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华为8500、6500系列交换机重大技术突破!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4-7-13 22:39
作者: hello_all
标题: 华为8500、6500系列交换机重大技术突破!
8500系列:
http://www.huawei-3com.com/cn/products/product.jsp?type=2&category=ROOT%3ECN%3E%B2%FA%C6%B7%BC%BC%CA%F5%3E%B2%FA%C6%B7%BD%E9%C9%DC%3E%D2%D4%CC%AB%CD%F8%BD%BB%BB%BB%BB%FA%3EQuidway%26reg%3B+S8500%CD%F2%D5%D7%BA%CB%D0%C4%C2%B7%D3%C9%BD%BB%BB%BB%BB%FA
6500系列:
http://www.huawei-3com.com/cn/products/product.jsp?type=2&category=ROOT%3ECN%3E%B2%FA%C6%B7%BC%BC%CA%F5%3E%B2%FA%C6%B7%BD%E9%C9%DC%3E%D2%D4%CC%AB%CD%F8%BD%BB%BB%BB%BB%FA%3EQuidway%26reg%3B+S6500+%CF%B5%C1%D0%B8%DF%B6%CB%B6%E0%D2%B5%CE%F1%BD%BB%BB%BB%BB%FA
8512的交换容量从720G变成支持到1.44T,并可扩展到2.88T;
包转发率从以前的432Mpps也变成了864Mpps!
6506更牛、从128G的背板容量变成1.6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13 22:40:29编辑过]
时间: 2004-7-15 09:17
作者: 家园客人
真的假的?这么牛吗?
时间: 2004-7-15 15:34
作者: windydd79
看看下面的分析:
1、S8500交换机接口板(LPU)之间采用全互连(FULL-MESH)的方式,即每一个LPU都分别与其它LPU模块之间通过10G接口互连。这种连接方式没有crossbar交换网板处理LPU板之间的数据转发。
2、S8505的线路板LPU采用了FA+SW芯片的架构,提供4个10G数据通道和其他线路板互连,1个10G接口和交换芯片互连。S8505基于这种硬件架构,任意两块线路板间的交换容量不大于10G(因为每块线路板之间只有1个10G数据通道),整机的交换容量不大于50G(双向100G交换容量)。同样推算S8512整机的交换容量不大于120G。
3、华为的S8500系列交换机属于MAVELL公司交换套片,分为EX企业版和MX运营商版。S8500系列交换机无交换网,FULLMASH总线交换处理。接口板为EX芯片专用于企业网-路由表项少,不支持MPLS,专用于运营商MX芯片属于试验样片不成熟,只能用于测试。EX芯片与MX芯片不兼容,不能混插于一台设备如果混插,MX功能降到EX功能,整机还是EX能力。也就是说华为目前的S8500交换机投运营商市场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
时间: 2004-7-15 15:36
作者: windydd79
关于6506和8016:
1、三层交换机的背景:三层交换机的主要特点是兼容二层交换机的高速转发、IP路由转发、对于路由振荡的处理合理的控制在城域网汇聚层面处理三层的流量,同时支持MPLS和增值业务功能。三层交换机的主要实现技术是ASIC,ASIC技术的核心就是对于某一种流量模型和特定协议的包进行时钟节拍内的处理,保证了非常高的处理速度,同时保证了稳定性,对于运营商多协议支持必需通过MPLS来适应。业界的三层交换主流厂商如CISCO的6509,其256G交换板就是CROSSBAR矩阵交换的ASIC芯片。Cabletron公司,在1999年-2000年全球三层交换端口出货第一,也是采用全crossbar交换结构其核心架构也是基于ASIC技术保证数据流的高速和稳定处理。
2、华为S8016核心芯片采用IBM公司的POWER NP网络处理器技术,整机采用路由体系设计(包括接口板都是网络处理器并非业界主流的专用ASIC对数据流处理技术)实际端口处理能力为2.5G-由其接口板网络处理器的处理能力决定-60Mpps;而且其架构设计背离了业界主流的ASIC流处理模式采用网络处理器(软件处理CPU的模式核心处理模式是对包进行组包处理转而对于流进行高速处理)给三层交换机这种架构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性。
3、华为S8016交换机二层协议处理问题同时采用GSR路由架构来做出的三层交换机其主要问题还体现在对二层协议的处理上, VLAN处理、MAC学习、流控,三层交换机可以从ASIC级进行直接的继承,既保证了速度也保证了稳定性。在采用GSR架构实现三层交换机时,需要将配IP地址的路由接口映射到二层的端口上,需要开发大量的网络处理器微码,微码的稳定性将极大降低,由于使用网络处理器进行处理,网络处理器这种类似于多CPU多线程的处理方式,将随着表项的增多性能下降。另外对于二层中使用较多的安全端口等端口控制功能,由于路由器中一般是用端口的UP和DOWN来控制的,所以需要由微码来进行全部包的区别处理,虽然能实现但是是以损失网络处理器性能和设备的稳定程度得到的。
4、华为S6506R采用switchcore公司的盒式交换芯片,无机架式交换机的专用交换网,属于千兆三层盒式交换机(主控板)64G,带二层盒式交换产品(接口板)堆叠。接口板只支持二层交换,三层交换到主控板的路由交换芯片上执行,集中处理。由于S6506R这种堆叠结构接口板-路由交换-接口板的三次交换,延时大,性能达不到线速,在企业网市场来讲也是很低档的交换机,更不要说满足运营商的城域网要求。
时间: 2004-7-18 22:15
作者: coolnet
楼上的不了解不要乱评价,谁说85不用crossbar,你能给我设计一个12块接口板,不用crossbar的交换机吗?广布线就得累死
“任意两块线路板间的交换容量不大于10G”照这么说,48GE,2*10GE,4*10GE单板是怎么做出来的?
“S8500系列交换机无交换网”这话说得太不负责任了吧,85不但有交换网,而且主备板的交换网可以设置为主备分担模式,共同完成交换,交换容量提高一倍
单板分为ex,mx是为用户考虑,不需要mpls功能的用户不必购买mx单板,可以节省不少投资,mpls以在北京,四川,山东等实现规模应用,难道这是在“做实验吗”,hw不会拿石头砸自己的脚把。ex,mx混插早已解决
欧个人觉得MAVELL的芯片还是很牛x的,很多技术细节考虑得很好
65,8016的设计偶不是很熟,不好评价
Cabletron的er16偶用过,感觉很不负责任,save时候经常死机,遇到冲击波病毒是cpu占用率高到99%,居然有几次core dump了。
还有Cabletron的matrix系列,居然会烧坏保险,ospf经常出现问题
时间: 2004-7-19 08:16
作者: 家园客人
通过测试,华为公司S8505的分布式处理能力较GW6808强大很多。GW的MPLS需要专门的板件处理,功能板单板吞吐率为1G。华为采用全分布式处理,的确强大很多。
时间: 2004-7-19 16:27
作者: 家园客人
港湾好象没有在自己网站上说自己有多牛多牛啊,H3在自己网站上说自己的交换容量背板带宽翻番或者翻几番,是怎么实现的?
时间: 2004-7-21 10:44
作者: 家园客人
48GE,2*10GE,4*10GE板子怎么做出来的我不知道,请问,你板间交换的容量能超过20g吗???4*10ge有个屁用?只有、仅有一个能达到线速而已!有什么意义呢,除了炒作!
说道mpls vpn,呵呵,居然敢说规模应用?在HW多少算规模?可逗死我了
时间: 2004-7-21 19:45
作者: coolnet
楼上的你测过??
可以把数据贴出来看看
时间: 2004-7-22 21:05
作者: 家园客人
呵呵,算也算的出来,还要测试干吗?怎么也得达到理论值啊,即使达到理论值或者超过了理论值也不见得实际上就能输出这么高的性能,这个时候才需要测试来证明。
华为的NE05/08E/16E这些老牌产品也是同样的风格,理论上都不能支持GE线速,却还提供GE模块,目的很单纯:满足解决方案需求,不考虑用户是否能享受到应得的带宽。
8500系列不要说MPLS没有规模应用了,就是商用也没有几台,因为测试问题太多,没法用。MPLS可能在企业网可以宣传,但在运营商那边没有通过过一次测试呢,
时间: 2004-7-25 20:20
作者: 家园客人
但在运营商那边没有通过过一次测试呢,
~~~~~~~~~~~~~~~~~~~~~~~~~~~~~~~~~~~~~~~~
你看看刚刚结束的联通委托传输所做的测试的数据,
hw 85指标明显高出gw的68一大块。实际情况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但测试hw85已经可以蒙混过关了。
如果hw 85真能做到marvell宣传的规格,档次明显高出gw 68一大节。
看过marvell prestera 、broadcom 567x芯片规格的都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大家都拿企业网规格的东西卖给运营商。
不清楚思科的se720是不是也是个企业网规格的东西。
时间: 2004-8-13 11:09
作者: laotou
HW近期故障列表一、 河北通信城域网项目中,局方要求万兆级别的设备,华为仅仅拿出了S8505来测试,且测试得极为简单,很多项目仅仅是演示了一下,根本就没有作性能测试,在MPLS测试项目中仅进行了LDP协议的测试,并没有进行MPLS转发测试,目前S8505的MPLS支持情况还达不到测试水平。为此华为在唐山通信完成了NE80和S8016的补测,并且华为把测试结果的不理想归结为斯伯伦公司测试仪表的问题,也引起了斯伯伦公司极大的不满。二、 今年7月中旬华为8505在三门峡应用过程中出现CPU利用率100%,设备不断重启的现象,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最终不得不采用强制CPU利用率60%,但8505的转发性能很低,用户上网反映很慢,而且存在用户通过DHCP无法获取地址的问题,机顶盒用户无法点播的问题。所以三门峡通信中止了其他8508的割接工程。三、 HW公司8505在安阳出了不支持DHCP+以及VOD的情况。这个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四、 河北地区第一台HW的S8512交换机是世行贷款项目为新疆交通厅办公大楼采购的核心交换机,以前采用的是cisco的C2948G-L3,6月10日8512割上去,替代CISCO的设备。接入依然使用原来cisco的3524和2924等交换机。割接至6月23日出现了很多问题,升级三次,还没有解决问题,用户强烈投诉,问题主要如下:S8512作为核心交换机,负责大楼里面的30多台CISCO35和29系列交换机的汇聚,整个大楼划分了几十个VLAN。S8512在进行跨VLAN三层交换时存在严重的问题。一个100M的文件拷贝需要几个小时。S8512的48FE接口板间交换则没有问题,GE接口板间交换就有问题,。估计是HW的s8512的GE接口板无法正确处理带VLAN标记的数据帧,所有的数据转发全部都要通过CPU来进行转发,也就是软三层转发,而不是通过硬件来完成的。交换机三层硬件有缺陷没有起到作用。五、 5月26日,在河南开封铁通,进行了S6506和NE80软件升级,但系统正常运行了5分钟左右,业务中断。NE08连接S6506的GE口不通。经HW的工程师分析故障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新更换的VIU4BE(GE接口板)存在硬件问题,和NE08配合使用时会出现不能配合使用的问题,导致单板注册后不久就会丢失,再次重新注册的现象。原来使用的VIU4BE处理板也存在此硬件缺陷。第二:NE08不支持单板的在线热插拔,对有些单板在线进行插拔会导致单板不能正常注册上系统,从而导致VIUB板(第三方通道FE接口板)反复复位,不停的注册单板。六、 华为交换机S8016基于2.5G平台的NP处理器架构,是用NE80改成的,华为内部已宣布停产。该机开通MPLS功能其性能下降严重,并且二层能力很弱(启用802.1QVLAN透传很容易出现死机),端口密度低,单板最大4GE口16个FE口。七、 华为交换机S6500系列采用盒式交换机的堆叠方案,不支持MPLS,稳定性和转发能力差。河南移动、通信、电信、铁通城域网上基本全面封杀八、 今年3月,上海电信对华为的HW3500系列交换机进行了测试,3550系列是HW刚刚开发不久的一系列3层交换机,详细介绍可以参考HW-3COM网 http://www.huawei-3com.com/cn/index.jsp,但是由于开发仓促,很多业务的支持能力还是有所欠缺。第一:其GE端口只能开128条ACL,如果考虑商务楼接入vlan限速的话,似乎太少。而且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仪表发出一定规律的较大量的vlan和mac,再打流的话就会造成CPU 99的情况,在现网中使用还有待观察,华为设备这种算法的正确性还有待考证。第二:华为设备多次发生CPU达到90%以上的情况,比如设备没开组播,有组播流进来设备cpu会99%,会发生STP BPDU收发超时现象,在现网运行中,这方面也有待观察。就将来要开展的业务来看,华为设备目前的版本还是不能很好的支持二层、三层混用的业务需求。第三:网管方面,华为目前没有提供客户端软件,不便于维护人员使用。另外网管对于交换机配置方面的支持仅限于二层交换的基本配置,缺少业务数据管理能力,综合来看,华为网管提供了一定的网络监控和基本的交换机管理配置的功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开发来适合现网维护管理的需求。第四:在流量非常高的情况下会出现STP的时间超时的错误信息,华为工程师解释说是因为流量太高造成本端BPDU接收失败造成的。第五:在测试中还发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当CPU利用率比较高的时候,会出现比较多的故障现象,比如说不响应ping、telnet、snmp等操作,STP或者路由协议会中断或者抖动这样的情况。由于MAC地址学习机制的问题,有潜在的MAC地址学习冲突的隐患,在测试中就有几次发生由于MAC地址学习不到,流量发生仪不断向交换机发数据流,这时候交换机会将这些数据流交给CPU处理,结果就是CPU利用率始终到99%。九、 近日在河北电信的高端路由、交换设备测试中,华为高端路由NE80和新推出的高端交换机S8512频频爆出猛料,令客户和在场的测试人员哭笑不得,实在是让人遗憾!现归纳出其中的四则趣闻,第一、华为新推出的“巨无霸”产品-S8512,在电信严格的测试环境中,暴露了其真正的面目,截止目前,该产品连基本的配置都不能保存,每次开始测试之前,先要往设备中加载3个小时的配置文件,让在场的所有参与测试的人员都等得“七窍生烟”。作为万兆核心交换机的S8512,居然会有这样的低级问题,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华为的创意!第二、“千万不要拔掉光纤哦”,这是华为的测试人员对思科的测试人员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为什么呢?因为在和思科的设备对接测试时,华为的S8512的GE端口不能承受UP和DOWN的折磨,如果GE端口一不小心DOWN掉,那么S8512将会有50%的几率死机,一定要注意啊,是50%的几率哦!如果不幸死机,请耐心等候3小时加载配置,再重新开始。第三、宣称是目前MPLS功能无比强大的华为,在与思科产品的对接测试中,其NE80居然不支持MPLS VPN的地址重叠,真是让人怀疑其吹嘘的其他美妙绝伦的功能是否真实存在!第四、对于目前网上POS线路普遍采用的SDLC协议,华为的NE80也不支持,不得不采用PPP协议做对接,看来华为和思科设备的兼容性还存在很多问题啊!十、 NE5000在中国电信广东湛江进行调试时所出现的问题列表设备在硬件的安装和连接中基本无法正常调测,暴露出设备存在以下问题,据说连升级了3个版本:问题类别一:设备功能方面存在多个问题,严重影响业务的开通和部署:1. LS、QOS、VPN一直未调通;2. IGP路由存在多个问题:a) OSPF不能支持修改协议的优先顺序,不能通过修改Distance方式实现;b) OSPF不能支持Default Originate;c) OSPF不能正常引入外部缺省路由;d) IS-IS协议不支持邻居间接口级的MD5加密认证;e) IS-IS协议最大支持路径仅为4;3. BGP路由存在多个问题:a) BGP不支持查看多级BGP共同体命令(show ip bgp community xx仅支持一级);b) 不支持对于邻居的描述;4. TACACS目前不支持,与Cisco设备对接不成功;5. 目前仅支持SNTP,同时不能作为Server为下一级设备提供时钟;6. 分析终端(NTG)不能通过NETFLOW V5接口索引,通过网管找到需要索引的接口相关信息;7. ICMP丢包情况下不能正常计算平均时延;8. 管理接口状态的处理机制与业界一般的处理机制不完全一致;9. 曾出现设备显示与其他厂家设备(Cisco6509交换机)连接正常、协议正常、Ping正常,但是实际在日志中发现频繁的状态变化告警;10. 与CISCO GSR POS背对背连接,在链路接口使用SDH格式封装时,无法显示正确的trace path信息;同时,只能由NE5000提供internal时钟,GSR使用line时钟,否则NSE报错。问题类别二:设备对功能支持的性能方面存在的问题,涉及到网络安全、设备稳定性和网络运营:1. ACL(访问控制列表)的性能与华为介绍的相差较多;2. BGP在执行查看路由命令加管道命令参数时执行会非常慢;3. CLI(命令行接口)和VTY(虚拟终端)存在多个问题:a) CLI配置的用户名只有8个字符生效,第九个字符开始以后的用户名虚假不生效;b) CLI在执行大包Ping的时候CPU占用率非常高,执行查看CPU利用率的命令无反应,Ping结束20分钟后才能从远程Telnet登陆;执行FTP命令时发现了同样的问题;c) VTY用户登陆时输入数字键上的符号(非数字)时密码回显在终端上,存在严重安全漏洞;d) 命令行下不能执行主备切换命令;e) 命令行下存盘命令(write)有时会失效;f) VTY不能支持对登录源地址的控制并且最多登录的个数为定死的14,而不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更改;g) 普通用户可以执行查看配置命令,存在严重安全隐患;h) 对设备系统配置的人机界面速度反映非常慢,敲完一个命令后的反应时间大约要2分钟;多人使用的CPU占有率很高,每多一个人使用率增加5%;i) 这些问题导致设备在调测时的进度非常慢,一些网络所需的功能无法正常安装和调测;j) 从LOG SERVER上收到的NE5000 module/server/bay上时间不一致;问题类别三:设备制造、出厂、检验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1. 安装调试过程中发现带外管理口死掉,导致NE5000不能被网管系统发现和管理;2. NE5000机架较大而不标准,物理结构有问题,造成连线及电源连接很乱,并在安装中影响现有设备的位置,给其它设备的运行和维护造成影响;问题类别四:厂商技术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NE5000是OEM自 AVICI,核心技术AVICI未向华为提供,出现问题后,依靠华为自己的技术力量根本无法解决,同时AVICI不能提供及时技术支持,造成解决问题不及时;
时间: 2004-8-13 18:16
作者: onu512
楼上的挺拽阿,恐怕华为自己的问题列表都没有你的帖子全。哈哈。
你恐怕不知道吧,NE5000原型机是OEM AVICI的,但是现在已经全面实现国产化了。用的是NP,单板转发性能25M。这个其实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当年华为OEM MOTO的NE08和NE16,当年就实现除了主控板以外,全部接口板国产化,第二年实现整个系统国产化。降低成本,增加可靠性。S8016的网上应用早就过2000台了,产品只有经过大规模商用才能稳定下来,如果应用到了一定规模,产品自然就稳定下来了。
其实如果要说故障,估计华为的攻击材料中,攻击港湾,思科的案例绝对不会比楼上的少,应用越多可以攻击的案例也越多。这个好像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再说港湾到现在也是窝里斗,什么时候港湾也去赚外国人的钱去阿,那才长中国人的志气。
时间: 2004-8-13 22:59
作者: h68810115
如果列故障,我知道的故障:
99年,河北联通, 西门子的HLR 故障,河北联通2天没有打一个电话
2001年,北京Nokia HLR升级失败 北京有200万用户打不了电话,这个大家都知道。
爱立信的SGSN在山东天天死机,后被搬迁。
上海的SGSN,现在的水平是2个礼拜必须复位一次,半年以前是2天左右必须复位一次,不然什么业务都进行不了。
任何公司任何产品不出故障是不可能的。只是故障的影响有多大。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所在的固网汇接局在02年出现故障,只是固网打不通手机,但是影响特别大,全国都知道。
海南一个交换机的端局出现故障,在一般情况不算什么,但是他覆盖了省政府,所以也是一个特级事故。
从上面某人列的材料,应该HW的东西卖不出去才对,但是情况好像不是这样。
时间: 2009-12-4 14:41
作者: 15011537364
标题: 回收交换机
回收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
回收销售华为,H3C, 华赛,Juniper,中兴,3com,思科产品;
回收销售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网络接口模块,各种业务板。
销售普天,瑞斯康达,鸿飞,G-first光纤收发器,普天机架式光纤收发器,普天光端机。
15011537364
QQ:1085392400
时间: 2009-12-4 16:16
作者: armande
HW 85xx、65XX都已经停产了
时间: 2009-12-4 16:17
作者: armande
华为 H3都没搞清楚
时间: 2014-4-12 22:10
作者: haicang01
1.华为发展得非常快啦, 在运营商里,华为设备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 在福建,数通方面,比如BRAS设备全部使用华为的ME60, 把CISCO10008全部替换掉。 部分的CISCO12816也在慢慢被华为的NE5000E取代,在部分的cisco设备CRS-1也被华为取代。
2. 华为S8505已经在慢慢退网, 在运营商里,S8505其实就是做三层交换机使用,端口直接至用户端(专线固定IP的),华为S9306在逐步取代S8505,
3.在我接触的客户群里, 学校方面很多也是用华为设备,包括华为的防火墙等
4.个人感觉,华为设备还是相当的稳定, 而且服务也好,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
Powered by C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