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中国移动的3G选择!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7-5-29 15:52
作者: dissipator     标题: 中国移动的3G选择!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tbody><tr><td id="labeltag" valign="top" align="center" width="60">标签:</td><td style="WIDTH: 430px;"><font color="#111133">中国移动</font><br/>&nbsp;&nbsp;&nbsp;&nbsp;&nbsp;<a href="http://search.blog.sina.com.cn/blog/search?q=td_scdma&amp;tag=n&amp;t=tag" target="_blank"><font color="#111133">td_scdma</font></a>&nbsp; <a href="http://search.blog.sina.com.cn/blog/search?q=wcdma&amp;tag=n&amp;t=tag" target="_blank"><font color="#111133">wcdma</font></a>&nbsp;<a href="http://search.blog.sina.com.cn/blog/search?q=3g%C5%C6%D5%D5&amp;tag=n&amp;t=tag" target="_blank"><font color="#111133">3g牌照</font></a><br/>&nbsp;&nbsp;&nbsp;&nbsp;</td></tr></tbody></table><table class="description"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div class="sysBr500 text" id="articleText4d41b856010007sh" align="left"><div><font size="6">&nbsp;&nbsp;&nbsp; </font><font size="5">中国的3G发展到今天,一个是因为国家要支持自主知识产权的TD制式,通过TD制式培育出整个产业链;另一个原因则是各方利益的博弈,包括运营商、制造商,他们通过媒体发表各种言论进行造势,以期局势的发展朝着他们期待的方向发展(如果有实力运营商一开始就表态支持TD的话,那么现在也不是这个样子了)。正因为这样,中国3G有了今天的现状,长期以来一直是雾里看花的状态:花好美,可始终够不着!</font></div><div><font size="5">&nbsp;&nbsp;&nbsp; 中国移动长期以来倾心于GSM向WCDMA的演讲路线,这是众所周知的,不再是什么秘密。作为中国最强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同时也是移动通信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中国移动曾经采取的博弈措施包括:1、在全国范围内搭建试验网(尤以广东移动为代表),以期复制中国小灵通的成功模式,后被叫停。2、通过移动研究院等部门对WCDMA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宣贯工作,在中移动内部造成中移动必将上马WCDMA的局势;3、通过媒体造势,造成中移动从GSM向WCDMA演讲是最合理的选择的错觉。(这里不排除是WCDMA利益集团的所为,但中移动起码是乐意看到的)</font></div><div><font size="5">&nbsp;&nbsp;&nbsp; 时至今日,中国移动承担了10城市TD网络的建设任务,中移动在内部定位为履行政治责任,除了搭建TD的10个城市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建设之外,其他城市都是按兵不动,对TD不甚积极。大有不到最后形势明朗一刻,坚决不向TD靠拢的架势。</font></div><div><font size="5">&nbsp;&nbsp;&nbsp; 中移动为何对WCDMA情有独钟?说到底,不过是受了WCDMA利益集团的忽悠,说什么GSM-〉GPRS-〉EDGE-&gt;WCDMA是最平滑的升级方式。不过,<strong>这绝对是忽悠,天大的忽悠</strong>!1、首先,GSM-〉WCDMA如果说是平滑的话,那么GSM-〉TD_SCDMA也是平滑的,这两个过程没有太大的区别。2、其次,如果把平滑升级定义为软件升级的话,那么GSM-〉WCDMA根本就不是什么平滑,整个无线网络都是新建的,GSM和WCDMA就是两个网络,这和联通GSM与CDMA是两个网络没有什么区别。3、再者,有人说了GSM和WCDMA可以共核心网,这没有什么说的,GSM和TD也可以共核心网,不是什么难题。4、最后,有人说GSM和WCDMA可以互操作,比如无缝切换什么的,给客户感觉是一个网络。这也没有什么的,对于GSM和TD来说是一样的,因为只要有双模双待机,那么互操作就是那么简单。</font></div><div><font size="5">&nbsp;&nbsp;&nbsp;&nbsp;其实,仔细分析一下中移动大可不必如此。作为运营企业,希望选择最为成熟的制式来开展业务,表面上看也无可厚非。<strong>但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今天,技术的成熟和先进仅仅是博弈的一个因素,甚至不是主要因素</strong>。而有政府的支持,就意味着有市场,政府支持TD,那么TD就肯定能成功,并将占据主流市场。</font></div><div><font size="5">&nbsp;&nbsp;&nbsp; <strong>所以换个角度思考,选择TD有何不可?</strong>1、从标准上看,TD与W同为国际标准,不管有什么样的优劣之争;2、TD有政府的支持,有民族的旗帜,自主专利的成本优势,市场表现不用担忧;3、TD的成熟度稍微滞后,但以中国政府已经给出足够的时间促其成熟,如若再辅以中移动的大力支持,赶上甚至赶超WCDMA的成熟度也是指日可待。为何说能赶超呢,因为只有在中国才有这么大规模的用户应用,而WCDMA到现在也没有机会又这么大规模的用户应用。</font></div><div><font size="5">&nbsp;&nbsp;&nbsp; 所以,<strong>如若中国移动以积极选择TD,并推动TD走向全世界</strong>,那么随之而来的:1、政府支持TD,中移动选择TD,那么政府肯定会在政策上倾向中移动;2、选择TD后,TD整个产业链都围绕中国移动转,可以说中国移动在产业链上的核心地位得到加强。而选择其它制式,中国移动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不可能那么重;3、作为中国企业,选择了TD,并且强大了TD,必将赢得社会的尊重。到那个时候,中国移动就真正做到了不仅做大,而且做强,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font></div><div><font size="5">&nbsp;&nbsp;&nbsp; 既然始终要有企业承担TD的历史使命,而且中国移动的可能性最大,与其坐等做冤大头,那不如主动向国家表态申请TD牌照,<strong>一方面可以争取到政策支持,另一方面现在还有1年左右的时间可以做很多的准备工作</strong>。不妨,以当初对WCDMA的热情来对待TD,积极做好迎接TD牌照的准备。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宣贯TD相关知识,然后要求各个省公司做好TD网络的前期工作,确保发牌后半年之内提供TD的商用网络。只要网络优质,占据先发优势,那么等到WCDMA发牌的时候,WCDMA也许根本就没有竞争力了。</font></div><div><font size="5">&nbsp;&nbsp;&nbsp;以上仅个人一家之见,供有共识之士一起分享!</font></div></div></td></tr></tbody></tabl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4 9:50:13编辑过]


时间:  2007-5-29 15:53
作者: dissipator

原文链接:<a href="http://blog.sina.com.cn/u/4d41b856010007sh">http://blog.sina.com.cn/u/4d41b856010007sh</a>
时间:  2007-5-29 16:03
作者: jianyuting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07-5-29 16:34
作者: 卡拉就是猫

支持TD,但是楼主的话破绽太多。
时间:  2007-5-29 17:19
作者: beaq

路过。。。。。。
时间:  2007-5-29 17:24
作者: cser2000

一看就是外行人说的外行话~,也就合适放在新浪之类的娱乐版拿出来忽悠下老百姓
时间:  2007-5-29 17:57
作者: 服务生

皇帝的女儿强嫁了!
时间:  2007-8-23 15:35
作者: lolo365

技术先进不等于就能赢利。这有很多的原因。3G要求换终端。说句实在话,穷老百姓能有几个钱去花在买手机上。不过中国移动有钱,可能会免费发放3G手机。难说会一举成名。大家就等着领移动的免费3G手机的了。
时间:  2007-8-23 15:58
作者: xyzman

TD是扶不起的赵阿斗,还是说中国人现阶段还不适合自主研发。反正是初级阶段的水平,很初级。
时间:  2007-8-23 17:50
作者: 7717914

还是移动弄TD吧
时间:  2007-8-23 20:02
作者: 设计院新丁

支持楼主,只是移动需要成熟产品!
时间:  2007-8-25 02:28
作者: Romio.Je

<p><font size="5">其实,是这样的。</font></p><p><font size="5">W是优秀的频分系统,尤其是升级到R5以后,结合HSPDA,其功能更为强大。然而,由于所有无址码暂存缓取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为了解决传输问题,所以其物理上的限制决定了,传输能力取决于运营商对区域通信量的判断。</font></p><p><font size="5">W及R5系统和TD 系统都是滞后型泛函系统。W和R5 主系统(也就是执行传输任务的即时系统)在受到堆堆溢数据挤压时,多余的传输量同样被接入主系统,单位信道传输能力被平均,因此传输效率下降。</font></p><p><font size="5">TD系统在遭遇堆溢数据量传入时,T时刻主系统只接入固定量的信号第1批接入的信号,其余暂存堆溢函数系统,由堆溢函数系统处理堆溢的数据。T+1时刻则处理第二批接入的信号,如果完成则T+2时刻处理第一批接入的数据的第二部分数据。否则继续处理第三批接入的第一部分数据。这样传输效率也会下降。而且如果TD接收端的读取能力大于传输能力,那么第二批数据需要先和副本对接,然后读取。这样同样会造成传输效率下降。如果是可视电话的话,就会出现马赛克现象。</font></p><p><font size="5">那么选TD的意义在于必须在欧洲国家建网,瓜分欧洲的蛋糕。而建W或R5就不必那么麻烦了!这个问题在于建TD可以加深与欧洲的经济和业务联系,然而问题是瓜分他们的蛋糕,他们怎么想?!会不会无端树敌?!对于他们什么才是最重要的?!</font></p>
时间:  2007-8-25 02:43
作者: Romio.Je

<p><font size="5">关于欧洲和北美的关系,前因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后因是《北大西洋公约》。而欧洲和北美的矛盾可能大概主要是贸易逆差和美国对欧洲事务的过分干预吧!</font></p><p><font size="5">大家认为,政治上的连接和结交成就新贵比较容易,可是我想,欧洲在经济方面的归属和大企业稳定性是比较让人满意的。在国家强大以前,这些小动作根本没有实际意义。就是这样,选啥都一样,问题不大。关键是民族综合实力,尤其是文明程度。欧洲人自诩为高贵的日珥曼血统的人,他们对于人们的文明习惯和文化素质比之经济利益同样重视。</font></p><p><font size="5"></font></p><p><font size="5">大家说选什么?!呢???!!?</font></p>
时间:  2007-8-25 03:14
作者: Romio.Je

斑竹,您认为移动应该选怎么呢?!
时间:  2007-8-25 07:12
作者: rosegun

<p>移动上TD有两个大问题,不解决好联通就是前车之鉴:</p><p>1。终端问题。所有的TD终端都要中国自己研制,到目前还没有看到有多少国际手机巨头发布TD手机,即使将来发布估计也要落后于W。而现在W手机已经上千款,价格也分布比较均匀,这个是最关键的死穴。</p><p>2。漫游问题。中国移动的命脉在于中高端用户,特别是国际飞人类的客户更是移动必须要保证服务的。可上了TD后去国外漫游怎么办?现在国际上90%的国家3G都选择了W,就算是TD/GSM双模手机可以在当地用,可是在国内用惯了3G,让这帮人到国外回头用2G,他们会干么?难道出W/TD/GSM三模手机么?价格需要多高?</p>
时间:  2007-8-26 20:30
作者: Romio.Je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rosegun</i>在2007-8-25 7:12:00的发言:</b><br/><p>移动上TD有两个大问题,不解决好联通就是前车之鉴:</p><p>1。终端问题。所有的TD终端都要中国自己研制,到目前还没有看到有多少国际手机巨头发布TD手机,即使将来发布估计也要落后于W。而现在W手机已经上千款,价格也分布比较均匀,这个是最关键的死穴。</p><p>2。漫游问题。中国移动的命脉在于中高端用户,特别是国际飞人类的客户更是移动必须要保证服务的。可上了TD后去国外漫游怎么办?现在国际上90%的国家3G都选择了W,就算是TD/GSM双模手机可以在当地用,可是在国内用惯了3G,让这帮人到国外回头用2G,他们会干么?难道出W/TD/GSM三模手机么?价格需要多高?</p></div><p>这位又提醒一点:选TD是必须在全世界建网,是国际大战略,不是针对欧洲或别的!</p>
时间:  2007-8-26 22:09
作者: 饿了就吃包子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Romio.Je</i>在2007-8-26 20:30:00的发言:</b><br/><p>这位又提醒一点:选TD是必须在全世界建网,是国际大战略,不是针对欧洲或别的!</p></div><p></p>
时间:  2007-8-26 23:19
作者: denny_owen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rosegun</i>在2007-8-25 7:12:00的发言:</b><br/><p>移动上TD有两个大问题,不解决好联通就是前车之鉴:</p><p>1。终端问题。所有的TD终端都要中国自己研制,到目前还没有看到有多少国际手机巨头发布TD手机,即使将来发布估计也要落后于W。而现在W手机已经上千款,价格也分布比较均匀,这个是最关键的死穴。</p><p>2。漫游问题。中国移动的命脉在于中高端用户,特别是国际飞人类的客户更是移动必须要保证服务的。可上了TD后去国外漫游怎么办?现在国际上90%的国家3G都选择了W,就算是TD/GSM双模手机可以在当地用,可是在国内用惯了3G,让这帮人到国外回头用2G,他们会干么?难道出W/TD/GSM三模手机么?价格需要多高?</p></div><p>说的好,这才是关键。</p>
时间:  2007-8-28 20:56
作者: Romio.Je

<p>今天真正回忆了TD 的由来,一个学术向技术和技术应用的政治或者说利益,生存,的产物。</p><p>由学术直接到技术应用是危险的,我觉得当初移动人拼命阻止TD ,选择W&nbsp; 实在是思路清晰。</p><p>从学术到技术的应用来考虑TD ,实在是存在系统应用的落差,而这就需要设计部的兄弟们搅尽脑汁,为这个落差</p><p>设计合理的转换与布局系统。技术部有为朋友在Q里加了我,我还没有问原因是不是因为这个!</p><p>但是直觉告诉我,这个落差造成的问题对于将来其他服务系统的接入程序,以及终端上程序的挂接中的转换可能还会有更多的</p><p>问题需要解决,所以,我个人从科学和应用的角度讲我反对TD 商用,至少反对移动S商用。</p>
时间:  2007-8-28 21:10
作者: Romio.Je

<p>选择TD 最重要的不要让TD 的研究者推出TD 这个骗人的概念对国家的欺骗造成不良影响。</p><p>这些泯昧良知的学者,为了一己之失,在原有的技术上,选择一个不同的方式表达,就渴望得到技术和学术上的褒奖,</p><p>这种无知的所谓学者是愚蠢的。其不知如今的国家领导不是封建皇帝,个个都是名牌高校毕业或者在名牌高校进修过。我仅仅高中文化,还知道用泛函微分函数组去考虑通信系统技术。他们比我有学问多了。</p><p>TD 得不到国家资金支持,也就不奇怪了!当初我没有 考虑这些,还觉得大家对新技术研发支持不够。</p><p>现在才知道,腐败在中国多么的彻底,尽管很多人为了生活身不由己,可是无端浪费自己的生命,白白浪费农民辛苦汗水种的大米了!</p>
时间:  2007-8-28 21:13
作者: Romio.Je

原来,我总觉得X新技术的投入如果资金够量不愁不出成果,现在看来,我们不应该先研究学术技术和消费市场,而应该先 研究人,研究这个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时间:  2007-8-29 10:46
作者: hamwood

<font size="3">建议中纪委去严查一下中移动有无收受WCDMA好处的地方</font>
时间:  2007-9-2 17:25
作者: isya

涉及到国家的事情老百姓不好猜啊。。。
时间:  2007-9-2 17:48
作者: zhaoxin_xt

比较支持TD,因为毕竟有部分是自己的专利!!!!
时间:  2007-9-2 20:58
作者: zhong-guo-xin

路过
时间:  2007-9-2 21:37
作者: 竹牛


时间:  2007-9-3 13:18
作者: 南点

国际飞人何其多?这部分人决定移动的制式?
时间:  2007-9-3 13:56
作者: 喂喂拷

瞎扯!
时间:  2007-9-3 18:08
作者: wzx22055

<p>移动上W仅需要更换载频即可,上TD则麻烦很多。</p><p>W的终端丰富而且性能稳定价格便宜,TD则相去甚远。</p><p>总之移动上TD是自找苦吃。</p><p>TD至今还未放号,移动上TD恐怕连本都收不回来。</p>
时间:  2007-9-3 21:19
作者: Romio.Je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wzx22055</i>在2007-9-3 18:08:00的发言:</b><br/><p>移动上W仅需要更换载频即可,上TD则麻烦很多。</p><p>W的终端丰富而且性能稳定价格便宜,TD则相去甚远。</p><p>总之移动上TD是自找苦吃。</p><p>TD至今还未放号,移动上TD恐怕连本都收不回来。</p></div><p>我虽然没有时和条件去研究CDMA技术,但是我相信这位仁兄!</p>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