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欢迎加入烽火大家庭。
恭喜楼主,找到自己暂时的定位,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但是我不得不提醒楼主几句
第一:这个帖子如果说火起来的话,肯定是有很多人会告诫你,烽火公司如何如何不好,这点心里准备你必须是有的;
第二:楼主签约的是烽火网络,在最后一个学期请有机会多关注关注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有一些比较好的专业报纸建议多看看;
第三:如果楼主家乡是湖北的,那么作为一个女孩子,你的选择是绝对没错的;
第四:测试工程师是一个比较繁琐并且持续性要求高的职位,现在你可以高瞻远瞩,但是就职之后就一定要稳定心绪,踏实工作与学习;
第五:最好别跟其他通信厂家比待遇,比如HW、ZTE等等;
第六:也别与市场部同事比待遇,那是不科学的,市场部的都是辛苦的。
第七:利用最后一个学期,多玩玩,放松下心情,好好享受难得的学生时光。但是毕业设计争取能够独立完成,有机会得优。
呵呵,就说这些,希望楼主好运。
首先,欢迎加入烽火大家庭。
恭喜楼主,找到自己暂时的定位,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但是我不得不提醒楼主几句
第一:这个帖子如果说火起来的话,肯定是有很多人会告诫你,烽火公司如何如何不好,这点心里准备你必须是有的;
第二:楼主签约的是烽火网络,在最后一个学期请有机会多关注关注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有一些比较好的专业报纸建议多看看;
第三:如果楼主家乡是湖北的,那么作为一个女孩子,你的选择是绝对没错的;
第四:测试工程师是一个比较繁琐并且持续性要求高的职位,现在你可以高瞻远瞩,但是就职之后就一定要稳定心绪,踏实工作与学习;
第五:最好别跟其他通信厂家比待遇,比如HW、ZTE等等;
第六:也别与市场部同事比待遇,那是不科学的,市场部的都是辛苦的。
第七:利用最后一个学期,多玩玩,放松下心情,好好享受难得的学生时光。但是毕业设计争取能够独立完成,有机会得优。
呵呵,就说这些,希望楼主好运。
不小心多发了一遍,嘿嘿,作为斑竹,没带好头,抱歉
好久没原创好贴了,推荐一个
您已经成功对此帖进行推荐!
该操作将会提高帖子作者的专业分值!
顶一个,欢迎加入烽火大家庭!!
楼主和版主的文字都非常精妙,让老烽火人感到非常的欣慰,希望大家努力共勉,共建烽火美好灿烂的明天。
楼主和版主的文字都非常精妙,让老烽火人感到非常的欣慰,希望大家努力共勉,共建烽火美好灿烂的明天。
哈哈,终于找到你了。
自从你告诉我你的名字之后,就挂念着这个事情。
让我们一起祝愿楼主MM有个好的明天
第三:如果楼主家乡是湖北的,那么作为一个女孩子,你的选择是绝对没错的;
与地区还有关系?
难道就是因为离家近?
第三:如果楼主家乡是湖北的,那么作为一个女孩子,你的选择是绝对没错的;
与地区还有关系?
难道就是因为离家近?
成长的历程总是充满艰辛和快乐
你觉得在一个好城市呆在一个烂单位,要钱没钱,什么都没得会好过吗
楼主的一席话彷佛把我也带到了2005年的那个冬天,写简历,投简历,参加笔试,参加面试。。。
谢谢楼主!
武邮的电影院周末5元钱可以看两场电影
给我们讲光纤原理的老师说,各省电信局的人,到武汉各单位找关系批条子,然后在门口等着买光缆,不过是以前
南望山上有个部队的雷达基地,把我们的兄弟关了一天
赵梓森院士不知道可好,现在好象是余少华掌舵
武汉的日子,平凡的生活,还是非常让人怀念的,有时候有一种伤感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老了,现在总想起一些陈年旧事
祝福烽火
是的,我们都应该为我们的理想而战!
90年代中期,华为搞交换起家搞到7、8个亿的销售额时,意思到要做大做强必须能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当时的任正飞意识到电话网要大发展必须解决传输问题,用光纤是必然的趋势,而当时,武邮是公认的权威,华为希望和武邮合作,华为的交换机+武邮的光通信,捆起来一起发展,不仅可以在家门口和那些跨国公司竞争,而且能够走出去。那个时候还没移动通信、数据通信这一说,大家就是想家里能有个电话。武邮当时有4、5个亿的销售额,武邮的几个院长有点动心了,结果这事拿到院里讨论,院里的中层干部集体反对,觉得华为和自己不是一个档次,因为武邮是部里直属的2个研究院之一,另一个是北京院,就是现在的大唐科技集团。而华为不过是个民企,国家级的研究院那能和它搞捆绑,,这事就瞎了。从这个事上可以看出武邮的人思想有多保守,固步自封了。那个时期,中国的电信网是8国联军,什么国家的设备都有,而且都是天价,为什么?因为中国自己做不了。所以也就有了后来的巨大中华。
这事以后,华为就派了几个人来院里挖人,但很多人都不想走,感觉福利好啊、工作稳定啊,哎,那个时候的人就这样。那怎么行,没人怎么搞光传输?
华为就在邮科院旁边的湖滨酒店包个房,派人长住。如果侦察到院里搞什么分房啊、加工资啊,就在院门口贴个广告,没分到房的到华为,2居室、3居室,什么都可以来谈。
结果,院里分次房,哗就走批人,调次工资,哗又走批人,走了的人又来拉没走的人,没多久,华为就做出了PDH/SDH。后来大家都学着华为来挖,连院里的退休工人都被高薪请走。到了90年代末,光江苏就有300多家光缆厂,这里面就有后来的600487。我印象中到了2001年,全院搞了13、4个亿,华为已经到了4、50个亿,可见差距变化之大。这个时期的差距主要就是被光传输的市场占有率拉开了。下面谈谈光传输。
PDH---准数字同步传输系列,就是光纤两边的传输设备没有在同一个时种下工作,工作用的时钟
信号是由一边传到另一边,所以叫准。。。,这是最早的光传输设备,
它的最大缺点是没有世界统一的标准,各个厂家的设备不能对接。传输能力低,武邮做过的最大速率的PDH是565MB的。网管能力差等等,所以自然就发展了SDH--数字同步系列,就是全网所有的传输设备都同时用同一个时钟信号,这样传输速度一下就上去了,而且全世界有统一的标准。当然还弥补了PDH的其它缺点。
武邮输就输在这个565MB的PDH上。当时,通信业已经行成了共识,SDH是光传输未来发展的方向,PDH是肯定淘汰了。国外做PDH就做到134MB就不往上做了,都去搞SDH。但是科技部当时立个项,说别人不做我们做,结果这个课题被北京院成都5所拿去做,当时是京广线准备试用。做了一半,5所做不下去了,它做不了。结果武邮讲意气,说你做不了我来搞,都是兄弟单位,也是为国家搞建设嘛,集中全院的精英搞565MB的PDH,而这个时候,华为、中兴全在研究SDH。结果武邮做出来了565,国家也表彰,省里也嘉奖,荣誉那是多,但是输掉了宝贵的时间。等院里调头去搞SDH,华为、中兴已经开始在线路上试用了,你开始试用,别人已经大规模的销售,楞是被华为、中兴甩在了后面,后来,别人开始搞移动、数据、接入网,越做越大。到现在,都是几百亿的规模,而全院到今年才突破40个亿。
就是这10年的时间,证明了研究院体制的落后,对市场反映迟钝等等,也说明了武邮的实力,想做什么都能做出来。到了2000年后,通信网络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只是想感慨一下,没有评论谁的意思
看了楼主的帖子,不知怎么很激动.女生在找通信技术方面的工作确实不容易,好多职位虽然没有直说,但是确实不招女生.
我明年就毕业了,请问适合女生技术方面的工作有哪些呢,想早点做准备.
恭喜楼主啊
很不才,我是一个大专生,通信专业,但我一直都在努力着。。。
现在大二,想想以后的工作很是迷茫,寻寻觅觅。。。。
通信路该如何走?
现在该在哪些方面(通信专业学习)努力及应该扩展哪些知识以胜任以后的工作啊?
在C114走过多日,一直希望能找到方向
看楼主,各位前辈很是有经验,渴望指导。。。
邮箱:wujianqiang_2008@yahoo.com.cn
90年代中期,华为搞交换起家搞到7、8个亿的销售额时,意思到要做大做强必须能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当时的任正飞意识到电话网要大发展必须解决传输问题,用光纤是必然的趋势,而当时,武邮是公认的权威,华为希望和武邮合作,华为的交换机+武邮的光通信,捆起来一起发展,不仅可以在家门口和那些跨国公司竞争,而且能够走出去。那个时候还没移动通信、数据通信这一说,大家就是想家里能有个电话。武邮当时有4、5个亿的销售额,武邮的几个院长有点动心了,结果这事拿到院里讨论,院里的中层干部集体反对,觉得华为和自己不是一个档次,因为武邮是部里直属的2个研究院之一,另一个是北京院,就是现在的大唐科技集团。而华为不过是个民企,国家级的研究院那能和它搞捆绑,,这事就瞎了。从这个事上可以看出武邮的人思想有多保守,固步自封了。那个时期,中国的电信网是8国联军,什么国家的设备都有,而且都是天价,为什么?因为中国自己做不了。所以也就有了后来的巨大中华。
这事以后,华为就派了几个人来院里挖人,但很多人都不想走,感觉福利好啊、工作稳定啊,哎,那个时候的人就这样。那怎么行,没人怎么搞光传输?
华为就在邮科院旁边的湖滨酒店包个房,派人长住。如果侦察到院里搞什么分房啊、加工资啊,就在院门口贴个广告,没分到房的到华为,2居室、3居室,什么都可以来谈。
结果,院里分次房,哗就走批人,调次工资,哗又走批人,走了的人又来拉没走的人,没多久,华为就做出了PDH/SDH。后来大家都学着华为来挖,连院里的退休工人都被高薪请走。到了90年代末,光江苏就有300多家光缆厂,这里面就有后来的600487。我印象中到了2001年,全院搞了13、4个亿,华为已经到了4、50个亿,可见差距变化之大。这个时期的差距主要就是被光传输的市场占有率拉开了。下面谈谈光传输。
PDH---准数字同步传输系列,就是光纤两边的传输设备没有在同一个时种下工作,工作用的时钟
信号是由一边传到另一边,所以叫准。。。,这是最早的光传输设备,
它的最大缺点是没有世界统一的标准,各个厂家的设备不能对接。传输能力低,武邮做过的最大速率的PDH是565MB的。网管能力差等等,所以自然就发展了SDH--数字同步系列,就是全网所有的传输设备都同时用同一个时钟信号,这样传输速度一下就上去了,而且全世界有统一的标准。当然还弥补了PDH的其它缺点。
武邮输就输在这个565MB的PDH上。当时,通信业已经行成了共识,SDH是光传输未来发展的方向,PDH是肯定淘汰了。国外做PDH就做到134MB就不往上做了,都去搞SDH。但是科技部当时立个项,说别人不做我们做,结果这个课题被北京院成都5所拿去做,当时是京广线准备试用。做了一半,5所做不下去了,它做不了。结果武邮讲意气,说你做不了我来搞,都是兄弟单位,也是为国家搞建设嘛,集中全院的精英搞565MB的PDH,而这个时候,华为、中兴全在研究SDH。结果武邮做出来了565,国家也表彰,省里也嘉奖,荣誉那是多,但是输掉了宝贵的时间。等院里调头去搞SDH,华为、中兴已经开始在线路上试用了,你开始试用,别人已经大规模的销售,楞是被华为、中兴甩在了后面,后来,别人开始搞移动、数据、接入网,越做越大。到现在,都是几百亿的规模,而全院到今年才突破40个亿。
就是这10年的时间,证明了研究院体制的落后,对市场反映迟钝等等,也说明了武邮的实力,想做什么都能做出来。到了2000年后,通信网络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只是想感慨一下,没有评论谁的意思
看来你也是内幕人士了,不过可以澄清一点:五所确实没有完成565M PDH的研究后改做SDH,并联合邮电工业总公司组织了一个SDH会战组(155,622)攻关. 实际后来华为中兴的基础就是来自这个会战组成员! 不过在武邮完成565PDH后,也组织了对SDH全系列产品的开发(155,622,2.5G),并且很快在技术上全面突破,超过会战组成果. 在此后,由于待遇和体制问题,武邮的主力开发的年轻工程师多半出国,少数转移到华为和中兴,应该说带动了中国SDH全面赶上国际水平.
哈哈
没干呢,就想跳
烽火
我的目标
努力!!!!
这里的待遇比不了HW,ZTE,但是这里的工作环境,人文环境确实华为中兴员工更没法比的。希望烽火的明天还会更好。
原来滴老员工都那么牛哦,呵呵,看来那时滴教育水平高啊
楼主06年面试的,现在都在烽火干了一年了啊
。。。。。。。。。。。。。。。支持一下。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 Powered by C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