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原创]TD建设之谜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7-9-17 08:50
作者: 千花岛     标题: [原创]TD建设之谜

<p>TD延期,为什么?</p><p>TD终端存在问题,什么问题,解决得如何?</p><p>TD-HSDPA难度不小,能否解决?</p><p>TD的智能天线实用性如何?</p><p>在这么论坛,应该是有一说一(严守一)。可是,总是有很多因素,让大家看不到真相。不能不说是遗憾。</p>
[此贴子已经被华为海外猛驴于2007-10-7 15:47:15编辑过]


时间:  2007-9-17 09:02
作者: 服务生

移动划道道了.
时间:  2007-9-17 09:17
作者: 不可以乱说

<p>原因是多重的</p><p>如果你说移动为了保护自己在2G的利益</p><p>可是基站选址却是再正当不过的理由了</p>
时间:  2007-9-17 13:09
作者: isya

<p>终端不是只要求支持TD,而是支持GSM TD同时在线,还有终手机能。。。你觉得国产TD手机有人用么 ?</p><p></p>
时间:  2007-9-17 13:24
作者: 千花岛

用纳税人的钱,就可以乱说话,不负责任吗?
时间:  2007-9-17 14:58
作者: o2188571

这个不是我们普通人能控制的
时间:  2007-9-17 21:34
作者: 西毒--呼啸山人

总感觉移动是进程缓慢的最大原因
时间:  2007-9-17 21:45
作者: 我自己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西毒--呼啸山人</i>在2007-9-17 21:34:00的发言:</b><br/>总感觉移动是进程缓慢的最大原因</div><p>楼上觉得如果换一家没有移动牌照的做可以更快?</p>
时间:  2007-9-17 21:58
作者: 21ci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千花岛</i>在2007-9-17 8:50:00的发言:</b><br/><p>TD延期,为什么?</p><p>TD终端存在问题,什么问题,解决得如何?</p><p>TD-HSDPA难度不小,能否解决?</p><p>TD的智能天线实用性如何?</p><p>在这么论坛,应该是有一说一(严守一)。可是,总是有很多因素,让大家看不到真相。不能不说是遗憾。</p></div><p>已经报道过了,基站选址。很显然,手机是后期问题,和现在的TD建设无关。问的这些问题都没法让人回答,只能说如果数据业务在技术上都解决不了,移动会上TD吗?</p><p>  俺的理解,3G的亮点在于数据业务,至于用什么天线,并不是用户关心的。智能天线技术上个世纪在美国就有商用经验。</p>
时间:  2007-9-17 22:01
作者: 21ci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西毒--呼啸山人</i>在2007-9-17 21:34:00的发言:</b><br/>总感觉移动是进程缓慢的最大原因</div><p>愿意为移动喊冤,不是那么回事。谁都想作好,也都很急。如果上级给了你一个你不希望的任务,你只能努力先把他作好。</p><p></p><p>  不要在这里再造舆论说运营商如何如何。这并不是别人希望看到的。</p>
时间:  2007-9-17 22:04
作者: 21ci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服务生</i>在2007-9-17 9:02:00的发言:</b><br/>移动划道道了.</div><p></p><p>  如果你是Z公司的人,这句话就完全可以让运营商向其公司抗议。</p><p></p><p>  很微妙的关系。不要拿运营商说风凉话。</p>
时间:  2007-9-17 22:24
作者: David.Yu

<p>看看</p>
时间:  2007-9-18 09:19
作者: tombl

<p>TD智能天线的体积就是造成TD选址困难的主要原因,你自己想想,一般老百姓那懂啥功率之类的,就是认定天线越大辐射越大,TD天线那体积……就算业主不逼迁,周边的居民也会三天两头的闹事。让TD别用智能天线?那TD的组网就是个笑话。</p><p>美国早年用过智能天线,爱立信在GSM上也实现过,但没有全面推广的原因,就在于体积过大。</p><p>TD手机的问题,那是产业链的问题,运营商不可能自己去研发生产TD手机吧?</p><p>HSDPA的要求是现在形势所逼,WCDMA的3.6M HSDPA已经商用几年了,TD要连1.1M的基础HSDPA这点要求都达不到,那就一点竞争力都没有了,要知道,3G跑道上,对手可不会等你的。不要啥都拿民族产业来说话,民族产业应该是奋发图强的动力,不是可以睡在上面伸手要钱的功劳簿!!!!</p>
时间:  2007-9-18 16:14
作者: 21ci

<p>楼上的理论过于“精通”,不过对选址流程不甚了解,没有哪个公司选址带天线去的,人家一听你基站就不让建。最后安上的时候,已经是签完合同了,业主不让安就是违约,拆除就是违法,因为已经给他钱了,现实中不可能出现违约或违法的情况。</p><p></p><p>智能天线在美国没有得到推广的原因就是体积过大?佩服,哪本书和资料也没有这个结论,今天第一次听您说,长见识。没有得到推广的标准多了,有技术因素也有市场因素。</p><p>TD手机只能运营商才能作?华为现在也在搞TD的智能业务,现在已经进入测试阶段.莫非太孤陋寡闻了?</p><p></p><p>W发展了多少年?T发展几个月?西方设备商何时没有对中国进行过技术和标准壁垒?如果你觉得搞TD的人都懒惰向国家伸手要钱的寄生虫,那么你也不必去关注TD,这些懒惰的人不配让您关注,也不屑与你讨论什么。</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8 16:18:34编辑过]


时间:  2007-9-18 17:32
作者: 千花岛

学习了
时间:  2007-9-18 17:39
作者: 不可以乱说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21ci</i>在2007-9-18 16:14:00的发言:</b><br/><p>楼上的理论过于“精通”,不过对选址流程不甚了解,没有哪个公司选址带天线去的,人家一听你基站就不让建。最后安上的时候,已经是签完合同了,业主不让安就是违约,拆除就是违法,因为已经给他钱了,现实中不可能出现违约或违法的情况。</p><p></p><p>智能天线在美国没有得到推广的原因就是体积过大?佩服,哪本书和资料也没有这个结论,今天第一次听您说,长见识。没有得到推广的标准多了,有技术因素也有市场因素。</p><p>TD手机只能运营商才能作?华为现在也在搞TD的智能业务,现在已经进入测试阶段.莫非太孤陋寡闻了?</p><p></p><p>W发展了多少年?T发展几个月?西方设备商何时没有对中国进行过技术和标准壁垒?如果你觉得搞TD的人都懒惰向国家伸手要钱的寄生虫,那么你也不必去关注TD,这些懒惰的人不配让您关注,也不屑与你讨论什么。</p><p></p><br/></div><p>对华为很了解哦</p>
时间:  2007-9-18 23:26
作者: David.Yu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21ci</i>在2007-9-18 16:14:00的发言:</b><br/><p>楼上的理论过于“精通”,不过对选址流程不甚了解,没有哪个公司选址带天线去的,人家一听你基站就不让建。最后安上的时候,已经是签完合同了,业主不让安就是违约,拆除就是违法,因为已经给他钱了,现实中不可能出现违约或违法的情况。</p><p></p><p>智能天线在美国没有得到推广的原因就是体积过大?佩服,哪本书和资料也没有这个结论,今天第一次听您说,长见识。没有得到推广的标准多了,有技术因素也有市场因素。</p><p>TD手机只能运营商才能作?华为现在也在搞TD的智能业务,现在已经进入测试阶段.莫非太孤陋寡闻了?</p><p></p><p>W发展了多少年?T发展几个月?西方设备商何时没有对中国进行过技术和标准壁垒?如果你觉得搞TD的人都懒惰向国家伸手要钱的寄生虫,那么你也不必去关注TD,这些懒惰的人不配让您关注,也不屑与你讨论什么。</p><p></p><br/></div><p>太天真了,签了合同的是不能阻止你,但没签合同的不让安你也没办法,现在老百姓是大爷,政府都不敢管,怕引起群体事件</p>
时间:  2007-9-19 11:53
作者: jamesqu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21ci</i>在2007-9-18 16:14:00的发言:</b><br/><p>楼上的理论过于“精通”,不过对选址流程不甚了解,没有哪个公司选址带天线去的,人家一听你基站就不让建。最后安上的时候,已经是签完合同了,业主不让安就是违约,拆除就是违法,因为已经给他钱了,现实中不可能出现违约或违法的情况。</p><p></p><p>智能天线在美国没有得到推广的原因就是体积过大?佩服,哪本书和资料也没有这个结论,今天第一次听您说,长见识。没有得到推广的标准多了,有技术因素也有市场因素。</p><p>TD手机只能运营商才能作?华为现在也在搞TD的智能业务,现在已经进入测试阶段.莫非太孤陋寡闻了?</p><p></p><p>W发展了多少年?T发展几个月?西方设备商何时没有对中国进行过技术和标准壁垒?如果你觉得搞TD的人都懒惰向国家伸手要钱的寄生虫,那么你也不必去关注TD,这些懒惰的人不配让您关注,也不屑与你讨论什么。</p><p></p><br/></div><p>兄弟搞研发的没去过现场吧,那就去问问你们去过的现场工程师,别的不说,单说智能天线安装要打穿业主防水层这一条就能把TD建设搞死,还别说现在基站建设本身就是全民公敌。</p><p>以后说话多动动脑筋,主观主义害死人呀。</p>
时间:  2007-9-19 22:59
作者: 21ci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jamesqu</i>在2007-9-19 11:53:00的发言:</b><br/><p>兄弟搞研发的没去过现场吧,那就去问问你们去过的现场工程师,别的不说,单说智能天线安装要打穿业主防水层这一条就能把TD建设搞死,还别说现在基站建设本身就是全民公敌。</p><p>以后说话多动动脑筋,主观主义害死人呀。</p></div><p>  您认为天线都要安装在楼顶?没有架塔上的?或者楼顶突出一个建筑这种情况?估计您不在北京。</p>
时间:  2007-9-19 23:12
作者: 21ci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David.Yu</i>在2007-9-18 23:26:00的发言:</b><br/><p>太天真了,签了合同的是不能阻止你,但没签合同的不让安你也没办法,现在老百姓是大爷,政府都不敢管,怕引起群体事件</p></div><p></p><p>  如果安个基站和拆他们家一样,那W在中国也搞不了。</p><p></p><p>  我不能给你提供任何数据,只能说各种进度没有超出可控范围,如媒体所说,一两个月,但现在看并没有任何危险。至于结果,只能到时候让事实去验证。</p>
时间:  2007-9-19 23:28
作者: 21ci

<p></p><p>  其实选点的途径有很多,不一定要居民楼,中心城市各种学校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众多,那些高层建筑可以成为目标,不一定非要将宏站建在居民小区里。移动在主要道路和郊区还有大量的塔,都是好的共站点。小区主要是室内分布,肯定是共站。</p><p>  非要将一个站装在居民楼顶的情况非常少,多数会是单位和公共设施,主要是个价钱问题。这些点将来还是要和其他共站,当然只能是同一运营商。</p><p></p><p>  俺觉得移动实力够强,换作其他运营商问题更大,很怀疑W的未来选址问题。那些业主并没见过TD天线,也不知道什么是TD,什么是W。某些人说天线大,只不过借题发挥而已。</p><p>  事实证明。呵呵</p>
时间:  2007-9-20 10:18
作者: 千花岛

居民小区都上万人,不进去行么
时间:  2007-9-20 12:50
作者: 21ci

<p><br/>  大的小区主要是室内覆盖,对于室外部分是按区域利用移动铁塔或附近的建筑物,如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建在居民楼顶上的不多。这里到处可见运营商铁塔,资源是全国数一数二,外地就要差,但也没那么多点。</p><p></p>
时间:  2007-9-20 23:02
作者: lity

TD将在明年大规模建设!中移动发行A股资金将主要用于TD网的建设
时间:  2007-9-20 23:19
作者: zhong-guo-xin

<p>顶18楼的</p>
时间:  2007-9-21 08:49
作者: tombl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21ci</i>在2007-9-18 16:14:00的发言:</b><br/><p>楼上的理论过于“精通”,不过对选址流程不甚了解,没有哪个公司选址带天线去的,人家一听你基站就不让建。最后安上的时候,已经是签完合同了,业主不让安就是违约,拆除就是违法,因为已经给他钱了,现实中不可能出现违约或违法的情况。</p><p></p><p>智能天线在美国没有得到推广的原因就是体积过大?佩服,哪本书和资料也没有这个结论,今天第一次听您说,长见识。没有得到推广的标准多了,有技术因素也有市场因素。</p><p>TD手机只能运营商才能作?华为现在也在搞TD的智能业务,现在已经进入测试阶段.莫非太孤陋寡闻了?</p><p></p><p>W发展了多少年?T发展几个月?西方设备商何时没有对中国进行过技术和标准壁垒?如果你觉得搞TD的人都懒惰向国家伸手要钱的寄生虫,那么你也不必去关注TD,这些懒惰的人不配让您关注,也不屑与你讨论什么。</p><p></p><br/></div><p>呵呵,你是标准的理论教条派,你有过手下的代维人员给周边居民堵在基站机房内12个小时,最后必须出动武警才能把人救出来的经历么?没有就别想当然的以为选址是那么好办的,你说的那种方法叫做骗址,给后期维护造成的隐患是及其恶劣的。至于这么做的后果,呵呵,公司业主还好说,一般懂点法,也不会太计较,也就是给你多加两道铁门,钥匙永远不给你,让你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或者让你的基站供电不正常,常常给你拉一下闸,然后不让维护人员发电啥的,让你的基站永远开不起来。如果是个人业主,那就好玩了,用斧头劈断你的馈线是小的了,直接拆了你的天线拿去买废铜是一般的了,那种发动周边居民围攻逼迁,还不退租金的才是最能体现“人民战争”四个大字的了!!!是了,你是只管建设不管维护的,就是俗语所说“只管挖坑不管埋”的那种无责任心的新时代人物,当然认为这是没问题的了。 </p><p>至于智能天线,呵呵,不是我说,你也是研究通信的,不知道现在的覆盖天线的发展趋势是小型化、隐蔽化、安装简易化这“三化”么?智能天线符合这“三化”的那一化??9根馈线+放大器的安装叫简易??还是门板叫小型??这种能隐蔽么?智能天线又不是啥新技术,早在2003年爱立信就研究出在GSM系统中使用智能天线的办法,也推出了BSC的升级包,号称能提升覆盖,增加6~8dB的增益。在广东也测试过,最后的结论是:投资大,效果小,只适用地广人稀地区,不值!我想美国CDMA系统也没推广开智能天线的原因就在于此。 </p><p>TD手机运营商做不了,所以你那通话10分钟就发热严重的TD手机,也就敢拿给运营商销售,爱要不要,不要没有!!(最近公司发TD手机测试,外观漂亮,就是打个10分钟,就热情澎湃得让你耳朵只想离它远点) </p><p>至于说啥发展时间,呵呵,真搞笑,WCDMA等其他3G制式会停下来,对TD说:“哥们!别急,我们会停止发展,等着你的!!”么?同志,你发展的这东西不是要解决有无问题的原子弹,而是要和波音737同场竞技的运10飞机项目啊!!!起点不高点,速度不快点,别人做到3.6Mbps,你只能做到1.1Mbps,能争的过人家么???!!!我们是运营商,照理是你们的客户,客户的要求就应该是TD的发展方向!!!现在照你的说法,你TD能做个啥样,我们就必须接受啥样??爱要不要?你牛!!你是甲方!!!</p><p>现在TD号称要做高端手机,那是自取死路之道,打一个电话要断4次,还常常死机要重新开机的手机,做低端市场都不好做,居然还想玩高端?????</p>
时间:  2007-9-21 08:54
作者: tombl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21ci</i>在2007-9-20 12:50:00的发言:</b><br/><p><br/>  大的小区主要是室内覆盖,对于室外部分是按区域利用移动铁塔或附近的建筑物,如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建在居民楼顶上的不多。这里到处可见运营商铁塔,资源是全国数一数二,外地就要差,但也没那么多点。</p><p></p></div><p></p><p>谁告诉你铁塔是主要的?主要的就是直接钉在楼板上的抱杆!!!深圳这种话务密集区域早大规模取消铁塔了,现在一个铁塔都没有了,建居民楼上的,尤其是农民楼顶的3、4、6米抱杆才是主流,深圳和广州都这样,同志别想当然,铁塔主要用于地广人稀的地方覆盖,人口稠密区根本不可能用铁塔的。基站要想覆盖好,靠近居民密集区建站就是不二之道!!</p><p>还有,室内覆盖解决小区室内覆盖有很大局限性,一般只能解决楼道、电梯和地下室的覆盖,居民房间室内的覆盖还是必须依靠室外基站的大天线解决,这个问问做优化的人就一清二楚了。建议你还是调查一下,别想当然。</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1 9:01:43编辑过]


时间:  2007-9-21 11:16
作者: 千花岛

谢谢tombl,长见识了!
时间:  2007-9-21 13:10
作者: 21ci

<p><br/>  我们多数站点都是建在北京移动的铁塔上的,新的蓝色建筑“中国移动通信”。如果你出差来北京,可以带你看看。不一定非要建在居民楼顶,站我也勘过,好多点都是在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楼顶,北京建筑密集。选址问题只出现在北京,外地没那么大的量。</p><p>  你提到的武警和人民战争,显然超越了这里的讨论范围,我知道广东经常有,但北京基本没遇到过,此话题不易深究。本人现在很为难,一方面由于信息的不公开你说的那些东西都是一种“假想”(却说我是“教条派”,可你参与项目么?),另一方面我又不能给你提供任何数据。选址只是拖延了时间,但并没有阻止进度,没渲染那么严重,事实上媒体也没有渲染,只是在这里被夸大。</p><p>  你北京的同行在为TD作很多工作,我们彼此都把这当成一个任务,而非一种市场交易。大家各自全力作好,交出答卷按期交工而已。这本身就不是一项市场化的任务,并不是移动要上的,但钱也不是移动出的。</p><p><br/>  以前认为你是某公司的写手,为了一些商业目的写文章,如果是运营商(这里是网络,我不会把你当客户),另当别论。</p><p>  智能天线的优势是减小呼吸效应,扩大覆盖半径,还有一个就是实现未来的精确定位,本身像个雷达,这是常规天线不具备的。小型化、隐蔽化、安装简易化是趋势,但并不是说只有符合这三点的才能应用,提高频谱利用率还是趋势,可W的对称频率分布没有提高利用率,但却是应用主流。TD的天线经过改善已经缩小了很多体积,但毕竟没有形成产业链,处于一个初期。说到手机的成熟,我用的某进口厂商的CDMA手机十分钟发烫,这个并不是关键问题,并没有妨碍使用。你测试过W的发热情况?3G手机的关键是数据业务,其他方面有待改进。</p><p>  至于说W的竞争,运十没有不想超越波音,但短时间看不可能,可你是否认为中国就不该发展运十?通信标准涉及信息安全领域,即便我们不成熟,但发展起来一些标准,积累一些产业链都是一个长足的进步。在TD上,运营商和设备商并不是绝对的市场关系。如果按照绝对市场原则,我们也不一定选择TD。但作为中国人的一个标准,既然国家已经决定作,就没有理由希望看他出笑话。</p><p>  你所说的打一次电话掉四次,本人半小时怎么没有掉?还是那句话,如果你来北京,我们可以聊聊测试一下,如果你的终端质量不好,我的可以给你。</p><p></p>
时间:  2007-9-21 13:22
作者: zhh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21ci</i>在2007-9-17 21:58:00的发言:</b><br/><p>已经报道过了,基站选址。很显然,手机是后期问题,和现在的TD建设无关。问的这些问题都没法让人回答,只能说如果数据业务在技术上都解决不了,移动会上TD吗?</p><p>  俺的理解,3G的亮点在于数据业务,至于用什么天线,并不是用户关心的。智能天线技术上个世纪在美国就有商用经验。</p></div><p></p><p>智能天线不是大唐的专利么?</p><p></p>
时间:  2007-9-21 13:34
作者: tombl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zhh</i>在2007-9-21 13:22:00的发言:</b><br/><p></p><p>智能天线不是大唐的专利么?</p><p></p></div><p>大哥,智能天线是相控阵这一类天线用于通信网络时的美称。大唐的专利是:TD系统下的智能天线的应用方法……</p><p>不是说智能天线这名字就只有大唐能用的……呵呵。</p>
时间:  2007-9-21 14:19
作者: tombl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21ci</i>在2007-9-21 13:10:00的发言:</b><br/><p><br/>  我们多数站点都是建在北京移动的铁塔上的,新的蓝色建筑“中国移动通信”。如果你出差来北京,可以带你看看。不一定非要建在居民楼顶,站我也勘过,好多点都是在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楼顶,北京建筑密集。选址问题只出现在北京,外地没那么大的量。</p><p>  你提到的武警和人民战争,显然超越了这里的讨论范围,我知道广东经常有,但北京基本没遇到过,此话题不易深究。本人现在很为难,一方面由于信息的不公开你说的那些东西都是一种“假想”(却说我是“教条派”,可你参与项目么?),另一方面我又不能给你提供任何数据。选址只是拖延了时间,但并没有阻止进度,没渲染那么严重,事实上媒体也没有渲染,只是在这里被夸大。</p><p>  你北京的同行在为TD作很多工作,我们彼此都把这当成一个任务,而非一种市场交易。大家各自全力作好,交出答卷按期交工而已。这本身就不是一项市场化的任务,并不是移动要上的,但钱也不是移动出的。</p><p><br/>  以前认为你是某公司的写手,为了一些商业目的写文章,如果是运营商(这里是网络,我不会把你当客户),另当别论。</p><p>  智能天线的优势是减小呼吸效应,扩大覆盖半径,还有一个就是实现未来的精确定位,本身像个雷达,这是常规天线不具备的。小型化、隐蔽化、安装简易化是趋势,但并不是说只有符合这三点的才能应用,提高频谱利用率还是趋势,可W的对称频率分布没有提高利用率,但却是应用主流。TD的天线经过改善已经缩小了很多体积,但毕竟没有形成产业链,处于一个初期。说到手机的成熟,我用的某进口厂商的CDMA手机十分钟发烫,这个并不是关键问题,并没有妨碍使用。你测试过W的发热情况?3G手机的关键是数据业务,其他方面有待改进。</p><p>  至于说W的竞争,运十没有不想超越波音,但短时间看不可能,可你是否认为中国就不该发展运十?通信标准涉及信息安全领域,即便我们不成熟,但发展起来一些标准,积累一些产业链都是一个长足的进步。在TD上,运营商和设备商并不是绝对的市场关系。如果按照绝对市场原则,我们也不一定选择TD。但作为中国人的一个标准,既然国家已经决定作,就没有理由希望看他出笑话。</p><p>  你所说的打一次电话掉四次,本人半小时怎么没有掉?还是那句话,如果你来北京,我们可以聊聊测试一下,如果你的终端质量不好,我的可以给你。</p><p></p></div><p>偶就是就偶的广东区域来说的,北京的楼基本都带官字,由于政治任务的原因,选址相对容易,广东的楼比北京密多了,而且私人的楼多,私人的谁有啥政治觉悟?个人利益才是主流。所以选址困难一直是问题,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法选,但新站址进度一直是问题,十个能选下来一个就不错了。所以说你的经验仅局限在北京这个政治挂帅程度较高的区域。选址任务是很有难度,广州加深圳2500多个TD站点,和GSM共址的占大部分,新址据我所知有十分之一左右一直没能选下来,要10月底全部完成建设难度很大。</p><p>TD是任务,所以也就是抱怨几句,该干的还得继续干,没人说不干。只是你TD系统的设计就有问题,造成选址的困难,未来的维护也是令人头痛的麻烦。就连抱怨都不给了?有这么专制的么?</p><p>智能天线的缩小是通过减少内部的天线数量来进行的,8根减到6根,代价就是增益的相应降低。智能天线的定位再准,也准不过GPS,MPS本来就是个鸡肋技能,目前看来定位误差也不是一般的大,不是啥有用的应用。而且呼吸效应本身在深圳、广东这种话务密集区域,也没啥太大影响。8天线智能天线在我们的实际现网的测量中,产生的增益也就6dB不到,离理论的9dB远着呢。与其说智能天线能减少呼吸效应,不如说TDD的制式减少了这一点还差不多,实际应用中,一个小区内聚集100~200个随机分布的客户是常有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智能天线能起的作用及其有限。</p><p>W我玩过,在香港3G网玩6680也用过,不过发热很少,起码耳朵还可以接受。</p><p>至于和W的HSDPA对比,正是因为希望TD不要成为一个笑话,所以才希望TD能达到超越W的要求的,就算是实验室能达到也成,但目前看来,遥遥无期啊……,W的HSDPA商用起步就2Mbps的速率,现在TD的HSDPA起步商用居然是1.1Mbps,2.2Mbps也好啊!!!你想,这TD能推广开么?能说服客户使用么?能不成为一个笑话么?</p>
时间:  2007-9-21 20:20
作者: 21ci

<p></p><p>  对于广州加深圳的进度,不好妄加评论,不过真正难点并不在选址,而应该是某些设备商的供货能力,自身体制不清,生产能力有限,这也是为什么北京不敢交给他们的原因。关于这点,并不是空穴来风。另外根据媒体报道的数据看,广深两千多个点显然不多,加到一起都没有北方一个城市多。全国城市高层建筑数量排名,第一是上海,第二是北京,你说的广东楼比北京多是珠三角区域的城市化程度高于北京周边,但单论楼群,广州加深圳的总才能和北京对比。此次TD重点在北方。</p><p></p><p>  关于3G标准近几年在中国的形势,技术指标只是一方面。T形成的最大优势就是“中国移动通信”,这个品牌和资源的实力超过其他任何运用商。我一直疑问,如果其他运营商部署另外两个3G标准,就以你说的广东为例,广州加深圳2500个点,那么网通接联通的G网能否搞到这么多共站站点?电信接联通C网同样的问题。当初如果移动作CDMA,那么如今G网C网的格局就可能是另一个。用户选择何种制式的手机并不单决定与技术,还在于运营商的资源是否丰富,提供的覆盖和增值服务的水平。CDMA和GSM的对比就是一个例子。</p><p></p><p>  3G业务只能锁定高端,只打电话还不如用PHS和GSM。</p><p></p><p>  关于T的劣势,我可以给你补充一点,技术限制适用于人口密集地区,不适于速度过快的市郊。</p><p></p><p>  至于未来的演变,T的作用仅是拉动一些国内企业,在国际上争得一个话语权,没有一个不成熟的中国3G标准,也就不可能有未来的成熟的中国4G.</p>
时间:  2007-9-21 21:32
作者: lele123

谢谢21ci和tombl激烈讨论,受益匪浅
时间:  2007-9-23 10:20
作者: lele123

中移动的主要是新建城市,建设最快的广州1504个基站中,已经完成了1100个左右,可以达到95%以上的覆盖,现在先放号也可以使用的,整个进度不象外界所说的很慢了
时间:  2007-9-25 10:53
作者: 千花岛

如果把TD换成W,国家要求移动尽快推动W的建设,移动还会大力发展GSM和EDGE吗?移动现在大上GSM和EDGE,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对TD没信心!
时间:  2007-9-25 20:57
作者: aaazzz1978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21ci</i>在2007-9-21 20:20:00的发言:</b><br/><p></p><p>  对于广州加深圳的进度,不好妄加评论,不过真正难点并不在选址,而应该是某些设备商的供货能力,自身体制不清,生产能力有限,这也是为什么北京不敢交给他们的原因。关于这点,并不是空穴来风。另外根据媒体报道的数据看,广深两千多个点显然不多,加到一起都没有北方一个城市多。全国城市高层建筑数量排名,第一是上海,第二是北京,你说的广东楼比北京多是珠三角区域的城市化程度高于北京周边,但单论楼群,广州加深圳的总才能和北京对比。此次TD重点在北方。</p><p></p><p>  关于3G标准近几年在中国的形势,技术指标只是一方面。T形成的最大优势就是“中国移动通信”,这个品牌和资源的实力超过其他任何运用商。我一直疑问,如果其他运营商部署另外两个3G标准,就以你说的广东为例,广州加深圳2500个点,那么网通接联通的G网能否搞到这么多共站站点?电信接联通C网同样的问题。当初如果移动作CDMA,那么如今G网C网的格局就可能是另一个。用户选择何种制式的手机并不单决定与技术,还在于运营商的资源是否丰富,提供的覆盖和增值服务的水平。CDMA和GSM的对比就是一个例子。</p><p></p><p>  3G业务只能锁定高端,只打电话还不如用PHS和GSM。</p><p></p><p>  关于T的劣势,我可以给你补充一点,技术限制适用于人口密集地区,不适于速度过快的市郊。</p><p></p><p>  至于未来的演变,T的作用仅是拉动一些国内企业,在国际上争得一个话语权,没有一个不成熟的中国3G标准,也就不可能有未来的成熟的中国4G.</p></div><p></p><p>同样的一个楼顶机房 移动的由于2G配置高 可能已经有3、4个机柜 而联通也就2个机柜 再塞一个W的机柜不会有问题 2、3G共址的比例 联通会高于移动</p><p>W更成熟还在于 室外小机柜的宏站已经规模商用 挂在杆上就可以 不占用室内空间 也没有一堆粗馈线要穿墙&nbsp;这一点是TD在短期内无法比拟的 H公司的室外小宏站 在TELEFONIA 就这样干掉了爱离心</p>
时间:  2007-9-26 12:53
作者: 21ci

<p></p><p>  我提出两个疑问:第一是联通的覆盖有没有移动广?是不是有移动基站的地方就有联通的机房?我要是建一个网通和电信的基站,可以保证里面100%的全是WCDMA设备,因为网通电信根本就没有2G。利用率是最高的,可他的覆盖率是多少。</p><p>        第二,WCDMA的宏站小型化,那么你的单板载频是多少?小的东西并不是W的专利,也不是国外公司的专利,但意味着容量受限。那个东西谁都有,主要是室内,就是作室外容量不够而已。所以问载频。而且WCDMA对称分布上下行频率的方法对频谱的利用率是低于T网的。<br/>         <br/>  在非人口密集区并不存在选点问题。人口密集--存在选点问题--小型宏站容量受限。这是相互制约的。<br/></p>
时间:  2007-9-26 15:30
作者: aaazzz1978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21ci</i>在2007-9-26 12:53:00的发言:</b><br/><p></p><p>  我提出两个疑问:第一是联通的覆盖有没有移动广?是不是有移动基站的地方就有联通的机房?我要是建一个网通和电信的基站,可以保证里面100%的全是WCDMA设备,因为网通电信根本就没有2G。利用率是最高的,可他的覆盖率是多少。</p><p>        第二,WCDMA的宏站小型化,那么你的单板载频是多少?小的东西并不是W的专利,也不是国外公司的专利,但意味着容量受限。那个东西谁都有,主要是室内,就是作室外容量不够而已。所以问载频。而且WCDMA对称分布上下行频率的方法对频谱的利用率是低于T网的。<br/>         <br/>  在非人口密集区并不存在选点问题。人口密集--存在选点问题--小型宏站容量受限。这是相互制约的。<br/></p></div><p></p><p>&nbsp;要只看站数 那肯定是移动的多 但移动和联通的用户密度是不同的 地方上不了解 几大中心城市 一般联通的站数是移动的70%吧 2张G网的覆盖没什么区别</p><p>WCDMA的小宏站容量不会是问题 2个1U机柜+3个装在抱杆上的小铁箱 已经可以实现S2/2/2的配置 这已经可以满足相当长时间的发展了 联通的C网发展这么多年 很多省会城市也不过是这个配置 H公司和N公司 每个箱子3载频的产品也马上要出了</p><p>另外 至少在现在 小的东西就是W的专利 2000由于可以在机柜内混插从而升级到DO 因此不是很CARE小型化 而TD则是器件和设备的集成度以及可靠性都达不到 集团公司曾经比照着H公司的W室外小宏站的测试标准 给大唐提了个需求 最终大唐也没有敢应招</p><p>至于你提到国外公司 至少我认为 在这方面做的最好也最有可能被国内上W的运营商采用的 是H公司</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6 15:35:24编辑过]


时间:  2007-9-26 20:05
作者: 21ci

<p></p><p>  标准不太一样,俺觉得S222的配置比333还是低一些,当然对于C网可以满足。大唐。。。</p><p></p><p>  你说的“小机柜”大概的大小,具体尺寸不必说,给个概念,当然不方便说就算了。</p><p></p><p>  另外关于移动联通的对比是本身就不在一个起跑线上的,W主要看联通的G网。</p>
时间:  2007-9-26 20:17
作者: zhh

<p>这样的纯技术争论贴要支持,反对泼妇烂骂。</p><p></p>
时间:  2007-9-26 21:19
作者: eeeagle

<p>顶。。。。。。。。。。。。。</p><p>好久没看见这种帖了 </p>
时间:  2007-9-26 21:31
作者: 动力火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aaazzz1978</i>在2007-9-25 20:57:00的发言:</b><br/><p></p><p>同样的一个楼顶机房 移动的由于2G配置高 可能已经有3、4个机柜 而联通也就2个机柜 再塞一个W的机柜不会有问题 2、3G共址的比例 联通会高于移动</p><p>W更成熟还在于 室外小机柜的宏站已经规模商用 挂在杆上就可以 不占用室内空间 也没有一堆粗馈线要穿墙&nbsp;这一点是TD在短期内无法比拟的 H公司的室外小宏站 在TELEFONIA 就这样干掉了爱离心</p></div><p>是Telefonica</p>
时间:  2007-9-26 22:37
作者: none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千花岛</i>在2007-9-25 10:53:00的发言:</b><br/>如果把TD换成W,国家要求移动尽快推动W的建设,移动还会大力发展GSM和EDGE吗?移动现在大上GSM和EDGE,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对TD没信心!</div><p>&nbsp;&nbsp;&nbsp; 要是把W的牌照给移动,还用国家推动?移动想上W也不是一天两天了。</p><p></p>
时间:  2007-9-27 11:15
作者: aaazzz1978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21ci</i>在2007-9-26 20:05:00的发言:</b><br/><p></p><p>  标准不太一样,俺觉得S222的配置比333还是低一些,当然对于C网可以满足。大唐。。。</p><p></p><p>  你说的“小机柜”大概的大小,具体尺寸不必说,给个概念,当然不方便说就算了。</p><p></p><p>  另外关于移动联通的对比是本身就不在一个起跑线上的,W主要看联通的G网。</p></div><p></p><p>大概的尺寸:40几厘米见方 12、3厘米厚 20KG重</p><p>不过这玩意也有个问题 体积小也不重 太容易被偷走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7 11:16:56编辑过]


时间:  2007-9-27 13:04
作者: 21ci

<p></p><p>  了解了,关于那个设备的覆盖,需要专门的网规测试,并不是W专有。能否覆盖宏站,需要网规的结论,在初期建网的时候并不能导向客户作这种覆盖,等于给日后优化提高风险和难度。并不是说一定覆盖不了,风险问题。</p>
时间:  2007-9-27 13:07
作者: 21ci

<p>  丢到不至于,宏站机房是自动布防的,微站也能有钥匙。至少装在什么地方都要有个小箱体封闭,不能露天,涉及防水。</p>
时间:  2007-9-27 13:39
作者: aaazzz1978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21ci</i>在2007-9-27 13:07:00的发言:</b><br/><p>  丢到不至于,宏站机房是自动布防的,微站也能有钥匙。至少装在什么地方都要有个小箱体封闭,不能露天,涉及防水。</p></div><p></p><p>就是露天安装的 如图:</p><p>&nbsp;</p><p>[upload=jpg,未命名.jpg]UploadFile/2007-9/200792713344281500.jpg[/upload]</p><p>这样的小铁箱子在欧洲应用不少 因为机房以及动土的成本比国内还夸张 实际上欧洲很多地方是没有机房的 2、3G设备都是露天的<br/></p><p>防水也没有问题 测试中是在正常工作时 可以用水枪喷淋在上面</p><p>指标与以前室内大机柜的宏站没什么区别</p><p>TD WiMAX 以及以后的4G 我觉得都会往这个方向发展 在保证指标和可靠性的前提下 小箱子还是灵活很多的</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7 13:45:32编辑过]



附件: [[原创]TD建设之谜] QtBcsggI.jpg (2007-9-27 13:35, 8.99 KB) / 下载次数 3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A2NzZ8NGZkYzUwNTZ8MTc1MzA2NTM2M3wwfDA%3D
时间:  2007-9-27 20:43
作者: wxwqwy

知道的越少,睡得越好!
时间:  2007-9-27 21:09
作者: 21ci

<p></p><p>  不管技术上是否争论,还是感谢<a href="http://www.txrjy.com/dispuser.asp?id=86882"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00">aaazzz1978</font></a>提供的资料和介绍。</p>
时间:  2007-9-27 21:19
作者: 21ci

<p></p><p>  老实说,我觉得W的这个产品主要的改进是工艺,这个创意很先进,但并不是里面的技术参数太大的提高。我们看到4个箱体,可以算一下,一个箱子里面两块基带板,就按一块板带三个载波,一个箱子带起来一个S222。规划扇区和小区三个箱体总和配置自然很高。</p><p></p><p>  但三个箱体的体积总和并不比一个一个原有设备小多少。所以说,先进的是工艺,特别是防水的工艺很高。对于里面的参数并没有一个跨越式的差距。</p>
时间:  2007-9-27 21:39
作者: marcoeveryday

<p>偶是上海地,选址真的很烦很烦!</p><p>市政动迁太多,新的地方又找不到,别说居民不配合,就是很多企事业单位现在都不肯给我们建了,给钱都没用,人家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健康,唉,到底政治觉悟没北京高啊!</p><p>&nbsp;</p><p>还有那TD,不说了,大唐的东东实在是.......................,</p>
时间:  2007-9-27 23:45
作者: aaazzz1978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marcoeveryday</i>在2007-9-27 21:39:00的发言:</b><br/><p>偶是上海地,选址真的很烦很烦!</p><p>市政动迁太多,新的地方又找不到,别说居民不配合,就是很多企事业单位现在都不肯给我们建了,给钱都没用,人家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健康,唉,到底政治觉悟没北京高啊!</p><p>&nbsp;</p><p>还有那TD,不说了,大唐的东东实在是.......................,</p></div><p></p><p>上海国动迁还很多吗 我觉得上海在平房和旧楼房改造上比北京国快多了啊</p><p>北京国政府最近还针对住宅楼顶搞了个扯蛋的“平改坡” 又得拆站了。。。</p>
时间:  2007-9-29 20:48
作者: 21ci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marcoeveryday</i>在2007-9-27 21:39:00的发言:</b><br/><p>偶是上海地,选址真的很烦很烦!</p><p>市政动迁太多,新的地方又找不到,别说居民不配合,就是很多企事业单位现在都不肯给我们建了,给钱都没用,人家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健康,唉,到底政治觉悟没北京高啊!</p><p></p><p>还有那TD,不说了,大唐的东东实在是.......................,</p></div><p>说得在理</p>
时间:  2007-9-30 14:25
作者: paperman

<p>至于你提到国外公司 至少我认为 在这方面做的最好也最有可能被国内上W的运营商采用的 是H公司</p><p>-------------------------------------------------------------------------------------------</p><p>投入那么多人力物力财力在W上这么多年,简直是在“绣花”了,做得好也是应该的,不算是很了不起的事情。</p>
时间:  2007-10-4 15:01
作者: 朗讯阿尔卡特

没事,天线飘下来也不会砸到花花草草,顶多砸出个坑~
时间:  2007-10-4 21:52
作者: 21ci

<p></p><p>  过节说点题外话,关于广东地区的选点,应该说对全国不具备复制条件,广东的难点并不完全代表全国的难点。</p><p></p><p>  我们知道每年在广东发生群体性围攻冲突的数量全国第一,对“人民战争”的不同理解而已。只是山高皇帝远,胆子比较大,并没见识过坦克士兵集群冲锋之场面。。。民风而已,对全国不具备对比意义。</p>
时间:  2007-10-7 12:19
作者: ╃→叼嗻煙ヤ

迷茫
时间:  2007-10-7 15:45
作者: 华为海外猛驴

<p>好贴子!</p><p>没有道理不置顶!</p><p>感谢大家的专业讨论,特别是2位(俺不说大家也看得出是谁)精彩对话!</p><p>俺今天推荐的都没配额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7 16:18:38编辑过]


时间:  2007-10-7 16:12
作者: 鲁东东

<p>让我们关注TD!!!</p><p>置顶吧</p>
时间:  2007-10-8 09:53
作者: alphaofzz

<p>说心里话,TD理论上是个好东西,但是,不能因为是我们中国提出的技术标准,就非要放弃已有的已经成熟的技术。(想想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几张A4纸,就指挥了整个苏联经济),所以,W要比TD更合适。为什么我们非要自己把自己推到世界的外面呢?</p><p><a href="http://www.txrjy.com/dispuser.asp?id=143732"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00">21ci</font></a>,你可能没有经历过选站址,就算你签了合同,人家收了你的钱,业主说:这个玩意儿辐射厉害,你拆了,你就得拆,你找谁说理去,拿着合同到法院告人家去,呵呵,这是中国,有些东西是行不通的</p>
时间:  2007-10-8 10:46
作者: 7717914

<p>学习到了好多。</p>
时间:  2007-10-9 23:22
作者: lele123

为了加快TD-SCDMA在北京、上海的建设进度,经过政府协商,各大机关站址已经开放,北京市政府也将参与协调TD-SCDMA的站址问题
时间:  2007-10-11 12:00
作者: tombl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ele123</i>在2007-10-9 23:22:00的发言:</b><br/>为了加快TD-SCDMA在北京、上海的建设进度,经过政府协商,各大机关站址已经开放,北京市政府也将参与协调TD-SCDMA的站址问题</div><p>覆盖住宅区才是运营商头痛的事情,尤其是居民众多的住宅区。政府的力量不知道在这方面有啥促进作用,众口难调啊!!!</p>
时间:  2007-10-11 12:10
作者: tombl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21ci</i>在2007-10-4 21:52:00的发言:</b><br/><p></p><p>  过节说点题外话,关于广东地区的选点,应该说对全国不具备复制条件,广东的难点并不完全代表全国的难点。</p><p></p><p>  我们知道每年在广东发生群体性围攻冲突的数量全国第一,对“人民战争”的不同理解而已。只是山高皇帝远,胆子比较大,并没见识过坦克士兵集群冲锋之场面。。。民风而已,对全国不具备对比意义。</p></div><p></p><p>在具体情况上是不太一样,但选址难已经是全国运营商的共同性难题了,这个问题是共性的。</p><p>广东由于开放较早,受香港的影响较大,老百姓对个人利益的关注度和维护力度要远高于国内其他地区,是造成选址阻力,尤其是居民区选址阻力越来越大的原因,可以称之为“觉醒”吧。但是对应的法律意识和合同意识并没有多大提高,随意撕毁基站租用合同的例子比比皆是。这点是最头痛的地方。</p><p>反正随着各城市居民的个人意识的觉醒,广东的现在就是其他城市的将来。物权法的来临更会加剧这一点。</p>
时间:  2007-10-12 19:52
作者: 21ci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alphaofzz</i>在2007-10-8 9:53:00的发言:</b><br/><p><a href="http://www.txrjy.com/dispuser.asp?id=143732"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00">21ci</font></a>,你可能没有经历过选站址,就算你签了合同,人家收了你的钱,业主说:这个玩意儿辐射厉害,你拆了,你就得拆,你找谁说理去,拿着合同到法院告人家去,呵呵,这是中国,有些东西是行不通的</p></div><p></p><p>  还是在中国,北方某城市,要拆迁,居民不走,在楼顶上放喇叭广播,晚上有人拿走,第二天就抓了进去。</p><p></p><p>  当然我不认为这是“进步”,不过真的是各个地方情况差异很大。</p><p></p><p>  多说也无益,理智的方法还是协调或拿钱补上,俺只是觉得某些工程问题是中国的通病,即使上了W,天线好选点,那么真正遇到选点的阻力不一定比现在小哪去。</p>
时间:  2007-10-17 11:44
作者: Touch_z6

<p>对于建设来说,选址是最大问题。</p><p>对于TD使用来说,终端恐怕是最大问题,现在的终端基本上没有一个能让人满意的,很难想象如果TD发展高端用户的话会有人用。</p>
时间:  2007-10-17 21:19
作者: 21ci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Touch_z6</i>在2007-10-17 11:44:00的发言:</b><br/><p>对于建设来说,选址是最大问题。</p><p>对于TD使用来说,终端恐怕是最大问题,现在的终端基本上没有一个能让人满意的,很难想象如果TD发展高端用户的话会有人用。</p></div><p></p><p>  同意。</p><p></p><p>  终端的支撑力度显然不够.</p><p></p><p>  不过我想我们指的"高端"并不是手机的高端华丽,而是业务的流媒体等在2G中无法实现的东东是对用户的最大吸引.涉及到话费问题.</p>
时间:  2007-10-18 11:51
作者: bitpistol

<p>就目前的实际进展来看,移动的确很努力,但还没有到最后关头(至于什么时候才算是最后关头,有一个词很贴切,我暂时还不想说)</p><p>各方面都在努力</p><p>请大家保持冷静,并坚定信心</p>
时间:  2007-10-22 15:12
作者: 千花岛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bitpistol</i>在2007-10-18 11:51:00的发言:</b><br/><p>就目前的实际进展来看,移动的确很努力,但还没有到最后关头(至于什么时候才算是最后关头,有一个词很贴切,我暂时还不想说)</p><p>各方面都在努力</p><p>请大家保持冷静,并坚定信心</p></div><p>部长的口气?信心不是说出来的。</p>
时间:  2007-10-23 13:11
作者: freddie0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07-10-28 21:52
作者: 千花岛

<p>看到一段,很好,引用过来:</p><p>回想起来,日本与美国角逐高清电视标准似曾相似。80年代日本由政府主导,花了几乎上百亿美元开发高清电视项目,与此同时美国很多企业也投入角逐,角逐中专注一种技术制式的日本人似乎在一轮又一轮角逐中取得领先指标,而技术中立的美国企业各自提出了多达20余高清电视技术,似乎是各自为战,后来一家美国公司开发的数字高清电视技术脱颖而出,革命性地改变了高清电视技术发展路径,迅速成为领先的技术统治者,也使日本上十年的付出不得不付诸东流。</p>
时间:  2007-12-21 13:09
作者: 千花岛

TD-HSUPA预计在2008年商用,慢了哦。
时间:  2007-12-22 08:29
作者: panther900

21ci,如果你觉得基站选址不是问题,强烈欢迎你加入移动公司。如果你能达到你自己理论选址能力的一半,一半就好,全年的奖金可能会超过你现在的收入,多余的话就不说了。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