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求教职称论文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7-6-23 21:29
作者:
lrproc
标题:
求教职称论文
<p>本人是做线路设计的,今年要评中级,</p><p>为论文而头痛,有没有高手指点一、二,谢谢!</p>
时间:
2007-6-25 12:54
作者:
xiaoye8431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cce8cf;">我也想知道</font></p>
时间:
2009-2-27 10:34
作者:
hanbaokang
标题:
论文
去年的文章,仅供参考
以优质材料和精湛工艺,服务于高速发展的中国信息化
我国当前光纤、光缆行业和原材料的一些问题
摘要:本文主要讲当前全球光通信市场发展良好势头以及国内光纤市场的供需情况,同时讲到光缆质量的重要性。同时呼吁,光缆生产企业一定要在生产中采用品牌厂家的优质光纤和符合标准的优质光缆原材料,以充分保证光缆产品质量的长期稳定性。也建议运营商在采购中努力探索更科学、更符合运营商长远利益的集中采购方式。
当前,全球光通信市场发展势头良好,光纤光缆产业明显走出了网络泡沫时代之后的萧条期,呈现较快的增长。
世界范围内,宽带业务的发展推动了全球固网及移动运营商的光网络建设。2006年,全球单模光缆铺设量为250万皮长千米。近几年中国和美国的光纤用量约占全球总用量的近50%,并将持续到2009年。预计未来几年全球光纤光缆市场将显著增长,2006-2011年,全球光缆铺设量将保持9%的年增长率,到2011年将达到1.38亿皮长千米。
与全球宽带多媒体业务需求的日益增加同步,伴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需求,中国的光传输网建设仍是我国基础电信网络发展的重点。
在中国,光传输网络将逐步从光电结合的网络向全光网方向发展,从点到点和环网方式向网状网方式演进,光联网也将从静态人工管理的联网向智能化动态联网发展,传输节点从业务和管理维护的相对集中方式向分散方式发展,光交换与传输逐渐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从而在光层面上构筑一个高度灵活可靠、能够实时调度配置带宽的超大容量智能光网络。
随着全网业务的数据化,特别是宽带IP业务的快速发展,大容量智能光网络将不仅可以提供巨大的网络容量,而且可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态网络结构,以高性能、低成本支持未来的任何业务和信号,成为支持下一代电信网最灵活、有效的基础网络。
随着智能网络接点设备的成熟、软件技术、网络算法、分布管理等技术的实用化,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已经开始投向市场。智能光网络是通过独立的控制平面完成业务的配置和连接管理的光传送网,主要面向网状网结构,是目前智能光网络技术的主流方向。
作为现代光传输技术的最高端应用领域,远程干线光缆传输技术的趋势是向大容量、长距离、支持多业务、多环境节点设备、智能化方向发展。
随着上述的技术进步,以及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宽带和移动网络的迅猛发展;同时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实施也将促进农村市场和宽带业务市场的增长。
而最重要的驱动力,来源于我国蓬勃发展的国民经济,以及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电信服务需求。其中,我国城镇居民电信消费额从1985年的0.6元增长到2007年的600多元,22年间复合增长率达到38%,预计2008年电信消费支出逼近700元。而根据信息产业部的预测,2008 年国内电信运营市场的总收入将达到7890亿的规模,国内电信市场的总投资将达到2840亿元的规模。强大的消费能力,以及庞大的投资计划,使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中国的通信业将继续目前高速发展的态势。
截至2006年年底,中国通信行业的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425.9万皮长千米,光缆纤芯总长度达到8893.4万芯千米。在2006年,中国生产了2000万芯公里的光缆,让我们对比一下2000年的800万公里、2001年的1200万公里和2002年的900万公里的数字,可以知道,当前仍然是光纤光缆需求旺盛的时期。
现在,我国光纤光缆企业的生产能力、产量、采用技术、工艺、设备情况基本达到国际较先进水平,已形成了武汉、江苏、浙江、成都等多个生产基地。在行业最上游的制棒领域,生产能力基本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但在大直径制棒技术、生产成本和工艺控制上,比世界先进水平还有明显差距。
我国光纤拉丝的生产能力比较富裕,2006年产量达2700万千米。用纤量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位,我国的光纤产业已经形成,普通品种的光纤质量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并有部分光纤出口。
回首往昔,世纪之交的1998-2002年成为我国光缆制造业高速增长的关键时期。目前,中国已经掌握绝大多数品种光缆的生产技术,并能够配套供应制造所需的成套设备。管道光缆、直埋光缆、钢丝钢带铠装光缆、特种直埋光缆、非金属光缆、阻燃光缆、室内光缆、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光纤带光缆和海底光缆等产品已经完全成熟,并基本能够配套供应光缆所有原材料。
“中国制造”的光纤光缆已经改变了十几年前外国光缆占领中国市场半壁江山的局面,目前除极少数特殊品种外,国外成品光缆已经很少见到。
目前我国光纤光缆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是客户的产品需求变化,突出表现在低水峰光纤的使用量大大增加,不仅用于城域光网络,也用于长途传输,目前的比例已经超过70%。同时,G.655光纤已经不作为主流用途。在缆型方面,管道和架空光缆的比例有所增加,带状光缆的使用量也有所增加。
第二是价格大大降低,普通G.652光纤的价格已经降低到80元每公里以下的水平,而24芯管道光缆也降低到三四千元的水平。光缆价格逐年走低的情况,一方面使广大用户能够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现代信息社会的好处,也使不少通信行业人士有所担心。因为,目前的低价既有生产厂家不断扩大市场规模、改进生产工艺的因素,也有部分厂家在市场竞争中为避免被市场淘汰而采取短期行为的因素;而后者是不利于中国光缆行业的长久发展的。
第三是各通信运营商总部主导的批量集中采购日益流行。而由于建设管理体制和投资成本压力,集采过程中的价格权重过高,对光缆原材料质量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这一点,已经引起各运营商的高度重视,我相信这种状况将会有所改变。
在光缆行业中,主要的原材料包括下面几个类别:
1.光缆护套料;
2,光缆复合铝带或钢带;
3,光缆束管或松套管原料;
4,纤膏和缆膏;
5,光缆钢丝、FRP等加强材料;
6,光纤;
7,光纤着色材料,填充绳,无纺布,阻水带,印字带等辅助材料
9.光缆木盘、塑料盘、铁盘等包装材料。
其中,对光缆传输性能和耐久性能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材料是:光纤、纤膏、缆膏、松套管、护套料、钢带和铝带、钢丝等加强材料。当前这些材料的主要供应商分别为:
关键材料 主要供应商
光纤 康宁、长飞、OFS、特发德拉克、富通、法尔胜、烽火、南京华新、成都中住、亨通、三星、住友、中天等
光纤油膏 尤尼吉尔、霍尼韦尔、DSM、FULLER、 ASTOR、汉高、SYNCO、Info-Lab、SYNCOFOX、BP、鸿辉光纤油膏、OPMATE光纤油膏、大宇、TDZ梯地材、BUI、OPTIFILL OPAL等
光缆油膏 尤尼吉尔、尤荻嘉、华特佳、优力森、湖北化学所、鸿辉、昆山优诺、BUIL、TDZ梯地材等
松套管材料 HULS赫斯、尤尼吉尔、LG化学、美国联碳、北欧化工、BASF、BAYER、DSM等
护套材料 美国联碳、北欧化工、浙江富天、烟台冠羽、成都天翔、杭州永通、DOW、Borealis、江苏华益、江苏桦都、赫斯、上海赛克力等
铝带和钢带 上海网讯、西安秦邦、川崎、栖霞瑜、三菱、无锡全通、中宝器件、苏州迅达 、无锡顺通、江阴海达、江苏海门、周口光通、江苏永利、无锡华胜、上海威氏、无锡南泉、锡山隆盛、佛山佳顺、秦皇岛渤海、杏林捷安、南通崇川、锡山钢绳、西南铝业、吴江友邦、常州恒钢等
随着光缆价格的下降,光缆的外径也呈逐年减小的趋势。例如,2000年的96芯光缆外径约20毫米,而2007年的同类产品在14毫米左右。在制造商成本压力增大而使用更节约的缆型的同时,电信用户也越来越重视光缆系统的质量和安全。
按照行业标准的要求,光缆的使用寿命通常为25年。为达到这一标准,光缆中不仅需要符合标准要求的优质光纤,同时对护套材料、金属铠装和油膏的选料也有着严格的要求。
没有好的原材料,就不可能生产出优质的光缆。由于近年来电信运营商加大了对光纤光缆产品的质量监控力度,使过去一些采用伪劣光纤等手段降低光缆产品成本的方式有所收敛。但是,采用伪劣光缆原材料的行为却有所抬头。比如,以再生塑料顶替优质聚乙烯护套料;以普通铁皮取代镀铬钢带等等。近一阶段,更有一些不法厂家采取更为隐蔽的方法降低成本,比如采用回收聚乙烯材料制作光缆护套,以镀锡钢带代替镀铬钢带,采用不符合标准的油膏等。
这样生产出来的光缆,通过正常的手段或者目测往往不太容易发现问题,因为电信运营商或者相关的检测机构并不具备相关的检测标准和设备,然而光缆的寿命却存在着极大的危险。通过专业测试,不合格原材料与合格原材料之间的稳定性差异之大令人触目惊心
因此,我们呼吁,有远见卓识的我国光缆生产企业一定要在生产中采用品牌厂家的优质光纤和符合标准的优质光缆原材料,以充分保证光缆产品质量的长期稳定性。同时,也建议运营商在采购中努力探索更科学、更符合运营商长远利益的集中采购招标方式,让集中采购更好地引导我国光纤光缆产业走向以质量求生存的发展道路。
由中国电子元器件协会光电线缆分会、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通信电缆光缆专业委员会三家协会发布的2007年行业平均成本数据显示,我国通信光纤光缆行业的平均成本比2002年下降了40%,而光纤光缆产品的市场价格已经下降了70%。
目前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已经突破每桶100美元的水平,原材料中塑料的成本则大幅上升,如PE料成本由2002年的7500元/吨提高到13500元/吨。主要使用石化产品如塑料和油膏的光缆的价格却一路下降,这种趋势是难以长久维持的。
要求相关生产厂家一定要保证产品质量,确保国家的信息安全,绝不能因为市场竞争激烈而放松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只有采用优质的材料和精湛的工艺,加强质量管理,才能充分保证光缆产品质量的长期稳定性,同时也使我国的通信网络建设具有更高的安全保证,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进程。
2008年3月18日
时间:
2009-2-27 10:38
作者:
西红柿
应该自己动手。。。
时间:
2009-2-27 10:50
作者:
hanbaokang
标题:
论文
再给弟兄们提供一篇文章,供参考。
光纤接入技术网络结构及其优势简介
【关键词】 光纤 接入技术
在实现宽带接入的各种技术手段中,光纤接入网是最能适应未来发展的解决方案,特别是ATM无源光网络(ATM-PON)几乎是综合宽带接入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式。
在国外,美国南方贝尔、法国电信、英国电信、CNET、日本NTT、德国电信、KPN、SwissCom、SBC、Telecom Italia CSELT等国际机构在全业务接入网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均已作出基于ITU-TG.983建议的系统级APON实验或商用产品。
光纤接入是指局端与用户之间完全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体。光纤接入可以分为有源光接入和无源光接入。光纤用户网的主要技术是光波传输技术。目前光纤传输的复用技术发展相当快,多数已处于实用化。复用技术用得最多的有时分复用(TDM)、波分复用(WDM)、频分复用(FDM)、码分复用(CDM)等。根据光纤深入用户的程度,可分为FTTC、FTTZ、FTTO、FTTF、FTTH等。
光纤接入网结构
接入环路的三种系统结构分别为FTTN、FTTC和FTTH在网络发展过程中,每种结构都有其应用和优势,而目在经济地向全业务问演进过程中,每种结构都是关键的一环。
FTTN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是它将光纤进一步推向用户网络。它建立起一个接太平台,能提供话音、高速数据和视频业务给众多的家庭而不需要完全重建接入环路和分配网络。根据需求,可以在光纤节点处增加一个插件,即可提供所需业务。在因业务驱动或网络重建使光纤节点移到路边(FTTC或家庭(FTTH)之前,FTTN将叠加于并利用现有的铜线分配网络。
这种网络结构的基本要求是为了提供宽带或视频业务,节点与住宅的距离应当在4000到5000英尺的范围内。而当今的节点一般的服务距离可达12000英尺。因此,每个服务区需要安装3到5个FTTN节点。
FTTC或FATH光纤(光纤几乎到家)比FTTN多几个优点。当采用FTTC重建现有网络时,可消除由电缆传输可能带来的误差。它使光纤更深入到用户网络中,这可减少潜在的网络问题的发生和由于现场操作引起的性能恶化。目前FTTC是最健壮和“可部署的”的网络,是将来可演进到FTTH的网络。它同样是新建区和重建区最经济的网络建设方案。
这种网络结构的一个缺点是需要提供铜线供电系统。一个位于局端的远程供电系统能给50到100个路边光网络单元供电、每个路边节点采用单独的供电单元代价非常高而且在持久停电时不能满足长期业务要求。
作为提供光纤到家的最终网络形式,FTTH去掉了整个铜线设施:馈线、配线和引入线。对所有的宽带应用,这种结构是最健壮和长久的未来解决方案。它还去掉了铜线所需要的所有维护工作并大大延长了网络寿命。
网络的连接末端是用户住宅设备。在用户家里,需要一个网络终接设备将带宽和数据流转换成可接收的视频信号(NTSC或PAL制)或数据连接(10兆以太网)。有两种设备可采用非对林数字用户线(ADSL和G.Lite调制解调器(用于数据业务和INTERNET接入)或处理宽带的VDSL住宅同关(用于视频和数据业务)。
与局端HDT一样住宅网关(RG)设备是家庭内所有业务的接太平台。它提供网络连接以及将所有业务分配给住宅的各个网元。RG设备是所有网络结构(包括FTTN FTTC和FTTH)的网络接口,因此它能适应各种配置的平滑过渡。
经济的光纤策略
无论网络结构是FTTN、FTTC还是FTTH,不管实际应用如何,光纤都是一个成功的网络的关键。为了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争夺新的客户并保持现有客户,提供新业务并赢得新利润有必要部署全业务网络。
电话公司通过采用光纤策略快速提供机频和数据业务而获利不少。可以制定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的过渡计划以赢得宽带用户,创造利润并优化客户群。
以太网实现光纤接入
近一时期,服务提供商一直在兜售高密度光纤骨干网,企业用户也在等待这类高速服务的提交。尽管保证提供海量可用带宽的高密度光纤网已经建成,但对网络服务的需求却被封闭在基于时分复用(TDM )的本地环路接入技术的框框之内。对带宽需求不断变化的企业用户由于为增加一条T-1 线路需要等待数周或因升级到T-3线路而等上几个月而感到不满。
一种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解决方案将使现在正在部署的光纤带宽,能够利用软件来取代穿过僵化的TDM基础设施的硬连线网络接入来配置多种服务,并且每种服务可以具有不同的服务水平以及软件命令远程调节的速度保证。这类以满足对多种服务额外带宽需要为目标的软件可调服务,只需几天而不是数周的时间,并且无需高昂的工程费用或现场升级就可以完成配置,在需要时可以立即精确地提供所需带宽容量。
以太网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以太网非常适于从光纤网络提交软件可调节的带宽,它具有普遍的可用性并且价格低廉,可以很容易达到1Gbps的速度,并且不久可以达到10Gbps的速度。如果目前连接到家门口的光纤支持以太网技术的话,一条连接线路可以达到从每秒64K到数千兆位的任何速度,并可以用于访问所有的广域网服务。
如此灵活提供的服务代表着目前DSL和基于有线电缆宽带服务之后的下一个高速技术,它们将使企业用户最终可以利用传输基础设施核心中的光纤部署。
提交基于以太网的服务所需的条件是智能的光纤接入平台,这种平台使服务提供商可以从传统的基于TDM的服务迁移到优化的数据包服务,并使用户可以在提供带宽保证的多服务光纤连接上传送如IP语音这类多服务、广域传输流。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