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派驻印度,随手拍了些照片共享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6-12-1 14:02
作者: remvsu2     标题: 派驻印度,随手拍了些照片共享


    驻地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尽管这二年印度经济突飞猛进,叫嚣着要赶超中国,但是从整个城市建设来看,差距不是一点两点。拿交通工具来说,从古至今各,各个时代的车子你都能在大街上看到,什么独轮车、牛车、驴车、马车、人力三轮、自行车、三轮蹦蹦、骆驼车,甚至还有大象车,应有尽有,就是好车少了点,满大街跑的都是TATA,偶尔见一两辆外形好点的车还是还是索纳塔。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牛车,这地方喜欢把牛染的花花绿绿的,还搞什么评比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当地人说比较热闹的一条购物大街,名字不记得了,感觉就是国内乡下的集贸市场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商店里


比较具有印度特色的‘纹手’,有点像在蛋糕上画画,Madonna好像干过这事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貌似凯旋门的标志性建筑,旁边有休闲草地,但是很不干净,尘土飞扬,塑料袋乱飞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我住的酒店,每天70美金,管早餐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著名的泰姬陵,本人不喜欢这种人文景观,进入主墓室还要脱掉鞋子,禁止拍照,里面人巨多,就像北京上海早上的公交车一样拥挤,那个气味叫一个难忘
[IMG][/IMG][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红胡子大叔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下面这个地方不是很有名气,也不要门票,但是我认为比那个臭气熏天的泰姬陵强多了,我在这里见到了终生难忘的美景

大门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这条路通向一个废弃的庭院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在这个废弃的庭院,发现一只鹿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一群鹿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远处是大殿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回首发现落日中的大门很有感觉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鹿儿们越发自在安详了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这一刻,我被陶醉了





时间:  2006-12-1 14:32
作者: hjq

很好,还可介绍一下风土人情。图片加文字。
时间:  2006-12-1 15:02
作者: somma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06-12-1 16:45
作者: remvsu2

楼上说的有道理,毕竟我待的时间不长,但是这个城市感觉实在不好
时间:  2006-12-1 17:10
作者: 啤酒罐

同意3楼观点
也许我们正向和谐社会迈步!
时间:  2006-12-1 17:27
作者: remvsu2

大街上随便拍照片,多数人都是笑呵呵的,在国内也是,你愁也是在心里,轻易不外露
时间:  2006-12-1 17:38
作者: 华为海外猛驴

不错不错,多谢分享pp
不过印度人本身就喜欢无争--估计是信佛的缘故,那个甘地就是代表---非暴力?老毛讲:枪杆子里出政权!
印度至少目前和中国不能比,但是语言有优势,那天统一只讲中文,他们就费了
时间:  2006-12-1 17:42
作者: xwgang

有好有坏,个人观点都不一样滴
时间:  2006-12-1 19:26
作者: 何以解忧

LZ认为新德里的城市建设不如中国,而且大街上什么车都有。
认为这是落后的表现。
我却不以为然!!!
首先,城市就建设的再漂亮,也只是外表。人民是否安居乐业要看实在的可支配收入。在深圳,高楼大厦,高档别墅确实漂亮,但是,谁能住得起呢?我们穷困百姓怎么能享受的起啊!
再者,新德里大街上什么车都有,恰恰体现了这个城市的宽容。开着高档轿车的有钱人,可以在这个城市生活,中产阶级可以开自己的摩托车,穷人可以骑毛驴!!一派和谐的景象。

而在中国的一些城市,禁止摩托,禁止电瓶车。简直不让我们穷人活。政府的公共交通又搞得非常烂。我们劳苦大众的生存权受到极大的剥削。

你看新德里街头的人们,不论是坐毛驴车的,还是牛车,他们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不知道LZ怎么样?我可是好久都笑不起来了!


看到好贴要顶,看到精彩的回贴更要顶!
时间:  2006-12-1 20:00
作者: ccie20000

ding
时间:  2006-12-1 21:51
作者: gcx007

撞一下!
时间:  2006-12-1 22:08
作者: tinydoudou

印度是比中国人穷,但是印度人不必面对高昂的医疗、教育和住房费用,没有那么大的生活压力,政府也相对清廉很多,自然比中国人幸福。
时间:  2006-12-1 22:11
作者: u-571

多谢分享pp,~同意三楼~~~
时间:  2006-12-1 22:40
作者: hellochina

看看
时间:  2006-12-1 23:18
作者: yanyan224224

好照片,顶!
时间:  2006-12-2 01:14
作者: avois

印度人说了:我们可得小心啊,再过10年中国就要追上印度了!真事。
时间:  2006-12-2 09:22
作者: jasmine1118

漂亮!

支持3楼与12楼观点.
时间:  2006-12-2 10:15
作者: 刚果金

  南亚这些国家(巴,印,孟,斯)被英国人统治多年,加上以前的历史影响,天生等级观念强,穷人该穷,富人该富,不象中国经过文,革,中国人之间的平等观念要比他们强,所以个人认为3楼说的不太全面,不信你去和阿三的女人谈一下,肯定不少都愿意来中国做二奶.
时间:  2006-12-2 10:17
作者: 太一生水

呵呵,感觉都像农贸市场!!
时间:  2006-12-2 10:24
作者: 刚果金

以下是引用avois在2006-12-2 1:14:00的发言:
印度人说了:我们可得小心啊,再过10年中国就要追上印度了!真事。
好多阿三都认为,世界上美国第一,印度第二,中国只是一个地区军事大国而已.
时间:  2006-12-2 11:13
作者: 灵魂之光

顶顶。。。
时间:  2006-12-2 11:47
作者: hjq

印度的大城市房价飞涨,但贫富差距巨大,自己号称印度有钱人比中国多、而且富,底层根本买不起,所以会有众多的贫民窟;但由于宗教原因,她种姓等级制度分明,等级低的人即使生活极为贫困也认为是天生宿命的,所以与世无争;印度的生活成本很低,80%的吃素,吃肉被认为是肮脏的,而且气候炎热,所以即使没有住房、没有多少衣物也能苟且活下来。但他是民主国家,所以一件事议而不决是常事,但每个群体都有发言权。
时间:  2006-12-2 12:00
作者: 淘沙

不错呀,支持一下.
时间:  2006-12-2 13:43
作者: shiqisong1

国家不同不好比较。
时间:  2006-12-2 14:59
作者: fuyuehuman

印度瘪三。。
时间:  2006-12-2 15:07
作者: 山人野鹤

不错,楼主辛苦了,楼上的各位的评点也很经典,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论坛里很就没有这样的东东了,建议斑竹给个石头!


建议给个石头!
时间:  2006-12-2 18:17
作者: guestest

那个,不是鹿,是羚羊......
时间:  2006-12-2 21:11
作者: remvsu2

实话实说,印度其实就是5,6年前的中国,还是相当的落后,在那里旅游外,生活非常不便利,多待一天都是受罪

时间:  2006-12-2 23:27
作者: ayunk

18楼说的有道理
时间:  2006-12-3 01:07
作者: 风起云涌

我也不同意搂主的看法。印度是没有户籍制度的,只要是印度人,有自由出入大城市的自由,照片上的情况也就不奇怪了。如果中国没有户籍制度,可以想象一下北京的街道,北京附近的河北农村也是比较穷的。
时间:  2006-12-3 19:43
作者: bytheway

中国很多城市的所谓小资,所谓中产,整天只在大城市跑来跑去,根本不知道乡村的凋敝。

如果这8-9亿人都可以自由跑到大城市,享受城市一切公共设施,和城市里的人一样社会福利和人身权利,你再看看中国的城市会有多好?

很多人嘲笑印度的种性制度的落后,殊不知那只是文化历史的残留,而中国的户籍制度是在法律和政府政策写着的,远比其强制性和现实性要强。1990年代之前,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的关键点也不过是:离开注册居住地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中国户籍制度里,如果离开户口所在地谁还有这些权利?跟不用说其它方面的种种限制与盘剥了。


时间:  2006-12-3 21:16
作者: forestgamp

以下是引用刚果金在2006-12-2 10:15:00的发言:
  南亚这些国家(巴,印,孟,斯)被英国人统治多年,加上以前的历史影响,天生等级观念强,穷人该穷,富人该富,不象中国经过文,革,中国人之间的平等观念要比他们强,所以个人认为3楼说的不太全面,不信你去和阿三的女人谈一下,肯定不少都愿意来中国做二奶.


同意刚果金的观点,3楼的兄弟不一定要拿深圳举例子说中国人民生活不幸福,你去西部省区看看,月收入一千块钱不到的人家照样过的乐呵呵的。整体来说,中国人价值观发生巨大变化是事实,但是不至于道德危机。
时间:  2006-12-3 21:53
作者: yeweimian

印度软件业发达,人才很多.大家别不承认,知耻才能后勇.
时间:  2006-12-3 23:14
作者: remvsu2

印度软件业发展是很迅猛,但对整体国民经济贡献很有限,且软件从业人员按人口比例微乎其微,印度要想单靠软件服务业来实现大国崛的可能性不大。他们必须在制造业上发力,印度政府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才有为什么印度运营商每每抛出大单,均要求有多少比例的产品本地化生产,其心可见一斑
时间:  2006-12-3 23:27
作者: cocokeke

我个人觉得不能简单的看到一些认为是落后的东西就认为什么都差。

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看,印度的未来可能比中国还好点。


时间:  2006-12-4 10:34
作者: emli

我个人觉得不能简单的看到一些认为是落后的东西就认为什么都差。

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看,印度的未来可能比中国还好点。
----------------------------------
这位只是看到了一方面,可持续发展主要来源于环境保护的压力。这些都是欧美在百年前疯狂掠夺其他国家资源甚至在本土过分开发后,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定规模后才提出来的,有政治因素也有自然因素。那么这里强调的是先发展到了一定规模。在现阶段,经济发展和可持续性本身就是矛盾的,关键在于如何掌握他们之间的关系。
时间:  2006-12-4 11:36
作者: remvsu2

不能否认,印度与中国的落差是全方位的,这点在印度生活一段时间就能感觉到,楼上大部份人没去过印度,仅凭想象就发表看法也是也是不切实际的
时间:  2006-12-4 13:11
作者: 华为海外猛驴

以下是引用tinydoudou在2006-12-1 22:08:00的发言:
印度是比中国人穷,但是印度人不必面对高昂的医疗、教育和住房费用,没有那么大的生活压力,政府也相对清廉很多,自然比中国人幸福。
医疗?一般的印度人有医疗可以享受么?那种普遍的医疗待遇你真的了解么?什么药都没有,免费又怎么样?政府清廉么?不抓当然没有腐败的。。。。。。
       看看印度路上的车,开车的人,坐过印度火车么?没坐过,找个在印度或是到过印度的看看什么是行进中的印度火车。。。。。。
       看看各个农村里的私刑,冤死的还少么?印度人认为私刑是合法的,不追究。女的如果不幸被人xx,反而要被亲人打死,老公死了,就要。。。。。。,你了解么?
       你有幸喝过印度的水么?。。。。。。
       除了几个大城市,印度和中国比?p!
时间:  2006-12-4 15:21
作者: 何以解忧

以下是引用刚果金在2006-12-2 10:15:00的发言:
  南亚这些国家(巴,印,孟,斯)被英国人统治多年,加上以前的历史影响,天生等级观念强,穷人该穷,富人该富,不象中国经过文,革,中国人之间的平等观念要比他们强,所以个人认为3楼说的不太全面,不信你去和阿三的女人谈一下,肯定不少都愿意来中国做二奶.

呵呵!这位老兄和几个印度女人谈过?

我不太了解印度,不过我倒觉得这方面印度要赶上中国恐怕希望不大,印度的二奶能像中国这样把一个村的小楼都住满吗?

2004年中国在联合国卫生组织的代表承认,中国如今有600万妓女,2000万人从事这周边的服务业。如果按中国14亿人口来说,每1000个人中就有超过4个人做妓女,另外有14个人靠她们带来的娱乐消费生活。
时间:  2006-12-4 18:27
作者: 午后阳光

  听说印度的公共汽车大多没有门,到站后,乘客直接从车上跳下跳上。火车、长途汽车常常超载,人们乐颠颠坐在车顶上。农村人到城市一个地方住30年,这个地方就属于自己。医疗免费,但印度人有病却极度不喜欢到医院。。。。是不是真的,有人知道吗?
  另外,是不是精神很丰富、充实,心底祥和,就不需要更多物质生活,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这样拼命工作,创造物质财富干吗?直接修炼,无欲无求好了。
  

时间:  2006-12-4 19:48
作者: hellochina

看看
时间:  2006-12-4 20:20
作者: 魔教长老

阿三就不要NB了,我这边满街都是老远绕道缅甸过来的阿三,早上吃早点时有阿三进来你得赶紧闪一边,否则让你恶心死!
时间:  2006-12-4 22:35
作者: over_there

remvsu2, 照片拍的有些味道, 色彩比较真实有质感, 请教是啥型号的相机啊?
时间:  2006-12-5 11:25
作者: remvsu2

尼康5200 已经停产了:)
时间:  2006-12-5 11:29
作者: remvsu2

以下是引用午后阳光在2006-12-4 18:27:00的发言:
  听说印度的公共汽车大多没有门,到站后,乘客直接从车上跳下跳上。火车、长途汽车常常超载,人们乐颠颠坐在车顶上。农村人到城市一个地方住30年,这个地方就属于自己。医疗免费,但印度人有病却极度不喜欢到医院。。。。是不是真的,有人知道吗?
  另外,是不是精神很丰富、充实,心底祥和,就不需要更多物质生活,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这样拼命工作,创造物质财富干吗?直接修炼,无欲无求好了。
  
说的太对了,公交车没门,而且到站了经常不停,不论男女都是小跑再一个箭步窜上去。印度当地人更相信土法看病,混合部分印度教精神疗法,当然有钱人还是会去大医院看病的。
时间:  2006-12-6 08:39
作者: bytheway

中国号称经济高速发展了30年了,可是劳工阶层的平均工资的还是美国劳工的10-20分之一,当初日本也是从劳动者平均工资是美国的几十分之一起步,30年后,这个指数就和美国持平,这凭这一点,你就知道中国所谓经济发展有多少是表面功夫,中国的经济成就有多片面和虚弱。

说白了,中国和印度,“大哥别说二哥,其实都差不多”。

都别以为自己多有成就,实际上严重问题一大堆,社会还没有真正全面的进步,离现代文明还差得远。

时间:  2006-12-6 11:15
作者: 家园副管02

难得见到这么好的贴——主贴好,回帖质量高。俺管理员也来占了位置。

印度和中国的问题虽各有不同,但想发展的愿望是一样的。我觉得没必要轻视印度现在的不足,毕竟我们与欧美比那也是差的太远太远...

了解印度还需要更深入才不会有所偏颇,希望楼主能多给我们带来些领国的信息。
时间:  2006-12-6 14:42
作者: lixun83

weidangyangshuaierfenmgdpu
时间:  2006-12-6 16:31
作者: TigerLee

灰蒙蒙的天空,估计印度污染也很严重啊
时间:  2006-12-7 19:12
作者: loveiswhat

美图:)
时间:  2006-12-8 09:14
作者: yj06046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06-12-8 11:08
作者: hjq

楼主接着来呀,大家都在等着看呢
时间:  2006-12-8 12:32
作者: 何以解忧

    想起前段时间和朋友之间的一个笑谈!说:如果现在全世界一夜之间回到冷兵器时代,你是一个极其野蛮好战的原始部落首领,有八百万铁骥在手,让你在欧洲、俄罗斯、美国、中国、印度、中东这几个地方选一个地方作为征服奴役的目标,你选哪一个?答案基本上都选中国,还有一个老兄说,当初蒙古人征服宋朝用了50年,如今他估计5年之内就大局已定。

    好在如今这个世界讲的和平发展,经济竞争,军事强国都是富国,不怕你10亿劳动力能打工,就怕你搞出1亿难民来,全世界都要动荡,因此这个亚洲才如此和谐。
时间:  2006-12-8 13:21
作者: 飞天豹

各有各的长处,合作共同进步,对抗两者皆输.
时间:  2006-12-9 00:33
作者: 太阳中微子

不错,谢谢!
时间:  2006-12-9 01:51
作者: zyc

半斤八两
时间:  2006-12-9 10:46
作者: chxdcsdz


时间:  2006-12-9 22:48
作者: 春小麦

现在中国的一个巨大问题就是贫富差距太大
时间:  2006-12-10 18:00
作者: markham

中国人活得太累
时间:  2006-12-10 21:36
作者: remvsu2     标题: 真高兴有这么多人喜欢这些照片,再发一些[原创]

在印度除了德里外,应友人之邀,还去了距离首都200公里外的另一个旅游区JAPAIR,据他们说是能让你crazy的地方,不过我的感觉有些言过其实。

在japair最漂亮的竟然是我住的酒店,该酒店为皇宫改造,豪华奢侈,下图是酒店全景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那两个骑马的是酒店的‘保安’,配上那身红制服,帅极了

酒店门前的草地上开的都是这样的小花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还有这种不知名的小鸟,像是绿鹦鹉,但嘴巴不一样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房间里面,别看这样,其实是当年王宫里下人的房间,王室成员的房间每晚上至少要300刀以上,不敢想啊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离开酒店,前往国王办公的地方,就是这个大笼子,里外都不怎么样,就不贴其他的图了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接下来,去另一处已经废弃的行宫,下面是japair的街道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路上遇见的大象车,主要为游客准备地,骑上去的感觉一点不好,座着不舒服,而且也大象太臭了,就是个超级大猪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路上看到的不知道名字来历的一个遗迹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印度胡同,小猪悠闲的乱窜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快到目的地了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就是这个鬼地方,真TNND荒凉,早知道这样 ,不不费那么大劲来了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这个角度看还好些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回首来时路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行宫院内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院内这门大炮导游说是纯银打造,听着有点可疑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到另一边看看,也是这么乏味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该走了,行宫内的土路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886,这个无聊的‘旅游圣地’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今天到这里吧,这些图片藏的这么深,估计很多人看不到了






时间:  2006-12-11 08:15
作者: 刚果金

不错,这才是"历史",以前我在南亚最喜欢开车去这些地方转了.第二组图片没有拍出这个军事关口作为要塞的位置感来.
时间:  2006-12-11 09:15
作者: remvsu2

楼上说的没错,拍摄水平太业余,有点遗憾阿
时间:  2006-12-11 11:43
作者: hjq

照片上的山有点秃
时间:  2006-12-11 12:31
作者: remvsu2

大荒山嘛
时间:  2006-12-11 14:55
作者: heix

好贴,顶!
时间:  2006-12-11 15:37
作者: adolesc

前几天刚看过一个介绍印度的东东
印度确实没有很多人吹捧的那么好
时间:  2006-12-11 17:45
作者: remvsu2


    印度历史沉淀太厚实了,又不象我们经历过‘破四旧’,所以如果用‘实现四化’的观点去看印度,那肯定怎么看怎么不好,这几年印度在国际上声名鹊起,兴许别人是内功深厚,与我们的刚猛的‘外家功夫’相比,强在后劲。
时间:  2006-12-11 19:36
作者: godmanbj

都是贫富分化剧烈的社会, 当官的和富人 牛比死
时间:  2006-12-11 21:32
作者: 问菜

长长见识。
时间:  2006-12-12 15:40
作者: QQ通信人

我估计楼主可能没有接触过中国的大城市以外的平民。
其实中国也好不到哪里去,我把中国的大部分省,市,县,镇,村都跑的差不多了,亲眼看到的,普遍的情况简直就高兴不起来。
我凭什么能高新起来啊?所有的帖子我认真看完了,还是觉得3楼的说得实在一些,这是我这么多年来的感受。
北京,深圳,上海,杭州这些好的城市我也去过,国外也去过,我们真的没有多少值得骄傲的地方。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时间:  2006-12-12 16:05
作者: kevin_guo

是哪些阿三啊,为什么这么认为,估计是印度人。
时间:  2006-12-12 16:28
作者: remvsu2

以下是引用QQ通信人在2006-12-12 15:40:00的发言:
我估计楼主可能没有接触过中国的大城市以外的平民。
其实中国也好不到哪里去,我把中国的大部分省,市,县,镇,村都跑的差不多了,亲眼看到的,普遍的情况简直就高兴不起来。
我凭什么能高新起来啊?所有的帖子我认真看完了,还是觉得3楼的说得实在一些,这是我这么多年来的感受。
北京,深圳,上海,杭州这些好的城市我也去过,国外也去过,我们真的没有多少值得骄傲的地方。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这位兄弟此言差矣,国内陕甘,内蒙等落后地方去了实在不少,可印度新德里是首都阿,不该是这个样子,不是要求他们有多少高楼大厦,但起码在卫生条件,基础建设等方面不该差的如此地步,这是让我吃惊的地方。
BTW,我在德里连一座像样的大超市都见不到。
时间:  2006-12-12 17:47
作者: tjtxkj001

以前听说印度怎么厉害,怎么猛,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啊!!
时间:  2006-12-12 19:46
作者: xjp6688

挺漂亮
时间:  2006-12-13 12:29
作者: networkpig

不赞成楼主的看法,从中可以体会到楼主还没有真正明白生活的真实意义。一切都是虚幻,但唯有心灵的快乐才是真。从中也可看出,印度社会是一个具有非凡包容能力的社会。要是这些人生活在中国的城市里,早就被我们的城管给打死了。
时间:  2006-12-13 12:47
作者: remvsu2

以下是引用networkpig在2006-12-13 12:29:00的发言:
不赞成楼主的看法,从中可以体会到楼主还没有真正明白生活的真实意义。一切都是虚幻,但唯有心灵的快乐才是真。从中也可看出,印度社会是一个具有非凡包容能力的社会。要是这些人生活在中国的城市里,早就被我们的城管给打死了。


能理解你们的看法,但非常不同意,快不快乐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任何根据能说明印度穷人比国内的普通老百姓过的快乐,物质极度的匮乏,妇女地位极度低下(中国大陆妇女的地位在世界上是NO.1),医疗,社会保障个方面比中国做的还要差,以上种种,真不知道印度普通人哪里比中国人快乐?
时间:  2006-12-13 13:06
作者: 华为海外猛驴

以下是引用remvsu2在2006-12-13 12:47:00的发言:

能理解你们的看法,但非常不同意,快不快乐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任何根据能说明印度穷人比国内的普通老百姓过的快乐,物质极度的匮乏,妇女地位极度低下(中国大陆妇女的地位在世界上是NO.1),医疗,社会保障个方面比中国做的还要差,以上种种,真不知道印度普通人哪里比中国人快乐?
顶顶你!
不过印度的佛教以及不抗争的习惯也会让他们觉得快乐----就像是以前的调查---最后表明农村生活的人远比城市里的人快乐,这个更多只是心态的问题。。。。。。
  印度再继续发展3-5年也赶不上中国的-----他们的未来人口,城乡差距以及不少问题都远远比中国严重,比较有优势的只是:耕地多,大量会英语。。。。。。
时间:  2006-12-14 09:50
作者: remvsu2

多谢猛驴兄,终于听到了比较理性的声音
时间:  2006-12-14 17:54
作者: 华为海外猛驴

没有什么理性不理性的,只有自己能产生共鸣的。。。。。。
谁的说法也不一定对,大家一般都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来有选择的看具体事务,就是同一个事情,大家也看到的是不同的方面----俺意思是:说白了,一般大家只是看自己想看到的,听想听到的。。。。。。---在论坛特别是如此,不要想统一思路或是想法,除非自己写博客--别人就拿你没办法了。。。。。。
  学会看自己不喜欢的说法,听自己不喜欢听的话题和说法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论坛参与者----不过不是俺喜欢的,争个水淹三军,面红耳赤,有时候也是甚为快哉!说自己想说的,只要不骂人不乱传谣就可以了。。。。。。
  喜欢你这样的文章,文字图片并茂。。。。。。
时间:  2007-1-4 10:03
作者: fuxinggaozha


竞宝网3万元重金悬赏网站LOGO设计

娱乐、阳光、公益,全球最富公益心的阳光娱乐平台!

详情请点击:http://www.51jingbao.com/

竞宝网面向全国各大院校及社会人士重金悬赏“竞宝网”LOGO设计:

胜出奖1名,奖金30000元人民币;
入围奖3名,奖金3000元人民币;

胜出奖从3名入围奖中产生,奖金不累计。此次评选活动结合了专业评选和网络投票两种方式,完全公开、公平、公正。
作品征集结束后是网络评选阶段,我们将从投票者中产生10名幸运奖,奖金1000元;参与奖100名,草木纯“考试不糊涂精油”或NIKE休闲包一个,请密切关注网络评选时间。

作品征集时间:2006年12月20日—2007年1月20日
活动咨询电话:010-85895288



时间:  2007-1-4 12:36
作者: siumem

同意somma观点,我们伟大祖国建设都是给别人看的。
时间:  2007-1-4 21:01
作者: schumannl

呵呵,印度,前不久一个同事因为签证问题回国了一趟,看那样,我心里一阵凄凉,被折磨成那个傻样了^_^
时间:  2007-1-5 07:24
作者: sanoo

退休了去印度养老去
时间:  2007-1-5 14:49
作者: albertcn

这个要顶的说 非常好 谢谢 楼主
时间:  2007-1-5 15:56
作者: remvsu2

以下是引用sanoo在2007-1-5 7:24:00的发言:
退休了去印度养老去
不得不说,这位兄弟还真是‘无知者无畏’
时间:  2007-1-6 01:05
作者: fat80

印度比我想象得好多了
时间:  2007-1-6 16:42
作者: antilove

楼主真是抛砖引玉啊,引出百家争鸣。
本人也来说几句,富国强国他们富强的原因可能雷同,但是像中、印等国贫穷落后的原因不尽相同,追溯起历史来可能又要扯很远。如果非要把中国和印度做个比较的话,我认为半斤八两而已,都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将严重阻碍着社会的发展,更致命的是,这两个国家的国民对政治不感兴趣,进而对社会的发展趋势也不感兴趣,国家的命运只操纵在一少部分人手里。印度人由于受佛教影响比较豁达,对未来不怎么关心,而中国人责任感不强,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寄托在只有少数人操纵的政府身上,只怕希望渺茫…………
时间:  2007-1-8 22:13
作者: dzcool

误读四:印度远落后于中国

  【常见误读】印度是一个除软件外在其他方面比中国落后许多年的国家,一个总喜欢和中国较劲的国家,一个肮脏和社会动荡的国家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唐璐发自北京 前些日子陪一个朋友去印度。



在目睹了印度人在恒河沐浴和火葬之后,朋友大发感叹:“恒河边这些身穿破衣烂衫的印度人真是肮脏和丑陋。”

  朋友的反应早在意料之中,但他不知道的是,对于印度教徒来说,能到瓦伦纳西的圣河——恒河里沐浴是他们一生最为向往的神圣事业,因为只有用恒河水沐浴后才能洗刷掉现世的罪孽,从而使来世过得更加安宁快乐。

  破败外表下的年轻与活力

  中国人喜欢以貌取人,而印度的脏乱和贫穷落后恰好常常暴露于表面。在印度,如果不和印度人深入交流,不去细心体会,人们对印度贫穷落后的印象就不会有丝毫改变。因为就亲眼所见,印度的贫民窟往往就散落于大城市最繁华地带,乞丐也通常落落大方地向人行乞,印度的高楼大厦不如中国多,马路不如中国宽、大型购物中心不仅少也没有中国那样气派。然而,隐藏在印度破败外表之下的,却是一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国度。

  随着对印度了解的深入,我时时产生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因为透过印度人的言谈举止,能够看得出他们对于自己祖国由衷的自豪与自信,虽然有时难免显得夜郎自大。

  由于中印同是具有相似国情的大国和邻国,印度近年来在国际舞台的日渐活跃,也使中国公众对于印度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表现出日渐浓厚的兴趣。

  媒体选择的“印度形象”

  不过,去过印度的中国人毕竟是少数,因而中国公众了解印度的渠道多半还是透过媒体。但遗憾的是,虽然近年主流媒体在大力报道印度,但总体来说仍然有很多误区,而且不少中国媒体还是跟在西方媒体后面看印度。

  对于印度,中国媒体基本上围绕几个点来构筑其形象框架:核与导弹、软件、大国梦、印度追赶中国、宗教和种姓冲突、中印边界问题、天灾人祸以及五花八门的社会新闻,最近一年又加上了中印崛起与合作。

  值得一提是,或许印度的天灾人祸及社会新闻具有广阔的受众兴趣,于是火车出轨、汽车爆炸、热浪袭人、坠机楼塌、强奸骚乱等等便成为中国不少媒体中最流行的印度题材。

  久而久之,中国人眼中的印度形象便出现了前文中提到的扭曲,印度似乎是一个不断追求大国梦想但又力不从心的国家。

  印度不是只有软件

  但显然,那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印度。除了软件之外,印度在其他不少领域的发展也相当了得。印度是世界生物大国、药品制造大国、“世界的办公室”,未来印度还要做知识大国。印度人口仅次于中国,但它却是世界上人口结构最年轻的国家,这将可确保印度在20年后拥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以发展经济。印度在许多方面的确不如中国,但我们也用不着看见几篇外国人表扬“中国比印度好”的文章就感到洋洋自得。

  印度人有时是喜欢拿中国说事,但是国内有些媒体在很多情况下也同样喜欢夸大其辞。去年底,一篇转自印度空军司令的发言曾吸引了大批国内读者,文中称“印度空军不怕和中巴打核战争”。然而,仔细翻阅提亚吉的讲话,并没有找出这层含义,国内媒体的标题尽管能吸引眼球,但却误导了读者对印度的印象。

时间:  2007-1-8 22:14
作者: dzcool

误读二:韩国人爱国不买日货

  【常见误读】国内不少媒体在报道韩国时往往喜欢选择自己中意的角度,把韩国人描绘成了民族情结深厚的“政治动物”,而其国民不买日货、为抗议日本不惜断指都成为误读的“论据”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元涛发自首尔  刚到韩国时,我问过一位教授朋友:韩国为什么很少见到日本车?教授一愣:这也是问题吗?我跟着一愣:这怎么不是问题?后来我承认,这确实是个假问题,就好像有一段时间我经常会问韩国朋友“为什么不吃豆角”,他们同样无法回答一样。


        买国货与爱国无关

  也就是说,在韩国人不买日本车这件事上,我们的理解与实际情形是有差异的。对韩国人而言,韩国车质量不差,服务很好,价格不贵,买它是很平常的事情,与爱国不爱国无关。相反,如果韩国车毛病多多,价格昂贵,不管是谁再喊爱国的口号,大家也不会买。我的那位教授朋友说,他注意过中国的媒体喜欢宣传韩国人怎么爱国怎么只买韩国产品之类的,他觉得,那是中国人在按自己的观念来解读韩国人,韩国人一般不那么泛政治化。如果按这个逻辑,韩国人开韩国车是爱国,那么韩国总统坐美国生产的专用飞机是什么呢?

  前些日子,我坐公交车去江源道看朋友,正巧遇上农民闹事,在路上堵了整整一天。后来看电视新闻,报道说是农民示威抗议韩美自由贸易协定。他们真的全都是农民吗?不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是一群专业人员,为各个团体所雇佣,充当示威抗议的生力军。到香港去捣乱WTO的是他们,抗议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切手指的,也是他们。

  农民当然是反对自由贸易协定的,这完全是出于利益考量。如果美国廉价大米源源涌入,农民就不好活了。可是,与我一起被困在公交车里的其他韩国人,对农民的举动却颇多烦言,有便宜大米可吃,对他们来说是好事。利益分化,立场就不同,这才是真实的韩国。

  利益永远大于肾上腺

  在韩国超市买大米你一定要留意,米袋上印着“身土不二”字样的,是本地产品,价格要贵一些。但他们并不是从“爱国米”来诠释的,而是强调健康概念,身土不二的意思是说,你这个身体,不能和你这片土地分开,才有利于健康成长。怎么算不分开呢?吃这片土地产的米、菜和肉就对了。在东亚国家,这类朴素的饮食哲学,历来就不乏广泛的民间基础。

  占据韩国报纸头版头条的,不是参拜靖国神社,而是类似这样的数据:2005年,韩国对日贸易逆差227亿美元。对此,韩国成年人的态度也不是义愤填膺,而是面有羞色:技不如人,很多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还要依赖进口,对不起大家!他们不会只为泄愤而徒劳无益空口白话地呼吁抵制日货,更不会在自家酒吧门口写什么“日本人与狗不得入内”,他们不和钱过不去。他们天天希望裴勇俊和东方神起能表现得再有魅力一点,把全日本大大小小的师奶和女优统统吸引到韩国来旅游才好呢。

  在咱们一般印象里,日本人但凡有个风吹草动,中韩往往是联合发声,互为倚角。这是不错的。只是,我们不应该忽视和忘记的是,当韩国也有人跟咱们一起大声嚷嚷的时候,人家手上的活计,可是一刻没停。在国际交往层面,利益永远大于肾上腺,连韩国的出租车司机都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对日本游客,可能还要更客气一点。


时间:  2007-1-8 22:14
作者: dzcool

误读三:以色列对中国充满感恩  

  【常见误读】当年接纳和拯救犹太人的那段历史,被很多中国人拿来当作解读中以关系的万能钥匙,认为以色列会因此在国际事务中“感恩中国”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朱剑慧发自耶路撒冷  来以色列工作快1年了,每逢向当地人自我介绍说“我是中国人”时,总能受到对方热情的欢迎,随后他们或好奇地询问中国的情况,或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



以色列人对中国的这份友好和热诚,常常让我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国内很多人认为,犹太人对中国的良好情谊主要是基于感恩,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掀起的灭犹浪潮中,当世界各国都对犹太人关闭大门的时候,中国上海以宽大的胸襟收容了两万多从中欧国家逃难来的犹太人,在他们穷困潦倒、流离失所时给予他们生活援助,使他们重拾生存的希望。

  这种观点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却难免有些以偏概全。

  年轻人不解“中国恩情”

  对于那些曾被中国收留的犹太人来讲,中国的确是他们的恩人,抱有感恩的心态十分自然。以中友好协会会长、以色列原居中国犹太人协会主席特迪·考夫曼对《国际先驱导报》说,“对于我们这些曾在中国生活过的犹太人来说,中国是一个意义非比寻常的地方,中国人热情无私地善待我们,没有哪个国家曾经像这样挽救过两万多犹太人的生命。”

  然而,伴随着原居中国犹太人的陆续作古,这段历史在以色列也渐渐成为尘封往事,不再广为人知。普通以色列人对中国也并非抱有什么感恩之情,而是更多地以平常心态来走近这个东方国度。

  我的朋友塔利就是这样的人,她希望有一天能到中国去饱览那里的秀丽山河,或者找一个不为现代文明所扰的村落去静心隐居一段时间。当我跟她谈起中国对犹太人所行的善举时,她对此全然不了解,这令我非常吃惊,也从此放弃了关于犹太人对中国总是怀有感恩之情这样的臆断。

  喜欢中国与历史无关

  我在以色列遇到过许多“中国迷”,他们喜欢中国的理由也五花八门。几个月前,在以军的炮兵阵地上碰到一名叫汤默的青年士兵,一听说我是从中国来的,他立刻掏出一本书,原来是希伯来语的《易经》。他对中国文化非常着迷,曾经学习过太极拳,现在正在研究中国哲学。“中国的哲学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例如追求事物间的平衡与和谐,以色列需要这样的思想。”汤默一脸的真诚。

  在崇尚西化的风气正在中国各个角落蔓延的时候,作为华夏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中国武术、医药、艺术、哲学等却正在吸引着以色列人。

  以色列和中国的交往日益密切,民间沟通渠道也呈现多样化,此时,中国人更应以一种平等、平和的态度来看待中以关系。如果还沉浸在“以色列人对我们感恩”这样的臆想之中就未免有些自作多情,那段历史的确增进了两个民族间的联系,但它难以主宰所有以色列人的情感世界。固执地指望以色列凡事都站在中国一边,也是不现实的,国家政治中的主旋律始终围绕的还是“利益”。

时间:  2007-1-8 22:15
作者: dzcool

七大“想当然”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外国或外国人的一些看法上会“想当然”地认为这样或那样,但或许事实并非如此

  Q:非洲国家穷得叮当响?

  A:错误。现在的非洲至少有17个国家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我们对非洲应该刮目相看。

  Q:发达国家年轻人都买房?

  A:错误。多数西方国家的年轻人都更喜欢租房,超过一半的美国人选择在工作10年、结婚5年后才着手买房。

  Q:外国人性生活很随便?

  A:错误。今天的西方社会已经对性自由带来的后果顾虑重重,逐步提倡保守主义:性知识上开放,性行为上保守。

  Q:英国人很绅士?

  A:错误。在欧洲,人们一提起英国人,往往会觉得是喜欢聚众闹事的粗野象征。

  Q:外国人也爱发短信?

  A:错误。在加拿大,人们还是更喜欢以打电话的方式沟通,短信几乎无人问津。

  Q:美国孩子很轻松?

  A:错误。美国孩子上学前几年虽然一般没有家庭作业,但在到12岁的法定工作年龄之前,他们大多会在课余、周末或假期干些零活,挣些小钱,培养独立自主和社交能力。

  Q:新加坡人也爱到饭店聚餐?

  A:错误。在当地饭店聚餐的多数都是中国人,本地人大多没有到外面吃喝的习惯。

时间:  2007-1-9 09:22
作者: xybr

BS 80楼的垃圾!
时间:  2007-1-9 12:07
作者: hjq

再贴个文章。
80年代中印桑多洛河谷冲突让印度头脑清醒

2007-01-05 01:09:52

大中小
《来源:军事纵横》

1962年的失利深深地挫伤了印度这个大国的自尊心,印度知道要想抚平创伤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中国复仇。尽管在80年代印度各党派都同意继续中印关系正常化的进程,确保了印度对华外交政策的连续性,但是,拉·甘地个人对中印关系正常化却并不感兴趣,拒绝了邓小平提出的关于边界问题的一揽子交易,并且在陆军势力的鼓动下重拾尼赫鲁的“前进政策”。经过多年来苏联的支援而实力大增的印度认为,报复1962年失败的时机已到,在1986年印度成立非法的“阿鲁纳恰尔邦”,于是印度军队在中印边境东段举行军事演习并越过双方实际控制线蚕食中国领土导致在1987年3月与解放军在桑多洛河谷发生激战。

解放军在这次冲突中,让印军发热的头脑重新又冷静下来,印度政府发现中国军人并不象陆军将领所说的不堪一击。同时印度的挑衅也不符合美苏两国的利益,由于美苏对峙,他们无力支援印度对抗中国。早在1986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访问新德里,婉转地向印度传达了一个信息——如果中印间发生冲突,苏联不会履行苏印条约中对印度的承诺。


1987年的那次中印边境冲突规模不大,交火时间也很短,但紧张对峙持续了一个多月时间。印军被击毙16人,受伤人数不详。虽然具体情况不清楚,但阵亡的印军中有6具尸体是由我方交还给印方的,说明很可能是印军入侵我方控制区然后被击毙的。当时路透社援引印度的报道说是中国军队首先在一个有争议的山口树立五星红旗,然后引发的冲突,印度军队在驱逐中国军队的途中遭到有预谋的伏击,为避免事态扩大,印军撤离了交火区。我方损失情况也不清楚,不过看来印度又吃了亏。实际上在80年代的反蚕食的斗争中,我方争回了麦线以南的部分土地,今天的实际控制线并不完全按麦线行走。但大体趋势,则可能无法挽回。

在卤莽地边境军事试探遭到了挫折后,印度政府重又务实起来,1988年12月甘地总理克服种种阻力成功访华。中国与印度的关系开始了缓慢但逐步平稳地解冻(尽管其中又有曲折),两国边界未再发生大的战斗。



时间:  2007-1-9 13:59
作者: tokyo.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伟大的劳动人民万岁!

中国发展,发展中国!
时间:  2007-1-12 01:35
作者: freewolf

楼主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时间:  2008-6-13 14:44
作者: albert5938

顶,谢谢分享
时间:  2008-6-13 15:57
作者: john541010

看看
时间:  2008-6-13 17:00
作者: 7717914

阿三
时间:  2008-6-13 19:15
作者: carrier

原帖由 tinydoudou 于 2006-12-1 22:08 发表
印度是比中国人穷,但是印度人不必面对高昂的医疗、教育和住房费用,没有那么大的生活压力,政府也相对清廉很多,自然比中国人幸福。


不在那里待个三年五年的,怎么知道那里的真实情况怎么样呢?不要太妄自菲薄了,要有自信,我们的国家还是不错的。
那些所谓的发达的民主国家,难道他们的人生活的就真的幸福么?不见得。
咱们大家在国内年轻的时候都憧憬着过三年自己做个manager,过几年自己做个小老板,每年每年的收入都能涨上一些,赶上公司上市,还能有点股票,如此如此,有着这么多的梦想,而且收入实际上也是在增加的,生活越来越好。
其实西方的国家的人们,很多人都根本没有什么梦想可言,他们3年能做个小的manager都是可望不可及的,五六十岁还是个最基层的工程师的有的是,如果赶上公司好的能够一直干到退休,公司经营状况不好或者公司把工厂迁到中国的,在45岁以后失去了工作,很多人就再也难以回到工作岗位上了,这也是很多西方人恨中国人的原因之一,养老金发达国家一样跟你交过多少保险有关,没有工作,退休以后的养老金也不多,没有买下自己的房子的,退休就换个小房子租,换个小车,省油的车开,以前开车,现在就坐大巴出去旅游。

西方的很多很多人也都是一辈子供一套房子,别看绝对收入多,但是什么都贵,每个月剩不下多少钱,每年出去度假两次就把结余花光了,要是买了个新车,有的就没有钱去度假了。

当然如果在国外发达国家的生活比国内的是要有保障一些,但是我们也应该觉得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国的一个高增长的年代,是非常幸运的,大家珍惜自己的机会努力吧,外国的月亮不比中国圆,对于印度,我不赞成妖魔化,也不赞成对印度的所谓的民主什么的加以这么大的赞扬。任何国家任何社会的真实情况都不是一年半载的经历就能够感受到的,我们看到中国那么多的弊端,因为我们在这生活了好几十年。 每个国家也有每个国家难念的经。

[ 本帖最后由 carrier 于 2008-6-13 19:20 编辑 ]
时间:  2008-6-13 19:21
作者: millanw

很好,不错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