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中国移动要上EDGE了,是不是预示着3G牌照发放的推迟? [ 由c114副管02转移的帖子 ]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4-6-3 15:12
作者: 50000     标题: 中国移动要上EDGE了,是不是预示着3G牌照发放的推迟? [ 由c114副管02转移的帖子 ]

据可靠消息,中国移动即将上马另外一种2.75G技术EDGE,和中国联通2.75G技术CDMA 1X不一样的是,EDGE是一种基于GSM/GPRS网络的数据增强型移动通信技术,通常又被人们称为2.75代技术,GSM运营商可以在现有频谱范围内进一步的演进实现。2003年,一度倍受忽视的EDGE成为移动通信市场的亮点,先后有美国的Cingular Wireless和AT&T Wireless、智利的Telefonica Moviles、我国香港特区的CSL和泰国的AIS开通了基于EDGE的服务。与此同时,一些欧洲的移动运营商对EDGE也开始表现出兴趣,其中TIM和TeliaSonera都明确表示将采用EDGE技术。下图是EMC统计的最新EDGE全球影响区域分布,其中深色的部分代表了EDGE运营商所在的区域。

  从已经商用的情况看,
联通上马的CDMA 1X一期就实现了平均为50kbps-97kbps的上网速度,而上马CDMA1X二期后的数据宽带传输速率将达到144Kbps——这让数据速率只有不到40Kbps的中国移动深感不安。

  而EDGE就不同了,它实际速率可以达到80-130Kbps,最高理论速率则可以达到384 Kbps,EDGE的数据吞吐量及容量高于GPRS,当然,它也可作为宽带CDMA的补充。

  客观而言,从两家移动运营商早先推出的2.5G业务应用效果来看,移动的GPRS在数据业务要落后半步。移动GPRS没做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GPRS本身的速率问题,一方面与结盟的SP有关。据了解,自2001年推出GPRS业务以来,中国移动GPRS只网罗到非常有限的用户,这与移动原先的期望相差太远。

  而从联通的数据战略来看,布局2.75G后,联通接下来肯定会将CDMA1X二期升级到CDMA1X-EVDO,由于CDMA1X-EVDO可以实现峰值2.4Mbps的速率,这等于联通的一只脚已经跨入3G大门。

  对于中国联通在数据业务布局上的咄咄逼人,中国移动终于将投资砝码放到了升级GPRS上,而这就是EDGE。

  业界评论家王煜全认为,从联通的2.75G布局来看,要凭借其数据业务方面的技术优势,在短时间里缩短与移动的差距的可能不是没有。而相反,如果中国移动如果能够近早布局2.75G,则能以较少的代价提升GPRS数据业务,并且达到与3G相差无几的效果。

  而对于EDGE,诺基亚和爱立信已经在全球15个商用移动网络中进行EDGE系统的试运行。因此,中国移动上马EDGE,这两家期待3G牌照发放的企业或许又看到一线希望,毕竟在中国,机会随处都有。

  当然,对于2.5G与3G之间的一种移动通信技术,EDGE的崛起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EDGE逐渐走到了移动通信市场的前台;EDGE的到来对于国际和国内的移动通信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EDGE与3G的关系又如何呢?通信世界网将继续对EDGE的发展做系统报道,敬请关注!

时间:  2004-6-3 23:14
作者: fosterz

真的需要3G吗?
同意3G推迟。CDMA 1x带给我的速度已经足够了。
时间:  2004-6-3 23:41
作者: zhh

上EDGE恰恰说明3G还很遥远,否则就没必要上这个中间技术了。
时间:  2004-6-4 00:27
作者: 家园客人

批准3G推迟。
从低端、中端到高端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未等3G上马市场早就被蚕食殆尽剩下樱桃大了。老百姓乐得在服务自己的小细分市场内为廉价的新技术买单,得了实惠然后偷着乐。

为3G买单?3G只不过是个虚拟演兵场罢了。建议今后不再提3G这个词,不吉利也不科学。衍生的2.25G、2.5G、2.75G、2.999G之类的当然不提也罢。拿去套人的反套在了自己身上,傻不傻呀

时间:  2004-6-4 09:57
作者: frozen

移动上EDGE的消息确切吗?
时间:  2004-6-4 10:15
作者: 家园客人

NOKIA 开始吹EDGE 了!!


ZDNet China 6月3日 北京报道:诺基亚中国方面本周在北京第五届IMT-2000会议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运营商现在启动EDGE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此前有消息称,中国移动正在测试和计划上马2.75G的EDGE技术。

  诺基亚方面表示,EDGE是一种成熟的高速率技术,电信运营商从2G的GSM/GPRS网络升级到EDGE的成本不高。如果运营商今后发展WCDMA服务,EDGE也可以与其互相补充。据诺基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纵情享受人生第一乐趣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   上网实用手册  


亚中国业务发展部朱骏介绍,EDGE的传输速度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达到GPRS的3倍左右。

  诺基亚方面透露,现在中国市场已经有5款支持EDGE的终端。诺基亚方面介绍,在年底前至少还会推出15款EDGE终端。据了解,全球实施EDGE的运营商目前有16个,终端共有12款。诺基亚预计,2005年底,将在全球范围内提供1亿部EDGE终端。

  一位电信分析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应该是中国移动上马EDGE比较好的时机,因为中国联通方面已经有支持高速率无线传输的CDMA 1x网络。在3G牌照发放之前,中国移动需要一个过渡技术来满足用户对高速率服务的需求。

  EDGE的英文全称为Enhanced Datarate for GSM Evolution,中文含义为改进数据率GSM服务,该技术主要在于能够使用宽带服务,能够让使用800、900、1800、1900MHz频段的网络提供3G网络的部分功能。(文/高飞)


时间:  2004-6-5 11:11
作者: 阿呆

如果先上EDGE,再上3G,其实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对移动来说。或者是对信产部的一种压力
时间:  2004-6-6 09:19
作者: 家园客人

虚假消息,中国移动只是对EDGE进行研究罢了,离正式上还早呢
时间:  2004-6-6 21:29
作者: 大秦王朝

即使上也是小规模上,现在的gprs又有多少人用?
时间:  2004-6-7 12:49
作者: frozen

我也觉得移动不大可能大规模上EDGE
时间:  2004-6-7 13:54
作者: 家园客人

由于CDMA 1X的数据传输优势,目前为止,联通拥有国内90%以上的便携机无线上网卡用户。由于这些用户都是高消费话费的用户群,这是对移动最大的压力。
如果中国移动再不上3G或者新技术,联通“一切即将改变”将在2005、6年成为现实。
时间:  2004-6-7 15:21
作者: 飞天豹

从5月21日起,中国移动计划部部长真才基率领公司内各主要业务部门,在厦门召开了为期一周的“EDGE研讨会”,同时与会的还有爱立信、诺基亚和西门子三家厂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移动本次研讨会将解决当前中国移动如何利用EDGE开展更高速率的移动数据业务问题,以对抗中国联通目前正在广泛铺设的CDMA1X网络。而根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去年,就已经有各地移动公司开始进行EDGE引入的申请,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而今年6月,天津移动就将与摩托罗拉进行EDGE测试。而就在近日,GSA协会(全球移动设备供应商协会)总裁Alan Hadden也在全球3G论坛上,向中国业界着重推介这一基于数据业务应用的2.75G技术标准。可以说————随着数据通信、分组交换、IP交换的无所不入,十几年来以话音为主的移动通信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无线数据通信、移动办公开始更多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以提供丰富的数据业务为主旨的高速通信技术————EDGE,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该技术将给未来的通信提供更快速的数据传输速率。EDGE将是通向3G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由此————基于国内移动运营商酝酿上马EDGE技术应用的现实背景下,我们需要对EDGE的技术特征予以全面的把握————
  
——(1)EDGE技术的概念
  EDGE的英文全称为EnhancedDataratefor GSM Evolution,中文含义为改进数据率GSM服务,该技术主要在于能够使用宽带服务,能够让使用800、900、1800、1900MHz频段的网络提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的部分功能,并且能大大改进目前在GSM和TDMA/136上提供的标准化服务。该技术可以提供384kbps的广域数据通信服务和大约2Mbps的局域数据通信服务,这样可以充分满足未来无线多媒体应用的带宽需求。EDGE的概念是Ericsson公司于1997年第一次向ETSI提出的,同年,ETSI批准了EDGE的可行性研究,这对以后EDGE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尽管EDGE仍然使用了GSM载波带宽和时隙结构,但它也能够用于其他的蜂窝通信系统。EDGE可以被视为一个提供高比特率、并且因此促进蜂窝移动系统向第三代功能演进的、有效的通用无线接口技术。在此基础上,统一无线通信论坛(UWCC)评估了用于TDMA/136的EDGE技术,并且于1998年1月批准了该技术。EDGE提供了一个从GPRS到第三代移动通信的过渡性方案,从而使现有的网络运营商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无线网络设备,在第三代移动网络商业化之前提前为用户提供个人多媒体通信业务。由于GDGE是一种介于现有的第二代移动网络与第三代移动网络之间的过渡技术,因此也有人称它为“二代半”技术。EDGE同样充分利用了现有的GSM资源,保护了对GSM作出的投资,目前已有的大部分设备都可以继续在EDGE中使用。EDGE能提供三组业务:EGPRS业务:最大速率≥384kbps48kbps/BP;T-ECSD业务:透明增强型电路交换业务,最高速率≥32kpbs/Bp;NT-ECSD:非透明增强型电路交换业务,最高速率≥28.8kbps。

——(2)EDGE的技术特点
  信息社会的到来对通信手段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EDGE技术是应运而生的提供了一种在现在的频段中提供第三代业务的演进方法,与以前通信系统相比有较多的优点,主要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系统操作更加灵活————该技术采用了更加灵活的系统操作方式,具体包括为:支持基站间的异步操作;支持自适应天线阵技术与多用户检测的技术;支持非平衡频带下采用时分双工的模式,采用单信元频率复用等;
  2、数据传输方式多样————该技术可以同时支持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两种数据传输方式,EDGE支持的分组数据服务可以实现每时隙高达11.2kbps~69.2kbps的速率,EDGE可以用28.8kbps的速率支持电路交换服务;
  3、支持高速分组接入————该技术采用了八进制移相键控(8PSK)调制,在移动环境中可以稳定达到384kbps,在静止环境中甚至可以达到2Mbps,基本上能够满足各种无线应用的需求;该技术同时还支持一条连线上传输多条并行业务;支持高速率的分组接入;
  4、通信系统性能更好————该技术包括更大的系统容量和更大的覆盖区域,且可以从第二代系统逐步演进;EDGE中采用快速功率控制技术,使发射机的发射功率总是处于最小的水平,从而减少了多址干扰,增强了稳定性能。
  5、支持对称和非对称传输————该技术支持对称和非对称两种数据传输,这对于移动设备上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性,比如在EDGE系统中,用户可以在下行链路中采用比上行链路更高的速率;
  6、有效降低运行和接入费用————由于EDGE提供了一种比较灵活的系统操作方式,因此相对其他技术来说,部署起来就容易迅速得多;我们可利用现有的GSM和IDMA-136的基础设施,并可以采用逐步引入的方法,这样,我们就能够有效地降低运行者和用户的费用。

——(3)注意EDGE技术的核心内容
  EDGE的物理层的许多参数与GSM相同。载波间隔为200kHz,时隙结构也与GSM相同。在TDMA系统中,所有的数据都是以突发的形式发送的,因此也可以认为是一个个的小"数据包"。这些业务的特性由无线资源分配方式来决定,可以是分配给连续的使用,也可以是按需分配。显然,采用按需分配方式时无线资源利用率要高得多。然而,即使是连续分配加上不连续的TDMA发送方式,也能减少干扰。EDGE突发的格式也与GSM的相似,一个突发包括一个26比特的位于突发中部的训练序列,位于头、尾部的各3个尾比特,以及在最后的8.25个保护比特。当然,尽管EDGE使用了GSM的载频带宽和时隙结构,但并不意味着它仅限于用在GSM系统中。相反,它是一个通用的空中接口,可以高效地提供高速数据业务,使得现有蜂窝系统朝第三代的演进更容易实现。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GSM网络,EDGE收发机必须装在一个为标准收发机设计的基站舱中,并且EDGE收发机必须在发射频谱和热分散方面可以被人们所接受。一般地,高性能的EDGE收发机在发射8PSK时可能需要减少它的平均发射功率,与GMSK相比,平均功率降低(SPD)在2-5dB之间。如何设计低功率的收发机即微基站、室内或微微基站(picobase)和移动终端会带来进一步的挑战,比如在EDGE系统中就不能再使用针对非线性调制优化的发射机结构。在连接移动终端的地方可以采取两种调制方式。第一种是将GMSK传输用于上行链路,将8PSK用于下行链路。这样上行链路的速率将限制在GPRS的范围内,而EDGE的高速率将提供给下行链路使用。因为绝大多数服务对下行链路的速率要求都要比上行链路高,这种方案可以用一种最经济的方式满足移动终端的服务需求。第二种方式就是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都采取8PSK方式进行传输,该方式可以提高数据发送比特率。然而,由于EDGE收发机发射比特率更高,并且采用了使纠错编码与信道质量相适应的方式(或者说"自适应编码方式"),因此我们必须对EDGE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协议进行改进,其主要的改进是链路质量控制方式方面。由于信道质量是时变的,为了增强链路的强健性,有必要进行链路质量控制。链路质量控制技术包括链路匹配和逐步增加冗余度两个方面。在链路匹配方式中,需要周期性地对链路质量进行估计,从而为下一个要传输的内容选择最合适的调制和编码方式,以使用户的数据比特率能达到最大。对付链路质量变化的另一种方式是逐步增加冗余度。在这种方式中,信息刚开始传输时,采用纠错能力较低的编码方式,如果接收端解码正确,则能得到比较高的信息码率;反之,如果解码失败,则需要增加编码冗余量,直到解码正确为止。显然,编码冗余度的增加必将导致有效数据速率的降低和延时的增加。现有GSM系统中,频率利用系数一般为9,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将向着更低的频率再使用方向发展。通过运用跳频和多种频率再用图样,以及不连续发射技术(DTX),频率再用系数小于3也是可行的,这就是说每3个基站就会发生频率被重新使用的情况。EDGE支持许多种再用图样。实际上,通过采用链路质量控制手段,EDGE可以在任意的频率规划中引入。事实上,由于采用了链路自适应技术,EDGE可以被引入到任何频率计划,包括EDGE可以被引入到现有的GSM频率规划中,为未来更高速率的数据通信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信道管理方面,标准的GSM收发机只支持“GSM语音和GSM电路交换数据信道”和“GSM分组数据信道”。一旦引入EDGE技术后,基站将有两种收发信机:标准GSM收发信机和EDGE收发信机,而EDGE收发信机将同时支持“GSM语音和电路交换数据信道”、“GSM分组数据信道”、“GSM语音和电路交换数据信道”、“分组数据信道”,对于这四种数据信道,EDGE收发信机能够对它们进行自动管理,以便提高数据通信的效率。现有的GSM系统能够支持透明和非透明业务。非透明业务承载者用无线链路协议来保证无差错数据传输。对于这种情况,有8种承载者,能提供的比特率为4.8-57.6kbps。实际的用户数据比特率随信道质量而变化。电路交换业务承载者的定义并不因EDGE的引入而改变。比特率相同,不同的只是编码方式有所不同。EDGE的电路交换方式使得可以占用较少的时隙来实现较高速数据业务,这能降低移动终端实现的复杂度。同时,由于各个用户占用的时隙数比标准GSM系统的少,从而可以增加系统的容量。此外,对每个IP连接承载者,都定义了一个QoS参数空间,如:优先权、可靠性、延时、最大和平均比特率等等。由这些参数的不同组合就定义了不同的承载者,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要。而对EDGE需要定义新的QoS参数空间。例如,对于速度为250km/h的移动台,最大码率为144kbps,对移动速度为100km/h的移动台,其最大码率为384kbps。平均比特率和延迟等级也与GPRS的不同。由于不同应用、不同用户的要求不同,因此EDGE必须能够支持更多的QoS。
在此值得业界注意的是————作为介于现有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之间的一种2.75G过渡性数据通信技术,引进EDGE技术必然会对现有的网络结构和移动通信设备带来影响,虽然EDGE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现有GSM网络的数据服务速率,但要使EDGE易于被网络运营商接受和推广,EDGE必须将它现有的网络结构的影响降到最低,并且EDGE系统应该允许运营商再次利用现有的基站设备。这也是此次中国移动“EDGD研讨会”所着重探讨的问题。此外,使用EDGE,运营商应该不需要修改它们的无线网络规划,而且EDGE的引入也不能影响移动通信的质量

时间:  2004-9-6 21:47
作者: 通信客

同意11楼的意见,3G牌照还要大概一年的时间才能发放,等3G网络在较大范围建成,用户有较大发展,可能会有两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尽力培育用户数据业务需求就是移动运营商的重要工作,而在这点上,显然GPRS对于CDMA1X的弱势将会导致联通在数据用户数量方面后来居上,移动确实迫切需要改变这种技术弱势,如果等到3G,恐怕为时晚矣。
时间:  2004-9-8 10:32
作者: looking

3G如果迟迟不能发,而EDGE又确实能解决移动现有的问题,我想上EDGE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信产部让我们期待得太长时间了.
时间:  2004-9-15 13:08
作者: youngerer

南方移动要上EDGE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15 13:08:43编辑过]


时间:  2004-9-21 22:15
作者: 胡不试之

铁了心做WCDMA了.中兴,华为未必拿下多少份额....
时间:  2004-9-24 13:55
作者: C115主人

移动这样做是给国资委和信产部施加压力,加速发牌照,所谓的上EDGE,不过是小规模试验网罢了,而且广东上EDGE更多是向扩容,扩容的钱已经用光了,总部不增加投资,就借着上EDGE来扩容,爱立信的gsm和EDGE很多设备是通用的。
时间:  2004-9-27 12:48
作者: jaffycat

小规模的试验而已。
GSM的机柜全部要换(处理高速数据能力有限),天馈、电源、传输大部分应该不用动。
另外终端是大问题,数量很少。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