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ADSL故障测试系统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4-7-12 12:45
作者: 宽带探索者     标题: ADSL故障测试系统

小弟现在搞了个ADSL故障测试系统,不知有没有市场,请各位业内人士指点一下!
时间:  2004-7-16 09:24
作者: 宽带探索者

没有人知道这玩意儿,看来了解的人不多!
时间:  2004-7-17 15:51
作者: 家园客人

现在HW,GW,UT,ZTE都在已经做好了--112测试系统。
类似语音电话故障台的一个咚咚。
时间:  2004-7-23 10:09
作者: 笛子

请问你怎么联系啊!!
是你自己做的吗?
时间:  2004-7-25 22:38
作者: 宽带探索者

我的联系方式msn:hjh2000_gzb@hotmail.com

时间:  2004-8-9 11:25
作者: 西毒--呼啸山人

很有兴趣啊,有时间联系一下?
时间:  2004-8-9 18:07
作者: 阿呆

好东东,有没资料先让俺了解一下?
时间:  2004-8-10 00:08
作者: zhonghq

华为推出的“DSL端到端业务排障分析系统”,是干这个用的吧!
时间:  2004-8-10 00:12
作者: zhonghq

宽带探索者 ,这套系统蛮有用的,让我了解一下你的产品实现方式,电信和网通都有需要,但不仅对ADSL一项业务。
我得邮件:zhonghongqiang@boco.com.cn



时间:  2004-8-10 19:22
作者: 南帝--hnss

同类产品国内已经上了不少,去年就有很多省进行了全省招标。现在的后进入者,关键在你的价格和技术定位了。
时间:  2004-8-14 22:18
作者: 井底之娃

我这里有,有兴趣的联系MSN:qbihu@sina.com.cn!
时间:  2004-8-23 21:17
作者: 风一样自由

hoho,这其实只是垃圾,只能解决ADSL维护中的10%左右的故障定位,但是要投入大笔金钱,还要对现网进行改造。 得不偿失的东西。  当然了,电信网通本来就弱智,喜欢炒概念,反正是国家的钱。

提醒大家,永远不要从技术的角度去分析市场。
时间:  2004-8-25 10:02
作者: 网络飞鱼

这个东东目前最大的痛苦就是测试设备的价格高高在上,如果能够作个低成本的也还可以。电信、网通在招标的时候明确要求DSLAM厂商提供测试功能,但是高昂的价格又迫使不得不在实际的采购当中放弃了

楼上的老兄说的对,永远不要从技术的角度去分析市场

小灵通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时间:  2004-8-25 17:52
作者: ok030405

?如果ADSL线路太长引起带宽不够怎么办?

?如果ADSL线路故障影响服务质量怎么办?

请找力雅(深圳)有限公司,我们提供ADSL远端模块局:

1。就近用户安装,设备自成体系,带DSLAM接入模块,电话分离器,用户配线架,线路测试仪
2。安装简便快捷:体积小,重量轻,容量范围灵活 24 线起
3。全网集中运维管理,总配线架功能化整为零,远程分布,省机房!
4。可选视频会议和可视电话业务平台
5。可选光纤线路接口或铜线带宽捆绑合并功能


力雅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www.Leacom.cn
sales@Leacom.cn
Tel:(755)8287 6321 Fax: 8287 6331
深圳国际商会大厦A座1822
时间:  2004-8-27 00:43
作者: 宽带探索者

以下是引用网络飞鱼在2004-8-25 10:02:00的发言:
这个东东目前最大的痛苦就是测试设备的价格高高在上,如果能够作个低成本的也还可以。电信、网通在招标的时候明确要求DSLAM厂商提供测试功能,但是高昂的价格又迫使不得不在实际的采购当中放弃了

楼上的老兄说的对,永远不要从技术的角度去分析市场

小灵通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有办法解决:如果认为测试头的方式价格太高,可用软件的方式实现,价格较低,一个地市局才80万左右,都可以接受。
时间:  2004-9-13 17:06
作者: jjyy2000

LEA只是做splitter的
时间:  2004-9-16 22:19
作者: hellhammer

有前途做个类似112的出来。
时间:  2004-9-27 10:44
作者: 网络飞鱼

大 中 小 第15楼


以下是引用网络飞鱼在2004-8-25 10:02:00的发言:
这个东东目前最大的痛苦就是测试设备的价格高高在上,如果能够作个低成本的也还可以。电信、网通在招标的时候明确要求DSLAM厂商提供测试功能,但是高昂的价格又迫使不得不在实际的采购当中放弃了

楼上的老兄说的对,永远不要从技术的角度去分析市场

小灵通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有办法解决:如果认为测试头的方式价格太高,可用软件的方式实现,价格较低,一个地市局才80万左右,都可以接受。






-- -- -- -- -- -- -- -- -- -- -- -- -- -- --  
诚交天下友,联手中国通
hjh@68cn.com

-- -- -- -- -- -- -- -- -- -- -- -- -- -- --  

软件的基本计算参数也是需要硬件测量的来获得的,目前的这个测量手段所带来的投入对于运营商来说,还是不能承受的。



时间:  2004-10-17 20:50
作者: 风一样自由

某些厂商提出一个概念,某些运营商的人就想跟着把这个话题炒热,并借此巩固自己往上面爬的阶梯。

说这些人祸国殃民过分么?  我不知道

想起了中国足协,和中国运营商的人怎么有点类似呢?国家和纳税人的投资就成了他们自己手中的砝码,牺牲国家利益来成就自己的仕途。

这就是现实。
时间:  2004-10-19 10:30
作者: xiaobai

偶有兴趣,具体资料给点,谢谢!
msn:baiyu93@hotmail.com,
email;bccy1227@163.com
时间:  2004-10-20 15:00
作者: tongchao

我们公司是ADSL测试的先驱了,你说的这些东西,几年前就有了,是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既可以快速判断线路故障,又可以减少工作人员。可是价格太高了,在中国用不开啊,每个运营商都只是问问,感兴趣,但别提价格!
时间:  2004-11-10 16:21
作者: 一纸空文

也来凑凑热闹:--------------->
              【对宽带运维系统的三点看法】

1. 宽带运维能够发现的线路或者应用问题的范围是什么?
   要解决问题第一步首先是发现问题, 无论是由于配置错误还是由于线路固有问题造成的问题, 宽带运维能够发现的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而且即使把详细的线路信息的测试结果给你你也不一定能够判断出问题的所在,从用户端开始分析:PVC配置错误,桥接、路由设置错误, VCMux,LLC封装设置错误, 用户端分离器电话FAX安装位置错误,分线盒接触不良,端线进水,交接箱接触点老化,支线绝缘问题造成的搭接,长期浸水造成的对地阻抗下降, 管线交叉点处的集中干扰,MDF处接触问题,中心局和远端局线径不一致引起的阻抗匹配和反射,工程队为了节省而新采用的大部分扭距严重不符合规范的线缆,MDF跳线时线路损伤。。。。这一堆问题,宽带运维系统能够检测出的没有几个

二 . 我们能够从宽带运维中获得信息是什么?
一般来说,借助于抓线矩阵以及CableShark对线路的分析, 我们能够获得窄带12项的测试结果,这12项参数大致上只能查处线路的通断以及开短路情况,还能获得TDR和部分频段的FDR结果,这个结果需要专业的分析才能够获取线路对于DSL信号的传输特性,而目前一般的维护人员很难有这种专业分析能力,我们还能获得类似噪声,衰减等曲线,这个是最重要的,但是我敢保证,能够从这个曲线去计算比特分配图以及增益表的人没有几个,其次通过ATUC以及ATUR仿真能够排查C端和R端的故障点,仅仅是排查而已,但是你能具体判断出实际上C端和R端具体的故障原因吗?最后,还有一个纵向平衡测试的结果,但是又有几个人理解纵向平衡的真正含义?至于说桥接抽头和加感线圈,这个在中国目前的实际的线路中几乎不存在,即使存在,也是在用户家里的抽头,根据反射信号的特点和计算,这种反射不会构成什么影响。
对于MODEM的诊断,各个厂家都有一个远程管理解决方案,目前看来, 通过EOC Channel(ADSL2、2+中通称为 OverHead Message Channel)获得大多数支持但是并不能赋予实际的应用,因为这个Channel最大也就20kbps (记住是k bit per second),传十个字节都要等好几秒, PVC的方式虽然被主流唾弃,但是这是唯一能够简化应用的方案,一条专用的Pvc并不带来额外的负担,速率又快,比较现实,但是最好十两者能够结合,可以看看Modem中的一些配置,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这需要对Modem进行升级,试想一下,为了一个宽带运维,对现在的两千多万用户端进行升级,合理吗?现实吗?


三. 宽带运维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宽带运维是叫得好听,其实并不能解决啥问题。比较现实的一种方案是套片内置测试功能,即不用抓线矩阵,也不用CableShark分析仪,不用进行现网改造。只要线卡支持Selt, Delt,DMT测试,我个人觉得就够了,目前业界这样的套片已经出现了,SELT能够同时进行TDR,FDR测试,返回测试结果,能够应用4.5dkm到5Km,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两个月之后应该能够测试6Km到6.7Km.而且FDR分析的结果比较理想;ADSL2、2+中提到的DELT,一个标准的测试应用, 目前能够在6Km范围内提供准确的分析结果,比CableShark的结果更能说明问题,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必须和ADSL2/2+的CPE配合使用

相信运营商的头脑是清醒的,为了一个宽带运维的鸡肋多花多少银子,在利润日渐消瘦的今天,多少是有一些风险的。宽带运维是设备供应商的利润增长点,但是对运营商则是极为不利的,相反,强调用户板本身的功能,这个才是根本出路。不仅现实而且符合中国国情。












时间:  2004-11-15 22:45
作者: upcgjf

偶有兴趣,具体资料给点,谢谢!

email;upcgjf@163.com

时间:  2004-11-19 22:01
作者: banlion

公布一些资料吧,应该有市场的。
时间:  2004-11-21 01:29
作者: 博文

我觉得你的想法还可以,但是一般的运营商不会那么投资的哟,你在作之前先要分析市场的使用价值了。
时间:  2004-12-1 13:21
作者: morrow

宽带112好多厂家都再做。

我倒是认为,ADSL这东西,能开通就用,开不通就算了,测了也没用。



3G是个最搞笑的东西。
时间:  2004-12-1 13:24
作者: morrow

以下是引用一纸空文在2004-11-10 16:21:00的发言:
也来凑凑热闹:--------------->
               【对宽带运维系统的三点看法】

 1. 宽带运维能够发现的线路或者应用问题的范围是什么?
    要解决问题第一步首先是发现问题, 无论是由于配置错误还是由于线路固有问题造成的问题, 宽带运维能够发现的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而且即使把详细的线路信息的测试结果给你你也不一定能够判断出问题的所在,从用户端开始分析:PVC配置错误,桥接、路由设置错误, VCMux,LLC封装设置错误, 用户端分离器电话FAX安装位置错误,分线盒接触不良,端线进水,交接箱接触点老化,支线绝缘问题造成的搭接,长期浸水造成的对地阻抗下降, 管线交叉点处的集中干扰,MDF处接触问题,中心局和远端局线径不一致引起的阻抗匹配和反射,工程队为了节省而新采用的大部分扭距严重不符合规范的线缆,MDF跳线时线路损伤。。。。这一堆问题,宽带运维系统能够检测出的没有几个

 二 . 我们能够从宽带运维中获得信息是什么?
 一般来说,借助于抓线矩阵以及CableShark对线路的分析, 我们能够获得窄带12项的测试结果,这12项参数大致上只能查处线路的通断以及开短路情况,还能获得TDR和部分频段的FDR结果,这个结果需要专业的分析才能够获取线路对于DSL信号的传输特性,而目前一般的维护人员很难有这种专业分析能力,我们还能获得类似噪声,衰减等曲线,这个是最重要的,但是我敢保证,能够从这个曲线去计算比特分配图以及增益表的人没有几个,其次通过ATUC以及ATUR仿真能够排查C端和R端的故障点,仅仅是排查而已,但是你能具体判断出实际上C端和R端具体的故障原因吗?最后,还有一个纵向平衡测试的结果,但是又有几个人理解纵向平衡的真正含义?至于说桥接抽头和加感线圈,这个在中国目前的实际的线路中几乎不存在,即使存在,也是在用户家里的抽头,根据反射信号的特点和计算,这种反射不会构成什么影响。
 对于MODEM的诊断,各个厂家都有一个远程管理解决方案,目前看来, 通过EOC Channel(ADSL2、2+中通称为 OverHead Message Channel)获得大多数支持但是并不能赋予实际的应用,因为这个Channel最大也就20kbps (记住是k bit per second),传十个字节都要等好几秒,&nbspVC的方式虽然被主流唾弃,但是这是唯一能够简化应用的方案,一条专用的Pvc并不带来额外的负担,速率又快,比较现实,但是最好十两者能够结合,可以看看Modem中的一些配置,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这需要对Modem进行升级,试想一下,为了一个宽带运维,对现在的两千多万用户端进行升级,合理吗?现实吗?

 
 三. 宽带运维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宽带运维是叫得好听,其实并不能解决啥问题。比较现实的一种方案是套片内置测试功能,即不用抓线矩阵,也不用CableShark分析仪,不用进行现网改造。只要线卡支持Selt, Delt,DMT测试,我个人觉得就够了,目前业界这样的套片已经出现了,SELT能够同时进行TDR,FDR测试,返回测试结果,能够应用4.5dkm到5Km,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两个月之后应该能够测试6Km到6.7Km.而且FDR分析的结果比较理想;ADSL2、2+中提到的DELT,一个标准的测试应用, 目前能够在6Km范围内提供准确的分析结果,比CableShark的结果更能说明问题,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必须和ADSL2/2+的CPE配合使用

 相信运营商的头脑是清醒的,为了一个宽带运维的鸡肋多花多少银子,在利润日渐消瘦的今天,多少是有一些风险的。宽带运维是设备供应商的利润增长点,但是对运营商则是极为不利的,相反,强调用户板本身的功能,这个才是根本出路。不仅现实而且符合中国国情。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