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电信MSTP互联测试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4-4-4 20:39
作者: rive_gauche     标题: 电信MSTP互联测试

中国电信MSTP测试的内容包括了SDH部分、以太网部分、ATM部分、网管部分和基于不同厂家间的GFP映射、VC虚级联和LCAS互联互通能力等五个部分,依据测试结果中各个厂家的设备性能、功能以及互通性的表现,对参加测试厂家的设备进行了排名,并以集团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个省公司指导其城域传送网的建设。

请问来自运营商的朋友,可否告知集团文件中的厂家排名次序。

多谢了。


时间:  2004-4-4 21:43
作者: rghost

保密
时间:  2004-4-4 22:17
作者: rive_gauche     标题: MSTP 互联


1。不像3G场地测试, MSTP评测结果应该不会有太高的敏感性

2。市场份额也不是和评测结果一一对应,想必各个厂家的SALES必各显神通,摆脱评测排名不利的负面影响

3。奇怪为什么运营商没有针对ADSL或者GSM扩容招标搞IOT评测呢?

4。可有大侠了解运营商04年MSTP建设的策略?
时间:  2004-4-4 22:39
作者: 伤心狄云

过渡敏感问题。
时间:  2004-4-5 10:19
作者: 家园客人

知道一点!赫赫!主要是三大块,多个厂家!
时间:  2004-4-5 14:07
作者: rive_gauche


我个人估计的排名顺序应该如下:

1. PHOTONIC BRIDGE.他们的管理层来自于 AGERE SYSTEM,对海外技术跟踪非常到位,
相信能在技术上保持领先.而且最近刚刚获得风险投资,大把银子,干活动力十足.说不定将来会被LUCENT 回购.

2. BEIJING HARBOUR NETWORK.刚刚购并黄耀旭的均天科技,并且寄希望于老黄的光网产品冲量20亿销售额,必定会投资相当资源完善MSTP.另外,HARBOUR NETWORK的SWITCH AND ROUTER 在深圳电信应用非常广泛,有着良好的客户关系基础.

3. 烽火.拿着国家的资金,当然得出活.

4. 华为. 人员流失严重,要保持领先地位不易.


时间:  2004-4-5 20:41
作者: 家园客人

嘿嘿,6楼的兄弟真会猜
时间:  2004-4-5 21:10
作者: jsdxmstp

呵呵,华为、中兴、烽火和光桥比较好
时间:  2004-4-6 00:06
作者: 家园客人

rive_gauche同学,不知道您是知道结果还是猜的,第一集团都被差不多被您搞定!
时间:  2004-4-6 16:15
作者: 家园客人

你的XXX是 富士通和CIENA吧。

迈普也做MSTP?没听说过,只听说做了一个9700,256M TDM总线的 MSTP

时间:  2004-4-6 16:36
作者: 边缘

分为三个档次
A 类
华为、迈普、中兴、光桥、
B 类
UT 斯达康、Lucent
C 类
×××,×××

以上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6 16:35:35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6 16:36:44编辑过]


时间:  2004-4-6 22:58
作者: 伤心狄云

不要乱猜了,A类的厂家4个,不可能会是国外厂家,最多是引进国外技术的合作厂家。也是国家的信息安全和行业灾难分析中心提出的国策要求。B类厂家可以是外国的厂家,但是不能同外国政府和军方有过密切的关系。
时间:  2004-4-7 08:44
作者: vincent.sh

这种测试结果其实既说明不了技术也代表不了市场,完全是多种因素平衡的结果
时间:  2004-4-7 09:09
作者: 边缘

看来大家都知道结果嘛,干嘛都不说啊,这还属于机密??
光桥都把总公司的文件放到他们的 竞争对手分析PPT里面了。
时间:  2004-4-7 16:03
作者: yixueren

6楼只是从某些角度考虑,忽略了几个重要的方面:
1、设备的稳定性,MSTP是基于SDH的,像老牌的传输设备制造商的SDH设备都是经过现网考验,稳定性较好,而新兴的设备厂家的稳定性谁都不敢打保票。
2、运维惯性,特别像中国电信这样的传统运营商,引进新的设备制造商都是比较谨慎的。
时间:  2004-4-7 18:59
作者: 伤心狄云

MSTP如果只是加入了以太网业务,老牌的传输设备制造商的设备稳定性是很好的.要是加入了内嵌ATM,RPR和引入了MPLS就没有很好的保障的,即使是老牌的传输设备制造商也是如此.这次北京的移动测试就是如此.
时间:  2004-4-7 20:23
作者: 家园客人

"要是加入了内嵌ATM,RPR和引入了MPLS就没有很好的保障的,即使是老牌的传输设备制造商也是如此.这次北京的移动测试就是如此."这些功能是否必要还在讨论中,对于电信级运营商来说,稳定压倒一切!
新进厂家总是拿新技术来炫耀,却罔故需求。

时间:  2004-4-8 20:00
作者: 潜艇

我倒是觉得新技术还真是有一些需求,但是6楼的兄弟也说的太玄乎了,我估摸着怎么着也得是华为第一吧
时间:  2004-4-8 21:47
作者: yixueren

当然我之前的两点只是针对6楼的观点提出来的。

老牌传输制造商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弱势,比如,设备或多或少的受到SDH原有仅仅针对TDM业务设计的体系结构的限制,在承载数据业务时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缺点,如板卡背板带宽受限、板卡间包交换只能通过交叉连接等等,这些厂商的SDH设备已经在网络中大量使用,而且在局部地方剩余较大的容量,在现有SDH设备基础上通过软件升级即可实现MSTP功能,这种网络的构建显然具有业务开通快、投资少的优势。

对于新制造商,采用新兴的硬件平台、体系结构的MSTP设备为优化承载数据业务设计了较为合理的硬件体系结构,采用“双平面”技术(即数据业务和TDM业务分别处理)等,适用于主要承载数据业务的MSTP网络,对将来可能出现的新业务具有较强的支持能力。
时间:  2004-4-9 11:44
作者: rive_gauche     标题: MSTP


刚刚出差回来,谢谢各位对本栏目的关注。

1。华为的市场优势的确很明显,不过在光网络市场饱和,增长空间有限的大趋势下,和其他快速增长的业务部门相比较争取研发资源会比较困难,何况其内部人员流失很严重。而PHOTONICE BRIGE AND BEIJING HARBOUR NETWORK的产品线不如华为广泛,他们只能集中火力形成局部优势,重点突破,努力实现以点带面。此次MSTP IOT测试对PHOTONIC BRIDGE AND BEIJING HARBOUR NETWORK而言是“背水一战”,不得不打好。所以,不论公司的影响力和实力如何,启关键作用还是人这个因素。

2。IOT测试对主流厂商而言是个双刃剑,而对PHOTONIC BRIDGE则是最大的赢家,不论其排名如何,能成功进入电信的SHORTLIST并与主流厂商完成 IOT就是胜利,当然排名结果不等于市场份额,要实现技术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还有很长的路。

3。RPR是保障ETHERNET OVER SDH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稳定性的手段之一。

4。之所以没有列中兴,是考虑到其光网络03年收入为15亿,不到其总收入的6%,后续投入可能会减弱。(如有出入,请不要介意,欢迎探讨问题,杜绝人身攻击)




时间:  2004-4-9 17:54
作者: 潜艇

港湾或者说是钧天和光桥相比究竟怎么样?——我是指在产品技术上,加上市场因素后能够和光桥并列吗?努力怀疑中……为什么说IOT测试港湾不是最大赢家呢?
时间:  2004-4-11 09:33
作者: 家园客人


总结本次测试的结果,可将参加测试厂家的设备按照性能、功能及互通性的优劣(GFP 映射和LCAS 互通)分为三个档次(同一档次内排名不分先后)。
A 类:测试中表现良好,可优先采用的为:
华为、中兴、光桥、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烽火
B 类:测试中表现一般,可以采用的为:
UT 斯达康、Lucent、Tellabs、东信、NEC、ECI、Cisco、西门子、 钧天
C 类:测试中功能较差,基本不可用的为:
富士通、CIENA

时间:  2004-4-12 12:28
作者: wkq3k

我问一下,为什么A类大多是国内产品,这是不是意味着国内的MSTP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先进地位?
时间:  2004-4-13 11:43
作者: U.U

那当然,人家国外搞得是MSPP,呵呵

国内公司对GFP和LCAS的理解岂是国外公司可比的:)
时间:  2004-4-14 09:23
作者: 家园客人

MSPP和MSTP在哪些方面有区别?
时间:  2004-4-14 20:16
作者: wkq3k

Multiservice Provisioning
Platform???
时间:  2004-4-14 22:22
作者: freebird

华为永远争第一!
时间:  2004-4-15 23:18
作者: rive_gauche     标题: MSPP,MSSP,MSTP


1. MSPP,MSPP,MSTP都是支持多业务,只是侧重点不同,也是适应主流运营商的系统分阶段演进的需要,按照CISCO的话来说,就是:“Our experience over many years has been that the evolutionary practices usually go out over revolutionary approaches. Greenfields are somewhat a thing of the past, and the evolutionary approaches seem to be more easily introduced into large-service-provider environments.”

2。 1999年推出的ONS 153XXX系列提供丰富的低速接口,在网络结构中位于EDGE,当时CISCO称为Multi-service provisioning platform.

3. 2002年推出的ONS 15600 MSSP is focused on the carrier core network.  it has a very large STS fabric (and soon a very large VT fabric), and integrates ADM and broadband digital crossconnect (BBDXC) functions, providing a multiservice switch fabric that is strictly nonblocking – and also fast (<25ms protection switching).

4。 2003年的ONS 15454 MSTP, which integrates DWDM into the platform and maps multiple services/interfaces in individual wavelengths to provide scaleable optical transport from tens to hundreds of kilometers.

5。同样,PHOTONIC BRIDGE也是采用渐进的方式演进,不过他们强调从一开始就考虑将WDM融入到SDH中去。他们的MSPP architecture uses multiservice interface planes (TDM plane, IP/Ethernet plane, ATM plane, and lambda plane) and dual switching planes (TDM plane and data plane). Data streams are processed with Layer 2 switching, GFP encapsulation, and VCAT and LCAS for improved transport efficiency.






时间:  2004-4-16 14:26
作者: 家园客人

可怜的ciena!

时间:  2004-4-16 16:05
作者: 家园客人

说实在的,什么排名啊,档次啊,纯粹TMD无聊,我看主要是为了让大家都有点事情做,综合排名的结果的依据是什么? 市场大小,技术指标? 还是其他场外因素? WHO KNOWS, WHO CARE? ONLY FOOL Care !!!!
时间:  2004-4-16 17:06
作者: rive_gauche     标题: Huawei and Photonic bridge


1.华为同PHOTONIC BRIDGE的关系有一些微妙,早在去年,华为就开始高调宣传自己的MSTP同PHOTONIC互联互通.我个人理解这样做是出于以下考量:
1-1:如果没有其他厂商支持不可能做大MSTP这个市场:
1-2HOTONIC BRIDGE的规模还很小,去年只是拿到了网通在上海和广东的个别订单,不可能对华为产生威胁,华为有足够的资源来保证优势.
1-3:从BT和法国电信的结构改组来看,今后运营商和设备厂商会通过分析需求,提供新业务形成更紧密的伙伴关系,必然对网络的灵活性和弹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仅仅依托以前的SDH系统则必然有种种局限.PHOTONIC对中国市场的理解还是比较客观冷静的.其PRODUCT MANAGEMENT VP UCAS HSU认为:需求重点还是在METRO,如何来解决不断变化的带宽需求和对流量管理带来的新挑战,使得网络更富有弹性来应对变化的客户需求.

2.对于华为来说,如何解决新旧体系结构也是个挑战.借用外脑是最效率的做法,华为数通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基于和AVICI的联盟,在刚刚结束的广东电信骨干网项目中卖了不得10台NE5000核心ROUTER.但是考虑到NORTEL在AVICI中有投资并且有PARTNERSHIP关系,华为也没有放缓独立开发10G CORE ROUTER.

3.讲到这里,不妨侃侃华为的INDIA RESEARCH CENTRE. 2000年,华为在INDIA建立RESEARCH CENTRE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人愿意加入这间公司,当时华为以市场价格三倍的SALARY聘请来自于CISCO/INFOSYS/HCL的资深技术人员,主要是熟悉CISCO IOS TESTING 的.但是当时的员工大多工作不满六个月都跑了.现在员工大多来自于MOTOROLA/CISCO/SUN/LUCENT,尽管SALARY只比市场高20%,员工流失情况有所改善.



时间:  2004-4-17 20:40
作者: 家园客人

听说最近正在补测UT,GW,但是GW似乎关键性能作弊被发现,目前正在处理中!

点背不能怪社会
时间:  2004-4-17 22:37
作者: 伤心狄云

以下是引用C114客人在2004-4-17 20:40:00的发言:
听说最近正在补测UT,GW,但是GW似乎关键性能作弊被发现,目前正在处理中!

点背不能怪社会




时间:  2004-4-19 10:53
作者: duncen

这是真的吗?愿闻其祥
时间:  2004-4-19 13:13
作者: rive_gauche     标题: Cisco 的新订单

华为又错过了一单生意

P.S. HKBN = HK broadband network Ltd.

The Cisco(R) solution includes the Cisco ONS 15454 SONET/SDH Multiservice Provisioning Platform (MSPP); Cisco Catalyst(R) 6500, Catalyst 4500, Catalyst 3350, and Catalyst 2950 series switches; and Cisco 2600XM Series routers. The Cisco ONS 15454 SONET/SDH MSPP with integrated dense 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 (DWDM) capabilities is the only platform available in the market that enables HKBN to converge its legacy voice and data services and its new pay-TV service into a single platform, and at the same time offer Layer 2 and 3 Internet Protocol (IP) services on the same platform using Cisco's industry-leading Resilient Packet Ring (RPR)-ready ML Series line cards.

The Cisco Optical Core Network solution empowers HKBN with high data capacity to deliver up to 200 digital pay-TV channels via MPEG-2 4.5M to 10M with DVD visual quality. It also features interactive pay-TV elements and enables PC or TV connection with the aid of a set-top box. Because of the network's easily managed and scalable nature, HKBN has rapidly extended its network coverage to 1.2 million homes passed and 550 commercial buildings.



时间:  2004-5-15 16:44
作者: rive_gauche     标题: 华为的欧洲扩张


1。华为在欧洲扩张速度非常快
UK - Fibernet (NGN合作)
     BT, EEscape(BT下属的一间从事电信业务批发商)
France - Free, Neuf Telecom
Germany - 同当地SI: Vierling合作,拿下了E-TEL的CORE SWITCH 定单

2.依据目前的东欧地区(尤其是加入欧盟的新成员国)的业务供求情况来看,未来对语音和数据的需求大大超过供应能力,如果华为能充分抓住和E-TEL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则势必在以下产品建立足够的市场优势:
  A  MSTP
  B  Core switch and router
  C  Wireless Intelligent Network


时间:  2004-5-16 19:30
作者: 呵呵嘻嘻

这个有什么好排的啊
名次重要吗?这行关键是技术。
时间:  2004-5-17 21:32
作者: 人性关怀

感觉国内运营商在MSTP方面是说的多,测的多,但用的少,真正项目似乎不多。

体制尚需解决,解决完后,才是MSTP大范围上的机会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