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重组后中国电信将击溃中国移动成为霸主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8-2-23 18:29
作者: cm1234     标题: 重组后中国电信将击溃中国移动成为霸主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如果按照现在传说的方案重组,最大的收益者是中国电信,最大受害者是中国移动。目前网上看到的都是中国移动还将一枝独绣的观点。这是对电信行业特点不了解所致。现在大家在考虑问题时总是把固定网与移动网的关系割裂开来。甚至以为移动网将替代固定网,实际上固定网是移动网发展的基础,他们两者关系是高度密切的。如果两个业务割裂开来,那么中国电信估计是永远追我上中国移动了。问题恰恰是本地网在移动业务竞争中起决定作用。现在中国移动由于没有本地网很多业务无法展开,比如移动互联网的赢利模式就需要本地网的支持。目前中国移动的利润来源主要还是语音业务。而这个语音业务也将受到重组后的中国电信的挑战。假如中国电信推出某个套餐,将固定电话与手机捆绑 ,费用很优惠,我想很多人将转网投奔中国电信了。对大客户,固网的集团用户都掌握在本地网公司手中,完全可以以捆绑方式成批成批地挖用户。本地网天然垄断,竞争对手难有作为,中国电信和网通的竞争也没有改变局面,铁通更加不用说了。 而中国移动根本没有本地网,也没有实力去建设最后一公里,铁通更难以胜任。电信和网通由于建设本地网多年,成本已经收回,他们可以以牺牲本地网的收益而补贴移动网的发展。中国移动难以应付。<br/>  在维护上中国电信的成本也将大幅下降。其线路维护人员完全可以由原来的固定线路维护人员兼任。中国移动目前基站中继线路等都是租用电信和网通的,而这些成本电信不仅没有而且还可以有收益。在固定与移动的费用结算方面,中国移动也非常吃亏。目前固定网拨打到移动网是互相不结算,移动网拨打固定网,中国移动要向固定网公司结算每分钟6分钱,也就是如果真的打价格战的话,中国移动因为成本的原因而将失败。<br/>  在业务上,以后很多移动业务都需要本地网的支撑。在发展移动业务的资金方面,中国电信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这没有什么大问题,很多人愿意投资。<br/>  中国电信是目前网络资源(移动网除外)、人员储备等方面最全的公司,是潜力最大的公司。我认为中国移动的劣势明显,别看它现在独大,2年后中国电信将超过中国移动,再过几年,真正的王者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经营将非常困难,估计到时候又要重组了,当然那时中国移动是被兼并的对象。<br/>  电信历次重组都没有前瞻性,现在中国移动独大就是因为上次重组缺乏预见性所造成的。现在的重组方案实际上就是固定网公司在保持本地网垄断的前提下再把手伸到竞争领域的移动业务中去,并要通过掌握的垄断资源参与竞争,通过不正当手段,最终击败对手。中国电信有块垄断业务,能进能退,旱涝保收。这对中国移动是不公平的。目前的重组极有可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中国移动几年后一败涂地,中国电信独霸天下。而网通+联通由于实力的原因只能在北方10省稍有起色。
时间:  2008-2-23 18:46
作者: 天下乌鸦一般黑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cm1234</i>在2008-2-23 18:29:00的发言:</b><br/>&nbsp;&nbsp;&nbsp;&nbsp;&nbsp;<font size="3">&nbsp; 如果按照现在传说的方案重组,最大的收益者是中国电信,最大受害者是中国移动。目前网上看到的都是中国移动还将一枝独绣的观点。这是对电信行业特点不了解所致。现在大家在考虑问题时总是把固定网与移动网的关系割裂开来。甚至以为移动网将替代固定网,实际上固定网是移动网发展的基础,他们两者关系是高度密切的。如果两个业务割裂开来,那么中国电信估计是永远追我上中国移动了。问题恰恰是本地网在移动业务竞争中起决定作用。现在中国移动由于没有本地网很多业务无法展开,比如移动互联网的赢利模式就需要本地网的支持。目前中国移动的利润来源主要还是语音业务。而这个语音业务也将受到重组后的中国电信的挑战。假如中国电信推出某个套餐,将固定电话与手机捆绑 ,费用很优惠,我想很多人将转网投奔中国电信了。对大客户,固网的集团用户都掌握在本地网公司手中,完全可以以捆绑方式成批成批地挖用户。本地网天然垄断,竞争对手难有作为,中国电信和网通的竞争也没有改变局面,铁通更加不用说了。 而中国移动根本没有本地网,也没有实力去建设最后一公里,铁通更难以胜任。电信和网通由于建设本地网多年,成本已经收回,他们可以以牺牲本地网的收益而补贴移动网的发展。中国移动难以应付。<br/>  在维护上中国电信的成本也将大幅下降。其线路维护人员完全可以由原来的固定线路维护人员兼任。中国移动目前基站中继线路等都是租用电信和网通的,而这些成本电信不仅没有而且还可以有收益。在固定与移动的费用结算方面,中国移动也非常吃亏。目前固定网拨打到移动网是互相不结算,移动网拨打固定网,中国移动要向固定网公司结算每分钟6分钱,也就是如果真的打价格战的话,中国移动因为成本的原因而将失败。<br/>  在业务上,以后很多移动业务都需要本地网的支撑。在发展移动业务的资金方面,中国电信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这没有什么大问题,很多人愿意投资。<br/>  中国电信是目前网络资源(移动网除外)、人员储备等方面最全的公司,是潜力最大的公司。我认为中国移动的劣势明显,别看它现在独大,2年后中国电信将超过中国移动,再过几年,真正的王者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经营将非常困难,估计到时候又要重组了,当然那时中国移动是被兼并的对象。<br/>  电信历次重组都没有前瞻性,现在中国移动独大就是因为上次重组缺乏预见性所造成的。现在的重组方案实际上就是固定网公司在保持本地网垄断的前提下再把手伸到竞争领域的移动业务中去,并要通过掌握的垄断资源参与竞争,通过不正当手段,最终击败对手。中国电信有块垄断业务,能进能退,旱涝保收。这对中国移动是不公平的。目前的重组极有可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中国移动几年后一败涂地,中国电信独霸天下。而网通+联通由于实力的原因只能在北方10省稍有起色。</font></div><p></p>
时间:  2008-2-23 19:02
作者: jessfee

我估计,重组以后,中国电信会通过小灵通手机换CDMA手机方式,慢慢把小灵通用户过度到CMDA网络。号码仍旧采用原来的号码。这招非常狠!CDMA这么好的技术,在联通手上居然是这个样子!这样就能和移动好好的竞争了,新联通,我还是不抱希望!
时间:  2008-2-23 19:14
作者: 永远888

有些道理,但是楼主是否考虑到移动的本地网建设呢?中移动现在有机房、有管道、有光缆,有传输设备,在1-2年的时间内完全可以建成本地接入网络,而且现在中移动机房的密度是其它运营商所无法比的,是非常符合当前光进铜退的接入网发展方向的。
时间:  2008-2-23 19:38
作者: zlfeng

<p>是够疯狂的了</p>
时间:  2008-2-23 19:51
作者: ghxer

路过
时间:  2008-2-23 20:01
作者: 子虚乌有

<p>可能性不大</p>
时间:  2008-2-23 20:33
作者: 服务生

TD虽然不中,CD难免同病.
时间:  2008-2-23 20:33
作者: yy7914

中国移动以现在网络(设备,机房,传输),人员(技术,管理,运营经验,品牌),资本(每年的盈利能力,资本市场的融资)再重组铁通的网络,加上现在固网新技术的应用,其固网发展潜力巨大,可以说移动电信各有个的优势
时间:  2008-2-23 20:34
作者: coffee198375

电信我也看好,不过很难超越移动,最多就是两强独霸的局面,要说电信彻底吞并移动,呵呵,不是没有可能,很难,超级难而已!
时间:  2008-2-23 20:35
作者: huoniu

<p>不错</p>
时间:  2008-2-23 21:01
作者: whmobile

恩 “想法”不错 &nbsp;&nbsp;
时间:  2008-2-23 21:11
作者: cm1234

<p>中国移动目前有完整的长途通信网,在大城市里也有先进的城域网,在互联网等方面都有完善的设施,在固网方面无论设备、人员等方面都是铁通不能比的。所以铁通对中国移动价值不大。中国移动虽然有城域网,但在大城市里也是点缀,与当地固话主导运营商全面铺开无孔不入相比差远了。现在最困难的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这是关键,就算你小区外面有线路,但线路接不进用户驻地等于没用。目前最后一公里大部分被当地固话主导运营商垄断,最后一公里由于范围广,数量众多,投资的成本巨大,而且排它性很强,已经接入的运营商很难被变动。电信网通这么强大实力的公司,在对方地盘上竞争了好几年,也没改变多大状况,这就是为什么在手机费用一路降低的同时而固话业务包括ADSL资费坚挺的原因。移动宽带接入由于技术的不完善还不可能大规模应用,只能是补充。在全业务下,估计中国移动只能针对大集团用户采取最后一公里接入,这还要与固网公司竞争才能得到。而对小公司和私人用户就力不从心了,因为成本太高,得不偿失。除非是新建的小区,通信设施空白,而附近正好有移动的线路,移动才可能去竞争。</p><p>铁通在固定网上发展不是很成功。它在最后一公里接入网上用户价值不大,数量也少,大集团用户更加少。它在城域网、全国网、环网、互联网等诸多方面都没有中国移动先进。只是中国移动被限制发展最终固定用户,它可以发展,才有了点用户量。所以铁通并入,对移动提高竞争能力影响不大,反而要处理铁通的各种问题。</p><p>我问了很多朋友,如果当地的固话主导运营商给你手机固话ADSL捆绑优惠,你是否会考虑改换门庭。得到的答案是大部分人会的,有些对于号码比较重要的人考虑使用两部手机解决。我想我也会考虑转为中国电信用户的。消费者考虑的问题都很现实。</p><p>所以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垄断之前,中国移动是很难有所作为的。</p>
时间:  2008-2-23 21:15
作者: 小丑奇兵

<p>现在中移动都没有租用电信的线路了。</p><p></p>
时间:  2008-2-23 21:33
作者: 小丑奇兵

<p>CDMA终端还是一个短板。</p><p></p>
时间:  2008-2-23 22:06
作者: 我才到

路过 。
时间:  2008-2-23 22:50
作者: eric2k6

<p><strong><font color="#ff0000">一切皆有可能...</font></strong></p><p>移动&amp;电信 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蓄势待发,</p><p>在对方的经营领域和将来自己可能涉及的领域 </p><p>肯定也做了很多准备...</p><p>很难说啊</p>
时间:  2008-2-24 10:06
作者: lirenqi

yy
时间:  2008-2-24 10:07
作者: lirenqi

<p>扣我200……是yy嘛</p>
时间:  2008-2-24 10:53
作者: 家园守护神

电信人也是这样想的。
时间:  2008-2-24 13:23
作者: zywool

电信绝对会对移动造成巨大的冲击,冲击有多大就要看两家运营商的策略和资源利用了
时间:  2008-2-24 13:38
作者: xoox

电信也疯狂
时间:  2008-2-24 14:06
作者: 诱惑的黑夜

<p>好</p><p></p>
时间:  2008-2-24 14:58
作者: zgcqhyh

<p>楼主还在睡觉,别做梦了</p>
时间:  2008-2-24 15:21
作者: 我才到

<p>顶一下!</p>
时间:  2008-2-24 15:26
作者: abliabli

因素很多
时间:  2008-2-24 16:07
作者: txzy33

楼主估计是电信的吧?建设好CDMA有那么容易吗?
时间:  2008-2-24 16:42
作者: wochina

呵呵   谁知道几年以后的事情 
时间:  2008-2-24 17:03
作者: pootnet

楼主,不知道,移动做了多年的VOIP、CMNET吗~~~~~但都是面向企业用户的,虽然没牌照,但老子还是照做接入网。。。而且都是拉语音送宽带的。
时间:  2008-2-24 17:49
作者: coffee198375

再次打击一下楼主,那是不可能的
时间:  2008-2-24 18:27
作者: qnavjnet

我顶10楼!!!呵呵!
时间:  2008-2-25 01:46
作者: dyp88

<p>不好说,cdma技术上还是存在不足,市场方面又做得很烂,凭什么电信拿到c网后,移动业务能够突飞猛进。</p><p>另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存在一个移动替代的问题,未来采用wimax作为最后一公里的接入,成本低,带宽大,将极大的冲击固网的接入优势。</p><p></p>
时间:  2008-2-25 09:54
作者: qdlyg

我用脚后跟想想都知道只要移动不象电信一样进行拆分就会永远是这一行的老大.楼上的人都醒醒把.
时间:  2008-2-25 11:00
作者: spawn

<p>&nbsp; 如果电信都像LZ这样,不去做实事,只会在论坛上YY,那在怎么重组,电信还是这样半死不活。</p>
时间:  2008-2-25 11:08
作者: coolfyh

&nbsp;<p>不好说,cdma技术上还是存在不足,市场方面又做得很烂,凭什么电信拿到c网后,移动业务能够突飞猛进。</p><p>另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存在一个移动替代的问题,未来采用wimax作为最后一公里的接入,成本低,带宽大,将极大的冲击固网的接入优势。</p><p></p><p>==============================================================================</p><p></p><p>&nbsp;&nbsp;&nbsp;&nbsp; CDMA技术优势好过GSM,无论是话音能力,还是数据能力.不过终端是个问题,毕竟CDMA没有GSM那么多。但是电信可以走</p><p>终端定制,也许能压缩终端成本.</p><p>&nbsp;&nbsp;&nbsp;&nbsp; 电信利用CDMA+ADSL宽带+固网绑定,会大力冲击中国移动的市场.</p><p>&nbsp;&nbsp;&nbsp;&nbsp; 移动宽带在短期内还无法冲击ADSL和光纤到户,道理很简单,移动宽带的速度不快,并且成本高.所谓的高速度也只是单用户享受的最高速度,不可能像电信那样给每个用户同时分1M的速度.</p><p>&nbsp;&nbsp;&nbsp;&nbsp;&nbsp;中国移动的好日子到头了,摊上一个烂摊子中国铁通,和一个烂3G标准TD,让你有劲使不出来.谁让你过赚得钱多,现在是和谐社会,</p><p>大家都要吃饭嘛,应了句古话“木秀于林,风比摧之"</p>
时间:  2008-2-25 11:09
作者: coolfyh

&nbsp;&nbsp;<font size="3"> CDMA技术优势好过GSM,无论是话音能力,还是数据能力.不过终端是个问题,毕竟CDMA没有GSM那么多。但是电信可以走终端定制,也许能压缩终端成本.电信利用CDMA+ADSL宽带+固网绑定,会大力冲击中国移动的市场.移动宽带在短期内还无法冲击ADSL和光纤到户,道理很简单,移动宽带的速度不快,并且成本高.所谓的高速度也只是单用户享受的最高速度,不可能像电信那样给每个用户同时分1M的速度.中国移动的好日子到头了,摊上一个烂摊子中国铁通,和一个烂3G标准TD,让你有劲使不出来.谁让你过赚得钱多,现在是和谐社会,大家都要吃饭嘛,应了句古话“木秀于林,风比摧之"</font>
时间:  2008-2-25 12:16
作者: ckb0120

<p>重组对人民有利有好</p>
时间:  2008-2-25 12:19
作者: harg6

楼主的观点非常 赞同.
时间:  2008-2-25 12:45
作者: dosfly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08-2-25 12:48
作者: sunlandye

电信要3年赶上移动,必须每年发展1亿移动用户!!!!!
时间:  2008-2-25 13:14
作者: 弱电工程师

<p>各大运营商相争,受益的是老百姓啊!</p><p></p><p></p>
时间:  2008-2-25 13:19
作者: icegreenl

<p>应该是一个竞争共赢的局面</p><p>移动的某些优势还是很大的</p>
时间:  2008-2-25 13:53
作者: thtelecom


时间:  2008-2-25 14:02
作者: 一光年后

<p>新联通基本被忽略嘛。可不要忘了新联通会有大量的资金。用的好?局面会怎样谁也不知道</p>
时间:  2008-2-25 14:06
作者: yucd2288

<p>一般说来;中国电信用2-3年的时间可以 追上移动!</p><p></p>
时间:  2008-2-25 14:08
作者: blueyecat

<p>路过</p>
时间:  2008-2-25 15:15
作者: kulou

<p>期待着变动,变则通。。。</p>
时间:  2008-2-25 15:16
作者: ericgj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小丑奇兵</i>在2008-2-23 21:15:00的发言:</b><br/><p>现在中移动都没有租用电信的</p></div>不可能吧,据我所知移动还是租用电信很多传输的。至少在上海是这样
时间:  2008-2-25 15:36
作者: zjdqsj

希望如此
时间:  2008-2-25 16:14
作者: glingna

<p>百姓是最大受益者~~</p>
时间:  2008-2-25 16:16
作者: forestgamp

<p>没看完楼主的帖子,不过看了楼上的几位的发言,有些想法想说一下</p><p>对于电信行业,没有失败的技术,只有失败的市场,因此CDMA的成功与失败要分开来看,CDMA的技术是相当成功的,这点老美军方不是白痴,不可能完全搞个不可行的技术推出,当然淘汰CDMA是因为有更先进的技术而已.但是CDMA终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CDMA网络的发展确实事实,这点也要分开来看:因为中国联通提出了机卡分离,让很多日韩终端无法直接入网是原因之一,而机卡分离导致的终端运行不稳定是更大的问题.在这点上据说联通总部已经开放了机卡合一机入网,相信新电信接手后也会坚持这个政策,甚至全面取消机卡分离,这样能够提高用户手机更换率,对业绩有很大提升.</p><p>既然说到了终端,就不得不提电信的3G推广政策,电信从联通手里接收CDMA以后,升级3G轻而易举,完全可以选择性升级,电信建设3G网络的速度明显会快于移动和新联通,因此占有先机.而在建设网络上省下的钱完全可以补贴终端.大家都能想的到,CDMA 2000的终端肯定是和电信原有的固网捆绑进行推销,并可能和ADSL捆绑.对于多种优惠的情况下,CDMA终端的劣势基本可以忽略,至少不会像联通当年开拓CDMA时那么艰辛,这点只要在这个行业都能看的清楚.</p><p>而上面有朋友说的代号转网问题,在目前的情况下基本不可能,谁愿意把自己的核心机密和核心用户资源拱手相让?信息产业部对移动的管理能力已经远不如当年邮电部,因此在这个问题上短期还是没戏的,而长期来看,这种做法的必要性也不大,由于有上面说的固网和CDMA2000终端的捆绑,相信会对用户有一定吸引力的,而到底有多大吸引力,才是真正考验电信营销能力的关键,可以说网络已经不是关键.</p><p>我之所以进来,就是对楼主所说的击溃有些想法,溃:溃败也,相信大部分电信的有志青年对电信多年来一直没拿到移动业务拍照而被移动反超耿耿于怀,因此,一旦有了拍照,压抑已久的冲动终于有爆发的机会,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用词欠妥.不是咬文嚼字,而是这个过程确实很长,而且结局未知,我断言,即使10年后,也不会击溃.最多是平手或电信占优,真正的击溃应该是如目前移动和联通市场的比例才可以算.</p><p>楼主举的移动没有最后一公里的缺陷其实移动一直在克服,相当多的地方移动以网络建设的名义将网络铺到了小区门口,并非楼主想像的没有最后一公里的接入,而移动的大客户集团接入更是如此.移动以手机集团网等方式搞最后一公里接入直接导致了2007年信息产业部出文禁止,都发展到这个地步了,还说移动的接入很少是不客观的。而移动在SP方面,在网络内容方面的投入更是遥遥领先.收购凤凰卫视,在SP领域做到了实际意义上的垄断,都为3G时代的内容发展占据了先机,因此,虽然电信有最后一公里的优势,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内容较量还未开始,或者说目前还是平分秋色,不能确定电信因此就高人一等.</p><p></p>
时间:  2008-2-25 16:18
作者: 动力火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cm1234</i>在2008-2-23 18:29:00的发言:</b><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中国移动目前基站中继线路等都是租用电信和网通的</div><p>屁</p>
时间:  2008-2-25 16:19
作者: glingna

优势不一定能转化为产出,领导的发展决策和市场的反应也非常关键..电信业变动真多..希望重组后也能和谐吧
时间:  2008-2-25 16:27
作者: qdlyg

很明显的意淫贴。
时间:  2008-2-25 16:37
作者: skc1006

真的会这样吗?好,出口鸟气。
时间:  2008-2-25 17:26
作者: lqdx_ys

<p>但原如此</p>
时间:  2008-2-25 17:48
作者: antisoft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08-2-25 20:31
作者: yffs168


时间:  2008-2-25 21:54
作者: xaoadu

<p>但是在未来的空间里</p><p>CDMA将会是3G里成本最高的</p><p>这样就会造成电信,联通,的南北割据</p><p>不过电信的老牌字到最关键的时刻应该会在用户心里有些影响</p><p>怕三家的以后相互竞争也会相互影响</p><p>形成到最后自己的用户群体还是自己的</p><p>也就是三分割据啊!</p>
时间:  2008-2-25 22:24
作者: rob

<p>最最最搞笑的一个事情,大客户换号?你太有才了,你见过企业用户三天两头换手机号的?</p><p></p>
时间:  2008-2-25 22:35
作者: dmlthink

楼主完全是危言耸听啊
时间:  2008-2-25 22:37
作者: feiyu_718

希望如此~
时间:  2008-2-25 22:39
作者: dmlthink

<p>楼主完全是危言耸听啊</p><p>移动哪有你说的这么不堪一击</p><p>移动的管理制度是国企中最完善的,管理效率是最高的,员工平均学历、素质,都高出其它运营商一筹</p><p>移动拥有庞大现金流,足以支撑移动十年的价格战消耗</p><p>移动拥有庞大的移动用户群,要知道策反一个用户的成本有多高</p><p>移动可以仅凭虚拟网一招掐死别的新进入者</p><p>移动还有无线公话无线接入等等招数没使出来</p><p>要说电信一定压过移动,还早着呢</p>
时间:  2008-2-25 22:56
作者: wzx22055

<p>GSM&gt;CDMA</p><p>Wimax&gt;ADSL</p><p>GSM+Wimax&gt;CDMA+ADSL</p><p></p>
时间:  2008-2-25 23:00
作者: 设计院新丁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永远888</i>在2008-2-23 19:14:00的发言:</b><br/>有些道理,但是楼主是否考虑到移动的本地网建设呢?中移动现在有机房、有管道、有光缆,有传输设备,在1-2年的时间内完全可以建成本地接入网络,而且现在中移动机房的密度是其它运营商所无法比的,是非常符合当前光进铜退的接入网发展方向的。</div><p>固网运营商正从少局点发展成多局点。但是管线资源可不是1~2年可以解决的!移动机房作为POP点未必合适,因为设计按照基站设计?</p>
时间:  2008-2-25 23:25
作者: yydemo

移动没有固话网,靠铁通那点资源根本没用,时间长了,肯定不如电信。
时间:  2008-2-25 23:27
作者: combazxj

结论下的有点早
时间:  2008-2-26 08:36
作者: qiaofenger

真的是一切皆有可能啊
时间:  2008-2-26 08:52
作者: sgjie

让时间去说明一切!
时间:  2008-2-26 09:04
作者: cqdcxz

<p><font size="3">&nbsp;&nbsp; 移动在财务上是省集中,但在运营、建设还是以本地网为核心;谁说移动没有本地网接入,移动现有机房,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是最多的,其发展成目前的固网机房是不可能,但作为光进机房是再合适不过了,况且移动的数据网县分公司的核心汇聚采用的是中端路由器,谁能比??楼主太悲观了。</font></p>
时间:  2008-2-26 09:05
作者: cloud110

<p>全业务是关键点</p>
时间:  2008-2-26 09:39
作者: luenbo

重组就是为了扶持电信,要是电信没有一点作为,就枉费国资委一片苦心了。
时间:  2008-2-26 10:13
作者: laoli2008

搂主分析的有些道理,但有些资料有误。同时中国移动以现在网络、人员、品牌、资本,再重组铁通的网络,加上现在固网新技术的应用,其固网发展潜力巨大,可以说移动电信各有个的优势。
时间:  2008-2-26 11:02
作者: o77880

<p>一派胡言,根本不了解实际情况,肯定是什么领导说的。</p>
时间:  2008-2-26 11:27
作者: igraham

大家都这样想
时间:  2008-2-26 11:47
作者: tongkong129

要说电信在三四年后超越新移动夺回业界老大的位置这个说法还比较可信,至于说电信击溃移动&nbsp; ,恐怕不敢苟同啊!
时间:  2008-2-26 11:50
作者: asaser

<table width="100%"><tbody><tr align="center"><td colspan="2"><div class="title">实施市场份额管制 确保市场有效竞争</div><br/></td></tr><tr align="center"><td colspan="2"><br/><div class="bt_date">(2008-01-23 08:33:07)</div><br/></td></tr><tr valign="top"><td colspan="2"><div class="bt_content"><font lang="ZH-CN" face="宋体"><p style="TEXT-INDENT: 2em;">当前通信产业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结构严重失衡、行业整体增长下滑。为根本扭转态势,必须落实十七大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重塑“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简而言之,未来在加快实施电信重组过程中,必须借鉴国际惯例,对移动市场份额进行直接限制,以确保改革成果的长期有效。</p><p align="center"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国外实施市场份额管制取得了良好效果</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当前,全球电信监管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加大对市场竞争公平性的监管力度,重点监管主导运营商的市场行为。例如,欧盟在2002年着手建立了对SMP(具有显著市场力量)运营商的管制体系,指导各成员国实施。欧盟认为,在某一个区域中市场份额达40%,就可以被认定为SMP运营商。日本也有类似做法,认为移动市场的用户占有率、利润占有率超过25%的运营商属于主导电信运营商,NTT DoCoMo集团及冲绳蜂窝公司均被认定为主导运营商,因而对其实施相对普通运营商更严格的管制。</p><p style="TEXT-INDENT: 2em;">相比之下,韩国政府为维持市场有效竞争,对市场份额的管制更是令人耳目一新。1999年12月,SK电讯宣布收购排行第三的新世纪通信,预计合并后市场份额达56.9%。韩国政府认为,公司做大可以促进韩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因此批准了合并申请。但为了防止移动通信市场出现新的垄断,损害消费者的权益,政府附加了合并条件,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要求SK、新世纪两公司的合计市场占有率到2001年6月底要降到50%以下,否则每天罚款10亿韩元(约80万美元)。为了满足合并条件,避免高额罚款,新SK电讯分阶段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减少并停止促销、广告;限制新用户入网等,终于在2001年6月底前达到了政府的要求。此后,韩国政府又通过单向号码携带等政策限制SK的市场份额超过50%,以保持市场结构的相对均衡。</p><p style="TEXT-INDENT: 2em;">实践证明,限制市场份额的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产业、企业和消费者的共赢局面。首先,重点监管主导运营商的做法维持了市场公平竞争。其次,促进了产业发展,韩国移动用户从1999年的2300万发展到2006年底的4020万。第三,SK受市场份额的制约,避免了低价竞争行为,转而集中精力提高客户ARPU,韩国无线增值业务创新领先世界。</p><p align="center"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限制市场份额符合行业发展要求</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限制市场份额的政策符合行业发展规律。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紧密的因果联系。“市场结构”主要以进入壁垒、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成本结构、经营多样化等指标来衡量,反映产业组织竞争性质和垄断程度。“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和相互博弈中所采取的策略和对策,一般包括产品、价格、促销策略和并购行为等。“市场绩效”是指产业运行的效率,是企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产业资源配置、技术进步、业务创新和产业规模经济实现程度等方面所达到的状态,借此来判断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优劣。按照产业经济学观点,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市场行为,企业行为产生市场绩效,即SCP分析框架。因此,要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通过公共政策的调整,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p><p style="TEXT-INDENT: 2em;">在通信运营领域,市场结构对于产业的整体效益格外重要,因为电信产业具有典型的网络外部性特征。网络规模越大,用户获取的经济价值越大,用户越愿意加入,从而形成大网的吸收效应。从某种程度上讲,电信竞争就是网络规模的竞争,只有势均力敌的运营商之间开展竞争,才能保证竞争的有效性。如在英国移动通信市场,四家移动公司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0%~25%,差距不大。最近,美国通过并购整合也形成了四家全国性移动运营商,前三家分别为22.5%~26%,也是势均力敌。可见,良性的市场结构为产业的强大奠定了坚实基础。</p><p align="center"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限制市场份额适合我国国情</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异常,<a class="yt" href="http://www.cnii.com.cn/operation/zgyd/index.htm">中国移动</a>的收入份额是<a class="yt" href="http://www.cnii.com.cn/operation/zglt/index.htm">中国联通</a>的3倍多,纯利润则是十倍多。在一家独大的市场结构下,如果没有监管的创新,没有强有力的执行,有效竞争的效果也很难达到。即使是在电信重组后,市场格局会有所改善,但不会有根本性改变。特别是在运营商<a class="yt" href="http://www.cnii.com.cn/xzxsd/index.htm">转型</a>的条件下,许多新兴信息服务业务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要坚决避免出现恶性价格战、不正当的交叉补贴、上下游产业链通吃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为此,迫切需要在管制政策上创新。从国内外经验来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市场份额进行直接管制,加上对滥用市场权力行为的重点监管。</p><p style="TEXT-INDENT: 2em;">目前国家《反垄断法》已经通过,2008年8月正式生效。《反垄断法》第14条允许根据市场份额推定经营者具有的市场支配地位。一个经营者达到市场份额1/2以上;两个经营者市场份额达到2/3或三个经营者的市场份额达到3/4的,就具有共同支配市场地位的能力。因此,在两个或多个经营者并不存在协作的情况下,也可能构成市场支配地位。这些规定为我国实施移动通信市场份额限制提供了上位法的依据。</p><p style="TEXT-INDENT: 2em;">鉴于此,通过发挥政府和市场力量,共同促进3~4家势均力敌的运营商形成有效竞争的格局,辅之以强有力的监管措施,是解决当前电信市场诸多矛盾的最佳和最根本途径。</p></font></div></td></tr></tbody></table>
时间:  2008-2-26 12:25
作者: shuda

<p>其实电信和移动都要重视一个服务问题,提高用户服务水平才是竞争的基础.</p><p>个人通信时代,移动代替固定是必然趋势,网络质量竞争虽然重要,但都是可以做好的,最起码大家都可以做到差不多,在用户层面可以较难分辨网络谁优谁劣~</p><p>但服务水平则不然,现在的用户有很多是因为运营商收费问题、处理投诉等原因对运营商产生恶劣印象而转网!运营商要把服务做好才真正能吸引客户、提高水平。</p>
时间:  2008-2-26 13:18
作者: sisley

<p>有些道理,但是楼主好象不了解移动的基础资源实情,说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啊</p><p>电信的优势也不是楼主说的家庭用户宽带,那也是电信垄断的原因,也是重组后被其它运营商攻击的主要利润区</p>
时间:  2008-2-26 13:27
作者: lhl6639

<p>路过</p>
时间:  2008-2-26 13:42
作者: gao8dong

<p>做梦吧,电信的运营模式,产品策划能力都比不上移动,即使在同一起跑线上都赢不了</p>
时间:  2008-2-26 13:53
作者: nick281

<p>电信和新联通是差不多的吧</p>
时间:  2008-2-26 14:56
作者: lyz15906044580

<strong>如果把CDMA彻底的开展开了,并且能够被大数人接受的话,那么是有希望的,GPRS应该也要再寻找更好多发展道路..</strong>不能输给移动的.
时间:  2008-2-26 15:00
作者: LXQ2025

难说。
时间:  2008-2-26 15:42
作者: binger

<p>我都相信电信。以后最少都可以排到第二位。</p><p>电信100内天就可以建成C网覆盖与移动相当的网络。</p><p>关键在于抢占市场能力。估计以后移动、电信相当,新联通最弱(可能比现壮还是要好)。</p><p>除非国家有相关的宏观调控。移动太不讲政治了,和谐社会不讲和谐,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p>
时间:  2008-2-26 15:51
作者: sunnysh77

计划往往没有变化快嘛。没实质的重组前,什么猜测都是苍白的。
时间:  2008-2-26 15:52
作者: qianyimiao

<p>移动本身的网络已经基本的成型,电信想超越它不是没有可能,不过至少近期是绝对不现实的</p>
时间:  2008-2-26 16:02
作者: 舍得亮剑

枪打出头鸟
时间:  2008-2-26 16:22
作者: brighthank

<p>这次又是哪位国家领导人发表的高论- -?</p><p>都把移动和电信玩弄自己的股掌中了。。。。。</p>
时间:  2008-2-26 16:57
作者: hbhjyjl

关键看移动业务和数据业务在未来发展趋势中的地位
时间:  2008-2-26 16:59
作者: 肉偶

等着瞧
时间:  2008-2-26 18:10
作者: anwin

<p>说的是南方电信吧?北方还是不行-_-!!!</p>
时间:  2008-2-26 18:54
作者: shiningboy_20

<p>看过,路过</p>
时间:  2008-2-26 19:11
作者: cwythanks2

....
时间:  2008-2-26 20:09
作者: andykhw

51楼的分析很中肯<br/>在南方<br/>移动的光网已经布到了很多地区<br/>由于没有牌照,就免费试用(有些已经冲击到了电信的<br/>移动有了牌照后肯定会主攻宽带了<br/>发展势头不可小看<br/>到时候一定可以看到报道移动某某地区新增用户多少多少<br/>其实是早就存在的用户,那个时候才公布出来的罢了<br/>然而<br/>C网能否运营好还是个很大的未知数<br/>移动的网络用习惯了,很多人不愿意换<br/>毕竟拆别人的台不是那么容易<br/><br/>
时间:  2008-2-26 21:53
作者: ccfzy

路过
时间:  2008-2-26 22:28
作者: kenen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08-2-26 23:27
作者: lengsir

<p>支持!</p>
时间:  2008-2-27 00:24
作者: angelqueen

<p>估计楼主不是电信或者移动的员工</p><p></p>
时间:  2008-2-27 05:33
作者: 地主阶层

<p>移动的原老总,现在的电信老总---王晓初同志,我还真觉得他太不讲政治了。</p><p>国资委也是牛,给你们几位老总换个岗。 让你们几个体会一下别的运营商的难处。</p><p>现在王晓初就不牛逼了。 呵呵。 </p><p>----------</p>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