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原创]WiMAX之深度分析篇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7-10-30 11:34
作者: zhaopin
标题: [原创]WiMAX之深度分析篇
此文存活时间过长,原作者已经将此文删除,多谢诸位仁兄仁姐的捧场和讨论。
[ 本帖最后由 zhaopin 于 2009-8-2 11:19 编辑 ]
时间: 2007-10-30 11:43
作者: dem.hunter
<p>支持TD</p>
时间: 2007-10-30 11:49
作者: zhaopin
<p> ll</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25 20:14:08编辑过]
时间: 2007-10-30 11:50
作者: 一代匠才
<p>期待 “待续”</p>
时间: 2007-10-30 11:52
作者: zhaopin
<p>ddd</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25 20:11:27编辑过]
时间: 2007-10-30 12:59
作者: cocoshow
<p>顶</p>
时间: 2007-10-30 13:11
作者: qualcomm
<p>顶一个吧</p>
时间: 2007-10-30 14:06
作者: Prentice
ding
时间: 2007-10-30 14:39
作者: gofay
<p>其实我觉得wimax能实现是很好的,资料上都说得很悬乎,我觉得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实现吧。。。</p><p>看发展。。。</p>
时间: 2007-10-30 17:05
作者: 陈寺寺
美国很明显在把自己在信息业的垄断优势向通信业扩展:苹果推出手机,惠普推出手机,google也要推出手机甚至要进入通信运营领域,英特尔搞wimax,思科搞统一通信,微软搞手机操作系统.欧洲人已经快崩溃了,只有爱立信和诺基亚还在撑着,wimax虽然有不足,但如果美国能把国内的力量整合起来,我们的td有多少胜算?
时间: 2007-10-30 17:11
作者: zhaopin
testtest
[ 本帖最后由 zhaopin 于 2009-8-2 11:18 编辑 ]
时间: 2007-10-30 18:20
作者: smartedge
言之有理,九十年代以来十几年通讯设备市场的发展完全是一个信息技术版本的八国联军入侵。<br/>强烈支持自有知识产权!<br/>
时间: 2007-10-30 19:19
作者: JIXUEWEN
<p>分析得真好啊。虽然结果未知,但是看到这样有良知和洞察力的兄弟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点和不足,真是不容易啊。</p><p>强烈喜欢这样的观点。</p>
时间: 2007-10-30 23:11
作者: merc
<p>这种东西也能叫深度分析啊 ?????</p><p>1.wimax自身有极大的技术问题(覆盖,切换等),正规的运营实验网经验没有(只有在五星级酒店里的简单的plugfest测试),终端的价格昂贵问题以及Intel的技术实力问题(intel的产品发布日期一拖再拖,已成惯性,无人再惊异)。这决定了wimax在1年半甚至2年内不会有大量的市场销售。</p><p><font color="#ff0000">[C]WiMax的试验网和商用网早就有一堆了,你不知道只能说明你对整个行业的形势不了解。9月份的ITU特别会议在韩国开,所有与会代表被邀请参加WiBro体验活动,每人发一个数据卡。在景点之间的大巴上,60km/h,WiBro工作正常,视频和在线游戏都很流畅。华为刚和Nextwave合作在北美完成移动WiMax试验网,2008年初?开始放号,这种小事情太多我记不清了,你可以自己去查。一拖再拖的倒是TD放号,在自己的地盘上都这么没信心...</font></p><p>2.wimax其开始的政治计划即是图谋TdScdma的TDD频带,这固然能降低与Wcdma/cdma200的阻力,但却视中国人于无物。中国的电信经过20年的飞速发展,黄皮肤的中国人已经完全拥有了和欧美白种人相比的话语权。除非中国政局发生重大变化,胡温倡导的“自主创新”的政策不会发生变化,而美国受困于中东有求于中国人,这意味着类似cdma is95B的卖国行为可能不会重演。</p><p><font color="#ff0000">[C]TDD频带资源不是中国的,是世界的。与其让TD-SCDMA尸位素餐,不如引入WiMax竞争,这对通信行业是好事,也是资源合理利用的要求,所以不光美国支持,其他绝大多数国家也支持,要不然投票不会通过。另外,真要自主创新,实事求是是前提,像TD-SCDMA这种号称有“自主知识产权”,实际根本拿不出手的货色只会阻碍真正的创新。最近在日内瓦的会议上,某国信产部部长已经向爱立信的副总裁承诺,LTE TDD的帧结构可以改成每时隙长1ms,保持和LTE FDD最大一致(原来为了和TD-SCDMA一致是0.675ms),这多少也算进步吧。至于谁求谁,中国求着美国的地方比美国求中国的地方可多得多啦,这是常识。</font></p><p></p><p>3.wimax依仗美国政府的超强意识形态和势力,赤裸裸地单手改变了ITU的规则(3g提案其实多年前就截至了),这极大的刺激了中国,可能中国政府会对TD有更大的全球政治支持。</p><p><font color="#ff0000">[C]这不但不是深度分析,而且是错误分析。1997年ITU发出47号通函,征集IMT-2000(俗称3G)技术。1999年发出M.1457规范,正式承认了5种3G技术,到现在正式商用的有4种,俗称WCDMA,CDMA2000,DECT,TD-CDMA,加上貌似会商用的一种TD-SCDMA。2001年ITU发出95号通函,规定如何对M.1457规范进行更新,其中定义了后来的技术如何加入IMT-2000家族。WiMax进入3G正是依据95号通函定义的步骤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当然啦,这个过程也伴随着某些人步步阻击,屡战屡败。</font></p><p>4.wimax率先采用了尚未被研究透彻的一些4g技术,并是以3g killer 的初始面目示人,这刺激了Wcdma阵营和cdma阵营。爱立信和高通可能会携3g/2g的王者之风,横劈Wimax,其胜算甚大。<em>intel会不会象卖掉IXP和Xscale一样卖掉wimax, 尚未可知。</em></p><p><font color="#ff0000">[C]爱立信早就认耸了,作为整个行业当仁不让的风向标,做好FDD才是王道,毕竟连瑞典都没跳出来反对WiMax。高通在IEEE里搞802.20,但是小动作太多反而把大家惹火了灭了他,他现在反对802.16也就是一时的,在WiMax里的专利早就开始布局了,将来少不了他一碗饭,如果他再捣浆糊,就连这碗饭也没了。</font></p>
时间: 2007-10-31 09:05
作者: 神舟一号
支持<a href="http://www.txrjy.com/dispuser.asp?id=189640"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00">merc</font></a>!
时间: 2007-10-31 09:05
作者: 7717914
市场决定一切,技术倒是次要的了。
时间: 2007-10-31 09:12
作者: 千花岛
楼主比较外行
时间: 2007-10-31 09:42
作者: rafequ
这叫概念
时间: 2007-10-31 10:55
作者: zhaopin
test
[ 本帖最后由 zhaopin 于 2009-8-2 11:16 编辑 ]
时间: 2007-10-31 10:59
作者: zy-511
看的出14楼的兄弟对行业的发展及动态相当了解.这一点很佩服.不过,你的第一句话却让我不能认同!大家一起讨论,不是攀比和不爽!
时间: 2007-10-31 11:04
作者: zy-511
<p>对于楼主的态度我较认同,他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请大家参与讨论.而我们不希望看到都是自家人却在相互攻击,诚然,一个人就算对行业很了解.不过,言和行一定要客观,要认清自己.摆正心态!希望14楼的兄弟能以平常心参与讨论!一起进步!</p>
时间: 2007-10-31 12:23
作者: star2004
LZ太激动了啊
时间: 2007-10-31 12:56
作者: pplong
<p>美国、西班牙、台湾、韩国 都有商用网了。</p><p>你说wimax没商用,难道wimax 比td少。</p><p>要取笑别人先看看自己吧。</p><p></p>
时间: 2007-10-31 17:03
作者: 二级龙井
<table height="265"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9%" border="0"><tbody><tr><td valign="top" width="100%"><div id="dispbody" style="MARGIN-TOP: 10px; FONT-SIZE: 12px; MIN-HEIGHT: 200px; WORD-BREAK: break-all; LINE-HEIGHT: 21px; WORD-WRAP: break-word;"><font class="font_body" id="zoom_19"><p>回 merc :</p><p>1. 你混淆了我的指出的问题, wibro是做为宽带无线数据接入运营的,而且是热点覆盖。韩国那么小的地方,搞那么<u>多移动</u>网络,必要吗?我们需要学高丽棒子吗? 另外不要混淆16d和16e, 16d的商用网的确有,但性价比非常不划算。你不直接谈分析1 却去扯别的事情 。</p><p>--首先确认一点,全网络向IP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就冲这一点,Wimax就具有先天的优势。 Wimax提供的是廉价的无钱宽带接入,理论速度和频率利用都比TD和CDMA强。尽管还有QoS的问题,但是优势还是很明显。 有了Wimax,真正的网络融合就来了。</p><p>2.什么叫“世界”?中国是不是世界?世界是不是应该有白种人统治? TD是不是创新,你自己讨论去吧。 逆向种族主义,是某些中国人的特点,但也许merc不是中国人,甚至不是黄种人,这更没什么说的。不是还有个 叫“平可夫”的人, 多了去了。 至于中美关系,我本人不赞同类似cdma is95B的卖国求荣行为。韩国日本的首都都有美国驻军, 难道中国也要学吗?</p><p>--不同意楼主把这个问题上纲上线。技术推动靠国家意志来实现的没几个有好下场的。一切是市场说了算。</p><p> 难不成部署一个仅仅中国使用的TD网络就是爱国? 产业链没法做大,成本下不来,怎么和别人竞争。 技术政治化不好。</p><p>3.任何规则都是应该可以变的,这是对的。但规则应该为我们中国人所用,不要动辄看见白种人,就象找到了主子。太疯狂了。</p><p>4.移动数据接入的市场竞争问题,大家都在讨论,你所胡扯的高通没饭吃,爱立信认<font color="#ff0000">耸, 纯属个人私愤,不予评论。</font></p><p>另外,我不是搞TD的,对一些小人和TD的私人恩怨更不愿意关注。但你要是扯什么事事都要有求美国佬,都要看美国的眼色, 那是你的个人习惯,不要不以为耻,大肆宣扬。</p></font></div></td></tr></tbody></table>
时间: 2007-10-31 17:28
作者: CharlesZju
1. LZ总打着爱国的旗子<br/>2. 对业内的事情知之甚少<br/>
时间: 2007-10-31 18:01
作者: zhaopin
te
[ 本帖最后由 zhaopin 于 2009-8-2 11:28 编辑 ]
时间: 2007-10-31 23:06
作者: zhuxd
支持
时间: 2007-11-1 09:18
作者: bobofool
<p>强烈支持zhaopin,现在倒TD联盟还真够狠毒的。</p><p></p>
时间: 2007-11-1 09:28
作者: 二级龙井
<div style="LINE-HEIGHT: 25px; PADDING-TOP: 3px; HEIGHT: 25px;"><div id="followImg704588" style="FLOAT: right; PADDING-TOP: 4px;"></div><div style="FLOAT: right; PADDING-TOP: 3px;"><a title="如果您觉得此贴子值得一看,请投下您宝贵的一票!" href="javascript:window.open('c114_vouchbbs.asp?BoardID=46&ID=704588&rootID=227450','c114_vouchbbs','width=400,height=300,resizable=1,scrollbars=no,menubar=no,status=no,top=50,left=50');void(0);"><img src="http://www.txrjy.com/skins/default/vouch01.gif" border="0" alt=""/></a></div><div style="FLOAT: left;"><img alt="发贴心情" src="http://www.txrjy.com/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gif" align="absMiddle"/></div><b></b></div><table height="265"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9%" border="0"><tbody><tr><td valign="top" width="100%"><div id="dispbody" style="MARGIN-TOP: 10px; FONT-SIZE: 12px; MIN-HEIGHT: 200px; WORD-BREAK: break-all; LINE-HEIGHT: 21px; WORD-WRAP: break-word;"><font class="font_body" id="zoom_28"><p>回zhaopin兄:</p><p>IP到了目前这个境界,完全是市场自己的选择。基于Ethernet的网络目前占有率多高,我想大家都比较清楚。正因为用户端被IP占领,而且还占领的那么彻底,才迫使核心网跟着转型。无线用IP好不好,关键看应用。 如果只说语音,那上3G干吗呢?现在GSM不是很好嘛。上3G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大的数据流量从而可以承载更多的应用,但是提供应用的网络都在向IP传,你无线Access为什么还坚持?</p><p>另外不得不说Zhaopin兄马克思经济学学的很好,什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只是,这个经济学不过是很多种经济流派的一种,连主流都称不上,只是由于什么什么的原因,在中国被捧上了天。之前靠它治国,苏联没了。所以他的观点也就那么回事吧</p></font></div></td></tr></tbody></table>
时间: 2007-11-1 11:11
作者: 二级龙井
<p> zhaopin兄很幽默啊! </p><p></p>
时间: 2007-11-1 11:32
作者: zhaopin
龙井弟也不错啊,建议你去看看 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尼采的文章,就不会崇拜什么 “市场自己的选择”了。
时间: 2007-11-1 12:35
作者: 二级龙井
<p>我不看尼采,我更愿意看哈利波特和金庸。 </p>
时间: 2007-11-1 13:11
作者: zhaopin
te
[ 本帖最后由 zhaopin 于 2009-8-2 11:30 编辑 ]
时间: 2007-11-1 18:17
作者: zhaopin
<table width="100%" border="0" style="FLOAT: left; HEIGHT: 50px;"><tbody><tr><td class="NewsTitle">移动WiMAX全面挑战3G</td></tr></tbody></table><div class="NavBotLine" style="HEIGHT: 1px; BACKGROUND-COLOR: #cccccc;"><img height="1" src="http://www.txrjy.com/" width="1" alt=""/></div><div class="NavBotLine" style="HEIGHT: 2px; BACKGROUND-COLOR: #ffffff;"><img height="2" src="http://www.txrjy.com/" width="1" alt=""/></div><div id="NewsAuthor"><a href="http://www.openvoip.cn/"><font color="#000000">www.OpenVoIP.cn</font></a> 2007-10-10 9:07:04 来源:泰尔网 作者: </div><div class="NavBotLine" style="HEIGHT: 13px;"><img height="1" src="http://www.txrjy.com/" width="1" alt=""/></div><div id="NewsContent"> 随着WiMAX技术和产业链的成熟,WiMAX仍然没有寻找到一个全球统一的可用频段,这使得WiMAX很难在全球市场获得突破,更加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这种情况下,WiMAX阵营决定加入ITU-R的3G及4G标准,无疑使WiMAX与现有各个3G技术将展开全面的竞争。目前,移动WiMAX产业仍然不算成熟,但商用进程却在逐步加快。最值得关注的仍然是移动WiMAX今后在移动通信技术领域中的地位。移动WiMAX已经不满足定位于3G的补充技术,而是直接与其进行正面交锋,这给今后的移动通信市场格局增加了很多变数,尤其是很多设备厂商在发展3G的同时也涉足于WiMAX产业,而运营商也将在众多移动通信技术中进行选择。 <br/><br/> 一、下一代标准演进 <br/><br/> IEEE802.16标准是工作于2~66GHz无线频带的空中接口规范,主要应用于城域网。根据是否支持移动特性,802.16标准又可分为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空中接口标准和移动宽带无线接入空中接口标准,标准系列中的802.16、16a、16d属于固定无线接入空中接口标准,而802.16e(正式名称叫802.16-2005)属于移动宽带无线接入空中标准,也被称为移动WiMAX。 <br/><br/> 802.16e标准已经在2005年年底完成,为了进一步提高802.16标准的性能,IEEE802.16工作组决定成立802.16m工作组,专门致力于研究移动WiMAX的下一代标准。按照IEEE802.16工作组的规划,将于2009年年底完成这个新的标准。新成立工作组的目标是形成一个具有竞争性和突破性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符合ITU-RIMT-Advanced中对4G技术的要求,同时保持与现有移动WiMAX标准的互用性。802.16m的核心技术为0FDMA和MIM0技术,传输速率目标为固定状态下达到1 Gbit/s,移动状态下达到100 Mbit/s,频谱利用率将最高达到10 bit/s/Hz,并将提高广播、多媒体以及VoIP业务的性能。 <br/><br/> 正式成立802.16m工作组的计划在2006年11月曾经被IEEE802委员会的执行委员会(EC)拒绝,因为802.16m很有可能使其他工作组将难以创建以IMT-Advanced为目标的小组,提出反对意见的包括近距离无线工作组“IEEE802.15”、无线LAN等的工作组“IEEE802.11”、新一代移动工作组“IEEE 802.20”等。但最终802.16m还是突破障碍成功建立,并于2007年正式展开标准制定工作。 <br/><br/> 二、与现有3G技术全面竞争 <br/><br/> 在2006年之前,WiMAX一直被定位于3G的补充技术,WiMAX各方也曾极力在3G以外寻找自己的市场。然而,随着WiMAX技术和产业链的成熟,WiMAX仍然没有寻找到一个全球统一的可用频段,这使得WiMAX很难在全球市场获得突破,更加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这种情况下,WiMAX阵营决定加入ITU-R的3G及4G标准,无疑使WiMAX与现有各个3G技术将展开全面的竞争。 <br/><br/> WiMAX的第一步是成为IMT-2000的标准之一。在2007年年初ITUWP8F工作组喀麦隆的工作会议上,讨论了将802.16e标准纳入IMT-2000的问题。尽管遭到了来自3G阵营的阻力,但ITUWP8F工作组仍将该议案纳入评估阶段,以决定是否吸纳WiMAX进入其IMT-2000标准。目前,ITU各成员国都在对802.16e进行技术评估。一旦802.16e成为3G标准,移动WiMAX将改变在移动通信领域中的地位,与其他3G技术成为直接的竞争对手。 <br/><br/> WiMAX的第二步是直接与3GPP以及3GPP2的下一代标准竞争,共同参与IMT-Advanced标准的制定。802.16m作为第二代移动WiMAX,目标与3GPP的LTE和3GPP2的EV-D0RevC一样,都是成为IMT-advanced的标准之一,成为全球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br/><br/> 三、商用提速 <br/><br/> WiMAX论坛对WiMAX市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该论坛的认证以及其他工作决定了WiMAX将来可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目前,该论坛的工作重点已经全面转向移动WiMAX,加紧筹备该技术上市。WiMAX认证的时间和是否顺利关系到WiMAX设备何时上市,因此对WiMAX的产业化进程非常重要。 <br/><br/> 由于802.16e在全球各国的可用频谱有限,因此WiMAX论坛对移动WiMAX设备的第一波测试中,主要是针对23~2.4GHz频段(因为这段频率在韩国等市场已经发放许可证),基于TDD方式,信道带宽为8.75MHz,预计将在2007年年初正式开始。2007年下半年将展开第二波认证,同样基于TDD方式,信道带宽为5MHz和10 MHz。采取这种策略主要是由于移动WiMAX在全球各国没有统一的可用频率,而且可用的FDD频率资源也相对较少。2007年2月,WiMAX论坛在西班牙进行了移动WiMAX的第二次plugfest认证测试。有35家设备商参与,预计2007年年中移动WiMAX的第一波认证可以正式开始。 <br/> <br/> 目前各大厂商已经将主要研发力量投入到第二波设备认证筹备工作。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波认证产品还将增加MIM0技术和智能天线技术,这将大大提高移动WiMAX的传输速率。Intel、Sequans,、Beceem以及TexasInstruments都已经推出了基于第二波认证的芯片,而三星公司的移动WiMAX第二波产品演示中,传输速率下行可达40Mbit/s,上行可以达到12Mbit/s。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移动WiMAX第二波产品将更具吸引力。 <br/><br/> 由于移动WiMAX的设备认证还没有开始,相应设备还不能批量上市,因此还没有真正的大规模商用。目前规模较大的是韩国KT和SKT提供的WiBro业务。但目前有报道称WiBro业务用户只有1000左右,数量远远低于之前的预测。此外,由于设备还未完全成熟,KT将扩大移动WiMAX网络覆盖的计划推迟到了2007年下半年。 <br/><br/> 除了韩国运营商,其他如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的运营商和ISP也纷纷明确要采用移动WiMAX技术。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KDDI、SprintNextel和Clearwire,此外,BT、BellSouth、NTTDoCoMo也已经宣布将对移动WiMAX进行测试。其中,SprintNextel已经选择了Intel、三星、摩托罗拉等作为自己的设备供应商,并与诺基亚共同研发移动WiMAX便携终端的软件平台。 <br/><br/> 四、发展中国家积极发展移动WiMAX <br/><br/> 由于频率资源问题,移动WiMAX在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地区,开展得并不理想,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管制机构有望逐步放开3GHz以下的频率,尤其是亚太地区和拉美地区等电信新兴市场,这对移动WiMAX的发展有利,而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固定运营商和移动运营商也都在积极地申请许可证。 <br/><br/> 1.俄罗斯 <br/><br/> 俄罗斯移动市场正在接近饱和,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移动运营商也开始考虑通过WiMAX寻求新的市场。2006年9月,俄罗斯国家无线电频率委员管理会决定分配一部分2.5~2.7GHz频率资源,这些频率资源可以用于采用WiMAX技术提供移动业务;2006年10月,将3.4~3.45GHz和3.5~3.55GHz频段许可证发放给俄罗斯第二大移动运营商VimpelCom。此外,VimpelCom还在申请俄罗斯92个城市的2.3~2.5 GHz频段,其中已经有34个城市被批准。俄罗斯第三大移动运营商MegaFon也在积极申请WiMAX频率。 <br/><br/> 2.泰国 <br/><br/> 泰国管制机构NTC于2006年10月宣布,已经向ShinSatellite、True和TOT等三家运营商发放了WiMAX许可证。这三家运营商已经拥有了相应的频率资源,ShinSat拥有3.5GHz频段,True的付费电视运营子公司UBCTrue拥有2.5 GHz频段,而TOT拥有2.4 GHz频段,TOT是泰国占主导地位的国有全业务运营商。NTC还在继续号召其他运营商申请许可证,直到频率全部分配完毕。但NTC表示这些频率只能被用于电信业务,不能用于广播业务。由于泰国的3G许可证迟迟不能发放,运营商对WiMAX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br/><br/> 3.马来西亚 <br/><br/> 马来西亚已经将2.3~2.4GHz频段规划为宽带无线接入业务频段,并可以利用移动WiMAX等技术。马来西亚管制机构MCMC(MalaysianCommunicationsand Multimedia Commission)于2007年3月发放了四张WiMAX业务的许可证,此次获得WiMAX服务经营许可的公司分别为Bizsurf(M)私人有限公司、MIB Comm私人有限公司、Redtone-CNX Broadband私人有限公司和Asiaspace Dotcom私人有限公司。马来西亚政府希望运营商能在未来三年内覆盖全国40%的人口,以便实现政府到2010年让75%家庭使用宽带这一目标。 <br/><br/> 五、未来发展趋势 <br/><br/> 目前移动WiMAX产业仍然不算成熟,但商用进程却在逐步加快。最值得关注的仍然是移动WiMAX今后在移动通信技术领域中的地位。移动WiMAX已经不满足定位于3G的补充技术,而是直接与其进行正面交锋,这给今后的移动通信市场格局增加了很多变数,尤其是很多设备厂商在发展3G的同时也涉足于WiMAX产业,而运营商也将在众多移动通信技术中进行选择。 <br/><br/> 移动WiMAX在与3G的竞争中能否胜出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未来三年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肯定会由于移动WiMAX的加入而变得异常激烈。</div>
时间: 2007-11-1 22:59
作者: 21ci
<p>无需辩论,一个代表美国利益,一个出自中国利益考虑。</p><p></p><p>支持WIMAX是自由,代表美国是自由,喜欢星条旗是自由。</p><p></p><p>只是我们出发点不同,立场不同,你可以支持你的美国,那么我们支持我们的中国。别人尊重你的选择,也要尊重他人。</p>
时间: 2007-11-2 00:15
作者: merc
<p>1.韩国的WiBro是WiMax的一个子集,韩国人演示他们的技术是为WiMax进入3G加分,而且看起来确实有效果,某国专家所谓WiMax不能支持移动啦,不能大范围无缝组网啦都不攻自破。其他移动WiMax网络的进展到处都是,去摩托阿朗华为或其他说话有信誉的公司的主页上看看就知道,楼主尽可以视而不见。至于IP,空口当然要传IP包,它不传谁传啊,WiMax的空口要传,WCDMA的也要传。如果你说的空口仅指物理层,那WiMax和WCDMA的空口物理层都认不出IP包,将来估计也不会,因为IP包作为一种数据结构不是为无线传输设计的,在空口永远不是最优。所谓WiMax IP化是指它的上层协议和基于IP的的网络是无缝连接。现在WiMax终端少,成本高,大家都知道,哪个系统一开始不是这样啊,所以诺基亚才要推出WiMax手持终端,比别人快一步,这才叫领导者。</p><p>最后,也不是所有移动运营商都提供语音业务,日本的一个副班长运营商就是用华为的HSDPA专门提供数据业务,现在还活得好好的,还要扩大业务范围。另外一个更矬的宣称要用TD-SCDMA。</p><p>它破产了。</p><p>2.TDD频谱是一种稀缺资源,TD-SCDMA在没有强大对手的情况下如果能占住也行。现在实事证明有国家意志也好没有也罢,它就是没这个能力。每4到5年开一次世界无线大会,频谱资源重新分一次,除了陆地移动通信要用,卫星/广播电视/雷达大家都盯着呢,你们搞移动通信的分了个频谱十年都空着说明你们没能力啊,下次直接拿掉给别的行业用去,类似的事情早就发生了。所以WiMax进3G不光是美国FCC的意思,更是其他很多国家通信主管部门的意思,包括伊朗;是移动通信业界除爱立信高通以外几乎所有主流公司的意思,包括中兴华为。非要去挡一下可以,像德国也稍微表示了一下担忧,但人家是见好就收,中国是螳臂当车。在ITU推动这种事情是在消耗自己的政治资本,现在把资本扔到水里去了,还引起众怒是负效果,这种负效果会在今后一两年显现出来,而今后一两年又是对移动通信业十分关键的一两年。萧风瑟雨冷宫墙,大家就慢慢等着看戏吧。</p><p>3.我已经说了,WiMax进3G不存在规则上的问题,也不是美国和中国的问题。“不惜一切代价阻止WiMax进入3G”,这不像是中国利益的体现,也不是有策略的做法,至少中兴华为不会答应,即使他们不能公开说。就算确实是中国利益的体现吧,非要把自己国家的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这种事情不是不可以,也不是没有发生过,但还是那句话,先掂量掂量,不要弄出“汉与我孰大”之类的笑话。至于TD-SCDMA中创新含金量的问题,你看看信产部组织和高通的知识产权谈判每次无果而终(其实咱们要求也不高啊,专利费比W和2000低个把百分点面子上就过去啦,可人家愣不答应),某公司罗马尼亚的TD试验局收到律师函后立刻打道回府就应该明白了。</p><p>4.如果理解能力没问题,应该看出来我没有说高通没饭吃,恰恰说过高通的布局早就开始了。爱立信当然不会和WiMax联盟纠缠下去,WiMax就算全球铺开也不会影响他的主业。你非要说爱立信有动作也对,现在在3GPP里爱立信就是要把LTE TDD的空口弄成和FDD最大一致,5年后说不定FDD基站稍微改改参数配置和射频单元就是TDD基站了,可以和16e/m碰一碰。但是这样的后果是LTE TDD不能和TD-SCDMA无损共存。一个系统的“后续演进”不能和这个系统本身无损共存,想选TD-SCDMA的运营商又要好好想想了。顺便说一下,老是有人说TD-SCDMA的后续演进是他主导的,TDD比FDD有多少优势,在他那一亩三分地自编自导自演当然他是主角啊。但是只要别人一较真,就蔫了,这次人家爱立信沃达丰说改就改,爱谁谁,哭爹喊娘也没用。</p><p>说楼主的分析没深度,是因为我看不出来这种分析和网上一搜一大堆的新闻或软文有什么区别。这些东西有意无意都是被“筛选”过的和不太可靠的,如果分析是建立在这些东西上面那分析的基础就是流沙。从WiMax想自立门户,到它改变想法试图进入3G家族,到它成功进入,再到今天频谱开分已经发生了很多事情,对新闻从业人员来说这些事情很枯燥且没有轰动效应,所以他们就算偶然知道也会忽略过去,但是这些事情确实发生了,它们的影响在将来会一一显现出来。可惜楼主对这些关键事件不敏感,甚至不了解,所以分析只能浮在表面上,这样可能蒙对,更可能蒙错。</p>
时间: 2007-11-2 08:56
作者: toplogy
支持merc,专业有水准.在咱们的专业论坛还是多些这样专业的分析比较好,不要动不动一说wimax可能是TD的竞争对手就扣个卖国的帽子,那有本事你别用美国的CPU,别用windows,甚至连C114这样的论坛技术也是美国人发明的,更别提TD-scdma这几个字母也不是汉字吧,cdma也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吧.分析这些只能让我们认清自己的真实地位和水平,这样才能进步,真正强国,不是靠扣大帽子来意淫强身,那样文革的时候我们口号喊的更响亮,一切都自主知识产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 9:41:54编辑过]
时间: 2007-11-2 09:57
作者: zhaopin
越扯越乱, 连“某国”“文革”都出来了,真能够操蛋的
时间: 2007-11-2 10:09
作者: zhaopin
wimax成了“某国"人脑子里的真主,圣洁的很,一碰就乱咬人。我觉得没啥必要。
时间: 2007-11-2 10:11
作者: 二级龙井
<p>技术讨论不能乱扣帽子不是</p>
时间: 2007-11-2 11:53
作者: zhuch
<p>我觉得国家要是光想支持td的话,现在就该大规模上了。不过看领导讲话,没有大上的意思。</p><p>上不上,不光看技术,还要看钱。TD可能是个筹码,就大唐投的那点资本,丢了也没啥大不了的。至少在ITU起个牵制作用,像安理会的否决权一样。再说4G都在研究。等到成熟了,直接上,还把3G的钱省了。</p><p>以前3G有点晚了,4G的研发和国外的时间差距应该更小。保留个TD斗来斗去,占占地盘。以后继续斗就有基础了。即使失败了,还可以退回国内。咱这一亩三分地还是自己说了算。什么wimax,就是不让用,不然加点别的要求,保密算法什么的。</p>
时间: 2007-11-2 16:09
作者: zhaopin
test
[ 本帖最后由 zhaopin 于 2009-8-2 11:22 编辑 ]
时间: 2007-11-2 23:36
作者: 21ci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toplogy</i>在2007-11-2 8:56:00的发言:</b><br/>支持merc,专业有水准.在咱们的专业论坛还是多些这样专业的分析比较好,不要动不动一说wimax可能是TD的竞争对手就扣个卖国的帽子,那有本事你别用美国的CPU,别用windows,甚至连C114这样的论坛技术也是美国人发明的,更别提TD-scdma这几个字母也不是汉字吧,cdma也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吧.分析这些只能让我们认清自己的真实地位和水平,这样才能进步,真正强国,不是靠扣大帽子来意淫强身,那样文革的时候我们口号喊的更响亮,一切都自主知识产权<br/></div><p></p><p> 重申自由而已。</p><p></p><p> 中国人有权喜欢中国,也有权喜欢美国。有权支持TD和WIMAX。</p><p></p><p> 不能把支持TD的行为就说成是文革和扣帽子,那你本身就是在给别人扣帽子。</p>
时间: 2007-11-2 23:37
作者: 21ci
<p></p><p> 重复</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 23:52:02编辑过]
时间: 2007-11-2 23:52
作者: 21ci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merc</i>在2007-11-2 0:15:00的发言:</b><br/><p>1.韩国的WiBro是WiMax的一个子集,韩国人演示他们的技术是为WiMax进入3G加分,而且看起来确实有效果,某国专家所谓WiMax不能支持移动啦,不能大范围无缝组网啦都不攻自破。其他移动WiMax网络的进展到处都是,去摩托阿朗华为或其他说话有信誉的公司的主页上看看就知道,楼主尽可以视而不见。至于IP,空口当然要传IP包,它不传谁传啊,WiMax的空口要传,WCDMA的也要传。如果你说的空口仅指物理层,那WiMax和WCDMA的空口物理层都认不出IP包,将来估计也不会,因为IP包作为一种数据结构不是为无线传输设计的,在空口永远不是最优。所谓WiMax IP化是指它的上层协议和基于IP的的网络是无缝连接。现在WiMax终端少,成本高,大家都知道,哪个系统一开始不是这样啊,所以诺基亚才要推出WiMax手持终端,比别人快一步,这才叫领导者。</p><p></p></div><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 我觉得您说了一堆技术问题,可以称得上一个“WIMAX专家”,但如果回避WIMAX与3G之争背后存在的中美(或中国与西方)的通信标准利益之争的事实,就心态不正了。</font></p><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font></p><p> 怒其不争是对大唐主导的TD标准的态度,而说西方根本没有想打压中国标准把强者说得太神圣了。如当年的八国联军,我相信落后就要挨打,怨不得别人,可说英法没想烧圆明圆就是没良心的表现。我们落后挨打,是不堪面对的事实和历史,但真的没必要为强者辩护,没有意义。当年的炮火在如今已经没有硝烟,而变成了经济和各国科技的较量,本质是一样。</p><p></p><p> 希望俺对您的判断是错误的。</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 23:53:26编辑过]
时间: 2007-11-2 23:53
作者: kluge
<p>看来楼主对wimax深有研究啊,指出的缺点一套一套的。</p><p>只是,本人在从事WiMAX研究三年多了,覆盖的问题我不清楚,因为我不研究那个,切换的问题还真是没有发现,不知楼主能不能指点一下Wimax究竟那里存在着切换问题啊?(楼主不要吝啬啊,要不我会认为你是从哪个娱记那里摘来的文章)</p><p>另外,WiMAX现在已经开始商用了,不知楼主那个只在五星级宾馆部属是哪年的消息........</p><p>还有,不知楼主有没有参加过WiMAX论坛的会议及平时讨论,本人偶尔参加过几次,根据我的理解,在WiMAX论坛里Intel并没有达到高通,爱立信等企业在W或2000里面的地位。</p><p>最后透露一点,华为中兴在WiMAX里面是有很多专利的,而且不少是实打实的基本专利,不像大唐在TD中的那样只敢在嘴上叫不敢拉出来遛。因此个人认为运营商上WiMAX所要交的专利费并不见得比上TD要多多少,如果大唐吹的成分比较多的话,恐怕交的比TD还少</p>
时间: 2007-11-3 01:56
作者: teyedu
<p>既然是技术论坛,俺先说说技术问题:</p><p>1、个人也倾向于网络IP化,毕竟3G/4G主要是为了满足数据业务的需求,3G里面要打电话,需要接入网络协议乒乒乓乓传一堆的消息,搞的空口协议具复杂,IP化后协议软件就简单多了,这些消息直接让VOIP软件来搞定,要实现个打电话啥的就轻松多了。</p><p>2、WIMAX使用的是4G技术,肯定比TD-SCDMA先进,这是无庸置疑的。至于现在存在的技术问题,都不可能是问题,个人认为,象切换和覆盖这样的具有普遍性的无线技术问题,即使现在还不成熟,很快也是可以解决的。</p><p>3、TDD LTE至少现在的帧长还是0.675ms,LTE协议要求年底出第一个版本,这么短时间改变帧长的可能性,个人觉得不大。</p><p>看来看去,大家说的技术问题确实不多,我也就此打住,说说其他问题:</p><p>和wimax比,TD是落后,但好歹是我们自己的标准,能带动国内通信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研究;WIMAX再好,对国内通信产业的推动作用也不会比TD大。如果WIMAX做起来,也就只可能中兴、华为能活着,其他国内的通信企业基本不行;在国内的合资,独资的通信企业也只可能做做WIMAX的边角料,核心不可能在国内做。所以,个人觉得WIMAX再怎么好,都是别人家的蛋糕,还是得先想想怎么把自己碗里的饭整满,中国通信产业不可能从WIMAX中得到多少好处。</p>
时间: 2007-11-3 05:06
作者: superprogram
<p>不是不想支持国产标准,问题是你的标准要有优势才行啊.</p><p>从EVD到WAPI再到TD-SCDMA,那一个国产标准不是问世比别人晚?</p><p>哪一个国产标准的实际性能比别的标准具有明显的优势?</p><p>技术标准是要接受市场检验的,不要动不动就说拿美国政府说事,ITU里面那么多欧洲国家,难道它们都只能跟着美国混?</p><p>标准不是拿来制定的,而是拿来使用的.美国政府能这么NB,是因为后面有一批技术力量雄厚的大公司支持.</p><p>反观中国,从EVD联盟到大唐,哪一个不是力量薄弱却又心态浮躁? 没有金刚钻,却要揽瓷器活,这让想支持的人情何以堪?</p>
时间: 2007-11-3 11:53
作者: kluge
<p>1. 期待楼主指点一下所谓的WiMAX技术问题</p><p>2. 如果真如楼主所说自己是站在广大人民群众一边来分析问题的话,那么说白了,TD也不用上,WiMAX有辐射难道TD就没有?</p><p>3. 技术无国界,如果一谈到TD与WiMAX就用什么爱国主义的大棒来使的话,那我只能送楼主一个称号——“爱国贼”,历史上的爱国贼给广大人民带来的伤害不逊于汪精卫、秦桧之流</p>
时间: 2007-11-3 12:29
作者: zhaopin
te
[ 本帖最后由 zhaopin 于 2009-8-2 11:29 编辑 ]
时间: 2007-11-3 13:23
作者: kluge
<p>楼上的不懂技术,不懂市场,被那些TD的既得利益者卖了还在帮他们辩护,可怜哪........</p><p>文革?呵呵,我出生的时候文革已经结束了,反倒是楼主动不动把别人比成汪精卫,更像是文革余孽</p><p>小列兵又如何,我看你是在现实生活中在底层被欺负惯了,拿着一个论坛里的所谓少校头衔当个宝贝....</p><p>算了,还是不和你计较了,一是因为你可怜,二是你除了骂骂人,扣扣帽子,拾拾别人牙秽,也实在说不出什么上的了台面的话来</p>
时间: 2007-11-3 18:30
作者: amd_2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zhaopin</i>在2007-11-3 12:29:00的发言:</b><br/><p><a href="http://www.txrjy.com/dispuser.asp?id=147827"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00">kluge</font></a>, 你就是标准的“爱国贼”, 而且是文革余孽。</p><p>还“只能”, 你当你是啥, 一个<font color="#ee1111" style="BACKGROUND-COLOR: #eec211;">小列兵</font>而已!</p></div><p><font color="#000000" size="7"><strong>很好,很强大!</strong></font></p>
时间: 2007-11-3 19:10
作者: 21ci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kluge</i>在2007-11-3 11:53:00的发言:</b><br/><p>3. 技术无国界,如果一谈到TD与WiMAX就用什么爱国主义的大棒来使的话,那我只能送楼主一个称号——“爱国贼”,历史上的爱国贼给广大人民带来的伤害不逊于汪精卫、秦桧之流</p></div><p> 技术无国界?可美国人的航天技术为什么不给中国人用呢?技术和标准本身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代表了各个利益集团,这些集团的利益也都纵横交错的杂柔各个国家和地区背后的利益分割。</p><p></p><p> 你在说别人“爱国贼”的同时,也是继承了他的思路。</p><p></p><p> 这里99%的人都没有实力去“卖国”,也没有实力去作你说的“爱国贼”。</p><p></p><p> 愤青分左右,本质一样。</p>
时间: 2007-11-3 20:30
作者: kluge
<p>楼上的,我指的技术无国界不是你那个层面的意思。</p><p>一个好的技术,不能因为他是敌人发明的,或者他是美国的,我们就不去用。如果美国肯把他们的航天技术给中国用,我实在想不出来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p><p>同样,作为WiMAX,我们不能因为这个技术是老外提出的就对他抱有偏见。</p><p></p>
时间: 2007-11-3 21:09
作者: jhl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kluge</i>在2007-11-2 23:53:00的发言:</b><br/><p>看来楼主对wimax深有研究啊,指出的缺点一套一套的。</p><p>只是,本人在从事WiMAX研究三年多了,覆盖的问题我不清楚,因为我不研究那个,切换的问题还真是没有发现,不知楼主能不能指点一下Wimax究竟那里存在着切换问题啊?(楼主不要吝啬啊,要不我会认为你是从哪个娱记那里摘来的文章)</p><p><font color="#4d2bd5">切换的问题没有发现?呵呵,802.16e里不说,对切换的支持和描述少得可怜。WiMAX Forum里头的流程应该也是不明确并且有很多漏洞的,Intel的做WiMAX高层协议的一个专家也承认这一点。WiMAX似乎强制的选项是由终端而不是网络发起切换,这个相对电信网来说,不能说先进吧?本来最开始就是为计算机网络设计的,现在打补丁补来补去,我相信以后的系统好不到哪去</font></p><p>另外,WiMAX现在已经开始商用了,不知楼主那个只在五星级宾馆部属是哪年的消息........</p><p><font color="#4444bb">WiBro好像前一阵看到的消息是用户数刚刚超过7万。。。</font></p><p><font color="#4444bb">Sprint有消息说在美国WiMAX的建设会取消或者延期?似乎也没有太好的消息</font></p><p></p><p>还有,不知楼主有没有参加过WiMAX论坛的会议及平时讨论,本人偶尔参加过几次,根据我的理解,在WiMAX论坛里Intel并没有达到高通,爱立信等企业在W或2000里面的地位。</p><p>最后透露一点,华为中兴在WiMAX里面是有很多专利的,而且不少是实打实的基本专利,不像大唐在TD中的那样只敢在嘴上叫不敢拉出来遛。因此个人认为运营商上WiMAX所要交的专利费并不见得比上TD要多多少,如果大唐吹的成分比较多的话,恐怕交的比TD还少</p><p><font color="#1111ee">我也看过不少WiMAX的提案,华为中兴的专利都是自称的吧?谁评估过?我倒是看到Samsung,和很多以色列小公司的东西在里面</font></p><p><font color="#1111ee">我真不理解,TD到了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还有这么多自己人在后面说风凉话,为什么不一起把事情做好呢?</font></p><p></p></div><p></p><p></p><p></p>
时间: 2007-11-3 21:26
作者: jhl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merc</i>在2007-11-2 0:15:00的发言:</b><br/><p>1.韩国的WiBro是WiMax的一个子集,韩国人演示他们的技术是为WiMax进入3G加分,而且看起来确实有效果,某国专家所谓WiMax不能支持移动啦,不能大范围无缝组网啦都不攻自破。其他移动WiMax网络的进展到处都是,去摩托阿朗华为或其他说话有信誉的公司的主页上看看就知道,楼主尽可以视而不见。至于IP,空口当然要传IP包,它不传谁传啊,WiMax的空口要传,WCDMA的也要传。如果你说的空口仅指物理层,那WiMax和WCDMA的空口物理层都认不出IP包,将来估计也不会,因为IP包作为一种数据结构不是为无线传输设计的,在空口永远不是最优。所谓WiMax IP化是指它的上层协议和基于IP的的网络是无缝连接。现在WiMax终端少,成本高,大家都知道,哪个系统一开始不是这样啊,所以诺基亚才要推出WiMax手持终端,比别人快一步,这才叫领导者。</p><p>最后,也不是所有移动运营商都提供语音业务,日本的一个副班长运营商就是用华为的HSDPA专门提供数据业务,现在还活得好好的,还要扩大业务范围。另外一个更矬的宣称要用TD-SCDMA。</p><p>它破产了。</p><p><font color="#0909f7">这位老大一定是业内的资深人士了,我很佩服。不过“更矬的宣称要用TD-SCDMA 它破产了”,似乎是在暗示日本公司因为要用TD-SCDMA,所以破产了,似乎不太厚道。具体原因似乎是拍得了TD-CDMA拍照,一直没有建起来,只好抓TD-SCDMA那根稻草。这个事我倒觉得遗憾,TD-SCDMA早成熟1年,说不定就出去了</font></p><p>2.TDD频谱是一种稀缺资源,TD-SCDMA在没有强大对手的情况下如果能占住也行。现在实事证明有国家意志也好没有也罢,它就是没这个能力。每4到5年开一次世界无线大会,频谱资源重新分一次,除了陆地移动通信要用,卫星/广播电视/雷达大家都盯着呢,你们搞移动通信的分了个频谱十年都空着说明你们没能力啊,下次直接拿掉给别的行业用去,类似的事情早就发生了。所以WiMax进3G不光是美国FCC的意思,更是其他很多国家通信主管部门的意思,包括伊朗;是移动通信业界除爱立信高通以外几乎所有主流公司的意思,包括中兴华为。非要去挡一下可以,像德国也稍微表示了一下担忧,但人家是见好就收,中国是螳臂当车。在ITU推动这种事情是在消耗自己的政治资本,现在把资本扔到水里去了,还引起众怒是负效果,这种负效果会在今后一两年显现出来,而今后一两年又是对移动通信业十分关键的一两年。萧风瑟雨冷宫墙,大家就慢慢等着看戏吧。</p><p><font color="#1111ee">具体情况不清楚,是否引起众怒也不清楚,但自己的利益,怎么也要争取一下吧?</font></p><p>3.我已经说了,WiMax进3G不存在规则上的问题,也不是美国和中国的问题。“不惜一切代价阻止WiMax进入3G”,这不像是中国利益的体现,也不是有策略的做法,至少中兴华为不会答应,即使他们不能公开说。就算确实是中国利益的体现吧,非要把自己国家的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这种事情不是不可以,也不是没有发生过,但还是那句话,先掂量掂量,不要弄出“汉与我孰大”之类的笑话。至于TD-SCDMA中创新含金量的问题,你看看信产部组织和高通的知识产权谈判每次无果而终(其实咱们要求也不高啊,专利费比W和2000低个把百分点面子上就过去啦,可人家愣不答应),某公司罗马尼亚的TD试验局收到律师函后立刻打道回府就应该明白了。</p><p><font color="#1111ee">专利没有评估过,也不了解,但对“信产部组织和高通的知识产权谈判每次无果而终(其实咱们要求也不高啊,专利费比W和2000低个把百分点面子上就过去啦,可人家愣不答应)”表示怀疑</font></p><p>4.如果理解能力没问题,应该看出来我没有说高通没饭吃,恰恰说过高通的布局早就开始了。爱立信当然不会和WiMax联盟纠缠下去,WiMax就算全球铺开也不会影响他的主业。你非要说爱立信有动作也对,现在在3GPP里爱立信就是要把LTE TDD的空口弄成和FDD最大一致,5年后说不定FDD基站稍微改改参数配置和射频单元就是TDD基站了,可以和16e/m碰一碰。但是这样的后果是LTE TDD不能和TD-SCDMA无损共存。一个系统的“后续演进”不能和这个系统本身无损共存,想选TD-SCDMA的运营商又要好好想想了。顺便说一下,老是有人说TD-SCDMA的后续演进是他主导的,TDD比FDD有多少优势,在他那一亩三分地自编自导自演当然他是主角啊。但是只要别人一较真,就蔫了,这次人家爱立信沃达丰说改就改,爱谁谁,哭爹喊娘也没用。</p><p><font color="#2222dd">LTE TDD FS2的优化确实很让人担心,确实看到了国内公司与大公司实力上的差距。不过优化文稿的第一作者却是中国移动,我也搞不懂</font></p><p>说楼主的分析没深度,是因为我看不出来这种分析和网上一搜一大堆的新闻或软文有什么区别。这些东西有意无意都是被“筛选”过的和不太可靠的,如果分析是建立在这些东西上面那分析的基础就是流沙。从WiMax想自立门户,到它改变想法试图进入3G家族,到它成功进入,再到今天频谱开分已经发生了很多事情,对新闻从业人员来说这些事情很枯燥且没有轰动效应,所以他们就算偶然知道也会忽略过去,但是这些事情确实发生了,它们的影响在将来会一一显现出来。可惜楼主对这些关键事件不敏感,甚至不了解,所以分析只能浮在表面上,这样可能蒙对,更可能蒙错。</p></div><p></p>
时间: 2007-11-3 22:35
作者: kluge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jhl</i>在2007-11-3 21:09:00的发言:</b><br/><p></p><p></p><p></p><p>看来楼主对wimax深有研究啊,指出的缺点一套一套的。</p><p>只是,本人在从事WiMAX研究三年多了,覆盖的问题我不清楚,因为我不研究那个,切换的问题还真是没有发现,不知楼主能不能指点一下Wimax究竟那里存在着切换问题啊?(楼主不要吝啬啊,要不我会认为你是从哪个娱记那里摘来的文章)</p><p><font color="#4d2bd5">切换的问题没有发现?呵呵,802.16e里不说,对切换的支持和描述少得可怜。WiMAX Forum里头的流程应该也是不明确并且有很多漏洞的,Intel的做WiMAX高层协议的一个专家也承认这一点。WiMAX似乎强制的选项是由终端而不是网络发起切换,这个相对电信网来说,不能说先进吧?本来最开始就是为计算机网络设计的,现在打补丁补来补去,我相信以后的系统好不到哪去</font></p></div><p>你说的的确是个问题——802.16e里的确对切换的描述很少</p><p>可是对于你说的第二点我不认同,WiMAX Forum NWG R1.1里面对切换的流程已经给出的很明确了,包括他的ASN及CSN移动性,个人认为并没有什么很明显的漏洞,不知兄台能否指点一下究竟哪个地方有问题。</p><p>至于WiMAX的切换由终端发起,这只是个可选项,并没有强制。</p><p></p>
时间: 2007-11-4 10:38
作者: 服务生
讨论的很充分啊,实际上从WIFI到WIMAX都没有规模建设的场合,所以怎么支持高速下的切换确实是缺乏足够的试验数据,而作为IP包的传送,由于支持连续的重发模式,对实时应用还是有点小坎坷.
时间: 2007-11-4 14:22
作者: zhaopin
旁观,不语
时间: 2007-11-4 14:37
作者: zhaopin
te
[ 本帖最后由 zhaopin 于 2009-8-2 11:30 编辑 ]
时间: 2007-11-4 17:14
作者: zhaopin
<h1>加公司称拥有Wi-Fi专利 联想等22公司遭诉</h1><div class="art_center">2007-11-2 16:41:00 文/董小波 出处:<a href="http://www.it.com.cn/" target="_blank">IT.com.cn(IT世界网)</a></div><div class="art_line"><img height="1" src="http://www.it.com.cn/0.gif" alt=""/></div><div class="art_center"><span id="ad_zl"></span> </div><div class="art_text"><p> 【<a class="blue" href="http://www.it.com.cn/news" target="_blank">IT世界网讯</a>】当地时间本周四,一家名为Wi-Lan的加拿大技术许可公司发起突袭,将包括设备供应商和消费电子零售商在内的22家厂商推上了被告席。这起大规模起诉的原因并非新鲜话题——专利侵权,但这家公司所采取的策略确实独一无二。</p><p> 这家公司的三期侵权诉讼中,每一起都涉及单独的专利:其中两项关于Wi-Fi/OFDM和多码应用的专利事实上是由该公司联合创始人所发明。</p><p> 在今天上午的一次电话会议中,Wi-Lan公司称,它在这起案件中的策略就是向销售链的各个节点施加压力,关注于使用侵权芯片的设备供应商,并迫使零售商只关注于相应的产品而非追随芯片厂商本身。</p><p> Wi-Lan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吉姆·斯基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将主要关注于设备供应商。同时,我们将让他们挑选出一个支付版税的人。但是,我们认为评估损失的最佳方式就是对<a class="blue" href="http://prod.it.com.cn/product/15/187/3365.htm" target="_blank">笔记本</a>之类产品版税的计算。”</p><p> Wi-Lan公司持有与<a class="blue" href="http://www.it.com.cn/f/hotweb/054/12/99232.htm" target="_blank">CDMA</a>、<a class="blue" href="http://www.it.com.cn/games/tv/" target="_blank">DSL</a>、DO<a class="blue" href="http://www.it.com.cn/games/es/cs/" target="_blank">CS</a>IS、V-Chip、WiFi和WiMax有关的220多项专利。</p><p> Wi-Lan公司提起这起诉讼将从素有“美国IP之都”之称的德克萨斯州马歇尔市开始。被起诉的公司有:<a class="blue" href="http://www.it.com.cn/f/hotweb/054/16/100920.htm" target="_blank">台湾</a>宏碁、苹果、美国Atheros无线通信、贝尔金、百思买、巴比禄科技、Broadcom、Circuit City、戴尔、D-Link、Gateway、<a class="blue" href="http://prod.it.com.cn/product/1/10/159.htm" target="_blank">惠普</a>、英飞凌科技、东芝、Westell科技和2wire。Wi-Lan公司称,之所以选择马歇尔开始这起诉讼,主要是因为这里通常被认为是审判专利案件最快的地方。</p><p> Wi-Lan公司称,之所以将芯片制造商一并推上被告席,仅仅是作为一个预防性措施。</p></div>
时间: 2007-11-4 17:15
作者: zhaopin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70" border="0"><tbody><tr><td width="550"><div align="center"><span class="ccwheading02"><strong><font color="#007ece" size="5">WiMAX三大心结</font></strong></span></div></td><td width="10"> </td></tr><tr><td width="10"> </td><td width="550" height="26"><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align="left"></td><td align="right"><span class="gray t12">2007-03-30 10:13:43</span></td></tr></tbody></table></td><td width="10"> </td></tr><tr align="center"><td colspan="3"><table height="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60" border="0"><tbody><tr><td bgcolor="#666666"><img height="1" src="http://imgs.ccw.com.cn/200507/20050726/empty.gif" width="1" alt=""/></td></tr></tbody></table></td></tr><tr><td width="10"> </td><td class="t12 black" align="center" width="550" height="26">李敏 葛振斌</td><td width="10"> </td></tr><tr><td width="10"> </td><td width="550" style="FONT-SIZE: 14px; TEXT-INDENT: 25px; LINE-HEIGHT: 20px;">计世网消息 <b>WiMAX面临的专利费、频谱资源以及来自3G阵营的竞争问题是无法被忽视的。</b>
<p class="a14">在后3G时代,WiMAX炙手可<!--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style="MARGIN: 10px 7px 3px 4px;"><tbody><tr><td><div id="ad_position_roller_39"> </div><!--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td></tr></tbody></table>热,除了固定运营商之外,移动运营商对WiMAX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然而,WiMAX面临的专利费、频谱资源以及来自3G阵营的竞争问题,也是无法被忽视的。 </p><p class="a14">专利费用不明晰 </p><p class="a14">专利费用是WiMAX产业比较关注的问题,运营商不希望因为某些专利问题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转以及盈利能力。最近一些设备商已经同意向高通支付其因为收购Flarion所获取的OFDM专利,Fujisu也通过购买Wi-LAN的OFDM专利来增进自己在WiMAX技术方面的知识产权储备。应该说,WiMAX专利费的收取已经成为一种现实,现在未知的是需要付多少、付给什么样的企业,这些未知因素必然会影响WiMAX产业的发展,因为专利费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设备价格以及服务成本,尤其是对WiMAX这样一个刚刚起步的产业。韩国政府积极推进Wibro的技术输出也正是因为其饱受CDMA专利之苦。韩国是高通CDMA专利费用的重要来源之一,据韩国官方消息称,高通2005年在韩国收取的知识产权相关费用达到4.76亿美元。 </p><p class="a14">频谱不是最大的问题 </p><p class="a14">很多业内人士认为频谱是制约WiMAX发展最大的障碍,目前可供WiMAX考虑的频谱包括: 700MHz左右、2.3G~2.6GHz、3.3G~3.6GHz、5GHz。在WiMAX之前,运营商已经部署了一些基于专有技术的3.5GHz、5.8GHz乃至26GHz无线接入系统,但都没有获得成功。在2001年8月、2002年12月以及2004年4月信产部分别在340个城市进行过3轮3.5GHz的招标工作,其中3400M~3430MHz为FDD上行,3500M~3530MHz为FDD下行。信产部将这两个30M的频谱在每个城市平均分配给三家运营商,每家运营商的频谱为2×10MHz。目前国内的应用情况是WiMAX 16d基站有3个扇区,每个扇区占用3.5MHz的频谱,提供10M左右的带宽。而在广东网通的多数应用中,仅仅使用了一个扇区。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的用户需求还没有达到三个扇区全部使用的必要,3.5GHz的频点还可以应付一段时间。另外设备商也承认,3.5GHz频谱尽管在组网方面有一些难度,但是基本上可以实现组网功能。 </p><p class="a14">但是3.5GHz只是信产部批准为无线宽带接入的频段,任何无线技术都可以使用。针对WiMAX的专用频段信产部还没有任何明确的划分。从技术的角度以及现有WiMAX的产品测试情况来看,3.5GHz的确在信号穿透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将来做移动WiMAX,这个频点肯定不行。因此WiMAX尤其是移动版本如果要在中国市场上获得突破,首先需要的是获得政府的支持。 </p><p class="a14">面临3G阵营的竞争 </p><p class="a14">从网络架构上来讲,WiMAX通常被视为无线城域网技术,是DSL的一种无线的替代技术。但如果说仅仅将WiMAX作为最后一公里的接入手段来对待,那就未免太小觑其野心了。WiMAX的移动版本表明它正在从单纯的固定无线接入向蜂窝式全面覆盖演进。而WiMAX、尤其是移动WiMAX的成长必然要以牺牲蜂窝移动运营商的利益为代价。无奈传统电信阵营的势力过于强大,以爱立信为首的WCDMA/GSM阵营可以说是WiMAX市场拓展很大的对手,传统电信设备商不会错失新技术带来的机遇,但也绝不会让WiMAX损害自己多年在移动市场积累的优势。 </p><p class="a14">不管怎样,WiMAX也是IT阵营向电信阵营的又一次渗透: 电信网正在向以开放、平等为设计理念的互联网学习,正在将互联网的终端智能化移植成为电信网络的智能化。传统PSTN网承载与控制的一体化让运营商在开发新的业务时面临很多困境,学习互联网的标准化、分层化已经是运营商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p></td></tr></tbody></table>
[ 本帖最后由 jxy 于 2009-8-5 08:11 编辑 ]
时间: 2007-11-4 17:19
作者: zhaopin
rte
[ 本帖最后由 zhaopin 于 2009-8-2 11:30 编辑 ]
时间: 2007-11-4 17:25
作者: zhaopin
<h1>Intel 2.5亿解决专利侵权官司 AMD乘虚而入</h1><div class="art_center">2007-10-25 11:02:00 文/董小波 出处:<a href="http://www.it.com.cn/" target="_blank">IT.com.cn(IT世界网)</a></div><div class="art_line"><img height="1" src="http://www.it.com.cn/0.gif" alt=""/></div><div class="art_center"><span id="ad_zl"></span> </div><div class="art_text"><p> 10月25日援引美联社消息,美国Intel和Transmeta两家公司本周三宣布,Intel已经同意在五年时间内向Transmeta支付2.5亿美元,以解决芯片设计和电源管理技术方面的一项侵权诉讼。</p><p> 两家公司这次和解,意味着在10年内,Intel公司可以基于一份非独家许可,在其芯片中整合Transmeta专利技术。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双方将放弃对对方的指控。 在这则新闻公布之后,Transmeta公司股票大涨,周三平均交易价9.75美元,收于13.93美元。而Intel公司股票则受此刺激下跌79美分,收于26.01美元。</p><center><img title="Transmeta公司生产的CPU" alt="Transmeta公司生产的CPU" src="http://www.it.com.cn/f/news/0710/25/news-transmeta-cpu.jpg" border="1"/><br/>Transmeta公司生产的CPU</center><p> Intel公司发言人查克·马洛埃确认了这起交易,但表示Intel尚未决定如何解决支付问题。马洛埃指出,目前达成的临时性解决方案中并未包括对双方违约的认定。</p><p> Transmeta公司CEO里斯·克鲁德在一份声明中对这笔交易表示称赞,认为这将给股东带来收益,并为公司的技术开发和许可业务的发展提供支持。</p><p> Intel和Transmeta的这项许可协定将终结持续一年之久的侵权诉讼案件,而最终Transmeta胜出。Transmeta公司曾经被吹捧为“Intel杀手”,但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却长期处于亏损状态,7年均未盈利。</p><p> 目前,Intel占据全球约3/4的微处理器市场。</p><p> 当Transmeta公司2000年上市以来,分析师和新闻媒体曾为推出的笔记本用低价微处理器而欢呼。</p><p> 面对来自Intel和其它方面的激烈竞争,Transmeta公司举步维艰,并在2005年将公司业务重心由芯片生产转向知识产权许可。</p><p> 近几年来,Transmeta公司经历了多此管理层动荡和裁员,并于今年停止生产和销售微处理器。</p><p> Transmeta公司2006年10月在美国特拉华州对Intel公司提起诉讼,宣称Intel侵犯了其10项专利。Transmeta声称,Intel在推出了奔腾处理器芯片中使用了Transmeta的专利技术。Transmeta要求法庭判决Intel停止销售侵权产品,并作出相应的损失赔偿和支付版税。</p><p> Intel公司在4个月之前做出反击,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否认其侵犯了任何Transmeta的专利,并控告Transmeta公司侵犯了7项Intel专利。</p><p> 自从Transmeta与Intel在微处理器市场短兵相接之后,Transmeta公司损失了近6亿美元。而在这段时期内,Intel公司已经盈利近420亿美元。</p><p> 而另一方面,Intel最大竞争对手AMD公司在今年7月向Transmeta公司投资750亿美元,用于交换优先股。AMD公司称,这将帮助AMD生产更多节能芯片。</p></div>
时间: 2007-11-4 17:29
作者: zhaopin
<div class="wrap_m_c_a_c"><h3><a href="http://tag.csdn.net/Article/86e767ab-68ec-4dac-b415-57acdfb9df6c.html"><font color="#0099cc">苹果5600万美元购买3G专利 iPhone将支持HSDPA</font></a></h3><p>苹果今后不光向运营商收取丰厚的iPhone提成,还要每季度向InterDigital支付200万美元的专利费。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0日消息,苹果公司与美国无线技术公司InterDigital签署了一项3G专利许可协议,这份为期七年的协议价值5600万美元,涵盖已经上市的iPhone和即将发行的3G版iPhone。在德国T-Mobile的iPhone发售宣传海报中,明确表明了T-Mobile版iPhone将支持HSDPA网络,速率3.6Mbps。今年一月份宣布iPhone消息时,苹果CEO乔布斯表示公司已经就iPhone手机提交了两百余项专利技术。</p><h4><cite><font color="#009966">leon_huang</font></cite> - Tue, 11 Sep 2007 22:21:47 GMT</h4></div><br/><div class="wrap_m_c_a_c"><h3><a href="http://tag.csdn.net/Article/96a1d11f-5c64-433c-b6d4-bfca0e27a65b.html"><font color="#0099cc">美国小公司挖专利大坑 三星继诺基亚再度落马</font></a></h3><p>新浪科技讯 9月8日消息,据韩联社报道,根据一项美国地方法院调解裁定,三星电子将向美国无线网络软件及芯片开发企业InterDigital Communications公司支付1.34亿美元的专利使用费。去年12月,美国法院同样判定诺基亚因专利问题应向InterDigital支付2.53亿美元。</p><h4><cite><font color="#009966">佚名</font></cite> - Sat, 09 Sep 2006 00:00:00 GMT</h4></div><br/><div class="wrap_m_c_a_c"><h3><a href="http://tag.csdn.net/Article/7987721e-611a-4a05-a2dd-b211c8a685b4.html"><font color="#0099cc">诺基亚斥资2.53亿美元 解决产品专利费纠纷</font></a></h3><p>CNET科技资讯网4月28日国际报道 InterDigital通讯科技公司本周四宣布,诺基亚已经同意向它支付2.53亿美元,解决专利使用费纠纷。 InterDigital在一份声明中说,作为这一交易的一部分,诺基亚将获得覆盖2G产品销售的已付费专利许可。另外,二家公司还同意中止与3G产品相关的一份协议。 InterDigital预计,诺基亚将在4月28日前支付所有款项。(编辑:孙莹)</p></div>
时间: 2007-11-4 18:52
作者: zhaopin
[Power=1000]<h1><b>孟樸:高通并不反对WiMAX 而是反对其不走程序</b></h1><br/><hr class="hrcss" noshade="noshade" size="1"/><br/><span class="red">作者: 腾讯科技</span><br/> <br/><span class="blanktext">CNETNews.com.cn</span><br/> <br/><span class="gray2">2007-10-27 12:35:26</span><br/> <br/><br/><div></div><p class="text01"><strong>腾讯科技讯</strong>10月23日至27日,2007年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在北京举行。期间,腾讯科技频道、飞象网(CCTIME)与世界电信一道联手,共同举办现场人物访谈。 <br/><br/><img alt="" src="http://img1.qq.com/tech/pics/6690/6690094.jpg"/><br/><br/><br/><br/>图为:高通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孟樸 (腾讯科技配图)<br/><br/>25日上午,高通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孟樸做客访谈现场,他表示:高通公司在WiMAX进入3G标准时持反对态度,并不是反对WiMAX技术本身,而是反对国际电联草率通过WiMAX成为3G标准,ITU以前都有很严谨、完整的程序,哪个技术进去都要根据这一规则。以下为其现场访谈实录: <br/><br/><strong>主持人:</strong>各位网友大家好!感谢继续关注由飞象网(CCTIME)、世界电信、和腾讯科技频道共同举办的百位总裁访谈,这里是2007年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这个时间我们非常荣幸请到了高通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孟樸先生。孟先生也是我们的老朋友了,首先请和各位网友打声招呼。 <br/><br/><strong>孟总:</strong>各位网友大家好! <br/><br/><strong>主持人:</strong>既然是老朋友,我们会问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开门见山进行交流。我们都知道,上周WiMAX被批准成为3G标准。我们也知道,事实上高通公司已经收购了世界上最强的OFDMA公司,高通公司同时又在WiMAX进入3G标准时持反对态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br/><br/><strong>孟总:</strong>大家知道,3G几个主流标准都是CDMA技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逐步演进到今天的局面,所以我觉得它的发展还是贯彻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发展观,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过来的。我们也看到,在往后演进的时候,这几个技术都会有一些新技术出现,大家这几年谈论比较多的都是OFDM。我们把OFDM看作一个技术,我们也意识到它的强项和弱项。第一,我们一直跟大家讲,OFDM的技术并不比CDMA技术在频谱使用有效性上有更好的改善,它只是在你有新的带宽或者是更宽的带宽情况下,在一些十兆、二十兆的带宽上做传输更容易和方便一些。 <br/><br/>CDMA2000和WCDMA的带宽都是1.25兆或者是5兆的带宽,所以当以后移动运营商有更好的带宽时,CDMA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移动运营商都非常关心怎么有更好的兼容,怎么更好的走下去这个问题。所以可以看到WCDMA这条线上演进的路线是LTE,这已经明确定出来了。CDMA2000的路线演示的技术标准是UMB,这点也在CDMA2000标准组织中在完善。WiMAX作为一个新的3G技术标准,我们本身并不反对,因为这都是OFDM的技术,而且刚才讲到高通已经在多年中很大的投入了OFDM的研发,而且我们也收购了Flarion。Flarion是目前为止成功的作出OFDMA移动商用产品的公司。所以我们收购了它以后,和我们的OFDMA团队融合,不管在知识产权还是技术研发上投入更大。 <br/><br/>WiMAX大家讲得比较多,我们觉得这次包括高通一直反对,不是反对技术本身,<strong>而是反对不按照原来ITU的基本规则,以非常快的速度把它挤进3G标准,我们对这一做法是持反对态度的。我们觉得任何一个技术进入3G标准,ITU以前都有很严谨、完整的程序,就像是一种游戏规则,哪个技术进去都要根据这一规则,不管是TD-SCDMA、WCDMA还是CDMA2000。所以此次WiMAX进来带来一个很不好的先例,就是破坏了这种规则。</strong>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方面,我们也不认同WiMAX推动者的很多的讲法,因为我们认为很多时候没有按照一种做科学研究的科学发展观来讲,没有实事求是,最早说WiMAX在几百兆和几十G的频率,不需要政府监管的频率上,可以全世界自由选用,但是现在已经被证明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再有一个说法WiMAX成本比其他3G系统要便宜很多,甚至有很多专家学者说,全北京只要花几百万人民币就可以建一个WiMAX网,很多违背基本技术常识的舆论,都在推动WiMAX的道路上出现。而且我们看到WiMAX是从固定无线接入的技术演进过来的,所以它先天带着一些对移动通信不利的地方。因为它的传统开销(overhead)也很高,所以它最后传输的吞吐量并不是那么高。现在你可以看到LTE、UMB的技术指标都会超过它,而且最早的时候他们一直讲进入市场的时间会比其他的技术早一两年,<strong>但是现在来看这一点也不成立。</strong>它在它的发展道路上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推广,不符合科学实事求是精神的讲法,这些是我们反对的。但是从OFDM技术的演进来说,我们相信今后这些技术也一定会被采用,但我们觉得对移动运营商来说,最好的选择还是WCDMA和CDMA2000。 <br/><br/><strong>主持人:</strong>说到这里,孟总又是技术专家,我们特别想把一些观点进行基本的对比。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说法,WiMAX价格便宜,当然这点现在已经不再说了,大家很清楚,如果要做组网,价格肯定不便宜。但是我们也知道,WiMAX传输的速度还是相对比较快的。这种相对比较快,是不是以高带宽、占用频谱比较多为前提呢? <br/><br/><strong>孟总:</strong>现在我们看到的一定要以高带宽为前提,不光是WiMAX,凡是OFDM为传输技术的都会有这个问题。因为刚才讲到了,它比CDMA技术并没有更有效的改善频率使用率,所以你要达到更高的吞吐量一定要有更高的带宽。现在我们在高通做的演示,UMB在20兆的带宽上我们能够做到80兆以上的吞吐量,所以一定要有新的带宽是大家的共识。 <br/><br/><strong>主持人:</strong>我是这么来看移动通信的,移动通信继续往下发展,我们事实上只需要稳定的传输,而不是特别高的速度。比如说,我们用手机看电视,能够很稳定的支持384K就可以了。比如说我们有一个70兆、80兆的传输速度把整个带宽占了,这就意味着一个基站、蜂窝支持的用户是非常少的。现在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地区蜂窝要支持大量的用户,而且要提供给他们可管理的、稳定的服务,这才是真正意义所在。从这点来说,是不是WiMAX所介绍的整体思路,违反了商用的整体基本规律? <br/><br/><strong>孟总:</strong>我觉得也不一定那么对立。但是项老师您讲这点非常重要,系统一定是一个可管理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上什么样的用户用多大的带宽,这个是可管理的。一些新的OFDM的技术可以带来更多的带宽,业界可以找出一些特定的使用给特定的客户群。但是它是否能够满足大众消费者的需求,就要和成本以及其他的因素有关系。我觉得如果有这么宽的带宽了以后,业界应该能够有办法用。因为视频、很多图像处理都需要很宽的带宽。我觉得,在今后商业市场上还是有用的。大部分的老百姓可能不一定需要那么宽的带宽,但是其他的一些技术,目前我们看到3G,不管是EV-DO还是其他,可以达到用户宽带上网的需求。所以,大众的使用和专业的使用,在技术中怎么提供给运营商一个可管理的手段,这样搭配起来比较好。 <br/><br/><strong>主持人:</strong>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很多老百姓都认为WiMAX是一个平民喜欢的技术,因为以前基本的说法是说普通大众都可以用上WiMAX,先不说免费的,但是是价格比较便宜的,带宽特别高的,但是这个是不成立的? <br/><br/><strong>孟总:</strong>这个我们一直不太赞成WiMAX在推广时给社会大众造成的误导。它说它很便宜,但是你便宜的根本没有基础。它说终端可以做得很便宜,那么你的基础是什么?你这里是多大的市场?给多少人用?这一服务的价格是多少?我觉得是给了大家一个很好的想象空间,但是具体怎么实现,移动运营商最有发言权。 <br/><br/><strong>主持人:</strong>说频率这个角度,包括终端,大家知道一个手机的材料成本根本不算什么,最重要是研发成本。比如手机现在全球已经有几亿的用户,那么WiMAX没有太多这方面的手机,即使有这方面的手机,能够发展成大家都能使用的手机,这一终端把这个降下来,好像也不太可能? <br/><br/><strong>孟总:</strong>我自己觉得相当一段时间内成本应该会增加,在WiMAX市场进行商用,如果你是拿着WiMAX单模的终端,你在很多地方有不能使用的情况,这样情况下你就需要变成一个多模的终端,多模终端是由几个不同的终端搭在一起,这样的成本会比单模更贵才对。 <br/><br/><strong>主持人:</strong>我们说到高通时,我们肯定绕不开知识产权。其实我一直有这么一个观念,知识产权问题其实是企业之间进行利益分配的规则,而事实上和普通的消费者没有关系。最早我们有手机出来的时候,大家没有觉得有知识产权的问题,但是这个手机还是卖一、两万元一部。现在在3G的情况下,高通和其他的企业是不一样的,高通不是做了CDMA的研发,同时做芯片、同时又做手机,然后把这个手机卖到几万块钱一步步,而事实上是它只做芯片、只做研发、而手机生产由别人来做。这样,至少说3G手机出来之后,成本不是特别高的,是这样的概念吗? <br/><br/><strong>孟总:</strong>我觉得这样的讲法非常对。因为第一,我们不认为知识产权是阻碍一个技术和商用普及的瓶颈。所有的这些商用问题,是不同公司之间商业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如果一个技术能够推广使用,我相信公司与公司之间都会根据他们各自在产业链中的立场、以及要追求的目的都可以达成协议。高通公司目前不管是CDMA2000还是WCDMA,在世界上与约140家公司都有授权协议,这就证明了知识产权授权的商业做法是可行的,而且有那么多的公司在这里做,所以我觉得它有它存在的道理和价值。 <br/><br/>另外,大家看到高通收取专利费,大家可能看到,但是并没有提到那么多。高通的商业模式使得很多中小公司,原来没有自己研发力量的这些公司,可以进入世界一流的商业市场。举例来说,WCDMA中做芯片的很多,但是很少有高通公司这样的做出这么多层次、四层级的芯片产品。我们的客户可以根据它对市场的理解,可以根据用户对他们的要求来设计他们的产品,然后从我们众多的芯片中选取它所需要的产品。如果没有高通这一商业模式,高通没有做研发推动第三代移动通信,实际上你现在要去找或者是在过去两年中,中国公司要到世界市场上寻找WCDMA的芯片,这种可能性是不高的。所以高通这一商业模式特别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厂商。为什么我们过去和韩国在CDMA2000,现在和中国的一些厂商合作都相当好,这就是刚才项老师讲到的,因为大家分工不同,每个公司都专注于自己特长的。 <br/><br/>高通,我们在美国圣地亚哥,你要说高通能做出一个生产企业,能在生产成本管理上非常领先的企业,都不太可能实现,因为你所处的位置不对。但是我们在圣地亚哥聚集了全世界最好的移动通信的工程师,不光是在高通,而且在高通周围形成了很多做移动通信的公司,这里是一个人才聚集的地方。再有刚才讲到的技术普及后的价格。原来大家有很多的讲法,说高通收取专利费的模式,阻碍了产业的发展。但是你看GSM协会在推动WCDMA低端手机(一百美元以下)时,它投标的厂商中,除了一家,其他都是采用高通的芯片。最后中标的韩国LG也是使用高通的芯片。所以可以看到,高通公司是起到了推动产业进步、造成技术普及的作用。 <br/><br/><strong>主持人:</strong>一个公司又要做研发、又要做芯片、又要做产品,才能真正形成技术垄断。 <br/><br/><strong>孟总:</strong>你可以想象一下世界上只有几家公司才能做这样的事情。 <br/><br/><strong>主持人:</strong>这种公司因为有了强大的垄断能力,可以把价格定得相当高,我觉得在飞机制造行业就可以看到这种情况。一架飞机出来别人做不了,但是它的研发、生产、制造都是它做的。这样价格就非常高。 <br/><br/><strong>孟总:</strong>因为它的专利没有像高通这样授权。高通的做法是大力投入研发,然后通过技术授权的方法,给所有愿意从事移动通信技术的公司。 <br/><br/><strong>主持人:</strong>本来我还是有很多问题想问,但是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访谈到此结束。</p>[/Powe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25 20:22:24编辑过]
时间: 2007-11-5 12:54
作者: 二级龙井
zhaoin兄有点气急败坏的样子,而且不要乱扣帽子,这个给人家带帽子并不能证明自己的正确。
时间: 2007-11-5 13:07
作者: zhaopin
test
[ 本帖最后由 zhaopin 于 2009-8-2 11:24 编辑 ]
时间: 2007-11-5 13:19
作者: zhaopin
tete
[ 本帖最后由 zhaopin 于 2009-8-2 11:34 编辑 ]
时间: 2007-11-5 15:39
作者: 二级龙井
<p>谢谢Zhaopin兄先! 有需求的时候会向Zhaopin兄请教。</p><p>我不是民族主义者,我希望中国能融入这个世界,在影响这个世界的同时,接受外部的束缚和制约,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政治方面的也要如此。 我们这个民族,近一百年来还是在原地兜圈子,心痛!</p>
时间: 2007-11-6 18:42
作者: hongtanmu
路过,看看是否可以
时间: 2007-11-8 00:58
作者: pplong
<p>吵来吵去,有什么用。</p><p>你说td好,那现在td跟wimax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了,你td nb那把wimax压下去就行了。</p><p>可看看你自己,频谱分你不少年了,你干什么去了,有本事你早就抢完了,还轮的到wimax来抢。</p><p>这么多年频谱空在哪,你要浪费这个世界多少资源啊。</p><p>我们在这谈技术,td厉害就拿出实力来。美国出于政治、经济考虑可以抵制td,可是别的国家呢难道别的国家都是傻子</p><p>如果你认为别人人都是傻子,那还不如说你自己是傻子。全世界除了中国和瑞典之外</p><p>有几个国家反对td啊,再说了瑞典也没说强力支持你td吧,这就说明了一点wimax才可以真正威胁到w,欧洲从来就没考虑过</p><p>上td.</p><p>wimax是这个世界利益的选择而不是一个国家的选择,你又凭什么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强奸全世界。</p><p></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8 1:07:56编辑过]
时间: 2007-11-8 15:51
作者: 星期一
<p>对无线接入技术不太了解,大家喷来喷去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楼主如果是深度分析的话先把概念介绍清除,免得被拍的自己先吐一口血,本来人家要拍你头的,不想拍到你背的本本上,人没事,心疼啊。</p><p>关于扣不扣卖国的大帽子的问题,个人认为没必要扣啦,某些人还没那个本事,他就想卖国,人家还不买了,档次太低,人家可只要高档货。</p><p>我只想说的是,如果遇到天灾人害了,咱们肯定想到的是国家给咱点救济量,给个窝棚先熬过去,当然国家富了还会给咱多发俩鸡蛋,不过多了你就不想了,国家还得留着点钱弄点炸弹给防身了,要不人家就欺负咱们到头上来了,当然还有部分钱被人给挥霍了。所以了以后绝对不要再让老外的1个猫买好几千美金,咱得弄好几千件T恤才能值这个钱。人家1个猫总得创造了上百税收吧,好,别人拿去搞全民医疗,搞教育,当然还造炮弹来吓唬吓唬咱们。绝对不能让这种情况再出现,所以只要是符合国家利益的咱就支持,因为咱生来就是中国人。</p><p>关于市场决定那个啥啥啥的,打个比方:小三家里穷,没活路啊,在菜市场摆了个摊买点鸡蛋灌饼,1.5一个,实惠啊,挺受大家欢迎的,挣了点小钱,这个时候当然是市场决定那个啥啥啥的;有钱了,小三想雇几个人自己当老板了,这时候有人眼红了啊,那个老说自己是黑社会的老来找茬,时不时来收点保护费啊,时不时还砸个摊,混不下去了吧,小三不干了,那个黑社会占了地方开了个夜市,小三那又只好在夜市上摆个摊;如果小三要有个舅舅在派出所什么的,情况就不一样了,这时候片区城管小头头头眼红了,想着他那二叔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这时候城管又来砸摊了......后来城管他二叔来开了个烟摊,小三鸡蛋灌饼是买不成了,只好给人家看摊去了。本来小三盘算的好好的,等有钱了、下面人手艺好了,还想开几个分店的,那时候可赚大发了,可惜现在啥都没了,有市场需求也不行啊。</p><p>当然了要是小三活络点,外面还有好几个身上纹着八筒、幺鸡的弟兄,再或者小三再精明点,给派出所的头头送点礼,这鸡蛋灌饼兴许还真能买下去,说不定以后还真能开分店。</p>
时间: 2007-11-8 18:14
作者: zhaopin
<p><a href="http://www.wi-lan.com/uploads/news/oct31-07%20acer,%20apple%20etc%20complaint.pdf">http://www.wi-lan.com/uploads/news/oct31-07%20acer,%20apple%20etc%20complaint.pdf</a></p><p>wi-lan的起诉书,大家可以看一下,下一步就是针对wimax了,搞wimax开发的企业可以先学习一下。</p><p>别再攻击啥TD了,TD没起诉你。</p>
时间: 2007-11-9 13:23
作者: zhaopin
<h1 class="articleTitle" style="MARGIN: 0px;">Sprint Nextel, Clearwire Drop<br/>
lans for Joint WiMax Network</h1><div style="
ADDING-RIGHT: 0px; PADDING-LEFT: 0px; PADDING-BOTTOM: 0px; FONT: bold 12px times new roman, times, serif; PADDING-TOP: 12px;"><span id="byl" style="FONT: bold 12px times new roman, times, serif;">By <b>AMOL SHARMA</b><br/><span class="aTime">November 9, 2007</span></span><br/></div><p class="times"><a class="times rolloverQuote" href="http://online.wsj.com/quotes/main.html?type=djn&symbol=s">Sprint Nextel</a> Corp. and <a class="times rolloverQuote" href="http://online.wsj.com/quotes/main.html?type=djn&symbol=CLWR">Clearwire</a> Corp. are scrapping their agreement to jointly build a nationwide high-speed wireless network based on WiMax technology, people familiar with the matter say.</p><p class="times">The two companies signed a letter of intent in July to pursue the partnership, which they hoped to finalize within 60 days. But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transaction and the departure last month of Gary Forsee as Sprint's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made it too difficult to reach a final pact, the people say.</p><p class="times">The unraveling of the preliminary agreement is a blow to Clearwire. The company, founded by cellphone pioneer Craig McCaw, has staked its future on WiMax, a longer-range cousin of Wi-Fi that can theoretically provide wireless broadband access from laptops and cellphones at speeds comparable to what cable operators provide.</p><p class="times">The agreement called for the companies to share costs on a network that would reach 100 million people by the end of next year, with each side providing roaming rights to the other's customers. Sprint said it planned to spend about $5 billion on the network through 2010. The carrier has given no indication that it will halt its WiMax plans altogether. Interim CEO Paul Saleh has said the company remains committed to the technology.</p><p class="times">Any slowdown in the rollout of WiMax by either Clearwire or Sprint would negatively affect companies that are backing the technology, including chip maker <a class="times rolloverQuote" href="http://online.wsj.com/quotes/main.html?type=djn&symbol=intc">Intel</a> Corp., and equipment makers <a class="times rolloverQuote" href="http://online.wsj.com/quotes/main.html?type=djn&symbol=mot">Motorola</a> Inc. an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Some of those companies may try to inject financing into Clearwire to help keep its WiMax project on track, people familiar with the matter said.</p><p class="times">It isn't clear whether Sprint and Clearwire will pursue another arrangement. The companies control complementary swaths of radio spectrum around the country and are the only two U.S. carriers pursuing WiMax.</p><p class="times">In recent weeks, Sprint's board considered a variety of options with respect to the Clearwire partnership, including the idea of spinning off Sprint's WiMax unit and merging it with Clearwire or bringing in a consortium of strategic investors to help finance the project, people familiar with the matter say. Any significant transaction would likely have to wait for Sprint to hire a new CEO, the people say.</p><p class="times">Clearwire reports third-quarter earnings today.</p><p class="times"><b>Write to </b>Amol Sharma at <a class="times" href="mailto:amol.sharma@wsj.com">amol.sharma@wsj.com</a></p><!--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div id="sphere_container"><div style="MARGIN-TOP: 32px; MARGIN-BOTTOM: 28px;"><div class="b13" style="MARGIN-BOTTOM: 2px; WIDTH: 400px; BORDER-BOTTOM: #ccc 1px solid;">RELATED ARTICLES AND BLOGS</div><div style="MARGIN-BOTTOM: 15px;"><span class="arial" style="FONT-SIZE: 10px; COLOR: #000000;">Related Content may require a subscription | </span><a class="boldTen unvisited" href="http://online.wsj.com/reg/promo/6BCWDB_1007">Subscribe Now -- Get 2 Weeks FREE</a></div><div style="MARGIN-BOTTOM: 6px;"><div class="arial"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2px; MARGIN-BOTTOM: 1px; COLOR: #666666;">Related Articles from the Online Journal </div><div class="p11">• <a class="p11 unvisited" href="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19394350910379407.html?mod=sphere_ts">Sprint Weighs WiMax Unit Spinoff</a></div><div class="p11">• <a class="p11 unvisited" href="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19153044596649274.html?mod=sphere_ts">Sprint, Struggling in Crowded Market, Seeks Replacement for CEO Forsee</a></div><div class="p11">• <a class="p11 unvisited" href="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19144909379848187.html?mod=sphere_ts">Investor Steps Up Pressure on Sprint</a></div><div class="p11">• <a class="p11 unvisited" href="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19187566891852591.html?mod=sphere_ts">Sprint CEO Forsee Resigns Amid Investor Discontent</a></div></div></div></div>
时间: 2007-11-11 16:34
作者: liray
<p>玩WiMAX的野心很大: 前两年一到中国就表示WIMAX与TD互补, 其实是要共享全球范围内3G的TDD频段, 可惜DT没有意识到.</p><p>3-5年的竞争版图上, TD其实只能关起门来玩玩, 中国市场及产业链也能玩活; WiMAX在二/三流运营商中会有些应用, 请先解决好成本问题, 都是做移动的, 基本的成本省不了多少! 而LTE仍然是移动通信的主角. 对Sangsung/Intel来说, 应该已经可以满足了.</p><p></p>
时间: 2007-11-14 22:30
作者: Rayson
<p>TD本身政治的比例已经远高于技术本身。我想这个大家应该公认。所以TD能否达到WCDMA,抑或CDMA2000,抑或的WIMAX的世界影响力,我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种技术标准能走多远,技术本身的发展是个因素,但这绝不是主要因素,政治更谈不上,关键在于市场的需求,如果市场对移动数据业务的需求达到一定比例,一定会转化为实际的设备,技术本身的发展很快,我相信实验室做出4G、5G、NG的希望非常大,问题是能否转化为市场。</p><p>WIMAX也好,CDMA2000也好,TD也好,WCDMA也好,谁入主3G标准不是关键,关键是谁的技术更能引领市场需求,这种技术未必是最先进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肯定不是最先进的,就如当年的铱星计划。</p>
时间: 2007-11-15 17:35
作者: Johnel
<p>1. WiMAX现阶段应该还是定位于准移动应用和热点覆盖而非蜂窝高速移动全网,它有它的优势,WiMAX现阶段再不成熟,只要看看支持它的厂商就知道未来的日子,它肯定是TD的大敌。</p><p>2. TD技术上也还不成熟,这个是客观事实,但是它确实能提升并锻炼国人的技术能力,可指望就这么一次搞个TD就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不现实,搞过TD的人肯定知道和WCDMA的水平差别,在中国,WiMAX可能确实搞不过TD,但应该不是技术而是政治因素。再说有了WiMAX这个对手,大唐和其他TD设备商应该能更有压力、更努力一点了,要不然5年都不一定能布个成熟的TD全网。</p><p>3. 我本身搞无线技术的,就技术本身来看,现在WiMAX肯定更先进、优势更大,拿大唐在回答TD和WCDMA成熟度的时候说的,TD比WCDMA晚搞很久,当然不可能这么快追上WCDMA,这里,WiMAX也是晚出来的,就不要拿成熟度这个理由攻击它了,况且TD在成熟度上本来就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但是WiMAX潜力肯定更大,先不说支持的厂商众多,单Intel在终端上的影响力(新的迅驰芯片组集成WiMAX终端芯片),TD前景堪忧。如果Intel定位正确,不和Nokia之类的LTE厂商有根本冲突,应该是大有可为的,当然这里说的都是世界范围内的,中国例外。窃以为TD应该加快产业成熟度,在演进上更要积极一些,把国内市场先做好,国内市场可是不小的,国际上的话,能卖一个就卖一个,权当外快吧。一旦到了4G,很多关键技术都会趋于大同,不知道到时候大唐能有多少关键的知识产权,好好努力吧。</p><p>另外,我现在看到的都是楼主在主动攻击别人,乱扣帽子,这样很不好,讨论而已,有理说理,有技术说技术,如果你还自认在推广TD,就不要给它的形象再抹黑,让大家反而讨厌它。</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5 17:36:09编辑过]
时间: 2007-11-15 18:13
作者: zhaopin
te
[ 本帖最后由 zhaopin 于 2009-8-2 11:25 编辑 ]
时间: 2007-11-16 09:35
作者: Johnel
<p>本来不想骂你这种人,但是你这个人实在太过分了,开口就攻击人,老实说,要是看不懂我写的,我觉得你还是先回幼儿园深造一下吧。</p><p>对于WiMAX和TD的技术,就是和你讲了你也肯定不懂,这话不是侮辱,而是个事实。</p>
时间: 2007-11-16 09:54
作者: zhaopin
te
[ 本帖最后由 zhaopin 于 2009-8-2 11:25 编辑 ]
时间: 2007-11-16 17:38
作者: 二级龙井
<p>打起来了?</p><p>搬个板凳看热闹</p><p>不过zhaopin兄,你的涵养也确实那么个一点点点了</p>
时间: 2007-11-16 18:04
作者: zhaopin
te
[ 本帖最后由 zhaopin 于 2009-8-2 11:25 编辑 ]
时间: 2007-11-19 00:05
作者: jorking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zhaopin</i>在2007-11-16 18:04:00的发言:</b><br/><p>
</p><p>对付扯蛋的混球,就要出手!</p></div><p></p><p></p><p>这姐们整个一泼妇,更年期吧?</p><p></p>
时间: 2007-11-19 12:42
作者: zhaopin
请版主 删除 来 捣乱的帖子。
时间: 2007-11-19 15:17
作者: zhaopin
[Power=1000]<p>李进良:WiMAX进3G的故事 美国否定技术中立论<br/> <br/>( 2007/11/19 08:17 )<br/> <br/>摘要:美国将WiMAX 从4G变脸成为3G标准的过程,这对我们如何对待中国3G——TD-SCDMA标准的发展带来三个启示:一是“政府技术中立论”的否定,二是“3G是屠龙术”的否定,三是4G出自3G产业的肯定。</p><p>2007年10月19日国际电信联盟(ITU)在日内瓦举行的无线通信(Radio Assembly)全体会议上,在美国政府的强力支持下,与会国家投票通过了无线宽带技术WiMAX正式成为3G标准,以OFDMA WMAN TDD的名义成为3G新成员。WiMAX这项准4G技术终于顺利挤进3G家族,为其获得全球统一频谱扫清了障碍,今后将可以全面参与ITU高级4G计划。</p><p>由于WiMAX的频谱与我国的TD-SCDMA(以下简称TD)都属时分双工(TDD)范围,势将与中国TD争夺频谱、抢占市场。这种状况已从负面影响了中国TD网的建设。具体的表现:一是TD上海、北京基站建设施工已脱期,将延误2008奥运服务;二是我国的运营商以远超过TD的投资规模,用350亿元巨额资金正在建设仍属2G范畴的EDGE网,为上TD以外的其他3G做好铺垫;三是十个城市TD网络建设完成后该怎么办,至今未见下文,国内制造商苦苦等待,难以为继。</p><p>令人十分担心的是,运营商对国家自主创新的方针采取这种迟疑犹豫、三心二意的拖延对策,有可能只把TD建成区域数据网,以应付2008奥运了事。如果真是这样,便很可能坐失发展TD的大好良机,为其他3G制式,尤其是WiWAX进入中国市场大开方便之门,而使我国自主创新的TD功亏一篑。</p><p>回顾一下美国将WiMAX 从4G变脸成为正式3G标准的过程,我们可得到如何对待TD-SCDMA标准持续发展的三个启示。</p><p>宽带无线城域网(WMAN)与WiMAX概况</p><p>宽带接入,常指其承载业务的每用户比特速率大于2Mbit/s的场合。宽带无线接入是指从公用电信网的交换节点到用户终端之间的传输设施,采用宽带无线手段的接入技术,即用宽带无线传输代替接入网,向用户终端提供电话或数据服务。</p><p>宽带无线接入网的网络链架构按覆盖半径从小到大顺序为无线个域网(WPAN)、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广域网(WWAN)。IEEE802.16和HiperAccess构成了城域网的无线接入标准。</p><p>IEEE802.16标准于2001年12月获得批准,标准对无线接入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层和物理层制订了技术规范。该标准为面向连接或无连接业务提供具有服务质量(QoS)的多业务无线接入手段。其物理层针对10~66GHz频段制定,主要用于大业务量的业务接入。由于其设备成本高,标准的市场推广工作十分迟缓。为了在业已广泛使用的11GHz以下频段开发市场,IEEE于2003年4月推出了IEEE802.16a,即“广带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的空中接口——针对2~11GHz的MAC层调整及增加的物理层规范”。其MAC层和IEEE802.16基本相同,物理层则增加了相应规范。IEEE于2004年7月推出了适用于视距与非视距固定无线接入的IEEE802.16d标准,峰值速率为75Mbit/s;于2005年11月推出了适用于非视距移动无线接入的IEEE802.16e标准,峰值速率为15Mbit/s。</p><p>WiMAX(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论坛)由诺基亚、Harris Corp和Crosspan网络公司于2002年4月发起成立,有英特尔、Proxim和富士通等多个顶级制造商组成,目前论坛成员已达470个。其目标是促进IEEE802.16的应用,帮助推动和认证采用IEEE 802.16和HiperMAN的宽带无线产品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经其认证的产品可支持城域宽带固定网、漫游和便携应用。特别是芯片制造巨头英特尔、富士通开发支持IEEE802.16a的芯片组使得它逐步升温成为热点。为推广该标准,英特尔去年在全球各地共投资10多亿美元,以组建其网络和提供相关设备。该公司还表示,将于明年推出相应芯片,使笔记本电脑、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同时具备WiMAX和Wi-Fi高速无线上网功能。</p><p>美国政府为WiMAX成为3G成员竭尽全力</p><p>基于802.16e版本的移动WiMAX的强项在数据传输方面,其无线数据业务的吞吐量被认为比3G要大,而且传输速率比3G快好多倍。因此,移动WiMAX有时被称为3.5G,甚至4G。该技术源于PC领域,如英特尔、IBM和三星等都是其支持者。其核心专利同时被多个厂商分别拥有。由于得不到全球性的频率分配,长期以来限制了其研发推广,成为瓶颈;在这种形势下,WiMAX阵营退而求其次,自称为3G的“补充”,与3G的关系是融合而不是代替,为了达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移动通信技术目标,努力争取成为3G家族的第4名成员,意图分享3G已经分配的频谱。WiMAX宣称但两个阵营各自都想要占据更多的主动,一直以来反对和妥协的交易从未停止。</p><p>早在2005年美国政府高层即曾向中国访美的政府高层宣传WiMAX的先进性,打算取代3G,这一信息引起中国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因而组织了以工程院为首的信息通信业界人士分析论证,以期对移动通信的技术发展方向作出正确的决策。</p><p>2007年初美国政府向ITU提议WiMAX为全球3G标准,因而急剧升温。国际电信联盟(ITU)开始研究“OFDMA TDD WMAN(802.16e,WiMAX的移动模式)”空中接口技术成为IMT-2000标准的课题。按照ITU有关规则,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国际组织开展了技术评估,评估表明802.16e尚不具备成为3G标准的条件。</p><p>6月初国际电联ITU-R WP8F日本京都会议上,在美国的努力下,WiMAX技术通过了工作组级别的讨论。全球WiMAX论坛副主席Mohammad Shakouri认为,这一进展积极而正面,WiMAX向3G标准又前进一步,对它来说是至关重要的。</p><p>后续ITU-R SG8日内瓦会议以及ITU-R WP8F首尔特别会议又进行了多次技术澄清和讨论,但802.16e仍存在如电路交换能力、多媒体应用、切换的最小技术要求、系统共存、带外辐射等技术问题,因此电联多个主管部门和部门成员反对该技术加入IMT-2000标准,要求在研究组内进一步修改。工作组、研究组级别的会议未能就此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有关情况已反映在电联会议文件中。</p><p>9月10日,借着在华召开“第三届全球WiMAX高峰会议”之际, 论坛加紧了今年以来游说中国产业界的最大攻势,论坛副主席表态称,“WiMAX作为现有网络及未来3G的有力补充,在远距离传输、高速宽带接入及多媒体通讯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WiMAX+TD就是1+1=3”。不过,论坛高层也坦承,中国担心会对TD-SCDMA有影响,目前尚不会考虑发展移动WiMAX。</p><p>10月19日国际电联在日内瓦举行的无线通信(Radio Assembly)全体会议上,与会国家投票通过了WiMAX正式以OFDMA WMAN TDD的名义成为3G新成员,即与WCDMA、cdma2000和TD-SCDMA并列成为全球3G标准。在与会成员中,美国力挺WiMAX标准,尽管中国及少数国家提出反对意见,仍未能阻止这次决议最终通过。</p><p>WiMAX论坛的策略是先成为国际标准,然后在国际无线电大会上争取频率。</p><p>10月22日到11月16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2007年世界无线电大会将对全球无线电频率资源进行分配,为3G/4G指定频段、考虑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候选频段将成为重要议程。中国已经派出了参加历届无线电大会规模最大的代表团。2007年10月23日上午,参加会议的中国主管部门在会上,对于WiMAX以“OFDMA TDD WMAN”名义成为全球3G标准的建议书,发表声明,明确表达了对该空中接口技术成为IMT-2000标准持保留意见。这意味着我国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今后的政策。</p><p>“政府技术中立论”的否定</p><p>众所周知,近几年来美国政府和欧盟一直对我国政府支持TD-SCDMA标准的政策施加压力,要求我国政府放弃对3G标准选择问题的干预,由企业自行决定采用何种技术标准,即所谓的“技术中立”。 </p><p>实际在移动通信标准选择问题上,美国和欧洲国家都始终没有贯彻技术中立政策。1989年,虽然欧洲的GSM技术就已经成熟,美国政府却把GSM标准的核心频率拍卖给了美国公司做PCS,以限制GSM标准进入美国。1990年,美国把GSM的技术指标全部修改之后,称为IS-54标准,并宣布在美国必须使用。不久,美国高通公司宣布CDMA研制成功,虽然还是实验室阶段,技术尚不成熟,但美国政府立即把CDMA定为美国标准,并在CDMA商用的前三年作出了有利于CDMA标准的频率规划。直到1994年美国把频率资源拍卖完毕,才允许欧洲GSM标准进入,但那时美国市场已经是高通CDMA的天下了。同时,欧洲也采取了类似的手段,卡死了CDMA的频率,因此CDMA也同样进不了欧洲。</p><p>几年前,几乎所有人都翘首期盼3G,可惜并没有给业界带来太多惊喜。事实上,用户对3G的应用还大多停留在低廉话费上,而运营商寄予厚望的增值业务并没有如预期爆发。3G运营层面的不甚理想,直接影响到上游电信设备商的生计。</p><p>由于竞争激烈和利润水平的下滑,全球电信设备行业要么合并重组,要么转型。在现有的3G市场上几乎没有话语权,日益被边缘化的失利者——北电、摩托罗拉等设备商只好纷纷向WiMAX等技术领域转型。2006年,北电宣布将其3G业务部门出售给阿尔卡特,并全面向WiMAX技术转型。摩托罗拉这个曾经在通信史上显赫一时的美国通信设备商,近几年也倍受煎熬,全球CDMA市场出现萎缩,运营商对CDMA的新增投资都明显减少;而在GSM领域,摩托罗拉又因核心网层面实力较弱,受到中兴、华为等厂商的竞争挤压。2006年,在电信设备业务上面临“两难”境地的摩托罗拉宣布将重点研究WiMAX等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而国际电联将WiMAX确立为第4种3G标准无疑对他们是利好消息。</p><p>WiMAX是一种基于IP环境的应用,传统的IT厂商如思科、英特尔、微软等相对来说更有优势,因此北电选择与微软合作。软件和芯片行业的魁首微软、英特尔也看到了移动通信的光辉远景,可是它们在3G领域是后来者,技术积累不足,难以和爱立信这类老牌电信制造商抗衡;因此,要另辟奚径,WiMAX是传统IT巨头试图进军电信市场的利器,失利者与后来者这两股势力合流,一场鼓吹4G——WiMAX的大剧便粉墨登场了。代表企业界利益的美国政府也就脱掉“技术中立、市场选择”的画皮,赤裸裸地对其他国家进行游说,在国际会议上施加压力,竟把1998年就已冻结的3G方案时隔十年加以解冻,硬挤进成了3G的小老弟,这不能不令人折服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翻云覆雨的广大神通!</p><p>近几年来美国和欧盟一直对我国政府支持TD施加压力,要求严守“技术中立”,由企业自行决定采用何种标准。可是他们的政府却强行干预,只采用有利于本国的标准,真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p><p>WiMAX成为3G标准给予世人的第一个启示就是关系国家利益的重大问题,在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任何政府决不会迂腐到当甩手掌柜保持技术中立,闭着眼睛任由市场去选择。因此,我国必须挺直腰杆,抛弃技术中立论,理直气壮地捍卫国家利益,坚决用TD标准一统华夏。</p><p>“3G是屠龙术”的否定</p><p>国内外有股势力把目前三种国际认可的3G主流标准:cdma2000、WCDMA、TD-SCDMA,统统比喻为虚假的“屠龙术”,即毫无用处。并从技术发展角度给3G判了“死刑”,说“3G现在已经开始走到穷途末路,开始被淘汰了。”还认为:我国上TD-SCDMA网花几百亿元“这是地地道道的形象工程,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如此而已。”断言我们在花钱买教训。“现在发展趋势已经很清楚了,中国现在再这么大规模的上3G,整个是在搭3G的‘末班车’。”等等。最近摩根大通发布分析报告认为,估计中国有可能跳过3G直接发展4G技术。</p><p>可是一直鼓吹为4G的WiMAX竟花倾国之力硬是挤进到所谓“穷途末路”的3G家族里来,心甘情愿当家族的小弟弟,这就怪了!以英特尔、摩托罗拉这样跨国产业巨头的实力,高举4G的旗帜把3G这个毫无用处的“屠龙术”打垮,不是更可以驰骋天下了吗。事实是3G经过7年的开拓与演进,已经从缓慢爬坡期,即将发展到急剧上升的井喷期,决不是走到穷途末路的‘末班车’,他们不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却敏锐地在这个正当时的节骨眼上削尖脑袋挤进来,就可能把3G这块大蛋糕切下一大块,这才是他们的如意算盘。</p><p>WiMAX成为3G标准给予世人的第二个启示就是3G开始进入上升期,TD未来的前景诱人,值得为之拼搏。尽管TD 当前的带宽不如WiMAX,但在产业化上比WiMAX成熟得多,不久,带宽也可赶上。因此,中国业界的运营商、制造商和服务商都应树立TD有光明前景的共识,齐心协力,大干快上TD。</p><p>4G产业出自3G产业的肯定</p><p>所谓4G的定义,由于对它不同的态度和理解,到目前为止依然众说纷纭,它的技术参数、网络结构、乃至业务内容均未有明确界定。如何实现从3G过渡到4G,业界一直莫衷一是。</p><p>一种说法为:4G是基于IP协议的高速蜂窝移动网。要求:以移动多媒体为主;传输速率比现在高1000倍,达到100 Mbit/s;发射功率只有现在的十分之一或百分之一,不再对其他设备构成电磁干扰;并支持手机互动功能。因而有的公司认为从WCDMA向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即WCDMA→HSPA→LTE的方向)演进代表4G的正确方向。</p><p>另一种说法为:4G是基于宽带无线接入能覆盖广大地区的高速网,即近期鼓吹的WiMAX,可通过发展基于移动空中接口的高效IP包传输技术,为IP业务找到优化移动解决途径,可以称之为“漫游的宽带”或“个人的宽带”。因而有的公司认为WiMAX才是4G的正确方向。</p><p>ITU则认为当前3G还在推广过程,目前所有新技术都是3G的增强,并不具备革命性的另一代技术特征,因此,不同意4G的提法,力主现阶段用B3G的提法。由于3G的演进迅速,3G的LTE与WiMAX二者采用的技术都是OFDM、MIMO,彼此没有显著差异。再者移动通信在2G时代已经发展成拥有30亿用户全球最庞大的系统工程,大大推动了全球信息化的进程,3G是从2G中长出的,许多业务要延续,例如话音与短信;不少业务要加强,例如上网的速度要加快;还要开发一些新的增值业务,例如可视电话、手机电视。因此,3G的网络基础设施也必须充分利用2G的网络基础设施,加以改进提高,既无必要也没有可能全部舍弃,一切从头新建。3G技术也必须继承和发扬2G技术,特别是3G的产业链从芯片、关键元器件、终端、系统设备到仪器仪表等等更要在2G产业链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如果完全没有一点移动通信的工业基础是不可能形成3G产业的。人们逐步认识到一个已经建成并运营的全球最庞大的系统工程所需要的是演进(evolution)而不是革命(revolution),在系统工程之中可能某项技术及与该技术所涉及的局部是革命性的,但系统工程的整体则只能是逐步演进的。今天我们正本清源的方法就是大上3G,为未来的4G打下产业基础,决不能因是所谓的‘末班车’而不去赶,中国若错过3G,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还将继续“丢失了第一代,错过了第二代”的噩梦,再等10年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形成4G产业。正因为移动通信产业界无论是高速蜂窝移动网派还是宽带无线接入派都认识到未来的尚无定论的4G产业都必须从现在的3G产业的基础上萌芽,才能成长,因此,力争WiMAX今天成为3G家族的合法成员,那怕是做晚生10年的小弟弟,将来在未来4G的大家庭中才有发展的可能性,在3G之外,突然从天上掉下一个4G产业来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p><p>WiMAX成为3G标准给予世人的第三个启示就是4G产业必须从现在的3G产业的基础上萌芽、成长。因此,我国科技界与产业界要明确中国发展4G要以TD为基石,沿着TD→HSPA→LTE的正确方向前进。</p><p>TD-SCDMA要大干快上勇往直前</p><p>从美国将WiMAX变脸成为3G标准这一事实产生的压力,对于正在大力建设TD网的中国各界决不要动摇军心,而应将压力转变为动力,加快自己前进的步划。从这一事实所得来的三个启示对我们将大有裨益:</p><p>首先是政府要挺直腰杆,屏弃技术中立论,理直气壮地捍卫中国3G建设的战略,为了早日实现和谐社会必须用TD-SCDMA一种技术体制标准一统华夏;当务之急是要督促中国移动将2G基站与预留给WCDMA的基站利用起来,千方百计克服选址困难,加速北京TD网络部署,确保为2008奥运提供满意的3G服务。今年年底前十个城市15000个基站部署优化可以完成,手机已有100款,多已通过检测,因此,完全具备试商用的条件。关键是主管部门要尽快明确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都是TD的运营主体。</p><p>其次是业界的运营商、制造商和服务商都应树立3G前景广阔的共识,齐心协力,大干快上TD,尽快通盘规划,建议不迟于2008年元月,即启动第二期部署全国省会及中等城市100个的TD网络建设工程,2009年覆盖全国达到“全程全网”的水平。不要被人鼓惑跳过3G直奔4G,而迟疑犹豫,三心二意,坐失良机。建议尽快在12月集中采购200万部低、中、高档TD手机及数据卡,于2008年春节前放号大规模应用,以迅速改变TD运营的迟缓局面与手机制造商的观望态度。借鉴中国电信和印度的经验,将双向收费攺为单向收费,并采用移动网比固网还要低的资费策略,这样既可迅速扩大用户,使老百姓立即得到实惠,同时制造和运营企业虽然初期有点影响,但最终照样可以赢利,且将是大利。</p><p>第三科技界与产业界不要盲从欧美4G搞 WiMAX的技术路线,它对我国自主创新的TD后续演进及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十分不利。过去我们对TD硏发的投资是很不够的,以致延宕九年。现在应花大力气抓4G,建议以TD为基石,集中在TD LTE(TD长期演进计划)上,加强硏发投入力度;按此演进思路提出4G标准,并争取国际公认。只要成了中国标准,由于我国市场巨大,就可以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p><p>只要我们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沿着TD-SCDMA→HSPA→LTE的正确方向勇往直前,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中华民族的崛起就有望了。</p><p><br/> 来源:新浪科技</p>[/Powe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25 20:24:59编辑过]
时间: 2007-11-19 15:19
作者: zhaopin
et
[ 本帖最后由 zhaopin 于 2009-8-2 11:35 编辑 ]
时间: 2007-11-20 22:20
作者: xdlh301
<p></p><p> 我主攻CDMA2000的,现在我过的日子很惨,我是中国TD的牺牲品,但我没有太大的埋怨,为了中国自己的技术,个人利益是微不足道的。大家都认为TD不争气,我认为一个新事物的产生总会受到各种旧势力的阻碍,不管TD技术中国自己有多少含量,但从无到有,这就是一个飞跃,质的变化,产业化的进行将推进中国自主创新的动力,TD产业化在中国的成功,将带动中国通信行业的飞跃,将更大鼓励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所以不管TD技术和WINMAX到底高不高,并不是关键问题。如果中国人自己都不用TD,你还指望别的国家用TD?TD哪来的资金去发展呢?另外TD的成功,将会中国人的4G技术有更大说服力,TD是启蒙,成就将会后面的技术上。</p><p> 所以,我个人觉得,中国应该坚定的走TD之路,各位不要拿国际主义来说话,那只是幌子,哪个国家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p>
时间: 2007-11-24 19:15
作者: merc
<p>李进良这种人就是窝里反来劲,说XXX是“中国标准”就等于在打TD的脸,现在谁都知道按3GPP的规范,做出来的TDD系统根本转不起来,所以CCSA里的行标才要改的面目全非,就是一私有标准,也可以反过来说不是国际标准。</p><p>楼上的也是莫名其妙,“不管TD技术中国自己有多少含量,但从无到有,这就是一个飞跃,质的变化”,这句话什么意思,你是不是觉得W和2000的标准家族里没有中国的技术?或者你真的以为中兴华为只是基站拼装厂,展讯的芯片和汉芯一样是磨出来的,等伟大滴TD出现了,中兴华为展讯等等等才终于掌握高科技,通信产业链建立了。</p><p>我对3GPP2标准没什么了解,不过TD里面,R4版本高通承认是中国的物理层专利的,只有一个,是华为的。R5后面的版本,中国的专利肯定越来越多,别人的也一样。按这种比例,TD是谁的标准就不一定啦,楼上的要为国献身也请先看好了再献。而且请您放心,中国走TD之路肯定没人拦的,你们家邻居天天玩金庸群侠传说是练习绝世武功将来称霸小区,你不会好心到去拦别人吧。至于李进良频频提到但是从来不敢露面的什么专利局分析报告就免了,中国专利局授权的那些专利在电信领域的知识产权谈判里,被别人无效掉的比例是45%。这就是说,你有一个什么想法,在中国专利局申请了,而且还授权了,最后和别人谈判的时候能作为筹码的概率不过是抛硬币猜正反。</p>
时间: 2007-11-26 14:33
作者: zhaopin
<p>多谢版主的赏识,给搞了个置顶。</p><p>多谢诸位的参与讨论,你们的跟帖其实也在帮助我更好的思考wimax有关的一些问题。</p><p>merc,我们的许多观点虽然是 南辕北辙,黑白相对的,但也谢你的参与。</p><p>我对wimax的思考已经告一段落了,对讨论已经失去了兴趣。失去兴趣的东西,我就不关注它了。 </p><p>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人对wimax所知甚少,根多人对移动通信的基本常识没有,也乱扯一通,甚至在跟帖里骂政府和中国人,这就没有必要了。</p><p>本文不是讨论TD的, 要讨论TD的人,请另开一贴去谈。</p>
时间: 2007-11-28 16:25
作者: ottife
先看
时间: 2007-11-28 16:29
作者: ottife
看完了,觉得作者对WiMAX技术和移动技术都不了解,属于Marketing类人物,和通信记者一个水平的
时间: 2007-11-28 17:08
作者: agpcisa
<p>学习一下</p>
时间: 2007-11-28 17:38
作者: zhangdavid76
看看.
时间: 2007-11-28 20:10
作者: FoolishAngel
up
时间: 2007-11-29 13:26
作者: tttttt1
<p>kang kang.</p>
时间: 2007-11-29 15:29
作者: 钱江潮
<p>看一看啊</p><p></p>
时间: 2007-11-30 15:04
作者: 风来疏竹
<p>谁又能是完全准确的呢</p>
时间: 2007-11-30 15:26
作者: 风来疏竹
<p></p><p>WIMAX没有阚凯力教授吹得那么好吧</p>
时间: 2007-11-30 15:53
作者: hustzqh
<p>我晕</p><p>还必须要回复</p>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
Powered by C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