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关于时隙与链路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4-8-2 10:07
作者: zhazhaniao     标题: 关于时隙与链路

:1个E1可以分32个时隙,一个链路是64kb/s
链路是不是只对于信令来说的呢?一个E1最多可以分多少个链路呢?
还有时候说某个板卡可接入128条信令链路、64条 E1。是不是说1条E1
中含2个信令链路呢?
时隙与链路这样最基本的东东都搞混了,请大侠多多指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2 10:30:38编辑过]


时间:  2004-8-2 10:49
作者: zhazhaniao

是15条链路(收、发),对应的是话路的30个时隙,这样说对吗?

时间:  2004-8-2 12:31
作者: Intel

"链路是不是只对于信令来说的呢?一个E1最多可以分多少个链路呢?"
.....链路一般意义上是对信令来说的,一个E1最多可以分31个链路。

“某个板卡可接入128条信令链路、64条 E1。是不是说1条E1中含2个信令链路呢?”
.....不是,可以接多少信令链与交换机中的信令消息处理单元的处理能力有关系。


“是15条链路(收、发),对应的是话路的30个时隙,这样说对吗?”
......不对,应该是31收,31发。

另外还有两个概念:1、2M高速信令链技术;2、虚拟多信令点技术。

[此贴子已经被Intel于2004-8-2 12:30:58编辑过]


时间:  2004-8-2 14:18
作者: zhazhaniao

谢谢你的精心解答。
1个时隙对应一个链路的收或者是发,1个2M有30个时隙,所以可以有15条链路。
能这么说吗?
时间:  2004-8-2 22:01
作者: zymobile

不能,一个实隙可以开一个信令。通常用第16实隙,当然其它也可以
时间:  2004-8-3 09:18
作者: zhazhaniao

如果这个2M单纯穿信令呢,不就是15条链路了吗?
时间:  2004-8-3 15:37
作者: 家园客人


“如果这个2M单纯穿信令 ”
叫做“高速链路”
时间:  2004-8-3 16:59
作者: zhazhaniao

噢,我知道了,谢谢,回头查查这方面的资料,
时间:  2004-8-17 10:50
作者: 本溪交换

好象基本概念不对呀,每个时隙都有收发的。不是两个时隙一收一发。
时间:  2004-8-19 11:09
作者: 愚公移山

链路和时隙的概念都没有搞清楚啊,一个是信令通道(速率不定),一个数字通道(速率恒定),拜托把概念搞清楚再来问问题!
时间:  2004-8-19 11:35
作者: 佛头着粪

楼上的理解非常明确.
时间:  2004-8-24 17:47
作者: gxzheng

时隙可以认为是一个物理通道,是利用时分的原理把一个2M带宽的物理传输平均分成32个64Kbps带宽的更小的物理通道。一般2M传输中的第0个时隙用来做同步,所以可用的就是31个时隙了。可以认为每个时隙是相对独立的,收发合一的。条件允许的话这31个时隙都可以用来承载链路。

链路可以认为是业务上的概念,在时隙之上。链路和电路是平行的概念。
时间:  2004-8-28 10:08
作者: hunjitianya

如果是随路信令,就区分收发,而7号信令是不区分收发的,一个e1有32个时隙,其中0时隙用来同步,可以用1时隙或者16时隙传送信令,其余的可以依然用来传送话路
时间:  2004-8-29 23:08
作者: nanjue98

时隙是物理概念,链路是逻辑概念
事实上可以理解成一样,只是针对不同的场合:
时隙针对话路,链路针对信令
时间:  2004-11-19 14:20
作者: bt250

同意13楼的
时间:  2004-11-19 14:55
作者: 佛头着粪

"如果是随路信令,就区分收发,而7号信令是不区分收发的 "
谁说的?

时间:  2004-12-31 09:52
作者: 莫须有

不能
时间:  2004-12-31 10:09
作者: 刚果金

没几个讲的清的!
时间:  2005-1-2 11:26
作者: hzken

以下是引用zhazhaniao在2004-8-2 10:07:00的发言:
:1个E1可以分32个时隙,一个链路是64kb/s



链路是不是只对于信令来说的呢?
是的

一个E1最多可以分多少个链路呢?
31。一个E1有31个时隙可用,如果每个时隙都定义作链路的话,就可以有31个。但实际上没人会做这个傻事。

还有时候说某个板卡可接入128条信令链路、64条 E1。是不是说1条E1
中含2个信令链路呢?
不对。64个E1就可以接入64X31条链路。



时隙与链路这样最基本的东东都搞混了,请大侠多多指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2 10:30:38编辑过]

时间:  2005-1-22 10:01
作者: killer03

请高手作答
时间:  2005-1-22 13:46
作者: h68810115

以下是引用愚公移山在2004-8-19 11:09:00的发言:
链路和时隙的概念都没有搞清楚啊,一个是信令通道(速率不定),一个数字通道(速率恒定),拜托把概念搞清楚再来问问题!


正确
时间:  2005-1-22 15:44
作者: ying013

学习中……
时间:  2005-1-25 18:08
作者: 朕又不渴

就是不清楚他才问嘛,耐心点,不要打击新人的积极性嘛~~
时间:  2005-2-5 20:58
作者: chenyongjian

链路只在信令中的概念。每个E1的每个时隙为64k。分收发双向。所以每个E1上面可以开多条信令,但每个局向只能开到16条信令,因为用来表示信令链路号的SLC只有4位,超过了可以用2M的高速信令
时间:  2005-2-6 22:17
作者: 水晶GIRL


同意13楼和24楼的!
时间:  2005-2-7 12:34
作者: y_fx

一个E1有32个时隙,第0时隙用于系统同步,不能传话音以及信令。其他31个时隙都可以用做传话音以及信令,每个时隙可以是一条信令链路,也可以是一个语音通话的来去。
收发概念是基于物理上的PCM系统,一对线,一收一发。
一个板卡可接入64条 E1,很明确。
一个板卡可接入128条信令链路,应该是指这块板卡的处理能力。

时间:  2005-2-7 15:38
作者: sunl71

有什么板卡可以接128条信令啊(两个E1)?
时间:  2005-2-16 14:01
作者: chenyongjian

呵呵
时间:  2005-11-10 14:38
作者: s9705012



时间:  2005-12-8 09:41
作者: laiyihua

E1可以分32个时隙,是利用时分的原理把一个2M带宽的物理传输平均分成32个64Kbps带宽。
传输里面的时隙分配指的是STM-1(VC4)中的2M(VC12)分配,利用时分的原理把一个VC4带宽的物理传输平均分成63个2M带宽,同时包含丰富的开销。
时间:  2005-12-8 14:45
作者: chenyongjian

链路是只有信令中的概念,一般一个链路使用一个时隙(64K),当然也可以是2M的,但每个E1有32个时隙
时间:  2005-12-25 13:20
作者: woodpacke

一个E1可以分32TSL,速率是:64kbt/s,这是物理概念

如果用某个TSL传信令,那么这个TSL就是链路,
如果用某个TSL传语音,那么这个TSL就是电路

某个链路只用了一个STL,那这个链路的速率是:64kbt/s
如果用了N个STL,那这个链路的速率是:N*64kbt/s
时间:  2005-12-27 10:01
作者: z-261

以下是引用y_fx在2005-2-7 12:34:00的发言:
一个E1有32个时隙,第0时隙用于系统同步,不能传话音以及信令。其他31个时隙都可以用做传话音以及信令,每个时隙可以是一条信令链路,也可以是一个语音通话的来去。
收发概念是基于物理上的PCM系统,一对线,一收一发。
一个板卡可接入64条 E1,很明确。
一个板卡可接入128条信令链路,应该是指这块板卡的处理能力。

那一个E1中的一个时隙是双向的吗?即该时隙既可以收也可以发吗?可以这样认为一个时隙是一对线组成的吗?一收一发?求教
时间:  2005-12-28 21:38
作者: sun0414

建议你还是用英文来区别。

2M(E1)和时隙(slot)是物理上的概念,一个E1有32个slot,至于这32个slot究竟传什么要看具体的情况,当传信令的时候,逻辑上就叫一个链路(link).

链路很难理解,因为link这个词用汉语翻译很晦涩,只能叫链路。
时间:  2006-1-5 10:16
作者: david5602

一个时隙物理上对应一对线,其中一个用于发送,另一个用于接受。
在交换机局间接口处,一个e1的物理表现是一条pcm 30 send 和一条pcm 30 receive
所以一个时隙暗指一对时隙,否则如何双工工作。
该时隙承载话音,我们为了在维护界面知道它把它叫trunk。
      承载信令                                link..
trunk 和link 是逻辑概念 。时隙是物理概念。

时间:  2006-1-5 10:29
作者: bluesky2345

理是越辩越明,楼上有很多位高手。
一个E1分32个时隙,在哪个时隙上开信令那么哪个就是链路,一般如果一个E1开一条链路就开在16时隙。
时间:  2006-1-8 23:30
作者: zhoumg

mark
时间:  2006-1-9 12:35
作者: zxcvb

越辩越明
时间:  2006-1-10 10:32
作者: moson98085

好热闹啊!
我也得益不少
时间:  2006-1-12 11:21
作者: peter_no6

支持35楼。
那么就是说一个64KTSL实际上是分成两个32K在按上下行,分开传送么?

时间:  2006-1-25 19:48
作者: happymengo

再补充一点:
   时隙TS在TDM时分复用技术中(包括传输、交换电路的),时间同频率一样是被当做物理层面资源看待使用的,至于链路或电路则主要针对以此物理资源作为承载的业务而言所说,因此,时隙TS不止是针对话务业务,也可作为信令业务的物理通路,而且也可承载其它数据业务。至于PCM 2M中的TS0、TS16、TS31等这些时隙的应用以及包括链、或电路这些俗语只是针对某些应用而言,具体应用有具体的使用规则,,2M、E1也不只是这些结构,事实上E1还有结构化桢以及非结构化的使用方法,这在V.35数据业务承载于结构化桢以及非结构化上就可体现出来,数据速率从64kbit/s到2M不等。希望各位搞清具体应用包括协议规则,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在通信领域,技术繁多,更是如此。
时间:  2006-1-28 18:17
作者: allia

很基本的东东啊!!
时间:  2006-2-7 16:57
作者: wjs67612


    还是请专家来讲述一下吧,由一楼的开始看,刚有点明白了,再往下看,又不明白了,所以还是让高手来作答吧,为然这个问题会被永远混淆的。
时间:  2006-2-10 10:13
作者: helycd

路过
时间:  2006-2-15 21:09
作者: 狂吃大白菜

看的我热血沸腾啊~~~~~
时间:  2006-2-16 09:06
作者: YBSUNSHINE

已经很明确了
时间:  2006-2-16 16:14
作者: fans123

呵呵,个个都强人啊,对偶这种新人受意非浅,谢谢了
时间:  2006-3-27 18:24
作者: mlc1072ttd

32楼的观点比较清楚。同意。
时间:  2006-3-31 14:28
作者: wyp8280587

学到不少.
时间:  2006-4-5 08:01
作者: llt

一个2M有30个时隙,15条链路
时间:  2006-4-11 16:09
作者: weastland

前面大家都讲的很清楚了,1个2m的e1通过时分被分成32个64kbps的带宽的时隙,由于0时隙用于同步,所以不能承载业务(信令或电路),但是其他31个时隙,只要你愿意,可以全部用来开信令(当然,这样集中配置信令的方式在现网是不存在的,否则一个传输端口的中断会引起到几个方向的信令全阻)每一个64kbps的时隙必须通过一对收/发才能正常工作,所谓的方向,即有的朋友问单向还是双向是面对承载中继业务时,中继的方向采用出、入或是双向而言的。
时间:  2006-4-12 16:49
作者: chen8369

集中配置信令的方式在现网是不存在的,否则一个传输端口的中断会引起到几个方向的信令全阻
时间:  2006-4-19 02:33
作者: braveboywang

窃以为35楼的观点是正确的。

通俗一点说,在这个讨论里面主要是混淆了一个问题:交换和传输系统中E1实际都是是双向的,即收发两个方向的各一个2M构成一个交换传输系统中的E1,而我们单独去分析E1这个术语的SLOT组成时,更多的是从编码结构去考虑,而这是只是单向的概念。

请各位斧正。
时间:  2006-4-19 09:23
作者: cluo

恩!!!!从开始的一头雾水到现在能简单理解.这儿强人真多列.我觉得象我们新人可以先理解为E1可以开31个实隙就好了,如果现在太往里钻就有点较真了.还不如先去温温书.恶补下理论
时间:  2006-4-22 14:33
作者: twh6125

学习中
时间:  2010-3-29 13:27
作者: jallan515

原帖由 Intel 于 2004-8-2 12:31 发表
"链路是不是只对于信令来说的呢?一个E1最多可以分多少个链路呢?"
.....链路一般意义上是对信令来说的,一个E1最多可以分31个链路。

“某个板卡可接入128条信令链路、64条 E1。是不是说1条E1中含2个信令链路呢? ...


你的意思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能传递业务的信道就是链路
时间:  2010-3-31 14:22
作者: esingchan

时隙是物理层的概念

链路是逻辑层的概念,链路可以建立在N个时隙上,也可以建立在一个频带上(频分复用)等等。

看看OSI模型吧,SS7也是基本符合该模型的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