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的关键技术</strong></p><p> 在目前的网络和技术条件下PTN有许多实现方案,许多厂家和标准化组织纷纷推出了不同程度地满足PTN功能需求的产品和技术,总体来说可分为以太网增强技术和传输技术结合MPLS两大类,前者以PBB-TE为代表,后者以T-MPLS为代表。</p><p> 由于EOT体系着眼于以太网网络结构,采用比较严谨的建模方法对以太网传送架构做整体研究,在描述技术细节时遇到了一些问题,因此<a href="http://www.cww.net.cn/tech/ITU" target="_blank">ITU</a>-TSG15工作组从2005年开始把工作重心转向了运用MPLS技术定义分组传送层服务功能结构,即T-MPLS。2007年第3季度,ITU-T已经发布了系统架构、接口与设备规范、OAM、保护倒换机制以及业务信号适配等几个与IETF达成一致的建议文档,目前正在就详细分层功能定义、增加更多的适配客户信号、业务互通和同步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标准化工作。另一方面,IETF也正在编写T-MPLSRFC,为T-MPLS业务定义新的标签。</p><p><strong> T-MPLS业务承载</strong></p><p> 以图为例,T-MPLS利用<a href="http://www.cww.net.cn/techClass6" target="_blank">网络管理</a>系统或者动态的控制平面(GMPLS)建立双向标签转发路径(LSP),包括电路层和通道层、电路层仿真客户信号的特征并指示连接特征,通道层指示分组转发的隧道。</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cww.net.cn/UpLoadFile/2007/12/25/2007122558181353.jpg" border="0" alt=""/></p><p align="center">图 T-MPLS业务建立</p><p> T-MPLS承载IP业务时可分为三种场景,首先是以太网层面上的p2p/mp2mp互联互通,IP/MPLS核心域与T-MPLS边缘设备通过以太网接口连接,这是最简单的情况。第二种是在电路/PW层面互联互通,MPLS隧道在T-MPLS网络边缘被终结,支持MPLS的PW终结设备与路由器在T-MPLS网络中通过一条TMC连接互联,MPLS中的OAM/生存性机制不能覆盖整条端到端业务。第三种是在通道层面互联互通,T-MPLS网络汇聚并转发路由器输出的多个MPLS通道,相当于透传MPLS隧道,从而减轻路由器在网络中直接发送的业务量。</p><p><strong> T-MPLS的主要应用</strong></p><p> T-MPLS作为PTN技术,可以承载以太网业务,提供电信级以太网服务,也可以承载IP/MPLS,作为IP/MPLS路由器的核心承载网。T-MPLS满足电信级以太网各方面的需求的情况如下表所示。</p><p align="center"> 表 T-MPLS功能特性电信级以太网特征T-MPLS</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cww.net.cn/UpLoadFile/2007/12/25/2007122558207509.JPG" border="0" alt=""/></p><p><strong> PTN优化演进方案</strong></p><p> 阿尔卡特朗讯1850TSS产品正是这样的新一代分组传送<a href="http://www.cww.net.cn/jjfa/" target="_blank">解决方案</a>。通用矩阵、<a href="http://www.cww.net.cn/techClass1" target="_blank">交换</a>与业务处理分离的设计,可使单一的平台从提供TDM电路的传统传输设备平滑升级为提供点到点/多点以太传送或汇聚、交换的T-MPLSPTN平台,彻底打破传统传输网和二层数据网的界限,构建融合的统一网络,承载网络中现有业务和将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新业务,所有业务都在同一平台上传送,从而形成最佳性能价格比的演进方案。</p><p></p><p><a href="http://www.cww.net.cn/article/html/2007/12/2885/92945.htm">http://www.cww.net.cn/article/html/2007/12/2885/92945.htm</a></p></div>
|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 Powered by C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