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有关RPR + MSTP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4-6-3 10:31
作者: cobra     标题: 有关RPR + MSTP

大家好,现在关于MSTP技术非常热,不知道大家对于传输RPR + MSTP融合技术有什么独到的见解,畅所欲言阿!
时间:  2004-6-3 11:21
作者: duncen

gw(原钧天)的MSTP设备RPR+MPLS走在前面,不过他们的RPR采用了RPR中有用的子集,没有全面使用RPR标准。
时间:  2004-6-3 11:43
作者: U.U

我还是对RPR直连不看好
时间:  2004-6-3 14:50
作者: cobra

但是据我所知,好像中兴和烽火已经做出芯片了。并小规模投放市场。我认为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应该要大规模应用。



时间:  2004-6-3 14:51
作者: cobra

以下是引用U.U在2004-6-3 11:43:00的发言:
我还是对RPR直连不看好



我认为rpr技术作为一种传输新兴技术,不能过早说他好与不好,一切都要到实践中检验。毕竟,没有人可以预言未来,uu兄说对么?
时间:  2004-6-3 16:22
作者: U.U

以下是引用cobra在2004-6-3 14:51:00的发言:


我认为rpr技术作为一种传输新兴技术,不能过早说他好与不好,一切都要到实践中检验。毕竟,没有人可以预言未来,uu兄说对么?

呵呵,我说的是直连
用直连的话对现在的传输市场冲击太大

ps:rpr over mstp已经商用
时间:  2004-6-7 14:57
作者: 家园客人

rpr对新兴运营商的优势很大,但是在SDH网络比较完善的老运营商优势不大。
一般来讲,目前RPR的过环最好还是和MPLS技术结合。
rpr OVER mstp 有一定的发展,但不会太多毕竟rpr的功能和SDH有些冲突。
时间:  2004-6-7 16:24
作者: cobra

那么,我想,是否能让RPR+MSTP+MPLS 三者的技术融合到一起,推出一个新的产品后者芯片,使之具有三者的特点呢?   请高人指点阿!
时间:  2004-6-10 09:49
作者: acuptea

直连的话需要rpr么?
直接使用mstp不是更好
rpr关键还在于公平共享和弹性上面
肯定是需要在环网络上面的
对于城域网比较有好处
总的来说
rpr技术还需要发展
分类还不是很多
和atm太相像了
时间:  2004-6-10 17:07
作者: 家园客人

mpls rpr mstp 确实在做 业务进来后先进行mpls处理,然后打成rpr包,最后通过GFP封装到SDH帧中
时间:  2004-6-11 09:21
作者: U.U

以下是引用C114客人在2004-6-10 17:07:00的发言:
mpls rpr mstp 确实在做 业务进来后先进行mpls处理,然后打成rpr包,最后通过GFP封装到SDH帧中

其实这种做法很浪费,cisco的想法就是把sdh甩掉,通过rpr直连(也有自愈环保护),当然,这样做的话大大地打击了传统电信设备商
时间:  2004-6-21 17:43
作者: 传输皮兔

11,cisco什么都想做.IPOVER SDH,也在做,15454等CISCO还在不遗余力地推呢

时间:  2004-6-24 15:55
作者: 家园客人

这才是真谛!!!

技术的前瞻性:MPLS是核心技术发展趋势
MPLS是港湾光网络MSTP设备的核心技术,与IP路由器、交换机主设备的核心技术MPLS相吻合,为实现IP+Optical的有效融合成为3G/NGN/宽带的基础承载网铺平道路,是新一代MSTP产品的发展方向。
设备的先进性:L1/L2MADM
传统MSTP采用板卡式改良方式,即将LANSW设备做成一块板卡插到SDH设备中,把传统SDH设备简单升级为MSTP设备,在分组业务承载能力上相当于分组PDH(点对点应用),而内嵌RPR技术的MSTP则相当于分组ADM(能组环,有保护),而MPLS+RPR紧耦合技术为特征的港湾网络新一代MSTP则相当于分组MADM(能跨环,构建大型复杂网络)。
系统架构的先进性:交叉板双内核
港湾网络设备的核心交叉板上同时提供TDM低阶交叉单元和MPLS分组交换单元,L1/L2地位平等,而非主从关系。这两张业务传送模式所需带宽资源可由高阶交叉矩阵根据业务需求进行统一调拨,适应不断增长的分组业务传送需求。交叉板可提供1+1保护模式,网络安全性远远高于板卡级改良设备。
产品组合的先进性:良好的平台兼容性
155M/622M/2.5G/10G设备的所有业务板卡全线兼容,一方面可帮助运营商大幅减少备板板件数量,降低维护成本,另一方面运营商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在全网范围内随意调拨业务板卡资源,增强了应用的灵活性和客户需求响应速度。
设备的易用性:小体积、低功耗
155M/622M设备功耗10W左右,无需风扇,可适应各种机房环境,无需定期清扫防尘网。GeniusB同时提供2×155M+8×E1+2×FE固定配置,同时提供优化的E1/FE传送解决方案,非常适合大客户专线接入、2G/3G基站接入。
总之,OpCity系列MSTP设备采用了优异的系统架构,提供了最佳的TDM业务特性,具备最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同时,在开放性上,OpCityMSTP设备具备良好的兼容性,成功实现了与其他厂家MSTP设备的互连互通。

网址:http://www.cnii.com.cn/20030915/ca236659.htm
时间:  2004-6-24 15:55
作者: 家园客人

MSTP作为下一代SDH设备,强化了对分组业务的支持能力。从技术角度来看,当前MSTP更关注多业务的接入(UNI侧/用户侧),而较少关注多业务的有效传送(NNI侧/网络侧),导致业务连通性成了网络应用的瓶颈。由于SDH没有信令,难以支撑大量的端到端连接,而传统MSTP仅相当于10M/2M协议转换器,将Ethernet适配到SDH网络中仍以2M的方式进行点对点的传送,导致Ethernet固有的统计复用特性(提升带宽资源利用效率)和分组协议(提升端到端连接的指配和管理能力)的优点无用武之地,这也是传统MSTP又贵又不易用的主要症结。
时间:  2004-6-29 09:43
作者: 家园客人

单纯的分析技术,MSTP确实不是最好(MSTP说起来不算技术,大家如果要拿它和RPR、MPLS比,那就姑且当个技术吧),但之所以MSTP被采用,我想还是因为老的运营商网上有那么多SDH,MSTP其实也就是SDH的伸展,而且可以支持数据传输,是最好的过渡设备。
大家在分析技术时,还是结合市场现状吧。CISCO技术是先进,不过它卖MSTP,我不看好。
时间:  2004-6-29 09:45
作者: 家园客人

港湾的东西吹去吧,有多少是真正拿出来给人用过的。
技术的先进谁不会说,只要够胆。
时间:  2004-6-29 11:31
作者: 家园客人

GW的传输在配置以太环网的时候特别烂,如果原来配置了以太环网,之后如果要再增加一个节点就必须要把原先的环网删除再重新配置,这期间原来的业务就断了
时间:  2004-6-29 18:00
作者: 算命先生

RPR会有一些应用,也许是在明年应用多些吧.但是可以走多远,多大的面上用就难说了.
时间:  2004-6-29 20:06
作者: fallleaf

RPR的标准已经通过,它的使用该有比较大的进展吧
时间:  2004-7-12 18:01
作者: 算命先生

IEEE802.17 has been finalized at the June 23 2004, so RPR should find its niche. However I still would not agree that the market capacity for RPR is enough bright for RPR vendor, especially for pure RPR product. If RPR as a efficinet function for data is merged into Ethernet or Sonet product, then RPR will start to wider application. RPR should not be competitive technology, rather cooperative technology.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