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会议电话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7-12-4 19:08
作者:
缘份
标题:
会议电话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div style="FONT-SIZE: 12px;">会议电话的关键技术问题</div><div style="FONT-SIZE: 12px;"><br/>1 声反馈的防止<br/> 由会议电话机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同时也会被免提电话机自身的传声器所接收。显然,如果在某个频率处符合一定的振幅和相位条件,就会产生自激振荡,即产生鸣叫。通常这种振荡的幅度比较大,有可能影响整个电话网的正常工作。因此,会议电话机的自激振荡是不能允许的。<br/> 反馈途径从原理上说,可以分为声、电、机三种类型。<br/> 声反馈包括:(1)从扬声器发出的声音,经过房间中的空气,直接传到传声器上,即声学上的“直达声”;(2)扬声器发出的声音,经过房间的各壁面(墙、地板、天花板)和室内物体的多次反射后到达传声器,即声学上的“混响声”;(3)扬声器在免提电话机壳内产生的声音,经过非正常途径(如传声器通过缝隙也能接收机壳内的声音)到达传声器上。<br/> 电反馈主要存在于话机电路中,由传声器接收到的声音,经过放大后,传到线路上去。要抑制电反馈,其方法采用消侧音原理,侧音只有在外线线路的阻抗等于某一定值时,才可能完全消除。在实际使用条件下,外线的阻抗是千变万化的,而且它是不受电话机设计者控制的,所以若不采用特殊的技术,侧音是不可能彻底消除的。<br/> 机械反馈主要是扬声器在发声时,引起电话机机壳的振动。传声器如果不仅能“拾音”,而且也能“拾振”的话,同样会存在两者的声耦合。<br/>2响度、极限用户线和直流电阻<br/> 有些用户希望会议电话机至少应能做到和半导体收音机放出来的声音一样响,但免提式会议电话机的馈电和半导体收音机不一样,前者是由电话局经过线路馈给,后者是自备电池或稳压电源,因此在馈电功率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即使把其他因素都排除,免提式会议电话机也不可能在所有情况下都做到和半导体收音机一样响,当然,在受限制的条件下适当提高免提电话机响度,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可想的。<br/> 我们知道在18mA馈电电流下,电话机的直流馈入功率只有72mW左右。上述电流几乎只能维持电话机的正常工作,没有余力再推动扬声器发声了。因此,会议电话机在18mA馈电电流下,很难正常工作。<br/>3 回损<br/> 从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会议电话机需求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要求会议电话机具有更高的回损指标,是基于会议电话的实际使用条件考虑的,因为在实际使用时,反射回去的信号不只限于阻抗不匹配而发生在电界面上,在声反馈和机械反馈的地方也会有信号反射。<br/> 由于必须给免提部分提供直流馈电,而该馈电又必须从线路上取得,因此馈电的提取方法在会议电话机电路设计中也很有讲究。</div>
时间:
2007-12-4 19:09
作者:
缘份
<div style="FONT-SIZE: 12px;">解决会议电话的关键技术问题的途径<br/>1声反馈的消除或抑制<br/> 解决此问题主要有声学、机械和电路等方面的途径。<br/>2声学途径和机械途径<br/> 对于扬声器到传声器的直达声的抑制,只能采取扬声器和传声器的合理布局来解决。一般原则是,扬声器和传声器应离得尽可能远,而且不在同一平面上,如扬声器朝天放置,传声器朝前放置。有的机壳上,扬声器和传声器均朝天放置,选择具有良好频响的扬声器,对减轻混响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于机壳内的传声器,所能采取的办法是把传声器膜片一方与机壳内部的所有声通路都“密封隔离”起来。<br/> 机械反馈主要由扬声器振动所引起的机壳振动,通过机械途径传到传声器上而引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尽量减少机壳的振动,这在机壳设计时就要考虑加厚材料或采用加筋的办法解决;二是驻极体送话器必须通过防震材料装在机壳上。<br/>3电路途径<br/> 电话机实际上也具有2线/4线转换的功能,送话器收到的信号,一部分送到线路上去,还有一部分不可避免地会回到自己的受话器去,这就是侧音,因此,为了减少电路方面的反馈,力求把消侧音性能做好是基础。</div>
时间:
2007-12-6 00:29
作者:
西红柿
再推一个。。。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