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移动资费狂降 谁上3G谁找死?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6-11-16 20:17
作者: wzx22055     标题: 移动资费狂降 谁上3G谁找死?

编者按 我国固定电话的投资高达8000多亿,占据了电信业国有资产60%以上,然而,由于电信各运营商的实力失衡正在加剧,电信业面临国有资产贬值流失的危险。我们担忧,如果任由这种局势继续,数千亿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将成为空话,给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试问,有谁能够承担起8000多亿元流失的责任?为此,本报特邀请了业界知名专家为解决固网保值增值问题寻找出路。

  当前,市场结构失衡加剧,中国移动业务收入节节攀升,而其他运营商则面临收入下滑的困境,产业的持续发展堪忧。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业内人士惊呼,现有市场环境下谁上3G谁找死,深究其原因,以现有的移动资费水平经营3G业务是危险的。

  在8月18日香港财报发布会上,中移动总裁王建宙称,中移动有责任在奥运期间提供通讯服务,建设好3G网络需要2年时间,要做到承诺毫无疑问“时间很紧”。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在现有市场环境尤其是移动业务资费超低的情况下,除中国移动外,其他运营商谁上3G谁找死。

  现有的资费环境

  使运营商无力上3G

  据初步统计,近5年来,移动电话资费大幅下降,本地通话业务资费从0.7元/分到大约0.1元/分,有些地方甚至到了0.05元/分。而在我国上2G的时候,作为主要的运营商中国移动一方面有着从中国电信带出来的优良资产作为后盾,另一方面当时的移动话音业务资费水平也比较高,但也经过十年的发展,才有今日的发展规模,优质资产的综合效应才得以逐步发挥出来。有业内资深人士表示,在3G经营初期,语音业务还是营收的重要支撑,但如果以目前如此低的移动资费水平,将很难保障3G的正常运营。

  从当前两家移动运营商实力上看,两家移动运营商的实力悬殊日益拉大,根本就不是一个等量级别上的竞争。移动领域的有效竞争无法实现,导致市场的进一步集中,加剧市场的失衡。所以在这种环境下上3G的风险就加大了。

  另外,即使给固网运营商发放3G牌照,其作用也不能过度乐观。根据有关部门统计, 2005年,两家固网运营商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的利润分别为218亿与139亿。凭此盈利能力,要上3G难度不小。

  为此,业内专家指出,一个3G网络的造价高达1000亿至3000亿元,在目前这种资费环境下,除中国移动外其他运营商无力上马3G。目前各大运营商对3G热情的下降,也印证了这一担忧。如果3G不能成功,受损的不仅仅是电信产业,用户也无法享受到先进的通信服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将面临威胁。

  在现有市场结构下上3G

  难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电信技术日新月异,3G时代需要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技术更新,维持现有服务的质量,并不断开发出新的服务项目,没有足够的资金作为后盾,必将影响整个产业链的运转,致使整个产业陷入恶性循环。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

  首先,在进行3G投资和融资规模决策时,保证企业自由现金流为正是基础条件之一。对于已经上市的国内电信运营商而言,这个原则尤为重要。而如今除中国移动外的几大运营商经营业绩并不理想,有些运营商的经营业绩甚至开始出现下滑的局面,这将很难保证他们上3G以后会有足够的现金流来支撑3G的发展,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流,那么3G的发展风险将骤增。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也成难题。

  其次,当前的监管环境使上3G的运营商心怀余悸。当初实行分业经营政策的基础是以价格手段来区隔移动网和固网的用户群。但自移动资费松动以后,移动资费价格便一路走低,逐渐向固网资费靠拢,消除了两者间的区隔,分业经营的基础被打破。“眼下最重要的是保证要有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香港证监会前主席梁定邦的这句话极富深意,他道出了激发一个充分有效竞争市场的核心命题。

  目前的竞争形势是,中国联通没有实力与中国移动相抗衡。对固网来说,移动电话的资费不断下降,已经对固定电话构成了严重的异质分流,使固话的使用频率大幅萎缩。一旦放开3G,移动运营商将可以通过降价进一步扩大自己的优势,对固话运营商构成更猛烈的冲击。对于本来已经艰难度日的固网运营商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电信产业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效应和先发优势,据运营商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约70%的移动用户都集中在主导移动运营商旗下,当所有用户和收入都向某一企业集中,该企业自然会获得投资者的青睐,但是其他运营商就会被冷落。一家垄断在电信业这样一个投入大、回报期长的行业中发生,很可能会导致其他运营商的投入无法获得回报。这样的局面很可能会影响国外资本市场对中国3G的信心。3G发展的保值增值就难以实现。

  市场重组才能保证3G成功运营

  在当前市场背景下,即使固网运营商获得了移动牌照,也很难同在位的移动运营商展开有效竞争。只有对市场进行重组才能保证固网运营商上3G时对国资的保值增值。

  首先,需要对上3G以后的固网进行政策扶持。不论固网运营商将获得什么制式的3G牌照,从获得牌照到比较成熟的商业运营,至少需要两年多时间。而从2006年起,移动增量市场就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这将给新进入市场的运营商带来很大困难。根据国外经验,只有3G网络的运营商进入移动市场很有可能导致比较激烈的价格竞争。而中国移动运营商有独特的特点,一方面具有完整的基础设施网络,一方面已经成功地通过移动终端固定化移动总机事实上进入固话市场。因此,全业务运营后,各个运营商并不处于公平竞争的起跑线上,如果仅给固网运营商颁发移动牌照,而不辅以相关的包括结算、漫游等方面的不对称管制政策,从某种意义来说颁发牌照的意义将大打折扣。

  其次,引入竞争性监管势在必行。3G时代,电信业务更加丰富,各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更加错综复杂,只有引入竞争性监管,从市场竞争进行更加科学、细化的监管。并且根据市场情况随时进行合理的调整,才能保证电信市场的有序竞争,才能保证电信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最后,对2G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也是保证3G成功的关键。众所周知,3G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国要充分利用2G能够有效释放3G风险的作用,将现有的2G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制定科学合理的3G实施方案以效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地促进我国3G的发展。


时间:  2006-11-16 21:36
作者: zhh

谬论!
时间:  2006-11-16 21:54
作者: wzx22055

以下是引用zhh在2006-11-16 21:36:00的发言:
谬论!
请用事实证明你的论点。否则,你才是谬论!
时间:  2006-11-17 23:18
作者: jy02150732

国家有钱啊
不怕
这是基础投入
就怕以后用不起啊
时间:  2007-1-26 17:08
作者: 阁阁

移动是不能一家独大啊~~~~~~~~~~~~~~~`
时间:  2007-1-30 20:38
作者: logo73723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wzx22055</i>在2006-11-16 21:54:00的发言:</b><br/><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以下是引用zhh在2006-11-16 21:36:00的发言:<br/>谬论!<br/></div>请用事实证明你的论点。否则,你才是谬论!</div><p>我来给你算笔账吧,一个方圆8000户的小区,以固定电话接入方式和移动接入方式计算</p><p>固定方式接入,设备+线路1000元(现在很难达到这么低了)8000*1000=800万,一户rapu值算40元(去查吧,这都算高了),实装率60%(现在拆机的比装机的多),一月收入40*8000*0.6=19.2万,收回成本约800/19.2=3年半,加上固定线路维护量大,偷盗等行为,线路使用年限为5年,设备为10年,加上人工成本,你看看还够吗,现在装电话还送话机,皮线,而且我说的这些数据能够达到都烧高香了</p><p>移动方式接入,2个基站足够(如果你非要说这8000户分布广,那固定接入就成本更大了),线路加设备一个基站200万,投入400万,移动业务rapu值算50元(你也是搞通信的,我想这个数据你不难搞把,而且只搞不低),实装率70%(你见过几家装两部固定电话的,但一家拥有2--4部手机的比比皆是),,一个月收入8000*0.7*50=28万,400/28=14个月,你不会说维护成本移动必固定还要高吧,你也不会说设备使用周期没有线路长吧</p><p>我只是出略的算了一下,针对不同的小区当然有不同的情况,在座各位都是搞通信的,可以看看我说的有没有水分,这还是照顾日渐没落固定业务,没敢少说</p><p>所以电信、网通不上移动业务是死,上了或许不死,我是电信的,我周围的领导、同事可以说是对拥有移动拍照(管他2G、3G)可以说是翘首以待了!!!!!</p>
时间:  2007-1-31 09:50
作者: zzchenzh

不上3G更找死
时间:  2007-2-2 22:31
作者: wzx22055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ogo73723</i>在2007-1-30 20:38:00的发言:</b><br/><p>我来给你算笔账吧,一个方圆8000户的小区,以固定电话接入方式和移动接入方式计算</p><p>固定方式接入,设备+线路1000元(现在很难达到这么低了)8000*1000=800万,一户rapu值算40元(去查吧,这都算高了),实装率60%(现在拆机的比装机的多),一月收入40*8000*0.6=19.2万,收回成本约800/19.2=3年半,加上固定线路维护量大,偷盗等行为,线路使用年限为5年,设备为10年,加上人工成本,你看看还够吗,现在装电话还送话机,皮线,而且我说的这些数据能够达到都烧高香了</p><p>移动方式接入,2个基站足够(如果你非要说这8000户分布广,那固定接入就成本更大了),线路加设备一个基站200万,投入400万,移动业务rapu值算50元(你也是搞通信的,我想这个数据你不难搞把,而且只搞不低),实装率70%(你见过几家装两部固定电话的,但一家拥有2--4部手机的比比皆是),,一个月收入8000*0.7*50=28万,400/28=14个月,你不会说维护成本移动必固定还要高吧,你也不会说设备使用周期没有线路长吧</p><p>我只是出略的算了一下,针对不同的小区当然有不同的情况,在座各位都是搞通信的,可以看看我说的有没有水分,这还是照顾日渐没落固定业务,没敢少说</p><p>所以电信、网通不上移动业务是死,上了或许不死,我是电信的,我周围的领导、同事可以说是对拥有移动拍照(管他2G、3G)可以说是了翘首以待!!!!!</p></div><p>按你这么算,和黄早已暴利!联通也早已回本!</p><p>如果上3G,为争夺用户每把手机补贴800,就是800*8000*0.7=448万!18个月一贴(停止补贴换机用户大部分流失)!另外基站电费/代维费/管理费/贷款利息/税收/工资...不要算了?还有从小灵通转移过来的无效增量不要扣掉?</p><p>国外3G已经开始开放SKYPE电话了,指望3G赚话费的运营商待网络建好后,话费大跌,3G被套牢,还翘首以待?????到时候你每个月协销3把3G手机,卖不掉扣奖金扣工资,你才会如梦初醒!!!!</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 22:47:26编辑过]


时间:  2007-2-3 02:12
作者: 风子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wzx22055</i>在2007-2-2 22:31:00的发言:</b><br/><p>按你这么算,和黄早已暴利!联通也早已回本!</p><p>如果上3G,为争夺用户每把手机补贴800,就是800*8000*0.7=448万!18个月一贴(停止补贴换机用户大部分流失)!另外基站电费/代维费/管理费/贷款利息/税收/工资...不要算了?还有从小灵通转移过来的无效增量不要扣掉?</p><p>国外3G已经开始开放SKYPE电话了,指望3G赚话费的运营商待网络建好后,话费大跌,3G被套牢,还翘首以待?????到时候你每个月协销3把3G手机,卖不掉扣奖金扣工资,你才会如梦初醒!!!!</p><br/></div><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wzx22055</i>在2007-2-2 22:31:00的发言:</b><br/><p>按你这么算,和黄早已暴利!联通也早已回本!</p><p>如果上3G,为争夺用户每把手机补贴800,就是800*8000*0.7=448万!18个月一贴(停止补贴换机用户大部分流失)!另外基站电费/代维费/管理费/贷款利息/税收/工资...不要算了?还有从小灵通转移过来的无效增量不要扣掉?</p><p>国外3G已经开始开放SKYPE电话了,指望3G赚话费的运营商待网络建好后,话费大跌,3G被套牢,还翘首以待?????到时候你每个月协销3把3G手机,卖不掉扣奖金扣工资,你才会如梦初醒!!!!</p><br/></div><p>楼上的是理解力有问题呢还是居心叵测,说建网成本,固话会比移动低?说维护运营成本,固话会比移动低?说营销任务,固话、小灵通会比手机好卖? </p><p>顶楼的专家想说的是重组2G,分摊3G风险,至于说移动资费下降就不能上3G的确荒谬。在移动资费继续下调更进一步蚕食固话市场,更快速的侵占替换固话市场,电信不上3G不真的就成了死路一条了吗?</p>
时间:  2007-2-5 13:15
作者: logo73723

<p>我不想争论,现在固定电话在大量流失,移动替代固话是历史前进的车轮,电信和网通每年捏着鼻子也要向固话投资大量的钱,每个新建小区,每个拆迁楼宇移动需要新基站吗,但固定电话需要新布线</p><p>难道你认为电信和网通不愿意采用一种更省力、更省钱、更方便的接入方式吗?移动费用狂降说明它有盈利的空间,而正是他的狂降加速了固定电话的死亡,与其默默的死去,还不如爆发一下,</p><p>移动是不错,但是他的成功是他站在了需要他的时候,机遇给了他更大的成果</p><p>打个比方,人力三轮和汽车都是交通工具,你要去100公里外的地方办公你采用那种方式,坐公交大概10--20元,公交还有赚头,你雇个人力三轮你给50他还不够成本,但不是没人坐三轮,有,但很少,我打的比方有点极端,但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确实存在的这样的差别,我和我朋友家的固定电话都拆了,原因很简单,不方便,传统通信手段被更替是必然的,现在作为传统电信业务运营商不抓住新的机会,还死抱着老业务不是等死吗,不要告诉我发展增值业务,告诉你手机做增值和固话一样简单,</p><p>成本问题,和黄如果把投入3G的钱投入固话那他根本连收回成本的可能性都没有,还要继续追加投入</p><p>联通你也好意思拿出来举例子,作为一个全牌照运营商把固话遗弃,全力发展移动业务还不说明一切,</p><p>你给我说说电信和网通如果没有移动牌照,下一步如何做?前景如何?</p><p>工资问题,我手里还攥着一堆小灵通,向朋友推销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要是手机就好了,所以对我们来说卖小灵通换成卖移动手机也无所谓,你去打听一下现在哪个固话员工没有任务,扣工资家常便饭,奖金已经是梦里的事了,因此我可以推断搂主朋友是移动员工,不要拿这些来吓唬我们了,我们已经承受几年了</p>
时间:  2007-2-5 16:45
作者: wzx22055

<p>很同情楼上的各位,但3G的梦对你们还是那样遥远。</p><p>谁都知道重组能够救固网运营商,但重组需要几百亿的成本,谁来出?政府?固网运营商?还是你们?</p><p>固网是有心重组,但没有也不愿意出钱来重组,这重组也就成了一个美梦。没有2G基础,固网更不可能搞市场需求有限的3G了。</p><p>现在不是下一步如何做的问题,而是钱的问题,财力是驱动一切的有效动力嘛。</p><p>如果将来政府出钱搞无线IP网络,供市民免费拨打VoIP电话和上网,那么不要说固网运营商,连移动运营商都有可能消失。</p><p>聪明的人总是能未雨绸缪,趁早改行吧,比如先搞点别的副业。</p>
时间:  2007-2-6 11:53
作者: logo73723

<p>哈哈,钱现在对固话运营商绝不是问题,融资、上市、发股票、银行贷款,手段太多了</p><p>另外楼上的心态不对,通信行业不会消失,只是规模大小、人多人少的问题,不要把VoIP电话和上网神话,这些还是要走几大运营商线路的,没人维护行吗</p><p>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从上3G是找死到固网运营商,连移动运营商都有可能消失,我觉得搂主主观意识太强,切合实际,到一线走走看看说的话才有信服力。</p>
时间:  2007-3-17 00:32
作者: mendick2000

我相信 我都不想用电话 哪天移动可以传真 固话就彻底不用了
时间:  2007-3-19 09:47
作者: sangyongli

<p>政策倾斜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枪打出头鸟,这种政策是我们国家,最大的失策,会让我们民族永无出头之日.</p>
时间:  2007-3-19 10:22
作者: zjsunyi

<p>经本人鉴定,本文作者为火星人。</p>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