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802.3和802.3ah有什么区别..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8-1-29 10:05
作者: yu13xiao     标题: 802.3和802.3ah有什么区别..

<p>如题...</p><p></p><p>请高手 赐教</p>
时间:  2008-1-29 12:17
作者: shenhqi

<p>802.3是最早的以太网标准,内容是10M粗缆和10M细缆的标准。</p><p>802.3ah是最新的以太网标准,内容不详,可能是10G以太网标准吧?</p>
时间:  2008-1-29 12:31
作者: qiaofenger

期待更详细的解释!!!
时间:  2008-1-29 17:14
作者: harg6

<p>基本协议上网搜一下 就能全部搜出来吧??</p><p>802.3 :<a href="http://www.51cto.com/art/200707/51163.htm">http://www.51cto.com/art/200707/51163.htm</a></p><p></p><p>802.3ah:</p><p>一种IEEE标准,用于采用铜线的以太网在第一英里内的传输,称为"在第一英里内的以太网"。802.3ah标准设计使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即铜线电缆)提供更快的传输速度,传输速度可达100Mbps。其设计思想是,如果电话公司能够使用有线电缆,为用户提供100Mbps以太网,代替现有的DSL或T1线并将成本控制在最低限度,他们会这么做的。802.3ah标准支持Cat3双绞线(标准的,话音级电话线),传输距离可达750米。另外,该标准还支持采用光纤电缆的100Mbps和1Gbps以太网。为了降低成本,EFMA开发联盟除了使用现有的双线光纤,还致力于开发一种使用单根光纤的以太网标准。单根光纤将在同一根光纤的两个方向上使用不同波长,取代现有的双线光纤中在两根光纤上使用相同的波长。不论采用何种方式,EFMA的目的是使光纤的最高传输距离能够达到10公里。802.3ah标准委员会目前的想法是这些光纤将集合许多10Mb铜线,而仅相当于光纤的一半。802.3ah标准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支持无源光纤网络。这一标准将使用无源分路器集中和分离传输业务,从而允许一些万兆以太网用户共享一根传输距离长达20公里的光纤。<br/></p>
时间:  2008-1-30 14:47
作者: yu13xiao

<p>知道了</p><p></p><p>谢谢楼上的</p>
时间:  2008-2-15 10:44
作者: combazxj

学无止境
时间:  2009-9-16 11:22
作者: fbhpp

原帖由 harg6 于 2008-1-29 17:14 发表
基本协议上网搜一下 就能全部搜出来吧??802.3 :http://www.51cto.com/art/200707/51163.htm802.3ah:一种IEEE标准,用于采用铜线的以太网在第一英里内的传输,称为"在第一英里内的以太网"。802.3ah标准设计使用现有的 ...



这个问题我谈谈我的观点吧,我是做EOC的,这个EOC就是基于同轴线的以太网,顾名思义他使用的传输介质就是同轴线,而与EOC相连的EPON,使用的就是你的这个802.3ah协议,这个是EPON的专有协议,上行采用TDMA,下行采用广播进行传输的一种方式,在这里有测距,ONU自动加入,突发接收,DBA等核心技术。想要了解的更深入还是要看802.3ah协议和EPON系统了!
时间:  2009-9-16 16:10
作者: liuwm

学习
时间:  2010-3-28 11:09
作者: aprogramer

我说说对802.3的了解吧,我是做ethernet的 phy + mac的
802.3 一般指的是 10M,100M,1000M的 Ethernet 协议所覆盖的一些东西。
在data link(数据链路,一般对应OSI的第二层) 这一层,不是只有ethernet 协议,还有其他的一些协议,PPP,也就是点对点,应也是 data link层的

在ethernet里,mac layer,对于它上层的client,一般都是3层IP报文,进行封装,所谓封装一般就是加上DA(目的MAC)/SA(源MAC),末尾的4个bytes的CRC,然后通过MII/GMII(介质独立接口,有2种,100M使用的是MII,1000M使用的是G(igabit)MII,MII的frequency一般是传传输速率的25%,这个就是 802.3定义的)到达PHY(100M以上有3层,PCS/PMA/PMD,也就是功能的细化,各自完成自己的功能,使得架构实现方便,这个好似是所有分层概念的初衷)。

在MII上,分为 transmit 和 receive 2个方向,每个方向里边都有4个bit的数据线(这个说法,不恰当,但是可以这么理解),还有clock。transmit 方向有 TX_EN,告诉mac下层的phy 有数据过来了,还有TX_ER,告诉本次发送有错误,receive方向有RX_DV,也就是 data valid,收方向有数据了,RX_ER,说明收的数据存在问题,
MAC->PHY,是 transmit;而 PHY->MAC是receive方向。

对应于MAC发送的报文,有SSD和ESD的说法,也就是说,一个新的报文的传输要开始了,ESD也即是说一个报文的传输结束了。

在MAC层看来,报文时多少多少字节,而通过MII/GMII到达PHY的时候,是4个bit,4个bit传输的,到了之后,PHY的PCS会对该数据进行一个重新的索引编码,也就是我们经常听的4B/5B 传输的问题。 根据传输说来的4 bit 确定 5 bit的数据,是有规定的, 802.3 协议里边规定的很清楚,可以查看RS/MII部分的clause。

数据经过MII到达PHY的PCS,经过4B/5B的转换,还有一些其他的处理,往下流到PMA/PMD,之后经过物理的介质 medium,就出去了。

网络是对等的,有encoding,就有decoding,source encoding,那dst就decoding,数据到了对等端就进行一些 逆过程,最终经过 PHY的转换,到达MAC层的时候,又是纯粹的数据了。

至于为什么用4B/5B我还没明白,如果有哪位愿意赐教,请指教指教,谢谢。
当然还有8B/10B.
说到这,突然想起,这里边,有一个速率的问题,100M线速转发一般指的是MAC的功能,为了实现这个100M,PHY 这里提供的速率根据4B/5B的实现,实际是125Mb/s.

802.3这个协议我正在学习,里边内容很丰富,电气特性,机械特性,逻辑实现,等等都有的,囊括很多,很庞大,我是捡着我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的,也不是很系统,
对标准的 理解,难免有疏漏之处,有可能管中窥豹了,还望指正,不吝赐教。
一起学习进步提高
时间:  2010-3-28 11:21
作者: aprogramer

原帖由 aprogramer 于 2010-3-28 11:09 发表
我说说对802.3的了解吧,我是做ethernet的 phy + mac的
802.3 一般指的是 10M,100M,1000M的 Ethernet 协议所覆盖的一些东西。
在data link(数据链路,一般对应OSI的第二层) 这一层,不是只有ethernet 协议,还 ...




糗了,糗了,大家看4楼提供的链接吧,我这次可是误人子弟喽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