项目一样,项目中中兴与cisco合作,包括以前港湾与cisco合作都很正常,但也就能赢一次战役。
要想ZTE的长期发展,还是要从内部出发,产品竞争力、市场运作方式甚至渠道等各方面去提升自己,不是在等着这样的博弈结果就可以的。
也许大量用楼主这样的MBA“人才”,而不是直接从市场一线提升主管、从研发提升主管,让不懂技术又不懂市场的人来做些瞎指挥,是ZTE近年来发展迟缓并面临后期的退步的危险的最主要原因。
时间: 2006-11-16 13:02
作者: morrow
其实指导行为的,基本都是最最基本的狗咬狗的本性释然,和智商无关
时间: 2006-11-16 16:52
作者: tomliang3
太深奥了,我的智商太低。看完很累
时间: 2006-11-17 21:27
作者: 我等待
lz的分析对不对可以讨论,Z的价格战确实过了,及时调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时间: 2006-11-19 00:33
作者: 步兵
留个爪
时间: 2006-11-19 15:06
作者: aiccccool
中兴通讯经过22年的发展,1983.2.7
时间: 2006-11-20 15:44
作者: wjfzjzj
文章是不错,不过更有趣的是看到阿卡和猛驴的一唱一和,将ZTE给贬的一文不名,呵呵!有意思。这年头手段越来越丰富了。
时间: 2006-11-21 22:44
作者: priview
中兴的管理水平较差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一个运营人能够明显感觉得到,中兴的人,无论是售后技术支撑和市场营销,素质都比较一般.
时间: 2006-11-26 01:45
作者: fuyuehuman
之所以一般,所以会在通信业内比喻成牛嘛。。
时间: 2006-11-27 10:28
作者: qzxk
长
时间: 2006-11-29 10:05
作者: nm_steven
呵呵!写的不错!
时间: 2006-11-29 19:44
作者: icehawk2000
不错,如果Z这种人多,H就比较危险了哦
时间: 2006-12-2 12:32
作者: Timse
同意!
好多素质高的都跳槽了,^_^。
以下是引用priview在2006-11-21 22:44:00的发言:
中兴的管理水平较差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一个运营人能够明显感觉得到,中兴的人,无论是售后技术支撑和市场营销,素质都比较一般.
时间: 2006-12-2 13:08
作者: 澄诚成
标题: [原创]73年大女子征婚-寻找老实本分从事IT大龄单身汉
本人73年出生,属牛,东北人,现在北京工作.自然条件:身高166CM,心地善良,多愁善感,积极向上,模样一般(呵呵,属于"心里美"性格保守型的).由于缘份迟的缘故吧,一直未找到自己心仪的另一半, 希望他同样善良,有进取心,从事IT工作,愿在这里可以结识到有缘的你,一起步入婚姻的殿堂:) QQ:414114375 (非单身汉及不守规矩者勿扰,谢谢!) 
时间: 2006-12-2 22:21
作者: sunkewei
写的确实不错啊 !应该顶一下 ,不管是谁写的,只要是中国人就行啊!哈哈!
时间: 2006-12-4 00:03
作者: sealand
长知识了,学习!
时间: 2006-12-4 13:14
作者: fuyuehuman
哈哈
时间: 2006-12-5 00:46
作者: 步兵
再爪一下
时间: 2006-12-5 10:53
作者: ppllxx
good
见识了。很有想法吗!
时间: 2006-12-18 01:13
作者: mendick2000
前提是H F都是傻子 Z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而且Z为了达到自己的结果 就不能很好地发展 到最后 Z要么被H干掉 就会被F干掉
时间: 2008-6-13 15:02
作者: albert5938
的确好文,顶啊
时间: 2008-6-14 11:04
作者: xiexiliang
赞一个 ,也学学怎么做市场
时间: 2008-6-14 11:47
作者: xiexiliang
ZTE的楼主、阿尔卡特、华为猛驴 在给我们上课,搬个板凳坐着慢慢听课。呵呵
时间: 2008-6-14 17:58
作者: orchard
好文章!决策层真该多看看了!Z的那套考核机制早该废了,销售体系和产品体系的矛盾角度又不同,现在新平台建立了,也不知道有没有助于解决问题。
时间: 2008-6-15 12:02
作者: wwh_nuaa
时间: 2008-6-15 12:03
作者: wwh_nuaa
时间: 2008-6-15 13:30
作者: 有理想的农民
牛的!!!!!
时间: 2008-6-15 19:53
作者: mifeng2000
呵呵,
时间: 2008-6-15 20:59
作者: 7717914
看看了
时间: 2008-6-16 11:26
作者: hanshenglong
精华当然要顶
时间: 2008-6-16 17:38
作者: lywzyn
像这样的帖子看了就要顶一下
时间: 2008-6-22 14:29
作者: lasthongren
能看到这样的文章实在是荣幸啊
时间: 2008-6-24 13:37
作者: kymario
haha 牛
时间: 2008-8-19 03:51
作者: 任侯非
近来坛上无牛贴,发现了老贴牛文章!
顶!
时间: 2008-8-19 12:07
作者: onlyjim
不懂
时间: 2008-8-19 13:45
作者: ahowei
路过,感谢有这么牛的人把老帖翻出来大家共享 呵呵
时间: 2008-11-21 22:51
作者: baba0999
好文章,尤其是回复。
时间: 2008-11-22 00:50
作者: simon1974
原帖由 华为海外猛驴 于 2006-10-28 17:59 发表 
今年最漂亮的文章之一,虽然言论一些有争议,但是不能不说确实很漂亮。
有个争议的问题:那个3人对射,是枪,要是刀那?你空砍一刀,别人拼着硬挨一刀,先砍倒你,忍过一刀再将另一人砍倒。。。。。。因为现在大家的 ...
先赞一下,好文!!!居然还有攻击的,鄙视。
猛驴兄说的,我理解是,Z空砍一刀,H砍F,然后F砍倒Z,然后应该是H再砍F。。。这样F不是忍一刀,而是忍两刀,还是最强对手的两刀。。。按文中作者的对对手行为的判断理论,对F是绝对是不可采用的。。
再顶一下好文,让我觉得上论坛来有点意义。。。
[ 本帖最后由 simon1974 于 2008-11-22 00:56 编辑 ]
时间: 2008-11-22 04:16
作者: tc2008
时间的考验
迟到的拜读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
Powered by C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