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转帖]ADSL的局端的接法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4-6-16 14:44
作者:
笨鸟先飞
标题:
[转帖]ADSL的局端的接法
这其实是一篇介绍宽带MDF(总配线架)的文章,但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ADSL局端的接法,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可能不会碰到这个问题,因为这是由运营商来解决的。但是我们可以去了解。
2002年是ADSL宽带发展最为迅速的一年,电信、网通的“宽带中国”、“宽带极速之旅”等业务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宽带的内容,再加上价格的下降,吸引了来越多的“眼球”。尽管有些专家认为ADSL不是真正的宽带,不代表未来宽带发展的方向,但因其兼具价格、安全等方面的优势,ADSL在中国的发展渐成燎原之势,ADSL用户数也在直线式上升。但是相对来说,宽带ADSL用户总量平均只有窄带PSTN用户的5%左右,发展空间非常广阔。尤其是今年以来,许多省会城市以及经济发达的地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的ADSL用户发展呈现出跳跃式的增长,但同时这对局点MDF配线系统的压力越来越大。采用传统的配线方式对ADSL宽带的接入,由于倍增的配线容量,繁琐的配线方式等原因,造成对现有机房空间紧张、宽带业务接入开通效率低、配线调线管理维护极不方便等现状出现。
一、传统窄带接入配线方式
图1 总配线架(MDF)
常用的配线架(MDF)包括内线配线模块、外线配线模块、配线架立柱和跳线走线架四部分,前面竖排的为外线配线模块阵列,用于外线用户线缆的接入也称直列。后面横排的为内线配线模块阵列,主要用于跳线和局端设备连接,也称横列。
对于传统接入,配线架连接的方式主要如下图所示:
图2 窄带接入配线方式
以常州万达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总配线架JPX520为例,该配线架的容量为6000线,5个直列9个横列,架体尺寸为:
外形尺寸:1.25米(W)×1.30米(D)×2.60米(H)
以10万线的PSTN交换机房为例,则JPX520总配线架数量应为10万/6000=16.7,即共需17个JPX520型总配线架。按照17个配线架并排一线放置,及配线架左右、前后的通道和操作空间预留,则相对最小面积应为:
(0.8+1.30+0.8)×(1+1.25×17+1)=67.43 m2
图3 MDF机房排列图
二、 传统宽带接入配线方式
对于现行的ADSL宽带用户接入,局端基本采取如下方式进行配线接入:先将对应用户直列(对应C端口接点)与横列间(对应D端口接点)的跳线拆除,在总配线架横列,也即内线配线模块上新增两组端口(分别称之为A端口接点和B端口接点)。用户外线线缆由总配线架直列(外线配线模块)跳线至新增横列端口(A接点),由A组端口跳线至设备机房(即ADSL局端设备DSLAM机房)DSLAM设备对应的xDSL分离器上,高频信号通过ATU-C连接至ATM/BRAS/ROUTER至IP网络,完成数据连接;由xDSL分离器再跳线回到配线机房总配线架新增横列端口B接点,B接点端口跳线至原对应该用户内线配线模块D端口接点,再连接至PSTN交换机,完成语音连接。
图4 传统宽带接入配线方式
通过以上对新增ADSL用户的配线方式整个流程的分析,对每个电话用户开通ADSL宽带连接,必须在总配线架上新增两组横列(内线配线模块)端口,也就是说每增加一个ADSL用户,配线架容量必须增加2倍,用于连接的跳线线缆数量也需增加2倍。
则以上述10万线PSTN局点为例,假设ADSL开通率为30%, 即新增ADSL用户为3万线,则对应新增总配线架横列端口(内线配线模块)为6万线,为方便操作,新增MDF全部配置横列(内线配线模块),则必须新增加JPX520型配线架为6万/6000=10个JPX520型总配线架。
同样按并列一排计算,面积为:
1.25×(0.8+1.30+0.8)×10=36.25m2
则由此可见,对10万线PSTN用户,ADSL开通率30%,即3万用户上ADSL业务,需增加36.25m2(36.25/67.43=53.75%)的配线机房面积。
同样对于配线机房和设备机房间的线缆连接数量也增加2倍。
三、采用宽带配线架技术的接入方式
宽带配线架主要在内线配线模块内设置可插拨式的宽带配线模块(内置xDSL分离器)。其外型、体积与普通MDF形式基本相似。其连接方式可如下图所示:
图5 宽带配线架技术接入方案
当PSTN用户需开通ADSL宽带业务时,只需将该用户在MDF直列端口接点C与横列端口接点D之间的跳线拆除,由C接点跳线至宽带配线模块A,并从宽带配线模块A在跳线至原横列端口接点D即可完成操作。宽带配线模块A与设备机房内DSLAM有连接。
这样,采用宽带配线架技术接入,开通一线ADSL用户,新增一组宽带配线模块。同样计算开通3万ADSL用户所需的机房面积及线缆数量:
3万/6000线=5个配线架
1.25×(0.8+1.30+0.8)×5=18.13m2
则由此可见,对10万线PSTN用户,ADSL开通率30%,即3万用户上ADSL业务,采用宽带配线架技术接入方式,增加配线机房面积为18.13m2(18.13/67.43=26.88%)。比起传统宽带接入方式节省一半机房面积。
同样对于配线机房和设备机房间的线缆连接数量增加1倍。比起传统宽带接入方式线缆连接数量减少1倍。
四、宽带配线架技术的优势体现
采用新型的宽带配线架技术,可以节省机房空间,尤其对于简化复杂的配线过程,提高操作效率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对于ADSL业务的更大规模的开展,具有无可比拟的推动作用。
●省空间:对于配线机房的空间节省,以上分析已可见一斑,同时由于宽带配线架技术采用的宽带配线模块集成了xDSL分离器,这就使的设备机房内的DSLAM设备不需要另配分离器模块,则DSLAM设备的集成度和系统容量也成倍增加,从另一方面也节省了设备机房内占用面积。
●省线缆:传统宽带接入方式,配线机房与设备机房内的走线包括3组线缆(内线模块至PSTN交换机一组,内线模块至DSLAM设备两组)。采用宽带配线架技术后的接入方式,配线机房至设备机房的走线只需两组(内线模块至PSTN交换机一组,宽带配线模块至DSLAM设备一组)。比起传统宽带接入配线方式,节省一半线缆,并且最重要的是简化了布线操作复杂程度。
● 减少失误:传统宽带接入配线方式,涉及多对线缆,多个配线模块,机房工
作人员易产生操作失误。采用宽带配线架技术配线方式,极大方便操作过程,对配线效率有一个极大的提高。
● 操作流程不变:采用宽带配线架技术配线方式,主要跳线操作过程都在配线
机房内完成,并且对于测量台对线缆的在线测试、例行测试等没有影响。
五、 带配线架接入技术的应用推广
宽带配线架与传统的总配线架相比,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关键部分
在于配置了宽带配线模块,但对于在用系统而言,通过改造现行的MDF的难度相对较大,对于新增系统,宽带配线架接入技术则具有明显的优势。
当然,宽带配线架接入技术的推广,还有待运营商对其的认可、宽带配线模
块与DSLAM设备的连接兼容、传统配线厂商对宽带配线架技术的认同并及时进行改造跟进等多方面的因素。
时间:
2004-6-16 16:21
作者:
ITU
顶
时间:
2004-6-22 10:08
作者:
家园客人
我也不知道这样接对不对!
时间:
2004-6-24 12:56
作者:
yuyue
国外现在将ADSL话音分离器都放在MDF上, 中国会这么做吗?
时间:
2004-6-29 10:46
作者:
girl_two1116
不知道!应该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吧
时间:
2004-12-27 16:31
作者:
dyt205
顶。
时间:
2006-2-27 23:18
作者:
lilei226688
知道
时间:
2006-3-1 13:07
作者:
txd412
应该不是这样的.
时间:
2006-3-3 17:06
作者:
liweiguang25
那是什么样的??!
时间:
2006-3-6 12:32
作者:
Vic.chen
老文新赏,好!
时间:
2008-5-17 08:49
作者:
东方快车
<p>上述文章的接法到底对不对啊?</p>
时间:
2008-6-9 17:04
作者:
port
我现在对宽带跳线都跳怕了
时间:
2008-6-9 22:15
作者:
tiantong20
正在学习,谢谢
时间:
2008-6-19 09:50
作者:
wlspml
随便杂个接 走线一定要规范 有机会传一张机房MDF走线头都要弄晕
时间:
2008-6-19 16:50
作者:
小猪在跑
很好,图文并貌
时间:
2008-7-21 17:44
作者:
kmyjh
好东东
时间:
2008-7-23 12:14
作者:
小猪在跑
时间:
2009-2-15 10:00
作者:
lxc9
这个好,顶起来,谢谢了。。。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