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关于长途来话接通率的思考[转帖]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4-8-31 15:50
作者: Intel
标题: 关于长途来话接通率的思考[转帖]
[概述]
本文详细分析了移动网络的重要指标长途来话接通率的影响原因,从网络方面和用户行为方面对提高长途来话接通率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长途来话接通率是考核本地网中心的指标,同时更反映了全网网络质量的综合指标。如何提高长途来话接通率是网络维护部门所要致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长途来话接通率是指从移动长途汇接局到我本地交换端局的接通率,计算公式为:ANM/IAM*100%,其中IAM为初始地址消息,即长途局向端局发来的主叫试呼消息;ANM为应答计费消息。
要想提高长途来话接通率,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样的电话经过长途局来到端局。现网为远端入网,网间互联互通的因素不用考虑。
长途来话接通率影响因素流程分析
由于长途来话接通率的计算点是IAM和ANM,所以统计的呼损在这两个消息之间,从流程上看,经历对用户寻呼、鉴权、话音信道指配、振铃、连接等过程,所以这些过程的成功率对接通率有很大影响。
为了更真实地反映网络上的长途来话现状,更深入地分析长途来话接通率,我们利用信令跟踪和拨打测试手段,对影响长途来话的各种因素和产生原因进行更细致的研究。
表一 长途来话接通率呼损分析
释放原因: 2月18日 2月19日 2月20 2月23 3月3日 3月9日 3月12
接通率 59.01% 57.79% 57.64% 57.86% 57.08% 57.22% 59.26%
[04]久叫不应 21.80% 21.57% 22.40% 22.29% 21.92% 21.82% 20.71%
[11]用户忙USB 10.91% 11.84% 10.91% 11.46% 11.24% 11.51% 10.88%
[12]用户未响应 5.93% 6.33% 6.99% 5.94% 7.01% 6.50% 6.38%
[29]临时故障 1.13% 1.39% 1.21% 1.11% 1.31% 1.09% 1.49%
[15]呼叫拒收 0.37% 0.16% 0.35% 0.25% 0.23% 0.29% 0.22%
[1F]正常-未指定 0.29% 0.35% 0.17% 0.24% 0.41% 0.60% 0.41%
[2F]资源不可用(未指定)RUU 0.26% 0.12% 0.00% 0.62% 0.58% 0.48% 0.41%
[39]承载能力无权BCA 0.14% 0.12% 0.07% 0.07% 0.05% 0.16% 0.05%
[6F]协议错误(未指定)PEU 0.03% 0.09% 0.00% 0.07% 0.07% 0.12% 0.07%
其他 0.15% 0.24% 0.10% 0.08% 0.12% 0.21% 0.14%
图一 长途来话接通率呼损分析图
由上面数据分析上可见,呼损主要集中在几项上:
振铃后造成的呼损。包括久叫不应和用户早释,属于用户行为。该项占20%以上;
用户忙,占10%左右。属于用户行为。
用户未响应,占5%——6%左右。属于网络问题。由无寻呼响应造成的,无线覆盖不好、存在忙去、手机突然掉电等覆盖原因可以产生这种呼损。在网络环境比较复杂的城市,小区重选和为置更新过于频繁也会增加这项呼损。
临时故障(temp fail)。经分析主要是由无线接口失败(radio interface failure)造成,即因无线原因话音信道指配失败(ASSFAI)。
资源不可用-未指定(resource unvail)。经分析话音信道拥塞造成。
协议错误(Protocol error)。交换机TCH指配请求后BSC无指配响应而超时,交换机发该消息。
呼叫拒收(Call rej)。被叫无呼叫权限引起的释放。大多数为被叫用户停机、用户呼转错误。
正常未指定(normal unspecified)。漫游号码不正确、切换失败、呼转失败等多为此流程。
承载能力无权。多为用户呼转到联通号码,呼叫失败。
其它项。包括定时器终了时恢复、无电路/通路可用、互通未具体规定、 未分配的号码、 用户缺席、 发送专用信号音等原因值的总和。这些项比较非常小,合起来占0.1-0.2个百分点。
这里面,对长途来话影响较大的是前面的三项。其中前两项为用户行为造成的,加起来比例有30%以上。其他为网络原因,占10%左右。
长途来话接通率网络解决
I. 提高长途来话接通率无线侧的优化
无线网络的优化意义非同一般。寻呼、鉴权、信道指配都是在无线网络上进行的呼叫行为。
网络各种原因分析可见,“用户无响应”的比例最大,占6%—8%。
寻呼成功率包括交换机发寻呼消息和回的寻呼响应两方面。如果交换机数据有误,对被叫的指配有误,或者交换和无线侧消息配合不好损失部分寻呼消息,就有部分寻呼消息没有下发到BSC,也就找不到用户。这种情况及少发生,相反,寻呼响应方面出现问题,寻呼发下去没有相应消息上来的情况比较多,对接通率的影响很大。
在网络建设初期网络覆盖是造成寻呼响应不到的最大原因。增强覆盖,减少盲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但是移动网络发展到现在,我们的网络向无缝隙覆盖越走越近,而城市里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宏蜂窝、微蜂窝、直放站、室内分布、双频网等一系列新的网络形式的叠加,频率的交迭干扰、切换得日益频繁,使增强覆盖不仅仅是增加基站数量那么简单了。
用户只能在空闲(IDLE)的状态下才能响应呼叫。而交换机发寻呼消息是如果用户恰好在进行位置更新,被叫用户无法响应,产生“暂时无法接通”的情况。因此,网络结构复杂,用户小区重选情况严重,加剧了“暂时无法接通”现象,对接通率有很大影响。如何减少人为的“盲区”是网络优化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交换机里可以设置周期性位置更新时间。一般BSC上有一个定时器T3212,如果手机待机到了它所规定的时间,就会被强制进行位置更新,同时定时器也要被清零。而位置更新时手机无法与网络联系就无法进行位置更新。此时该手机的状态是“暂时无法接通”,。如果在交换机预定的周期性位置更新时间内,该手机仍然无法与网络联系,交换机会将其置为IMSI detach状态,如果该用户作被叫,不发寻呼消息,送关机通知。这样减少了寻呼不到得呼损。实际上,BSC的位置更新计数器的时间设置要小于周期性位置更新时间。如果位置更新时间过长,VLR中用户状态不能及时更新,用户实际状态与登记状态不一致,正常用户会出现关机的不正常情况,影响接续。如果位置更新时间较短,用户忙于位置更新,占用网络资源,提高网络负担。所以在二者之间寻找平衡点是关键。
用户手机电池电量耗尽,通常会向网络上报消息,请网络将其置为关机状态。但是由于手机制造上的差别,有很大部分手机电池在电池耗尽时,没有留有足够的电量来完成手机的状态上报任务,导致VLR中用户状态无法更新,这期间用户作为被叫无法被寻呼得到,送“暂时无法接通”通知音。一部分的“用户无响应”就是这样形成的。
其次,话音信道和信令信道成功率低对接通率也有着重要影响。临时故障和资源不可用都与TCH指配有关。解决SDCCH、TCH信道拥塞,或者指配失败,对于提高长途来话很重要。
网络原因中非常小的一部分是由于用户欠费、呼叫转移失败、切换失败等造成的。
录音通知的完善很重要。同样对于拨不通的一次呼叫,如果用户拨号后一直没有通知音,呼叫终止。那么用户就会一直在拨打。但是如果有录音通知告知用户,他所拨打的用户因为何种原因而不能接听电话,请用户稍候再拨或者等被叫用户回电,那么用户的盲目重拨行为会大大减少。对此我们也一直在努力。现在大多数情况都有相对应的通知音。但是还有小部分呼叫失败没有恰当的录音通知。比如信令跟踪发现在呼叫失败原因值为“正常——未指定”以及“协议差错”时无录音通知,用户重拨现象严重。
鉴权的成功率一般都很高。依照目前的网络设置,只有位置更新或者第一次呼叫时才进行鉴权。用TMSI寻呼时基本不用鉴权。现在我们的网络设置为如果第一次用TMSI寻呼不到,才采用IMSI的寻呼方式,所以网络上鉴权的次数相对较少,影响不大。
III、利用网络话务统计功能和信令分析提高长途来话接通率
研究一个地区网络方面,可以参照一下数据
交换机CC/CR。一般来说CC/CR=1,实际CC/CR>99.9%;如果CC/CR<96%,电话就很难打。它是考察交换机的数据制作。交换机资源吊死可能引起CC/CR的下降。
位置更新(locatoion update)成功率。位置更新不成功引起“暂时无法接通”。位置更新比例和两种因素有关:
无线侧信号不稳。
交换机没做GT转换。对于一个发展到现在的完善成熟的网络,该问题已经十分罕见;
TCH分配成功率。ASSCMP/ASSREQ。一般来说在90%以上。
以上这些参数的变化反映网络上的比较大的波动。所以,如果这些数据如果出现异常,比例或成功率较低,网络的问题应该很严重了,需要立即解决
同时,网络环境上的变化在话务统计上有着明显体现,因而话务统计上的一些指标变化也能体现出接通率的上下浮动,对重要的统计指标要有足够重视。与长途来话有关的话务统计上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项:
交换机接通率;
无线接通率;
BSC接通率;
寻呼成功率;
长途中继接通率;
对于长途来话来说,如果长途局的电路拥塞等呼损比较大,接通率不高,显然要影响长途来话的接通率。而交换机接通率、BSC接通率、无线接通率反映本地网络的整体接通情况,存在于所有移动呼叫流程的主要过程,对长途来话接通率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寻呼成功率的高低反映了寻呼方面的损失,对于被叫来说,影响比较重大。
无线接通率计算方法是:(1-SDCC拥塞)*(1-TCH拥塞)。可见,无线接通率的提高需要解决SDCCH和TCH的拥塞问题。
信令跟踪和指标分析都可以为我们提供网络变化的信息,为网络上的突发变化寻找引起其变化的原因,寻求解决的途径。
长途来话接通率用户行为解决
当然,不管如何分析,用户行为对接通率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处理网络方面的因素同时,如何引导用户行为也是很关键的。我们知道关机时在HLR的第一次取路时已经告知主叫,不影响接通率。如果我们也能这样处理用户行为的话,长途来话接通率将会大大改善。
而用户对于我们现有的业务运用得也不是很得当。按说,呼叫转移是项很有用处的业务。使用呼叫转移可以把被叫用户号码设置到用户的其他通信工具上,在用户手机关机或电源耗尽、忘带手机以及因其他原因没有接听到电话时,外界仍然能够联系得到该用户,对于用户是很方便的。但是我们的业务宣传很不够。呼叫转移业务开展了近十年,现在我们的日常投诉中还有大量用户不会使用呼叫转移功能,或者不会设置呼叫转移类型,或者呼叫转移号码设置错误。
呼叫保持和呼叫等待本来也是一种非常好的业务。帮助用户在通话的同时知道还有其他人呼叫自己,并能够在与他人通话的同时接听第三方来电。而且可以同时在两个通话方间进行切换。正确的使用不但可以为用户提供方便,而且可以提高我们的接通率。但是现在用户的使用习惯却使该业务无益于接通率的提高。因为现在许多用户不习惯同时接听第三方来电,而是任其振铃,只在通话完毕后看看未接号码回拨,把它作为一种类似寻呼机的功能使用。
我们有义务对用户做出正确导向,引导用户指导我们的业务,正确使用我们的业务。语音信箱业务也没有大范围开放。如果能够开发一个免费的语音平台,将用户忙和无应答转移到该语音平台上,应该很有裨益。
说到这一点,我想对录音通知谈一点体会。如果我们将一些“请稍后再拨”的录音通知增加上“或等用户回电”,会不会能好些能?
我们现在推行神州大众卡,单向收费。这种被叫免费的政策如果发展的好,用户也就不会不接了。
总结
归根结底,长途来话接通率有网络和用户行为两方面共同作用。
总而言之,长途来话接通率的提高是全程全网的工作,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环节单独可以完成的,与每个维护人员的努力息息相关。提高长途来话接通率的工作任重道远。同时,我们也应该改变观念,长途来华接通率不仅与我们运行维护部门的工作分不开,也与市场经营部门的业务政策和业务宣传有关。
时间: 2004-9-1 13:15
作者: Intel
好东西要大家分享!
时间: 2004-9-1 17:57
作者: 无间道2004
哈哈!!有些专利产品别乱发!!
时间: 2004-9-1 21:23
作者: Intel
希望能和各个论坛多多交流,博采众长!
以后会将更多好东西都转贴到C114来,为大家服务!
[此贴子已经被Intel于2004-9-1 23:50:23编辑过]
时间: 2004-9-5 11:24
作者: 无间道2004
哈哈!也希望你能原创些好贴!
我也从这里转贴些好贴!
服务大家!
时间: 2004-12-30 16:16
作者: 莫须有
真难为你了!那么专业的数字!先收藏,再看!
时间: 2004-12-30 17:36
作者: 大梦一场
的确是好东西,版主自己加精吧。
时间: 2004-12-30 17:49
作者: DaPanDa
接通率的提高是全程全网的工作。。。说的好。
无肩带2004兄的原创吗?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
Powered by C114 |